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合集下载

生鲜肉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Taqman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生鲜肉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Taqman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生鲜肉中3种食源性致病菌Taqman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陈秀琴1-2林甦1-2郑敏1-2黄梅清虫(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2.福建省畜禽疫病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350013)摘要为了建立一种可快速特异检测生鲜肉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试验针对沙门氏菌inv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和大肠杆菌O157:H7wzx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引物和Taqman 探针,建立多重qPCR反应体系,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重复性研究,用该方法检测30份生鲜肉中的3种食源性致病菌,并与国标法进行比较遥结果表明:该方法只扩增3种靶细菌,对其它供试菌不扩增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检测灵敏度均为105拷贝数/滋L,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灵敏度为104拷贝数/滋L;该方法的重复性良好曰对30份生鲜肉进行检测,检出3份沙门氏菌、4份金黄色葡萄球菌和7份大肠杆菌O157:H7,与国标检测方法相比,大肠杆菌O157:H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各有1份样品不符合,其它阳性样品完全一致遥说明建立的基于Taqman探针的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以特异、快速地实现对生鲜肉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遥关键词多重荧光PCR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检测食源性致病菌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31(2021)03-0022-06Establishment of a multiplex Taqman real-time PCR assay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ctionof three foodborne pathogens in fresh meatChen Xiuqin1,2Lin Su1,2Zheng Min1,2Huang Meiqing1,2(1.Institute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Fuzhou350013;2.Fujian Animal Diseases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Fuzhou350013)Abstract In order to develop a rapid and specific multiplex real-time PCR assay for detection of Salmonella,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O157:H7in fresh meat.The primers and Taqman probes were designed with invA,nuc and wzx gene as target sequence,corresponding Salmonella,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O157:H7for the multiplex real-time PCR assay.The specificity,sensitivity and reproducibility of the assay were evaluated.Thirty fresh meat samples were screened for the3foodborne pathogens applying the assay compared with national standar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ultiplex real-time PCR assay was able to detect the3target pathogenic bacteria,whereas other bacteria were not recognized.The sensitivity of the assay for Staphylococcus au-reus,Salmonella and Escherichia coli O157:H7was105copies/滋L,105copies/滋L and104copies/滋L,respectively.The repeatability of this assay was good.Among the30samples,3positive for Salmonella,4positive for Staphylococcus aureus,7positive for Escherichia coli O157:H7.All positive sample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thod except for one Escherichia coli O157:H7positive sample and one Staphylococcus aureus positive sample.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Taqman probes-based multiplex real-time PCR assay is specific and rapid for detection of Salmonella,Staphylococcus aureus and Escherichia coli O157:H7in fresh meat.Key words Multiplex real-time PCR Salmonella Staphylococcus aureus Escherichia coli O157:H7Detection Foodborne pathogens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荧光PCR检测方法的建立韩春来【期刊名称】《家禽科学》【年(卷),期】2011(000)008【摘要】In this paper,we designed the specific primers and probes targeting conventional genes from Salmonella,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Campylobacter jejuni.After optimization of reaction conditions,a multiplex real-time PCR was developed.Specificity of each simplex real-time PCR assay was validated by testing various bacteria including positive isolates and negative isolates.The sensitivity of the triplex PCR assay was determined by detecting serially diluted Purified DNA and DNA extracted from bacterial culture by boiling.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t is effective,specific,sensitive techniqu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effective tool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three foodborne pathogens such as Salmonella,Listeria monocytogenes and Campylobacter jejuni.%根据沙门氏菌、空肠弯曲杆菌和单核增生李斯特氏菌的保守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和以不同荧光素标记的探针。

三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

三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

三种常见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PCR快速检测陈迪;杨银元;李凌飞【摘要】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apid, sensitive and specific PCR diagnostic method to detect the three foodbome pathogens including Esche-richia coli,Salmonella typhimurium and Listeria monocytogenes, their specific primers were designed. 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primers were verified by single, duplex and triplex-PCR reaction, and by detecting the foods artificially infected with the three pathoge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foodbome pathogens were amplified purpose fragments, and no other non-specific fragments were amplified. PCR test for the foods artificially infected with the pathogens also received specific segments of the purpose bacteria, and the results were stable. The multiplex PCR method in the present study was highly specific and sensitive. It would provide a fast, simple, and reliable method for the rapid detection of foodbome pathogens, which had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aning.%为建立对3种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快速、敏感、特异的多重PCR诊断检验方法,本研究设计了上述3种菌的特异性PCR引物,通过单一、双重及三重PCR反应检测,并对人工感染的饮料和面包2种食品进行验证.结果表明,3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单一、双重和三重PCR均成功扩增出目的片断,没有非特异性扩增.人工感染食品的PCR检测也获得了目的菌的特异性片段,并且结果稳定.本研究所建立的多重PCR反应系统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食品中常见致病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1(024)006【总页数】4页(P2359-2362)【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沙门氏菌;多重PCR【作者】陈迪;杨银元;李凌飞【作者单位】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食品安全已成为当今世界性公共卫生热点。

3类食品中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3类食品中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3类食品中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摘要建立了3类食品中沙门氏菌快速、敏感、特异的PCR快速检测方法。

选取inv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1对引物,在沙门氏菌中能扩增出198 bp的预期片段,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表现出极好的沙门氏菌种特异性。

通过对沙门氏菌标准菌种纯培养液PCR方法灵敏性的检测,发现纯培养的检测极限为72个细菌。

用该方法对3类共计56份食品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传统分离鉴定方法完全相符,表明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食品;沙门氏菌;PCR快速检测方法;建立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肠杆菌科中重要的常见人畜共患病原菌。

该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2 523个血清型,我国发现的血清型近300个。

许多血清型的沙门氏菌都能产生毒素,以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最为常见[1]。

常见的肉类食品和奶蛋类食品都会被沙门氏菌污染,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中毒病例占首位或第2位[2-3]。

有资料显示,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4]。

另外,每年出口的食品由于沙门氏菌污染而造成退货或索赔,以及食品加工厂由于沙门氏菌污染,经常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对食品中致病菌的监测和检验也就越显示其重要性。

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同时满足食品出口业日益发展的需要,建立快速、敏感而又特异的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分子细菌学研究的开展,人们对细菌的毒素、侵袭素与毒力岛等毒力因子的认识不断深入,使细菌检测从表型特征鉴定逐渐向遗传特征的鉴定,而PCR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体外扩增特异性DNA片段的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性高和特异性强的优点[5-7],因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尝试利用该技术来检测食品中以及临床样品和环境中的沙门氏菌。

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与灵敏度主要取决于相应检测靶点的选择,本研究选取invA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1对引物,成功地建立了沙门氏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

多重PCR方法检测食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多重PCR方法检测食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多重PCR方法检测食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江迎鸿;谭贵良;陈亚波;李向丽【摘要】通过扩增霍乱弧菌(VC)、副溶血性弧菌(VP)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建立了VC、VP和LM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相应的扩增片段分别为588、450、234 bp.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可实现对上述致病菌的同时检测,在接种食品中检测灵敏度达到103 CFU/mL.【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38)010【总页数】4页(P135-137,150)【关键词】多重PCR;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食品【作者】江迎鸿;谭贵良;陈亚波;李向丽【作者单位】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中山528403;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中山528403;中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广东中山528403;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药系,广东中山5284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01.6长期以来,各食品质检部门和食品企业内部大都采用培养的方式对致病菌进行检测。

这些传统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结果假阳性较高,不能适应现代微生物快速检测发展的需要。

因此,近年来一些研究者开始采用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如定量PCR和多重PCR法)对食品中致病菌进行检测。

其中多重PCR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可在同一个PCR反应体系中加入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引物,同时扩增出多个核酸片段,实现对多个致病菌的快速检测。

目前已有对水产品中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1-2]以及对饮用水[3]和无公害畜禽肉中[1]多种致病菌进行多重PCR检测的报道,但未见对食品中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3种致病菌进行多重PCR检测的研究。

本研究采用以上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在单重PCR的基础上建立了多重PCR检测方法,实现了多种致病菌的同步快速检测。

多重PCR检测四种食源性病原弧菌

多重PCR检测四种食源性病原弧菌

多重PCR检测四种食源性病原弧菌食源性病原弧菌主要包括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大肠杆菌等。

这些细菌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

为了有效检测这些病原弧菌,多重PCR技术应运而生。

多重PCR检测技术是一种能够同时检测多个目标基因的PCR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引物对应着不同的目标基因,通过特定的PCR扩增剂进行扩增。

在PCR反应过程中,如果存在目标基因,则会产生相应的扩增产物,从而被检测出来。

对于四种食源性病原弧菌的多重PCR检测,首先需要针对每种细菌设计特定的引物。

这些引物需要能够特异性与各自的目标基因序列进行结合,从而实现对目标基因的特异性扩增。

接下来,需要选择适合的PCR扩增剂,确保PCR反应的顺利进行,并产生足够的扩增产物。

在完成引物设计和PCR扩增剂选择后,就可以开始进行多重PCR实验操作。

需要将四种细菌的DNA样本进行混合,以实现对四种病原弧菌的同时检测。

随后,在PCR仪中进行多重PCR反应,通过调整不同的反应条件,如温度、时间等,以确保每种目标基因的特异性扩增。

通过凝胶电泳等手段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观察是否存在目标基因的特异性扩增条带。

多重PCR检测四种食源性病原弧菌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能够实现对这四种细菌的同时检测。

该方法还具有快速、简便等优点,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样本进行检测。

在应用方面,多重PCR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食品检验、疾病诊断等领域,为食品安全和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本文介绍了多重PCR检测四种食源性病原弧菌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和快速简便等优点,为食品安全和临床诊断等领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然而,尽管该方法具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可能受到实验条件、引物设计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

因此,在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综合判断。

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提高引物设计的准确性以及发掘更多新型的多重PCR技术,从而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多重PCR快速检测3种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快速检测3种食源性致病菌
埃希菌 O 1 5 7、 阪 崎 肠杆 菌 7种 菌 混 合 在 一 起 提 取混 合 基 因组 D N A进 行 P C R扩 增 , 显 示 很 好 的特 异 性 结 果 。结 论 建 立 的 多重 P C R检测方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 产 单 核 李 斯 特 菌 和 沙 门菌 的 快 速 检 测 , 具有快速 、 简便 、 灵敏 的特点 , 可 广 泛 应 用 于 食 品 卫 生 检测 、 食 物 中 毒 应 急处 理 和临 床 检 验 等 领 域
采用 L B培 养液 对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产 单 核 李 斯 特 菌 和 沙 门菌 标 准 菌 株 进 行 增 菌 。根 据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的 n u c基 因 、 产 单 核 李 斯 特 氏菌 的 h l y A基 因 、 沙 门 氏菌 的 i n v A基 因设 计 引 物 , 通过多重聚合酶链反应f P C R 1 对 上 述 3种 食 源 性 致 病 菌 的 目的 基 因进行扩增 , 同时 对 反 应 体 系进 行 优 化 。结 果 对 平 均 浓 度 为 5 c f u / m l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 产单 核 李 斯 特 菌 和 沙 门 氏菌 在 L B 培 养 液 中进 行 8 h振 荡 培 养 , 可 以检 出 阳性 结 果 ; 把金黄色葡萄球菌 、 产单核李斯特菌 、 沙 门菌 、 志贺菌 、 蜡 样 芽孢 杆 菌 、 大 肠
吴建英, 宋建新 , 曹金 萍, 涂智杰, 余慧宏, 胡芹, 魏建萍, 潘剑
f 江 西 省 景 德 镇 市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江西 景德镇 3 3 3 0 0 0 1
摘 要 : 目的 建 立 一 种 能 同 时检 测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产单核李斯特菌和沙门菌 3 种 致 病 菌 的多 重 P C R 检 测 方 法 方 法

多重PCR 技术在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中的研究进展

多重PCR 技术在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中的研究进展

目前,已有报道的食源性致病菌接近300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单核细胞性李斯特菌等都是最常见的,由其引发的食源性疾病对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是食品安全重大隐患。

随着食品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人民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食品微生物检验作为食品安全检测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传统微生物检验方法检验周期较长、培养鉴定繁琐复杂,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社会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需要,因而更加快速简便高效的检测方法成为科研热点。

近年来,随着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PC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领域。

1 PCR技术发展概况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使DNA在短时间内呈指数增加的分子技术。

PCR是通过控制不同温度实现DNA变性-退火-延伸这一过程的连续多次循环,每循环一次(约2~4 min)DNA扩增一次,3 h 就可以将特定DNA倍增成百上千万倍。

经过30多年的发展,PCR技术已有十几种之多,例如QPCR、多重PCR、微滴式数字PCR、反转录PCR等,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食品、考古等领域。

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PCR技术主要应用于微生物、转基因食品的检测、动物源性成分检测等方面。

2 多重PCR技术多重PCR的基本原理、反应试剂和操作过程与常规PCR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可以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多种特异性引物从而实现多种目的DNA的同时扩增,在保留传统PCR检测质量优势的同时显著减少检测步骤,具有高效性、系统性、经济简便性等特点,目前在食品中多种微生物的同时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3 研究应用进展3.1 在果蔬检测中的应用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冯可[1]根据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O157:H7和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4种致病菌菌的靶基因设计特异性探针,建立了同时检测鲜切果蔬中这4种致病菌的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对应的检出限分别为4.2×104、1.8×104、7.3×104C F U/m L和5.4×104 CFU/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 注册号
扩增
引物序列 (5′- 3′)
长度
肠毒性大肠埃希菌 LTB NC002128 CTGGTAGTGTCTCGGGTGTGTGGTAGCTTGAGCGGTG 194 bp
沙门菌
invA NC004631 AAGAAGCGTCATCGTTAGTCACGACTCGTATCACAT 279 bp
福氏志贺菌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960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年 11月 第 17卷 第 11期 Chinese Journal of Health Laboratory Technology, Nov 2007; Vol 17 No 11
[摘要 ]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多重 PCR 方法 。方法 :本研究根据肠毒性大肠埃希菌 ( enterotoxigenic E. coli, ETEC)的大肠杆菌不耐热毒素 (Heat labileenterotoxin, LT)的 B 亚单位 (LTB ) 、伤寒沙门菌 (S alm onella typh i)的侵袭蛋 白 A ( invasion p rotein A , invA ) 、福氏志贺菌 (Sh igella flexneri)侵袭性质粒抗原 H基因 ( invasion p lasm id antigen H , ipaH ) ,分 别设计了三对引物 ,预计 PCR扩增的目的基因片段为 194、279和 435 bp。对单个基因 PCR和单管多重 PCR扩增的特异 性 、敏感性分析以及建立 L16 (43 )正交试验对单管多重 PCR扩增条件如引物浓度 、dNTP浓度和 Tm 值等的优化 ,建立了 快速检测肠毒性大肠埃希菌 、伤寒沙门菌和福氏志贺菌的稳定的单管多重 PCR 方法 。结果 :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分别 为 : 145 pg /m l肠毒性大肠埃希菌的基因组 DNA、100 ng /m l 伤寒沙门菌的基因组 DNA、7 ng /m l 福氏志贺菌的基因组 DNA,与单基因 PCR检测的灵敏度相同 。并且模拟检测食品中的细菌 ,结果很稳定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 、检验周期 短 、特异性和灵敏度高 ,能够快速地实现对食品中的多种致病菌的诊检和监控 。 [关键词 ] 多重 PCR;食品检验 ;肠毒性大肠埃希菌 ;伤寒沙门菌 ;福氏志贺菌 [中图分类号 ] R1551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4 - 8685 (2007) 11 - 1959 - 04
以肠毒性大肠埃希菌的编码 LTB 的基因 ,沙门菌的 invA 基因 ,志贺菌的 ipaH基因为研究对象 ,根据 Genbank中基因序 列 ,应用 Primer 510 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如下三对特异性引物 (表 1) 。
表 1 多重 PCR 扩增的目的基因名称及序列号及引物设计
菌种
目的 NCB I
将肠毒性大肠埃希菌接种于肠道菌增菌肉汤 、沙门菌接 种于 SC增菌液 、志贺菌接种于 GN 增菌液 [6 ]中进行增菌 ,然后 接种于 EMB培养基上进行纯培养 。挑一单个菌落复接种到 30 m l相应增菌液内增菌 ,提取 1 m l 菌液用甘油保存于 80℃备用 。其余菌液与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霍乱弧菌和 副溶血 弧 菌 的 培 养 液 分 装 于 离 心 管 中 , 5000 r/m in 离 心 1 m in,收集沉淀 , 用 细 菌 DNA 提 取 试 剂 盒 提 取 3 种 细 菌 的 DNA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 DNA 浓度 ,分装数管 , - 20℃保 存备用 。肠毒性大肠埃希菌基因浓度为 145μg/m l,沙门菌基 因浓度为 100μg/m l,志贺菌基因浓度为 70μg/m l。 114 扩增的目的基因及引物设计
ipaH NC008258 GCGGGCATAGTGAACATAAAGCGGTAAGACGTTCAACAC 435 bp
115 单基因 PCR扩增及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 先对 3种菌进行单独扩增 ,反应体系 :模板 DNA 1μl,上 、
下游引物各 1μl(10 pmol/L ) , dNTP 115μl(215 mmol/L ) , Taq 酶 015μl(单位为 5 U /μl) , 10 ×Taq酶 buffer 215μl,M gCl2 溶 液 115μl,其余用无菌的去离子水补足 ,总体积 25μl。 PCR 扩增条件 : 95℃变性 3 m in, 94℃变性 50 s、54℃退火 50 s、72℃ 延伸 50 s,共进行 30个循环 ,最后 72℃延伸 10 m in, PCR 产物 在 115%的凝胶上进行电泳 。将 3个 PCR 扩增产物进行回收 , 然后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 ,并与 Genbank中发表的相应序列 进行比较 。
[ Abstract] O bjective: To establish and app ly multip le PCR for diagnosing three food - borne bacterial pathogens1M ethods: Three pairs of p rimers have been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Enterotoxigenic E1coli ( ETEC) heat labileenterotoxin B (LTB ) , S alm o2 nella typh i invasion p rotein A ( invA ) , S h igella flexneri invasion p lasm id antigen H ( ipaH) 1Anticipated PCR p roduct was 194, 279 and 435 bp1The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PCR were analyzed for single gene1M ultip le PCR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for di2 agnosing ETEC, S a lm onella typh i, S h igella flexneri after analysis and op tim ization reaction condition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L16 (43 ) 1Results: The sensitivity of multip le PCR was 145 pg/m l genome DNA for ETEC, 100 ng /m l for S a lm onella typh i, 7 ng /m l for S higella flexneri, which are same as the sensitivity of single PCR1The results were stable in simulated exam ination. Conclusion: The multip le PCR method is valuable for exp loration and app liacation1 [ Key words] M ultip le PCR; Food inspection; Enterotoxigenic E1coli; S a lm onella typh i; S h igella flexneri
将已经测定浓度的 3种细菌的模板 DNA 按 100 ~10 - 10倍 稀释 ,按照相同的上述条件分别进行 PCR 扩增 ,测定单基因 PCR扩增的敏感性 。 116 单管多重 PCR的扩增反应体系
生物学研究 。
会出现恶心 、呕吐 、腹痛等相似的症状 ,尤其是症状不典型者 , 极容易被相互误诊 ,影响治疗而导致慢性感染或带菌者 。因 此 ,迫切需要对这 3 种病原体进行准确而快速的诊断 。目前 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对这些致病菌的检验大多仍沿用传 统的对残余食物的细菌培养及鉴定方法 ,检验步骤繁琐 ,检验 周期较长 ,而且检测的灵敏度也较低 。尤其是在应对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上 ,不能够满足诊断及时 、结果准确 、敏感性和特 异性高的要求 [5 ] 。
近年来 ,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 食品安全已成为 当今世界性公共卫生热点 。食源性致病菌是引起食源性疾病 的首要原因 , 食源性致病菌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是食品 安全的重大隐患 。据 WHO 估计 ,发达国家每年约 30%的人口 患食源性疾病 [1 ] ,在发展中国家情况更为严重 ,估计每年腹泻 及其相关疾病有 217 亿病例 , 导致 240 万 5 岁以下儿童死 亡 [2 ] 。食源性疾病可以侵犯任何人群 ,儿童 、孕妇 、年老体弱 者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更容易感染食源性疾病 ,成为最主要 的受害人群 [3 ] 。

1 材料与方法 111 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霍乱弧菌 、副溶血弧菌 、伤寒沙门菌 、福 氏志贺菌 、肠毒性大肠埃希菌由安徽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和安徽省合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PCR扩增试剂购自上海 Promega公司 、DNA 提取试剂盒 购自上海赛百盛基因技术公司 、100 bp DNA ladder marker购 自 Takara宝生物工程 (大连 )有限公司 、751 型紫外分光光度 计购自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 、DYY - 5型电泳仪由北京市六 一仪器厂生产 、M astercycler梯度 PCR仪购自 Eppendorf公司 。 113 细菌的培养和基因组 DNA 的提取
肠毒性大肠埃希菌 ( enterotoxigenic E1coli, ETEC) ,伤寒沙 门菌 (S a lm onella typh i) ,福氏志贺菌 ( S h igella flexneri)是引起 食源性疾病的常见 3种病原体 [4 ] 。这 3种病原体感染人体都
[基金项目 ] 安徽医科大学校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522562) [作者简介 ] 蔡亦红 ( 1980 - ) ,女 ,硕士 ,助教 ,主要从事卫生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