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资料(含基本知识、治疗方案、预防措施)2023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为7.18%。
据此推算,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肝患者约2000万例。
2023年中国疾控中心对全国1-29岁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表面抗原检出率分别为0.32%、0.94%和4.38%。
1基本知识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目前,由于对献血人员实施了严格的筛查,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已很少发生。
经破损的皮肤黏膜传播主要是由于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等。
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
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大多在分娩时接触HBsAg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
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已明显减少。
与HBsAg阳性者无防护的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乙肝病毒危险性增高。
乙肝病毒不经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在同一办公室工作、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未发现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传播。
2治疗方案 1、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主要根据血清HBV-DNA水平、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肝脏疾病严重程度来决定,同时结合患者年龄、家族史和伴随疾病等因素,综合评估患者疾病进展风险后决定是否启动抗病毒治疗。
动态的评估比单次的检测更具有临床意义。
对HBeAg阳性患者,发现ALT水平升高后,建议观察3-6个月,如未发生自发性HBeAg血清学转换,可建议考虑抗病毒治疗。
推荐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人群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HBV-DNA水平:HBeAg阳性者,HBV-DNA≥105拷贝/mL。
HBeAg阴性者,HBV-DNA≥104拷贝/mL。
慢性乙肝病人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护理与管理

慢性乙肝病人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护理与管理作者:李淑芳黄叶丹应敏卿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年第12期【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慢性乙肝病人抗病毒治疗的护理管理,提高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建立良好医、护、患关系,更好地促进康复及良好的预后。
方法:对临床142例慢性乙肝病人,应用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进行分类管理与调查分析。
结果:存在心理负担、治疗疗程长、医药费用高、知识缺乏、盲目就医等问题导致部分病人抗病毒治疗不能完全依从,通过心理护理、专科健康教育、社会支持系统改善、出院后随访并建立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病人档案等临床护理与管理取得满意疗效。
结论:科学的临床护理与管理,能有效提高慢性乙肝病人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赢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从而提高了慢性乙肝病人的生活质量与延长生存时间。
【关键词】慢性乙肝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护理管理【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71-01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它将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与家庭和睦,而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则是慢性乙肝病人的最佳治疗手段之一,通过临床监测与观察,能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代偿期和失代偿、肝细胞癌及其乙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改善慢性乙肝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现将我科搜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与归纳,采取护理管理对策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208例慢性乙肝病人,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情况,经过全面评估,录选142例慢性乙肝病人,实施核苷(酸)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其中男性103例,女性39例,年龄最大76岁,年龄最小22岁,平均年龄44.5岁,诊断均符合2000年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乙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治疗方案执行2010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学分会联合制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根据每位病人的病情状况,服用不同抗病毒药物,其中应用拉米夫定15例,阿德福韦脂56例,恩替卡韦67例,替比夫定4例。
电话随访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 主要应用 干扰 素或 核苷 ( ) 酸 类似物 进
关 专家指导并审 阅修 改 , 包括规 范用 药 、 复查 时 间及 内容 、 药 物不 良反应 、 日常行为等 内容 ; 出院 1 后进行第 1次 电话 随 周 访, 以后每周进行 1 , 次 特殊情况适 当增加次数 , 共进行 1年。 13 效果评价 . 于患者出院 1周后进 行 电话 随访 , 统计 比较
2 0 2 8 0 6: 2 .
多餐 , 忌进 食 过快 、 过热 、 冷 、 辣油 炸 等刺 激性 食 物。戒 过 辛
烟 、 , 喝浓茶 、 啡 , 酒 少 咖 多食蔬 菜 、 水果 , 保持 大便 通 畅 , 要 必
[ ] 周 国华, 2 王丽娇 , 明芳. 冷 内镜下分离式单环尼 龙绳套扎 治疗食 管 胃底 静 脉 曲张 的体 会 [ ] J .中 国 内镜 杂 志 ,
电话 随访 对 慢 性 乙型 肝 炎 患者 抗 病 毒 治 疗 依从 性 的影 响
李 延云
( 胜利 油 田 中心 医院 山 东东营 2 7 3 ) 504
中图 分 类 号 : 43 5 R 7 . 文 献标 识码 : B DOI1 .9 9 . s .06— 2 6 2 1 .2 0 8 :0 3 6 ̄ i n 10 7 5 . 02 2 .5 s 文 章 编 号 :0 6—75 2 1 )2—0 9 0 10 26(0 2 2 0 3— 2
6个月 , 自愿参加本研究 。排除标准 : 出院时病情 稳定 、 失代偿 性肝 硬 化 、 癌 患者 、 力 障碍 、 神异 常 者。入选 患 者 : 肝 智 精 年
龄 :5~ 0岁 2 2 3 6例 ,1 4 3 ~ 0岁 2 例 ,1 0岁 3 8 4 ~5 0例 ,1岁 以 5
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管理意义

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管理意义
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管理有以下几个意义:
1. 提供科学的健康知识:全程健康教育管理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知识,学习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提高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
2. 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通过全程健康教育管理,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3.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全程健康教育管理可以增加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关心和专业指导,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4.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全程健康教育管理,患者可以充分了解自身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必要性,从而增加对治疗措施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5. 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全程健康教育管理可以帮助患者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行为和药物滥用,合理利用医疗资源,降低医疗费用的浪费。
综上所述,对患者实施全程健康教育管理可以提供科学的健康知识、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对促进患者的健康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乙肝健康教育PPT课件

HDV 丁肝病毒
HEV 戊肝病毒
.
3
肝炎早期症状
肝炎的早期症状及表现,如:食欲减退,消化 功能差,进食后腹胀,没有饥饿感;厌吃油腻食 物,如果进食便会引起恶心、呕吐,活动后易感 疲倦。 1.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胃口不好; 2.面色黯黑、黄褐无华、粗糙、唇色暗紫 等; 3.巩膜或皮肤黄染,或出现“三黄”症状; 4.出现肝区隐痛、肝区肿大; 5.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症状。
.
18
关于乙肝的健康教育
讲解肝炎预防知识:告知病人所患肝炎类 型、传播途径、隔离措施、消毒方法及家 属如何进行个人防护等。注意个人卫生, 作到饭前、便后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对 病人用物、排泄物进行消毒。密切接触者 应进行预防接种。
.
19
抗病毒治疗犹如“逆水行舟”
抗病毒治疗犹如“逆水行舟”, 长期坚持
避免和他人共用容易被血液污染的卫 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拒绝毒品,不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
8
乙型肝炎的传播途经
母婴传播是我国最主要的传播途 经,包括子宫内、产程中和产后, 如果不进行母婴传播阻断,乙肝 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 被传染上乙肝病毒,宫内感染大 约5%,产后喂养和密切接触感染 约20%-30%,其余均为分娩过程 中感染,因此分娩过程中感染是 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途经。
第二,有问题要找正常的渠道,采取正确的措施, 到专科的医院进行专科的治疗、专科的指导。
第三,家属、同事、朋友,以及整个社会,对这样 的病人不要歧视。很多时候是我们对乙肝本身不了解, 其实乙肝没那么可怕,我刚刚讲了传播途径主要是血 液传播和性传播,即便这样我们可以预防,预防以后 90%以上的人都可以不被传染,因此要乐观向上
.
健康教育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影响论文

探讨健康教育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的影响,提高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随机选取某社区200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7例,年龄为20岁-49岁,平均年龄为31.8岁,;按照教育程度可分为:小学文化为55例,占27.5%,高中文化70例,占35.0%,大学文化75例,占37.5%。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
结果通过对某社区200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他们健康教育前后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教育后的传染源知晓(92.5%)、传播途径(95.0%)以及自愿接种(94.0%)等乙肝预防知识明显高于教育前的传染源知晓(42.5%)、传播途径(45.0%)以及自愿接种(41.0%)等乙肝预防知识,两组四项指标差距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健康教育明显提高了乙肝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对预防乙肝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健康教育;乙肝;预防知识据世界卫生组织部门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约有3.5-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而我国十人中就有约一人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
乙肝主要分为急性乙肝与慢性乙肝,急性乙肝一般能够完全治愈,病情自然消失,而慢性乙肝一般不能够治愈,时刻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
相应的诊断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对于乙肝患者的病情也起到了有效的控制,降低了肝原性糖尿病、肝硬化、肝癌等乙肝并发症的发生[3]。
虽然我国对于乙肝的预防与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形势仍不容乐观。
探讨健康教育对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的影响,提高乙肝预防知识普及率,本文随机选取某社区200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健康教育在乙肝预防知识普及方面发挥作用进行评估。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某社区200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3例,女性77例,年龄为20岁-49岁,平均年龄为31.8岁,;按照教育程度可分为:小学文化为55例,占27.5%,高中文化70例,占35.0%,大学文化75例,占37.5%。
Orem自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1] 木克热木·阿不力克木,林春梅,迪丽拜尔·阿不力孜.Orem自护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8):1 663-1 665.[2] 田淑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模式下的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8,24(23):178-180.[3] 熊萍,洪丽,庞艳蓉.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1):60-61,65.[4] 赵秋利,刘晓.高血压病人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护理管理,2012,(11):28-33.[5] 杨蕾,屠燕,朱敏芳,等.高血压治疗依从性现状调查分析[J].广东医学,2018,39(17):2 646-2 651.[6] 李转婕,卢凤萍,唐豪.单元团队管理模式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9):39-41.[7] 王瑛璞.个体化延续护理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5):917-918.[8] 侯秀丽.延续护理对社区空巢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服药依从性及血压管理的改善作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9,21(10):1 432-1 433.[收稿日期]2020-05-11DOI:10.16096/J.cnki.nmgyxzz.2020.52.07.067Orem自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刘云霞(信阳市中心医院感染科,河南信阳 464000)[摘要]目的 探究Orem自理护理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6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Orem自理护理。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汇报人:xxx
2023-12-22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标准与评估 • 治疗方案选择与优化策略 • 患者管理与随访监测策略 • 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 • 总结与建议
01 引言
慢性乙型肝炎现状及危害
流行情况
全球范围内,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一种广泛流行的疾病,尤其在亚洲地区 。我国是CHB的高流行区,患者数量众多。
多学科协作在推动临床治愈中作用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 学的紧密结合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需要 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紧密结 合,通过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 相互作用机制、免疫应答机制 等,为新药研发和临床治疗方 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多学科团队协作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涉及多个 学科领域,如感染科、肝病科 、免疫学、药理学等,多学科 团队协作能够充分发挥各专业 领域的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和 治愈率。
制定目的
本专家共识旨在明确CHB临床治愈的定义、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规范的诊疗指导,促进 CHB治疗领域的规范化发展。同时,通过推广和应用本专家共识,提高CHB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和生活质量。
02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标准与 评估
临床治愈标准定义及内涵
临床治愈定义
指患者经过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 ,乙肝病毒DNA持续阴性,肝脏组 织学改善或恢复正常,且无明显临床 症状和体征的状态。
免疫治疗新策略
免疫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新的免疫治疗策略如治疗性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正在不断研发 中,有望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基因编辑技术
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等的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编辑患者基因组中 的病毒基因或宿主基因,有望达到治愈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对60例住院治疗乙肝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一系列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并分别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统计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有明显提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由护士长和健康教育专职护士自制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经济情况等。
②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对抗病毒知识的了解,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等。
由健康教育专职护士负责调查,使用统一指导语,问卷由患者独立填写,对文化程度偏低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行解释指导填写。
共发出调查问卷60份,回收6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3 健康教育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加强医患沟通,主动与患者交谈,建立理解信任关系,了解其病情,治疗情况,对疾病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确认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②面对面咨询和针对性的指导,根据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职业以及不同文化
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根据不同对象的等具体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以是干预措施尽量达到预期的最佳效果;③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宣教内容包括病因,治疗方案,识别疾病的危险信号,并发症的预防与观察,合理用药方面等,其方式多烊,如利用科室走廊宣传栏,小册子,健康教育处方等方式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提高患者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疾病及预防并发症的能力;④与家庭重要成员沟通,告知家属有关疾病知识,让其提醒并帮助患者遵从服药规律。
1.4 评价标准:
依从性评定标准:完全依从:是指患者遵从医嘱时能按时按量用药;不依从:指不遵从医嘱按时按量用药,包括间断用药,自行增减药量或自行停药[3]。
1.5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2 结果
本结果表明,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佳的情况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患者对乙肝抗病毒治疗认识不足,在治疗过程中常出现自卑,焦虑,恐惧,怀疑的心理导致治疗依从性差,常见如:①认为无不适症状,没必要治疗或者对治疗没有信心,不
相信医生的治疗方案;②药品费用高,难以承受,同时担心药品副作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医生未说明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而听信广告,或其他所谓的秘方偏方。
针对这些原因等实验组进行健康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3.2针对乙肝抗病毒治疗现状,①慢性乙肝发病隐匿,缺乏自觉症状,多数患者又对该病缺乏全面的认识;②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仅是抑制病毒复制,并不能达到清除病毒,切底治愈乙肝的目的;
③抗病毒路程长,至少需要半年到2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治疗,才可能取得较为持久,稳定的疗效;④抗病毒治疗见效慢,其疗效很难从症状及特征的改善来反映,仅从hbv-dna滴度的下降来判断,一般需要1-3个月甚至长大半年时间;⑤抗病毒治疗中耐药性可致患者疾病不断进展或者病情反复等不良后果。
使用要分时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3.3健康教育干预是提高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有效途径。
现实社会中人们对乙肝的恐惧和对乙肝感染者的歧视,这些都使他们承受着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生存压为。
存在着孤独,自卑,焦虑,恐惧,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4]。
所以他们渴望医生提供多方面的帮助,社会给予关注,理解和包容。
3.4 对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实施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纯在医院给于健康教育还不能充分满足患者的要求,还需要家庭的关怀理解和帮助,所以应把我们的工作网络化,要与患者建立长
期的随访与联系,从而提供更多的治疗和信息帮助,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屈学勤.高血压病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分析与健康教育[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11(2):178~180.
[2]武风华,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应用[j].中外医疗,2007,26(20):24~25.
[3]孙萍,张明辉,吴星恒.儿童哮喘对吸入医嘱的依从性调查[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5,5(45):111-112.
[4]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
作者单位:223600 江苏省沭阳县中医院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