儒家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义利观”与现实意义

一、何谓“义利观”?

“义利观”是关于伦理道德(义)与物质利益(利)的关系及人们如何对待这二者的观点。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倾向是重义轻利,尚义贬利。

二、古代儒家思想中“义利观”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

Ⅰ“义利观”的早期记载:

早在《周易》中就有“利者,义之和也”的说法。认为一定的道德行为必然获得一定的功利,“义”与“利”是统一的。《国语·晋语一》中讲:“民之有君,以治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同书《晋语二》中有:“废义则利不立”。

可见,在先秦时期, 关于义利二者的关系已有较明确的观点,即义利统一,义是利的根本。

Ⅱ春秋时期:孔子的“义利观”

1、整体感知孔子“义利观”

孔子所言之“利”与今天所说的“利益”范畴相近,它是指主体对一定对象如物质

子无义利之辨,“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论语·尧曰》) 所谓“民之利”即公利也,孔子一贯主张“利之”。对于私利,孔子不完全否认,他毫不讳言自己有求利之心,“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论语·述而》) 可见,在私利方面,义和利也是可以相通的。但要“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篇》),即在考虑获得个人的物质利益时, 必须考虑其是否符合“义”, 必须考虑所得是否正当合法。

2、读材料释义孔子“义利观”

在《论语》中, 曾有2 4次提到“义”。其内容大体可分以下三个方面:

(1)“义”是君子的美德:(列举数例)

①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篇》)

②子曰:“君子义以为质, 礼以行之, 孙(逊) 以出之, 信以成之。君子哉! ”(《论语·卫灵公篇》)

③子曰:“夫达也者, 质直而好义, 察言而观色, 虑以下人。”(《论语·颜渊篇》)

④子曰:“主忠信, 徙义, 崇德也。”(《论语·颜渊篇》)

⑤子曰:“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好行小慧, 难矣哉! ”(《论语·卫灵公篇》)

⑥子曰:“见义不为, 无勇也。”(《论语·为政篇》)

⑦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篇》)

以上数例中, 孔子把“义”视为君子必备的美德,“义”作为认识人、评价人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与“仁”、“礼”、“智”等一样重要的儒家思想道德准则。

(2)“义”是为政的要领之一:(列举数例)

①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 不可废也; 君臣之义, 如之何其废之? 欲洁其身, 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 行其义也。”(《论语·微子篇》)

②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 其事上也敬, 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篇》)

③子曰: “务民之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矣。”(《论语·雍也篇》)

孔子认为为政之道, 就是要让人民走向“义”, 使为官者行其义。

(3)正确对待并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 见利思义:(列举数例)

①子曰:“见利思义, 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

②子曰: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论语·里仁篇》)

③子曰: “饭疏食饮水, 曲肚而枕之, 乐也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 ”(《论语·述而篇》)

④子曰: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篇》)

3、认识升华:孔子“义利观”主要内容

综合上述17个示例,可以较为客观地概括出孔子的义利观:

第一,是主张“见利思义”, “见得思义”, 即在考虑获得个人的物质利益时, 必须考虑其是否符合“义”, 必须考虑所得是否正当合法。

第二,是强调“义以为上”, 同时肯定正当途径获得的利。在义与利产生矛盾时, 强调以义为上, 鄙视不义之财。

第三, 孔子把能否惠民、义民作为君子的重要道德标准和为政成功与否的衡量尺度。还把个人的利与国家社会政治相联系,主张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统一。这种思想,体现了朴素的整体价值观。

孔子这种“见利思义”、“义以为上”、“义以为质”、“重义轻利”、“使民也义’、“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观点。构成了儒家义利观的基本理论框架, 并与“仁”一起, 成为孔子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后来的儒家常常强调“义利之辨”,认为这是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一点。

Ⅲ战国时期:孟子对孔子义利观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强调孔子的“仁”, 并且强调“义”, 经常“仁义”并举。“义”在《论语》出现2 4次, 而在《孟子》中现了108次。孟子对于孔子的义利观, 给予了丰富和发展, 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四个方面:

(1)“义”的人性基础——“性善说”(例文如下)

在《孟子·公孙丑章句上》中,对“性善说”的阐释,体现了“义以为上”是人性使

然的结果: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

(2)强调民本思想, 主张制民之产, 在解决民众温饱的基础上治礼义

孟子认为国君当制民之产, 使百姓先解决温饱问题, 能养家糊口, 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谨库序之教, 申之以孝梯之义”, 实现王道。这种安定民生, 制民之产, 富而后教,“保民而王”的观点, 在客观上有益于广大百姓, 也符合社会的需要, 是积极可取的。但其从“性善”说出发, 认为凡有“不忍”之心的统治者皆可赖此推行仁政, 显然失之唯心; 认为“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惟士为能”,“若民”, 则“放辟邪侈, 无不为已”, 也反映了孟子的阶级局限性。

(3)强调统治者应仁义, 在义利问题上起表率作用。(列举数例)

①《孟子·离娄章句上》“君仁, 莫不仁; 君义, 莫不义; 君正, 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②《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了孟子与梁惠王关于义利的一次对话。引录如下: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 “叟! 不远千里而来, 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

孟子对曰: “王! 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苟为后义而先利, 不夺不屠。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 何必曰利? ”

此段记载鲜明地表明了孟子重仁义轻私利, 反对“上下交征利”的观点。孟子认为, 如果国君、大夫和士子、百姓都只重私利而轻公义, 国家就会危险; 而如果重公义而轻私利, 国家就会长治久安。

③《孟子·梁惠王下》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关于“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一次对话。引录如下: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此段记载体现孟子把是否行仁义, 作为评价衡量国君的最基本的标准。在孟子看来,“君有大过则谏; 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当君王变成失去民众的一夫时, 甚至可以诛杀。这比起孔子的君君, 臣臣, 父父, 子子”之说, 可谓前进了一大步。

(4)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

《孟子·告子上》中有一段名言: “鱼, 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

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 所恶有甚于死者, 故患有所不辟也。……”

此段记述,孟子运用对比阐明了必须坚守正义的道理, 指出义之价值高于生命, 赞扬舍生取义的贤者, 批判见利忘义贪图富贵享乐之人, 引出舍生取义的重要命题,是对孔子义利观的一大发展。

(二)南宋时期:——以“理欲观”为基础的“义利观”新释义

在《论语集注·里仁章句》里,朱熹对“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注文是“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义者,天理之所宜”在朱熹的思想中,“义”即顺应天理之行为,“利”则是人欲的表现。

以理欲观为基础的义利思想,反映出朱熹认为,凡是维持生存所需之外的利,都是应该被批判的,“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三)明清时期:儒贾——儒家“义利观”之下的名利双收

明清时期具有儒家理念的商人们,在把获取商业利益作为个人事业成功标志这一点上,与其他商人一致,然而在获取之道上,他们与其他商人却有很大不同。他们遵循“利以义取”的原则,在“义”、“利”之间做出明确地抉择,诸如重义轻利,以义获利、非义之财不取。

1、明清时期商人的行业指导原则多是出自儒家的理念

在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商书,在这些商书中,有相当多的内容是关于商贾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价值判断的。如《士商类要》、《客商一览醒迷》:(例文如下)如要求商人“处财治事, 须宽弘大度,……怀人以德”;要“存心合乎天理,正三纲,明五伦,拯困苦,解冤讼,行方便,息是非,恤孤寡,宽贫穷,不妒不奸,毋虐毋强。”

——《客商一览醒迷》“贸易之道,勤俭为先,谨言为本”

“凡人作事,先须克己无私,为客经营,勿以贪小失大。”

“‘恕’之一字,固为求仁之要,‘量’之一字,又为行恕之要,未有能恕而无量者,亦未有有

量而不恕者。是故恕当勉,量当学。”——《士商类要》

2、明清时期商帮重视儒家“义利观”在商业经营中的规范作用。(例文如下)

“夫以父母之赀,远逐万里,而能一其利以操利,是善谋利也,以为利,子知之,吾取焉。抑以乡里之俦,相逐万里,而能一其利以同利,是善笃义也;以为义,子知之,吾重取焉。然而利与义尝相反,而义与利尝相倚者也。人知利之为利,而不知义之为利;人知利其利,而不知利自有义,而义未尝不利。”

——《明清以来工商会馆碑刻选编》山西票号要求入店徒弟们必须牢记:“重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喜辛苦,戒奢华。”——《传统文化与山西商人》

3、明清时期儒商通过实践儒家的“义利观”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明清时期具有儒家理念的商人们透过大行义举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的关怀。他们购义田、建学校、办赈灾、置义冢、施棺木、立祠堂,在闹灾荒时平价售粮、烧毁无法偿还的债券等等。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苏南、皖南、闽粤等地,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三、儒家“义利观”产生的原因

1、维护以忠君、孝父为核心的封建宗法等级秩序与伦理原则。

2、儒家重义轻利观念的经济根源是小农经济下,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3、儒学思想家通过道德规范来解决生产与需要的矛盾,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4、儒家把树立群体意识作为调节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四、儒家“义利观”的现实意义

1.重义重德,重视发挥道德对社会稳定、发展的功能作用,对今天以德治国具有借鉴意义。

2.重义轻利、尚义贬利实质是轻、贬个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而强调维护社会、国家整体利益。

3.仁义治国,规劝统治者不要与民争利,有益于人民休养生息与社会发展。

4.重义讲德,诚实守信,有利于当今市场经济经营秩序的规范。

5.重勤俭节约,重人格精神追求,有利于促进社会精神文明与个人道德精神的退步。

五、模拟训练

(原创)1、“义利观”是关于伦理道德(义)与物质利益(利)的关系及人们如何对待这二者的观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5分)

材料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

“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孟子·梁惠王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孔孟“义利观”的特点。(6分)

特点:义是衡量人的品德高下的尺度;

义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准则;(义以为上)

把义与利相对立,重义轻利。

材料二“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朱子文集》“义者天理之所宜,利者人情之所欲。”——《论语集注·里仁章句》

“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文集》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孟子·滕文公上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义利观”的特点及实质。(9分)

特点:朱熹的义利观以其理欲思想为基础,把仁义上升到社会、宇宙本体高度;

追求维持生命以外的物质欲望视为与“仁义”相对、与天理不容;

用体现“天理”的封建伦理“仁义”来节制人的欲望。(每点2分)

实质:重义实质是重礼,是维护以忠君、孝父为核心的封建宗法等级秩序与伦理原则。(3分)

材料三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形态的特征是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这种小农经济,生产规模狭小、分散,工具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生产力水平低,它创造的物质财富在首先保证地主、官僚统治阶层的消费之外,难以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由于在封建的经济、政治领域不能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因此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儒学思想家努力从伦理道理上探讨解决的办法,主张以义抑利,要求人们不要追求物质利益的满足,努力节制自己的欲望,通过伦理原则、道德规范来解决生产与需要的矛盾,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辩证分析儒家义利观对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义利观”产生的原因。(10分)

原因:维护以忠君、孝父为核心的封建宗法等级秩序与伦理原则。

儒家重义轻利观念的经济根源是小农经济下,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

儒学思想家通过道德规范来解决生产与需要的矛盾,以维护社会的稳定。

(原创)2、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40分)

材料一

植根于封建政治、经济土壤中的尚义贬利、以义抑利的“义利观”,经儒学思想家演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经济观念:

“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不患寡而患不均”——《论语·季氏》

“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论语·里仁篇》

人们选择职业按“士、农、工、商”为序,商人即使致富,往往采取“以末致富”、“用本守之”的方法,大商人经商致富后须购买土地成为大地主,才能取得社会地位而步入仕途。

——《辩证分析儒家义利观对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以义抑利的“义利观”在经济观念上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14分)

具体表现:“安贫乐道”、“均平”观念、“利以义取”“重农抑商”。(任三点6分)

影响:积极: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俭以修身”,重人格精神追求。(6分)

消极:抑制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强化“士、农、工、商”的四民等级。

(任1点2分)

材料二

宋朝南渡以后各种思想相继而起,用朱熹的话说即是“世衰道微,异论逢起”。学派中

一度呈现“事功学派”(因兴起于浙江永嘉,又称永嘉学派)、“理学派”、“心学派”鼎足而立。“事功学派”的主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第二,提出义理不能脱离功利;第三,主张“农商一体”;第四,主张“富国强兵”。朱熹曾不惜笔墨同“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陈亮进行了长达数年之久的辩论,成为南宋思想史上有名的“王霸义利之辨”。

——《朱熹义利观评述》(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事功学派”兴起的原因。(8分)

原因:南宋始终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经济重心南移,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

南宋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市民阶层获得发展;

佛、道、理学、心学等流于空谈。

南宋时期相对宽松的文化氛围。

材料三

山西票号要求入店徒弟们必须牢记:“重信义,除虚伪,节情欲,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薄嫉恨,喜辛苦,戒奢华。”——《传统文化与山西商人》著名徽商吴鹏翔曾经在湖北汉阳从事粮食买卖,当地发生严重灾荒之时,刚巧他从四川采购来的大米数万斤运到。然而,吴鹏翔并没有唯利是图,加价出售,而是坚持“悉减值平粜,”使“民赖以安”。因此,他获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自大吏至郡县咸与嘉奖”,有口皆碑。

明代有些商人“襟度旷达,乐施好义,当其意气所激,所挥置千金不顾”。捐资办学、兴修书院是徽商最乐于进行的义举,徽州盐商世家鲍氏宗族为当地府学重修提供资助,捐银达13000两之多。而鲍氏对紫阳书院的捐资,更是居于两淮商人之首。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商业发展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12分)

特点:诚信重义(或“利以义取”)是商人职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6分)商人关怀社会(或商人捐赠经营所得回报宗族,回报社会)

儒学的伦理道德与经营牟利有效结合;

原因:“利以义取”的儒家“义利观”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任3点6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水平高,竞争激烈;

商帮的发展;理学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在古代商业发展中儒家“义利观”作用的变化?对此你有何认识?(6分)

变化:对商业发展从起到“抑制”作用,到促进商业发展。

认识: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具有普世性的特征,其在中国社会和文化中所具有的生命力就在于能够因时而变。

儒家教师观历史演变初探

先秦儒家教师观发展初探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级亢旭华 摘要: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师德、师道方面有许多特色论述,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教师观的发展。本文试图从先秦儒家代表观点入手,对先秦儒家教师观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探明先秦儒家教师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儒家,师严道尊,教学相长 在中国教育史上,孔子对教育进行了第一次大的改革。此后,漫长岁月里儒学垄断了教育,重学必崇儒,崇儒必尊孔,儒学与学校教育融为一体。儒家的教育思想成为封建教育的指导思想。以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导的我国古代教育,在师德、师道方面有许多特色论述,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教师观的发展。 一、先秦儒家有关教师的论述 (一)孔子的教师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他的一生中,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孔子在近三十岁时就开展教育活动,首先创设儒家“私学”,相传其弟子达三千余人,成名者有七十二人。虽然他在晚年还专注于整理国故,对《诗》、《书》、《礼》、《乐》、《春秋》进行了编纂和阐释,整理并发展了殷周以来的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历史遗产。但他始终忠心于教育事业,给我们后人留下的是更多、更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令万世景仰的伟大教师人格。 1.关于教师的品质 孔子认为,教师要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教师必须先学好,然后才能教好,学好是教好的基础。同时,只有教师能够“学而不厌”,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孔子一生当教师,但从未停止学习。他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直到晚年,他仍在勤奋学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真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

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启迪

浅谈先秦儒家义利观与现实社会 摘要:先秦儒家思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所提出的义利观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深远影响。然而在当今社会,儒家的义利观仍旧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浅析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探讨它的内涵,并且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研究作为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儒家义利观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对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的伟大传承,也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关键词:先秦儒家义利观现实社会 正文:“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义利关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占据重要地位。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利两有”等,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对提升公民道德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一、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含义、内涵 (一)义利观的含义 所谓“义”,引申为道义、道德、公正、正义。 “利”,是利益、功力的意思,利益又有“公利”和“私利”之分,“公利” 和“私利”是相对的,但与“义(公平合理)”相对应的“利”应该理解为私利。 义利观就是关于伦理道德(义)与物质利益(利)的关系及人们如何看待这二者关系的观点。孔子、孟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代表,他们的义利观构成了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二)义利观的内涵 首先,二者是一种物质利益与道德原则的关系。“居仁由义”可说是道德的理想境界,儒家有种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个人追求物质利益之时,不能违背义,要受义的制约,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正是此意。先秦儒家主张“利”的获得必须符合社会道义,无论是孔子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还是孟子的“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都说明了“利”是“义”存在的客观基础,而“义”又是取得“利”的前提原则,二者不可偏颇。没有“利”的“义”是不符合人性的,是不能教化人民的,是不足取的;没有“义”的“利”是君子所不屑的,是造成社会混乱的根源。 其次,二者是一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利”有“公利”与“私利”之分,“公利”在某种程度上又可转化为“义”。儒家文化植根于小农经济的土壤中,家庭作为大河流域农业生产的基本单元,是“君君臣臣”的王权国家赖以建立的支柱,是“父父子子”的宗法社会得以运行的基础。在国家这样一个大家族中,秩序的稳定、矛盾的调和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之间,儒家强调一种整体精神,家族、国家的利益成了至高无上的“义”,“私利”(个人利益)须服从“公利”(集体利益),也就是“利”要服从“义”。 二、先秦儒家义利观的主要内容

我的义利观#精选、

<我的义利观> 道义与功利,就像是天平的两端,每个人衡量的尺度都不同。有的人为了利益,可以抛弃道义,丧失本心;有的人为守道义,宁死不屈。在我看来,利为人所求,但若求得不义之财,又有何意义呢? 见利忘义,丧失道义的同时,也在把功利摆上了赌盘,随时会一无所有。就如在竞争如战场的商界中,为求利益而不择手段的新闻时有出现。有产业为卖相加分,把过期馒头更换日期,染色后又送往超市;有企业为提高产量,将危害婴儿健康的有毒试剂加入到奶粉中;也有商家为降低成本,有致癌地沟油用作汤底。他们那双通红的眼里只有“利益”二字,所谓的良心道义早已抛在脑后,犹如猛兽疯狂地追咬猎物。但到最后呢?等待他们的是产业倒闭,企业破产,商家被查封,负责人被判刑……只求利益,不顾道义的心理让他们走入深渊,到最后,只是一无所有。 见利思义,道义先行,利也会随之而来。就如我国文学家朱自清,即使身患重疾无米养家,也毅然拒绝国民党派发的美援面粉,以明爱国之志。又像澳门特首崔世安,年轻时常二话不说给予朋友帮助,可谓为朋友两肋插刀。他们尽义,但也得到了利。朱自清虽病逝,但也激起中国人的团结,使他们共度危机;崔世安在危急时候得到曾帮助朋友的一臂之力,度过难关。道义,有时候让人丢失眼前的功利,但也会给你长期利益的机会。 利可抛而义不能,先利后义,不仅是历史所推崇的,也是人们节气的体现。文天祥、苏武被敌国所俘,面对金钱美人的诱惑,纹丝不动,是因为他们把贞节放在第一位。抗战时期,著名京剧演员梅兰芳宁可放弃演出机会,连续注射三支疫苗针,冒着40度高烧的风险,佯病拒绝日军的邀请,是骨气的体现。坚守道义,得到的是心灵的强大,和后世的赞许。 “利”和“义”,并不是一对反义词。面对义利的选择,坚守道义,是无悔的选择 新时代下的义利观作文素材 以“新时代下说义和利”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除诗歌之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 一、什么是义与利 二、义和利的关系 先看看这两个小故事,思考义和利的关系。 故事一: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这道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因此得以重返故国。后来,圣人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地商人,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的负累。但圣人却大骂子贡不止,说子贡此举伤天害理。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圣人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鲁国原先的法律,所求的不过是人们心中的一个“义”字,只要大家看见落难的同胞时能生出側隐之心、只要他肯不怕麻烦去赎这个人、去把同胞带回国,那他就可以完成一件善举。事后国家会给他补偿。让这个行善举的人不会受到损失,而且能够因为他心中的“义”而得到大家的赞扬,长此以往,愿意做善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所以这条法律是善法。圣人还说,子贡的所作所为,固然让

墨子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

墨子的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崔志光【摘要】墨子是战国时期享有盛名的思想家,他所创立的墨家,是当时唯一可以与儒家相抗衡的学派,与儒家学说被称为“儒墨显学”。墨子的义利观独具特色,他把义利统一起来,把二者看作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墨子义利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进行了介绍,其次将墨子的义利观和儒家、法家的义利观、西方功利主义作了比较,又分析了墨子义利观的优点和不足,最后论述了墨子义利观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墨子;义利观;当代价值 Mo’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and its contemporary values 【abstract】Mo is the renowned thinker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he founded the Mohist, which was the only School to compete with the Confucian . The Mohist and the Confucian are known as "prominent Confucianism and Mohist Theory". Mo’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is unique, Mo integrates morality with interest,and regar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oth as means and ends. 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basic mean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o’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Secondly, the author compares the Mo'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with Confucianism, Legalism'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and Western utilitarian. The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erits and weaknesses of Mo’s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Finally,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contemporary values of .Mo’s morality and interest. 【key words】mo; view of morality and interest; contemporary values 墨子的伦理思想与其政治思想融为一体,以“兼爱”说为中心和标志,并在义利观上,既“贵义”又“尚利”,在先秦诸子中首先举起了功利主义的旗帜。笔者试对墨子的义利观作如下探讨: 一、墨子义利观的基本含义和特点 【作者简介】崔志光(1979—),男,山东省青岛市人,青岛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

儒家的义利观及其价值

儒家的义利观及其价值 儒家学说是入世的哲学,其关注的人生、社会问题很多,义与利便是其中一个重大的伦理问题,而其价值所在也能引发我们对当今社会的思考。何谓义?何谓利?义者,“事之所宜也”,是某种特定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是儒者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利者,“人之用曰利”,后世多指物质利益。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便形成义利观。 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儒家并非不讲利,否定利,而是先肯定了利的客观存在和合理性,这点在儒家代表人物的言语、论著中皆有揭示。 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的本性,“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认为君主在主持国政时应把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放在首位,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而要“因民之利而利之”。子贡问政时,他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可见孔子比较看重人民的物质生活,不过他存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思想,并对义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故“罕言利”,对利持谨慎保守的态度。推崇“民为贵”的孟子,也强调人民的物质生活利益,“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指出君主治国应以民利为重。荀子也肯定了利的客观存在性,指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董仲舒也肯定了义与利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也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儒家集大成者王夫之也说:“出利入害,人用不生”,指出人离开物质利益就要陷入危害境地,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可见在儒家义利观中,讲利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义与利的关系,即二者孰轻孰重,才是义利观的核心所在。 义与利的关系,包含着两重内涵。首先,二者是一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模式是家国一体化,家庭是国家赖以建立的基础,国家其实是家族的扩大,在国家这样一个大家族中,秩序的稳定、矛盾的调和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之间,儒家强调一种整体精神,家族、国家的利益成了至高无上的义,个体须对这种义负责任、有义务,应限制自我私欲。儒家强调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绝对服从无疑很对历代统治者的胃口。其次,二者是一种物质利益与道德原则的关系。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居仁由义”可说是道德的理想境界,儒家有种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个人追求物质利益之时,不能违背义,要受义的制约,孟子说“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正是此意 儒家之于义利,一直是重义轻利。孔子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其中体现的是一种重义轻财的态度,是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寻求精神富足的心

先秦儒家思想

先秦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引导我国文化前进方向,是我国道德教化的优秀范本,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封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过程中,曾一度强调塑造中华民族的国民性、铸就中华儿女的民族魂,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它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中国的正统思想,时刻警醒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先秦时期作为人类文明的“轴心期”,其道德教育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为我们更好的研究当代德育思想提供了摹本。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居十家之首,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狭义上讲,儒家思想是由孔子确立其基本思想格局,经由孟子、荀子改造发展而渐为成熟的思想体系;从广义上讲,儒家思想是源远流长的儒家学派的思想,纵观中国历史,从西汉至清朝,无论是国家的正统理论,还是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占据着首要位置,是中华民族以前、现在和将来屹立世界的根本所在,可见其影响之大,生命力之强,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等思想。先秦儒家围绕“仁”的思想,以不同视角和层面,对“仁”的内涵进行了剖析,形成了以“仁”为内核的理论体系,丰富了先秦儒家德育思想。《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泛爱众,而亲仁。先秦儒家的道德楷模是圣人,现实社会的道德模范是仁人,“仁”的根本出发点是指人必须有真性情,并且要通过道德范畴来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礼”的实施是“仁”的要求;其次,“忠”、“恕”是“仁”的体现;最后,“恭、宽、信、敏、惠”是“仁”的内在要求。孔子于春秋战国时期创立了先秦儒学,后经由孟子、荀子的继承与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先秦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其以伦理思想为内核,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高扬人本主义精神,是显赫一时的学说,经久不衰,至今都有深刻影响。孔子以“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为根本出发点,坚持以“仁”为核心,不断完善其思想体系;孟子继承并从内在心性方面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建立了以“民贵君轻”、“行王道”“制民恒产”为基本内容的“仁政”说,推动儒家文化继续向前发展;荀子是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荀子言性恶,主张理天下以礼为本,礼法结合,形成了“隆礼尚法”的政治学说,他综合百家,改造儒学,丰富儒学。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产生的理论基础 儒家思想的三个主义: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只有贵贱、尊卑、长幼、亲疏各有其礼,才能达到儒家心目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的理想社会。国

人生价值观是什么_总结完整版

《人生价值观是什么》 【精选总结一】 人生的思考:什么是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好处。选取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个人与社会、现实与理想、付出与收获、身与心、生与死等一系列矛盾,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对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认同什么抵制什么,总会有必须的标准。人生价值就是人们从价值角度思考人生问题的根据。 在关于人生的思考中,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即人生目的问题,要以人生的价值特性和对于人生的价值评价为根据。一个人自觉地追求着自我认定的人生目的,是因为他对自我选取的生活作了肯定的价值决定,认为这样的生活具有价值或者能够创造价值。回答怎样样的问题,即人生态度问题,同样要以对人生的价值决定为根据。 什么是人生价值观 塑造良好的人生价值观需要对世界、人性、社会、自我、欲望、爱等一些根本命题有深刻的理解,以下摘录自《重大人生启示录》,它能指引人们的价值观。 1 这是极为特殊的历史转折期,物质礼貌发展到这一步注定了整体的精神(信仰)缺失,灵魂空虚,物欲横流,人们的精神堕入虚无主义,只能沉浸在金钱物质欲望和肉体感官刺激中,有各种不安和痛苦。多少年轻人也失去了纯真的理想和纯美的感情。这绝不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的杯具,而是任何一种生命在发展进程中注定的悲哀。 2 我们生活在比较之中,有黑暗才有光明,有恨才有爱,有坏才有好,有他人和他人所做的事我们才明白自我是谁,自我在做什么。一切都在比较中才能存在,没有丑便没有美,没有失去便没有得到。同样,我们总害怕死亡,而如果人真的能够永远活着,我想人们同样会像害怕死亡一样害怕永恒,或厌倦永恒。 3 人生就是由欲望不满足而痛苦和满足之后无趣这两者所构成。生命没有终极好处。不要轻易去否定。我们需要在最沉痛的世界观里重新审视当下总让我们痛苦的欲望。 人所执迷的欲望是如此虚妄、空洞、无聊,但我们却并不容易不去执迷它。人诞生在这个世界是被迫的,生来就有的俗世的道德与竞争意识注定了我们的不自由。一种理想主义的人生观是:生命的长度无需受制于肉体自然的衰败,它就应是受你的心灵、你的快乐的需要而去自主选取。 4 我们只需要一个我真爱的人和真爱我的人,在一齐,我们的人生便圆满了。

中国传统义利思想的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义利思想的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义利思想是以“重义轻利”为主线,以“重公”为主要价值取向,以“理欲统一”为落脚点的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奠定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弘扬以传统义利观为基础的思想道德,有利于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义利核心价值观当代意义义利观可谓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问题中的基本问题,备受学者关注。纵观中国思想发展史,义利思想也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变迁,研究中国传统义利思想中的优秀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义利思想,哲学家们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义利观中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义”先于“利”的价值取向。在传统儒家伦理思想中,孔子最早明确提出义利问题,并主张“先义后利”、“见义思利”。他将义利视为行为的根本准则,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义利展开的,他不仅将“先义后利”的思想作为规范自己行为的准则,更将此作为区别小人和君子的标准。他认为,只有合乎义的利才是正当的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孟子的义利观是对孔子义利观的发展,并将“先义后利”的思想运用到仁政中。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的义利思想突出的是人类逐利行为的合理性,反对“不义之利”。他的义利之辨的根本着眼点不在于逐利这一行为的合理与否,而在与整个人类个体和社会行为的合理与否,强化了儒家的群体性原则。第二,“重公”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公与私相对,私一般指称私利或私欲。《韩非子》曰:“背私谓之公”。周敦颐、程颢、程颐都是“利”的反对者,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二程将义与利的关系明确规定为“公”与“私”的关系,“义利云者,公与私之异也”。在反对“天下为家”的封建社会里,有许多思想家提出“天下为公”的理想,在处理公与私的矛盾时,要求“不以私害公”、“以私灭公”、“至公无私”。“团体之公利与个人之私利,时相枘凿而不可兼也,则不可不牺牲个人之私利,以保持团体之公益。”第三,“理欲统一”的价值取向。义利之辨发展到宋明时代,又表述为理欲之辨,讨论的是如何处理理性与欲求的关系,所要解决的是道德规范与物质欲望之间的的关系。这一时期的义利思想受到佛家禁欲主义的影响,主张“去人欲”,但这不是主流思想。而基本的思想倾向认为,“天理”不能离开“人欲”而单独存在,强调两者的统一。传统观点认为,欲是人的本性,人生而有欲,因而欲不可绝。王夫之也指出,“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读四书大全说》卷四)。又明确提出:“理者,存乎欲者也”(《孟子字义疏证·理》),认为一切道德观念必须依赖于人的情欲存在。“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世间万物皆有所欲,亦是天理之情。”人对待欲望的态度应该是存欲勿纵,以理导欲。中国古代社会义利思想主要是从义利、公私、理欲三个方面进行论证的。利是指物质利益,它是物质欲得以满足的结果,包括公利和私利。传统义利思想认为,符合公利的利就是可取的。欲是指人的欲望,包括物质欲(如对物质财富的追求等)、生理欲(如情欲等)、精神欲(如对精神愉悦的追求等)。中国古代义利思想从核心来看,都是围绕政权和人本来展开的。义利思想在政权方面的体现就是要现实客观政治的需要;在人本核心方面就是要求要关注人的发展。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仍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辨析“义利之辩”

辨析“义利之辩”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道义和功利相互关系的争论。孔子最早提出义和利的对立,“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荀子主张先义后利,“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孟子答梁惠王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猛子·梁惠王》)也把义和利看作是矛盾的,强调要贵义贱利。墨子的说法与儒家不同。他认为“义,利也”(《墨子·经说上》),主张义和利是一致的。西汉董仲舒概括孔孟的义利观,提出“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的论点,强调道义和功利不能并存。他的这个观点对后来影响很大。宋代又就义利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程颢、程颐、朱熹等坚持董仲舒的观点,认为道义和功利是互相排斥的。程颢说:“大凡出义则入利,出利则入义。天下之事,唯义利而已。”(《二程语录》)陈亮、叶适则认为道义和功利并不矛盾,功利体现在道义之中,离开功利无所谓道义。叶适说:“古人以利与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义光明。既无功利,则道义乃无用之虚语耳。”(《习学记言》)后来清颜元也认为义利不能偏废,应该并重。他反对董仲舒的观点,把董的话改为“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四书正误》) 义利之辩是古代思想史的重大话题之一。这场辨析,不仅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而且辨析过程及其结论对于思想史的影响,进而对于社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都十分深远。 义利之辩始自春秋初年。在此前的有关史料,比如《诗经》和《尚书》之中,都以谈论周初形成的德治思想为中心话题,而极少言利,也没有把义利对举的例证。而在《左传》和《国语》中,义利对举的例证开始出现并逐渐多了起来。现在已知的最早的一条义利对举的例子是《国语·晋语一》的记载,晋献公十一年(公元前666年),晋献公准备废长立幼,大臣丕郑议论说:“吾闻事君者,从其义,不阿其惑。……民之有君,以治其义也。义以生利,利以丰民。”春秋初年所以产生义利之辩,首先是由于自西周末年以来剧烈的社会动荡使得“利害”的意识以及相应的“趋利避害”的观念不断凸显,利害的意识取代了周初德治思想的结果;其次,整个社会特别是上层贵族阶级无休无止的逐利活动不仅加剧了社会的动荡,而且也连带地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矛盾和问题。在此情形下,一些有远见卓识的社会贤达便开始思考和倡导对单纯的逐利活动的限制和约束,于是,和“利”相对的“义”的概念及其价值便被不断地提起,从而形成了义利对举的新思维。 概约而言,在孔子之前的春秋贤人群体,对于“义利”关系的认识及其结论,可以归结为两点:其一,义是更为根本的利,是利的源泉和基础,因此,义高于利。例如,“德义,利之本也。”(《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赵衰语)“夫义,利之足也…废义则利不立”(《国语·晋语二》)等等;其二,既然义高于利,那么自然而然,利就必须受义的约束和指导。例如:晏婴就明确提出,“且如富,如布帛之有幅焉……正德以幅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利必须有界限,就像布帛应当有边幅一样,而这个界限和边幅,便是用德义构成的。 孔子继承了春秋贤人群体关于义利关系的思想和基本观点,同时又有所发展。首先,孔子极大地丰富了“义”的内涵,从而也极大地提高了义概念的逻辑层次。在《论语》中,孔子谈及“义”的地方比比皆是,他不仅把义与利对举,而且把义与勇、义与信、义与质、义与得、义与君臣、义与使民、义与仕进等等对举。在这些对子中,有些是固定搭配,如义与勇、义与信、义与质、义与得等等,有些则是临时发挥,如义与君臣、义与使民、义与仕进等等,如果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不难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义实际上已经涵盖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说,在孔子看来,人们不仅在利益面前有个道义的判断与考量问题,而且在人类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都有个道义的判断与考量问题。这样,义这一概念的涵盖性及其逻辑层次就被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其次,孔子把义利关系与社会成员的基本修养状态挂起钩来,使“义”成了君子固定的修养标准:“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这一思想,对于传统价值观的构建和塑造有深远的意义。 在孔子之后,墨家和法家分别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对义利关系进行了阐释。墨子说:“天下莫贵于义。”

论文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的人生价值观 有歌曲唱“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的节奏和旋律;生活是一条路延伸着人生的足迹和希望;生活是一杯酒,包含着人生的情醇与忧愁;生活是一团麻,交织着人生的烦恼与快乐;生活是一幅画,描绘着人生经历的红绿蓝;生活是一团火,燃烧着人生的憧憬和梦想”。我今天的论文题目是——我的人生价值观。那么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就是指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心理基础。现在常常听到普世价值观,这一般是指美国《独立宣言》中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这似乎距我们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或者说还需要一些更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这虽然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我觉得这些基本的东西应该是差不多一样的。 那么,我个人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对我而言,以前并没有特别地去总结自己的价值观,也只是常常对自己说,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善良的人、勤奋的人、公正的人,等等。但这几年来,我的确常常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需要去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而不是简单地罗列几个很美的词语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来表述。 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每个人一生中所拥有的一对孪生姐妹,有一个积极向上、正确的人生观就必定会有重要的价值观的体现。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的人一生下来就身价万千,有的人还在为每日温饱发愁着。我很庆幸我不是后者,却与前者

相差甚远。且不说小时候,就说刚刚工作时期,就是钱,钱;钱。有钱了可以让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可以让父母亲生的好一点。后来成家了,扶养小孩和照顾家人。现在我作为基层一线与客户直接接触的基层干部来说,要始终记得把责任举过头顶,把名利踩在脚下、把客户装在心中、把事业进行到底。 简单地把我的人生价值观表述为三句话、九个字:诚信,负责任,创造价值。这不仅要敢于说出来,还要一丝不苟地去践行,活出自己的价值观来。 第一,要诚信。我觉得,无论一个人是否有能力或能力大小,诚实和有信用是最最重要的,对我也是如此。我不敢说长大成人以后从来没说过不真实的话,但在这方面确实是越来越对自己有更苛刻的要求,非但不敢说一句大话,甚至所谓“善意的谎言”我都尽可能少想和少说。我前些天在坐火车的时候,偶尔看到郭东临演过的一个小品——《一句话的事》,说的就是生活中随从可见的说谎的事情,请问这样的事情是否也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无论怎么看,“诚信”都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行要求,这在西方国家就是一个人人皆有的品质,在我们这里居然成立“奇货可居”的品行,甚至我也把它列为首要的,这多少有些悲哀,但我们必须学会从悲哀中做起,做真正有诚信的人! 第二,要负责任。一个人可以没有能力,可以推脱一些做不到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但说到就要做到,承诺了就必须完成;一个人可以犯错误,但必须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而不能逃避现实、推卸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的就一定不是个好男人!凡是能成就一点事情的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2015-2016年度第2学期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课程考查论文 论文题目: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班级: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140312135 姓名:闻坤 任课教师:孙琪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摘要:(概述论文内容,100字左右) 孟子的义利观远近闻名,义利之辨便孕育而生,并且多次成为当代辩论赛的主题。我们不必关心其辩论结果,因为没有谁对谁错,谁也没法说出个所以然来,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绝对的利与义,这也是义利之辨一直没结果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反映文章内容的词语,3-5个) 义利之辩、相辅相成、随机应变 正文: 众所周知,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仍未解决前有我国的秦始皇兵马俑之谜,后有英国的泰坦尼克号之谜,正是有太多的谜,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飞快发展。然而,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一直众说纷纭的孟子义利观,即人们口中的义利之辩。 在一部分的义利之辩中,把孟子的义利观定为重义,轻利,如此理解,只因《孟子》第一篇中孟子说的一句“王何必曰利”,岂不是断章取意之说。在《孟子》中可以看出孟子重义,但轻利并没有明确的说词,而且书中也看不出孟子轻利的思想。所以这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也就有了真正的义利之辩,即:先义后利,先利后义。那有人也许又会想到,难道就不能利义并施吗。答案是不能,早在疑似孟子所著的《鱼我所欲也》中就提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做任何事都有先后顺序之分,即使是一件事都能分一系列步骤来完成,只要有时间这个概念,就不可能同时进行的。利与义就可看成是两件事或是一件事的两个步骤,所以也必须有先后顺序,两者相辅相成,但不能并施。 早在先秦时期,在嬴政的暴政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且嬴政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兴民大规模修建城墙,即:今天我们所见的万里长城。耗资伤民,无数百姓陷入水生火热之中,以致众多百姓家庭人丁单薄,大批出现小孩丧父,妇女丧夫,老人丧子等情况。这是最直观的影响,然而,还有隐藏很深的,被众人所忽视的,也是嬴政修建长城的最初目的——防止匈奴入侵,显然已达到。嬴政修建长城后,后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外患的干扰,可以说太平了一段时间,而且修建长城这个战略也一直为后来的君王所沿用,并在防御敌人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有人会说,嬴政不懂治民,只会打战,可以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撇开这些偏见不说,就说修建长城这件事来说,概括来说,嬴政实行的不正是孟子的义利观“先利后义”的体现,他为了巩固政权不受匈奴干扰,不惜一切修建长城,甚至不考虑百姓的疾苦,是重利修建长城后,边塞的百姓也几乎不受匈奴的掠夺,财产及人身安全也得到了保障,这是便是义,只不过是利带来的义。 三国时期,一次曹操兴兵南下讨伐刘备,刘备驻小城新野,兵微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浅析先秦儒家人性观 关于人性问题的争论是中国哲学发展史的一条主线。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家各个时期的代表者也都纷纷就人性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按照张岱年先生的观点,儒家人性论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即:“先秦是各种性论并起而纷纭无定说的时代;前汉则是性有善有恶论占优势的时代;后汉至唐是性三品论占势的时代;北宋至明中叶是性两元论占势的时代;明末至清是性一元论占势的时代。”笔者在此文中,仅是浅析一下先秦时期的儒家人性观。 一 什么是人性?先秦儒家各派对人性的界定是否一致? 在这两个问题上,笔者较为认同西南师范大学廖其发教授的观点。他指出,古代儒家各派所持观点虽有所异,但对一个命题都是认同的,即“生之谓性。”并且“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即人性是天然的、自有的东西、特征、特性或资质,即人的天赋素质或天生资质。廖其发教授在研读了大量的文献典籍,借鉴甄别了古今学者的研究后所得出的结论,即:“中国古人对‘人性’本义的界定在文字表述上有一定分歧,但其抽象意义是基本一致的,其所代表的认识对象是基本同一的,中国古代人性论所要争论的问题也是基本同一的。” 中国古人何以会提出人性论并有如此持久而激烈的纷争?争论人性本善还是本恶还是其他怎样,到底目的何在? 对于这一问题,张岱年与廖其发两先生都持有相类的看法。张岱年指出,“自来论性者,并非专为研究性而研究性,而是为讨论修养、教育、政治,不得不讨论性。”较为相似地,廖其发也指出,“关于‘人性’的讨论既是教育问题,也是政治、哲学、伦理、法律、宗教等领域的基本问题,但主要还是教育哲学的问题。”笔者以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在著书立说的过程中,总是以其人性观为前提和基础的。也就是说,他们所阐述的思想与教育观点都是深深建立在其对人性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二 先秦时期儒家的主要代表者有孔子、孟子和荀子。接下来,笔者就分别来介绍一下这三位儒学大家的人性观。 孔子对于人性言之不多,论语中关于人性的表述共有两处。一是“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之”。对于天道的理解,孔子明确指出天即道德之天,是道德的最终依据。而人性,则是由天命来赋予人的。 论语中的第二处提及性是在:“性相近,习相远也”。笔者对此处出现的性有如下理解:此处的性是否可以理解为上天赋予每一个人的道德是相近、平等的,也就是“人皆可以为尧舜之意”。还有,笔者认为其实孔子真正在此处更多关注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3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干部、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迫切需要解决好人们的人生价值观问题。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才能经得起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仅供参考。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思想汇报篇一: 敬爱的党组织: 谈及价值观,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谈似乎意义不大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之所以经常被谈论,很大的一个原因便是现今社会实在是太需要强调关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等问题了。更进一步地去看便是,现在我们虽然能在报纸等媒体上看到无数道德模范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的人生价值的意义,但另一方面,让人痛心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得蒸蒸日上的时候,道德败坏、人生价值低下等现象仍是屡见不鲜,其中一部分还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面对这样血淋淋的现实,让我们又怎么能去回避谈论这样一个看似“古老”的话题呢? 所谓的价值观,主要是指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在西方世界,大多数的人们信仰基督教,而在印度,佛教则十分盛行。宗教对于这些信徒而言,就是一种信念,一种行事处事时所必须恪守坚持的原则。价值观虽然和宗教信仰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与那些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教义一样,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人的自我认识,直接影响和决定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和追求方向的性质。每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决不在于一朝一夕之间,其价值观里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烙印着他的生活经历。这些生活经历影响着每一个人的对世界对人生的看法,并在一定岁月的积淀之后,固定成为价值观。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2015-2016年度第2学期 “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课程考查论文 论文题目: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院系: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班级: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140312135 :闻坤 任课教师:琪

论孟子义利观现实意义 摘要:(概述论文容,100字左右) 孟子的义利观远近闻名,义利之辨便孕育而生,并且多次成为当代辩论赛的主题。我们不必关心其辩论结果,因为没有谁对谁错,谁也没法说出个所以然来,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也没有绝对的利与义,这也是义利之辨一直没结果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反映文章容的词语,3-5个) 义利之辩、相辅相成、随机应变 正文: 众所周知,即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仍未解决前有我国的始皇兵马俑之谜,后有英国的泰坦尼克号之谜,正是有太多的谜,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飞快发展。然而,今天我们来谈一谈一直众说纷纭的孟子义利观,即人们口中的义利之辩。 在一部分的义利之辩中,把孟子的义利观定为重义,轻利,如此理解,只因《孟子》第一篇中孟子说的一句“王何必曰利”,岂不是断章取意之说。在《孟子》中可以看出孟子重义,但轻利并没有明确的说词,而且书中也看不出孟子轻利的思想。所以这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也就有了真正的义利之辩,即:先义后利,先利后义。那有人也许又会想到,难道就不能利义并施吗。答案是不能,早在疑似孟子所著的《鱼我所欲也》中就提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

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做任何事都有先后顺序之分,即使是一件事都能分一系列步骤来完成,只要有时间这个概念,就不可能同时进行的。利与义就可看成是两件事或是一件事的两个步骤,所以也必须有先后顺序,两者相辅相成,但不能并施。 早在先时期,在嬴政的暴政下,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且嬴政为了抵御匈奴的入侵,兴民大规模修建城墙,即:今天我们所见的万里长城。耗资伤民,无数百姓陷入水生火热之中,以致众多百姓家庭人丁单薄,大批出现小孩丧父,妇女丧夫,老人丧子等情况。这是最直观的影响,然而,还有隐藏很深的,被众人所忽视的,也是嬴政修建长城的最初目的——防止匈奴入侵,显然已达到。嬴政修建长城后,后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没有外患的干扰,可以说太平了一段时间,而且修建长城这个战略也一直为后来的君王所沿用,并在防御敌人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有人会说,嬴政不懂治民,只会打战,可以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暴君。撇开这些偏见不说,就说修建长城这件事来说,概括来说,嬴政实行的不正是孟子的义利观“先利后义”的体现,他为了巩固政权不受匈奴干扰,不惜一切修建长城,甚至不考虑百姓的疾苦,是重利修建长城后,边塞的百姓也几乎不受匈奴的掠夺,财产及人身安全也得到了保障,这是便是义,只不过是利带来的义。 三国时期,一次操兴兵南下讨伐备,备驻小城新野,兵微将寡,

儒家义利观

儒家义利观 摘要:儒家学说是入世的哲学,其关注的人生、社会问题很多,义与利便是其中一个重大的伦理问题,而其价值所在也能引发我们对当今社会的思考。何谓义?何谓利?义者,“事之所宜也”,是某种特定的伦理规范,道德原则,是儒者们心中至高无上的道义。利者,“人之用曰利”,后世多指物质利益。如何看待二者的关系,便形成义利观。 关键词:儒家孔子义利观 儒家从创始人孔子开始就关注义利问题。尽管孔子之前便已经有义的观念的萌芽,但义的观念是由他确立的。义乃立身之本,是行为之最高标准,是言行准则。孔子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也要求人们严格做到:凡事合于义就可以放心大胆为之,不合义则连想也不要去想。他一辈子朝思暮想当官,但他当官不是为了发财,不是为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而是要在官位上为人们行义作出表率,以使义真正落实到人们的言行举止上。他明知道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义难于推行,但他仍然周游列国,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孔子看到了以义规范人们放言行之所以有相当大的难度,是因为有一个“利”的观念像一只看不到的手,无时不将人们往不义的道路上拉,致使人们做出许多不义之举。他说:“放于利而行,多怨。”。所以,孔子一生“罕言利”,过多地言利,无疑会熏黑了人们的心肠。孔子并没有将义和利完全对立起来,换一句话说,他并没有认为义和利是水火不相容的,而是认为过多地言利对于实现大同社会并不是一件好事。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儒家并非不讲利,否定利,而是先肯定了利的客观存在和合理性,这点在儒家代表人物的言语、论著中皆有揭示。 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的本性,“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认为君主在主持国政时应把解决人民的物质生活放在首位,他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而要“因民之利而利之”。子贡问政时,他回答:“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可见孔子比较看重人民的物质生活,不过他存着“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思想,并对义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故“罕言利”,对利持谨慎保守的态度。推崇“民为贵”的孟子,也强调人民的物质生活利益,“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岁免于死亡”,指出君主治国应以民利为重。荀子也肯定了利的客观存在性,指出“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利,虽桀纣不能去民之好义”。董仲舒也肯定了义与利相互依存的关系:“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也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儒家集大成者王夫之也说:“出利入害,人用不生”,指出人离开物质利益就要陷入危害境地,不能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可见在儒家义利观中,讲利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问题,义与利的关系,即二者孰轻孰重,才是义利观的核心所在。 义与利的关系,包含着两重内涵。首先,二者是一种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模式是家国一体化,家庭是国家赖以建立的基础,国家其实是家族的扩大,在国家这样一个大家族中,秩序的稳定、矛盾的调和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在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之间,儒家强调一种整体精神,家族、国家的利益成了至高无上的义,个体须对这种义负责任、有义务,应限制自我私欲。儒家强调个人利益对集体利益的绝对服从无疑很对历代统治者的胃口。其次,二者是一种物质利益与道德原则的关系。儒家的伦理思想中,“居仁由义”可说是道德的理想境界,儒家有种种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个人追求物质利益之时,

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

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 纵观先秦时期历史观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夏商周时期神意史观向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理性的历史观的转变,转变的契机就在于诸子历史理性的觉醒。历史理性的觉醒,是由于春秋战国社会“礼坏乐崩”的现实所引发。 诸子为现实社会寻求治理之道,纷纷借鉴历史经验,从而促成了成熟形态的历史观的形成。先秦儒家在深入考察尧、舜、禹、夏、商、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历史观。 本论文从历史哲学的角度讨论历史观,从历史观的角度把握先秦儒家思想。历史哲学是对客观的历史过程作整体的哲学考察。 对客观历史过程的整体哲学考察,无非包括历史的本原,历史的主体,历史的本质,历史的趋势、规律、动力等诸多方面,这些方面正是历史观的主要内容,也由此构成了本论文的基本架构。本论文在深入把握先秦儒家思想的逻辑起点和思想主旨的基础上,对先秦儒家思想与历史观的关系做了较为详细的辨析。 本论文始终坚持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三者的关系中讨论先秦儒家历史观,摒弃了仅把历史观看作是面向过去的单一视角。本论文总结了先秦儒家历史观的特性,凸显了先秦儒家历史观的价值。 这些都构成了本论文突破旧说的创新之处。本论文坚持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还采用问题的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以对先秦儒家历史观做出全面细致的考察。 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绪论主要回顾了二十世纪以来的先秦儒家历史观研究。通过对研究现状的分析,指出成就与不足,以彰显本选题的必要性和意义。

同时对历史观作出明确定义,并交代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先秦儒家历史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先秦儒家思想建立在宗法社会基础之上,有着牢固的农业文明根基。我国深厚的重史意识和悠久的史官文化传统是造成儒家重视历史的重要前提。 西周王官之学向诸子之学的转变又成为现实的学术文化背景。通过对以上诸多因素的分析,试图对先秦儒家历史观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第二章:先秦儒家思想产生兴起的原因、思想主旨及其与历史观的关系。对于先秦儒家乃至先秦诸子产生兴起的原因的探讨,自汉以来就不绝于耳。 虽然众说纷纭,但因挽救时弊的迫切需要促成了历史理性的觉醒,进而导致 诸子思想创造的全面繁荣应是主要原因。由此也决定了先秦诸子思想的主题只能是政治论,亦即诸子提出思想主张的主要目的是为春秋战国的现实社会提供治理之道,他们反思与总结历史,也是为了借鉴政治治理经验。 先秦儒家继承了自西周确立的道德价值,将之悬为最高的价值理想。他们将历史的本质看作是道德的演进,从而建立了道德史观。 先秦儒家思想是针对现实社会矛盾的思想创造,代表着今;历史观是对历史 的反思与总结,代表着古,先秦儒家思想与历史观的关系,便转化为今与古的关系。先秦儒家反思与总结历史,是要发挥历史的借鉴价值,即以古鉴今。 然而,改造现实社会的迫切愿望远远胜过对历史真相的探索,因而在以古鉴 今的同时,先秦儒家也在悄然地改变着历史的面貌,从而出现了以今绳古的现象。第三章:天人关系和先秦儒家历史本原与历史主体思想。 越是人类社会的早期,天、上帝等超验的观念越能影响人们的历史起源和历史主体思想。通过考察先秦天人关系的变化发展,尤其是孔子、孟子、荀子对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