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唐宋八大家之苏轼(6)苏门六君子

(完整版)唐宋八大家之苏轼(6)苏门六君子
(完整版)唐宋八大家之苏轼(6)苏门六君子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六、苏门六君子

画外音:

苏轼身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当时的文坛盟主,身边自然不乏仰慕者和追随者,在这些人中间最让后人称道的就是苏轼和“苏门六君子”之间同呼吸、共命运的友谊。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陈师道和李廌,这六位出身不同、性格不同,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把他们聚集在苏轼身边,相知相惜、患难与共?而且当时这六个人也都是文坛上数一数二的翘楚,为什么他们都心甘情愿地游学于苏轼门下?他们与苏轼的关系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六集《苏门六君子》。

康震:

苏轼个性很豪爽、很洒脱,喜欢交朋友,在这些个人里头为我们大家所非常熟悉的,也为历史上所反复称颂的就是很著名的“苏门四学士”还有“苏门六君子”。我们知道“苏门四学士”指的是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那么“六君子”是后面又加了两个,一个是陈师道,一个是李廌——“苏门六君子”。为什么是这六个人?苏轼为什么喜欢这六个人?这六个人又为什么喜欢苏轼?

第一,文学。苏轼喜欢他们,他们喜欢苏轼,基于什么基本点呢?就是对于文学有共同的趣味。换句话说都具有很高的文学才华,不是一般人。你要是文学这块通不了的话,对不起,您那儿就七君子、八君子的跟这儿没关系。这六个人对于苏轼文学的造诣那是相当佩服,像黄庭坚就说过

“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耳”

——黄庭坚《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

——黄庭坚《跋自所书与宗室景道》苏轼的诗文、书法,老大,天下第一,没的说。黄庭坚基本上名气跟苏轼差不多大,在“苏门六君子”里头他是年岁最大,只比苏轼小九岁,他这个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他也是著名的书法家。

那苏轼是怎么看这几位的呢?评价也非常高。苏轼讲一段话大意如此:我当初继承的是欧阳修老先生给我传的衣钵,他当年是文坛的宗主,现在我也要做文坛宗主,为什么呢?因为盛世必有盛世之文学,得有人领这个头,但是光有人领头成不成呢?不成,还得有追随者才能成气候。那怎么才能成气候呢?就是我现在看重的这几个人,什么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等等,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的代表,我只不过是文坛的盟主而已。

苏轼还讲,我这辈子钱财方面什么都没有,但有一条比较满足,就是我独具只眼地发现了这些人才,他用的什么话呢?

“独于文人胜士,多获所欲,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之。”

——苏轼《答李昭玘书》大伙还都没发现他们的才华很高的时候,我独自发现了,我独具只眼了。你看,这就是说,双方对对方都非常地有好感。

像黄庭坚,苏轼对他是有特别的尊重的。我刚才讲了,黄庭坚岁数其实跟苏轼差不太多,差九岁,按说应该算是兄弟辈分,差不了一代,而且在诗歌方面,黄庭坚在宋代已经是和苏轼并称“苏黄”,书法也是并称“苏黄”。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黄庭坚在苏轼心目当中的重量级的分量,黄庭坚自称“山谷道人”,所以当时的人把他的诗体叫“山谷体”,那一个人写诗能自成一体这是很厉害了。苏轼有一次就写一首诗说“效山谷体”,什么意思?就是我

模仿您这“山谷体”也来一首,这等于老师跟学生说我觉得您那写得挺好,要不然我模仿您风格来一首?写完之后,黄庭坚受不了了,特别在苏轼写这诗后边加了个注,说这东坡先生他要模仿我的山谷体,这纯粹闹着玩儿的,这是游戏之作,这就好比让韩愈去学孟郊的诗、去学贾岛的诗一样,偶一为之,寻开心玩儿的,千万别当真。但是为什么苏轼不学其他的,不来个秦观体?苏轼去世以后黄庭坚在他屋里头挂着苏轼的一幅像,每天早晨起来得作个揖、敬个礼,有人就跟他说,你看你现在也是腕儿了,而且在诗的方面,你跟苏轼是齐名的,你用不着这样。黄庭坚说这儿哪能乱得了啊?他是我的老师,这是辈分,这是秩序,这是规矩,我敬我的老师跟我现在诗写得怎么样、名气有多大毫无关系,我对他充满敬意。

画外音:

“苏门六君子”虽然都是因为文学与苏轼结缘,游学于苏轼门下,但是他们六人性格迥异,文风更是各有特色。黄庭坚的诗风奇崛瘦硬、独辟蹊径;秦观的词风委婉含蓄、清丽雅淡;张耒擅长辞赋,以平易明畅、流利自然著称;晁补之以散文见长,风格温润典缛,流畅俊迈;陈师道的诗词拗峭避俗;李廌的文章喜谈古今治乱。那么在这六个人当中,苏轼到底最欣赏谁?喜欢谁?

康震:

那这六君子里头苏轼最喜欢谁啊?秦观,最喜欢秦观。为什么呀?因为秦观太有才华了,何以见得?他跟秦观原来根本不认识,苏轼做官的时候经过扬州,秦观当时在扬州,他听说苏轼要来,就模仿苏轼的诗歌的风格在扬州的一寺庙的墙上,他知道苏轼要来这儿,写了好几首(仿)苏轼创作的诗,他仿写的。苏轼没写过这诗,结果苏轼来了墙上一看,嗯?我啥时候写这诗了?我没来到这座墙上,怎么这个墙上有我写的诗啊?太像了,莫辨真伪。后来苏轼在他的一个朋友叫孙觉那个地方看到了秦观的诗,一看,就这小伙子,墙上写诗那位。再一问孙觉,孙觉告诉他说这个人叫秦观,是秦少游,苏轼从这儿开始认识了秦观秦少游。你知道苏轼喜欢他到什么程度?苏轼被贬黄州,后来他快离开黄州的时候,秦观参加科举考试没考中,苏轼在这种情况下给已经退居南京的王安石写了一封信,给王安石的信里边特别推荐秦观,说什么呢?说秦观

“才难之叹,古今共之。如观等辈,实不易得。顾公少借齿牙,使增重于世,其他无所望也”

——苏轼《上荆公书》说秦观这人才难得,这样的人要是沦落于世太可惜了。您威望高,说道说道,别让他再考不中了。但是你想过这问题吗?你是谁啊你?你现在自己还顾不了你自己呢,你才刚从黄州调出来,到另一地儿去,地位跟(在)黄州一样。你也就才刚跟王安石见了面,有点“相逢一笑泯恩仇”那感觉,人王安石怎么看你,你心里不清楚啊?你怎么到的黄州你心里还不清楚吗?你嘴也太长了。忍不住,为什么?太喜欢了。

秦观去世以后,苏轼特别伤心:

“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

——诗人玉屑引《冷斋夜话》秦观死了,就是万人莫赎,再多再多的人也赎不来这个遗憾了。他感到特别痛惜,给朋友的信里边说,秦观的才华是天下第一,可惜他的才能没有为世所用,现在人走了,一切都没用了。非常地痛惜。

所以你看这六君子里头其他那五个人在民间都没什么传说,只有这秦观有。人都说他是苏轼的妹夫,当然首先苏轼有没有妹妹那是另说的,我们现在都已经知道苏轼没有妹妹,他有个姐姐,早就去世了。但是你没有妹妹,你为什么非得编排秦观做他的妹夫,大家就觉得像他妹夫,为什么说像他妹夫呢?因为他跟秦观的关系很亲密,而且秦观的风流倜傥,这个好像是其他五个人身上没有的一种气质,这种风流倜傥就跟苏轼的气质特别接近。还编出他

们俩在洞房花烛夜,两个人还对诗来着,秦观对不上来诗还不准进去,苏轼在旁边扔块石头,然后这才对上来这诗,才让他进了洞房。编得有模有样、有鼻子有眼的。都不存在。为什么民间要编排这个事,那就是因为感觉秦观和苏轼之间有一种非常亲密的、莫名的一种关系。但是我们知道这前提也在那儿呢,你有才华,你看人家词写得多好啊,《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写得太好了。你写一试试?写不了啊。“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把这两个人之间那种柔肠寸断,想见面想长久又长久不了,想天天腻在一块儿又不可能,最后给了一个很堂皇的借口,说其实在一块儿也未必长久,只要两心久长,不一定非腻在一块儿。把人的心思、男女的情感都琢磨透了。

画外音:

古人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苏门六君子”游学于苏轼门下,他们六人的文学修养和艺术造诣又都各有特色,那么苏轼平日里又是如何与他们交往的呢?这七位各有所长的文人聚在一起,是否能和睦相处呢?

康震:

在苏门内部,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们的风气是非常开放的,可以说是展开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这样一个局面,老师和学生,文坛盟主和文坛主力互相之间可以挑刺挑毛病,叫做教学相长。举个例子吧,苏轼有两句诗,叫

“身行万里半天下,僧卧一庵初白头。”

走万里路,他说的是和尚、行脚僧走到万里路的时候,在一个寺庙歇了脚,头上正顶着大太阳。他用的是“白头”对“天下”。那黄庭坚说不对,“白头”怎么能对“天下”?应该是“日头”才对。他还跟张耒说这个事,争辩到底用“白头”还是用“日头”。后来张耒就去找苏轼说,他要改您这诗,要把“白头”改成“日头”。苏轼说那也没办法,他要改就让他改吧,我能奈他几何?讲了这么一句话。这说明什么呢?只要是好的,苏轼是不会强人所难,他们互相这个气氛特别融洽。

有一次张耒和晁补之跟苏轼在一块儿聊天,苏轼就把自己的词拿给张耒和晁补之看,说你们觉得我的词跟秦观比怎么样啊?那咱要一般人说,您的好啊,您肯定(好)。没有。这二位说了两句不疼不痒的话,谁听了都不会很高兴,说您的词写得像诗一样,秦观的诗写得像词一样。基本是各打了五十大板,为什么呢?说苏轼的词写得像诗一样,这在当时的风气当中是不好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词在北宋的时代、在苏轼的时代还是以婉约为正宗,词就要写什么呢?男欢女爱、小桥流水、月下小桥、月下小花朵,写这种东西,没有人拿词去写出诗的气概的,所以说你词写得像诗一样,这是在否定你。至于要说秦观的诗写得跟词一样,那更否了,你诗都写得跟词一样。因为诗是言志的,词是缘情的,你诗都写得跟词一样,那不就有女人气了吗?各打了五十大板。

有个很有名的笑话,说的也是苏轼跟人家说,我这“大江东去”写得怎么样?旁边有个人说“大江东去”?我们这个词,柳永的词,要由一个二八年华的少女拿着红牙板唱说“杨柳岸,晓风残月”,您这词得由一个关西大汉,身上有好多那种毛什么之类的,拿一大铁板敲着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完了苏轼一听,为之绝倒,笑得都不行。为什么呢?我们以往认为这是好话,这不是好话,你们家唱词的时候会用一个一米八、一米九的大个子拿个大铁板这样敲着唱吗?不会。词就是二八年华的少女唱的,这说明当时的风气对苏轼这种词风认同不认同呢?主流是不很认同的。人家说的这两句,苏轼也没怎么着,那像就像呗。他本来是想说,我在柳永和秦观之外又特创了一路词风,没想到他的弟子们不是特认同。

那他跟黄庭坚之间的斗嘴也很多,他们俩诗写得好,黄庭坚诗写得好,很刚劲有力。苏

轼说你的诗写得就是好,你的诗就跟海鲜一样,弥足珍贵,就是引诱着人不停地吃,但是不能吃多了,吃多了容易发。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就是黄庭坚的诗确实写得好,但是写得好是好,如果写得多了难免有点重复,风格有点单一化,所以你的诗写得就像海鲜一样,挺好的,非常好吃,不能多吃,多吃了容易发,容易上火。黄庭坚说您的诗也很不错,可是跟古人比起来的话还是有差距的。苏轼说,您的书法也不错,您的书法是相当不错,不过这书法看上去有时候就好像挂在树上的蛇一样。黄庭坚说,您的书法也很好,不过有时候就感觉是好像压在石头底下的蛤蟆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呢?苏轼的书法和黄庭坚的书法在北宋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苏轼的书法比较扁平,所以说好像石头压的蛤蟆似的。黄庭坚的书法呢,横胳膊拽腿的,笔划都横直竖长的,那看得多了,可不就像树枝上挂的蛇一样吗?

这就是开玩笑,朋友们,但是你看,很轻松地就把问题给你说出来,谁也没恼,不带恼的,气氛特别融洽。融洽代表什么呢?和谐。和谐代表什么?和谐代表对对方的认同和尊重。画外音:

苏轼和“苏门六君子”,除了在文学上相互欣赏,彼此视为知音之外,把他们凝聚在一起的还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呢?

康震:

第二,苏轼和这六君子个性都比较相近,都是比较诙谐和洒脱的人。甚至有时候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言语方式有点不合礼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反对儒家的。错了。恰恰相反,他们只是想要在遵守儒家的思想和理念的前提下,保持自己活跃的个性。

有一个例子,那一年司马光去世了。司马光去世主持办丧事的是谁呢,是程颐,程颐跟苏轼一样都曾经给宋哲宗当过老师。正好那一天,朝廷要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祭奠神灵的。大家注意,这朝廷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这个礼,古代的礼分了很多类型,这种礼叫什么呢?叫吉礼,吉祥的吉。那么这个活动持续很长时间,这一天这吉礼的活动算是进行完了,祭祀的活动结束了,大臣们就赶紧换衣服,干吗去呢?去赶紧祭奠司马光,到司马光家里边去给人家守灵,或者是表达沉痛的悼念之意。程颐说,今儿不行,说为什么不行呢?说“子曰:于是日哭,则不歌”——《论语·述而》

孔子的意思是说,如果今儿个你参加过一些悲伤的葬礼的活动,你就不能再去唱卡拉OK,弄这些很活泛的事。你今天很悲痛、很沉痛地参加了一个活动,不能一掉脸就去参加一个KTV 的活动、唱歌的活动,这于礼不合。可是这里边有一个问题,就是孔子说的是哭完之后不能去笑的,不能去唱歌的,可是并没有说笑完了以后不能哭啊,当时就有人给程颐指出这一点。为什么?我们知道任何礼法它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一个人哭天抹泪的,你让他马上高兴这不太现实,但是有乐极生悲一说,就是笑完了以后是哭,这比较符合人的感情的基本流程,任何的礼法都是从生活中来的。所以当时就有人跟他说,您说得不对,孔子话说的是那样的,我们现在是这样的,孔子说的是哭了以后不能歌,但是并没有说歌完之后不能哭。那程颐一听,这不对!然后就粗着脖子红着脸,就跟人争起来了。这事本来跟苏轼八竿子打不着的,但是你想这种场合苏轼能不发言吗?苏轼本来就不喜欢这种恪守礼法、死守僵化的礼法的做派,他反感这个,当然他也不太喜欢程颐,他冷眼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就冷不丁说出一句特偏激的话来,说您这一套玩意儿就好比是

“鏖糟陂里叔孙通所制礼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这话什么意思?鏖糟陂是什么东西?鏖糟陂是一块沼泽地,就在开封郊区,就是一个,说白了就是你把它理解为沼泽地、垃圾堆都可以。他说你这个人讲的这套玩意儿,就说程颐,就好比是开封郊区里头、从那垃圾堆里头、从那沼泽地里头爬出来的村学究一样,就是你们制定的这礼法。因为叔孙通是西汉的一个儒者,他就说你是个假学究。你想,本来在这朝堂之上程颐正在争论,跟大臣们争论,到底今天应不应该参加这个司马光的葬礼,在那儿正争得非常认真的时候,苏轼在旁边冷眼旁观地撂了一句说,这就是一村学究、假学究的酸腐气。

这一下矛头呼啦一下就转向苏轼了,不是程颐转向他了,就是程颐的那些徒子徒孙们从此就跟苏门就结下梁子了。

我们现在不争程颐对还是苏轼对,我们只说苏轼的个性是这样的,你注意他是这种类型的,这种类型他是会得罪人的,但是他的“苏门六君子”里边这些人的个性、做派跟他都很相似。大家都知道赵明诚吧,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跟黄庭坚共过事,他是山东人,赵挺之文章写得不错,特别爱表扬自己,有一天跟黄庭坚坐到一块儿,就说我们那儿乡风民风都很淳朴,凡是给他们写点文章,他们都会送很重的、很厚的润笔,我们知道润笔嘛,稿酬,说那润笔送得多,都拿车推。这就把两头都夸了,一个是说我的文章写得不错,所以老家的人都很看重。第二,说明我们老家重文章,文化气氛好。黄庭坚在旁边撂了一句,都是些萝卜和白菜之类的吧?你说这个你不是讨人嫌吗?就爱抖这种机灵。他其实是因为对赵挺之有意见。

但是你发现了,我讲到这儿你注意,苏门的人都有这个脾性。又是程颐,有一次逢着一个祭日,祭日注意,不是葬礼的日子,这个概念不一样,祭日比方说某某周年是某某人的祭日,我们在祭日的时候,顶多比方说默哀一下或者说祈祷一下就完了,这天正好在朝堂上大家吃工作餐,祭日嘛,举行完仪式之后,一看,都是素的,苏轼就说程颐什么时候念佛了?想吃素了?程颐说不是,这个祭日跟丧葬日不一样,但是也差不多,属于丧葬日的一种延续,属于小丧葬日,所以也得吃素,不能吃肉。苏轼说是吗?凡

“(为)刘氏者左袒”——班固《汉书·高后纪第三》

什么意思?当年周勃,我们知道刘邦死了,吕后不是要专权吗?周勃就号令刘邦的部下起来反吕后,以什么为标志呢?就是左袒,把左胳膊都露出来,就好像缠一块红布似的,这就是记号,咱们是一拨的。凡为刘氏者左袒,凡是拥护刘邦的,把左边露出来。苏轼说凡“(为)刘氏者左袒”,意思说凡是吃肉的把左边露出来,他不可能真露出来,最后结果是什么呢?凡是程颐那拨的都吃白菜,凡是秦观、黄庭坚这拨的苏门的人都在那儿吃肉,这就是北宋很著名的那种意气之争。

这些故事你不能光听它好玩儿有意思,你得探究它背后的东西,它反映了北宋时期两种不同的性情观念;两种不同的做人风格;两种不同的对待礼教的态度。我一再强调这不代表苏轼等人蔑视礼法,没有,没有人会这么讲,谁会蔑视礼法呢?没有。这代表着对待礼法的不同理解,礼法是用来规范人性的,但不是用来束缚人性的,如果是束缚的话,苏轼他们就写不出那么活泼的、生动的、可爱的、为我们所喜爱的那些作品了。

画外音:

我们常说:人生难得一知己。苏轼和“苏门六君子”,不但有共同的爱好,相似的个性,而且相互欣赏、相互信任,甚至在面对磨难、面对困境时,依旧肝胆相照、同舟共济,那么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之间的友谊如此牢固呢?

康震:

刚讲了文学、个性、性情,还有什么呢?处事之大节。就一个人,你看一个人、判断一个人主要是看他立朝之大节。司马光有个学生叫刘安世,他这么评价苏轼,这个评语非常重要:

“东坡立朝大节极可观,才意迈峻,惟己之是信。在元丰,则不容于元丰,人欲杀之;在元佑,则虽与老先生议论,亦有不合处,非随时上下人也。”

——刘安世《元城先生语录》什么意思?苏轼这人了不起,立朝有大节,政治上有相当的独立性。在王安石的时代,人人都想宰了他,因为他不跟着大溜儿走。到了司马光的时代,他跟老先生又议论不合,这我们原来讲过的,他对于全面否定新法是不同意的,所以他在那个时候,和在这个时候,他都不随人上下,而要坚持自己独立的个性。对不对两说。所以这叫什么呢,这叫苏轼立朝的

大节。这个立朝的大节非常地要命在哪儿呢?就是说,在“苏门六君子”来讲作为一个群体,那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同舟共济、彼此提携,当然也有句话叫“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但是由于有这个坚定的信念在,使得他们在政治问题上、在政治观念上起码是立得住的,是个君子的做派,不是小人做派。有个例子可以说明,苏轼被贬黄州之后给朋友写信,信中是这么说的: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真须谈笑于死生之际。”

——苏轼《与李公择书》

我虽然现在又老又穷,一文不名,可是我的骨髓当中全是忠义,我的心肝里边全是道理,那就是说我人穷了,理不穷,我是倒了,但是我的忠义并没倒,这个是很重要的,这就叫大节。

秦观去世了,被贬滕州,他的儿子和女婿扶着他的灵柩北返,走到长沙的时候,碰见黄庭坚将要被贬,也在被贬的路上,你明白这意思吗?那时秦观已经被贬死了,他的子女们扶着他的灵柩北返而过长沙,黄庭坚是被贬,贬到益州去,经过长沙,黄庭坚拿出钱来给他们说,拿这钱去办丧事。秦湛,秦观的儿子说这怎么能够呢?您现在还顾不了自个儿,你要去哪儿,您还不知道那儿情况怎么样,您怎么把钱给我呀。黄庭坚跟他讲,说你父亲在世的时候我们俩情同骨肉,就像一家人一样,像亲兄弟一样,现在我也落难了,我不能够亲自去埋葬他,更不可能扶着他的灵柩,我只有用这种方式来表现我对我兄弟的怀念,你们收下吧,这什么也不代表,是代表着我对他的一番忠义之情。

你不要以为苏门的人天天就是开玩笑,说点逗闷子的话,不是,他们有最核心的东西,这个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把他们凝聚在一起呢,就是刚才苏轼讲的道义和忠义,这个道义和忠义既是对朝廷的,也是什么呢,对朋友的、对兄弟的、对家人的,所以为什么像黄庭坚、像秦观、像苏轼这些人,有很多的民间故事说他们爱开玩笑,说他们有很多非常有趣的故事,但是人们一点也不怀疑,他们更多的是身上有这种忠义之气,硬骨头,不然人们不会这么尊重他们。

像大家不太熟悉的六君子里边的陈师道,这是个典型的硬骨头,我今天讲完陈师道你就把他记住了。陈师道跟秦观和黄庭坚比起来名气没那么大,他骨头是够硬的,为什么呢,他这个骨头硬,不光是对权贵,包括对苏轼。苏轼很喜欢他,你别忘了,这些人也给苏轼写信表达崇敬之意,但是有好多人是苏轼自己挖来的,苏轼喜欢他们。苏轼看到陈师道写的诗,就非常喜欢他,说怎么着?到我的门下我们交朋友好不好?这兄弟给苏轼写了两句诗表明心迹:

“向来一瓣香,敬为曾南丰。”

——陈师道《观兖文忠公家六一堂图书》说对不起,我已经拜曾巩为师了,我是他的门生,您这儿稍待了。很多人觉得这事是假的,一点都不矛盾。苏轼毫不介怀,没事,你是曾巩的学生,曾巩跟我是朋友,并不妨碍你也可以成为我的学生,我们可以成为朋友,你对他这么尊重,为这事还专门写两句诗给我,你对我也不会不尊重。要我们想,苏轼来找你说,到我门下同游如何?您还写这个?没问题,马上来,再捎带买点什么。没有。这还是赵挺之,你说赵挺之这人挺重要的,他不但跟黄庭坚共过事,他跟陈师道还是连襟,明白这意思吧?他们俩是连襟。赵挺之多有钱,大官。陈师道穷得,穷到什么程度?他老婆和孩子住在他岳父家里头。陈师道做官,有一年冬天要参加一个祭祀的活动,是个室外的活动,他身上没有棉衣穿,他老婆就给他借了一件棉衣穿上,他穿上就问这棉衣从哪儿来的,说这是从赵挺之他们家借的,他向来看不起赵挺之这个人,一怒之下,我不穿这个人的衣服!最后受了冻,病死了。他的气节,他的操守,比性命还重要。

所以你看,我们讲到这儿,大家就注意到了,这苏门的“六君子”包括苏轼,都挺独特

的,苏轼的独特就不用我讲了,我们后边还会讲很多事,就这六君子你发现既是文学之士,又是道德之士,我们觉得甚至是金刚之士,他都是很有原则的人又有自己的个性,这样丰富多彩的人他们才能走到一块儿,共同形成北宋历史上一段非常富有华彩的文学现象和文化现象,所以为什么我们老说“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我们要讲的是什么,就是这个东西,有文学、有道德、有个性、有色彩、有忠义,有什么呢,有着朋友之间的肝胆相照,有着硬骨头,所以“苏门六君子”才能够成为在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而苏轼和“六君子”之间才能做到刚才我说的“相看两不厌”的这种境界。

当然了,苏轼一生当中也不是光认识这六个人,他还认识很多的其他的人,在士大夫里边,他还认识很多很独特的人,这些人在苏轼的生命当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甚至成就了苏轼一生的辉煌和成就,这就是下一次我们要接着讲的。谢谢大家。

画外音(预告):

仕途坎坷的苏轼却又是幸运的,在他初入仕途时,遇到了大力提携的良师益友;在他官场失意时,收获了不畏强权的患难之交;在他穷困潦倒时,得到了老友的倾囊相助;那么,苏轼与这些友人之间有哪些令人唏嘘、让人感动的精彩故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七集《海内存知己》,敬请关注。

百家讲坛-苏轼01-少年成名

苏轼01.少年成名 画外音: 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起伏的别样人生。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 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而我们要了解这些谜团,要了解这些问题,那还就必须要从苏轼少年时代说起。 画外音: 走近丰富多彩的苏轼,让我们慢慢道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康震: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看苏轼从小所接受的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我们都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得有证据啊,有诗为证。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遭了难,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翻译

《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译文 1、祭十二郎文 某年、某月、某日,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的消息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并派建中在远方备办了应时的鲜美食品作为祭品,告慰你十二郎的灵位: 唉,我自幼丧父,长大后,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只能依靠兄嫂抚养。哥哥正当中年时就战死在南方,我和你都还小,跟随嫂嫂把灵柩送回河阳老家安葬。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孤苦伶丁,也未曾一天分开过。我上面本来有三个哥哥,都不幸早死。继承先父的后代,在孙子辈里只有你,在儿子辈里只有我。韩家子孙两代各剩一人,孤孤单单。嫂子曾经抚摸着你的头用手指着我说:“韩氏两代,就只有你们两个了!”那时你比我更小,当然记不得了;我当时虽然能够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我十九岁时,初次来到京城参加考试。四年以后,才回去看你。又过了四年,我去河阳凭吊祖先的坟墓,碰上你护送嫂嫂的灵柩来安葬。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辅佐董丞相,你来探望我,留下住了一年,你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第二年,董丞相去世,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这一年,我在徐州辅佐军务,派去接你的人刚动身,我就被免职,你又没来成。我念及你跟着我在故土之东的徐州,在东边住也是客居,不能久住;从长远考虑,不如我向西回故乡,等到建宅安家后就接你来。唉!谁能料到你竟突然离开我而死去了呢?当初,我和你都年轻,认为虽然暂时分别,终究会长久在一起的。因此我离开你到外地谋生,来寻求微薄的俸禄。如果知道这件事会像这样,即使让我做万圣之尊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因此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去年,孟东野到你那里去时,我写给你的信中说:“我年纪还不到四十岁,就视力模糊,头发花白,牙齿松动。想到各位父兄,都在健康强壮的盛年早早去世,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能长久地存活吗?我不能离开(职守),你又不肯来,恐怕我早晚一死,你就会有无穷无尽的忧伤。”谁能料到年轻的却先死了,而年老的却还活着,强壮的夭折了,而衰弱的却得以存活呢? 唉!这真的吗?还是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如果)是真的,为什么我的兄长有美好的品德,却使他的继承人夭折了呢?你品德纯正天资聪明却不能蒙受他的恩泽呢?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活在世上吗?(实在)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啊!(如果)是梦,那传来的噩耗不是真的吗?东野的来信,耿兰的报丧,为什么又在我身边呢?啊!大概是真的了!我哥哥有美好的品德却失去了后代,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先人家业的,现在却不能蒙受你父亲的恩泽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苍天确实难以揣测,而神意的确难以明白了!也就是所谓天理不可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虽然这样,我从今年以来,花白的头发就要变成全白了,松动的牙齿,也要脱落了,身体一天天地衰弱,神志一天天地衰微,用不了多久就要随你死去了。死后如果有知觉,那分离的日子还有多久呢?如果死后没有知觉,悲伤的日子就没有多久了,而不悲痛的日子就没有尽头了。你的儿子才十岁,我的儿子才五岁,年轻强壮的尚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家立业呢?啊,悲痛啊,真是悲痛! 你去年来信说:“近来得了软脚病,时常发作得厉害。”我说:“这种病,江南人常常得。”未曾把它当作值得忧虑的事。唉,竟然是因为这个病而丧命了吗?或者是有别的病而让你到了这个地步呢? 你的信是六月十七日写的。东野说你是六月二日死的,耿兰报丧时没有说日期。大概是东野的使者不知道向你的家人问明日期,而耿兰报丧竟不知道应该告诉日期?还是东野给我写信时,才去问使者,使者胡乱说个日期应付呢?是这样呢?还是不是这样呢? 现在我派建中来祭奠你,安慰你的孩子和你的乳母。他们有粮食能够守丧到丧期终了,就等到丧期结束后再把他们接来;如果不能守到丧期终了,我就马上接来。剩下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如果我有能力迁葬,最后一定把你安葬在祖坟旁,这样以后,去与留各随所愿。 唉,你患病我不知道时间,你去世我不知道日子,活着的时候不能住在一起互相照顾,死的

唐宋八大家简介--王安石(历史评价)

北宋 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曾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司马光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肯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朱熹多次批评王安石及其后学:学术不正,坏了读书人,但是朱熹对王安石个人是给予了相当肯定的 南宋至晚清 王安石本以「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锐行变法,但因性格、运气、旧党及富豪反对和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其人亦被旧党标上「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所促成的党争更加速了北宋亡国。宋高宗为开脱父兄的历史罪责,以靖康元年以来士大夫们的议论,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绍兴四年五月宋高宗诏命重修《神宗实录》以否定王安石变法为基调,这一定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石作为北宋亡国元凶的论调,经宋国史至元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封建时代官方定论。 南宋以后,王安石变法总体上是被否定的,但对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措施则有不同程度的肯定看法。在诸新法措施中,尤以科举改革、免役法、保甲法、保马法得到较多的肯定。 持肯定者在南宋有陆九渊,元朝有吴澄、虞集,明朝有陈汝錡、章衮,入清后有颜元、李绂、蔡上翔、杨希闵、龚自珍、陆心源等。王夫之认为王安石的三不足之说是祸天下而得罪于名教。如蔡上翔以为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南渡以后,元佑诸贤之子孙,及苏程之门人故吏,发愤于党禁之祸,以攻蔡京为未足,乃以败乱之由,推原于荆公,皆妄说也。其实徽钦之祸,由于蔡京。蔡京之用,由于温公。而龟山之用,又由于蔡京,波澜相推,全与荆公无涉。 他们给王安石以高度评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他们大都是江西临川人,对王安石的褒扬,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尊重和敬仰乡贤优良传统的一种表现;其二,颜元、龚自珍肯定王安石及其变法,与他们和王安石有着相近的思想理路分不开。 南宋至晚清最具代表性的批判意见有三点:一是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后经宋国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定论,不仅为史家所认同,而且被社会普遍接受。二是对荆公新学进行了严厉抨击。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宋理宗取缔王安石配享孔庙后,荆公新学所遭受的抨击之严厉,要远甚于对新法措施的否定。南宋理学家对荆公新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斥荆公新学为异端邪说于学不正、杂糅佛道或学本出于形名度数,二是把新学作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理论依据,予以无情打击。由于理学在元明清被定为一尊的统治思想,是当时思想的主流,荆公新学作为异端邪说遂成不易之论。三是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是北宋熙宁、元佑时反变法派批评新法的主要观点,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百家讲坛】两宋风云(全部讲稿)

【百家讲坛】两宋风云(全部讲稿) 两宋风云(一)徽宗即位(文稿)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大家应该都看过,这本书里描写了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郭靖,一个叫杨康,这个名字是全真派道长邱处机给起的。邱处机为什么给他们起这个名字呢?就是让他们不忘靖康之耻。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里有这么两句,“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那么这个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就是在公元1127年,宋钦宗继位的第二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大军南下,灭掉了北宋。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做了俘虏,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个宋钦宗在位才两年啊,满打满算实际上一年零三个月,他为什么会遭受这种亡国丧家之痛,主要责任在他的父亲宋徽宗。 您如果对宋徽宗不了解、不熟悉都不要紧,《水浒传》大家都看过,那些梁山好汉的事迹,大家比较熟悉,这些梁山好汉,是被谁逼上梁山的?在梁山好汉李逵的嘴里,那个把国家弄得奸佞满朝,狼虎满街,坐在天子鸟位上的皇帝老儿,就是这位宋徽宗。关于这位宋徽宗啊,他的出生就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宋徽宗其后身也。 宋神宗一日幸秘书省,见江南国主像,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适后宫有娠者,梦李后主来谒,而生端王。说宋神宗皇帝,有一次去秘书省,看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这个画像文采风流,儒雅俊俏,神宗皇帝再三惊讶。而这个时候,他的后宫一位嫔妃怀孕,正好这个皇帝梦到了李后主来参谒他,后来这个嫔妃生下的孩子就是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所以人们就说,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投胎转世,等到他被金人俘虏的时候,金人对他就像宋太祖对李后主一样。这个故事当然是个故事,是无法考证的,他就比较符合咱们中国人因果报应啊,一报还一报这种观念。你看李煜的南唐,是亡在宋太祖手里,所以李煜怎么报复宋朝呢?投胎为宋太祖子孙,把宋朝搞亡,是符合这种观念。 但是,这两个人确实是很有相似之处的。第一,两个人都是艺术天才,李煜是词人,宋徽宗是书画家,甭管是瘦金体书法,还是他的花鸟画,都是精工到极点。第二两个人都治国无方,欠缺的都是治国才能,不过李煜治的那个国地窄人稀,特别是在他父亲中主李璟的时候,跟后周打仗就已经损失惨重。宋徽宗可是接过一个富庶广大的王朝,北宋据现代学者测算,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0%,它的国民总收入是明朝的10倍,所以它是很有钱的一个王朝,富庶广大。 但是两个人都治国无方,把好端端的国家治了个乱七八糟。第三,两个人都是亡国之君。李煜的南唐亡于北宋,宋徽宗的北宋亡于金,最后两个人的下场,都非常凄惨,亡国皇帝令人生出无限同情。当然李煜更多的可能让人感觉可怜,明朝人说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没有什么大错,就是祖宗造孽报在他的身上了。宋徽宗亡国,就是可恨,把祖宗留下一座花花世界,朗朗乾坤糟蹋成这样,非常可恨。 那这样一个人,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他的皇兄哲宗死后无子。徽宗和哲宗,就是北宋的第七、第八代皇帝,是兄弟俩。他们的父亲,是北宋的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神宗一共有14个儿子,但是他14个儿子夭折了7个,老大到老五,老七,老八,老十,全夭折了,那么留下来的,这几个就是长成年的皇子,哲宗是老六,徽宗是第11子。 结果哲宗归天,没有儿子,无子怎么办呢?到底由5个弟弟里面谁承继大统,谁继大统,当时哲宗的母亲,

(完整版)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

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 演讲人:康震 讲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个被后世仰望的传奇名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的人生传奇和道德文章,又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得“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这两个人也被后人并称为“韩柳”。 晚唐时代,“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到了北宋时期,以欧阳修、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使散文重新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苏轼,中国古代最传奇的文化巨人;苏辙,比苏轼可能还要劲爆的激情政治家;苏洵,布衣之身却名扬天下;曾巩,躬耕乡野却能一鸣惊人。他们共同提倡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的散文,反对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的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从2010年1月开始,《百家讲坛》栏目先后分四部播出了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作为整个系列节目的收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盘点?今天的人们将如何来解读“唐宋八大家”呢? 全文: 我们讲完“三苏”之后,“唐宋八大家”的每一位大家就都给大家介绍过了,我们很有必要对这样一个大的系列进行一番总结和盘点,归结起来看“唐宋八大家”这个跨越时代的文人群体,他们的总体成就

百家讲坛 苏轼

百家讲坛《苏轼》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幼年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才华出众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始向仕途进发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那么,苏轼兄弟会在这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中会金榜题名吗?这场考试会改变苏轼的命运吗? 在三关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第二名。这对苏轼来说,虽然有些委屈,但对后人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佳话。我们不禁要问,苏轼在这篇颇有点传奇色彩的文章里头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主考官欧阳修为什么对它那么青睐呢?欧阳修与苏轼这对师生之间又会因为这篇文章而发生什么特殊的故事呢? 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妙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三年之后,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朝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制科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制科考试再次发起冲击。那么,制科考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考试制度?而苏轼兄弟在这场制科考试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少年成名的苏轼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奇吗? 2、内容简介: 上一讲说到苏轼进京赶考金榜题名,20多岁的苏轼即将走进官场、步入仕途。那么,初出茅庐的苏轼在应试时一举成名,在官场上会不会一帆风顺呢?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与历史上的文人从政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他的为官之路将如何延伸?面对他的到底是坦途还是坎坷呢? 初涉官场,苏轼意识到,当官并不像吟诗作赋那样令他得心应手,最初的踌躇满志和如今的现实显然相距甚远。年轻气盛的苏轼官场第一站便遭遇寒流,那么,面对苛刻严厉的上司,他到底该逆来顺受?还是应针锋相对呢?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闻”,少年成名、踌躇满志的苏轼刚刚迈出为官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难严厉的上司,让苏轼接受了一次挫折的考验。然而,当他离任第一个官职到京城任职之后,他却遇到了使他遭受人生中真正挫折的人。这个人究竟是谁?他跟苏轼到底有什么恩怨?他们之间的纠葛对苏轼的政治命运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苏轼赴京履任新职的时候,正赶上王安石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那时的朝廷几乎成了战场,每天上朝时都会爆发一场唇枪舌战。那么,苏轼对改革变法又持什么态度呢?他的政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苏洵《道中帖》 《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

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部分篇目语言知识点

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部分篇目 语言知识点 第1课《祭十二郎文》语言知识点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 2、怙:不省所怙(依靠;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 4、孥:请归取其孥(nú)(妻子儿女) 5、果: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 6、克、蒙:而不克蒙其泽矣(克:能,能够。蒙:承受) 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通“垗”,墓地) 8、窆:窆(biǎn)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 9、尤:其又何尤(怨恨) 二、通假字 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三、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表假设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 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希望,动词)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 ①不省所怙(依靠,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 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使……成长,抚养,动词) 7、终: 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终止,尽头,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使……来,使动)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其: 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 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 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连词, 表选择)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 ⑥其又何尤?(难道,副词)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 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四、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 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 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三名。之后,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 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结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 画外音: 在前面的节目当中,康震老师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解读了苏轼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自古文人命运多有不幸,但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超然达观。有人说他满肚子不合时宜,事实难道真是如此吗?苏轼一生广交朋友,他有怎样的朋友印象?苏轼为官多年,他又有怎样的官场印象?民间流传,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取笑兄长的脸型太长“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倒腮边”,那么苏轼的真实容貌究竟如何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将走近大文学家苏轼,剖析他的庐山真面目,系列电视节目苏轼第九集《东坡印象》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 在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古人所画的苏轼的画像里边,有一幅画像非常值得我们重视。这幅画像据说是与苏轼同时代的一位大画家叫李公麟所画。画的名字叫《扶杖醉坐图》,这个画面的形象是苏轼拄着一个手杖坐在一块石头上,看上去有点醉意朦胧的样子,带了一顶毡帽。清代的一个著名学者叫翁方纲他考证过,说这个画,距离苏轼本人的形象最为接近。从这幅画像上我们能够看出苏轼相貌的那些特点呢? 第一,苏轼身材颀长。他是个高个,苏辙曾经说过“颀然仲与叔”,我跟我哥哥都属于高身材。 第二,眉疏目朗。眉疏什么意思呢,不是浓眉毛,淡淡的眉毛。孔武仲说“紫瞳烨烨双秀眉”,说他目光炯炯非常有神,但是他是秀眉,很秀气的眉毛,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是浓眉毛,眼睛炯炯有神,目朗,但是不是大眼睛。 第三,颧骨高耸,两颊清瘦。这个苏轼自己有交代,他在他的一篇文章叫《传神记》里面说什么呢“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上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晚上的时候,把灯点亮,自己站在墙跟前,灯一照自己的面颊的影子投在墙上,然后让人就着墙上的影子把自己的轮廓画下来,别人一看,这么高的颧骨,这么瘦的颊面,那就是你。所以这个高颧骨和清瘦的面颊是苏轼面部特征里边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第四,很重要的是,苏轼的胡须并不是那么地茂盛,相反,胡须很少。宋代有一部史料笔记,叫《邵氏闻见后录》,这里面记载了苏轼与谁呢,苏轼与他的学生秦观互相开对方的玩笑,拿对方的相貌开玩笑。秦观说“君子多乎哉”,这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做君子的胡须是很多的,凡是多胡须的都是有道德的人,君子多乎哉?苏轼那是很机智,很诙谐很幽默的一个人,他当即就回了一句,叫什么呢,“小人樊须也”,这也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樊须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意思是什么呢,凡是胡须多的人都是小人。你看,孔子说的,但他取的是谐音。那这说明说明呢,说明秦观是大胡须,苏轼呢,胡须比较稀疏一点,这是个铁证。 画外音:

(完整版)语文选修语文版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第三单元第7课《秋声赋》练习.

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悚.然(shǒnɡ)淅.沥(xī) 萧飒.(sà) 铮.铮(cōnɡzhēnɡ) B.号.令(hào) 惨.淡(cǎn) 慄.冽(lì) 烟霏.云敛(fěi) C.针砭.(biān) 绿缛.(rù) 黟.然(yī ) 呼号.愤发(háo) D.戕.贼(qiānɡ) 砰湃.(bài ) 渥.然(wò) 佳木葱茏.(lónɡ)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子方.夜读书方:正在 B.有动于中.,必摇其精中:内心 C.但.闻人马之行声但:但是 D.其色惨淡,烟霏.云敛霏:弥漫 3.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秋,刑官也(判断句) B.有动于中,必摇其精(状语后置句) C.草拂之而色变(被动句) D.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宾语前置句) 4.下列各项中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星月皎洁,明河在天”一句中的“明河”就是指“银河”。 B.“夫秋,刑官也”一句中的“刑官”就是执掌刑狱的官。《周礼》把官职与天、地、春、夏、秋、冬相配,称为六官。秋天肃杀万物,所以司寇为秋官,执掌刑法,称刑官。C.“商声主西方之音”,我国古代乐理将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与四时和方位相配,其中商属秋,为南方。 D.“星星”指“点点白发”,语出左思《白发赋》:“星星白发,生于鬓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悚然而.听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B.惟物之.灵 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 C.童子莫.对 以为莫.己若 D.念谁为.之戕贼 谁为.大王为此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初”“忽”写出声音的变化,后又连设三喻,以风雨声、波涛声、人马声状摹秋声,生动形象。 B.第二段从色、容、气、意四方面写“秋之为状”,既清爽可爱,又冷峭可畏。第三段“夫秋”以下,将自然与人事联系起来,说明盛衰生死虽属常理,但毕竟令人悲伤,流露出哀怨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和柳宗元是对好朋友,曾巩曾携欧阳修、王安石访三苏即苏轼、苏洵、苏辙。 公元907-960年为中国的五代十国。 五代指的是如下五个朝代: 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0-960年。 十国指的是以下十个割据政权: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 唐宋八大家个人作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

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艺术风格韩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笔”之美称。他的散文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著名的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有《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 篇一:《苏轼》观后感 《苏轼》观后感 《苏轼》观看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空中东坡先生这位“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永远闪着耀眼的光芒。 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哲学家。。。。。。这些远不是他的全部,高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是他,轻吟“化退残红清醒小”的是他,能将思念兄弟感情升华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也是他,他豁达,他洒脱,他幽默,他有着“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超脱,来吧,让我们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感受苏门的家教,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因材施教,并分别取名“轼”“辙”对孩子低调,谦虚的期许,程夫人的“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们不求培育出梁先生那样九

个出色的孩子,但是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总是必要的吧! 走近苏东坡,体味东坡先生的爱情,亲情。“十年生死 两茫茫”中我们听到了东坡先生思念王弗的锥心裂肺的痛哭之声,“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东坡 的《祭亡妻文》感天动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是啊,没有朝云,东坡先生的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去哪寻找知音呢,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位贤内助,东坡先生一生起起伏伏,正是这三位贤惠的妻子给了先生莫大的安慰。苏轼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赠与苏辙,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苏轼身陷囹圄,苏辙百般上疏求助,情愿舍己救兄,是啊,血浓于水,兄弟之情,感动古今。反观今天,因为金钱利益,兄弟反目,夫妻不和的不计其数,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呢? 走近苏东坡,学习东坡先生的豁达,苏轼的一生,几起几落,四海为家,但是他从未因为贬谪有过幽怨,在他的人生中豁达乐观已成一种习惯,被贬黄州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呐喊,在被贬岭南后,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心情,看到东坡先生的际遇,有时再想想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些许的困难算什么呢? 走近苏东坡,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讲义:14武昌九曲亭记 Word版含答案

14武昌九曲亭记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赏析】这首词写作者乘船漂泊途中倦游思归的心情。“一片春愁待酒浇”点明了时序。“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五句用白描的手法,具体地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景中有情,一个“摇”字,一个“渡”字,巧妙地写出了词人的心境,又逢风雨,使词人多了几分恼意。“飘飘”“萧萧”写出了词人的心境。 下阕情中带景。“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这三句是词人想象归家后的温馨生活。“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三句以拟人而又形象的语句,借樱桃的红,芭蕉的绿,具体而形象地写出了时光的流逝,表现了词人对年华消逝的慨叹,也照应了“一片春愁待酒浇”的心境,同时在春愁之外又添了一层愁绪。这种“转眼间春去夏来”的感叹,包含了词人对久客的叹息,思归的急迫心情,对光阴似水的无限人生的慨叹。 1.走近作者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是 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十九岁与苏轼同登进士第。仁宗时,为商州军事推 官,徙大名。神宗时,为王安石属官,因反对新法,调任他职。后因苏轼 诗罪株连,谪迁筠州监盐酒税。哲宗至徽宗时,仕途几经起落,最后以太 中大夫退职,住在许(今河南许昌),自号颍滨遗老。死后追赠端明殿学士, 谥号“文定”。他是著名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栾城集》。 2.探寻背景 《武昌九曲亭记》作于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氏兄弟因乌台诗案的牵连,政治上都很不得志。苏辙贬谪筠州,苏轼贬谪黄州,但他们都并不消沉。这篇题记通过记述苏轼重建武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着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着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着有《非国语》,《贞符》,《时令

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传世。 苏洵的代表作:《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简介: 苏轼是我国宋代的着名诗人,号“东坡居士”,因此很多人都习惯把苏轼称为“苏东坡”。苏轼1037年1月8日出生在眉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眉山市。【更多有关苏轼简介】 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有:赠刘景文等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简介:

《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600字

《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600字 寒假,老师布置作业要求我们看《百家讲坛》关于苏轼的内容,并且还要我们写一篇观后感。我艰难的看完了苏轼的十集一开始不以为然的,可到后来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热血沸腾,再到《江城子-记梦》时,感于苏东坡先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言简意深。全篇看下来,让我觉得这位古人为世界创造了许多历史。 年少的苏轼,有着很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得一手好文章,对苏轼很严格。苏轼之名的由来,便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片苦心期待。苏洵希望儿子不要太过于锋芒毕露,而是一点一点地展现自己的才华。苏轼少年成名,22岁考了相当于现在全国高考的第二名,实际是第一名,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考卷,写的太好了,但怕人说他徇私舞弊,把这份考卷点了第二名,实际考卷是苏轼的。后来欧阳修对老友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没有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苏轼25岁时在制科考试中被皇帝点为第一名。制科考试在宋朝只举行过

22次而且不定期,录取的人员只有41人,苏轼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百年第一。 那个时代的苏轼善于以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情,抒情、论国策,所以我们今天才有机会读到他的许多作品,并在文字的带领下回到那个时代体会他的心静与喜怒哀乐。反观如今,我们真的没太多机会写作了。其实写作,一在记录,二在思考。更何况苏轼可以一直保持以一颗赤子之心去生活并抒发自我情感,只这个境界就是足以贯穿千古。无外乎欧阳修曾说,千年之前没有出现过苏轼这样的才华超群的人,我不知道千年之后,还能否出现第二个苏轼。 苏轼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文豪,他的词自成一派,让人望之感叹。他的一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虽然郁郁不得志,但是他有豪迈的胸襟,能包容天下,虽寄情与山水之间,却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解读,他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于朝野,却通达于后人。正所谓“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都做到了 初一:莹莹香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