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合成PPT.ppt
合集下载
力的合成ppt课件

2.实验原理:等效替代
3.实验思路
(1)合力F的确定:一个力F可以使汇力圆环与平板上的定位圆重合,两个 力F1、F2共同作用,也能使汇力圆环与平板上的定位圆重合,则F的作用效 果与F1和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则F是F1和F2的合力。 (2)合力F与分力F1、F2的关系:作出力F1、F2及F的图示,观察三个力所构
类型 两分力 相互垂直
两分力等大, 夹角为 θ
作图
合力的计算
大小:
F= F21+F22
方向:tan θ=FF12
大小:F=2F1cos
θ 2
(当 θ=120°时,F1=F2=F)
方向:F 与 F1 的夹角为2θ
多力合成的方法:逐次合成法 F123
F1234 F12
F2
F3 F1
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
1.(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多选)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不等的两个力进 行合成,则( CD )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 C.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 D.两个大小不变的分力的夹角在0°到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小,合 力越大
3.(二力的合成)(2023·广东广州高一期中)两个力大小相等,当它们夹
当两分力的大小不变,夹角越大,合力怎样变化?
F1
F1
F
F1 F1 F2
F1 F2 F F1 F2
当两分力F1、F2大小一定,夹角θ从0°增大到180°,合力大小随夹 角θ的增大而减小。
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 合力不变,分力随分力的夹角增大而增大
合力与分力间的关系
三角形定则
合矢量
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 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做三 角形定则
3.实验思路
(1)合力F的确定:一个力F可以使汇力圆环与平板上的定位圆重合,两个 力F1、F2共同作用,也能使汇力圆环与平板上的定位圆重合,则F的作用效 果与F1和F2共同作用效果相同,则F是F1和F2的合力。 (2)合力F与分力F1、F2的关系:作出力F1、F2及F的图示,观察三个力所构
类型 两分力 相互垂直
两分力等大, 夹角为 θ
作图
合力的计算
大小:
F= F21+F22
方向:tan θ=FF12
大小:F=2F1cos
θ 2
(当 θ=120°时,F1=F2=F)
方向:F 与 F1 的夹角为2θ
多力合成的方法:逐次合成法 F123
F1234 F12
F2
F3 F1
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
1.(合力和分力的关系)(多选)对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不等的两个力进 行合成,则( CD )
A.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 B.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 C.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 D.两个大小不变的分力的夹角在0°到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小,合 力越大
3.(二力的合成)(2023·广东广州高一期中)两个力大小相等,当它们夹
当两分力的大小不变,夹角越大,合力怎样变化?
F1
F1
F
F1 F1 F2
F1 F2 F F1 F2
当两分力F1、F2大小一定,夹角θ从0°增大到180°,合力大小随夹 角θ的增大而减小。
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随它们之间的夹角变化而如何变化? 合力不变,分力随分力的夹角增大而增大
合力与分力间的关系
三角形定则
合矢量
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 求出合矢量的方法叫做三 角形定则
力的合成 课件

总结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协力,只有两种可能: ①方向相同时,协力为二力之和;②方向相反时,合 力为二力之差。因此解答此类题目时,第一应分析分 力的方向,再分析协力的大小,也可采用特殊值法求 解。
1 如图所示,探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 成的实验中,力________是________两个力的协 力,它们的关系可以用式子________________表 示。
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F=F1-F2
点 击 画 面 播 放
【例2】 F1、F2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协力为F ,下列关于F1、F2和F的大小及关系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D ) A.F不可能为零
B.F一定大于F1,也大于F2 C.F一定大于F1、F2中较小的那个力 D.F可能比F1、F2都小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讨论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
情况 1.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同时,协力的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2.当两个分力方向相反时,协力的大小如何?方向怎样?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协力,大小等于这
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F=F1+F2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协力,大小等于这
曹冲称象
【例1】 如图所示,两个小孩能提起的一 桶水,一个大人就能提起来。上 述情况中,若两个小孩的作用力 分别为F1和F2,大人的作用力为 F,则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B、D ) A.F1和F2是F的协力 B.F1和F2的协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等 C.F的作用效果与F1或F2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 D.F的作用效果与F1和F2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例2:
数只蚂蚁才能挪动的一片树叶,仅一只甲克虫就可以 挪动它,那么,这只甲克虫的作用力在效果上是一样 的。
力的合成与分解ppt课件

A.两个分力F1、F2间夹角要尽量大些 B.两个分力F1、F2的大小要尽量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 D.实验前,先把所用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钩子相互
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 数是否相同
答案:B、C、D.
4.力的合成法则 (1)遵循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2)方法:两个力合
答案:B、D.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 误差有益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
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
点要远些
答案: B、D
例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采取下列哪 些措施可减小实验误差( )
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
同的分力。
F1”
F1'
F合
F1
F2
例1: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其重力产生
两个效果:
1.F1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 沿斜面下滑
2.F2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 垂直压紧斜面
F1 mg sin
F2 mg cos
例2.如图,把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 F2两个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2.合力与分力间的大小关系 当两分力F1、F2大小一定时: (1)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F=F1+F2,方向与 两力同向;(共线) (2)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F=|F1-F2|, 方向与两力中较大的力同向;(共线)
(3)两力成某一角度θ时,如图,三角形AOC
的每一条边对应一个力,由几何知识可知:
F 2F1 cos30
3F1
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 数是否相同
答案:B、C、D.
4.力的合成法则 (1)遵循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2)方法:两个力合
答案:B、D.
(2)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 误差有益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测力计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
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
点要远些
答案: B、D
例2.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采取下列哪 些措施可减小实验误差( )
为无数对大小、方向不
同的分力。
F1”
F1'
F合
F1
F2
例1: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其重力产生
两个效果:
1.F1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 沿斜面下滑
2.F2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 垂直压紧斜面
F1 mg sin
F2 mg cos
例2.如图,把光滑斜面上物体的重力mg分解为F1、 F2两个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2.合力与分力间的大小关系 当两分力F1、F2大小一定时: (1)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F=F1+F2,方向与 两力同向;(共线) (2)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最小:F=|F1-F2|, 方向与两力中较大的力同向;(共线)
(3)两力成某一角度θ时,如图,三角形AOC
的每一条边对应一个力,由几何知识可知:
F 2F1 cos30
3F1
《力的合成》课件

静止物体的合成力应用
静力学平衡是应用静止物体合成力的重要原理,我们将学习平衡力的分解和合成,并进行实践应用题。
运动物体的合成力应用
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我们将了解合成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并通过范例深入 理解运动物体的合成力。
总结
通过本课件,您将了解力的合成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掌握合力的三角形法和 平行四边形法则,并了解静止物体和运动物体中合成力的应用。
《力的合成精品》PPT课 件
欢迎来到《力的合成精品》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力的合成, 学习如何计算合成力以及其在静止和运动物体中的应用。
什么是力的合成?
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的过程。我们将探讨合成力的概念、公式表示以及图示解释。
如何计算合成力?
我们将学习如何计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掌握合力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力的合成与分解-PPT

3N,5N,7N
C.1N,2N,4N
D.7N,6N,13N
3
力的分解
(一)两种常用的分解方法: 1、按力产生的效果分解
按力产生的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从而得 到两分力的唯一解。 2、正交分解法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的分力。 一般可以将力分解在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 方向。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合力与分力的定量关系
问1:两个分力大小都为10N,所成的角变大,合 力大小如何变化?
问2:夹角=00、 900、 1200、1800时合力大小?
小结:合力的大小范围:
│F1-F2│≤F≤ │F1+F2│
合力即可以比分力大也可比分力小
2
例1.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
态,则三个力的大小可能为 ( BD)
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1和细绳上的拉力 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不变,F2变大 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大,F2变小
13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例1:两根等长的轻绳,共同悬挂一个重物A, 如图所示,若使两绳夹角变大,则( ) A.绳的拉力变大 B.绳的拉力变小 C.两绳的拉力的合力变大 D.两绳的拉力的合力变小
10
动态平衡问题:往往利用平行四边形或者三
角形关系来解决。多用于定性分析合力或者分 力的动态变化。
一般是三力平衡问题。
变化1:
名师一号:P23 例5
11
名师一号:P22 4
12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 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
OB上套有小环Q,两球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
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 置平衡.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 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
C.1N,2N,4N
D.7N,6N,13N
3
力的分解
(一)两种常用的分解方法: 1、按力产生的效果分解
按力产生的效果确定两分力的方向,从而得 到两分力的唯一解。 2、正交分解法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的分力。 一般可以将力分解在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 方向。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合力与分力的定量关系
问1:两个分力大小都为10N,所成的角变大,合 力大小如何变化?
问2:夹角=00、 900、 1200、1800时合力大小?
小结:合力的大小范围:
│F1-F2│≤F≤ │F1+F2│
合力即可以比分力大也可比分力小
2
例1.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
态,则三个力的大小可能为 ( BD)
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1和细绳上的拉力 F2的变化情况是 A.F1不变,F2变大 B.F1不变,F2变小 C.F1变大,F2变大 D.F1变大,F2变小
13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例1:两根等长的轻绳,共同悬挂一个重物A, 如图所示,若使两绳夹角变大,则( ) A.绳的拉力变大 B.绳的拉力变小 C.两绳的拉力的合力变大 D.两绳的拉力的合力变小
10
动态平衡问题:往往利用平行四边形或者三
角形关系来解决。多用于定性分析合力或者分 力的动态变化。
一般是三力平衡问题。
变化1:
名师一号:P23 例5
11
名师一号:P22 4
12
例2:有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 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
OB上套有小环Q,两球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
质量可忽略、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 置平衡.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 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
力的合成PPT课件

能力提升练
【点拨】物体的重力G=mg=0.5 kg×10 N/kg=5 N, f=3 N; 当物体竖直上抛时,重力和阻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二力 的方向相同,则协力F=G+f=5 N+3 N=8 N,协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上升到最高点时,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所以协力 F′=G=5 N,方向竖直向下;当物体竖直下落时,重力的方 向竖直向下,阻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二力的方向相反,故协 力F″=G-f=5 N-3 N=2 N,协力的方向也是竖直向下。 【答案】8;5;2
能力提升练
8.[202X·菏泽]阅读并计算: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的合 成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方向表示力的方向),如图甲、乙所示,以表示 F1和F2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 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协力F的大小和方向。请计 算丙图中F1和F2协力的大小为________N。
能力提升练
11.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A同时受到F1、F2两个力作用,如
图(a)所示。请在图(b)中画出这两个力的协力的图示。
解:如图所示。
【点拨】根据图示可知,二力为同
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因此
协力F合=F1-F2=50 N-20 N= 30 N,方向与F1方向相同,水平向 左;过物体的重心沿水平向左的方
施力情况 用两个弹簧测力计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
大小 F1=2.5 N F2=1 N F=1.5 N
方向 向右 向左 向右
基础巩固练
(1)从上表的记录中你能得到的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协力 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___F__=__F_1_-__F_2__(用字母表示)。
【点拨】由表中的记录分析可知,同一直线上 的两个分力为F1=2.5 N,F2=1 N,协力为F= 1.5 N,由此可得出F=F1-F2,协力的方向与较 大的力F1的方向相同;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3.4力的合成和分解 课件(共32张PPT)

1.作图法:用力的图示表示出各分力的大小,画出平行 四边形,数出合力的大小。
2.计算法:画出平行四边形后,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 求出力的大小。
典型例题
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
作图法求合力
F2=60N
15N 大小: F = 15×5 N= 75 N
两次拉动小环,都能使 小环静止在o点,才能实现合 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记录哪些数据?如何记录? 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 力的方向 沿着各自拉线的方向
4.如何处理记录下来的信息? 力的图示
4.如何处理记录下来的信息?
将拉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F1、F2的箭
头端连接,猜猜看合力和分力究竟有 什么规律?
只有共点力可以合成
非共点力: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 上,它们的延长线也不能相交于一点。
力的合成
观察以下两幅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力的作用效果, 求出合力。然后总结“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
F2
Hale Waihona Puke F1F2F1
已知:F1= 300N、F2=400N 则F合= F1+F2 = 700 N 方向 与F1F2方向相同
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调零会造成误差. 2.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有 摩擦力存在会造成系统误差. 3.两次测量拉力时,小圆环没有拉到同一点会造成偶然误差.
4.两个分力的夹角太小或太大以及F1、F2数值太小,作图时都
会造成偶然误差.
注意事项
(1)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2)应使橡皮条、弹簧测力计和小圆环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 平面内;
2.计算法:画出平行四边形后,根据三角函数的知识 求出力的大小。
典型例题
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 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的大小和方向 .
作图法求合力
F2=60N
15N 大小: F = 15×5 N= 75 N
两次拉动小环,都能使 小环静止在o点,才能实现合 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记录哪些数据?如何记录? 力的大小 弹簧测力计 力的方向 沿着各自拉线的方向
4.如何处理记录下来的信息? 力的图示
4.如何处理记录下来的信息?
将拉力F的箭头端分别与F1、F2的箭
头端连接,猜猜看合力和分力究竟有 什么规律?
只有共点力可以合成
非共点力: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 上,它们的延长线也不能相交于一点。
力的合成
观察以下两幅图片,结合生活经验体会力的作用效果, 求出合力。然后总结“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
F2
Hale Waihona Puke F1F2F1
已知:F1= 300N、F2=400N 则F合= F1+F2 = 700 N 方向 与F1F2方向相同
误差分析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没调零会造成误差. 2.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弹簧和外壳之间、指针和外壳之间有 摩擦力存在会造成系统误差. 3.两次测量拉力时,小圆环没有拉到同一点会造成偶然误差.
4.两个分力的夹角太小或太大以及F1、F2数值太小,作图时都
会造成偶然误差.
注意事项
(1)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时要使拉力沿弹簧测力计轴线方向; (2)应使橡皮条、弹簧测力计和小圆环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 平面内;
力的合成与分解-PPT

求出是负值,则其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二. 互成角度的两力的合成——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法
F2
F合
F合 F2
F1
F1
1.两力合力的大小的计算公式
F合 F12 F22 2F1F2 cos
力的合成是唯一的,两力的大小一定时,合力随两力 的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
2.两力合力的大小的范围——│F1-F2 │≤F合≤ F1+F2
一、力的合成
(1)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有向线段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 的大小 和方向都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 示出来,这就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2)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其它矢量合成的 普遍法则.
一. 同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
1.选择一个正方向 2.已知量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为正值,相反时为负值 3.未知量求出是正值,则其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3 分解原则: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三.力的分解——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1.力的分解不是唯一的,一般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或按照解题的实际需要分解。
2. 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等于分力,还可能小 于分力
3.力的分解有确定解的情况: a. 已知合力(包括大小和方向)及两分力的方向, 求两分力的大小 b. 已知合力及两分力的大小,求两分力的方向
c. 已知合力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分力 的大小和方向
d. 已知合力、一个分力的大小及另一分力的方向求 另一分力的大小—— 可能一解、两解或无解
G1
G1 G2
G2
•根据已知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 个分力方向,然后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解,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F2
F
F1
二. 互成角度的两力的合成——
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法
F2
F合
F合 F2
F1
F1
1.两力合力的大小的计算公式
F合 F12 F22 2F1F2 cos
力的合成是唯一的,两力的大小一定时,合力随两力 的夹角θ的增大而减小。
2.两力合力的大小的范围——│F1-F2 │≤F合≤ F1+F2
一、力的合成
(1)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有向线段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 的大小 和方向都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 示出来,这就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 2)平行四边形定则也是其它矢量合成的 普遍法则.
一. 同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
1.选择一个正方向 2.已知量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为正值,相反时为负值 3.未知量求出是正值,则其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3 分解原则: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分解
三.力的分解——力的合成的逆运算 1.力的分解不是唯一的,一般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或按照解题的实际需要分解。
2. 合力可能大于分力,也可能等于分力,还可能小 于分力
3.力的分解有确定解的情况: a. 已知合力(包括大小和方向)及两分力的方向, 求两分力的大小 b. 已知合力及两分力的大小,求两分力的方向
c. 已知合力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另一分力 的大小和方向
d. 已知合力、一个分力的大小及另一分力的方向求 另一分力的大小—— 可能一解、两解或无解
G1
G1 G2
G2
•根据已知力产生的实际作用效果确定两 个分力方向,然后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分解,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F2
F
F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
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力 F2=60 N,方向竖直向上。
1、求这两个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这两个力的合力 F 的大小和方
向能否用其它的方法求?如何求?
注意:解题步骤和格式
解:
1、作图法:参考课本63页例题 2、计算法:
F?
F
2 1
?
F
2 2
tan ? ? F 2
F1
? ? 53?
两次提水的过程中,作用效果 相 同,几位同学施加的力的大小 不相同。
这个实例说明一个力作 用的效果与两个力(或多个) 共同用力作用而产生的 效果 相同 。物理学中我们叫它等 效,也可以叫等效替代
自学指导1课本61-62页
1、什么是合力? 2、什么是分力? 3、什么是力的合成?
完成课本62页思考与讨论
思考:F1、F2大小一定 ,夹角增大 ,合力如何变化 ? 合 力什么时候最大 ,什么时候最小 ?合力的范围如何 ?
结论:合力与分力的夹角的关系
①合力随着θ的增大而减小。 ②当θ= 0°时,F有最大值F max = F1? F2 当θ= 180°时,F有最小值 F min = ③合力既可以大于,也可以小于或等于 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
≤F≤
思考与讨论:如果有 两个以上的力作用在 一个物体上,怎样求 合力?
F123
F1234 F12
F2 F3
F1
将任两力合成,再与其
F4 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不是在任何情 况下都能用?有没有适阅用的读条书件?本第 63页
1、什么样的力是共点力? 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 则有没有适用条件,如果有, 适用条件是什么?
教师指导
1、共点力要点:同一点或延长线相交 于同一点
2、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 于共点力。
共
非
点
共
力
点
力
当堂训练
答案: 1、A C D 2、D 3、B C
课堂小结:
回顾这节课学到了哪些新 知识?获得了哪些处理问题 的方法?有哪些成功的体验 和失败的教训?
布置作业
完成教材第64页“问题 与练习”第2、3题。
第三章 相互作用
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
1 、理解力的合成、合力与分力 的概念。 2、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 、会用作图法求解两个共点力 的合力,并能判断其合力随夹角 的变化情况。
新课导入
生活中常见到这样的事例: 一桶水可以由两个人提,也 可以由一个人提。
思考:
两次提水的过程, 作用效果是否相同? 学生施加的力是否相 同?
思考:
如何求合力呢?
实验: 设计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要求: 1、小组实验; 2、依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3、完成实验报告单。
结论:
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 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 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 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F2 F合
? 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