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充电器的模具造型设计及其加工

手机充电器的模具造型设计及其加工
手机充电器的模具造型设计及其加工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 AND TECHNOLOGY

毕业综合项目成果

(20 届)

题目手机充电器的模具造型设计与加工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数控技术

班级数控083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摘要 (3)

引言 (4)

1 手机充电器外壳的三维造型设计 (5)

1.1 手机充电器外壳的分析 (5)

1.2 隐形眼镜盒的三维造型 (5)

1.2.1 新建文件 (5)

1.2.2 上盖的造型 (5)

1.2.3 下盖的造型 (9)

2 手机充电器上盖外壳的分模 (14)

2.1 上盖模的分模过程 (14)

3 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订 (18)

3.1 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18)

3.2 加工阶段的划分 (18)

3.3 刀具的选择 (19)

3.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9)

4 手机充电器外壳的数控加工 (20)

4.1 上盖型腔的加工 (20)

4.1.1 粗加工 (20)

4.1.2 二次开粗 (24)

4.1.3 半精加工 (24)

4.1.4 精加工 (25)

4.2 上盖型芯的加工 (26)

4.2.1 粗加工 (26)

4.2.2 二次开粗 (30)

4.2.3 半精加工 (30)

4.2.4 精加工 (31)

5 结论 (32)

谢辞 (33)

参考文献 (33)

手机充电器外壳及模具加工机电工程学院数控技术张海波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机械电子、汽车、轻工、建材和国防工业等部门都大量采用模具进行生产,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塑料模具的发展和UG软件的特点,并应用UG软件完成了手机充电器外壳的三维造型、分模和模具型腔的数控加工等。通过手机充电器外壳的三维造型、分模、加工,熟练掌握UG的建模模块和掌握UG软件模具设计模块的型芯与型腔的创建, 掌握数控编程与加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UG软件的应用能力及应职应岗能力。

关键词:造型设计数控加工仿真加工数控程序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中国正逐步成为全制造业的基地,特别是加入WTO后,数控编辑软件已变得极其重要,以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为指导,分析研究数控人机界面图形编辑器应具有的功能,并且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尝试,开发出一个集矢量绘图、智能编译、模拟仿真、数据传输于一体的功能强大、操作简单的数控系统人机界面编辑系统,从而提高数控设备开发效率、减少开发成本。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一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数控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一样,起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且数控机床的普及率逐年提高,在现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数控机床能实现多坐标轴联动而容易实现许多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无法加工的空间曲线、曲面。因此,数控机床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应用,并在复杂型面的模具加工中心广泛应用。在数控加工技术上,往往需要借助一些软件来编制加工程序,如Pro/ENGINEER、CACX、UG等的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CAD/CAM)。

UG是UnigrphicsSolutions公司的拳头产品。Uingraphics NX软件提供了目前所能达到的最全面、集成最紧密的产品设计开发及运动分析于一体的大型软件。它使用简单方便尤其是4.0版本更加的人性化,可以根据个人的嗜好对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可以极大地提高设计效率。Uingraphics NX7.0 主要建模、外观造型是设计、制图、加工、钣金、装配、机床构件器、仿真、注塑模、级进模等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软件。它广泛被应用于汽车、航天、航空、船舶、机械、消费产品、医疗仪器和工具等各行业,极大地推动了机械工业的发展,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

使用Uingraphics NX7.0的CAD功能在计算机上进行图形设计,然后在CAM 模块中编制刀具路径(NCI),通过后处理转成NC程式,传送至数控机床立即可以加工,CAD/CAM大大地节省了时间、资源和产品成本,减轻了技术人员繁重而复杂的编程工作,同时也提高了产品质量,减少了废品的生成,增加了经济效益,并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

此次造型设计及编程主要用到的是Unigraphics NX7.0软件。首先利用UG 的建模模块和外观造型模块,进行医用外径规的三维造型设计,再用UG的CAM 模块对造型好的医用外径规进行数控加工刀路的编制,最后用UG自带的仿真系统进行模拟加工,进一步提高UG软件进行零件造型设计和数控编程。

通过此次的造型设计及数控编程来进一步提高对Unigraphics NX4.0软件的运用水平,达到造型和数控编程的应职应岗能力。

1 手机充电器外壳的三维造型设计

1.1 手机充电器外壳的分析

在设计之前要对手机充电器外壳进行结构分析,对各个部位的尺寸要进行测量。由于外壳是塑料制品所以要考虑在模压的时候所产生的各种问题,还要对塑料制品的结构工艺性进行分析也是必须考虑的。

1.2 隐形眼镜盒的三维造型

1.2.1 新建文件

1.启动UG软件后,选择“文件”、“新建”命令,系统会弹出“新部件文件”对话框如图1-1所示。

2.在对话框中先选择要创建的文件的路径,然后在“文件名”下拉表框中输入文件名,再在“设置单位标准”对话框中设置度量单位,UG软件提供有两种

度量单位nches(英寸)和Milimenters(毫米)。

图1-1 “新部件文件”对话框

1.2.2 上盖的造型

1.打开UG软件进入“建模”状态,设置图层并建立基准坐标系,并建立草图平面,绘制草图约束如图1-2所示。单击工具栏中的完成按钮,此时退出草图模式,点击【拉伸】命令,并输入深度尺寸-9mm并确认后,最后生成实体如图1-3所示。

图1-2 草图约束

图1-3 拉伸实体

2、单击工具栏中的【边倒圆】命令,对8个边进行边倒圆,设置边倒圆的半径为4.5mm,完成实体如图1-4所示。

图1-4 边倒圆

3、运用【草图】命令,画出草图约束如图1-5所示,完成草图,单击【拉伸】命令,输入6mm,选择求差,确认后实体如图1-6所示。

图1-5绘制草图

图1-6 拉伸求差后的实体

4、单击【插入】→【设计特征】→【球】,在工件体上建立个球体,设置直径为16.5mm,进行求差,并对拉伸求差完的边进行边倒圆,完成实体如图1-7所示。

图1-7 球体求差的实体

5、单击工具栏中的【抽壳】命令,完成实体如图1-8所示。

图1-8 抽壳后的实体

6、运用【草图】命令,画出草图约束如图1-9所示,完成草图,单击【拉伸】命令,输入0.5mm,选择求差,确认后实体如图1-10所示。

图1-9 绘制草图

图1-10 拉伸后的实体

7、运用【草图】命令,画出草图约束如图1-11所示,完成草图,单击【拉伸】命令,选择求和、求差,确认后完成上盖实体如图1-12所示。

图1-11 绘制草图

图1-12 拉伸后的实体

1.2.3 下盖的造型

1.打开UG软件进入“建模”状态,设置图层并建立基准坐标系,并建立草图平面,绘制草图约束如图1-13所示。单击工具栏中的完成按钮,此时退出草图模式,点击【拉伸】命令,并输入深度尺寸20mm并确认后,最后生成实体如图1-14所示。

图1-13 绘制草图

图1-14 拉伸后的实体

2、单击工具栏中的【边倒圆】命令,对8个边进行边倒圆,设置边倒圆的半径为4.5mm,完成实体如图1-15所示。

图1-15 边倒圆后的实体

3、运用【草图】命令,画出草图约束如图1-16所示,完成草图,单击【拉伸】命令,输入17mm,选择求差,确认后实体如图1-17所示。

图1-16 绘制草图

图1-17 拉伸求差后的实体

4、运用【草图】命令,画出草图约束如图1-18所示,完成草图,单击【拉伸】命令,输入17mm,选择求差,确认后实体如图1-19所示。

图1-18 绘制草图

图1-19 拉伸后的实体

5、单击工具栏中的【抽壳】命令,完成实体如图1-20所示。

图1-20 抽壳后的实体

6、单击【边倒圆】命令,对上一步拉伸完的实体进行边倒圆,最后完成的实体如图1-21所示。

图1-21 边倒圆

7、运用【草图】命令,画出草图约束如图1-22所示。

图1-22 绘制草图

8、退出草图模式,单击【拉伸】命令选择求差,完成后的实体如图1-23,1-24所示。

1-23 拉伸后的实体

图1-24 拉伸后的实体

9、运用【草图】命令,画出草图约束,完成后的草图如图1-25,图1-26所示。

图1-25 完成的草图

图1-26 完成的草图

10、退出草图模式,单击【拉伸】命令,根据各个部位的数据进行拉伸,选择求差或者求和,完成后的实体如图1-27,1-28所示。

图1-27 完成拉伸后的实体

图1-28 完成拉伸后的实体

2手机充电器上盖外壳的分模

2.1 上盖模的分模过程

1、单击【开始】→【所有应用模块】→【注塑模向导】,在工具栏里选择【初始化项目】,完成如图2-1所示实体。

图2-1 初始化的实体

2、单击【模具csys】命令,在对话框中选择【产品体中心】,锁定Z 轴位置,完整坐标定位,步骤如图2-2所示。

图2-2 定位中心

3、单击【收缩率】命令,在【收缩率】对话框中输入收缩率为1.006,如图2-3所示。

图2-3 设置收缩率

4、单击【工件】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设置如图2-4所示限制距离,完成如图2-5所示工件。

图2-4 设置限制距离

图2-5 完成后的工件

5、单击【分型】命令,弹出【分型管理器】对话框,点击【设计区域】命令,弹出【MPV初始化】对话框,选择顶出方向为ZC轴方向,如图图2-6所示。

图2-6 选择顶出方向

6、点击【确定】,进入【塑模部件确认】对话框,设置未定义的区域为型芯区域,完成后点击应用,完成如图2-7所示。

图2-7 塑模部件验证

7、单击【抽取区域和分型线】命令,将对话框中的【创建区域】和【创建分型线】点上,如图2-8所示,点击确定,完成区域创建和分型线创建。

图2-8 抽取区域和分型线

8、单击【创建分型面】命令,创建有界平面,完成如图2-9所示。

图2-9 创建分型面

9、单击【创建型芯和型腔】命令,选择所有区域,点击确定,完成图2-10,图2-11所示的型芯和型腔。

图2-10 完成后的型芯

图2-11 完成后的型腔

3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的制订

加工工艺路线的制订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加工工艺规程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它主要的任务是选择好各个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确定各个表面的加工循序及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合理选用刀具、确定好夹具等。

3.1 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

平面加工的方案:选择的原则主要是先粗加工后精加工的原则,粗铣、半精铣、精铣

3.2 加工阶段的划分

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都应划分加工阶段。一般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三个阶段。由于零件要求的精度较高,还应增加光整加工和超精密加工阶段。

各加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粗加工阶段:主要是切除毛坯上各加工表面的大部分加工余量,使毛坯的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其目标是提高生产率。

半精加工阶段: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并保证留有一定的加工余量,为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作准备。同时完成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如紧固孔的钻削,功螺纹,铣键槽等)。

精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保证零件个主要表面达到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主要目标是全面保证加工质量。

3.3 刀具的选择

选取刀具时,要使刀具的尺寸与被加工工件的表面尺寸相适应。加工较大的平面应选择面铣刀。

3.4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 手机充电器上盖型腔工序卡片

2.手机充电器上盖凹模工序卡片

不锈钢材料加工难点分析

不锈钢材料加工难点分析 不锈钢材料加工难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 该类型材料强度大,切削时切向应力大、塑性变形大,因而切削力大。此外材料导热性极差,造成切削温度升高,且高温往往集中在刀具刃口附近的狭长区域内,从而加快了刀具的磨损。 2. 加工硬化严重 奥氏体不锈钢以及一些高温合金不锈钢均为奥氏体组织,切削时加工硬化倾向大,通常是普通碳素钢的数倍,刀具在加工硬化区域内切削,使刀具寿命缩短。 3. 容易粘刀 无论是奥氏体不锈钢还是马氏体不锈钢均存在加工时切屑强韧、切削温度很高的特点。当强韧的切屑流经前刀面时,将产生粘结、熔焊等粘刀现象,影响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 4. 刀具磨损加快 上述材料一般含高熔点元素、塑性大,切削温度高,使刀具磨损加快,磨刀、换刀频繁,从而影响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刀具使用成本。 主要是降低切削线速度,进给。采用专门加工不锈钢或者高温合金的刀具,钻孔攻丝最好内冷。 不锈钢零件加工工艺

通过上述加工难点分析,不锈钢的加工工艺及相关刀具参数设计与普通结构钢材料应具有较大的不同,其具体加工工艺如下: 1.钻孔加工 在钻孔加工时,由于不锈钢材料导热性能差,弹性模量小,孔加工起来也比较困难。解决此类材料的孔加工难题,主要是选用合适的刀具材料,确定合理的刀具的几何参数以及刀具的切削用量。钻削上述材料时,钻头一般应选用W6Mo5Cr4V2Al、W2Mo9Cr4Co8等材质的钻头,这些材质钻头缺点是价格比较昂贵,而且难以采购。而采用常用的W18Cr4V普通标准高速钢钻头钻孔时,由于存在顶角较小、切屑太宽而不能及时排出孔外、切削液不能及时冷却钻头等缺点,再加上不锈钢材料导热性差,造成集中在刀刃上的切削温度升高,容易导致两个后刀面和主刃烧伤及崩刃,使钻头的使用寿命降低。 1)刀具几何参数设计在采用W18Cr4V普通高速钢钻头钻孔时,切削力及切削温度均集中在钻尖上,为提高钻头切削部位的耐用度,可以适当增大顶角角度,顶角一般选135°~140°,顶角增大也将使外缘前角减小,钻屑变窄,以利于排屑。但是加大顶角后,钻头的横刃变宽,造成切削阻力增大,因而必须对钻头横刃进行修磨,修磨后横刃的斜角为47°~55°,横刃前角为3°~5°,修磨横刃时,应将切削刃与圆柱面转角处修磨成圆角,以增加横刃强度。由于不锈钢材料弹性模量较小,切屑层下的金属弹性恢复大,加之加工过程中加工硬化严重,后角太小会加快钻头后刀面的磨损,而且增加了切削温度,降低钻头的寿命。因此须适当加大后角,但后角太大,将使钻头的主刃变得单薄,减小了

手机外壳的设计说明

一、实验性质、目的 本实验属机械制造方向综合实验,实验内容主要涉及到《机械制造工程学》、《机械CAD/CAM技术应用》、《数字控制技术》和《数控编程技术》相关课程的。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了解普通的、先进的机械制造工艺装备和现代机械加工手段,掌握以Pro/E为代表的三维CAD 系统的特征建模理论方法以及数控编程方法和CAD/CAM一体化数控加工技术在模具设计和制造中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和意义 该实验由“手机外壳模具设计、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两个实验 1、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该实验通过对手机外壳模具设计建模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可以了解CAD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特征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运用典型CAD系统-ProEWildFire完成产品及其模具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手机外壳模具数控加工 该实验通过对手机外壳模具数控编程和加工的学习实践可以使学生熟悉CAM系统的功能和工作原理并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建模与数控编程能力,学生通过它可以了解CAD/CAM技术在机械设计与加工中的应用,熟悉产品从设计建模到数控加工的整个过程。 三、手机外壳设计建模 点击文件-新建—使用确省模板—mmns-part-solid—确定 点击拉伸工具—放置—定义—选择front为草绘平面---确定---绘制如下图 模具的厚度为25 点击插入---壳—输入5—对号---如下图

点击拉伸工具---放置—定义---选择front为草绘平面—确定—绘制如下图 点击拉伸工具---放置—定义---选择front为草绘平面—确定—绘制如下图

选择拉伸整列

外壳2注射模具设计

外壳2注射模具设计 前言 随着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的日趋好转,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口号的倡引下,中国的制造业也日趋蓬勃发展;而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工业能促进工业产品生产的发展和质量提高,并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和赞赏。在日本,模具被誉为“进入富裕的原动力”,德国则冠之为“金属加工业的帝王”,在罗马尼亚则更为直接:“模具就是黄金”。可见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我国对模具工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早在1989年3月颁布的《关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就把模具技术的发展作为机械行业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塑料模具的产量和水平发展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长寿命、精密模具在模具产量中所战比例越来越大。注塑成型模具就是将塑料先加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化后,在注塑机的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内,塑料在其中固化成型。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外壳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底座盖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底座盖的具体结构,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对点浇口双分型面模具的设计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手册、标准、期刊等,结合教材上的知识也对注塑模具的组成结构(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分、推出机构、排气系统、模温调节系统)有了系统的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将来独立完成模具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徐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马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仿真设计(1)

精选资料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仿真 可修改编辑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

精选资料 (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可修改编辑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手机充电器的模具设计概论

目录 前言 摘要 第一章概论 (5) 第二章设计任务书 (6) 第三章产品零件的工艺分析 (6) 第一节塑件分析 (6) 第二节塑件的成型特性 (7) 第三节工艺参数 (8) 第四节塑件的工艺要求 (9) 第四章设备的选择 (10) 第五章浇注系统的设计 (11) 第一节主流道的设计 (11) 第二节分流道的设计 (12) 第三节冷料穴的设计 (13) 第四节浇口的形状 (13) 第六章成型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14) 第一节凹模的设计与计算 (14) 第二节凸模的设计与计算 (16) 第三节模具的装配工艺及零件工艺 (19) 第七章脱模机构的设计 (21) 第一节脱模机构的设计 (21)

第二节脱模机构的计算 (21) 第八章合模导向及抽芯的设计 (22) 第九章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6) 设计小结 致谢 参考资料

前言 为了能够很好地了解本次毕业设计的设计过程,根据几年来的学习,编写了《模具设计说明书》。以满足老师在评审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指导、评阅。 本说明书主要介绍了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的中常用的公式与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等重要内容。在塑件原材料转变为塑料制件过程中,塑件原材料的选用、成型设备的选择、成型模具的设计与成型工艺的的制定是塑件生产的四大环节。而主要环节集中在成型工艺的制定和塑料模具的设计这两个方面。 在编写说明书过程中,我参考了《塑料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注塑模设计手册》和《模具制造工艺》等有关教材。引用了有关手册的公式及图表,并得到了老师同学的帮助。但由于本人水平的有限,本说明书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希望老师多加指正,以达到本次设计的目的。

加工工艺及变形处理难点分析 模板

专业论文 工种:加工中心操作工 题目:液晶屏显示器框架的加工工艺及变形 处理难点分析 姓名:XXX 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XX 等级:技师 准考证号: XXXXXXXXX 培训单位:XXXXXXXXXXXXX 鉴定单位:北京市技工教育委员会 2014年4月20号

[摘要] 本文主要写液晶屏显示器框架零件加工工艺与减小工件的变形,此工件尺寸为378mm×306mm×12mm的轧制铝板薄板,工件中间需要掏空大部分余量,工件尺寸较大,除量大,厚度薄,平面度、平行度、垂直度精度要求较高,不易保证工件的形位公差,本文对加工工艺、加工技术条件、加工刀具、装夹方法几个方面的技术改善,从而减小零件的加工变形。 [关键词] 加工工艺变形夹具

目录 摘要与关键词 (1) 绪论 (3) 目录 (2) 1 液晶屏显示器框架图图纸 (4) 2 液晶屏显示器框架简介 (6) 3 液晶屏显示器框架作用 (6) 4 液晶屏显示器框架加工工艺分析 (6) 4.1图纸分析 (6) 4.2加工精度 (6) 4.3毛坯检验 (6) 4.4夹具选择 (7) 5液晶屏显示器框架加工难点分析 (7) 5.1变形 (7) 5.2变形原因 (7) 5.3形位公差较高 (8) 6难点解决方案 (8) 6.1装夹 (8) 6.2工艺孔位置的选择 (8) 6.3刀具的选择 (9) 6.4切削参数的选择 (9) 7液晶屏显示器框架加工工艺 (9) 8小结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4) 附件 (15)

绪论 薄板类零件是常见的工程产品,在汽车、航空航天、家用电器以及金属家具方面相当普遍应用,较长的薄板类零件在进行加工时易发生变形、翘曲现象,切削力和薄板的弹性变形极易产生切削面的震动产生振纹,使薄板尺寸厚度尺寸公差和表面粗糙度难以保证,影响薄板类变形的因素有以下几种,如切削参数、装夹方法、热变形,还有工件的内应力,但是在加工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选择好加工参数,选择合理的装夹方法就可以减小工件的变形,薄板类零件在现代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针对对传统的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加工薄板类零件,易产生的变形情况,从薄板类零件变形的类型和原因着手分析,从加工工艺、加工技术条件、加工刀具、装夹方法几个方面,从而减小零件加工变形的目的。

智能手机后盖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智能手机后盖的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XXX 专业班级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 院(部)XXXXXXXXXXX 指导教师(职称)XXXXXXXXX 完成时间2016 年6 月8日

目录 摘要 .......................................................................... III ABSTRACT ....................................................................... V 1绪论1 1.1国外模具发展现状1 1.2 我国模具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1.3 模具发展的主流方向2 2制品的成型工艺3 2.1智能手机后盖的选题背景3 2.2手机后盖结构4 2.3 塑料原材料5 2.3.1塑件材料的选择5 2.3.2塑件材料性能分析5 3 模具设计5 3.1 选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5 3.2分型面的确立7 3.2.1分型面的选取原则7 3.2.2模仁尺寸的确定8 3.3选取模架9 3.4 浇注系统11 3.4.1主流道的设计11 3.4.2 冷料井和拉料杆的设计13

3.4.3分流道浇口的设计14 3.4.4浇口的设计15 3.5 顶出系统16 3.5.1 复位的设计17 3.6 侧向分型及抽芯机构的设计17 3.7 冷却系统19 3.7.1冷却管道的影响19 3.7.2冷却系统20 3.7.3冷却道开设原则20 3.7.4冷却水道的结构21 4 模具的装配22 4.1 组件型腔型芯和动模板的装配22 4.2 推杆的装配要求23 4.3 模具总装配程序23 4.4 该模具的装配要求24 5 Moldflow成型工艺分析25 5.1模流分析概述25 5.2对塑件进行网格划分26 5.3 成型窗口分析27 5.4 充填分析27 6 结束语29 致谢30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手机壳模具设计与结构设计作者 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 专业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摘要 本次设计就是将手机壳作为设计模型,将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塑模具的整体设计过程。 该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手机壳的注塑模具,材料为PC,根据其结构形状特点以及通过对手机壳成型工艺的正确分析,确定型腔的总体布局,选择分型面,确定脱模方式,设计浇注系统等;同时本文对注塑模具进行简要介绍,对注塑模具中的主要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其生产实际中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注塑模具;注射成型;分型面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as a design model, the injection mold related knowledge as the basis, elaborated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plastic injectio n mould. The content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injection mold of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the material is PC,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mold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avity, the choice of parting surface, gating system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stripping method, etc.;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jection mould, the main parts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n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es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in the economy and rationality. Keywords:The plastic mold;the parametrization;;divides the profile

毕业设计-太阳能手机充电器

目录 摘要 (1) 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2) 1、设计题目 (2) 2、设计要求 (2) 二、设计思路及框架图 (2) 三、设计原理图 (3) 四、各部分电路介绍 (3) 1、光电转换电路 (3) 2、稳压电路 (4) 3、充电和指示部分 (5) 4、过充保护电路 (9) 五、元器件的选择 (9) 1、太阳能电池的介绍与选择 (9) 2、三端集成稳压器的原理与选用 (13) 六、谢辞 (17) 七、参考文献 (22) 八、附录 (18)

摘要 手机作为信息社会的一种通用商品,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普及,而作为手机能源的提供者—电池的储能总是十分有限,几乎所有的用户都曾遇到过外出或通话过程中电池耗尽的尴尬,尤其是对于经常在野外作业的用户来说,在远离市电的环境下,电池的耗尽为我们的通信带来极大的不便,而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逐步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不产生任何的环境污染。若能以太阳能电池组件为基础,设计出成本低廉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直接完成太阳能辐射到电能转换,必然会为个人移动通信带来极大的方便。 本设计主要完成了具有不同于目前市场销售的同类产品的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工作。该设计电路包括光电转换电路、稳压电路、充电和显示电路、过充保护电路。该充电器工作稳定、可靠,使用灵活。太阳能作为一种没有任何污染的、易取的绿色能源若能应用到消费类产品中,对于改善地球的整体的能源状况和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光电传感器、稳压电路、充电显示电路、过充保护电路

一、设计题目与要求 1、设计题目 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与制作 2、设计要求 本设计的主要设计内容: 太阳能极板的设计、充电控制电路的设计、电压电流控制与显示电路 二、设计思路及框架图 此太阳能手机充电器设计中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其电能通过稳压器可直接给手几电池充电,也可将电能储存于蓄电池,在无太阳光时对手机充电。其基本框图如下: 图2-1 设计框图

手机万能充电器的注塑工艺及模具设计

摘要 在现实生活里,手机万能充电器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生活必须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模具设计越来越多地使用CAD/CAM技术。在产品生产之前,使用这些新技术来进行模具的设计和改善,是现代设计必然趋势。 本设计主要是为让读者们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塑料注射模的设计过程,能够对模具设计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基本工具,例如UG,AUTOCAD等等,具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且能够熟悉地运用这些软件来进行注射模的设计。 该设计主要是针对手机万能充电器前后盖的模具设计过程。由于塑件的外形轮廓及内部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在该设计中采用一模一腔,以便于保证精度此次设计主要应用UG4.0来进行充电器塑料模具前后盖的零件设计和模具设计,最后使用AUTOCAD 2006来对装配图和零件图进行一定的完善。 该模具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开合模顺畅,便于加工装配。 关键词:手机万能充电器,模具设计,注射,UG Abstract In real life, universal mobile phone charger has become a necessity for lif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has made breakthrough achievements, mold design and the increasing use of CAD/CAM technology. In the production, the use of these new techniques to mold design and improvemen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design. This design is mainly to let readers can clearly understand the plastic injection mold design process, the mold design process used in the basic tools, such as UG, AUTOCAD and so on, have a basic understanding of, and be familiar with the use of these software in injection mold design. The design is mainly directed against the universal mobile phone charger cover mold design process. Due to the shape of plastic parts contour and the

发动机缸盖的机加工艺及加工难点

- 37 - 汽车发动机缸盖与发动机的配气和点火等重要性能密不可分。而缸盖作为复杂零件,其表述繁杂,容易使人对其机加工艺摸不着头绪。文章以直列4缸发动机铝合金缸盖为例,明晰了缸盖与相关零件的装配关系、机加工艺核心原则及关键部位加工方法。 1 装配关系 发动机缸盖的各个面及相关位置,如图1和图2所 示。 图1 缸盖的缸体结合面及相关位置 图2 缸盖的罩壳结合面及相关位置 1.1 6个外形面1.1.1 缸体结合面 与缸体结合,此面上有燃烧室。气缸的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称为压缩比,这是发动机性能的重要参数。气缸中被压缩的可燃混合气体在燃烧室内被点火和燃烧,燃烧室容积变小,可能引起爆燃,容积变 大,会导致发动机功率不足。一般缸盖的燃烧室都是 () 摘要:发动机缸盖作为复杂零件,表述繁杂,文章从使用功能角度介绍了缸盖各部位重要程度,分析了缸盖与相关零部件装配关系,指出缸盖机加工艺路线的核心原则,同时阐述了其关键部位的加工方法及注意事项。实践表明,该原则及方法有助于把握缸盖加工关键,灵活编排工艺。 关键词:发动机缸盖;装配关系;工艺分析;加工方法 Machining Technology and Difficulties of Engine Cylinder Head Abstract: As a complex parts, it is difficult to draw a clear picture of engine cylinder head. This paper introduces each part’s importance of engine cylinder head and analyzes the assembling of cylinder head and related parts, pointing out that the core principles of cylinder head’s machining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processing methods and some notices.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is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inciples facilitate the holding on the key points of engine cylinder head machining and a flexible arrangement of technology. Key words: Engine cylinder head; Assembling; Technology analysis; Machining methods 发动机缸盖的机加工艺及加工难点 万方数据 默克精密工具(常州)有限公司陈圣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手机外壳模具设计 下面以手机外壳为例,解释分型面的建立及弥补靠破孔的办法,进而解释设计手机外壳的凸模和凹模的流程。 第一步建立新的文件夹,设置工作目次 ①在用户目次下建立新的文件夹,文件夹名为mobilephone_mold。 ②将演习文件夹下的mobile.prt复制到该文件夹下。 ③打开Pro/E体系。 ④选择文件/设置工作目次。 ⑤在对话框中选择目次mobilephone_mold,单击。 第二步创建一个新的模具实体 ①单击对象栏中的新建文件夹按钮,体系弹出【新建】对话框,在类型框内选择【制造】,在子类型中选择【模具型腔】,输入名称为mobile_mold,撤消【应用缺省模板】复选框,单击按钮。 ②在【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mfg_mold模板(应用单位为毫米的模板),单击按钮。 ③画面显示坐标系MOLD_DEF_CSYS、开模偏向PULL DIRECTION和基准平面MOLD_FRONT、MAIN_PARTING_PLN以及MOLD_RIGHT。 第三步引入参照模型 ①单击模具菜单治理器中的【模具模型】/【装配】/【参照模型】,体系弹出【打开】对话框,选择参照模型mobilep.prt,单击按钮。 ②体系弹出放置参照模型操控面板,单击下拉菜单,选择方法装配参照零件,单击操控面板中的按钮。 ③体系弹出【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接收默认参考零件名称MOBILE_MOLD_REF:单击肯定按钮。画面如图1所示。 ④隐蔽基准平面和基准坐标系。单击模型数上的按钮【显示】,鄙人拉菜单中选择【层树】;先选择01_PRT_DEF_DTM_PLN,然后按【Ctrl】键加选02_PRT_ALL_AXES和05_PRT_DEF_DTM_CSYS;在个中选择的任一个面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隐蔽】隐蔽基准平面和基准坐标系,画面如图2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就是将手机壳作为设计模型,将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塑模具的整体设计过程。 该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手机壳的注塑模具,材料为PC,根据其结构形状特点以及通过对手机壳成型工艺的正确分析,确定型腔的总体布局,选择分型面,确定脱模方式,设计浇注系统等;同时本文对注塑模具进行简要介绍,对注塑模具中的主要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其生产实际中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注塑模具;注射成型;分型面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as a design model, the injection mold related knowledge as the basis, elaborated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plastic injectio n mould. The content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injection mold of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the material is PC,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mold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avity, the choice of parting surface, gating system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stripping method, etc.;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jection mould, the main parts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n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es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in the economy and rationality. Keywords:The plastic mold;the parametrization;;divides the profile

(完整版)太阳能手机充电器设计说明

太阳能光伏组件技术 课程设计报告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工作在多种环境下,只要接受到的太足够的强烈就可以满足光电转换的需求。同时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是直流电源,它在设计为小型充电设备充电时所需求的电路结构相对简单,相比使用交流电源充电时更加安全可靠。 具体要求:当按下总开关时,太阳能电池板开始给手机充电,并且LED灯亮表示太阳能电池板正在工作。 二方案设计与分析 本课程设计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和LM2596S降压模块的连接,使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通过降压集成电路形成稳定的电流,再通过USB接口给手机充电板充电。 2.1 LM2596 本实验需要LM2596芯片,下面是其功能介绍: LM2596是仪器生产的3A电流输出降压开关型集成稳压芯片,它部含固定频率振荡器和继续混稳压器(1.23V),并具有完善的保护电路、电流限制、热关段电路等。

LM2596的特点如下: 1、输出电压:3.3V、5V、12V及(ADJ)等,最大输出电压37V 2、工作模式:低功耗/正常两种模式。可外部控制 3、工作模式控制:TTL电平相容 4、所需外部组件:仅四个(不可调);六个(可调) 5、器件保护:热关断及电流限制 6、封装形式:5脚(TO-220(T);TO-263(S)) 下图分别为LM2596的实物图和部结构图。 实物图部结构图 管脚功能:VIN——正输入端,在这个管脚处必须加一个适当的输入旁路电容来减小暂态电压,同时为LM2596提供所需的开关电流。 GND——接地端。Output——输出端,这个脚上的电压可在(+VIN-VSAT)和-0.5V(大约)间转换。为了减小耦合,PCB上连接到该脚的铜线区域要尽量小。 Feedback——反馈端,这个管脚把输出端的电压反馈到闭环反馈回路。 ON /OFF——这个管脚可以利用逻辑电平把LM2596切断,使输入电流就降到大约

手机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手机充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 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专业机械模具BK311101 年级2011级 姓名彭军 指导教师王新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充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充电器外 壳制件的工艺特点,包括材料性能、成型特性与条件、结构工艺性等,并选择 了成型设备。接着介绍了充电器外壳注塑模的分型面的选择、型腔数目的确定 及布置,重点介绍了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定距分 型机构以及冷却系统的设计。然后选择标准模架和模具材料,并对注射机的工 艺参数进行相关校核。最后对模具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以及在安装调试过程 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文论述的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采用三板式结构,即浇注系统凝料和制件在不同的分型面脱出,采用一模四腔的型腔布置,最后利用推板将制件推出。 关键词:充电器外壳;注塑模;三板模;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定距分型机构。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绪论 (1)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第二章充电器外壳工艺性分析 (4) 2.1 材料性能 (4) 第三章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 (7) 3.4.2 分流道截面设计及布局 (9) 3.4.3 浇口设计及位置选择 (10) 3.4.4 冷料穴设计 (11) 3.4.5 浇口套的设计 (11) 3.5.1 型腔、型芯结构设计 (12) 3.5.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计算 (14) 3.7.1 脱模力计算 (17) 3.7.2 浇注系统凝料脱出机构 (17) 第四章注射机相关参数校核 (21) 第五章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安装、调试 (24) 5.3 试模 (25) 总结 (27) 参考文献 (26)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施工测量 各层柱筋的搭接完毕后把水准点结合建筑物的各层相应标高引测到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再按施工图在柱筋上相应位置标上梁、板底及板面等标高标记。在拆除模板时把水准点标高精确引测到柱,选择便于向上传递的位置做好标记,作为向上传递的控制点,再根据施工图用钢尺量度传递到各层。 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各主控线和校核应闭合,或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否则应重新复核,查明原因。所用经纬仪等仪器定期检验校正,架设仪器时一定要严格对中、水平。 钢筋工程 进场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并已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钢筋现场加工时要严格按照钢筋配料单给定尺寸、数量、规格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用钢丝将同种钢筋绑扎成捆再进入现场,按施工平面图中指定的位置堆放,避免引起混乱。要求配筋人员及材料加工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按图纸要求进行配制。在许可情况下可考虑加工及施工误差,将搭接及锚固长度放大20毫米。

在绑扎柱钢筋时先按箍筋分档线,按实际个数套好箍筋,将柱箍绑到梁底部位后,加密区位暂时不绑,穿梁铁,梁筋就位后再绑扎加密区箍筋。板的负弯矩筋处绑扎时,按1米间距设置马凳。马凳长度为1米,两端为人字形支脚,禁止直接在钢筋上行走,并派专人负责检修。 板的钢筋须在模板上按间距弹线后再按线绑扎钢筋,调直。绑扎板钢筋时要注意弯钩朝向,下铁弯钩朝上,上铁钢筋钩朝下。绑扎钢丝必须朝内。 进行钢筋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确保钢筋连接质量。 钢筋表面严禁有油污或老锈,油污必须清理干净。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量的10%。且不应集中。配筋人员要认真学习规范,熟悉图纸,了解清楚锚固、绑扎、搭接长度,保护层的有关规定,配制时要画布筋配置示意图。特殊部位必需铺钢筋放大样图。将这些规范要求的应用控制在配筋人员的手中。 模板工程 模板使用前必须把板面、板边粘结的水泥块清除干净,对因拆除而损坏的边肋的模板、翘曲变形的模板进行平整、修复,保证接缝严密,板面平整。 模板面要涂刷脱模剂,以保证砼表面的外观质量。 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模

手机外壳(中件)塑料模具设计(全套图纸)

前言 塑料是20实际人类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人类的物质文明谱写了新的篇章,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随着各种性能优越的各种工程塑料的不断开发,注塑工艺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领域成形各种性能要求的制品,,在机电、仪表、化工、汽车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塑料已成为金属的良好代用材料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出现了金属材料塑料化的趋势。据最近数据统计,在工业发达国家,日本生产塑料模具和生产冲压模的企业各占40%,韩国模具专业,生产塑料模的占43.9%,新加坡全国有460家模具企业,60%生产塑料模。作为最有效的塑料成型方法之一的注塑成型技术具有一次成型各种结构复杂和尺寸精密的塑料。成型周期短、生产率高、大批生产时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自动化或自动化生产等特点。因此,世界塑料模具成型中约占半数以上是注塑模具。 选题背景:目前,手机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在此期间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手机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应此,能够快速制造出结构合理、外观漂亮、能吸引大众眼球的手机外壳注塑模具已成为生产厂家关注的焦点。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手机壳键盘部分注塑模具设计”,塑件为手机键盘部分外壳。

目录 前言 (1) 1.概论 (5) 1.1设计前应注意事项 (6) 1.2基本程序 (6) 1.3注射模设计审核要点 (6) 1. 塑件的成形工艺性分析 (9) 1.1塑件材料的选择及其结构分析 (9) 1.2ABS的注射成型工艺 (10) 1.2.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10) 1.2.2ABS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10) 1.3ABS性能分析 (10) 1.3.1使用性能: (10) 1.3.2成型性能: (11) 1.4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 (12) 2 模具结构形式的拟定 (13) 2.1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13) 2.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3) 3 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15) 3.1有关塑件的计算 (15) 3.2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15) 3.3注射机及型腔数量的校核 (16) 3.4注射机及参数量的校核 (16) 4.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19) 4.1分型面的形式 (19) 4.2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19) 4.3分型面的确定 (19) 5.浇注系统的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20) 5.1主流道的设计 (20) 5.2冷料井的设计 (23) 5.2.1主流道冷料井的设计 (23) 5.2.2分流道冷料井的设计 (24)

基于单片机太阳能充电器设计

山东交通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学生姓名傅传银唐飞翔 学号140818108 140818110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信职141) 指导教师张波 2016年06月26日

1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现状 当代社会随着一些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日益减少,使得各国社会经济越来越受能源问题的约制,因此许多国家开始逐渐的实行“阳光计划”,开发洁净的能源如太阳能,用以成为本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太阳能电池,因为它不会消耗水,燃料等物质,并且不会释放任何对环境有污染的气体,是直接通过太阳光与材料的相互作用释放出电能,这种无污染资源对环境的保护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1]。由于无公害的作用,目前世界太阳能电池产业已经出具规模,1995年到2004年的十年内平均年增长率达到30%以上。随着新型太阳能电池的涌现,以及传统硅电池的不断革新,新的概念已经开始在太阳能电池技术中显现,从某种意义上讲,预示着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2]。世界各国对光伏发电也越来越重视,目前全世界已超过一百个国家使用光伏发电系统,其中以欧洲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为主,占总市场的80.1%,早在09年的时候,世界各国总的光伏新加装机容量接近800万千瓦,截至当年低,世界光伏装机容量总共接近2700万千瓦[3]。随着并网光伏发电市场的迅速发展,让它受到了世界各地的关注。 目前,太阳能电池的应用已经逐渐广泛得到推广,众所周知,沙漠地区由于气温特别高,因此最具有大规模开发太阳能的潜力,这使得沙漠等偏远地区对其的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能减低甚至节省昂贵的输电线路,从长远发展状况来看,随着改善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和新的光 - 电转换装置发明,国家环保和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的巨大需求恢复将继续利用太阳辐射能比较实用方法,这可以为人类以后能使用太阳能提供了广阔的开辟前景[4]。 当代社会太阳能手机充电器得到了一定的使用,它具有运用方便,环保,节能,格外使用于应急场合,高效率充电,性价比较高,让大家无论身处何处,都不会受到手机没电的困扰[5]。借此太阳能手机充电器的众多优点,因此提出本课题。 1.2 课题设计思想 基于单片机的太阳能充电器的设计是本次探导的课题。首先,由于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会随太阳光的强度波动,强烈的太阳光的太阳能电池板的电压是高的数,当太阳光弱的强度,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电压低时,从太阳能电池板的输出到稳定的

手机充电器外壳的成形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手机充电器外壳的成形模具设计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手机外壳充电器 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手机充电器外壳; 2.了解所要生产塑料制品所用的设备; 3.设计的思路要清晰、明确; 4.正确分析并描绘塑件的工艺,材料的正确性及一些相关参数; 5.选材要注意经济性、实用性等; 设计进度: 11月26日-11月30日收集资料; 12月1 日-12月5日整理设计思路并计算; 12月6日-12月14日模具的总体设计; 12月15日-12月22日校核模具的相关参数; 12月23日-12月25日打印并上缴论文; 12月26日-12月31日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机电系20**届毕业生毕业设计答辩记录 记录教师(签名):

目录 摘要 (6) 前言 (7) 一、塑件工艺分析 (8) 1.1塑件设计要求 (8) 1.2塑件生产批量要求 (8) 1.3塑件的成型要求 (8) 1.4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 (9) 1.5材料的确定及相关参数 (9) 二、基本结构 (12) 2.1、模具的成形方法 (12) 2.2、型腔的布置 (12) 2.3选择浇注系统 (13) 2.4冷却系统的设计 (15) 2.5确定推出方式 (17) 2.6侧向抽芯机构 (17) 2.7模具的结构形式 (18) 三、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 (18) 3.1注射机的选择 (18) 3.2、模具成形尺寸设计计算 (19) 四、注塑机参数校核 (20) 4.1最大注射量校核 (20) 4.2锁模力校核 (21) 4.3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21) 4.4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21) 4.5开模行程校核 (22) 4.6模具结构、尺寸的设计计算 (22) 4.7型腔结构 (22) 4.8型芯结构 (23) 4.9导向机构 (23) 4.10复位杆 (24) 4.11拉料杆 (25) 4.12推件杆 (26) 4.13推出结构 (26) 五、塑料注射模具技术要求及总装技术要求 (28) 5.1零件的技术要求 (28) 5.2总装技术要求及装配图 (28) 结论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