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美学作业

桥梁美学作业
桥梁美学作业

梧州市西江四桥桥型选择的美学对比

桥梁的美学质量是指桥梁建筑给予人们的一种综合审美效应,是人们从审美的角度与高度与桥梁进行鉴赏和评价的结果。而在审美领域,却很难形成一种统一的不变的标准和尺度,丰富性和变异性是审美领域的常态。因此,桥梁的美学质量不可能有一个具体的模式和范围.也不能强求一律,而需要生动展现人们对桥梁的美学质量的多样化追求。桥梁之美是综合美,桥梁的美学质量体现在很多层面。其中最基本的层面体现在桥梁建筑的内在结构上,桥型是桥梁的面孔。曲线桥呈现一种优美、活泼、极富动感的面貌;悬索桥给人以腾空而起的丰姿;拱桥则显现出一种典雅大度的气象。美观的桥型是桥梁的“天生丽质”,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本作业将以梧州市西江四桥的桥型为基础,重点从桥梁美学方面来对比考虑该桥桥型的选择。

一、梧州市西江四桥的人文和自然环境

梧州市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其遥连五岭,俯视三江,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四季宜人,山在城中,城被水抱,古称苍梧。梧州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成为岭南地区为数不多的历史文化名城。梧州以岭南骑楼城和长洲岛民俗文化村为代表的梧州民俗文化风情游是梧州旅游的一道亮丽风景线。2002年2月,梧州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梧州是龙母的故乡,有岭南龙都之称。这座历史古城中众多的龙母文化旅游景点如颗颗璀璨的明珠:龙母太庙、蛇园、云龙花园、系龙洲、龙泉森林公园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龙泉森林公园内,有条用50吨纯铜铸造、龙身长43米的巨龙,雄伟壮观,堪称“中华第一龙”。巨龙周围是理家姓园,讲述姓氏的的来历,梧州龙母文化旅游是龙母文化寻根者一生的梦想。

梧州市西江四桥为连接河西区与南岸高旺片区的城市桥梁,桥梁北起点接河西日化路口,跨越西堤路、浔江,南接高旺片区与高旺路平交,西江四桥全长约1900米,其中主桥长1200米,引桥长700米。

图1:梧州市西江四桥规划位置图

西江四桥位于梧州市长洲岛东汇流口下游约1公里处,南岸起点与高旺路平交,跨越浔江、西堤路,向北连接日化路。西江四桥的建设,将使城市的中心区域河西区能方便快捷地与高旺区、苍梧区、塘源片区连接,有效地减轻云龙大桥、西江大桥的交通压力。

二、梧州市西江四桥桥型比选方案

方案一:钢桁架拱桥

钢桁架拱桥最大的特点是大气磅礴,铁路桥上用得较多,结构、施工技术已日趋成熟。已建和在建的钢桁架拱桥,国外主要有澳大利亚的悉尼港湾桥(主跨503 m)、美国俄勒冈州的弗里芒特桥(主跨383 m)以及韩国首尔的傍花大桥(主跨540m),国内的代表是九江长江大桥(主跨216 m)、万州长江大桥(主跨360 m)和重庆朝天门大桥(主跨552 m)。

图2:钢桁架拱桥(日景)图3:钢桁架拱桥(夜景)

方案二:中承式双层连续钢箱主梁拱桥

拱桥是传统特色明显的古老桥型,具有华夏民族拱式建筑艺术的特征,它形如玉带、态似彩虹,优美的弧线清新悦目,气质典雅,其跨度越大,越给人一种富有弹性的力度感。它在形态上兼容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协调美的特征。我国的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享有盛誉,现有最古老的石拱桥赵州桥,不但气势宏伟,造型优美,工艺精巧,而且具有很高的科学性。

图4:中承式双层连续钢箱主梁拱桥(日景)图5:中承式双层连续钢箱主梁拱桥(夜景)

方案三:双塔悬索斜拉桥

双塔悬索斜拉桥方案结构上很有新意。悬索与斜拉的体系组合,国内贵州有过这样的桥型,但根据文献分析,此结构体系用于超大跨的场合较多,很多跨海桥型方案都有见过这种方案,用于300m左右的跨径并不多见。但该方案主跨的施工是个问题,考虑不能影响施工期间的通航,主梁采用钢箱,顶推施工是可选的施工方案。

图6:双塔悬索斜拉桥(日景)图7:双塔悬索斜拉桥(夜景)

方案四:斜拉——拱组合体系桥

组合体系桥梁主要承重构件采用两种独立结构体系组合而成的桥梁。如拱和梁的组合、梁和桁架的组合、悬索和梁的组合等。组合体系可以是静定结构,也可以是超静定结构。可以是无推力结构,也可

以是有推力结构。结构构件可以用同一种材料,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制成。该桥型在国内应该属首创桥型,桥梁结构兼顾了刚柔之美。梁、拱肋之纤细、亲切、委婉,墩塔雄壮庄严,拉索富有力感和动感,大缆起伏飘动、流畅赏心。

图8:斜拉—拱组合体系桥(日景)图9:斜拉—拱组合体系桥(夜景)

方案五:矮塔斜拉桥

矮塔斜拉桥又被称之为“部分斜拉桥”,其实质是将体内预应力一道体外的桥梁。矮塔斜拉桥在采用斜拉桥不太经济、修建梁式桥是跨度太大以及由于某些原因桥梁的主塔高度受到限制时具有独特的优势。另外,在连续的高架桥中遇到比标准跨度更大的跨度时,如果继续修建梁桥,梁高将会很大,从景观和施工方便考虑,希望具有统一的梁高,这种情况下矮塔斜拉桥是首选的方案。

图10:矮塔斜拉桥(日景)图11:矮塔斜拉桥(夜景)

方案六:双塔单跨悬索桥

悬索桥又称吊桥,是桥梁领域中公认的最优美的桥型,也是目前跨越能力最大的桥型,它利用索塔将主缆凌空架起,并通过有序排列的吊杆把设有加劲梁或加劲桁梁的桥面悬挂起来,跨大体薄,横越长空,规模壮观,轻柔空透,美学效应丰富。高扬的索塔,充满张力的缆索,使桥梁洋溢着大气、轻灵的美,且其流畅的线型极易吸引观赏者的目光。但是对于悬索桥一般使用于特大的桥梁,如跨海大桥。

图12:双塔单跨悬索桥(日景)图13:双塔单跨悬索桥(夜景)三、六种桥型的美学比较

对比桥梁的美学质量是有重要前提的:一是要充分尊重人们建筑桥梁的主要目的;二是要充分尊重桥梁建筑的具体条件,包括工程技术水平、地理水文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甚至当时的社会政治气氛;三是要充分了解当时的建筑观念与审美观念;四是要注意不能偏离桥梁本身的特性。唯美主义的要求可能在别的艺术领域开出灿烂之花,但对于桥梁建筑而言,无异于空中楼阁。

方案一:钢桁架拱桥

梧州市西江四桥比选方案中的钢桁架拱桥,宛若一只振翅飞翔的

大雁掠过江面,两个提篮拱如垂天之翼,线形流畅,形状优美。虽然该钢桁架拱采用的是亮丽的黄色,但放在在梧州这座人文气息非常厚重的旅游城市之中,钢结构略显生硬、突兀,与该城市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毫无关联。在世界一体化的当今时代,如何实现时代性与民族性、地域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已成为影响桥梁美学质量的重要问题。该桥型无视民族性、地域性,就很可能成为一无根的浮萍,难以融人当地生活,像一个异乡人那样,孤独无依,落落寡欢。而且本桥型多用于铁路桥梁,桥型整体造型会给行人、车辆以压抑之感,从美学上来说,并不推荐城市桥梁采用此种桥型。

方案二:中承式双层连续钢箱主梁拱桥

梧州市西江四桥中承式双层连续箱梁拱桥最突出的特点,体现在其优美的拱圈设计以及恰当的墩台造型上。拱圈不仅是拱桥的主要承重部位,主拱形态也是拱桥最重要的视觉要素,拱圈的设计应兼顾美学与力学。该桥优美的拱曲线孕育着强大的力量,产生一跃而过的动感和跨越感,加上柔美拱曲线与直线型的梁柱结合,呈现出刚柔相济、韵律优美的绰约风姿。

西江四桥拱桥的拱圈造型别具一格,曲线线条流畅明了,自然大方得体;桥梁以“龙腾沃土”为主题理念,传达出城市的腾飞和发展,并且两边的巨龙很形象,一条蜿蜒舞动的白龙横跨江面,似乎喻意着梧州这颗西江明珠山水藏狡龙,一跃便成千里马,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步伐,必将重现百年商埠的历史。而且这样的长龙形拱与梧州的龙母文化相得益彰,完美体现了梧州市龙母文化之乡的民族特色。

另外,这样新颖、美观的设计和梧州西江两岸美丽的西堤路、沿江的新型建筑楼群相影成趣,协调和谐,风格统一,将景观、神话、隐喻三者巧妙地联系起来了。

方案三:双塔悬索斜拉桥

梧州市西江四桥若采用双塔悬索斜拉桥,其桥塔钻石塔的造型符合梧州“世界宝石之都”的主题,这点细节创意是很珍贵的。但该桥型的索塔略显紧凑、笨重、压抑,虽然索塔由下而上有曲线变化,但中间的凹进部分稍显得有点纤细,不能给人以良好的安全感。另外,其单一的样式不能体现该城市作为旅游城市的清新和动感,不能很好的与该城市的定位相结合。

方案四:斜拉——拱组合体系桥

斜拉—拱组合体系方案,造型相当有新意。该桥的视觉冲击力很强,无背索斜塔的竖琴式造型再结合主桥的“皇冠”造型,既可有“梧州之冠”的寓意,又有“西江抚琴”的意境。可谓是一语双关,显示了其强烈的文化底蕴。同时在白天此桥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夕阳西下,白色的体系的桥显得更加的大气与滂湃。在夜晚此桥也比其他的桥更加的突出于明显,能体现这个城市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桥的比例合适,显得不是那么的突兀

结构设计上很有新意——通过斜塔来平衡主拱的水平推力,设计角度得当可基本平衡恒载下的水平推力,再在主拱上施加部分系杆,可平衡活载下的水平力。施工时考虑斜塔与拱肋的同步,可省去较多的施工措施费用,节省了造价,且该方案主桥规模小,总造价也

适中。在结构受力方面可靠,同时设计又有创新的价值。

方案五:矮塔斜拉桥

本方案采用的矮塔斜拉桥,景观效果相对一般,斜拉桥的桥塔是展现其美观效果的一个重要元素,而该桥的桥塔由下而上的变化过于突兀,从主梁以下的部分显得很笨重、单板,而主梁以上的部分却有显得过于随意简单,整个桥型的上下部分没有很好的过渡和衔接。

而且桥梁建筑不是一种孤立的物质结构,它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通。现代桥梁美学将与环境相协调看成是桥梁之美的基本条件,是桥梁之美的重要体现。该矮塔斜拉桥不够大气,不足以体系一个城市的活力和张力,其色调和照明等也没能与该城市的周边景色和环境很好的融合起来。未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既使本身是很美的桥梁,也只是像那只被罗丹砍去的“美丽的手”。

方案六:双塔单跨悬索桥

梧州市西江四桥双塔单跨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很简洁,桥塔造型有骑楼的神韵,与梧州“中国骑楼城”相呼应,同时桥塔的门式造型寓意梧州“广西东大门”,大气雄伟。考虑梧州市内暂无悬索桥型,“一桥一景”该方案是值得推荐。但从施工方面考虑,此方案主梁须采用钢箱顶推,对施工期间通航会存在一定影响。且该桥型的形式相比方案二和方案四,显得过于普遍和单一,没有展现出桥梁建设的创意。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本人对中承式双层连续钢箱主梁拱桥方案和斜拉——拱组合体系桥方案最为推崇,它们无论是从色彩、造型、立意以

及与环境和地域特色的协调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亮点。

但对桥梁美学质量的理解,不能局限在视觉上的愉悦和形式上的美观。桥梁的美学质量要最终落实在理解人生意义、生命情感,以至成为我们领悟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的窗口,成为我们走向他人、走向世界、走向时代、走向未来的象征,完美地展现桥梁的审美意象。因此,从梧州的苍梧文化和龙母文化的底蕴以及苍梧市人民的感情出发,我最后选择方案二——中承式双层连续钢箱主梁拱桥。

四、通过此次作业对桥梁美学的一点认识

桥梁美学包涵的方面其实有很多,就一般而言,其所展现的社会美、人文美比它的形式美、功能美更能激起人们心灵的共鸣与震颤。因为只有充分表现人们的真情实感,才能洋溢出动人心魄的美。缺乏自觉的美学追求,单靠运用大量有关构图、色彩、造型的原理和技巧,尽管不乏表现力、不乏美的外表,却难以震撼人心。让桥梁这一重要的建筑形态更好地承载和体现人的生命的意义和追求,更好地呈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桥梁超越物质材料的限制,而获得美的生命与生命的美,并使之成为桥梁的设计和建筑中的一个内在尺度;这是研究桥梁美学质量的最终目的。强调桥梁的美学质量绝不是使桥梁成为图解某种美学观念的工具,而是为了更好地使之从多方面为人们服务,创造一个充满人性和美的丰采的生活世界。

桥梁美学

桥梁引论与美学 前言: 这门选修课围绕着“桥梁”和“美学”,向我们综合介绍了美学在桥梁中的反映。伴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桥梁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结构和实用上,更多地,倾向于实用和美观的统一,甚至把美观放到了第一位,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与周围的环境相互统一,、相互和谐,同时又要达到实用和安全的底线,这样对结构就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桥梁的艺术性: 桥梁美学昔称桥梁建筑艺术,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的普遍原理、结合桥梁的特殊性质,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桥梁美学所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桥梁建筑艺术有相互重叠之处,如同美学和艺术两者的关系一样。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美学的表现。 人说建筑是凝固的诗,但其实建筑比诗更华美、更厚重、更感人至深。建筑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还渗透着由历史沉淀而来的的人文情怀,桥梁亦是如此。 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它从自身的实用性、巨大性、艺术性而极大的影响人类的生活。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桥梁美学对于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桥梁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所关注。人们所建设的桥梁不仅希望桥梁所能达到实用的功能,而且还注重桥梁美的特性。例如北京郊区的卢沟桥。不仅栏杆上雕刻的485个狮子千姿百态,堪称一绝,桥头的华表,碑亭更是典雅华丽,比例恰当,精美异常,而且大桥的整体造型,对称均衡,比例恰当,和谐统一。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颐和园玉带桥和17孔桥,也以其独特和美丽的造型驰名中外,洁白的桥身与清山碧波、绿树红花、亭台楼阁融为一体,和谐美观、相映成趣,一直是许多画家和摄影爱好者入画入照的佳景。现代人们更注意桥梁美学的功能,例如我国最近几十年修建的

桥梁的美学思考

桥梁的美学思考——项海帆教授在同济大学的讲演(节选) (项海帆教授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的桥梁、结构与工程专家,是我国大跨桥梁抗风研究的开拓者及我国风工程学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现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顾问院长,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1年当选为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IABSE副主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但是,我们匆忙建成的大桥能否给人以美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本讲演以20世纪中的国际最美梁评选、香港特别行政区昂船洲大桥设计竞赛中的美学评估、以及作者本人心中的十座中国最美桥梁等为内容,介绍了作者对桥梁的初步美学思考,以能促进国内桥梁界在新世纪中对桥梁美学的重视。 “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这是美国最权威的韦氏大词典对桥梁一词所下的最简短的定义。远古的人类为了狩猎、运输、迁移就需要修建原始的桥梁。今天,桥梁已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桥梁不仅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常常是一种标志性建筑物。人们希望在通过桥梁时发出一声赞叹,得到美的享受。作为一个桥梁工程师有责任在设计中重视桥梁的美学价值和景观功能,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但是,我们匆忙建成的大桥是否给人以美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内大部分大桥进行了抗风研究和风洞试验,1/100的全桥模型展示了大桥的风貌,也引起了我们对大桥美学价值的评论:什么样的桥梁才是美的?我想首先谈一下我的一点学习心得。 我国著名的桥梁美学专家唐寰澄先生在他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提到:三个统一性是美的最重要属性,即(1)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或感觉和意识的统一;(2)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或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3)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造型和功能的一致。归纳起来的桥梁美学法则是:多样和统一,协调与和谐,以及比例、对称和韵律。另外还有八纲:即刚柔、动静、阴阳、虚实的矛盾和统一。我的理解是,设计要有新意,不要抄袭雷同,要同中有异。要和环境协调,结构要求比例匀称,没有画蛇添足的多余装饰,有动感和韵律美。 德国著名的莱翁哈特教授在他的桥梁美学名著中说:“美可以在变化和相似之间,复杂和有序之间展示从而得到加强”。我想,正如贝多芬的音乐一样,简短的主题不断展开和变奏,既相似又不同,但却十分和谐;既复杂变化,又有序统一,在不雷同和不杂乱之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激荡。 日本著名桥梁学者伊藤学教授在他的《桥梁造型》一书中说道:“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使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优美而受人喜爱的桥梁往往是各种文学作品的题材。 国外对桥梁设计也强调“3E”,即功效(Efficiency)、经济(Economy)和优美Eleg ance)三要素,这和我国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是一致的。近年来我国桥梁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在设计中对桥梁的美学要求不够高,缺少建筑师的参与和进行各种比例的多方案比较,留下了不少遗憾。许多缆索承重桥梁的桥塔缺少美学处理,给人以笨拙、呆板和粗糙的感觉。和国外相比,我们的领导决策层和工程界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不高。我在多次桥架设计评审会上曾呼吁重视和建筑师的合作。强调结构的美学设计,但收效甚微。

浅谈现代桥梁建筑的美学设计

浅谈现代桥梁建筑的美学设计 要:阐述了现代桥梁对美学的需求,指出现代桥梁建筑美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通过几个突出造型案例展示现代桥梁的美学设计。 关键词:桥梁美学造型设计形态艺术 1 引言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成一家。一座桥,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陌生和熟悉;连接的是野蛮与文明,梦想和归宿。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诗,那么桥梁建筑则无疑是这些瑰丽的诗篇中最为潇洒写意的一笔。 桥梁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满足实用功能要求的工程结构物,他还常作为建筑艺术实体得以长久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一座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的桥梁,既能够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生产工艺水平,更反映出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创造力。 2 现代桥梁美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桥梁需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协调部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桥梁规模,需选择不同的美学处理方式。 对特大桥梁,因其本身的宏大规模,必将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景观。则应把桥梁本身视为环境主体进行美学设计,尽可能突出桥梁主题的存

在。若桥梁规模较小,且当地环境已经形成,则应当使桥梁与环境融合成一体,不宜再突出桥梁。此时,可利用自然或社会环境条件,使桥梁组合于周围环境的画面中。 2.2 造型匀称,比例适当 桥梁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桥梁在三维空间中有和谐的比例关系。而点、线、面是三维空间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这三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平衡状态决定了桥梁造型的视觉形象和艺术形态。这就要求桥梁结构工程师充分掌握它们的相互组合和相互投影等关系进行设计。 2.3 风格上应力求结构简单,线条明快 风格是指设计构思所表现的具有特色、表明特征的建筑形态。合理的结构体系,能够自然表达力的传递关系,也会使桥具有稳定、连续、明快、流畅等形态美。当代桥梁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结构简单,较少装饰;造型协调,表现跨越。 3 现代桥梁的建筑美学设计举例 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成熟,大量的现代桥梁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落地而成,他们之中不乏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他们用各自独特的造型、利落的线条、完美的几何形状彰示这人类文明的磅礴和张扬。 3.1 盖茨亥德千禧桥泰恩河的明眸 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以千禧为名的建筑在世界遍地开花,而其中又尤以英国最盛。企图以千禧年来重振日不落雄风的英政府,将众多打着

浅谈现代桥梁建筑的美学设计

浅谈现代桥梁建筑的美学设计 摘要:阐述了现代桥梁对美学的需求,指出现代桥梁建筑美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通过几个突出造型案例展示现代桥梁的美学设计。 关键词:桥梁美学造型设计形态艺术 1 引言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成一家。一座桥,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陌生和熟悉;连接的是野蛮与文明,梦想和归宿。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诗,那么桥梁建筑则无疑是这些瑰丽的诗篇中最为潇洒写意的一笔。 桥梁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满足实用功能要求的工程结构物,他还常作为建筑艺术实体得以长久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一座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的桥梁,既能够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生产工艺水平,更反映出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创造力。 2 现代桥梁美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桥梁需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协调部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桥梁规模,需选择不同的美学处理方式。 对特大桥梁,因其本身的宏大规模,必将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景观。则应把桥梁本身视为环境主体进行美学设计,尽可能突出桥梁主题的存在。若桥梁规模较小,且当地环境已经形成,则应当使桥梁与环境融合成一体,不宜再突出桥梁。此时,可利用自然或社会环境条件,使桥梁组合于周围环境的画面中。 2.2 造型匀称,比例适当 桥梁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桥梁在三维空间中有和谐的比例关系。而点、线、面是三维空间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这三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平衡状态决定了桥梁造型的视觉形象和艺术形态。这就要求桥梁结构工程师充分掌握它们的相互组合和相互投影等关系进行设计。 2.3 风格上应力求结构简单,线条明快 风格是指设计构思所表现的具有特色、表明特征的建筑形态。合理的结构体系,能够自然表达力的传递关系,也会使桥具有稳定、连续、明快、流畅等形态美。当代桥梁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结构简单,较少装饰;造型协调,表现跨越。 3 现代桥梁的建筑美学设计举例 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成熟,大量的现代桥梁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落地而成,他们之中不乏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他们用各自独特的造型、利落的线条、完美的几何形状彰示这人类文明的磅礴和张扬。 3.1 盖茨亥德千禧桥——泰恩河的明眸 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以千禧为名的建筑在世界遍地开花,而其中又尤以英国最盛。企图以千禧年来重振日不落雄风的英政府,将众多打着千禧旗号的建筑项目提上了日程。一时之间,英伦大地上,竖起了各式各样的“千禧纪念碑”。这中间,就有在2002年赢得建筑界权威的斯特林建筑设计奖的盖茨亥德千禧桥。 盖茨亥德千禧桥横跨在英格兰北部的泰恩河上,是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摆式大桥。大桥由两部分组成:一条像彩虹般横跨泰恩河的固定拱门,和一个能旋转的圆弧形桥。平时,它水平躺在河面上,供行人和自行车来往,普通大小的船只也可直接从桥下穿过。当遇到大型船不能通过时,弧形桥可以通过两端的压力扬吸机进行旋转抬升45度,让大型船

桥梁工程外文翻译---桥梁工程和桥梁美学

附录3 外文文献翻译 BRIDGE ENGINEERING AND AESTHETICS Evolvement of bridge Engineering,brief review Among the early documented reviews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types are the books of Marcus Vitruvios Pollio in the first century B.C.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tatics were developed by the Greeks , and were exemplified in works and applications by Leonardo da Vinci,Cardeno,and Galileo.In the fifteenth and sixteenth century, engineers seemed to be unaware of this record , and relied solely on experience and tradition for building bridges and aqueducts .The state of the art changed rapidly toward the end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when Leibnitz, Newton, and Bernoulli introduced mathematical formulations. Published works by Lahire (1695)and Belidor (1792) abou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structures provided the basis in the field of mechanics of materials . Kuzmanovic(1977) focuses on stone and wood as the first bridge-building materials. Iron was introduced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from wood to steel .According to recent records , concrete was used in France as early as 1840 for a bridge 39 feet (12 m) long to span the GaroyneCanal at Grisoles, but reinforced concrete was not introduced in bridge construction until the beginning of this century . Prestressed concrete was first used in 1927. Stone bridges of the arch type (integrated superstructure and substructure) were constructed in Rome and other European cities in the middle ages . These arches were half-circular , with flat arches beginning to dominate bridge work during the Renaissance period. This concept was markedly improved at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found structurally adequate to accommodate future railroad loads . In terms of analysis and use of materials , stone bridges have not changed much ,but the theoretical treatment was improved by introducing the pressure-line concept in the early 1670s(Lahire, 1695) . The arch theory was documented in model tests where typical failure modes were considered (Frezier,1739).Culmann(1851) introduced the elastic center method for fixed-end arches, and showed that three redundant

论文 浅析桥梁美学与其意义

浅析桥梁美学与其意义 龚子豪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与交通工程系,南宁广西530003 ) [内容摘要]:现代化桥梁具有其功能性的前提下,提倡个性特点。分析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学的理解以及美学的哲学意义,对比中西哲学上对美的理解。简要论述景观设计学发展起过程和人类文化中的意义,以其对桥梁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实质性。浅析人们对于鉴赏美的价值取向,并总结桥梁美学对未来桥梁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义。 [关键词]:桥梁美学、古典美哲学、景观学、价值取向、结构设计 建筑和美学一直是人们欣赏价值提升的体现,从古至今,有建筑的发展,必有其美学的发展,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和人文文明的重要一环。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具有其的意义不可估量,所以说如果建筑和美学史密不可分的话,那么美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桥梁作为实用性建筑,既有其建筑所应具备的安全性、便利性、实用性和耐久性,也应引进环境、美化、人文人性的概念,使得桥梁在发挥其作用的同时,不失情调。桥梁作为建筑中的重要一环,美学也有独特的价值,横贯中西,亘古不变。毫无疑问设计师应加强对桥梁的景观美学价值思考和学习。 1.桥的产生——天成地就人为之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受到自然界的启发,比如倒伏在水上的数目,攀援过山崖的藤条,溪流中突出的石头,自然侵蚀而成的岩拱......于是便出现了最初始的跨越建筑。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中不难看出,人类诞生之时便是傍水而居。水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人类的文明,是缤纷万物的生命之源。在水之滨,我们的先祖们采集、狩猎、种植;盘土垒墙、制陶冶炼、引渠耕作,繁衍生息......同时,江河山川也造成了难于逾越的阻隔,所以便有了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尝试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跨域阻碍去开拓空间。然而,只有人类有了固定的交通方式需求是,便是有了——桥梁。 2.桥的美学的基础——审美哲学,美学的核心 2.1桥梁美学的哲学基础 美学属于哲学范畴,人称它是哲学中的一项皇冠,可见其在哲学上的艰涩与深奥。但是要探讨美学的概念需要提高到哲学的范畴,才能深刻的理解没的特性和内在关联。 2.1.1西方美学的哲学基础 西方的美学哲学基础中关键的问题是认识论和辩证法,自古以来,哲学家与美学家层出不穷,观点各异,各种主义中的争论、思索、探讨、实践中不断的分化、修正,并促进了其发展。美学正是也种种思想指导下,不断认知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和发展美。发展至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是美学历史上最大的两大思潮。美学的发展,也是基于两大思潮的争斗发展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产生活动创造了人类本身,创造了社会。人类物质生产生活一切都是历史现象、一切现实生活的最终根源,意识最美的最原始的根源。它认为美不是自然物质的属性,不存在客观精神,不在主观心中,而是存在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自然的征服和改造之中,简称“劳动创造美”。所以可以理解为人类的文明发展中对自然的改造中,实现自我目标,自我价值观的体现,人化自然中体现出美的影子。也是人们对美的事物不断追求最根本的人类情调。 2.1.2东方美学的哲学基础 中国美学所基于的哲学基础完成的比较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了完整的思想体系。虽然在发展过程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运用

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运用 摘要:系统论述了在桥梁设计中对美学理论、原则、 特性和方法的运用。 关键词:桥梁设计;美学理论;美学原则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桥梁是道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桥梁显示了其强大的沟通功能,同时成就了不朽的建筑艺术。它形成了一道道优美的风景,成为一座又一座城市的形象标志,它是美的载体,而美也是桥梁不可或缺的设计原则之一。在交通日益发达的今天,探讨桥梁设计中的美学运用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能突出现代桥梁的时代特性。 桥梁的美学不仅表现在外在形式和造型上,而且应满足道路使用者在不同交通条件下的视觉感受。一般说来,在桥梁设计中对美学理论、原则、特性和方法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一致性 一致性即桥梁的建筑形式必须与使用目的和功能相一致。建造桥梁必定有它的使用目的和功能要求,其中最基本的使用目的就是满足交通要求,它可能是联结两岸、跨越沟谷的道路桥梁,可能是跨越河流、有通航要求的水上桥梁,也可能是分流人车、减少壅阻的城市高架桥梁,还可能是公路、铁路两用桥梁。从功能上要考虑相应的交通量、道路等级、行车速度、设计荷载、承载能力、抗震、防滑等方面的要求,此外还要考虑建成后的景观作用。这些使用目的和功能,就要求我们选择相适应的桥型、建筑高度、跨度、上部与下部构造以及所使用的材料。所以,桥梁建筑的形式首先取决于它的使用目的和功能,只有二者达到一致性,桥梁的美才有了坚固的基础,才有可能达到质量与美的统一的最高境界。 2 协调性 桥梁与道路、桥梁与周围环境应该是相互协调的。桥梁是自然景观中的一种人工景观,要和环境有机融为一体,就如同亭台楼阁对周围环境有一种点缀、补充、增色的作用一样。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桥梁文化与美学

桥梁文化与美学 任何一座桥梁都有使用和欣赏两个方面的功能。从满足使用功能的方面而言,它是供车辆和行人跨越障碍的工程建筑物;但从欣赏的角度而言,它又是一件艺术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所以设计一座桥梁不仅是工程设计,也是一次艺术创作。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及创造美的科学。随着桥梁技术及造型设计的发展,在美学领域逐渐形成一门专业实用的美学——桥梁美学。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为原理,结合桥梁的自身特性,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 一、桥梁美学概论 1、桥梁美学的发展 罗马时代建筑大师维特鲁威在所著的《建筑十书》中就提出了适用、坚固、美观三位一体的建筑观点。当时的桥梁建造者融技术与艺术于一身,既是设计者也是造桥者,既是工程师又是艺术家,无形中就是一种完美的结合。 我国现存最早保存良好的桥是公元595年~ 606年由隋代李春建筑的安济桥(又称赵州桥),该 桥是单跨、敞肩、圆弧石拱桥,这是世界上最早 的割圆弧拱,其大拱叠小拱的造型构思巧妙,结 构独创,看上去雄伟中透出秀逸,稳重中犹见轻 盈,如“初日出云、长虹卧涧”,已列为世界文 化遗产中的珍品。 此后在我国的隋、唐、宋、元、明、清各朝 代都建造了很多著名的桥梁,如建于中唐时代的 宝带桥,是现存最长的多孔薄拱薄墩连拱桥(计53 孔,全长达316.8m)如千尺卧虹、巧夺天工。 西方中世纪处于黑暗时期,战争与宗教成为 人们生活中的两个重要内容,反映在桥梁建筑上 就是既为军事防御性桥又是宗教色彩较重的桥。 设计造桥者有牧师参与,桥头大都有防御性的桥 塔和桥门,还建有教堂和其他宗教性建筑物,长 期的封建战争和宗教势力的影响留下了深深的烙 印。法国瓦伦梯桥(图1-6)是当时较有代表性的一 座桥,该桥两头及中部各有一个高塔,另外还有一道桥门,共六个尖拱(跨径16.5m)高高地耸出水面,桥墩处理得使攻桥者无法从河中乘船上桥。由于军事考虑上的完整性和它高直式的桥塔,桥看上去肃穆整齐,像严阵以待、训练有素的武士一般。 文艺复兴时期,百家争鸣,大师辈出。 桥梁建筑常常被看作是一种纪念性建筑, 罗马的十二使徒桥上建有巴洛克风格的 雕像;著名的威尼斯利雅托桥,以桥上用 大理石建店铺、拱廊、台阶和栏杆而著称。

桥梁的结构形式和美学发展

桥梁的结构形式和美学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水平的提高,桥梁建筑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千里江面上的座座跨江大桥、现代高速公路迂回交叉的立交桥、高架桥和城市高架道路,以及更长的跨海湾、海峡大桥,城郊高速铁路桥与轻轨运输高架桥等,犹如一条条“彩虹”使得天堑变通途,涌现出多种桥梁结构形式。桥梁建成之后,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共同构成一处景观,具有时代的特征。 1、桥梁的结构形式 从桥梁的结构体系及其受力特点来看,现代桥梁可划分为梁式桥、拱式桥、刚架桥、斜拉桥、悬索桥。 1.1梁式桥 梁式桥是一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无水平反力的结构。由于外力的作用方向与承重结构的轴线接近垂直,故与同样跨径的其他结构体系相比,梁内产生的弯矩最大,通常需用抗弯能力强的材料(钢、木、钢筋混凝土)来建造。目前在公路上应用最广的是预制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简支梁桥。这种梁桥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对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也不高,常用跨径在25m以下。当跨度较大时,需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跨度一般不超过50m。为了达到经济、省料的目的,可根据地质条件等修建悬臂式或连续式的梁桥,对于很大跨径,以及对于承受很大荷载的特大桥

梁,除建造使用高强度材料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外,可建造钢桥。 1.2拱式桥 拱式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拱圈或拱肋。拱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墩或桥台将承受水平推力,同时,此水平推力将显著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拱圈或拱肋内的弯矩作用。因此,与同跨径的梁相比,拱的弯矩和变形要小得多。鉴于拱桥的承重结构以受压为主,通常就可用抗压能力强的圬工材料(如砖、石、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等来建造。拱桥的跨越能力很大,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修建拱桥往往是经济合理的。同时应当注意,为了确保拱桥能安全使用,下部结构和地基必须能经受住很大的水平推力的不利作用。 1.3刚架桥 刚架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梁或板和立柱或竖墙整体结合在一起的刚架结构,梁和柱的连接处具有很大的刚性。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梁部主要受弯,而在柱脚处也具有水平反力,其受力状态介于梁桥与拱桥之间。当遇到线路立体交叉或需要跨越通航江河时,采用这种桥型能尽量降低线路高程,以改善纵坡并能减少路堤土方量。 1.4悬索桥 传统的悬索桥(又称吊桥)均用悬挂在两边塔架上的强大缆索作为主要承重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通过吊杆使缆索承受很大的拉力,通常就需要在两岸桥台的后方修筑非常巨大的锚碇结构。悬索桥也是具有水平反力(拉力)的结构。现代的悬索桥上,广泛采用高强度的钢丝成股编制的钢缆,以充分发挥其优异的抗拉性能,因此结构自重较轻,能以较小的

桥梁栏杆的美学设计

1栏杆、望柱形式 栏杆是用来保障行人或车辆行驶安全、防止堕落或冲撞的一种必要的安全设施,也是与行人最接近的部分,其造型设计影响着桥梁的整体景观。栏杆形式虽变化多样,但主要分四大类型,即栅栏式、栏板式、棂格式和混合式。 (1)栅栏式:栏杆与立柱按等间距或又规则变化排列,用一根通栏扶手(或断开)链接。这种栏杆一般不加雕饰,只求规格严整、简洁明快、连续流畅、施工简便,适用于各种桥型。 (2)栏板式:栏板式可分实体栏板、镂空栏板。实体栏板是在两个立柱之间置以预制的栏板,上面常常有各种雕饰来体现民俗风情,增加情趣感,适用于中小型石桥、混凝土桥及园林桥。对于长大桥也采用实体护栏,则主要突出其安全防护作用,可兼作“饰带”。 镂空栏板式是将栏板按设计的图案和纹样以不同的方式镂空,留出不同几何形状的孔洞。此时不仅可以通过镂空的轮廓和形状形成刚柔、虚实、静动、疏密的美感,同时透过空隙,风景若隐若现,引起人们的遐想,增加情趣,达到无中求有的艺术效果。 (3)棂格式:是以结构组成(或砌成)多变的棂格图案,活泼生动,形成韵律很强的一种风格。 (4)混合式:是前几种形式的结合,即在栅栏式的基础上,有规则的布置图案,可避免立柱式栏杆的单调感,还可赋予栏杆一定的内涵。 望柱位于栏杆的端头,是体现风格、创意及铭刻桥名等标志的重要部分,古今中外桥梁在望柱造型上都很重视表现。如我国古代桥梁望柱及柱头上的狮兽雕饰及西方望柱上的神话人物雕饰等。 2栏杆的美学设计 尽管栏杆、望柱造型千变万化,但在美学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2. 1栏杆的尺度 “危楼不可居,危栏不可依”,栏杆的首要功能是保证人、车的安全,如无安全感,自然也就谈不到美感。这就要求栏杆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经得起拥挤和冲撞,给人心理上带来可依赖的安全感。原则上讲,栏杆高度应不阻碍人们的视野,当桥面高出水面(即梁下净空) 3m以上时,栏杆扶手顶面高约1m ;当净空小于3m的小桥时,可降低栏杆的高度;当桥下净空较高时,栏杆高度可达1. 3m。同时栏杆如果过于纤细、稀疏、也会令人望而生畏,也影响驾驶员心理上的安全感。同样对于宽桥面或具有分割带的多车道桥梁相对栏杆高度及端面尺寸可略大些,以增加庄重稳健感。 2. 2栏杆设计中的多样与统一 现代桥梁的栏杆设计虽然多采取千篇一律和简单明快的格调,但是构成栏杆的各个构件及图案造型还是可以灵活多变的,统一与变化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既要避免单调乏味,又要和谐统一,切不可顾此失彼而伤害桥梁主体的大局。 在造型变化中还应避免琐碎和零乱。造成栏杆杂多而不统一的原因有三点:其一,不顾桥型,最求古桥栏杆的形式,显得无章法;其二,本身过多的装饰或雕饰,纹样无规则,画蛇添足,如山西霍县一座石桥栏杆柱头上有人物、动物、用具等等,缺乏统一主旨令人发笑;其三,构成栏杆的各个构件过于细小密集。 2. 3栏杆造型要与桥型相适应 栏杆造型是桥梁总体构造的一部分,要对桥梁整体美观起到衬托和加强作用,因此栏杆造型要能够适应桥型,格调要一致。 如现代长大桥梁的美学特征是简洁明快、纤细轻巧、连续流畅,栏杆造型也应相对简洁明快,并能增加连续流畅的韵律感,避免杂乱、怪形或扭曲而分 散高速行驶中驾驶员的注意力,造成不安全因素。,日本冲绳濑底大桥,其栏杆、望柱、灯柱均采用了铝合金材料,简洁光亮,与桥型相协调,连续流畅,势道感非常强。 相反,城市人行桥或旅游区底桥梁是人们经常驻足观赏的地方,则应精心设计增加情趣感,另外,如斜拉桥的斜

世界桥梁赏析论文

公选课世界桥梁赏析桥梁美学之我见 专业班级:交通1131 姓名:朱超宇 学号: 任课老师:苏志忠 电话:

My Opinion of Bridge Aesthetics JiaoTong1131 ZhuChaoyu Abstract:In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principle of bridge aesthetics and the object of aesthetic. It mainly discussed the beauty-appreciation of bridge type, and analyzed the sources of bridge aesthetics and types of beauty respectively from the Suspension bridge, Cable-stayed bridge, Arch bridge, Beam bridge. Then discussed the aesthetics of the bridge environmental and the prospect for the future of the bridge Key Words: bridge; aesthetics; beauty-appreciation; expectation

桥梁美学之我见 交通1131 朱超宇 摘要:本文主要对桥梁美学的审美原理以及审美对象进行概述,重点论述了桥梁 美中的桥型审美,并分别从悬索桥、斜拉桥、拱桥、梁式桥几种不同的桥型,分 析了桥梁美学的来源以及不同桥型的美。而后,又对桥梁环境审美进行论述,并 发表了对于未来桥梁的展望。 关键词:桥梁;美学;审美;展望 0.引言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esthetic),其原意为感觉、感性认识,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来的。美学是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门学科,即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鲍姆加登认为心理活动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知”、“情”、“意”。“知”是属于理性认识,“情”属于情感作用,源于感性认识,“意”即意志。也就是说看上去美学只是感性认识中的情感作用,但是绝对不能脱离心理学、伦理学、逻辑学等。【1】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自古以来,人类在为生存而战斗的过程中认识美、追求美、创造美与发展美。桥梁建筑也同样自始至终伴随着人类对美的追求与创造,因而世界桥梁建筑艺术多姿多彩,源远流长,但与之对应桥梁美学理论的研究,作为一门新的边缘学科仅仅在近几年的事。 1.桥梁美学 桥梁作为公共建筑,是根据人类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支配下,通过精心的设计而创造出的人工构筑物,是人文科学、工程技术与艺术三位一体的人类艺术结晶。 桥梁建筑以自身的实用性、巨大性、永久性及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优秀的桥梁建筑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出人类智慧与伟大的创造力,而且往往成为时代的象征、历史的纪念碑和游览的胜地。它既是人类物质财富,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功能和美学价值会日益生辉,成为民族的骄傲历史的珍迹。【1】 因此桥梁建筑是百年大计、千年大计。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周围的生存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桥梁美学也愈来愈受到重视。然而桥梁建筑仅从功能方面满足人类的要求是容易办到的,但从美学上获得满足确实不易的…… 自古以来,建筑与绘画、雕塑被称为三大造型艺术。他们与其它门类艺术有共同的特征,如都有鲜明的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容忽视的审美价值以及反映民族风情、时代特征等。但建筑艺术作为实用艺术,特别是桥梁建筑艺术,有不同于别的艺术,还有着他独特的艺术特征。 桥梁工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他包含着若干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又包含着

桥梁美学鉴赏的课程论文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 桥梁美学的鉴赏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自动化 班级机0801-1班 学号 姓名

桥梁美学昔称桥梁建筑艺术,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1.概论 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的普遍原理、结合桥梁的特殊性质,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1]桥梁美学所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桥梁建筑艺术有相互重叠之处,如同美学和艺术两者的关系一样。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美学的表现。 2.艺术特性与基本要素 桥梁美学作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首先它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另外桥梁建筑是结构外露的空间实体。外露构件既是景观重点,也是美学处理上的难点。桥梁作为水平方向单维突出的结构物,应注意协调长宽高比例,改善视觉印象。 桥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点: 统一和谐:包括结构体系、形态统一和体量上的协调 均衡稳定:包括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对称均衡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但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非对称结构动态感强,但需在力学和视觉上保持均衡,否则会引起混乱和不安定感。 比例协调:包括总体或局部的规模、尺寸协调,应以其固有的结构关系和力学原理为前提。 韵律优美:主要通过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等表现手法,来获得韵味和情趣。

连续流畅:对桥梁正视时,水平方向呈直线或曲线延伸,从桥的一端连续流畅地到达彼端。 另外,还需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脉的完整性。3.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 梁式桥:其特点是水平方向单维突出,具有很强的沿水平方向左右伸展的力动感与穿越感。 主梁要求纤细轻巧、连续流畅,主梁顶面尽量与底面平衡。桥墩在考虑荷载等因素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数量少、形态统一。城市高架桥要避免墩高、量多,注意梁底处理,使桥下空间明亮而舒畅。桥台应能充分体现其功能及存在感,与上部结构相协调,与地基相结合,适当增大梁下空间。 拱式桥:在主拱形态的选择上,小跨径拱桥多采用圆弧拱,外观动感强烈。大中跨径拱桥普遍采用抛物线拱和悬链线拱,外观趋向自然和谐。 注意协调主拱与桥面的相对位置,以及梁和拱相交处的处理,要求力线明确,尽可能轻盈。桥台尽可能减轻体量感,或采取使其隐蔽的方式,避免与轻盈的拱线不协调,桥墩注意与桥台、拱相协调,结合处简洁流畅。 刚构桥:主要由直线形态构成,力线明确,富于动感与轻快感,美学设计要点在于比例尺度,构件断面的变化及构件搭配的协调得当。 斜腿钢构的斜腿从底脚到梁,断面由小到大,与梁衔接处应柔顺,梁底缘线可采用微弯曲线增加柔顺感。 其他形态如门式刚构、T型刚构和连续刚构等,注意比例恰当、墩形新颖,避免过分简洁造成呆板单调。 悬索桥:目前能达到最大跨径的桥型,具有很强的跨越感,刚柔并济,宏伟壮观,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主构要素间的均衡和谐,包括垂跨比、加劲梁、桥塔、主缆的形状尺度及跨径分割与吊桥的力学性能等,都需在保证力学结构的前提下协调。

桥梁美学课程论

桥梁美学课程论文桥梁美学的鉴赏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自动化 班级机0801-1班 学号20080516 姓名杨光 2010年12月29日 桥梁美学昔称桥梁建筑艺术,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1.概论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的普遍原理、结合桥梁的特殊性质,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时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1] 桥梁美学所研究的内容范围与桥梁建筑艺术有相互重叠之处,如同美学和艺术两者的关系一样。桥梁建筑艺术是桥梁美学的表现。2.艺术特性与基本要素桥梁美学作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首先它是工程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另外桥梁建筑是结构外露的空间实体。外露构件既是景观重点,也是美学处理上的难点。桥梁作为水平方向单维突出的结构物,应注意协调长宽高比例,改善视觉印象。桥梁建筑美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点:统一和谐:包括结构体系、形态统一和体量上的协调均衡稳定:包括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对称均衡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但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非对称结构动态感强,但需在力学和视觉上保持均衡,否则会引起混乱和不安定感。比例协调:包括总体或局部的规模、尺寸协调,应以其固有的结构关系和力学原理为前提。韵律优美:主要通过连续、渐变、起伏、交错等表现手法,来获得韵味和情趣。 连续流畅:对桥梁正视时,水平方向呈直线或曲线延伸,从桥的一端连续流畅地到达彼端。另外,还需注意与周围环境协调,重视历史的连续性和文脉的完整性。3.桥梁结构的美学设计梁式桥:其特点是水平方向单维突出,具有很强的沿水平方向左右伸展的力动感与穿越感。主梁要求纤细轻巧、连续流畅,主梁顶面尽量与底面平衡。桥墩在考虑荷载等因素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数量少、形态统一。城市高架桥要避免墩高、量多,注意梁底处理,使桥下空间明亮而舒畅。桥台应能充分体现其功能及存在感,与上部结构相协调,与地基相结合,适当增大梁下空间。拱式桥:在主拱形态的选择上,小跨径拱桥多采用圆弧拱,外观动感强烈。大中跨径拱桥普遍采用抛物线拱和悬链线拱,外观趋向自然和谐。注意协调主拱与桥面的相对位置,以及梁和拱相交处的处理,要求力线明确,尽可能轻盈。桥台尽可能减轻体量感,或采取使其隐蔽的方式,避免与轻盈的拱线不协调,桥墩注意与桥台、拱相协调,结合处简洁流畅。刚构桥:主要由直线形态构成,力线明确,富于动感与轻快感,美学设计要点在于比例尺度,构件断面的变化及构件搭配的协调得当。斜腿钢构的斜腿从底脚到梁,断面由小到大,与梁衔接处应柔顺,梁底缘线可采用微弯曲线增加柔顺感。其他形态如门式刚构、T型刚构和连续刚构等,注意比例恰当、墩形新颖,避免过分简洁造成呆板单调。悬索桥:目前能达到最大跨径的桥型,具有很强的跨越感,刚柔并济,宏伟壮观,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主构要素间的均衡和谐,包括垂跨比、加劲梁、桥塔、主缆的形状尺度及跨径分割与吊桥的力学性能等,都需在保证力学结构的前提下协调。 斜拉桥:设计要点在于整体比例与尺度和谐、塔的形状、索的疏密及配置方式、梁的纤细等。整体均衡稳定须考虑跨径分割比和梁高与中跨、塔高与中跨之比,力求简洁连续。主梁要尽可能简洁,通常采用水平直线,或采用纵向竖曲线,以避免大跨径梁的下垂感,主塔要求使桥面空间流畅,无压抑感,外观简洁,视野良好。塔柱断面直角处宜改为圆弧面,使塔在无光影效果下更显柔和,也利于抗风稳定。拉索的配置力求与主塔、梁一起形成简洁、稳定的几何构图,尽量隐藏拉索锚具,或通过涂装进行掩遮和美化,减少外露的繁杂感。[2] 4.色

桥梁建筑美学赏析

桥梁建筑美学赏析 引言 “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这是各种词典里对桥的解释中最简洁、准确与科学的定义。桥是随着人们各个历史阶段中由于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桥梁在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 桥,作为历史的目击者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留下了人类演进的印痕;桥,作为陆上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每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地缘政治加强的历史;桥,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体现着人类科技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进展历程;桥,集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身,向世人展示着其独特的观赏美。 以下,我想从桥梁的建筑美学角度试作欣赏与分析。 一、桥梁审美的一般规律 桥梁是广义建筑的一个领域,于是也就产生了桥梁建筑艺术的问题。一座城市中,桥头往往是人们休闲游览的地方。人们欣赏着城市建筑和自然风景,同时欣赏着人类智慧与力量的创造物——桥。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和重山峻岭之中的峡谷,也有桥梁为自然增添丰富的情调。在桥梁建筑中也和房屋建筑一样,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观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使桥梁建筑不断的丰富多彩。 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一个尺度,桥梁建筑美学也同样如此。什么是桥梁建筑美学的一般规律呢?我以为,根据桥梁建筑的特点,可以分为:多样性与统一性: 此处的多样性是指桥梁由于功能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造就的结构、样式、造型的多样性。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是在宁静村庄中跨一条小河而建的,所以样式必然简约、明快、朴实无华。而像“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所描述的武汉长江大桥,则是横卧大江之上,伟岸挺拔,气势夺人。 而统一性则体现在某一座桥的内部构造上。可以说,多样并非不好,但在一座桥上把什么东西都放在一起就缺乏主题、杂乱无章了。一座桥上的装饰如灯栏、浮雕的统一,可以增强桥梁美感。比如北京卢沟桥上栏杆望柱石狮子,虽然其姿态形形色色、变化无穷,但由于其部位、轮廓、造型都是一致的,所以获得了整体上统一的美感。武汉长江大桥正桥栏杆上,每隔8米有一块铸铁雕花栏板,栏板上花式丰富多彩,各式各样,而多样的花式又统一于同样的栏板规格与式样之中,使整座桥既富于趣味,又不显杂乱。 动感与稳定: 桥梁据其自身的不同造型可以给人以不同的动感印象。比如,桥梁建筑中,水平的直线向远处延伸的时候,其直如矢,使人感到扩张的力量;几根水平直线交汇于一点,以极快的速度引人入深远的意境;而垂直线向上伸展,常常使人感到挺拔、肃穆等等,这些都是对直线的动感感受;而桥梁建筑中曲线给人的感受则是优雅、魅力、柔和、丰富等抒情效果。 稳定安全是对桥梁建筑最基本的使用要求。桥梁本身的组成结构处于平衡状态,各部分在实现功能作用方面所显示的安静、自信、坚固的形象,给人一种坚定、牢靠和不可撼动的稳定感。但如果桥墩纤细、上重下轻,就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了。

桥梁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 本毕业设计的对象为一座3×30m简支梁桥,该桥位于长寿北部新区,跨越桃花溪。桥梁平面位于直线段上,全长100米,宽度32米,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主梁横向由14片T梁组成,梁高均为2.0m,两片梁之间设置60cm宽现浇湿接缝。本桥采用桩柱式桥墩,直径1.5m的圆形截面墩柱及直径1.8m的圆形截面钻孔灌注桩,桩基础嵌入完整中风化基岩面5.4m 以下;采用重力式U型桥台,桥台基础为直径1.5m的钻孔灌注桩基础。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Midas程序进行分析计算,分析模型为单片简支T 梁,仅分析一片边梁,中梁偏安全的采用边梁的分析结果来进行验算。横向分布系数通过桥梁博士3.0计算完成。内力计算结果包括基本组合、长期组合及短期组合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最大应力图。根据内力计算结果,对主梁进行了承载能力及正常使用性能的验算。盖梁承载能力验算及裂缝宽度验算与抗剪验算、墩柱承载力验算及裂缝宽度验算、桩基承载力验算及裂缝宽度验算均由自编计算机程序计算完成,墩柱与桩基的水平位移及其它效应由桥梁博士3.0计算完成。 根据验算结果得出结论:设计的桥梁结构是安全、经济、合理的,并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关键词:桥梁;荷载组合;内力;验算;承载能力

Abstract The object in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is a simply supported three-span girder bridge ( 3×30m) in New Zone of Changshou North and straddles Taohua Stream. The bridge is straight on the plane with 100 metres in length and 32 meters in width.The bridge is a part of a highway which the design load is Highway-I-level. The main beam is made up of 14 T-beams that are 2.0m high and the adjacent beams are linked by pouring wet joint with 60cm in width between the two beams. Substructure is made up of circular section piers with a diameter of 1.5 and circular section bored pouring pile foundation with a diameter of 1.8 m, the pilings of foundation are embedded into the intack moderately differentiated rock with a depth of 5.4m. The concrete gravity abutment is 6.5m high with a type of U and supported by pile foundation. Analysis of superstructure in the bridge be done by using Midas Civil Trial 2006. Simply supported single T-beam is used as analysis model in the program, only one edge beam is analysed and the mid beam using the same result in analyzing on safe side. Transverse distributing coefficient can be exported by using Dr bridge 3.0. The calculations include bending moment diagram, shear force diagram and maximum stress under basic/long-term/short-term load comb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s, checking of capacity and performance of normal use of the beam have been done. Checking of capacity/crack width/shear strength of bent cap, capacity /crack width of piers and piles are done by Dr bridge 3.0. According to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the bridge designed in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was safe, economical and reasonable, and it is qualified for the present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 . Keywords:Bridge;Load combination; Inner Force; Capac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