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总结

第1章绪论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

2.信息技术的含义是什么?它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有哪些重要影响?

含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影响:⑴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⑵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⑶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

⑷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

对象:⑴信息技术课程;⑵信息技术教学;⑶信息技术学习;⑷计算机辅助教育(CBE);⑸计算机远程教育

任务:(1)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不同层次中的教育目标,并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

(2)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以学科理论为指导,进行教材和教法的研究。

(3)使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使学习者掌握指导信息技术学习的规律和原则,在教学工作中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5)教育学习者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热爱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总结和丰富信息技术教学经验。

4、谈谈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存在的问题:

⑴观念跟不上、评价机制不完善

⑵发展不平衡

⑶资金不足

⑷师资缺乏⑸教法落后

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没有颁布

解决方法:

⑴更新教育观念

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⑶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⑸关于教学模式问题:现阶段采取,设立信息技术课程,提倡学科整合应用,教材执行“多纲多本”。

⑹改革教学方法

第2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怎样实现?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及其他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确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各学段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信息技术课的设置不能脱离学生现有的心智发展水平,不能偏深、偏高、偏广。但是中小学生可塑性强,兴趣爱好日趋广泛、深入,思维趋向科学,且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因此,中小学各阶段的教学内容要有各自明确的目标,要体现出各阶段的侧重点,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要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各类学科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哪些?

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块可以划分如下: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第3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

1.认知结构是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总和及其组织。

2.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两者是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是计算机专家研究的对象,其认知结构是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

3.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

4.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主要有:现代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工具性特点、应用性特点、文化性特点。5.什么是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

根据学习的认知理论,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

6.根据目前情况,谈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

⑴现代性;⑵实践性;⑶工具性;⑷应用性;⑸文化性

7.试述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原则。

⑴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⑵理论性与实际性相结合的原则;

⑶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⑷巩固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⑸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⑹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⑺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⑻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结合;

8.试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辩证统一关系。

(1)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进程、内容、方法、组织和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的;

教师要对教学效果和质量负责;

(2)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必须由教师引导)。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做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引导者,不应包办代替、面面俱到。课堂教学中,要多安排“自学”环节,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和尝试的机会,使学生的个性品质在自学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9.试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的意义。

(1)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两个必要因素。知识的掌握与认识能力的发展的关系极为密切。

(2)离开知识的掌握,就谈不上认识能力的发展;同时认识能力的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掌握知识的质量和速度。

10.试述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体现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1)重视基本技能训练。在教学中重视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抓好上机实验课的教学,对实验课的安排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切不可让实验课的教学成为学生单纯“玩”计算机的过程。

(2)注意掌握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将其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要帮助学生主动通过观察、分析等思考过程去理解知识,逐步掌握思考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这有利于改进学生的认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

力,并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应根据教材、学生的特点,尽量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吸引学生到学习中来,通过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其能力。

11.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向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承认个别差异,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统一要求指的是把年轻一代都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使他们把传授的计算机知识掌握好。因材施教要求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不同的智力采取不同的、有效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

因材施教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教师讲某一问题时,明确向学生指出是否要求每位学生都必须掌握,或者指出必须掌握的内容。

比如,在讲WPS 编辑用→←↑↓方向键移动光标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掌握,而对于Home、End、PgUp、PgDn 等键,则可以提出不同要求。

(2)布置上机、课外作业时,分出哪些是必做的,哪些可以选做。对于必做而不会做的学生就得个别辅导。

(3)组织学生“一帮一”对子,效果会很显著。学得较差的学生得到帮助,学得较好的学生为了辅导同学,听课学习会更认真。

第4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

2.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分类:

1)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法。

2)按教学指导思想不同可分为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

3)从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可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

4)以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可分为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和实践的方法。

5)按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接受型、自学型和探究型。

6)现代教学论对上述分法进行了归纳,将教学法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综合教学法,另一类叫基本教学法。3.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哪些特征:

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

2)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情绪生活)的培养和调节

3)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4)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5)对传统教学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6)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4.信息技术课的常用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教练法、范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

5.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实际情况

4)教学条件5)课型6)教学时间

6.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有以下形式: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

7.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8.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

9.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适用于学生力所能及的内容,比如软件使用的自学。

10.演示法是教师在上课时,出示实物、挂图,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画画、投影、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基本教学方法。

11.教师上课时运用演示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演示时教师应对演示对象加以必要的说明,告诉学生应着重观察什么,并提出一系列问题,把学生注意力引导到应注意的内容上去。

(2)演示时间要适当。

(3)演示完后要归纳总结,作出明确结论。

(4)演示不能取代上机实习,最好的方法是在演示结束后就进行上机实习。

12.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对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可用于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发展学生的能力。

13.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多次的、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应用已学知识,从而达到巩固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的方法。

14.教练法的主要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某些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进行信息活动、操练某些技能,且按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操作中给予帮助和指导,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得到有效培养。

15.范例教学法是以典型的范例为中心的教与学,使学生能够依靠特殊范例掌握一般,并借助这种一般独立地进行学习。

16.项目教学法是指基于项目的学习方法。它是以学习、研究某种或多种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制作作品并将作品推销给客户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并在一定时期内解决一系列相互

关联问题的一种教学/学习方法。

17.发现法是布鲁纳于20世纪50年代末所倡导的教学方法。

18.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19.程序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斯金纳于20世纪50年代根据控制论原理首创的,使用教学机器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按照程序编制者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项目并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制作成卡片或编成计算机程序,学生按此程序进行自学、独立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20.教学模式是指在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

21.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一般有哪些?

①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

②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

③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④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⑤自主式学习模式;⑥合作式学习模式

⑦探究式学习模式

⑧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

⑨WebQuest教学模式⑩游戏式教学模式

22.何谓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有哪些特征?

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教师教的方法(教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法)。

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的特征:①以发展学生只能为出发点;②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发展;③重视学生非智力(情绪生活)因素的培养和调节;④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⑤对传统教学方法适当保留,并进行改进;⑥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23.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谈谈实验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或某一动作反复地进行,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实验对工具性学科和技能性学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尤为必需。实验法对

于使学生巩固知识,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使学生发展能力以及形成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信息技术课除了在课堂上教学外,更多的是在机房操作实验。

24.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特点,阐述自学指导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意义。

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而掌握知识的方法。一般做法是,教师指定教材或自学材料,学生在课堂或课外自学,教师指导、答疑和小结。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有利于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自学要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教师要十分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培养,以便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后能继续学习。

25.在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有哪些教学模式,其适用范围如何?

⑴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它适用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概念性或需要进行逻辑思维的内容的教学。

⑵边讲边练式教学模式。它适用于机时较充裕、操作性较强的应用软件的教学。

⑶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此模式主要适用于操作性强的教学内容,如电子表格(Excel)、动画制作

(Flash)、网页制作(FrontPage)等。

⑷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⑸自主式学习模式;

⑹合作式学习模式

⑺探究式学习模式

⑻课程整合式教学模式

⑼WebQuest教学模式

⑽游戏式教学模式

26.何谓任务驱动式模式?试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表达情感、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立体、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实验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与学习状态,使学生能根据自己对问题、情感、任务的理解,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提出设想与方案,最后经过实践解决问题。

27.选取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选择与评价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选择:⑴教学目的和任务;⑵教学内容;⑶学生的实际情况;⑷教学条件;⑸课型;

⑹教学时间。

好的教学方法应达到以下要求。⑴有利于“双基”的掌握,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⑵重视学生能

力的培养,特别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⑷能因材施教,把统一要求与分类指导结合起来。⑸要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达到以上要求,不能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第5章信息技术课的现代教学手段

1.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尤其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当属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它主要指计算机辅助教学、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等。

2.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屏幕广播、屏幕监视和交流。

3.电化教育的基本功能有:

1)集成功能2)再现功能3)交互功能4)虚拟功能5)扩充功能

4.电化教育在教育教学中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1)提高学习质量2)提高学习效率3)扩大教育规模4)促进教育改革

5.电化课的教学过程是教育者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习者传递与交流教学信息的过程。包括4个基本要素:教育者、教学信息、现代教育技术、学习者。

6.通常把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称为计算机辅助教育。具体又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CAI 系统一般由系统硬件、系统软件、课件三个部分构成。

7.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构成,包括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与工作环境。

8.远程教育系统的技术支持

⑴计算机网络技术;⑵多媒体通信技术;⑶人工智能技术;⑷CSCW 技术(Computer Supported Work,计

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⑸虚拟现实技术。

9.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系统有以下优势:

1)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方式

2)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群体的协同学习

3)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双向互动

4)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优化教学资源

10.远程教育系统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几种:

1)讲授型模式(同步时讲授、异步式讲授)2)个别辅导模式3)讨论学习模式

4)探索学习模式5)协作学习模式

11.异步式讲授:教师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评测等教学材料放到网上,学生随时可以通过网络

使用这些资料来学习。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和学生的时间自由,易于技术实现;缺点是缺乏师生之间的实时交互、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要求较高。

12.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是什么?广义的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哪些学科内容?

狭义地说,现代教育技术就是将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教学的技术和方法。

广义地说,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它应用了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多媒体理论及系统科学理论等的科学成果,涉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

13.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情况,试述远程教育的优势。

与传统教学相比,远程教育系统具有以下优势。

⑴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更符合建构主义学习方式;

⑵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群体的协同学习;

⑶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促进双向互动;

⑷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优化教学资源;

第6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1.教学设计是指依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决策过程。

2.教学内容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

3.教学目标是指在学校的教育目的(或培养目标)以及课程的总目标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确定的具体预期教学结果和标准,是教学活动的发出点和归宿。

4.教学目标既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导向,又是学生学进行学习的航标,还是进行课堂效果评价的尺度。5.教学目标可以分为哪些?

(1)认知目标(2)情感目标(3)动作技能目标(注:也称作“三维目标”)

6.课堂教学的类型

(1)根据上课的方式分类,可分为3种不同类型的课:①理论课;②上机课;③实践课

(2)根据知识掌握的阶段,可分为4种不同类型的课:①新授课;②复习课;③练习课;④检测课7.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教学过程的结构,可表示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效果

8.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2)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3)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4)检查巩固知识

9.教学过程最优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基本环节如下:

1)教学目标最优化2)教学策略最优化3)教学控制最优化4)教学评价最优化

10.备课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1)分析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

11.课外辅导根据辅导方式分为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课外辅导根据辅导内容分为单纯课外辅导和课外活动辅导。

12.信息技术教育实习的意义有哪些?

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实际工作能力

3)检验学生所学知识,达到教学相长4)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

5)巩固学生专业思想6)检验高等师范院校办学质量、获取教改信息

13.信息技术教育实习前一般要做好哪些准备?

(1)思想心理准备(2)知识、技能准备(3)材料准备

14.教学过程的实质是什么?有哪些作用?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作用:⑴传授知识;⑵形成技能;⑶培养智力;⑷发展个性

15.备课有哪些基本环节?

1)分析教材2)了解学生3)考虑教法4)编写教案,熟悉教具

16.如何确定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三维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首先是确定教学目标(目的)、教学内容及逻辑顺序、重点和难点,做到明确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17.教案一般要包括哪些内容?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编写一份教案。

通常包括下列内容:授课班级、教学课题、教学目标、教材分析、课的类型、教学用具、教学方法、课时分配、参考资料、教学过程、作业及教学后记(教学反思或课后分析)。

18.课堂教学有哪些任务和基本要求?

任务:(1)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2)掌握主动参与的方法(3)养成主动参与的习惯

要求:(1)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按照教学计划设计好每堂课的教案;

(2)针对课堂内容,准备好课堂教学中需要的硬件、软件,对所需的资料如图片、声音、视频等素

材应事先整理好,形成资源共享;

(3)在教学过程中,端正自己的教学态度,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行为,促使他们的行为形成习惯;

(4)应对每堂课的教学进行测评,为下一堂课作好准备。

第7章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类型

1.概念与词语有着密切联系,概念是词语的思想内容,词语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2.概念间的相容关系有:同一关系、从属关系、交叉关系。

3.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有(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4.程序是用语言、文字、图表等方式表达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步骤(算法)。

计算机程序是用指定的计算机语言表达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步骤,这些方法步骤必须是计算机能理解并且能执行的。

程序设计主要指研制计算机程序的过程,它应该包含:对问题的分析与了解、选取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步骤、用特定的计算机语言将方法步骤记录下来,记录下来的这个方法步骤就是程序清单。

5.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是一组规则,它由词法和句法组成。

6.结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具体概念,谈谈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概念教学的一般要求:(1)使学生了解概念的由来与发展。(2)使学生掌握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表达形式。(3)使学生了解有关概念间的逻辑关系,会对概念正确地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一定的概念体系(4)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概念。

概念的教学途径和一般方法:(1)概念的引入。(2)概念的明确与理解。(3)概念的巩固和运用。

第8章智力、能力与信息素养的培养

1.知识是人们对客观规律事物认识的总和,是对客观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反映。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本领,属于个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特征;而智力是大脑机能在社会活动中认识和改造客观事物的心理特征。知识和能力是学生发展过程中两个必要的因素。

2.智力是一个复合体,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

3.非智力因素是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对认知过程起动机、定向、引导、维持、强化作用的心理因素。它包括动机、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好奇心等等。

4.能力按其倾向性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主要指智力,它是从事各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认识能力;特殊能力是指为了顺利地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能力综合。

5.信息技术教学过程可按照“三阶段七环节”来进行。第一阶段是示范阶段,包括讲解和示范等两个环节。第二阶段是制作阶段,包括学生自主探索、分组讨论和作品的制作等三个环节。第三阶段是讲评阶段,包

括作品的交流和讲评等两个环节。

6.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1)牢固掌握基础知识(2)加强实践活动(3)改进课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5)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7.信息素养是指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综合能力的基础。

8.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意义

(1)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信息素养是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9.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1)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2)学好信息技术科学的基础知识。(3)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4)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渗透、综合。(5)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10.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能力培养包括哪些内容?

⑴自学能力;⑵操作能力;⑶编辑能力;⑷思维能力;⑸创造能力;

11.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这里的创造潜质是指创造的目标、创造的意志、创造的精神等。

(2)培养学生的创造心理。创造性心理是创造力的基础。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心理,就要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帮助学生形成与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条件。

(4)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搞科研,撰写论文,搞小创造、小发明,都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好方法。

(5)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

(6)进行教法创新。

1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何意义?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意义:

(1)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2)信息素养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信息素养是个人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

途径:

⑴通过信息技术专门课程,培养学生信息素养;⑵加强学科课程教学整合,培养学生信息素养;⑶

创设信息技术应用环境,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第9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的意义有哪些?

(1)教学评价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2)教学评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3)教学评价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4)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2.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1)导向功能(2)检查功能(3)激励功能(4)改进功能

3.教学评价的分类

(1)按评价的目的进行分类可分为三类: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分类,可分为以下两类:绝对评价、相对评价。

4.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方法有: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

5.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什么?

(1)教学评价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措施(2)教学评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3)教学评价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4)教学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6.教学评价有哪些功能?

(1)导向功能(2)检查功能(3)激励功能(4)改进功能

3.如何理解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特点?

⑴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要注重实践

⑵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中存在着难以量化的因素

⑶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果依赖于教学设备

⑷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标准依赖课程内容

7.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⑴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指用切合实际的语言表达学生的学习情况。它一般建立在评价者的经验或

印象的基础上,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①评语鉴定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结论一目了然;缺点是不够精确,容易掺杂主观因素。

②等级评定法。按等级的形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等级评定法简便易行,但不够精确,同一等级

者之间的差距不好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五级评定法: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四级评定法:很好、较好、一般、差;

三级评定法:上、中、下;

二级评定法:合格、不合格。

⑵定量评价

⑶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结合

第10章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研究与论文撰写

1.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要注意哪些基本原则?

(1)不能主观臆断,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2)不能随行就市,必须全面地研究问题。(3)不能用统计代替分析,必须注意事物的数量和质量分析。(4)不能轻信材料,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材料的可靠性。

(5)不能被现象迷惑,必须寻求事物的本质。

2.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大体分为:

(1)发现问题(2)收集资料(3)深入研究(4)实践验证

3.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方法有:

(1)历史研究法(2)文献研究法(3)观察研究法(4)调查研究法

(5)实验研究法(6)行动研究法(7)校本研究法(8)个案研究法

(9)质的研究法(10)人种志研究法(11)德尔菲专家法

4.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的课题有: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应用性研究课题和开发性研究课题。

5.教学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有:

(1)需要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

(4)导向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6.课题选择的主要方法有:逻辑法和灵感法。

7.如何选择教学研究课题?

教学研究课题的基本原则有:(1)需要性原则;(2)创新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导向性原则;(5)可行性原则。

课题选择的主要方法有:逻辑法和灵感法。

8.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应注意哪些事项?

⑴突出主题论点,论证鲜明;⑵内容层次分明,结构严谨;⑶叙述文字流畅,简明扼要;⑷使用语

法规范,合乎逻辑。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知识点 一、填空: 1.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P41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过程、内容、方法、组织和实施通常都是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的。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指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要积极主动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 2.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 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P48 3.教学模式:指在某种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的结构形式,是由许多具体的教 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P65 4.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 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 过程。P126 5.教学设计:是指依据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 法,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 价等教学要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是教学效果达到最 优化的决策过程。P113 6.教案:又称课时计划,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P118 7.备课:备课是教师在课前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是课 题教学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和可靠保证。包括以下环节: 分析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编写教案,熟悉教具。P118 8.课堂教学的分类:按上课的方式分为:理论课、上机课、实践课。按知识掌 握的阶段分为:新授课、复习课、练习课、检测课。P131 9.说课:是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备课)的基础上,对领导、同行或评委, 用口头语言讲解某一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 是教师将教材的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 预演。阐明的问题是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要这么教等P135 10.说课的一般内容:包括说教材、说课标、说学法、说教法和说教学过程等方 面P138 11.学习成绩的评价:基本方式是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是指用切合 实际的语言表达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建立在评价者的经验或印象的基 础上,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评语鉴定法和等级评定法) 定量评价:把评价目标数量化,进行定量分析、处理用数字表示评价目 标的评价结果。P209 12.计算机实验的分类:按实验场所可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课堂实验。根据实验操 作对象分为教师演练和学生分组实验。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教师的控制是 否作出反馈分为操纵型实验和调控型实验。P141 名词解释: 1.信息技术教材教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实验 法、练习法、教练法、范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P50(各个方法的介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信息技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件教法复习资料 第壹章 1.信息技术课件教法的特点: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 2.信息技术课件教法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2)理论研究法3)实践研究法4)比较研究法5)三论研究法6)协同研究法 第二章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和信息技术关联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信息技术关联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生学习和合作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小学,初中,高中各自教学目标? 第三章 1.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特点: 1)信息技术学科的发展性2)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验性3)信息技术课程的灵活性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是决定学习效率和学习结果的直接因素,影响学习的认知因素主要有: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发展水平,智力活动方式和认知结构的特征.因此,于教学中应把改善学生的认知因素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会学,善学,爱 学. 3.中小学信息课教学特点: 1)现代性特点2)实践性特点3)工具性特点4)应用性特点5)文化性特点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壹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老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原则3)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4)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发展性和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6)量力性和尽力性 相结合的原则7)统壹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章 1.教学方法是于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壹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教和学 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具有多样性,综合性,发展性和可补偿性. 2.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自觉指导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有多种具体的方式:讲述.讲解.讲演.认真钻研课件,分析课件,掌握课件是教师较好运用讲授法的关键. 3.启发式教学法是指教师于教学工作中依据课件的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由易 到难地逐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15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1 学期即将结束,在校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顺利地完成了本学期的工作。通过教学工作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认识,它既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小学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内容。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计算机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也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当今社会,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是很难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 为了更好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我深入钻研信息技术教材,查阅大量的书籍,虚心向同行请教,取长补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由于客观因素的制约,计算机教室还不能做到一人一机。因此在上机练习长,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协助,引导优生帮助一般学生,一

般学生协助优生,这样培养了学生之间地团结互助地精神,使学生之间地关系更加和谐。现将自己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个总结。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三至六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要求自己做到: 1、做到起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 2、安装学习常规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电脑课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一节课;对于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怎样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上因特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3、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自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 4、课后细反思,并结合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本期重点对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计算机基本操作教学,所教学生绝大多数都能利用计算机完成教学自己的作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复习总结

第1章绪论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 2.信息技术的含义是什么?它对教育教学和学生有哪些重要影响? 含义: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 影响:⑴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变革;⑵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⑶信息技术支持有效学习; ⑷信息技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主要任务包括哪几个方面? 对象:⑴信息技术课程;⑵信息技术教学;⑶信息技术学习;⑷计算机辅助教育(CBE);⑸计算机远程教育 任务:(1)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不同层次中的教育目标,并能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进行深度和广度的研究。 (2)使学习者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以学科理论为指导,进行教材和教法的研究。 (3)使学习者掌握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和技巧,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有效地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使学习者掌握指导信息技术学习的规律和原则,在教学工作中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习,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 (5)教育学习者牢固树立专业思想,热爱信息技术教育事业,并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总结和丰富信息技术教学经验。 4、谈谈目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解决? 存在的问题: ⑴观念跟不上、评价机制不完善 ⑵发展不平衡 ⑶资金不足 ⑷师资缺乏⑸教法落后 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没有颁布 解决方法: ⑴更新教育观念 ⑵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⑶有效整合现有资源 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⑸关于教学模式问题:现阶段采取,设立信息技术课程,提倡学科整合应用,教材执行“多纲多本”。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复习资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复习资料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1)综合性(2)独立性(3)实践性(4)发展性(5)创新性 2、认知结构是人的全部知识或观念的总和及其组织。 3、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两者是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对象,信息技术科学知识结构是计算机专家研究的对象,起认知结构是心理学家研究的对象。 4、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是信息技术科学的认知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输入阶段、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阶段和操作阶段。 5、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主要有:现代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工具性特点、应用性特点、文化性特点。 6、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有: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的原则 4)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6)发展性与巩固性相结合的原则 7)量力性与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8)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7、教学方法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教学措施和教学手段,是教师和学生相互结合的活动方式。 8、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分类: 1)按产生的时间可分为传统教学法和新教学法。 2)按教学指导思想不同可分为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 3)从教学内容的逻辑安排可分为归纳法和演绎法。 4)以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可分为语言的方法、直观的方法和实践的方法。 5)按学生的认知活动的基本形式可分为接受型、自学型和探究型。 6)现代教学论对上述分法进行了归纳,将教学法分为两大类:一类叫综合教学法,另一类叫基本教学法。 9、现代教学方法应具备哪些特征: 1)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 2)实现信息的多向传递 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 4)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情绪生活)的培养和调节 5)注意因材施教,促进发展 6)对传统教学法适当保留并加以改造 10、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景、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法。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有以下形式:讲述、讲解、讲演等形式。 11、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向学生提问并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对所提问题得出结论,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的教学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点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点总结。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在于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在学生上小学之前,他们有很少接触计算机,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注重让学生逐步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技能,如键盘、鼠标、文件操作等。因此,教师应当制定详细的实践操作计划,并寻找类似于绘画、字处理、视频制作等有创意和趣味性的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此外,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应注意到促使学生成为问题解决者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的全面指导和综合评价,以确保他们对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在计算机时代,信息素养是一种重要的素养,它能够使人在海量的信息中找到所需并加以利用。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包括搜索引擎的使用、信息安全及知识产权等方面。为此,教师可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等方式,来让学生理解信息素养的概念和重要性。同时,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注重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如文本编辑、网站制作、数据分析等,以帮助学生处理和分析海量信息,增强其数据挖掘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点在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信息时代,创造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下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创思维的培养,包括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为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编程思想,培养其算法和逻辑编程能力,让学生从中领会编程的乐趣和创新的思维方法。同时,教师也可

以针对学生自己的兴趣、经验和能力等进行个性化的教学,细心指导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三个重点依次是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重点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凝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让信息技术教育能够引导和帮助小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便利。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三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三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1 一转眼,又到了岁末了。在这一年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信息技术教研组觉得平时最难控制的就是课堂的纪律。下面就围绕信息技术课堂纪律来分析一下,以及说说我们解决的措施。 1、学生自身的原因 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大部分学科都是在教室进行课堂教学,整日不变的学习场所已经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因此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课、信息技术课、音乐课等,可以离开教室,可以“透气”!又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偏见,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不少学生甚至老师都有着这样的偏见:信息技术就是让学生轻松的学科,让学生玩一玩是正常的,造成学生只想着玩游戏,聊天……因而,信息技术课对学生来说就是上机玩的课,就是讲话课,就是轻松课! 如何转变学生的观念,认真对待信息技术课呢? 我们组就从平时教学时时提醒学生。如:在信息技术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时,我们让学生认清楚我们的课,不是电脑课,而是信息技术课。在学生脑海中,电脑主要用来玩游戏的,如果我们把信息技术课说成是电脑课,那就会降低学生的重视程度。 2、学科特点的原因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了每一堂课总有一小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而教师一个人也不可能照顾到他们每一个人,因此需要学生互帮互助,这样课堂的纪律就很难维持。况且,上过计算机课的人都有体会,只要上课一不留神,就很容易错过老师讲的操作,而看老师演示操作,本就很容易分心。

如何解决学科本身的特点,带来的困难呢? 经过组内的讨论,我们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通过“任务”让学生单独自主探究。经过自己的思考后,再让学生相互讨论,让他们的思想相互碰撞,产生火花。再此基础上,我们再进行教学。 3、教学设计的原因 教师如果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学生的兴趣,没有很好地处理教材,不能把教材内容和学生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就不能把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内容上。如果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过于简单,学生很容易完成,有太多的空闲时间,却不知道做什么;如果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太难,学生完成不了,忘而却步,失去了信心,不想做,就会把兴趣转移到其他容易实现的事情上,如游戏,上网等。 教学设计时应该注意挑选的“任务”。如何挑选“任务”呢? 我们教研组定时开展教学研讨,组内教师自主备课,然后上公开课。课后征对选择的“任务”集体讨论、交流,一起出谋献策。经过集体讨论后,上课的老师整理、改进,再次上公开课,再次点评、讨论,精益求精。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师组成了一个教研组,平时有老师开课,我们组内每个人都能够一起听课、评课,并且讨论时有的从信息技术考虑,有的从科学考虑。我们也尝试着用上科学课的方式,来上信息技术课。除了组内公开课之外,我们还一起观看录像课,有信息技术课,也有科学课,有时还看数学课堂实录。理论知识是教学的基础,我们会去网上找些知名人士的教学理念,一起学习,并且还会围绕某一个课堂进行“理论支撑的探讨”。平常的聊天内容,也会围绕教学中的.困难展开,有时竟会争得面红耳赤。 以上就是我们信息技术教研组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还有一些开展的活动。希望“同志”提点、指正。

信息技术期末教学总结通用15篇

信息技术期末教学总结通用15篇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信息技术期末教学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技术期末教学总结1 回顾本学期,本人努力工作,认真学习新课标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以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根据实际制定各项计划,备好课,写好教案,并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上课的形式和内容,难易结合,使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学得愉快、学得好。下面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对这个学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在讲课中要善于使用“启发式”和“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形式应灵活多样,切忌“呆板”、“枯燥”。 “练习”是一节课中学生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的主要渠道,练习的时间要充足,练习的内容要能充分体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练习的形式要做到多样化,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 “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所谓“学以致用”。它可以是对某一节课所学知识的运用,也可以是对几节课,一个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它可以穿插在“练习”之中,但又是在“练习”基础上的一次升华。

二、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不是一门单一孤立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紧密相联的,能作用于其他学科的学科。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整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协作的能力。 我将每一个班按机房机子的分存布情况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在教学的时候,同学们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还可以互相帮助,监督检查。水平相当的能一起探索、实践,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得到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深厚学生的帮助,这样发挥了优秀学生"小老师"的作用,激励其更加努力。这样教学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 四、注重因材施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教学的同时,我注重于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完成的可以看一下还可以怎样做,或者可否做得更好;有些时候我设计多个任务,有简单的,一般的,稍难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选做。这样不单使学生在不同程序得到发展,更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利用计算机开展创新实践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享受到收获的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所享有的收获我会用于以后的的工作中,我所碰到的问题我要认真思考想办法解决。根据上述总结,我深深感到,只要立足实际,认真分析和研究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6篇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6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1 紧张忙碌又非常充实的一个学年即将结束,本学年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纲要的要求,已经如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认识 在这一个学年里,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学校做好各类工作。 二、教学工作 本学期担任三年级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计算机本身的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伙伴,通过教学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并充分运用于实践中。做到期初有计划,有教学进度,使教学工作能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下去;使大量电脑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于传授给学生。当然也有不利的一面,学生班级人数过多,个别学生要两人一台机子,缺少操作的机会,这个问题在下个学期要特别加于重视解决。能够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三、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 本学期组织了信息技术兴趣小组,进行了电子报刊和演示文稿方面的培优活动,在学校范围内评选出十八位学生作品获得了学校的表彰。 总之,在这一年的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是教学楼教师电脑配备太低,有好多教师都弃之不用;其次是信息技术教师几乎没有参加观摩、学习的机会,以至自身信息、素质难提高,无法满足学生对

当今信息技术探索欲望,不了解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趋势,基本上是凭着感觉走。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2 信息技术教学作为以培养创新精神、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的课程,它强调让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出问题,收集材料,对研究性问题进行探索、分析、研究,最后基于问题解决模式,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并学会解决生活中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实际问题。 一、重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 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在学习中,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__的状态。 例如:在"网页的制作"这一章教学过程中,若不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学习任务,学生们往往表现的是虽然报有极大的兴趣,但却是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结果几节课下来,学生们对自己的作业删删改改,几乎没有完整的作品产生。所以我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让学生有自己研究、操作的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另外结合兴趣爱好,布置给学生课前准备的作业,即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制作一个主题网页,并在纸上画出来,这样在上网页制作课时,学生就不会"打无准备这战",盲目地去制作了,而且为了完成这项任务,学生必然要利用各种途径去查找资料,如上网等等。还要考虑栏目的设置和版块问题,考虑的整体风格和创意设计,考虑的链接结构等等。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就在搜索信息、组织信息、美工设计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通用6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通用6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全校三至六年级共4个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经过我校领导及老师和学生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学们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了我,我以后会更加努力,做一个称职的信息技术教师。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一年的教学中也发现存在不少的问题。首先是设备不足,我校现有计算机1台,服务器一台,三到六年级每周都开设有两节信息技术课,很难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上机练习时间,也没有空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很难从中发现培养尖子生,而且机子配置很低,不时出现故障,造成教学不能正常进行;其次是信息技术教师几乎没有参加观摩,学习机会少,以至自身信息、素质难提高,无法满足学生对当代信息技术探索欲望,不了解现阶段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趋势,基本上是凭着感觉走;最后是教材不配套,教师上课也只能凭着经验教学。另外,在自己的工作中,尤其是对差生还欠缺耐心,有时产生急躁,急于求成的想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以善良的心完美每一个孩子,永远热爱我的教育工作。学期伊始,我仍然教三至六年级4个班级的信息技术。为了更好的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深入钻研信息技术教学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查阅大量的书籍。虚心向同行请教,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二、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相互协作精神

在上机练习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相互协作,引导优胜帮助一般学生,一般学生协助优生,及优生帮差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互助精神,使学生之间地关系更加和谐,便于学习的交流,促进。 三、培养差生的自信心 走进差生的心灵,给他们鼓励,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对他们的学习不时的进行激励性的评价。 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1、采用学生竞赛的方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看谁的表现操作、完成任务等最好。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2、采用边学边用的方法学一点就让学生应用起来,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要在应用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自身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保持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形成良性循环。 五、及时做总结、写反思 信息技术教学注重内容衔接,抓住重点。因此在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上的不足,以便能及时更正。只有不断反思,才有不断进步。加顾这学期从事信息技术的教学工作,我基本上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在工作中也出现不如人意的事。但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处处留心,时时注意,不断创新,一定能将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能愉快地学习和掌握计算机技能。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2 学期行将终了,回想这一学期,本人能够努力工作,认真学习,从多方面中止计算机教学和管理工作。有勤劳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缺乏与遗憾,现总结如下: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和反思(10篇)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和反思(10篇)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和反思1 信息技术课与其它学课程有所不一样,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务必掌握必须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上 学期学科进行了课程,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它给了我 们更多的教学空间,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困惑,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 深刻的反思。 一、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我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 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充分发掘学 生的内在潜力,持续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高一新生刚开始接 触信息技术时很有兴趣,慢慢的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但 是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透过和学生沟通,我发现很多学生都透 过计算机来上网聊天、玩游戏、听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转变学生 的认识。根据学习的资料适当的透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实现教学,选取 性的安装一些电脑软件,既能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操作电 脑的基本技能。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题,只有充分发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参与教育活动,才能实现个人素质的提高,从而到达我们教育的目的。计算机知识有很大 的开放性,学生也比较喜欢计算机,我们能够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兴趣, 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让其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计算机 知识,这也是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手段之一

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上的一些操作都有所了解,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要个性注意知识的衔接,在学习到与以前信息课知 识相似的资料时,不需要详细说明,教师只需要适当的提示。个性是讲到 一些工具的使用,新教材提到了很多的类似工具,大部分工具的使用都大 同小异,这时教师能够适当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看书,或上网 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到用超级解霸对视频进行剪辑时,就能够只讲其中的一部分 操作,其他的操作能够由学生结合课本和老师的提示自学完成。学生透过 自我的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能够提高他们的自学潜力,也能激发他们的学习 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训练潜力的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思想碰撞的过程。营造一个师生心理相融,创作交往的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面,和谐的师生情 感交融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催化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以“师爱”激发学生情感,把“师爱”寓教于教学之中,透过体态、语言 传递给学生,就会使学生体验到亲切、温馨的情感,从而产生用心的情绪 和良好的心境,促使学生在用心向上的精神状态中愉快地学习。 总之,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处处 留心,时时注意,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头脑,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的素质,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的搞笑生动,使学生能在简单的氛围中学到 更多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潜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和反思2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总结(5篇)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总结(5篇)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总结1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与核心,是信息社会的主要技术,它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当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最终可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学*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从而将会大大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不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电脑要从娃娃抓起,计算机学科教育己成为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科目之一。 1、引入趣味课题,激发学*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并且,一个人只有在做事情时感到其乐无穷,精神才会高度集中,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生动活泼的学*活动,是引发学生学*兴趣的关键因素。

课题能否成功的引入,直接决定了一节课效果,每节课我都力求采用同学们最感兴趣事物来引导他们,如在教五年级制作多媒体作品,我问学生,你们想不自己创作出一份"能说会道"的多媒体作品呢?我选择了学生们喜欢的四大主题学生兴奋的说当然想了!授课完成后,选择了一些学生喜欢旅游的地方,如广州长隆,香港迪士尼,揭阳风景等,筛选了一些学生喜欢的图片,制作了封面,导游图,介绍各相关景点资料,封底等,当我用电脑绘制了一些自选图形,学生可能都掌握,但她们并不知道电脑成自选图形还可以组合成导游图时,当我给学生演示后兴奋得直拍手,都激动的说原来电脑还有这么多秘密,看着学生那一张张可爱的脸蛋,一双双求知的眼神,我心里也好激动。还有在教Excel软件时,我先把自己做调查旅游意向统计表给学生看,根据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统计学生喜欢的动画片,收集了各类动画图片,同学们在课堂上可以方便使用有趣图片、进行交流,学生的学*的兴趣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 2、通过学*结果激发学*兴趣 学生通过学*活动,在不断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看到自己的成果时,就会爆发出强烈的继续学*的愿望,学*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如在教学五年级学生如何上网查找资料时,我先到语文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下课文中需要的学*资料,如《田忌赛马》这篇课文,我教学生在"百度"网里搜索关于"田忌"的图片、课文的生字,词语和词语解释等,有些学生搜到了大量的图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8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8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1 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课堂中真正体现了以学生自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联系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进行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基本过程。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的策划、安排并不等于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每节课的知识体系、脉络把握好,还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所以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注意以下方面: 一、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 学生学习的方式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式,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习小组,在小组中形成“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良好合作学习风气,真正发挥小组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作用。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进行小组人

员的合理分配,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互补。教师要始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有不同的想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做主张,在小组学习中形成齐心协力对付困难的合作风气,对于学困生,引导他们从集体中寻求帮助。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空间,在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同时,自主、探究合作性的学习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二、多鼓励学生,学会欣赏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要学会去赞赏学生。在上机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加以指导,如果总是大声斥责学生,甚至羞辱嘲笑学生,学生往往产生恐惧心理,厌学心理。所以上信息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下,这样不但真正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初中生易受外界的影响,有时显得比较浮躁、缺乏耐心。在整整一节课的时间内,总要求他们安安静静、规规矩矩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是很困难的。那么,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值得我们思考。我认为首先要研究教材,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自学也未尝不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1 在本学期里,我承担了四年级信息技术教学任务。四年级是人教版教材的起点,而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城镇小学不同,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接触过电脑,都是没有接触过电脑的生手。而且他们因为之前没有接触过电脑所以对电脑都很有兴趣。在所以在基础内容的教授上要让学生们了解到计算机是很神秘的,也是很简单的,这样就不会让学生害怕而不敢去探索学些,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熟练基本的操作。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因此在教学中要以讲为辅,以练为主,以用为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实践中或“玩”中学会如何使用电脑,改变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呆板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我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先问学生什么是电脑,电脑有什么作用,然后根据书本讲了许多有关电脑方面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感到电脑原来是这样一回事,使他们对电脑有了一定的认识,打破了不敢碰电脑的神秘感。接着讲解了电脑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寓教于乐,以游戏为介入点,由实际入手,从游戏中得到锻炼。 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多是从游戏开始的,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所以我就从游戏开始,通 过游戏的形式,练习鼠标的操作,又通过《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学生在“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高涨,而且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三、开展班内小比赛为学生学习动力。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初步学会计算机的使用方法,能够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方法。我主要采用比赛的方法进行,每过一个阶段进行一次比赛活动,由每小组先进行,然后由组内评出最好的,再由评出的进行互评,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12篇

信息技术教学总结12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条据书信、合同协议、演讲稿、自我鉴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work plan, report book,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letter of agreement, contract agreement, speech draft, self-assessment,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ould like to know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how to write, stay tuned!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13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13篇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1 本学期内,我担任了三个月的班主任,一个月的科任教师。在科任教学中,我任三、四年级六个班的信息技术课和二年级一个班的社团以及电教远程教育的接收工作。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努力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认真落实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注重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希望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学一点知识、长一点技能。认真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积极参与创文明校园活动,在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并荣获学校“队列比赛第一名”、“百题大赛第一名”称号,现将班主任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好一支队伍建设 即进行班干部队伍建设。建设的内容包括思想教育、工作职责教育、工作方法指导。班干部首先要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为集体奉献的精神,要能以身作则、顾全大局,而这正是独生子女所缺乏的一些品质,所以我把这作为班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工作职责教育,主要能使班干部责任明确,知道履行什么样的职责,该怎样去做,保持思路清晰。这两类教育主要通过定期召开班委会进行,而工作方法上的指导,主要在实践中进行。对于班干部的工作,不包办,给予他们一个较宽阔的空间,但在工作中我注意监督、观察,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给予指导,如指导对照工作职责,结合班级情况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如何开展工作等。 二、建立二项制度保障 制度是保障,除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纪校规,还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班级卫生要求,保持教室和校园清洁卫生是每个学生的义务,规定了教室值日生每天三小扫(早晨、下午上课前及放学后),室外值日生每堂课前一扫,制度

的落实离不开班干部和班主任的监督和表率。班干部首先带头做到、做好,作为班主任,我也注意以身作则,不随便乱扔杂物,打扫卫生时亲自带着干,升旗仪式从不迟到,课间操坚持到场并且认真做。 三、发挥三块阵地作用 第一,是文化宣传阵地。学期初,重新布置教室,将班风“我成长、我快乐”、班级获奖奖状挂在墙上,并开辟了红领巾阵地专栏和阅读评比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美观、大方、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坚持每两周更换一期剪贴报,板面活跃,内容丰富,充分发挥了宣传教育作用,有利于培养班集体形成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 第二,是队会阵地。这是培养教育学生的重要渠道。每周坚持召开一次队会课,根据学校要求,有计划地、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行为规范、集体主义、法制安全、学习重要性等教育,教育内容丰富,教育形式多样,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康的成长。 第三,是活动阵地。对于小学生,寓教于乐比刻板地说教效果好得多,在活动中可以使学生接受教育、锻炼才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进班级凝聚力,所以,我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各项有意义的活动。 四、加强四种思想教育 第一,行为规范教育,也包括法制、社会公德教育。由于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差,所以对行为规范教育是常抓不懈,每学期均要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规范内容,督促学生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平时,对有些学生多讲、多提醒、多督促,对随地乱扔、蓄长发、说脏话等不文明行为及时指出,要求改正。一年来,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维护集体荣誉。 第二,集体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精神要求个人的行为融入集体之中,个人要服从集体。但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缺乏顾全大局的意识,所以,通过组织“手拉手”帮助三困学生活动,促进学生互帮互学,增进友谊,大家共同进步,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十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十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总结篇1 本学期在学校的领导下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还兼学校的计算机及网络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学期临近结束回顾一学期以来的工作不论是工作中还是自身的业务水平都得到了逐步的提高充实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教学方面 开学初我制定了自己的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备好初一年级的课,上好课,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做好准备。上好每节课对于老师,对于学生都是很关键的。确实,这个学期我真的做到了这一点,现在的七年级学生大部分已熟练掌握电脑的操作及使用方法。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学生能够对电脑进行简单的操作,打字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按照课程标准完成了教学任务。当然还有少数学生掌握程度并不理想,这点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是我必须要去努力攻克的难点。 二、师德渗透方面 教师的一切活动不仅以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措施影响学生,而且也以自己全部的个性心理品质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因此在工作中我能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严格执行师德规范,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信息技术学科有本身的特点,学生上课时要经常动手操作,这就难免有些学生不能听从老师的指挥,容易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所以在教学中我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而且我自己也以身作则,让学生们心服口服。在严要求的同时,我又对他们充满关爱与耐心,指导他们的学习并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并要求他们时刻谨记爱护学校的公共财物,自觉爱护微机设备,这样在我的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秩序,也是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前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