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操作流程(简单)
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的应用

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4-27T11:40:20.666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2年2期作者:王鹏王遵义朱梦雪章雪琳宋香阁[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性分析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应用微创旋切术的效果。
王鹏王遵义朱梦雪章雪琳宋香阁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三科沧州 061001【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性分析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应用微创旋切术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8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例进行研究。
患者应用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获取病理标本后证实为乳腺癌,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并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本次治疗后6例患者均治愈,成功率为100%;在美观度方面,经统计患者评分为(86.57±3.39)分;在患者满意度方面的评分显示(91.21±2.59)分;术后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将微创旋切术中发现的乳腺癌患者,可以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且效果显著,治愈率较高,同时美观度得到患者满意,而且存在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创旋切术;乳腺癌;保留乳房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乳腺癌的治愈率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在此基础上,诸多女性为了追求美观度,更青睐于微创技术。
所以,在最大限度保留正常乳腺组织的基础上并且尽可能不影响乳房外观的情况下,对乳腺癌组织进行更多的微创根治性切除已成为乳腺科医师研究的重点[1]。
微创旋切术属新型的微创手术方法,也是乳房良性肿瘤切除的最新诊断及治疗的手段,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
本文主要针对性分析微创旋切术中发现乳腺癌,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在2018年7月-2021年7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例进行研究。
患者应用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获取病理标本后证实为乳腺癌,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并分析治疗效果。
本次患者年龄在31-49岁之间,均数(40.12±2.05)岁。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操作规范与技巧研究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操作规范与技巧研究乳腺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肿瘤治疗方法,腔镜技术的引入使得手术更加精确、创伤更小、恢复更快。
本文将针对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操作规范与技巧进行研究。
一、手术操作规范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需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包括病理类型、乳房结构、肿瘤位置等信息的获取。
患者需要进行术前准备,包括乳房清洁、手术部位标记等。
2. 麻醉方法选择:一般选择全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选择椎管内麻醉或局部麻醉。
3. 体位设置: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可以选择背卧位或侧卧位,患侧的上肢需处于屈曲位置,以便进行手术操作。
4. 手术器械准备:准备腔镜器械、手术刀、止血夹等常规器械,并确保其状态良好、无损坏。
5. 术中负责人:术中需设立专人负责镜下操作,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6. 术中操作规范: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切口位置和数量,确保足够的工作空间和可视度。
在进入腔镜后,应注意避免破坏正常乳腺组织,减少出血风险。
术中应细致检查淋巴结,确保彻底清除恶性病变。
7. 切除标本处理:完成手术切除后,需对乳腺组织进行标本处理,确保术后病理检查的准确性。
8. 术中并发症处理:根据患者术中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如出血、血肿等。
二、手术技巧研究1. 切口选择及设计:术前需要综合考虑病变位置、肿瘤大小、皮肤松弛度等因素,选择最佳的切口位置。
切口设计应良好,避免影响整体美观。
2. 腔镜应用:腔镜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可视度,减少手术创伤。
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手术器械的选择和正确使用,避免伤害到周围组织。
3. 减少出血:在手术切除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出血。
可以采用合适的电凝术、结扎术等技术,确保手术区域可清晰观察。
4. 淋巴结清扫:淋巴结清扫是乳腺癌手术中重要的一步,需要谨慎操作。
根据术前评估结果确定清扫范围,应注意保护周围重要组织和结构。
5. 术后处理:术后需定期观察伤口情况,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帮助患者快速恢复。
应用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效果分析

临床医学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应用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效果分析宋立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兖州区人民医院),山东济宁 272100[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旋切手术、常规手术方案对于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治疗的不同效果。
方法 便利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省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良性乳腺肿物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75例。
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旋切手术方案。
比较两组患者的乳房外观美容评分、血清疼痛因子水平、手术操作结果。
结果 研究组术后1、3个月的切口瘢痕形成评分、术后3个月的色素沉着、乳头乳晕感觉指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研究组术后3 d 的血清疼痛因子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研究组的手术操作结果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
结论 良性乳腺肿物手术治疗中,选择微创旋切手术的优势比常规手术高,如减轻切口瘢痕程度,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其切口愈合时间。
[关键词] 良性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手术;常规手术;切口美观度[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4)03(a)-0063-04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Rotatory Surgery and Conventional Surgery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MassesSONG LiJining Third People's Hospital (Yanzho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Province, 272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effects of minimally invasive rotatory surgery and conventional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tumors.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with benign breast tumors admitted to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Jini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22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7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surgery,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rotary surgery. The cosmetic score of breast appearance, the level of serum pain factor and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score of incision scar formation, pigmentation and nipple areolar sensation at 1 and 3 months after surgery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The serum pain factor level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3 d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The results of opera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ll P <0.05). Conclusion In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masse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ly invasive rotatory surgery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surgery, such as reducing the degree of scar, relieving postoperative pain, and shortening incision healing time.[Key words] Benign breast mass; Minimally invasive rotary surgery; Conventional surgery; Incision aesthetics良性乳腺肿物属于女性的常见疾病,并且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其中纤维腺病结节、乳腺脓肿均属于此病的常见分类[1]。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步骤与操作技巧

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步骤与操作技巧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乳腺外科手术,适用于部分乳腺癌患者。
该手术通过腔镜技术,可以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并有效地保护患者的乳房美观。
下面将为您介绍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的手术步骤与操作技巧。
1. 术前准备:在进行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前,首先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包括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摄影等,以确定病变的性质和位置。
然后,麻醉科医生会与患者进行沟通,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给予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术前,还需要对患者进行洗胃、导尿等操作。
2. 切口位置与引流管选择:在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中,通常选择腋窝或乳房下缘作为切口位置。
在选择切口位置时,需要考虑术后疤痕的隐藏性和乳房的美观性。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大小的引流管,以减少术后渗液的积聚。
3. 腔镜引入与操作:在术中,主刀医生会先进行腔镜引入,通常选择第2或第3肋间的入路。
经皮脂肪组织电刀切开皮肤后,穿刺肌肉层,插入腔镜。
并通过电视显示屏观察手术区域,进行后续的手术操作。
4. 淋巴结清扫与乳腺切除:在进行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时,除了切除乳腺病变部分外,还需要进行纵行切口,以清除相关淋巴结。
切除范围的大小和具体位置,需要根据病变的情况进行决策,并在手术中进行操作。
5. 出血控制与引流管放置: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中,出血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医生会通过电刀或电凝器等器械进行血管的止血,并在需要的位置放置引流管,以减少术后渗液。
在引流管放置完毕后,通常会进行负压引流,以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
6. 术后处理与伤口闭合:在手术结束后,主刀医生会对伤口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伤口的闭合。
根据切口位置和大小,可以选择皮肤缝合或使用创口贴等方式进行伤口的处理。
在伤口闭合后,还需注意术后敷料的清洁与更换,防止感染的发生。
7. 术后护理与康复:经腔镜下乳腺切除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术后护理和康复。
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如恢复期乳房按摩、术后复查等。
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乳腺肿物微创旋切术的术中配合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肿物的术中配合及护理。
方法:对75例108个肿物在超声引导下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乳腺肿物患者予以术前护理、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
结果:108个肿物均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全部患者恢复良好。
结论:应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肿物效果好,微创优势明显,操作简单、安全、创口小、不留疤痕。
而充足的术前准备、严谨术中配合以及恰当的术后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麦默通旋切系统;乳腺肿物;微创;护理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保健意识的加强及诊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乳腺病灶包括不能触及的乳腺隐匿性病灶被检出。
传统手术方法是对良性肿块进行切除,常在乳房上留下较大瘢痕,影响美观,即使采用乳房隐匿性切口,也难掩患者的顾虑[1]。
麦默通旋切系统是用乳腺微创活检的新技术,具有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不需缝合,几乎无疤痕的优点,受到广大爱美女性的喜好。
我科于2011年10月引进美国强生公司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B超引导下利用负压吸引原理进行乳腺肿块微创切除术.2011年11月~2012年5月我院对75例108个乳腺良性肿块进行微创切除,手术顺利,密切术中配合,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75例共108个病症,均为女性患者,年龄17~52岁,平均32岁,其中单侧乳房肿块50例,双侧乳房肿块25例,病灶范围最大3.0cm×1.5cm,最小0.5cm×1.0cm。
均在B超引导下行微创旋切术并取组织检查。
经病理切片诊断为纤维腺瘤50例,纤维囊性乳腺病5例,乳腺良性增生16例,灶性导管上皮增生,个别钙化小体3例,乳腺癌1例。
术后1个月随访肿块无残留,无明显手术疤痕,乳腺外形正常,穿刺部位瘢痕不明显,触感正常,手术效果满意,而充足的术前准备及恰当的术后护理明显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良好护理效果。
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良性肿物中的应用

[] J .临 床 医 学 工 程 , 2 0 ,2 ( 6 : 1 - 1 09 1) 7 9. 。 ・ 一 [] 张超杰 .麦默通 ( am t m )微创系统在乳腺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 4 Mmooe j 中国医疗前沿 ,20 ,8 6 3 . 0 9 :3 - 7 [] 高学忠 .M m o o e 5 a m t m 微创 活检系统诊治 乳腺病灶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析 [] J .广西医
麦默通微创旋切 技术在 乳腺 良性肿 物 中的应用
王新 云 杜 江 贺 静
1 2 2 301 吉化集 团公 司总医院,吉林 吉林 【 摘 要 】 目的:探讨超声 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对乳腺 良性肿物 的应用价值 。方 法:对4 例乳腺 良性肿物在 超声引导行麦默通 8 微创旋切术 ,术后 常规病理检 查,术后 13 - 个月后复查 。结 果:所 有患者均在实 时超 声引导下完成肿物切除术 ,超 声引导成功率达1 0 。 0 % 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6 2 % . 5 ,并发症为创面血肿和皮肤青紫 ,均无明显手术疤痕。结论:超 声引导下麦默通技术是一项定位准确,安全 高 效,并发症 少,有较理想美容效果 的乳腺微创技术,尤其适用 于直径3 m c 以下的 良性肿物 。 ‘ 【 关键 词】麦默通旋切技术 ;乳腺肿物;微创;超声引导 【 中图分类号 】R 3 . 7 7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 5 7(0 0 6 0 5 1 0 7 8 1 2 1 )1— 9 —
乳腺肿物切除术(2020年日间手术病种手术操作规范)

主要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
ICD-10码:D24
主要操作
乳腺肿物切除术
ICD-9-CM3码:85.21
入院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4乳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日间手术路径;3.原则上ASA分级Ⅱ级及以下;4.需经过术前麻醉评估。
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测定
FKA03701
单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
b14
FKA03702
/多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
b14
FKA03703
/十二通道常规心电图检查
b14
EABVN001
胸部X线摄影
c22
EDCYA001
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c65
EABYA001
乳腺X线摄影
c26
治疗
ABCA0001
静脉输液
CAGC1000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CAGD1000
/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
CGLG100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性(HBsAg)测定
CGLH1000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HBsAg)测定
CGMA1000
丙型肝炎抗体(抗HCV)测定
CGMF1000
人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测定
CGPP1000
FKA02203
检测仪中心静脉压测定
d80
HAP28901
麻醉恢复室监护
k40
FKA05705
无创心电监测
b9
HAN05201
/有创连续动脉血压监测
k70
FKA05709
乳腺良性肿物微创旋切术的术中配合及围术期护理

虑 。②集 中患者在术前 一天参观手术室 ,对手术室环境有一 定 护理 ,积极的护理配合对围术期的处理起着重要作用 。 了解 ,减轻恐惧 心理 。③ 当天 同类 手术 患者安 排在 同一个病 参 考 文 献 房 ,请手术后患者现身说法 ,当天第 1 个手术患者 回室后更具 f] 骆 成玉. 1 乳腺疾病 的微创 与功能治疗 [ . J 实用临 床医药杂 志, 0 3 ] 20,
收稿 日期 :2 1 — 5 1 修 回 日期 :2 1— 6 1 00 0 — 1 00 0 — 8
作者 简 介 :梁 翠琼 (9 6 ) 16 一 ,女 ,广 东佛 山人 ,副 主 任 护 师 ,护 士 长 本科 ,研 究 方 向 : f 护 理 ,护 理 管 理 ,护 理 教 育 ;梁 丽 姬 ( 9 1 临床 1 8 一) 女 ,广 东 佛 山 人 ,护 师 ,本 科 ,学 士 学位 ,研 究 方 向 :l 护 理 。 床
康复…,生理微 创和 心理微 创 同样受 到重视 ;乳 腺 良性肿 物 时机器运转 的声音会对患者产生 巨大的心理压力 .手术时要体
Ma m t e 能 明确 诊 断且 切 除彻 底 ,皮肤 疤 痕 小 ,美容 效果 贴 患 者 ,适 当解 释 手 术 步 骤 ,语 言 通 俗 易 懂 。语 气 亲 切 平 和 , m oo 术 m
2 护 理
活动患侧上肢 ,避免碰撞切 口。②术后弹性绷 带加压包# 2 L4小 时 ,期 间注意 观察病人有无胸 闷、呼吸困难等主诉 。解除弹性 天内保持穿刺 口干洁 。肿瘤较大 的术后可能轻度皮肤 凹陷 。告
21 术 前 准 备 了解 病 史 ,避开 月 经 期 ,血 细胞 分 析 、凝 血 四项 绷带后 ,检查穿刺 E周 围皮肤是否瘀黑 ,出血。③ 告知病人 7 . 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微创旋切手术操作流程
术前准备
1、术前30min肌注止血药物(酚磺乙胺)
2、术前30min肌注镇静剂
3、术中用品:定位笔、垫子、盐水500ml两瓶、无菌手套3付、
换药碗2个(备镊子)、消毒用品(酒精或碘伏棉球)、麻醉用
品(利多卡因、5ml及10ml空针各一支、盐水)、术区止血:
付肾素1支、洞巾、手术衣、刀、纱布、绷带或胸带、术后洗
刷器械:肝素2支。
4、术前在B超引导下将乳房肿块标记定位。
5、将垫子垫于患侧背下;用无菌手套包裹超声探头,涂以常用的
皮肤消毒液。
6、仪器安装、启动
操作方法
手术前1小时和15分钟分别肌肉和静脉注射止血药物。
探测病灶:患者取仰卧位,患侧可稍抬高15度。
首先常规超声探测乳腺病灶并体表定位。
然后常规消毒术区皮肤,铺巾,用无菌手套包裹超声探头,涂以常用的皮肤消毒液,对拟实施旋切术的病灶进行超声定位。
启动彩色超声多普勒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确定进针部位和方向,避免损伤血管。
为减少术后瘢痕对外观的影响,一般在腋前线或乳房下皱襞处进针,对多发性肿块,尽可能选择兼顾多部位肿块的进针部位,必要时可取多个切口。
麻醉:用注射器(21G普通针头)将%~1%的利多卡因注射至病灶深面及穿刺针道。
穿刺旋切:在预定穿刺点用尖头刀切开皮肤0.5厘米,取合适穿刺角度,将旋切刀刺入(与皮肤切口方向一致避免呈+字)并穿刺至乳腺病灶深面。
超声引导下确定切割槽区完全对准病灶,随后进行抽吸旋切,旋切刀可作扇形旋转,以进行多次、多处旋切,必要时调整旋切槽的方向。
对乳腺纤维腺瘤及较小的乳腺内可疑病灶分别进行多次旋切,直至将病灶完全切除。
采用超声进行纵横方向扫描确定病灶完全消失,即认为肿块被完
全切除。
在旋切过程中和推出旋切刀前可用真空抽吸清除局部积血,用超声探测确定无肿块残留后终止旋切。
若为钙化灶,则行标本钼靶摄片,以证实钙化灶已经被切除。
对多发病灶分次逐一切除。
穿刺点的小切口无需特殊处理。
操作完成后病灶及针道局部压迫15分钟。
为减少术后出血的几率,可用绷带加压包扎24~48小时。
切除组织按先后顺序排列,帮助识别肿块是否被完全切除。
送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如为恶性肿瘤,则行进一步外科治疗。
术前医嘱
·定于某日上/下午在局麻下行左/右/双乳肿块微创旋切术
·术前禁饮食
·备皮
·术中快速冰冻病理
·酚磺乙胺 im 术前30min
·阿托品
鲁米那 im 术前30min
﹪NS 3ml
手术记录
患者取仰卧位,患侧上肢向上抬高或置于脑后,术区消毒铺巾,局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麻醉满意后,取腋前线或乳房下皱襞处的纵/横行切口长约0.5cm,切开皮肤,在B超定位下将几G的旋切刀穿刺定位于左/右乳某个象限几点位肿块的下方,将肿块连同周边的少量腺体组织一并切除,共切出长约几cm的组织条几根,其上见肿块完整,大约几cm,有无明显的包膜,颜色xx,质地xx,形态xx,将肿块连同腺体组织一并送快速病理,回示为xx。
操作完成后病灶及针道局部压迫15分钟,术区加压包扎,绷带或胸带外固定。
手术顺利,术区出血不多,病人安返病房。
术后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