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5)书画真性情

(完整版)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5)书画真性情
(完整版)唐宋八大家之苏轼(15)书画真性情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十五、书画真性情

画外音:

苏轼不仅是独步天下的文坛宗主,而且也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书画大师。在书法方面,苏轼与同时代的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被后世认为是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而苏轼位居之首;在绘画方面,苏轼率先提出了文人画的理念,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然而,在书画领域有着如此辉煌成就和重要位置的苏轼并不是一个职业的书画家,他的创作大都是随兴所至,随意而发,与那些专门从事书画创作的文人相比,苏轼的创作愈发显得与众不同和弥足珍贵。那么,苏轼书画创作的灵感究竟会是什么,他的书画代表作又会有着怎样独特的艺术魅力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继续精彩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第十五集《书画真性情》,敬请关注。

康震:

正如大家知道的,苏东坡不光是一位大文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位艺术家,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还是一位画家。苏轼的书法在当时就非常地难得,所以价钱也很高,他写的字经常有人去要。当时有一位官员,这个官员他是一位武官,他跟苏轼素无交道,不认识,他非常喜欢苏轼的字,想收藏他的字,怎么办呢?他就找了另外一位文官,这个文官叫韩宗儒,我们就叫他韩大人吧,他跟苏轼这家里边有世交的关系,他跟苏轼很熟,这位武官就找着这个韩大人说,你看,咱们做个交易,你只要给我弄到一幅苏轼的字,无论大小、无论内容,只要是他写的字,我给你几斤羊肉。大家说这什么乱七八糟的?这大家有所不知,这个羊肉,现在羊肉的价钱也比猪肉的价钱高,那么在宋代的时候、在唐代的时候吃羊肉这被认为是有身份或者是说家里有钱,富贵人家才能吃到羊肉,一般人家里头你就只配吃猪肉。所以他说我给你羊肉,这实际上是因为羊肉的价钱很高,那就是说,这是等价。这老韩一听这很好啊,我们要拿到苏轼的字很容易嘛。大家说何以见得?你不能天天到苏轼家说再写一幅吧、再写一幅吧?不用。我给苏轼写信,我给你写信你总得给我回两个字、三个字的吧?就是说韩大人你好,今天天气很不错,最后写此致敬礼,苏轼或者写苏子瞻,这都好多字了。当然如果你要发E-mail(电子邮件)的话就麻烦了,那就看不到字迹了。所以你看,他就老写信,这写信他就得到了好多羊肉。后来这个事让黄庭坚知道了,黄庭坚就跟苏轼讲,说你看,想当年王羲之写了一个“鹅”字,不是换了一群鹅吗?说你这倒好,你这写了一堆字,给人家弄了一堆羊肉,你什么也没捞着。苏轼倒也并不介怀,苏轼对这样的事情并不放在心上。时光荏苒,又过了好几天,老韩依然在写信,可是苏轼不能老回信,他忙,他有一段时间特别忙,工作很忙,就没顾上回信,这个来源就断了。可那边催得紧,怎么办呢?这个老韩就派他的仆人到苏轼家里头去催他,说我们大人给您写了好多信了,怎么都没回啊?我今儿就站在您跟前,写完了信我就拿走了。苏轼一想,好好好,马上就写,把纸铺开来,拿起笔,饱蘸浓墨,正待要写,忽然想起黄庭坚的话,笔一放下,给那仆人说,回家告诉你们家韩老爷,本官今天不杀羊了。这个故事很能说明问题,说明他一字难求。

如果这样子说,我们说应该惜墨如金,我一天就写一个字不怕你不涨啊。苏轼对他的字是非常随意的,怎么个随意法呢?他是很随性的,就是说他不是个职业书法家,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所谓职业的书法家,那写字的时候是有很多考量的。苏轼不是,兴之所至,下笔就书。他自己说过一句话,他说什么呢?他说遇到天气暖和的时候,天晴气朗的时候,再遇到这笔是好笔;砚是好砚;墨是好墨的时候,他就特别喜欢作草书,写得特别爽,为什么要写得这么爽呢?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我自己心情舒畅,再一个是百年之后,想必也会有一个跟我一样想要心情舒畅的人,他看到我写的字,岂不妙哉?你写字的时候肯定没这么想,你想的是我写完字之后,我们书法老师一看说写得真臭,再写一张。苏轼写的时候,在想说、我心情舒畅,再过百年之后,跟我同性情的人看到也会高兴。这说明他对自己的字是非常有

自信的,但是非常有自信,不是对自己的字的价钱有自信,是对字里边饱含的自己的性情有自信、人格有自信。

画外音:

苏轼的书法,早年追摹晋人,字体妍丽,风神俊爽;中年遍参唐人笔法,苍劲有力,痛快淋漓;晚年功随年进,老而弥笃,自然洒脱。他各种书体都运用自如、造诣深厚,又以行书最为世人推崇,这其中,一幅名为《寒食帖》的行书作品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浑然天成,是苏轼书法作品的代表作。那么,《寒食帖》的艺术魅力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康震:

苏轼的书法作品里头有很多精品,比如大家很熟悉的《前赤壁赋》,最出名的是《寒食帖》,就是这幅字,《寒食帖》,这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在黄州待到第三年头上,写的两首寒食诗。寒食,寒食节,现在我们没有寒食节了,只有清明节,古代的时候这两个节是在一块的,这寒食节这一天,按古代的说法是为了怀念那介子推,所以,家家户户不吃热的东西,吃点饼干吃点桃、梨什么的就这一天就算过去了,这不是缅怀前人嘛。在寒食节这一天,苏轼写了两首诗,这两首诗说实在的,在他的诗作当中不算名气特别大,但是他把这两首诗写下来之后,这两首诗一下出了名了,为什么呢?诗因书而出名。我们知道天下第一行书是谁啊?那当然都知道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是谁啊?那当然知道了,唐代的大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三行书是谁啊?就是它,宋代的苏轼的《寒食帖》。大家说你这是不是按年代排的?那不是,苏轼书法再厉害跟前面那两位比还是有差距的,他能弄个第三,进入前三甲,拿个铜牌已经很不容易了。

你看,它是分两首诗,前面这首写的时候这个笔法还比较拘谨,我们都有这个体会,你写书法,一开始的时候,刚开始的时候这个笔还没放开呢,还讲究点法度,所以你看最开始这几个字写的时候它比较小,比较拘谨。等写到第二首的时候,对笔、墨、纸都熟了,然后情绪也来了,这下就给放开了,放开就不得了了,你看看这字,特别是这一块,说“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什么意思啊?就是说在这锅里头煮点菜,然后底下,破灶底下烧点柴,柴火都是湿的,就意思说很惨,锅里头煮点烂菜叶子,底下烧的柴火也是湿柴火,那就是说很糟糕的情况。内容是一回事,内容反映到形态上不一样,“空庖煮寒菜”这“空庖”这俩字特别小,缩起来了,真像是“空疱”,“空疱”的意思就是说是空空如也的厨房,空空如也的锅灶“煮寒菜”。“破灶”,一“破灶”突然变得很大,“烧湿苇”,就是沾湿的柴火,可这“破灶”这俩字跟这“空疱”俩字相比,突然变得很大,这种剧烈的字形上的变化,透露出他内心的波澜的起伏,而且“烧湿苇”的“苇”哗的一下拉得这么长,跟锥子似的,这都说明在写的时候心里边是慢慢地都放开了。

再看下面,“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这个“纸”它是异形的写法,一般我们写“纸”的话,这边是一个“绞丝”(纟),然后过来(是)一个“氏”,它这个是什么呢?上面是个“氏”,底下是个“币”,唰的一下,拉得也很长。这种用笔的方法,说句实在话,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规的书法家的用笔的手法,问题在于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写?就是苏轼在写这篇字的时候,根本就没想着要写成一篇流传后世的“第三行书”,完全是依据性情而来,真情而来,他是为了抒发自己已经憋郁了很长时间的那种郁闷的心情,在书法上来表现寒食节这天他的心情,所以笔锋所到之处或大或小,或短或长,或缩或放,完全由性情而来,不由书法的法度而来。

咱已经说了,书法的法度是什么法度?不就是人的法度吗?人的法度是什么法度?不就是性情的法度?写书法的时候脑子里光想着第三行书、第三行书,那写得好吗?无意当中才能成就有意有成之作。所以你看,我是特别喜欢这幅书法作品,不是为了讲它才喜欢的,是本来就喜欢,喜欢在哪儿呢?就是它的错落有致。大家说那我也想一会儿大一会儿小,那你

大的不是地方,小的不是地方,不是也难看吗?关键在于,就是说既在法度之中,又出法度之外,看上去无法度,法度自在其中,这就是说一个成熟的书法家有着成熟的人生,有着成熟的情感,才能变成这样一幅炉火纯青的作品。

后来,苏轼的学生黄庭坚,也是大书法家,宋代数一数二的大书法家,就在苏轼的这篇作品的旁边有一个题跋,就是对它的评价,这个评价讲了这么三个意思,哪三个意思呢?第一,就是说他这个诗写得好,跟李太白有一拼,甚至李白也未必比他更强。第二个特点是什么呢?说他这个书法本身兼有颜真卿等大书法家的笔意。第三是最要命的,说苏轼第二次再把它重写一遍,达不到这水平了。这说得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呢?想当年王羲之写《兰亭序》那是微醺的状态下写的,随意拿了一个鼠毫,然后就在绢上写,写完以后,神品。赶明儿个,酒醒了,心想这挺好,多复制两份,再认真写,没戏了,不可得,于无意中得之。所以他说这样的作品,再重新故意写一篇,断然没有这种可能。由此可见,苏轼的这篇作品在书法史上它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把一个人的情感、一个人的书法造诣还有一个人的境界,通过这种线条的艺术完美地表现出来。

画外音:

苏轼的书法独领风骚,他的绘画同样独具特色,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一席之地。那么,苏轼开创的文人画到底有着怎样的特点?苏轼对于绘画又有着怎样独到的见解呢?

康震:

苏轼的绘画也有特点,你看我这个说法就是比较客观,苏轼不是个大画家,他不是个一流的画家,他最擅长画的是竹子、枯木和怪石,他就不擅长人物画,他毕竟不是职业的画家,他比起米芾、比起文同来讲,那他的画肯定在绘画史上没有那么重要的地位。但是苏轼画得也很好,这就是据说他画的《枯木怪石图》。大家说康老师,这画有什么好的,我们真看不出来,你要不说是苏轼画的,我们还以为是小学生画的呢。我告诉你吧,这篇作品也有它的说道,这看画和看书法是一样的,你要了解它的背景,苏轼画画写字绝非职业化,这大家要清楚,有些书法家是非常职业的,比方说黄庭坚,比方说米芾,苏轼画的画,苏轼写的字严格来讲属于文人字和文人画,就里边老有他个人的影子很强烈。我们知道写书法、画画它是要遵循章法的,比方说你临帖从谁开始临,你画画、画山水、画石头、画木头,应该先从哪儿开始,但对苏轼来讲,绘画的主要目的是表情达意,这个占了上风,章法不是第一的,情意是第一的。他为什么特别喜欢画《枯木怪石图》,苏轼特别喜欢画枯木怪石,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画这种枯木怪石可以比较有效地展现墨的效果,你像这些地方的用墨之处,画出这种遒劲的、这样的一种树梢和树枝,能够感觉到有一种内在的强大的张力和力量。

换句话说,画的虽然是枯木,画的虽然是怪石,但是里边所要突显的是他的抒情性。什么叫抒情性?画的是内心的不平静。这不是素描,苏轼是不喜欢那种写真的绘画,为什么呢?写真的绘画会束缚自己情绪的表达,他画枯木怪石,就是因为这种形象特别容易帮助他把内心里边的坎坷不平、情绪的跌宕起伏,通过苍劲有力的运墨;通过那种枯笔的运墨;通过那

种干涩的用墨,把它完整地体现出来。所以一个人喜欢画什么样的画,是跟他内心的需求有紧密的关系。这样的画它整体的风格是比较豪壮的;是比较豪迈的;是比较粗放的,有一种强烈的气息扑面而来。

如果一个人喜欢画花鸟,一个人喜欢画青绿山水,一个人喜欢画泼墨,那都是由他的性情决定的。苏轼的枯木怪石绝对算不上是绘画史上的超级精品,但毫无疑问,在绘画史上它是表情达意的一个精品。正因为借助了枯木和怪石的形象,苏轼得以把自己内心磊落不平的那种气息传递出来,这就是文人画也是苏轼的绘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观赏的切入点。所以通过这个《枯木怪石图》我们就能看到苏轼在绘画的过程当中,重点不是在展现他的画的章法,而是要通过画表现他内心的章法。所以通过刚才我们对于苏轼书法作品的介绍和这幅绘画作品的介绍,我们就很深刻地了解到苏轼对于书法和绘画的一种基本的态度,和他运用这种艺术形式所要表达的一个自己内心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苏轼肯定算不上是最为职业的书法家和最为职业的画家,但显然在画家和书法家当中他是最当之无愧的,可能最真诚的也是最真实的一个书法家和画家,这就是苏轼在书法史和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所在。

他虽然他的画不是第一流的,但是苏轼对于画的见解却是第一流的。比如说,苏轼第一就认为绘画首先要注重写生,他第一要写真,就是说你要画真实的。第二,你得画得很传神,要有整体感。什么叫有整体感啊?你注意,一般人画竹子我们都知道怎么画呢?一节一节地画,这么一节一节地往上画。苏轼画竹子的时候,“欻”(chuā)一下、就长到头了,然后再给你分节。米芾看了后觉得很奇怪,说你为啥非要这样画呢?这不很奇怪吗?竹子不就是一节一节一节长起来的吗?而且这样画才好看,你怎么一下就上去了?苏轼说这你就不懂了,竹子它长成一节的时候,它也是完整的一个竹子,竹子不可能是一节一节一节长起来的,当它长出这一节的时候,它就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竹子,就跟一棵树一样,你见过那树半下、半下地长吗?先长一点露两个杈,再长一点再露两个杈,不是,它长起来,一棵树长这么大的时候,它就已经具备了树的完全的形态,它是整体地在长大,所以他说竹子也是这样,竹子一开始长的时候,它的叶子、它的关节、它的颜色、它的各个局部都已经完整了。你见过小孩先长腿的吗?再长小屁股?最后胳膊腿儿,脑袋最后再出来的,有那么长的吗?那不是全都具备了,全部家伙事儿都齐全了这才长大的吗?就是这个意思,大家明白了吧?所以他认为画竹子关键是“成竹在胸”,我们说“胸有成竹”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心中有一个完整的竹子,不是只有一节、一只小脚丫,不是那样的。你看,他在艺术方面,苏轼是非常有宏观的观念,这艺术家他有时候可能画一个局部,但这个局部如果是脱离了整体的局部,它可能就不是真实的,所以“成竹在胸”,苏轼提出的这个理论从画竹子这点出发来讲,确实是非常深刻的一个艺术的观念。所以我说了,他可能不是第一流的画家,但他对艺术规律的认识超过同时代很多人。

苏轼在绘画方面不拘一格,在艺术的领域里边苏轼向来都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比如说,画竹子能不能用朱砂画呢?我们知道启功先生画了很多《朱竹图》,这是从谁开始的呢?从苏东坡开始的。大家说那不对嘛,竹子怎么能是红色的?你见过黑色的竹子吗?你用墨画的竹子不是黑色的吗?你怎么不用绿色画呢?你拿一个鲜绿嫩绿的你画一竹子,你看谁喜欢?能有墨竹就应该有朱竹,而且朱竹也很漂亮,画出来效果也很好。就这些方面都是很细小的地方,但却能看出他别样的心思。

画外音:

苏轼书法基本属于自学成才,但是绘画并非如此,苏轼曾经专门到他的表兄文同那里进行学习和绘画,文同是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文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以擅画墨竹闻名天下,苏轼近水楼台先得月,跟文同学到了很多画竹子的秘诀,成语“成竹在胸”、“胸有成竹”的典故就是出自于苏轼与文同的故事。那么,苏轼在与文同的讨教中到底学会了什么,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对苏轼的绘画理论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康震:

其实苏轼在书法和绘画方面几乎涉及到了创作和材料的所有的领域,从书写的材料,从书写的态度、书写的状态、书写的对象各个方面,我们都能够看得出来,他有他严谨的地方,他也有他随性的地方,他有他让我们很推崇和尊崇的地方,同时也有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畅快的地方。他这些个性,对待艺术的态度,有时候是很矛盾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他这个人物的性格、个性、艺术人格才显得非常有张力。但是我们应该最清楚的一点是什么呢?就是苏轼无论是写书法还是绘画,都是在写性情、写感情,正是在这一点上,他超过很多职业的书法家。

这个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跟文同的关系,我们知道苏轼画竹子是跟谁学的呢?是跟他的表兄文同。文同又叫文与可,文同最擅长画竹子,现在在故宫博物院里还藏有文同画的竹子,那么文与可、文同画竹子画得很有名,他是职业的画家,就是在画竹子方面,所以名气大,他因为做过湖州知州,所以叫“文湖州竹派”。刚才说的“成竹在胸”这个说法,就是苏轼从他表兄画竹子这件事情上得出来的一个结论。苏轼后来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回忆这个文同,写得非常有感情,他说文同画竹子画得太好了,名气大,很多的读书人、士大夫、官员都请他给自己画竹子,都寄给他很多绢,把这个画要画在绢上。文同是个很傲慢的人,很清高,不画。结果这些人把绢都寄到他家里来,他说这都是做袜子的材料,弄得大家都对他有意见。后来文同长大了、成熟了,觉得这样不太好,就跟别人说,但他自己还是不愿意画,他说最近有一个人到徐州做知州了,他叫苏轼,我的画法他都继承了,近来“文湖州竹派”一派已到徐州,你们都去找他吧,袜子的材料都在那儿呢,要穿袜子的、要画竹子的都去找他,这是苏轼在这篇文章里头追述的。在给苏轼的信里边,文同说“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意思是说,我希望能够用鹅溪之绢,是用上好的绢帛画一万尺长的竹子。这当然是表达一种心情,就是说画竹子要画得气魄很大。苏轼一看说,给他回信,说您要画这么长的竹子,那得二百五十匹绢,你看来不是想画竹子,您是想要这些绢,因为绢那是很值钱的。就给他写信。文同是个很老实的人,他没有苏轼那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他看到这个

信之后,他没有什么好说的,他老老实实地说,说我哪能画那么长的竹子啊,我要有这二百五十匹绢,我就告老还家了,我就不用发愁我老过这个穷日子了。苏轼赶紧又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有这样的竹子,肯定有,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什么意思?说世上有一千尺高的竹子,怎么有呢?到了晚上就有了,月光一照竹子,投在地上的影子就有一千多尺长,足够您画的,您要画的就这种竹子。这个文同来不了。

当时文同在洋州,“洋”是“喜洋洋”的那个“洋”,在洋州做知州,洋州那个地方有一个山谷叫筼筜谷,里头有很多竹子,种了很多竹子,他跟他夫人经常到那个竹林里边去玩,也烧竹笋吃。苏轼知道之后就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边写了一首诗,诗是这样说的: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苏轼《筼筜谷》

“箨龙”的意思就是竹笋,是一种比较雅致的称呼。这诗的意思是什么呢?说您在洋州那个地方,就是现在的陕西洋县,说洋州那个地方的竹子价钱很便宜,就跟蓬草一样,所以我估计您手里这把斧子是断断饶不过那些可怜的竹笋的。我想,在渭水的岸边上种的千亩的竹子,都被你这个嘴馋的家伙弄到肚子里边去了,所以他说“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这么馋的一个太守老想吃竹子,所以在渭水边上大片大片的竹林,恐怕都跑到你的胃里边去了。

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文同正跟他的夫人在烧竹笋,看到这个信以后,就把那个含在嘴里的米饭和竹笋都喷在了这个信上,笑了起来。苏轼在这篇怀念文同的文章里头说,从一开始就讲说,文同会画竹子,我看他画的竹子是成竹在胸的,他又说只有成竹在胸才能把竹子画好。后来又像我刚才说的,他又回顾了文同原来画竹子的时候不肯给人家画,推荐到这儿来画,又说他给文同写信,文同给他写信,彼此来往,互通诗文,还拿文同开玩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苏轼说,今年我把我藏在家里头的画拿出来晒,就看到了文同的竹子的画,可是文同已经去世了,他觉得非常伤心。他说,当年曹操有个好朋友叫桥玄,他们两个关系非常好,好到什么程度呢?互相开了一个玩笑,说你将来发达了不要忘记我哦,我们两个任何一个人发达了都不要忘记对方,将来我们中有一个人死了,如果你不到我的墓上来祭奠我,你从我的墓前走过三步之远,你的肚子就会疼。虽然当时是玩笑之语,但后来桥玄确实死了,曹操到他的墓前去祭奠他,写下了当年的玩笑话,但是是很沉痛的。那么现在他(苏轼)来曝晒这些画的时候,又看到了文同画的竹子,想起原来跟文同之间开玩笑的情形,也想起当年曹操跟桥玄开的这个玩笑,心里边觉得非常地伤心、非常地感伤。

所以在他和文同的交往当中,不仅是得出了“成竹在胸”的这样一个艺术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借助着这竹子,给我们展现出他和文同之间深厚的情谊,所以这篇文章后来非常有名,有名的倒不是竹子,而是他跟文同的情谊,所以我们想,苏轼作为一个书法家也是作为一个画家,他跟别的可能成就更高的书法家或者画家有什么区别呢?有什么不同呢?我想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他这个人的人格、性情和情谊,写竹子的文章很多,怀念的文章也很多,但这一篇写文同的文章确实是非常地感人,也由此可以看到苏轼这个人的人品、人格。所以我们说衡量一个人、衡量一个艺术家最为核心的关键还是人品、还是情谊,这才是一个书画家、一个艺术家最重要的本质所在,而苏轼正是在这一点上超越了很多所谓职业的画家和书法家。

当然了,苏轼不仅会写感人的诗句和文章,他还会开很多高级的和低级的玩笑,甚至有时候有很多恶作剧,这才是我们心目当中一个完整的苏东坡,这也就是我们下一集要接着讲的。谢谢大家。

下期预告:

苏轼是一位非常诙谐幽默的人,面对庸俗小人,他借助寓言辛辣讽刺,面对同事交往,他不再正襟危坐,公事公办,而是巧妙编排,折腾搞笑,经历传奇成就辉煌的苏轼,个性色

彩为什么如此的丰富多彩?敬请关注《苏轼》第十六集《笑对人生》。

百家讲坛-苏轼01-少年成名

苏轼01.少年成名 画外音: 你知道苏轼吗?你了解苏轼吗?一提起苏轼你自然而然就会想起他那脍炙人口的美文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么,这些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传奇故事,而对于生活中和官场上的苏轼,你又了解多少呢?苏轼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人生的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与他本人的个性为人到底有着怎样的关系,我们今天的人又该如何解读他的宦海沉浮与儿女情长呢?后世的人们为什么对苏轼始终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历经千年而不衰?从今天开始,就让我们跟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副教授一起走进这位与众不同的文化学者,品尝跌宕起伏的别样人生。系列节目《苏轼》第一集少年成名,敬请关注。 康震: 对于苏轼苏东坡,我想各位观众都非常的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留给了我们太多的脍炙人口、千古流传的优秀诗篇: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确,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对这样一位伟大而富有魅力的文学家,我们究竟了解多少呢,我们到底想过没有,他的这些迷人的富有魅力的诗句是怎么写出来的,在他的少年时代,他究竟接受过怎样的家庭教育;他科举考试成绩如何;他进入仕途之后是不是一帆风顺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被一贬到了黄州,而后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在短短十七个月的时间里从一个八品官升为三品大员,最后苏轼又是因为什么,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被一贬到了惠州,再贬到了儋州;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他临终的时候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遗言呢?所有这些象迷一样的问题,就共同的汇成了苏轼丰富的一生。而我们要了解这些谜团,要了解这些问题,那还就必须要从苏轼少年时代说起。 画外音: 走近丰富多彩的苏轼,让我们慢慢道来,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着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康震: 首先我们要来看一看苏轼从小所接受的严格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我们都知道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严格得有证据啊,有诗为证。苏轼六十多岁的时候遭了难,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1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1.83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 2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3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并与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合称“四大书法家”。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柳公权,陕西耀县人。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直至进入印刷体时代。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甚至国外。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唐宋八大家简介--王安石(历史评价)

北宋 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曾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司马光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肯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朱熹多次批评王安石及其后学:学术不正,坏了读书人,但是朱熹对王安石个人是给予了相当肯定的 南宋至晚清 王安石本以「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锐行变法,但因性格、运气、旧党及富豪反对和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其人亦被旧党标上「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所促成的党争更加速了北宋亡国。宋高宗为开脱父兄的历史罪责,以靖康元年以来士大夫们的议论,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绍兴四年五月宋高宗诏命重修《神宗实录》以否定王安石变法为基调,这一定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石作为北宋亡国元凶的论调,经宋国史至元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封建时代官方定论。 南宋以后,王安石变法总体上是被否定的,但对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措施则有不同程度的肯定看法。在诸新法措施中,尤以科举改革、免役法、保甲法、保马法得到较多的肯定。 持肯定者在南宋有陆九渊,元朝有吴澄、虞集,明朝有陈汝錡、章衮,入清后有颜元、李绂、蔡上翔、杨希闵、龚自珍、陆心源等。王夫之认为王安石的三不足之说是祸天下而得罪于名教。如蔡上翔以为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南渡以后,元佑诸贤之子孙,及苏程之门人故吏,发愤于党禁之祸,以攻蔡京为未足,乃以败乱之由,推原于荆公,皆妄说也。其实徽钦之祸,由于蔡京。蔡京之用,由于温公。而龟山之用,又由于蔡京,波澜相推,全与荆公无涉。 他们给王安石以高度评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他们大都是江西临川人,对王安石的褒扬,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尊重和敬仰乡贤优良传统的一种表现;其二,颜元、龚自珍肯定王安石及其变法,与他们和王安石有着相近的思想理路分不开。 南宋至晚清最具代表性的批判意见有三点:一是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后经宋国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定论,不仅为史家所认同,而且被社会普遍接受。二是对荆公新学进行了严厉抨击。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宋理宗取缔王安石配享孔庙后,荆公新学所遭受的抨击之严厉,要远甚于对新法措施的否定。南宋理学家对荆公新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斥荆公新学为异端邪说于学不正、杂糅佛道或学本出于形名度数,二是把新学作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理论依据,予以无情打击。由于理学在元明清被定为一尊的统治思想,是当时思想的主流,荆公新学作为异端邪说遂成不易之论。三是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是北宋熙宁、元佑时反变法派批评新法的主要观点,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百家讲坛】两宋风云(全部讲稿)

【百家讲坛】两宋风云(全部讲稿) 两宋风云(一)徽宗即位(文稿)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大家应该都看过,这本书里描写了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郭靖,一个叫杨康,这个名字是全真派道长邱处机给起的。邱处机为什么给他们起这个名字呢?就是让他们不忘靖康之耻。南宋名将岳飞的《满江红》里有这么两句,“靖康耻,尤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那么这个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就是在公元1127年,宋钦宗继位的第二年,也就是靖康二年,北方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大军南下,灭掉了北宋。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做了俘虏,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个宋钦宗在位才两年啊,满打满算实际上一年零三个月,他为什么会遭受这种亡国丧家之痛,主要责任在他的父亲宋徽宗。 您如果对宋徽宗不了解、不熟悉都不要紧,《水浒传》大家都看过,那些梁山好汉的事迹,大家比较熟悉,这些梁山好汉,是被谁逼上梁山的?在梁山好汉李逵的嘴里,那个把国家弄得奸佞满朝,狼虎满街,坐在天子鸟位上的皇帝老儿,就是这位宋徽宗。关于这位宋徽宗啊,他的出生就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宋徽宗其后身也。 宋神宗一日幸秘书省,见江南国主像,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适后宫有娠者,梦李后主来谒,而生端王。说宋神宗皇帝,有一次去秘书省,看到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这个画像文采风流,儒雅俊俏,神宗皇帝再三惊讶。而这个时候,他的后宫一位嫔妃怀孕,正好这个皇帝梦到了李后主来参谒他,后来这个嫔妃生下的孩子就是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 所以人们就说,宋徽宗是南唐后主,李煜投胎转世,等到他被金人俘虏的时候,金人对他就像宋太祖对李后主一样。这个故事当然是个故事,是无法考证的,他就比较符合咱们中国人因果报应啊,一报还一报这种观念。你看李煜的南唐,是亡在宋太祖手里,所以李煜怎么报复宋朝呢?投胎为宋太祖子孙,把宋朝搞亡,是符合这种观念。 但是,这两个人确实是很有相似之处的。第一,两个人都是艺术天才,李煜是词人,宋徽宗是书画家,甭管是瘦金体书法,还是他的花鸟画,都是精工到极点。第二两个人都治国无方,欠缺的都是治国才能,不过李煜治的那个国地窄人稀,特别是在他父亲中主李璟的时候,跟后周打仗就已经损失惨重。宋徽宗可是接过一个富庶广大的王朝,北宋据现代学者测算,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80%,它的国民总收入是明朝的10倍,所以它是很有钱的一个王朝,富庶广大。 但是两个人都治国无方,把好端端的国家治了个乱七八糟。第三,两个人都是亡国之君。李煜的南唐亡于北宋,宋徽宗的北宋亡于金,最后两个人的下场,都非常凄惨,亡国皇帝令人生出无限同情。当然李煜更多的可能让人感觉可怜,明朝人说李后主亡国最为可怜,没有什么大错,就是祖宗造孽报在他的身上了。宋徽宗亡国,就是可恨,把祖宗留下一座花花世界,朗朗乾坤糟蹋成这样,非常可恨。 那这样一个人,他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他的皇兄哲宗死后无子。徽宗和哲宗,就是北宋的第七、第八代皇帝,是兄弟俩。他们的父亲,是北宋的第六代皇帝宋神宗。神宗一共有14个儿子,但是他14个儿子夭折了7个,老大到老五,老七,老八,老十,全夭折了,那么留下来的,这几个就是长成年的皇子,哲宗是老六,徽宗是第11子。 结果哲宗归天,没有儿子,无子怎么办呢?到底由5个弟弟里面谁承继大统,谁继大统,当时哲宗的母亲,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 1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身长七尺有余约为(米),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集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其中,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对真书、草、行主体书法造诣都很深。今人刘铎对王羲之的书法曾称赞道:“好字唯之(之,即王羲之)”。 ---------------------------------------------- 2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年),唐代杰出书法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琅琊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诸满村)人。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他创立的“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 ---------------------------------------------- 3 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後继者,后世以“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并与赵孟頫、颜真卿、欧阳询合称“四大书法家”。 唐朝最后一位大书家柳公权,陕西耀县人。他继承了前辈书体结构,自创所谓“柳体”,并为后世百代楷模,直至进入印刷体时代。其书体化身万千,流传于民间,甚至国外。他的字在唐穆宗、敬宗、

(完整版)康震评说唐宋八大家之总结

跨越千年的真心英雄 演讲人:康震 讲师简介: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李白学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会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各类学术著作4部,先后荣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奖励5项,主持、参与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4项。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个被后世仰望的传奇名字——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到底有着怎样独特的个性魅力?他们的人生传奇和道德文章,又会留给后人怎样的启示? 韩愈和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作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和柳宗元他们一方面亲自实践,一方面又培养了许多青年作家,使得“古文运动”的声势日渐壮大,这两个人也被后人并称为“韩柳”。 晚唐时代,“古文运动”趋于衰落,出现了讲究雕章琢句的不良文风。到了北宋时期,以欧阳修、王安石为代表的一批文人,再次掀起新一轮的古文运动,使散文重新走上了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苏轼,中国古代最传奇的文化巨人;苏辙,比苏轼可能还要劲爆的激情政治家;苏洵,布衣之身却名扬天下;曾巩,躬耕乡野却能一鸣惊人。他们共同提倡质朴自由、不受格式拘束的散文,反对讲究对仗工整和声律铿锵的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从2010年1月开始,《百家讲坛》栏目先后分四部播出了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作为整个系列节目的收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将会带给我们怎样的精彩盘点?今天的人们将如何来解读“唐宋八大家”呢? 全文: 我们讲完“三苏”之后,“唐宋八大家”的每一位大家就都给大家介绍过了,我们很有必要对这样一个大的系列进行一番总结和盘点,归结起来看“唐宋八大家”这个跨越时代的文人群体,他们的总体成就

百家讲坛 苏轼

百家讲坛《苏轼》 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中期的公元1037年出生于四川眉山,1101年死于江苏常州,终年65岁。苏轼所在的家庭是一个小康之家,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共生有三男三女,苏轼与弟弟苏辙排行老五与老六,而排在他前面的哥哥姐姐均幼年夭折。而恰恰就是苏家硕果仅存的这哥俩儿,竟然在日后成为苏轼家族中最著名的人物。那么,幼时的苏轼接受的是怎样的家庭教育?这种教育对他的少年成名有怎样的影响?他与弟弟苏辙的名字又有怎样的深刻寓意呢?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才华出众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始向仕途进发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那么,苏轼兄弟会在这场至关重要的考试中会金榜题名吗?这场考试会改变苏轼的命运吗? 在三关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第二名。这对苏轼来说,虽然有些委屈,但对后人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佳话。我们不禁要问,苏轼在这篇颇有点传奇色彩的文章里头到底写了些什么东西?主考官欧阳修为什么对它那么青睐呢?欧阳修与苏轼这对师生之间又会因为这篇文章而发生什么特殊的故事呢? 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妙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可是,因为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三年之后,当苏轼兄弟陪父亲再次来到京城的时候,一次北宋朝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制科考试即将举行。曾经在三年前的考试中小试牛刀、一举成名的苏轼兄弟自然不会放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准备向这次制科考试再次发起冲击。那么,制科考试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考试制度?而苏轼兄弟在这场制科考试中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少年成名的苏轼还会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奇吗? 2、内容简介: 上一讲说到苏轼进京赶考金榜题名,20多岁的苏轼即将走进官场、步入仕途。那么,初出茅庐的苏轼在应试时一举成名,在官场上会不会一帆风顺呢?自古雄才多磨难,苏轼与历史上的文人从政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他的为官之路将如何延伸?面对他的到底是坦途还是坎坷呢? 初涉官场,苏轼意识到,当官并不像吟诗作赋那样令他得心应手,最初的踌躇满志和如今的现实显然相距甚远。年轻气盛的苏轼官场第一站便遭遇寒流,那么,面对苛刻严厉的上司,他到底该逆来顺受?还是应针锋相对呢? “十年寒窗无人晓,一举成名天下闻”,少年成名、踌躇满志的苏轼刚刚迈出为官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难严厉的上司,让苏轼接受了一次挫折的考验。然而,当他离任第一个官职到京城任职之后,他却遇到了使他遭受人生中真正挫折的人。这个人究竟是谁?他跟苏轼到底有什么恩怨?他们之间的纠葛对苏轼的政治命运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苏轼赴京履任新职的时候,正赶上王安石轰轰烈烈的变法运动。那时的朝廷几乎成了战场,每天上朝时都会爆发一场唇枪舌战。那么,苏轼对改革变法又持什么态度呢?他的政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简介图

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简介(图) 1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号澹斋,汉族,祖籍琅琊,后迁居会稽(绍兴),东晋书法家。官拜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王羲之擅长书法,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其作品真迹现已无存,传世者均为临摹本。其行书《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草书《初月帖》、正书《黄庭经》、《乐毅论》最为着名。 2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汉族,潭州临湘(今长沙)人,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书法学自王羲之父子,参以隶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于规矩中见飘逸,后人称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兰亭记》,行书有《行书千字文》。欧阳询所撰《传授诀》、《用笔论》、《八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学书的经验总结,总结了书法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形式技巧和美学要求,是我国书法理论的珍贵遗产。 3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其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4 怀素(725-785),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幼年好佛,出家为僧。怀素是中国历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用笔圆劲有力,使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和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后世有“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之称。其草书作品有《自叙帖》、《食鱼帖》、《苦笋帖》、《圣母帖》等。 5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汉族,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封河东郡公,后亦称“柳河东”。柳公权书法以楷书着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柳公权初学王羲之,后吸取颜真卿、欧阳询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等。 6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大文豪。其在诗、词、赋、散文等方面,均有极高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苏轼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7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乃江西诗派祖师。黄庭坚的书法别树一格,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苏洵《道中帖》 《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

北宋书法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北宋书法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北宋书法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我们所以称之为北宋书法韵论,因为他不是个体现象,而是反映了整个时代的书法作品评价倾向。除苏、黄、范这几位集中以“韵”论书的作者,同时代的很多书法家、理论家都曾使用“韵”来论书,以下稍举几例,略作介绍。 米芾和蔡襄是同苏、黄齐名的“宋四家”的另外两位,他们的书法作品成就前人已有定论,在书法理论方面也各具千秋。如蔡襄言:书法惟风韵难及,虞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家亦自奕奕,有一 种风流蕴藉之气,缘当时人物,以清简相尚,虚旷为怀,修容发语,以韵相胜,落体散藻,自然可观,可以精神解领,不可以言语求觅也。 蔡襄生年早于苏、黄,其书风比之苏、黄、米三人较少独创性,而对于继承传统用功较多,给人以端庄、中和的印象。实际上,从 书法风格上看,蔡氏的书法作品更接近于晋人书风,是一派中正、 祥和的风度。蔡襄之论也应早于苏、黄,可见崇晋之风自唐始入宋 仍影响不衰。 唐人以徐浩比僧虔,甚失当。浩大小一伦,犹吏楷也。僧虔、萧子云传钟法,与子敬无异,大小各有分,不一伦。徐浩为颜真卿辟客,书韵自张颠血脉来,教颜大字促令小,小字令展大,非古也。 海岳以书学博士召对,上问本朝以书名世者凡数人,海岳各以其人对曰:“蔡京不得笔,蔡卞得笔而乏逸韵,蔡襄勒字,沈辽排字,黄庭坚描字,苏轼画字。“上复问:“卿书如何?”对曰: 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李邕 脱子敬体,乏纤浓;徐浩晚年力过,更无气骨?沈传师变格,自有超 世真趣,徐不及也。裴休率意写牌,乃有真趣,不陷丑怪。米芾的“真趣”论是其书论的核心。从米芾的话中可以见出,所谓得真趣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 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 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三名。之后,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 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结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百家讲坛_苏轼_东坡印象 -------------------------------------------------------------------------------- 画外音: 在前面的节目当中,康震老师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解读了苏轼辉煌而又坎坷的一生,自古文人命运多有不幸,但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超然达观。有人说他满肚子不合时宜,事实难道真是如此吗?苏轼一生广交朋友,他有怎样的朋友印象?苏轼为官多年,他又有怎样的官场印象?民间流传,苏轼的妹妹苏小妹取笑兄长的脸型太长“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流倒腮边”,那么苏轼的真实容貌究竟如何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将走近大文学家苏轼,剖析他的庐山真面目,系列电视节目苏轼第九集《东坡印象》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 在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古人所画的苏轼的画像里边,有一幅画像非常值得我们重视。这幅画像据说是与苏轼同时代的一位大画家叫李公麟所画。画的名字叫《扶杖醉坐图》,这个画面的形象是苏轼拄着一个手杖坐在一块石头上,看上去有点醉意朦胧的样子,带了一顶毡帽。清代的一个著名学者叫翁方纲他考证过,说这个画,距离苏轼本人的形象最为接近。从这幅画像上我们能够看出苏轼相貌的那些特点呢? 第一,苏轼身材颀长。他是个高个,苏辙曾经说过“颀然仲与叔”,我跟我哥哥都属于高身材。 第二,眉疏目朗。眉疏什么意思呢,不是浓眉毛,淡淡的眉毛。孔武仲说“紫瞳烨烨双秀眉”,说他目光炯炯非常有神,但是他是秀眉,很秀气的眉毛,我们可以理解为不是浓眉毛,眼睛炯炯有神,目朗,但是不是大眼睛。 第三,颧骨高耸,两颊清瘦。这个苏轼自己有交代,他在他的一篇文章叫《传神记》里面说什么呢“吾尝于灯下顾自见颊影,使人就壁上模之,不作眉目,见者皆失笑,知其为吾也。”晚上的时候,把灯点亮,自己站在墙跟前,灯一照自己的面颊的影子投在墙上,然后让人就着墙上的影子把自己的轮廓画下来,别人一看,这么高的颧骨,这么瘦的颊面,那就是你。所以这个高颧骨和清瘦的面颊是苏轼面部特征里边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 第四,很重要的是,苏轼的胡须并不是那么地茂盛,相反,胡须很少。宋代有一部史料笔记,叫《邵氏闻见后录》,这里面记载了苏轼与谁呢,苏轼与他的学生秦观互相开对方的玩笑,拿对方的相貌开玩笑。秦观说“君子多乎哉”,这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做君子的胡须是很多的,凡是多胡须的都是有道德的人,君子多乎哉?苏轼那是很机智,很诙谐很幽默的一个人,他当即就回了一句,叫什么呢,“小人樊须也”,这也是论语里边的一句话,樊须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意思是什么呢,凡是胡须多的人都是小人。你看,孔子说的,但他取的是谐音。那这说明说明呢,说明秦观是大胡须,苏轼呢,胡须比较稀疏一点,这是个铁证。 画外音: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公元618年—907年)宋(960年—1279年)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韩愈和柳宗元是对好朋友,曾巩曾携欧阳修、王安石访三苏即苏轼、苏洵、苏辙。 公元907-960年为中国的五代十国。 五代指的是如下五个朝代: 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0-960年。 十国指的是以下十个割据政权: 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 唐宋八大家个人作品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著名的散文家和重要诗人,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贞元八年(七九二年)进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宪宗时,曾随同裴度平定淮西藩镇之乱。在刑部侍郎任上,他上疏谏迎佛骨,触怒了

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于穆宗时,召为国子监祭酒,历任京兆尹及兵部、吏部侍郎。 诗文作品《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原毁》《师说》《进学解》等 其他作品杂文有《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艺术风格韩愈被列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又将他与杜甫并提,有“杜诗韩笔”之美称。他的散文创作,实现了自己的理论。其赋、论、说、传、记、颂、赞、书、序、哀辞、祭文、碑志、状、表、杂文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论说文在韩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尊儒反佛为主要内容的中篇和长篇,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大都格局严整,层次分明。叙事文在韩文中比重较大。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著名的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柳宗元的骚赋成就极高。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此论相当中肯。柳宗元的辞赋继承和发扬了屈原辞赋的传统。他的辞赋,不仅利用了传统的形式,而且继承了屈原的精神。 诗文作品寓言故事有《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 哲学作品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其中包括《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袁家渴记》《石渠记》《小石城山记》等。

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百家讲坛苏轼观后感 篇一:《苏轼》观后感 《苏轼》观后感 《苏轼》观看完了,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往事如烟,似水流年,大浪淘沙,在历史的长空中东坡先生这位“不能无一,难能有二”的旷世奇才永远闪着耀眼的光芒。 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哲学家。。。。。。这些远不是他的全部,高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是他,轻吟“化退残红清醒小”的是他,能将思念兄弟感情升华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也是他,他豁达,他洒脱,他幽默,他有着“物与我皆无尽也”的超脱,来吧,让我们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感受苏门的家教,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因材施教,并分别取名“轼”“辙”对孩子低调,谦虚的期许,程夫人的“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至今还在我的脑海中,正如梁启超先生说的“人生百年,立于幼学”,我们不求培育出梁先生那样九

个出色的孩子,但是给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总是必要的吧! 走近苏东坡,体味东坡先生的爱情,亲情。“十年生死 两茫茫”中我们听到了东坡先生思念王弗的锥心裂肺的痛哭之声,“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东坡 的《祭亡妻文》感天动地,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是啊,没有朝云,东坡先生的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去哪寻找知音呢,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位贤内助,东坡先生一生起起伏伏,正是这三位贤惠的妻子给了先生莫大的安慰。苏轼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赠与苏辙,手足之情,感人至深, 苏轼身陷囹圄,苏辙百般上疏求助,情愿舍己救兄,是啊,血浓于水,兄弟之情,感动古今。反观今天,因为金钱利益,兄弟反目,夫妻不和的不计其数,这些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呢? 走近苏东坡,学习东坡先生的豁达,苏轼的一生,几起几落,四海为家,但是他从未因为贬谪有过幽怨,在他的人生中豁达乐观已成一种习惯,被贬黄州仍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呐喊,在被贬岭南后,仍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心情,看到东坡先生的际遇,有时再想想自己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些许的困难算什么呢? 走近苏东坡,保持一颗纯洁的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楷书四大名家

楷书四大名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元之赵孟俯 初唐四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 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指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其中董其昌、 邢侗又有“南董北邢”之说。 昊中四才子:指明代居于苏南的书法家唐伯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祝允明。 二沈:指明初沈度、沈粲兄弟二人,又号称“大小学士”。前者以婉丽胜,后者以遒逸胜。 鲜赵:指元代书家赵孟俯、鲜于枢。又称元“二雄”。赵氏代表作如《仇锷墓碑铭》、《三门记》、《汲黯传》、《二陆文赋跋》、《嵇康绝交书》,《兰亭十三跋》等;鲜于枢代表作如《韩愈进学解》、《渔父词》、《透光古镜歌》、《韩愈石鼓歌》、《苏轼海棠诗》、《老子道德经》等。 米薛:指北宋米芾、薛绍彭,后者代表作如《杂书卷》等 苏黄米蔡:指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苏氏代表作如《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寒食诗》、《醉翁亭记》等;黄氏代表作如《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花气诗》、《诸上座帖》等;米氏代表作如《多景楼诗》、《苕溪诗帖》、《蜀素诗》等;蔡氏名作如《万安桥记》《颜真卿自书告身跋》。“四家”之蔡一说为蔡京。 颜柳:指唐之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前者的代表作如《多宝塔感应碑》、《郭家庙碑》、《元吉墓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后者的代表作如《李晟碑》、《金刚经》、《神策军碑》等。 颠张醉素:颠张即张旭,代表作如《肚痛帖》;醉素指怀素,代表作如《自序帖》、《千字文》、《苦笋帖》等,二人亦唐草圣。 虞欧褚薛:指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虞氏的代表作有《孔子家庙碑》,欧阳氏代表作如《九成宫醴泉铭》、《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虞恭公温颜博碑》、《皇甫诞碑》,褚氏名如《雁塔圣教序》、《孟法师碑》等,薛氏代表作如《信行禅师碑》等。 羊薄:指南朝宋书法家羊欣、薄绍之。前者善隶(正)书,后者善行草。 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代表作如《兰亭序》等,后者代表作如《鸭头丸》、《十二月帖》等。 三谢:指东晋的谢尚(从兄)、谢奕(兄)、谢安(弟)三人。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著名,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并因此得名。 崔杜:指东汉崔援、杜操(又改杜度),为徒师关系,皆善章草。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着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着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着有《非国语》,《贞符》,《时令

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佑集》传世。 苏洵的代表作:《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简介: 苏轼是我国宋代的着名诗人,号“东坡居士”,因此很多人都习惯把苏轼称为“苏东坡”。苏轼1037年1月8日出生在眉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眉山市。【更多有关苏轼简介】 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作品有:赠刘景文等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