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红素的研究及应用

番茄红素的研究及应用
番茄红素的研究及应用

番茄红素的研究及应用

中华首席医学网 2008年03月15日14:25:15 Saturday

作者:姜雨,王献仁,董诗源,李雅慧,余超

作者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70

《疾病控制杂志》2008年2月12卷1期讲座与综述

【摘要】本文对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制备、分析与检测和应用情况的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类胡萝卜素类;营养保健品

Application and study of lycopene

JIANG Yu, WANG Xian ren, DONG Shi yuan, LI Ya hui, YU Chao.

Center for Health Food Evaluation, SFDA, Beijing 100070, China

【Abstract】Current progress in lycopene research including physical and chemical features, biological function, preparation,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 Carotenoids; Dietary supplements

(Chin J Dis Control Prev 2008,12(1):66 69)

番茄红素是一种属于类胡萝卜素的红色色素,不具维生素A活性,具有增色和营养的双重功效。在自然界中,番茄红素主要以全反式构型存在于成熟的红色植物果实中,如番茄、西瓜、胡萝卜、葡萄、红色葡萄柚、草莓、柑桔等,其中含量最高的是番茄,可达3~14 mg/100 g,而且随成熟度增长,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逐步增高。在人体中番茄红素多以顺式构型分布,顺式与反式构型因环境的不同可相互转化。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和增强免疫力等功能,人体不能生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

1 番茄红素的结构和物理化学特性

1.1 番茄红素的结构

番茄红素是一种由多聚烯烃链构成,具有不饱和开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分子式为C40H56,相对分子量为536.85,含11个共轭双键和2个非共轭双键,末端无芳香环。番茄红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全反式结构存在(图1),纯品为针状深红色晶体(从二硫化碳和乙醇混合液中的析出物)[1~3]。

1.2 番茄红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番茄红素全反式异构体的熔点为174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和甲醇,溶于氯仿和苯等有机试剂。其中,尽管卤代烷烃( 如二氯甲烷)是比较理想的溶剂,但因安全性问题不适用于食品(保健食品)中番茄红素的制备。

番茄红素分子中含有多个双键,因此,遇光、酸、氧、金属离子及高温时不稳定,易降解[4]。此外,长时间加热或紫外线照射可使其异构化,全反式构型部分转化为顺式构型[5,6]。而番茄红素的顺式与反式异构体在熔点、摩尔消光系数、呈色能力、极性、溶解性、最大吸收波长和生物活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7]。

2 番茄红素的生物学功能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营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具有多种防治疾病功能的天然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开发产生了极大兴趣。其中,番茄红素以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被人们所关注。

2.1 抗氧化功能

抗氧化剂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直接清除自由基,甚至可以通过提高内源性抗氧化物质的水平来实现。单线态氧和过氧化自由基都是体内生成的活性氧,与癌症、心血管疾病以及与年龄相关的疾病有关。它们均能与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如DNA、蛋白质或脂质反应,削弱它们的功能[8,9]。

番茄红素的抗氧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它能高效淬灭单线态氧及清除过氧化自由基。番茄红素淬灭单线态氧的能力与其分子中所含有的共轭双键的数目有着密切的关系[10]。1990年Paolo等[11]报道了类胡萝卜素和生育酚等30余种生物抗氧化剂淬灭单线态氧的作用,其中番茄红素的淬灭单线态氧的速率常数最高,是目前常用的抗氧化剂β 胡萝卜素的2倍多、维生素E的100倍。

类胡萝卜素是有效的过氧化自由基清除剂。Vanhet等[12]发现番茄红素保护淋巴细胞免受二氧化氮自由基造成的细胞膜损害或细胞致死的能力非常强,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也较其他类胡萝卜素强。1998年,Rao等[13]报道,摄食番茄红素可以有效抑制脂质、蛋白质和DNA的氧化,明显减少血清中与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的脂质过氧化产物如丙二醛等。番茄红素的抗氧化能力还可以通过体内一系列氧化还原酶活力来反映。

Simon等[14]发现番茄红素可使由三碘甲状原氨酸诱导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小鼠肝微粒体内还原型辅酶、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还原型辅酶Ⅱ、细胞色素b5还原酶、葡萄糖6 磷酸还原酶活性降低,使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加,从而提高小鼠体内抗氧化系统的能力,降低对毒物的敏感性。

2.2 番茄红素与肿瘤

Giovannucci等对72项相关研究作了Meta分析,其中57项研究表明一些癌症的发病危险与番茄或其制品摄入量以及血中番茄红素水平呈负相关;其中35项具有统计学意义,没有任何研究发现摄入番茄红素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危险[15,16]。最新的人群调查也发现,血浆中番茄红素过低与口、咽和喉部位的肿瘤的发生高度相关[17]。番茄红素不仅可以预防还可治疗前列腺癌,研究发现前列腺癌患者每天服用30 mg天然番茄红素制品(Ly O matoR),连续服用3 w后,肿瘤变小,病情减轻[18]。然而一些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番茄红素和癌症的关系并非全为积极的作用。Huang等[19]在前瞻性研究中发现,番茄红素和前列腺癌之间并无保护性联系。

目前的研究认为,番茄红素的抗肿瘤效应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机制:①自由基淬灭机制;②降低细胞膜的氧化损伤机制;③诱导间隙连接通讯的机制。目前,细胞间连接通讯功能的抑制或破坏被认为是促进癌变的重要机制[20]。研究表明,番茄红素可以有效地诱导细胞间隙连接的通讯[21,22]。

2.3 增强免疫能力

番茄红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研究开展相对较晚。目前研究表明,番茄红素能保护吞噬细胞免受自身的氧化损伤,促进T、B淋巴细胞增殖,刺激效应T细胞的功能,增强巨噬细胞、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减少淋巴细胞DNA的氧化损伤,以及促进某些白介素的产生,从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23]。实验表明,摄食番茄的人群中,淋巴细胞在体外用过氧化氢处理,DNA的损伤可降低33%和42%。

3 番茄红素的制备

目前,番茄红素可通过植物(主要是番茄)提取、微生物发酵、化学合成等方法获得。其中,食品(保健食品)、药品中常用的植物提取法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生产方法。

3.1 有机溶剂浸提法

番茄红素属于脂溶性类胡萝卜素,可根据其溶解特性从番茄或番茄产品的废弃物中提取粗产品,再采用一些高精度的分离手段将其纯化。一般工艺为:番茄皮进行干燥后用有机溶剂提取,过滤后所得滤渣继续用有机溶剂进行一次浸提,滤液部分浓缩后成为粗产品,经精制可得番茄红素。在提取过程中,为便于分离叶黄素和番茄红素,常用一种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洗去叶黄素后加另一极性较弱的有机溶剂提取番茄红素。由于番茄中含有多糖、蛋白质、有机酸、果胶、酯类等多种成分,而且有机溶剂常会有痕量残留,所得产品一般纯度不高,番茄红素纯度约在5%~15%左右,且通常不会产生番茄红素晶体,而得到一种呈油状的物质,即番茄红素油树脂。

3.2 超临界萃取法

与传统有机溶剂萃取法相比,超临界萃取法具有无化学溶剂消耗和残留、无污染、避免萃取物在高温下的热劣化、保护生理物质活性;工艺简单、能耗低、萃取剂无毒,易回收等优越性。

日本有专利报道采用超临界流体萃取精制番茄红素的方法,将番茄红素粉末和正己烷按1∶2混合,使之形成均质混合体系;然后放入萃取罐中,原料中色素溶解到正己烷中;在温度35~50 ℃,300 kg/cm 流量情况下接触超临界CO2;最后用减压法进行色素回收,在分离罐中得到精制番茄红素(含量为13.7%)。此产品无臭味,在油中着色时,呈非常鲜明橙色;而且该产品在15 ℃温度条件下放置一个月,无异味,也不会变色[24]。

3.3 酶反应法

酶反应法包括自身酶解反应和外加酶反应法两类。目前保健食品生产工艺中有采用微碱条件下,使番茄皮中的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发生自身酶解反应分解果胶和纤维素,使番茄红素的蛋白质复合物从细胞中溶出,得到水分散色素,并进一步用溶剂进行提取。

4 番茄红素的分析与检测

番茄红素的常见分析、检测方法有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薄层色谱法。

番茄红素在不同的有机溶剂里均有类似的吸收峰,最大吸收峰的波长约为472~484 nm。人们常将番茄红素溶于石油醚或正己烷中,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以此来表征番茄红素的浓度,用摩尔消光系数计算其中( 1.0% 1 cm=3 450)番茄红素的含量[25]。由于番茄红素的不稳定性,也有研究以苏丹红代替番茄红素作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用甲苯作为提取液,在485 nm下测定番茄红素的提取液的吸光度值,用以测定番茄红素的含量。但该方法不能排除样品中其它类胡萝卜素的干扰,因此误差较大。如GB14215 93是以苏丹红Ⅰ为标准替代品,用甲醇和甲苯分两步提取番茄红素后比色,通过标准曲线计算番茄红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目前在番茄酱检验中为标准方法,已被番茄酱生产企业和商品检验部门普遍采用[26]。

HPLC法是利用液相色谱技术将番茄红素和其他类胡萝卜素很好地分离出来,并分别定性和定量。该法对设备、试剂(番茄红素标准品价格昂贵且不易保存)和操作人员均有较高的要求,但由于方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以分辨出多种异构体,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尤其在对番茄油树脂等番茄红素含量较高的样品以及果蔬和血浆等番茄红素含量较低的样品的检测中被普遍采用[25,27]。

薄层层析法也可以分离和检测番茄红素的含量,但应用较少。Teodor等[28]用硅胶板对番茄提取液进行分析,以15%丙酮 石油醚溶液和纯石油醚作为流动相两步展开分离,最后的分离结果经CS 90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分析,并与标准品对比,Rf(番茄红素)为0.90,Rf(β 胡萝卜素)为0.96。

此外,研究报道差示量热扫描法、超临界色谱法也可做为番茄红素的测量方法[29,30]。

5 番茄红素的应用

5.1 安全性及推荐摄入量

人类已有长期安全食用含番茄红素的番茄等果蔬的历史,对不同途径化学合成的等同番茄红素,部分已经动物毒理学等实验证明了安全性并通过美国公认安全食品认证。但现有的数据还不充分确定ADI值(推荐的每天膳食供给量)。

根据美国农业部1994~1996年对人体每日食品摄入量计算,人体平均从饮食中摄入的番茄红素量约为8.2 mg/d,90%的人可摄入15.7 mg/d。估算膳食补充剂中摄入的番茄红素为23.9 mg/d,90%的人可摄入42.6 mg/d。据上述数据,番茄红素生产厂商LycoRed公司的公认安全物小组建立了番茄红素

的每日可接受的人体摄入量为120 mg/d。根据该数据申请的番茄红素产品LycoRed美国FDA已同意为公认安全物质[31]。

5.2 番茄红素的批准及使用情况

目前欧盟许可用溶剂从番茄中提取的天然番茄红素作为色素使用,编号是E160d,用于果酱、果冻及其他类似水果产品中的用量是100 mg/kg(最大使用量)。美国作为食用色素使用,已有Roche、LycoRed 等公司的天然及合成番茄红素获得FDA公认安全物质认证。

番茄红素产品主要有番茄红素油、番茄红素胶囊、番茄红素片和番茄红素标准物质等。将番茄红素应用于预防保健食品,在国外已有很多。主要有几个方面:①用于防止紫外线灼伤,保护皮肤的产品;②用于延缓衰老的产品;③用于类胡萝卜素复合产品;④用于预防前列腺癌的产品,这也是应用最多的产品。

我国已获批准的含番茄红素的保健食品超过几十个品种,包括胶囊、片剂、油等多种形态,主要涉及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等功能。

【参考文献】

[1]Boileau TW, Boileau AC, Erdm an J W Jr. Bioavailability of all trans and cis isomers of lycopene [J]. Exp Biol Med, 2002,227(10):914 919.

[2]Shi J, Le Maguer M. Lycopene in tomatoes: chem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affected by food processing [J]. Crit Rev Food Sci Nur, 2000,40(1):1 42.

[3]Britton G. Strucature and properties of carotenoids in relation to function [J]. FASEB J,1995,9(15):1551 1558.

[4]John S, Le Maguer M, Mike B, et al. Kinetics of lycopene degradation in tom ato puree by heat and light irradiation [J]. J Food Process Engineering, 2003,25(6):485 489.

[5]尚德军,王军. 番茄红素研究现状与展望[J]. 检验检疫科学, 2004,14(2):59 61.

[6]Chen, B. H., & Huang, J. H. Degradation and isomerization of chlorophyll a

and carotene as affected by various heating and illumination treatments [J]. Food Chemistry, 62,299 307.

[7]Boileau TW, Boileau AC, Erdman JW Jr. Bioavailability of all trans and cis isomers of lycopene [J]. Exp Biol Med(Maywood), 2002,227(10):914 919.

[8]隋海霞,徐海滨,严卫星. 番茄红素的抗氧化及抗肿瘤作用[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3,15(6):544 547.

[9]Agarwal S, Rao AV. Tomato lycopene an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xidation: a hum an dietary intervention study [J]. Lipids, 1998,33(10):981 984.

[10]李京,惠伯棣,裴凌鹏. 番茄红素—被关注的功能因子[J]. 食品科学, 2005,26(8):461 464.

[11]Nguyen M, et al. Lyeopene:clinical and biological properties [J]. Food Technology,1999,53(2):38 45.

[12]Vanhet HofKH, Brouwer IA, West CE, et al. Bioavailability of lutein from vegetables is 5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beta carotene [J]. Am J Clin Nutr,1999,70(2):261 268.

[13]Rao AV, Agarwal S. Bioavailability and in vivo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lycopene from tomato products and their possible role in prevention of cancer [J]. Nutr Cancer, 1998,31(3):199 203.

[14]魏来,赵春景. 番茄红素抗氧化和调节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业,

2004,13(10):21 22.

[15]Rissanen TH, Voutilainen S, Nyyssonen K, et al. Serum lycopene concentrations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the Kuopio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 Study [J]. Am J Clin Nutr, 2003,77(1):133 138.

[16]Ito Y, Wakai K, Suzuki K, et al. Serum carotenoids and mortality from lung cancer: acase control study nested in the Japan Collaborative Cohort(JACC) study [J]. Cance Sci, 2003,94(1):57 63.

[17]Mayne ST, Cartmel B, Lin H, et al. Low plasma lycopene concentration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tality in a cohort of patients with prior oral, pharynxor larynx cancers [J]. J Am Coll Nutr, 2004,23(1):34 42.

[18]Clinton SK. Lycopene: chemistry, biology, and implications for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J]. Nutr Rev, 1998,56(2 pt 1):35 51.

[19]Huang HY, Alberg AJ, Norkus EP, 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 antioxidant micronutrients in the blood and the risk of developing prostate cancer [J]. Am J Epidemiol, 2003,157(4):335 344.

[20]Yanasaki H, Mesnil M, Omori Y, et al. Inte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J]. Mutat Res, 1995,333:181 188.

[21]Vladimir K, Makoto A, Nobuo T, et al. Differential dose dependent effects

ofα,β, carotenes and lycopene on ga pjunctional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 in rat liver in vivo [J]. Jpn J Cancer Res, 1997,88:1121 1124.

[22]Bertram JS, Bortkiewicz H. Dietary carotenoids inhibit neoplastic transformation and modulate gene expression in mouse and human cells [J]. Am J Clin Nutr, 1995,62(6 suppl):1327s 1336s.

[23]耿珊珊,蔡东联. 番茄红素对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9(27):148 149.

[24]孙新虎,李伟.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番茄红素提取中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03,(1):69 72.

[25]苏永恒,蒋惠然,李发生. 番茄红素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4,14(6):708 709.

[26]尚德军,王军. 番茄红素研究现状与展望[J]. 检验检疫科学, 2004,14(2):59 61.

[27]薛颖,武兴德,陈杭.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及其制品中的番茄红素[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2,14(5):17 19.

[28]Teodor Hodisan, Carmen Soxaciu, et al. Carotenoid composition of Rosa canina fruits determined b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high pe 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J].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1997,16(3):521 528.

[29]李伟,丁霄霖,戴庆平.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番茄红素的纯度[J]. 食品科学,

2002,23(9):87 89.

[30]齐国鹏,赵锁奇. 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番茄红素[J]. 分析化学研究简报,

2002,30(12):1477 1480.

[31]Agency Response Letter GRAS Notice No. GRN 000156. https://www.360docs.net/doc/9f12563455.html,

番茄红素的研究

番茄红素的研究 摘要:番茄红素是一种黄,红色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作为一种功能性天然色素,番茄红素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天然着色剂、化妆品等行业。番茄红索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抗癌、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番茄红素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番茄红素;理化性质;生理功能;提取工艺;测定方法 番茄红素是一种黄/红色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番茄红素作为一种功能性天然色素,具有淬灭活性氧、消除人体自由基、预防心脏病、减缓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多种癌症、保护心血管、抗老化、保护皮肤等生理功能。近年来,番茄红素相关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国际上功能性食品和新药研究的一个热点。从世界范围来看。番茄红素产品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天然着色剂、化妆品等行业,其作为药品尚未面世,具体的医用价值还在研发当中。 1 番茄红素的理化性质 番茄红素晶体为红色长针状,熔点为174℃.可燃,易溶于二硫化碳、氯仿、苯等,可溶于丙酮、乙醚、正己烷、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难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水。番茄红素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样品纯度越高,溶解越困难。番茄红素是多不饱和碳氢化合物,分子中有11个共扼及2个非共扼双键,因此番茄红素稳定性差,容易燃烧,易被氧化。其损失主要是由于发生氧化、顺反式异构化和降解造成,氧、热、光会促使番茄红素顺反异构化和氧化降解,因此稳定性研究是番茄红素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番茄红素性质十分活泼,光、氧气、金属离子等均会影响其稳定性,但耐热稳定性较好,对碱也比较稳定,盐酸却对其有较强的破坏作用。番茄红素对光尤为敏感,尤其是对日光和紫外光,日光下0.5d,番茄红素基本损失。紫外光下3d后番茄红素损失40%,研究发现.番茄红素的降解在热处理和光照环境中为一级反应;500℃时最初9h异构化为主要趋势,100—1500℃时降解为主要趋势。而且降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提高。 2 番茄红素的生理功能 2.1 抗氧化活性 氧化作用是诱发疾病的重要原因。组织内产生的氧自由基能和细胞内的DNA、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类等重要的大分子反应,破坏它们的功能,引起一系列的疾病。番茄红素能够接受不同电子激发态的能量,使单线态氧的能量转移到番茄红素中,生成基态氧分子和三重态番茄红素,从而淬灭单线态氧,还可以通过电子转移过程清除自由基,防止蛋白质和DNA受到氧化破坏。预防疾病的发生。番茄红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在类胡萝卜素中,番茄红素能有效淬灭单线态氧和清除过氧化氢等。潘洪志等研究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丙

浸提法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

食 品 科 技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 第37卷 第9期 生物工程· 234 ·番茄红素是一种不饱和类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 4OH 56[1],末端无芳香环,为开环结构。番茄红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柿子、南瓜、灯笼大红魏椒、葡萄柚、番石榴等[2]食物中,其中在番茄中含量最高,且随成熟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成熟番茄果实中,含量可达3.14 mg/100 收稿日期:2012-02-10 作者简介:刘雪凌(1976—),女,河北三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有效成分提取。 g,我国新疆产加工用番茄的番茄红素含量可达40 mg/100 g [3]以上。它的一系列生理功能[4]如抗氧化作用、抗癌作用、保护心血管作用、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作用等已经在保健品市场崭露头角。目前的常规提取方法包括直接粉碎法、浸提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酶反应法以及微生物发刘雪凌1,姜 玲1,2,陈旭华3 (1.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三河 065201;2.南京博润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 210003;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北京 100193)摘要:以正己烷、石油醚、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以及丙酮这些有机溶剂为提取溶剂,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进而比较各个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探讨有机溶剂提取番茄红素时的最佳工艺条件。经过平行试验,结果表明:番茄红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70 nm 、最佳提取溶剂为石油醚。之后又采用L 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组合条件:当浸提温度为45 ℃,时间为90 min ,提取剂用量为15 mL 时,可取得最佳提取效果。 关键词:番茄红素;浸提法;平行试验;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R 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989(2012)09-0234-03 Extraction of lycopene with organic solvent LIU Xue-ling 1, JIANG Ling 1,2, CHEN Xu-hua 3 (1.North College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Sanhe 065201; 2.Nanjing Bo-Run Medical Group, Nanjing 210003; 3.Agricultural Product Process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es, Beijing 100193) Abstract: Using hexane, petroleum ether, ethyl acetate, dichlorome thane and acetone as extraction solvent, extraction with organic solvent, the absorbance to be tested by spectrophotometer, then compare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extraction, the best process of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of lycopene conditions to be discussed. Through parallel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absorption of lycopene wavelength was 470 nm, the best extraction solvent was the petroleum ether. Using L 9(34) orthogonal get the best combination of conditions which are: 45 ℃, 90 min, 15 mL. Key words: lycopene; extraction; parallel experiments; orthogonal 浸提法提取番茄红素的工艺研究

文献计量分析揭示我国番茄红素研究现状(上)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近30年来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番茄红素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番茄红素研究文献类型、年代分布及研究内容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揭示我国对番茄红素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关键词:番茄红素;文献;计量分析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又名西红柿、番柿、洋柿子等,原产于南美西部高原,属喜温性蔬菜。它既可作菜熟食,又可当作水果生吃,味道甜中微酸,望之生津止渴,食之沁人脾胃,是我国人民普遍喜食的蔬菜之一[1-2]。番茄成分很多,如番茄红素、糖、维生素A、B、C、D以及有机酸和酶等。最近几年番茄红素(Lycopene)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番茄红素最早从番茄中提取出来,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番茄、南瓜、西瓜、柿子、桃、芒果、葡萄、草莓、柑桔等果实中。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具有优越的生理活性,可高效猝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保护机体免受损伤,其抗氧化性在类胡萝卜素物质中最强。它不仅具有抗癌防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止动脉硬化、抗肿瘤等功效,还可增强人体免疫系统以及延缓衰老。笔者对我国近年出版的研究番茄红素的文献,就其类型、年限分布、刊物分布等方面进行计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分析番茄红素的研究文献状况,了解我国番茄红素研究的主要特点和所处现状。1文献收集有关番茄红素的文献是在20xx年2月在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番茄红素”为篇名检索所得。这些文献反映了我国20xx年以前番茄红素研究的主要成就和趋势,其内容包括综合论述、基础研究、提取制备研究、药理研究、分析测定、开发应用。2文献分析2.1番茄红素研究总文献量的分析剔除非学术性论文,共收集1975年以来的中文期刊上有关番茄红素的文献284篇,年平均文献量为10.9篇,对其所涉及的学科分别进行了统计。由表1看出,基础、药理研究及制取工艺研究文献所占比例较为均衡,分别为22.54、18.66、24.30,它们在番茄红素研究中占了主要地位。基础研究的侧重点在生物学,文献量占基础研究文献量的48.4。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研究的文献也较多,文献量占基础研究文献量的32.8,为番茄红素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表1番茄红素文献在各学科中的分布研究方向各项数据基础研究药理研究制取工艺分析测定产品开发综述总计生物学稳定性其他抗氧化抗癌其他植物提取人工合成分支学科文献量(篇)312112201320609--------文献量(篇)645369261458284分支占该科48.432.819.837.724.637.786.913.1--------各科占总文献22.5418.6624.309.154.9320.42100在提取制备工艺研究中,侧重于从果实提取,多数研究有关提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如温度、溶剂用量、提取时间等。在提取方法上,酶法提取法[3]、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4-7]、微波辐射萃取法[8]、超声波萃取法[9]等提取工艺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从文献内容看,这几种新提取工艺已运用到番茄红素的提取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预计它们将取代传统提取工艺,使提取效率达到更高的水平。人工合成番茄红素的研究文献很少,仅9篇。2.2番茄红素研究文献的年限分布表2显示,80年代前共发表番茄红素12篇,占总文献量的4.23,主要研究方向是基础研究;90年代共发表20篇,占总文献量的7.04,主要研究提取制备工艺;进入21世纪后,文献量逐年增加,尤其是近3年,文献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仅20xx-20xx年就发表文献252篇,占总文献量的88.73,为80年代的21倍多,内容侧重于药理研究与提取制备的新工艺研究。

番茄红素的研究概述

番茄红素的研究概述 田丽萍1 王 进1 薛 琳2 (1.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3; 2.石河子蔬菜研究所,新疆石河子 832003) 【摘 要】番茄红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类胡萝卜素, 在预防人类某些癌症和其他疾病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国际上 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围绕国内外学者在番茄红素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番茄红素的分布,理化性质,生理功能及作用机理,稳定性,提取方法及检测方法等。作为一种功能性天然色素,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番茄红素;理化性质; 生理功能 中图分类号:R15113 文献标识码:B 3基金项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04GG 03。 番茄红素(locopene )作为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存在于番茄果实之中,它具有优越的生理功能。欧洲经济共同体(EEC )和英国许可使用的食用色素中包括了番茄红素[1]。联合国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 ECFA )认定番茄红素为A 类营养素并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营养着色双重作用的食品添加剂而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和化妆品工业。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中结构最为简单的主要色素,是结合在有色体膜上的线状晶体,番茄的鲜红色泽主要是由于番茄红素的存在。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它不具有类胡萝卜素的生理活性,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的抗氧化性是类胡萝卜素中最强的。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发现其在人类的健康上的作用以来,它的独特生理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番茄红素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热点。 1 番茄红素的分布 111 在植物中的分布 番茄红素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中,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最高,番茄、胡萝卜、西瓜、南瓜、李柿、胡椒果、桃、木瓜、芒果、红莓、云莓、柑橘、甘蓝、红色葡萄柚以及红色的橄榄油中均含有番茄红素,具报道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的是番茄的果实,可达30~140mg/K g ,中国新疆番茄酱中番茄红素含量可达120mg/K g 。 表1 各种果蔬中番茄红素的含量[2]食 品含量(mg/kg )番 茄5010~12010李 子0105~011红色葡萄柚3316番石榴5410西 瓜2310~7210木 瓜 2010~5310 112 在人体中的分布 哺乳动物不能自行合成番茄红素,必须从蔬 菜和水果中获得,人们通过饮食获取番茄红素并且80%是通过使用番茄及其加工制品获得。番茄红素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血液、肾上腺、肝脏、睾丸、前列腺、乳腺、卵巢、子宫、消化道等器官中,含量较多的是血液、肾上腺、睾丸、肝脏等器官。 表2 人体的一些组织中番茄红素的含量[3]组织含量(nm ol/L ) 组织含量(nm ol/L ) 肾上腺21160脂肪1130乳 房0178结肠0131肾0162肝脏5172皮 肤 0142 睾丸 21136 第26卷 第1期2006年 2月 农业与技术 Agriculture&T echnology V ol 126 N o 11 Feb.2006 ?72 ?

番茄红素的性质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第26卷第2期成坚等:番茄红素的性质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75 *番茄红素的性质及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成坚曾庆孝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食品科学系,广州,510225)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州,510641)摘要大量的流行病学证据表明,番茄红素在预防人类某些癌症和慢性病的发生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目前国际上功能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番茄红素的结构、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关键词番茄红素性质生理功能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过去人 们一直认为,只有那些能转化为维生素A的 类胡萝卜素,如胡萝卜素、胡萝卜素等才 与人类的营养和健康有关。由于番茄红素没 有维生素A的生理活性,所以其作用一直未 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 番茄红素具有比其它类胡萝卜素更为优越的 性能,如其抗氧化性能在类胡萝卜素中最强, 清除单线态氧的能力是目前常用的抗氧化剂 维生素E的100倍、胡萝卜素的2倍多[1]。 流行病学方面的资料也显示,人体内番茄红 素含量过低与某些慢性病和癌症如前列腺 癌、子宫癌、动脉硬化等的发生有关,还与人 的寿命有关[2]。番茄红素是目前国际上功能 性食品成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我国在这方 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积累的资料也很 少。本文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对番茄红素的结 构、性质和生理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多不饱和脂肪烃。1941年Zechmeister等提出,作为主链含11个碳碳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烃,理论上应有211或2048种立体(顺反)异构体,但由于空间障碍,番茄红素分子中只有少数基团能参与异构,存在可能性较大的番茄红素异构体约有72种[2]。图1所示

番茄红素制备

番茄红素脂质体的制备 田艳燕段相林常彦忠 (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动物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050016) 摘要:目的: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超声法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通过剧命运设计法优化出了番茄红素脂质体的组分及制备工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番茄红素的含量,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检测番茄红素脂质体各组成物质的相变过程。结果:番茄红素脂质体的最佳配方比为:番茄红素:胆固醇:磷脂=3:10:100;最佳水合介质是0.01 mol/L PBS(含0.5%五聚甘油硬脂酸酯);最适洗膜温度为31 ℃。结论:番茄红素脂质体呈均一大单室型,有效粒径0.7 μm,最大包封率68%。 关键词:番茄红素;脂质体;均匀设计;差示扫描量热法 番茄红素(Lycopene,L YC)是一种脂溶性天然色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其分子式为C40H56,分子量是536.88,含有11个共轭双键和2个非共轭双键碳碳双键。它是非V A 前体的类胡萝卜素[1]。番茄红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等极性有机溶剂,可溶于乙醚、己烷、丙酮,易溶于氯仿、苯、油脂等,色泽为红色[2]。作为平面共轭多不饱和烯烃,番茄红素具有抗氧化、清除过氧化自由基、防癌抗癌、延缓衰老、上肢心血管疾病的保健功能,其抗氧化性能在类胡萝卜素中最强,清除单线态氧的能力是目前常用的抗氧剂VE的100倍、β-胡萝卜素的2倍多[3-4]。目前已被联合国联农组织(FAO/WHO)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JECFA)认定为A类营养素,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和化妆品[3]。我们最新的研究证实番茄红素还具有预防脑缺血损伤的作用[5]。番茄红素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易被氧化降解[3],进而会影响到产品的保存价值和生物利用率。本实验针对番茄红素在光、热和氧的作用下容易被氧化降解,生物利用率不高等特点,为增加番茄红素的水溶性和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采用旋转薄膜-超声法[5]制备番茄红素脂质体,并对其组分和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番茄红素粉末(纯度99%)华北制药提供;番茄红素标样Sigma公司;大豆卵磷脂北京华清美恒公司;胆固醇北京鼎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 1.2 主要试剂 乙腈(色谱纯)美国Dikmapure;甲醇、二氯甲烷(色谱纯)天津科康德;抗氧剂BHT 南京太伟明科公司;吐温-80 天津大茂试剂;五聚甘油硬脂酸酯山东圣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1.3 仪器 Ra-52型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CPS2超声波粉碎机宁波新芝超声有限公司;OlympusCK2倒置显微镜日本Olympus光学公司;JEM100SX透射电子显微镜日本电子公司;JI-1155型激光散射粒度测定仪成都精新粉题测试设备公司;液相色谱仪Amasham 公司;TU-1800/1800S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热分析系统美国PE公司,DSC7。

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课题: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f lycopene 姓名:赵玲 学号:0743085096 专业:制药工程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番茄红素(lycopene)是成熟番茄的主要色素,是一种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在类胡萝卜素中,它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番茄红素清除自由基的功效远胜于其它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其淬灭单线态氧的速率常数是维生素E的100倍,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被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之一。具有极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防治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等有显著效果,还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有植物黄金之称,被誉为“21世纪保健品的新宠”。它是自然界中最强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作用是?-胡萝卜素的2倍,VE的100倍。在清除人体“万病之源”――自由基方面,番茄红素的作用比β-胡萝卜素更强大。2003年,美国《时代》杂志把番茄红素列在“对人类健康贡献最大的食品”之首,番茄红素也因此被称为“植物中的黄金”。目前,番茄红素已在欧美、日本和我国港台地区被广泛接受。对防治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癌、肺癌、胃癌、乳癌有奇效,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和复制,被西方国家称为“植物黄金”,保护细胞DNA免受自由基损害,防止细胞病变、突变、癌变;含强力抗氧化生物活物质,能促使细胞的生长和再生,美容袪皱,延缓衰老,维技皮肤健康。 二、相关的学科知识: 目前研究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主要是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预处理对番茄红素提取的影响 (2)温度,时间以及皂化对番茄红素的影响 总之要提取高质量的番茄红素,除了要把握好反应条件及材料的而选择外,还应积极的寻扎更新的提取方法。 三、检索数据库和检索范围: 四、检索词:

番茄红素研究进展及应用

番茄红素是天然存在于番茄、西瓜、番木瓜、粉红色葡萄柚等果蔬中的一种类胡萝卜素,尽管缺乏胡萝卜素那样具有维生素A 源活性的物质,但番茄红素是目前已知的最有效的抗氧化活性物质,其抗氧化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2.0~3.2倍,是维生素E 的100倍,素有“藏在西红柿里的黄金”之美称[1],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添加剂委员会(JECF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A 类营养素,并被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具有营养与着色双重作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有利于提高番茄红素的生物利用率,作为有益于健康的膳食及食品配料,番茄红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 1 理化性质 1.1 分子结构 1910年Willstaller 和Escher 在对番茄红素的研究中指出,番茄红素是胡萝卜素的异构体,并首次确定了其分子式为C 40H 56[3],分子量536.85。 1930年Karrer 等提出,番茄红素的化学结构式为含有11个碳碳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烃,理论上应有2048种立体异构体,但由于空间阻碍,番茄红素分子中只有少数基团能参与异构,存在可能性较大的番茄红素顺反异构体约72种[4]。几乎所有来源于天然植物中的番茄红素都是反式构型,此构型最耐热。大多数食品原料中存在的番茄红素都是反式构型,人体血清中番茄红素含量为0.2~1.0 μmol/L,主要以顺式构 型存在[5],长时间加热或紫外线照射可使其异构化,产生部分顺式构型。番茄红素的顺式与反式异构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主要表现在熔点、摩尔消光系数、呈色能力、极性、溶解性、最大吸收波长和生物活性的不同。1.2 溶解性 番茄红素是一种呈红色的脂溶性色素,不溶于水,可溶于脂肪、油脂、乙醚、石油醚和丙酮,难溶于甲醇、乙醇[6]。1.3 稳定性 作为一种不饱和高聚物,番茄红素在植物体内比较稳定,经提纯分离后易于发生氧化反应,稳定性较差。光、温度、氧气、极度pH 值、金属离子等均会影响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番茄红素对光十分敏感,日光、紫外光照射下损失极快。番茄红素耐热稳定性较好,热损失少。常见金属离子对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影响不一,K +、Na +、Mg 2+、Zn 2+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Fe 3+、cu 2+引起的番茄红素损失较大,而Fe 2+、A13+引起的损失较少。添加VC、VE 等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番茄红素的损失。1.4 抗氧化性 番茄红素是有效的抗氧化剂,通过物理或化学式捕捉高效淬灭单线态氧、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清除自由基等发挥抗氧化作用。番茄红素的氧化能力在天然类胡萝卜素中是最强的,这与其独特的长链不饱和分子结构有关。番茄红素淬灭单线态氧的速率是β-胡萝卜素的2倍,是α-生育酚的10倍。 番茄红素研究进展及应用 闫新焕,宋烨,刘雪梅,潘少香,郑晓冬,孟晓萌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济南 250014) 摘要: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作为一种功能性天然色素,番茄红素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天然着色剂、化妆品等行业。番茄红素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和抗癌、抗氧化、增强免疫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番茄红素的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泛。关键词: 番茄红素;理化性质;生理功能;提取工艺;应用

番茄籽油精炼中番茄红素含量变化分析

番茄籽油精炼中番茄红素含量变化分析 材料与方法 1.材料与仪器 压榨番茄籽油由江西弋阳柏林有限公司提供;95%乙醇、氢氧化钠、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冰乙酸、氢氧化钾、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氢氧化钠、变性淀粉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白土(粒度小于0.076mm≥95%)江西省乐平市洁净漂白土有限公司;活性炭(粒度50-80目≥90%)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UV-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责任公司;7312-I型电动搅拌机上海标本模型厂;WSL-2比较测色仪上海精密科学有限公司;J2-HS离心机ECKMANCOULTER;RE52-98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脱臭装置,自组装。 2.实验方法 番茄籽油的精炼[12-13]:番茄籽油精炼工艺流程见图1。番茄籽压榨毛油中胶质在存放时已经自然沉降,分离油脚后,直接用于精炼。称取300g毛油于500mL烧杯,搅拌,水浴加热至40~45℃。根据酸价及油量计算加碱量,超碱量按油重的0.1%计算,配制成9.5%的碱液,加入油中,搅拌速度先快后慢,完成碱炼,快速升温至50~55℃,保温沉降8h,得脱酸油。取样,真空蒸发除水,测番茄红素残留量。称取200g碱炼油于500mL烧杯,搅拌,水浴加热至85℃。加入油量10%~15%、温度为85~90℃的软水搅拌15min,停止搅拌,保温沉降0.5h,油水分离,按上述操作重复一次,得水洗油。取样,真空蒸发除水,测番茄红素残留量。称取150g水洗油于500mL三口圆底烧瓶,水浴加热,真空除水至油面无雾气,加入2%白土,在100℃下搅拌15min,脱色真空度为93.3~98kpa,真空抽滤,得脱色油。测番茄红素残留量。称取100g脱色油于500mL三口圆底烧瓶,装入脱臭装置,开启真空泵,油浴加热,当温度升至70℃时开始通入水蒸气,继续升温至150℃并维持90min,关闭水蒸气,停止加热,待油温冷却至70℃以下破真空,得脱臭油。测番茄红素残留量。 番茄籽油的碱炼:取毛油4份,每份100g,碱炼初温为40~45℃,终温为50~55℃,碱液浓度分别为8.5%、9.5%、10.5%、11.5%,碱炼完毕,趁热在3000r/min下离心10min,分离皂脚。然后,真空蒸发除水,测番茄红素残留量。1.2.1.2番茄籽油的脱色:油脂脱色多采用吸附脱色,吸附剂种类包括天然皂土、活性白土、活性炭、沸石、凹凸棒土、硅藻土等,其中活性白土应用最广泛[17]。按 操作制得水洗油,备用。取水洗油4份,每份100g,采用白土吸附脱色,在100℃下脱色15min,吸附剂用量,分别为0.5%、1%、2%、5%,减压过滤得脱色油,测番茄红素残留量。取水洗油4份,每份100g,采用白土脱色,白土用量为2%,脱色时间为15min,脱色

番茄红素工艺介绍

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番茄红素生产项目介绍 一、项目简介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是功能优越的胡萝卜素,作为一种天然色素存在于自然界中,呈红色,因最早于番茄中发现而得名。在自然界中番茄红素主要存在于番茄、番石榴及西瓜等水果蔬菜中,尤其在番茄中,番茄红素占类胡萝卜素总量的80%左右。长期以来番茄红素主要应用于食品添加剂行业。近十年来的研究表明,番茄红素是所有类胡萝卜素中最强的单线态氧淬灭剂,它的抗氧化功能也优于其他类胡萝卜素,如α、β胡萝卜素。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其潜在的应用前景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它卓越的生理功能,从而成为当前医药保健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番茄红素是胡萝卜素的异构体,它具有抗氧化、防紫外线辐射等功能。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不仅对前列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血管硬化和冠心病均有防治作用,因而番茄红素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领域具有重要用途。国外已将这一产品广泛用于食品添加剂、功能性食品、医药原料。 二、番茄红素的防癌机理 1、对单线态氧的淬灭作用 在淬灭单线态氧的过程中,激发态的能量从单线态氧转移至番茄红素,产生基态的氧和激发的三联态番茄红素,能量则通过激发态的番茄红素与周围溶剂之间的转动和振动而散发,并产生基态的番茄红素和一定的热量。番茄红素对单线态氧的淬灭过程,而其本身保持完整状态,并可不断参与下一个淬灭单线态氧的循环。 2、抗氧化作用 活性氧在癌变过程的开始阶段、促进阶段、发展阶段都有加速作用。已发现番茄红素有消除活性氧的作用,而且是一种抗氧化作用最强的类胡萝卜素。 3、对细胞间信息传递的诱导作用

当细胞发生癌变时,细胞间的结合会变弱,而番茄红素能促进具有维持红胞间正常结合的蛋白质的合成,并抑制癌细胞转移增殖因子α—TGF的遗传表达。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发达国家,男女两性死亡总数中有半数死于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头号杀手。 番茄红素在防止动脉硬化疾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番茄红素通过阻止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作用从而防止血管硬化,同时番茄红素也阻止DNA和脂蛋白的氧化物的形成,并且血清中番茄红素浓度越高患动脉硬化的几率越小。调查研究表明通过日常饮食所摄取的类胡萝卜对减小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起着重要作用,在最近的流行病研究中得知血清和脂肪组织中番茄红素的浓度和患冠心病成负相关系。 由于番茄红素抗紫外线辐射的功能要强于β—胡萝卜素,因而在口红、胭脂等化妆品中添加番茄红素则会色泽丰满自然,又可以保护皮肤。随着化学合成色素限制使用和我国食品饮料、化妆品工业的迅速发展,番茄红素作为食品、化妆品的添加剂有着广阔的市场。 在人体组织和血液中主要存在的类胡萝卜包括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血清中番茄红素的浓度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比如性别、吸烟、喝酒)无直接关系,而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一般随着年龄增长,血清中番茄红素的浓度会降低。有报道表明用1%的玉米油热处理1小时的番茄汁要比未经处理的番茄汁易于吸收,这主要是由于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类胡萝卜素,热处理会破坏细胞壁的结构,增强番茄红素的生理活性,而且研究还发现服务热处理的番茄汁24至48小时后,人体血清中番茄红素的浓度达到峰值,但食用未经处理的番茄汁不会出现上述现象。番茄红素在血清中半衰期为2至3天。 三、市场预测分析 1、国内外供需现状及生产能力 目前世界上番茄红素的开发生产主要是从植物番茄中提取、化学合成、生物工程等方法。以色列、日本、俄罗斯等国家以及罗氏、巴斯夫等跨国公司在此方面居领先地位。以色列某公司多年前就从事番茄红素的开发研究,并已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据有关资料报导,目前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提取分离与测定

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提取分离与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机化合物的方法。 2、学习用薄层层析法检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原理,点样,展开和计算Rf值的方法。 二.仪器和试剂 仪器三角瓶(50ml)、分液漏斗(150ml)、蒸馏瓶(50ml)、普通蒸馏装置(或减压蒸馏装置)、漏斗、色谱柱、硅胶薄层板、量筒、烧杯、层析缸。试剂胡萝卜、丙酮、石油醚(bp30~60℃)、硅胶(层析用,200~300 目)、无水硫酸钠、石油醚(bp60~90℃)、丙酮:石油醚(1:9)(V/V)。 三.实验方案 1、含类胡萝卜素石油醚溶液的制备 将新鲜胡萝卜洗净、擦干,切去尾部,切碎。称取碎鲜胡萝卜【1】10g 于小研钵中,研碎。碎胡萝卜移至50mL 三角烧瓶中,每次用丙酮10mL 萃取2 次,再用石油醚(bp30~60℃)萃取固体两次,每次10mL。把石油醚溶液加到丙酮液中。在分液漏斗中将混合液与50mL饱和氯化钠溶液【2】振荡,分去下层,用蒸馏水洗涤上层液两次,每次50mL,分去水,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石油醚液(约1h),把混合液倒入50mL 圆底烧瓶中,热水浴加热蒸馏,除去溶剂,得固体。在制得的固体物加入3mL 石油醚(bp60~90℃)拌硅胶1g,在通风橱内抽干,得黄色硅胶颗粒,待上柱。 2、装柱和分离 取20cm*1cm 色谱柱一根,垂直装置,以50ml 三角烧瓶作洗脱液的接受器。用镊子取少许脱脂棉【3】放于干净的色谱柱底部,轻轻塞紧,再在脱脂绵上盖一层厚0.5cm 的海石砂(或用一张比柱内径略小的滤纸代替),关闭活塞,向柱内倒入石油醚(bp60-90℃)至约为柱高的3/4 处,打开活塞,控制流出速度为1 滴/s。通过一干燥的玻璃漏斗慢慢加入层析硅胶。用洗耳球轻轻敲打柱身,使填装紧密。当装填到3/4 时,再在上面加一层0.5cm 厚的海石砂,操作时一直保持上述流速,注意不能使液面低于砂子的上层。当液面流至离海石砂面1cm 时,立即从玻璃漏斗加入已制备好的含胡萝卜素的黄色硅胶,随后用0.5ml 石油醚洗下管壁的硅胶,如此连续2—3 次,直至洗净为止,然后在色谱柱上装上滴液漏斗,用石油醚(bp60-90℃)作洗脱剂进行洗脱,洗1 滴/s。当有一黄色的谱带分出,待黄色组分绝大部分洗出时,把洗脱剂换成1:9 丙酮一石油醚(bp60-90℃)混液作洗脱剂进行洗脱,控制流出速度如前(这混液洗脱剂有助于混合物中极性较大的组分移动),又可分出两个黄色组分。在45—90min 内,柱中物料将全部洗脱出来。观察这些物料通过柱子的移动情况。在三角烧瓶中收集3 份洗出液。用纸色谱、薄层色谱对各段洗出液进行色谱分析。 3.薄层色谱法

番茄红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分光光度法分析

第39卷,第4期光谱学与光谱分析V〇'39,N〇.4,PP1114-1117 2 0 19年 4 月Spectroscopy and Spectral Analysis A pril,2019 番茄红素在不同溶剂中的分光光度法分析 李贞霞、沈欢欢、高苗苗、祁姣、李清艳2" 1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2;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300308 摘要番茄红素因其抗氧化活性强,具有多种养生保健功效,日益受到重视,但番茄红素的提取测定方法 繁琐复杂,很难广泛应用。采用分光光度法,以石油醚、丙酮、甲醇为溶剂,二氯甲烷为助溶剂,先从吸收光 谱差异人手,确定最大吸收波长,再于最大吸收波长处,以不同浓度的番茄红素标准液测定其吸光度值,制 作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并考察二氯甲烷的量,浸提时间等对番茄红素提取效果的影响,探索分光光度 法测定番茄红素的简单快速的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以石油醚为溶剂,波长474 nm,加人5m L的二氯 甲烷助溶,浸提时间为40 min时,是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番茄红素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番茄红素;分光光度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TS20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 3964/j. issn. 1000-0593(2019)04-1114-04 引言 番茄红素(L^o^n e)是一种脂溶性的天然色素成分[1],在化学结构上是一种重要的不含氧的类胡萝卜素,是%胡萝 卜素的同分异构体,其分子式为C40H b6,相对分子质量为536.85,纯品为针状深红色晶体[2],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葡萄柚、木瓜等蔬菜和水果中,也存在于岩藻等藻类体内[3]。番茄红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有较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对防治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子宫癌等有显著效果,还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5_6]。目前番茄红素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与化妆品行业。 番茄红素可溶于乙醚、石油醚、正己烷、丙酮,难溶于 甲醇、乙醇,不溶于水。目前文献报道的番茄红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7]多种方法。但是,这些方法有的程序复杂,分析时间长,不易定量,精密度差'有的方法 则因实验设备和条件所限,往往难以在一般实验室进行测定。因此,在研究了前人关于测定番茄红素的方法的基础上,从番茄红素的吸收图谱差异人手,探索了一种简单实用的番茄红素测定方法。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番茄红素(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石油醚、丙酮、甲醇、二氯甲烷均为国产分析纯'X U-1901型双光束 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C T15R T型高速台式冷冻离心机;海 天牌番茄酱。 1.)方法 1. 2. 1不同溶剂对番茄红素吸收的影响 取3个小烧杯,称取3份番茄红素标准品1m g,倒人小 烧杯中,加人6\的二氯甲烷助溶,将溶解后的番茄红素分别倒人3个50 m L的容量瓶中,用石油醚、丙酮、甲醇三种 溶剂分别定容至刻度,制成番茄红素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 计在400?600n m范围内扫描图谱。 1. 2. 2 番茄红素不同溶剂中标准曲线的制作 吸取番茄红素标准溶液0. 5, 1. 0, 1. 5, 2. 0, 2. 5, 3. 0 (g$m L、然后用石油醚定容至50 m L,注人1c m厚的比 色皿中,以石油醚做参比液,在最大吸收波长474 n m处测 定其吸光度值,重复三次取平均值,制作标准曲线。丙酮、甲醇按上述同样的方法操作,得到吸光度值,制作标准曲线。 1. 2. 3二氯甲烷的量对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 收稿曰期:2017-11-27,修订曰期:2018-08-14 基金项目:河南省髙等学校重点项目(18A210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0059)资助 作者筒介:李贞霞,女,1973年生,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副教授e m ail: 842291829@https://www.360docs.net/doc/9f12563455.html, "通讯联系人

番茄红素生产

1、项目简介 番茄红素是类胡萝卜素代谢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在调控、抑制癌细胞增殖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来已广泛应用到保健品、医药等领域。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天然产物提取法和生物合成法。相较而言,微生物发酵生产番茄红素成本低、污染小、产量高,具备工业化潜力。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三孢布拉氏霉菌是唯一能够实现β-胡萝卜素工业化的高产菌株。根据三孢布拉氏霉菌的代谢途径,若在发酵过程中添加合适的阻断剂,阻断番茄红素到β-胡萝卜素的环化途 径,就可以大量积累番茄红素。 2、发酵原理与方法(如菌体生长所需条件) 一种利用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制备番茄红素的方法,采用三孢布拉氏霉菌(+)和三孢布拉氏霉菌(-)为微生物菌种,经种子培养、发酵培养、提纯得到番茄红素,其特征是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正己烷或正十二烷作为氧载体;具体步骤和方法如下: (1)种子培养 :将三孢布拉霉(+)(-)菌种分别接种到pH6.5的种子培养基,在24-30℃,避光,150-200rpm摇床中培养36-40h;(种子培养基:淀粉4%、玉米浆5%、42PO KH 0.1%、

MgS 4O 0.01%、1VB 0.001%、pH6.5、115℃灭菌30min )(2)发酵培养:将步骤(1)得到的三孢布拉霉(+)(-)菌种培养液以1∶2-1∶4的体积比混 合得到种子液,将种子液接种到添加有正已烷或正十二烷且pH6.5的发酵培养基,在24-30℃,200-280rpm摇床培养4-7天后收获菌体,在发酵培养46-50小时后,加入浓度为15g/L吡啶或叔胺类化合物阻断剂; (发酵培养基:淀粉4%、大豆粉饼2%、玉米浆2.5%、42PO KH 0.1%、MgS 4O 0.01%、1VB 0.001%、pH6.5、120℃灭菌30min ) (3)提取:将步骤(2)得到的湿菌体在50℃真空干燥,得到的干菌粉用石油醚萃取,萃取液减压浓缩后,再加入无水乙醇进行冷冻结晶,得到番茄红素。 (4)番茄红素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 HPLC 分离柱为Diamonsil 18C ,5μm ,250mm ×4.6mm ;流动相为乙腈与二氯甲烷体积比为75:25;检测波长为450nm ;柱温28℃;流速1.5L/min 。 3、项目成熟度 利用三包布拉氏霉菌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且相比于从番茄中提取产量相对较高,成本较低,市场需求较大,国内大规模的生产厂家较少,

光合细菌中番茄红素的研究

光合细菌中番茄红素的研究 摘要:番茄红素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类胡萝卜素,通常从番茄的果实中提取,价格昂贵一些光合细菌也可以产番茄红素,从而使得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低成本番茄红素成为可能.本文通过正交实验等方法研究了1株紫色非硫细菌7一1的生长及产番茄红素的最佳培养条件.在以0.4%的乳酸钠为碳源,0.05%的谷氛跳胺为氮源,M才+10pPm,并添加0.1%的酵母粉作为生长因子的改良RcvBN培养基中,7一1菌发酵液在72h内菌浓度可达5.08xl01“个/礼,紫外吸收光语表明细胞内番茄红素的含量明显提高,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出细胞内番茄红素的含量为398.7nl创1009菌体干重. 关键词:番茄红素;光合细菌;培养条件;高效液相色谱 番茄红素(LycoPene)的分子式为c,飞,分子量 536.88,其结构如图1所示,是由11个共扼双键和2 个非共扼碳一碳组成的直链型碳氢化合物[‘〕,是1种 非常重要的类胡萝卜素,是许多类胡萝卜素生物合 成的中间体.因其末端未成件芷香酮环,所以不能分 解成维生素A,不是维生素A源,所以其作用一直未 引起人们重视川. 但在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有比其他 类胡萝卜素更优越的功能,如其抗氧化性能在类胡 萝卜素中最强,清除单线态氧的能力是目前常用抗 氧化剂维生素E的100倍、俘一胡萝卜素的2倍多图, 是少数与减少疾病危害有关的类胡萝卜素中最主要 收稿日期:2(X又‘01一肠 基金项目: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钱卫(l灾刃一),男,学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生物工程的研究和应用. ,通讯作者112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第39卷 1实验材料与方法 图1番茄红素结构图 Fig.1StnlctoofLycopene 的一种.另外,番茄红素在诱导细胞一细胞通讯和肿 瘤细胞增殖的调控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闭.番茄 红素的防癌作用已经被公认,特别是对于预防前列 腺癌、胃癌、皮肤癌、宫颈癌等,有明显效果〔,一’].近 来,有许多流行病学家也报道了番茄红素在预防心 血管疾病方面的作用[s].离体细胞培养实验表明,番 茄红素可以调节胆固醇的代谢,将人的巨噬细胞系 与番茄红素一起培养,发现番茄红素可以抑制胆固 醇的合成,增大巨噬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 从而有效防止心血管疾病.总的来说,番茄红素的生 理功能包括:(1)抗氧化作用,其在类胡萝卜素中抗 氧化作用最强;(2)具有抗癌、防癌作用,体内番茄红

番茄红素的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扬州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三孢布拉氏霉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姓名:周玲 学号:M13824 专业:食品科学 课程老师:于海 2014年3月3日

三孢布拉氏霉发酵生产番茄红素的研究进展 摘要:番茄红素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功能及抗癌、增强免疫力、保护皮肤等生理功能,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番茄红素的来源有植物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相较前两种方法,微生物发酵法是生产番茄红素最适合的方法。目前目前研究应用较多的是三孢布拉氏霉菌。综述了通过构建番茄红素高产菌株、优化番茄红素发酵生产工艺提高番茄红素产量,最后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番茄红素,发酵生产,高产菌株,发酵工艺 Study on Lycopene Fermented from Blakeslea Trispora Abstract: Lycopen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fat-soluble carotenoid, which has many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including antioxidant function, anti-cancer, enhance immunity, protect the skin. Lycopene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value in food, medicine and other fields. The source of lycopene includes plant extraction, chemical synthesis and microbial fermentation.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two methods, the microorganism fermentation method is the most suitable o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lycopene. At present, Blakeslea trispora is applied widely. Building lycopene high yield strains, optimizing the lycopene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of lycopene are review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 putted forward finally Key words: Lycopene, Fermentable production, High yield strains, Fermentable process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天然植物色素,为类胡萝卜素中的一种,是许多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中间体,经过环化可形成其他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广泛分布在各种植物中,在番茄、西瓜、胡萝卜、红葡萄柚、番石榴蔷薇果中含量较多。番茄红素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对单线氧的消除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2倍,在类胡萝卜素中最强。随着对其生理功能的研究发现,番茄红素还具有抗癌、增强免疫力、消除单线氧自由基抗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白内障、抑制清除自由基保护皮肤等生理功能[1]。而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相关产品的开发已成为国际功能食品研究领域的热点。番茄红素作为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食用色素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 番茄红素的来源 1.1 植物提取法 番茄红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主要存在于细胞的有色体中,多与蛋白质等形成复合物,以某些植物成熟的果实中含量较高。番茄、西瓜、红色葡萄柚、红肉脐橙、木瓜及苦瓜籽、番石榴等植物中都有发现,含量最高的是番茄果实,可达3 mg/100 g(FW)~14 mg/100 g(FW),一般成熟度越高,番茄红素的含量也越多,且含量随品种和成熟度的不同而不同。植物提取法提取番茄红素主要有直接粉碎法、微波法、有机溶剂提取法、酶反应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2],具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优点,目前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因此得到大量应用。植物提取法制取番茄红素,虽然原料来源广泛易得,但是含量较低、副产物较多,原料供应受到气候与季节的影响较大,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1.2 化学合成法 目前,化学合成法生产番茄红素较成功的主要是德国的罗氏公司和巴斯夫公司。1997 年10月,罗氏公司完成了工艺开发并在欧洲提出专利申请。该工艺由三苯基氯化磷和辛三烯二醛用甲醇在2-丙醇中进行烯化反应,制得番茄红素的收率为65%。罗氏公司将在瑞士的一个生产基地用合成工艺批量生产番茄红素,并用罗氏开发的微囊技术,微囊化工艺生产不同的番茄红素制品。该公司宣称他们的新产品番茄红素MT 将进入食品添加剂行业,用于多种维生素、抗氧化剂、咀嚼剂的配方中。德国巴斯夫公司也看到了番茄红素不可估量的市场潜力,投入力量进行研究开发,1997 年8 月完成了合成工艺开发,并在欧洲提出专利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