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大聚会
虫虫大聚会教案范文

虫虫大聚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分类和特点:介绍蝴蝶、蚂蚁、蜜蜂、蚊子和苍蝇等昆虫的特点。
2. 昆虫的习性:探讨昆虫的饮食习惯、繁殖方式和生活习性。
3. 昆虫的观察:教授如何观察昆虫的外形、动作和行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昆虫及其特点和习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昆虫的外形和行为。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昆虫的图片和实物,提高观察能力。
2. 互动交流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心得。
3.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制作昆虫模型,提高动手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昆虫图片、实物、模型、视频等。
2. 材料:昆虫模型制作材料、画纸、彩笔等。
3. 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观察和活动。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昆虫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昆虫的名字。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昆虫的了解和故事。
二、昆虫的特点与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昆虫的特点,如翅膀、触角、六条腿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不同种类的昆虫特点。
三、昆虫的习性(10分钟)1. 教师播放昆虫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习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讨论昆虫的饮食习惯和繁殖方式。
四、观察昆虫的外形与行为(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昆虫实物,引导学生描述昆虫的外形和行为。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昆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五、实践活动:制作昆虫模型(15分钟)1. 教师分发制作昆虫模型的材料,讲解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学生动手制作昆虫模型,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表达。
大班科学教案《昆虫大聚会》及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昆虫大聚会》及活动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昆虫的兴趣。
2.通过观察、探索、交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昆虫,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昆虫图片、视频、实物等教学资源。
2.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材料。
3.分组讨论用的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昆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2.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昆虫的了解。
(二)主题活动1.昆虫认知a.教师讲解常见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b.幼儿分组讨论,记录昆虫的特点。
2.昆虫观察a.教师带领幼儿观察昆虫实物,指导幼儿观察昆虫的外形特征。
b.幼儿用画笔和颜料描绘观察到的昆虫。
c.教师展示幼儿作品,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的观察心得。
3.昆虫生活习性探究a.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昆虫是如何生活的吗?”b.幼儿分组讨论,记录昆虫的生活习性。
4.昆虫大聚会a.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昆虫角色扮演,模拟昆虫的生活场景。
b.幼儿自由发挥,表现出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活动过程,分享他们的收获。
3.教师邀请幼儿谈谈他们对昆虫保护的认识。
五、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昆虫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观察、讨论、绘画等环节。
通过活动,幼儿对昆虫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活动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幼儿对昆虫的观察还不够细致,需要在今后的活动中加强引导。
活动结束时,幼儿对昆虫保护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昆虫保护。
本次活动中,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昆虫知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物昆虫,学会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
《虫虫大聚会》实践反思.

在美术课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它将以生动的表现形式、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教学双边活动得以优化。
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
问题建议
1、忽略了彩色纸在投影仪上面示范(折纸)没有立体感,轮廓不清晰,导致画面模糊,学生看不清楚。
2.作品上,一部分学生都挑简单的毛毛虫做,这是本堂课的一个问题,所以在选择昆虫放在美丽大草原背景上时,我特地选择了色彩各种不一样的虫子体现在黑板上,螳螂、瓢虫、蝴蝶等煞是好看。还有几个做蝴蝶、蜜蜂、蜗牛、瓢虫等,虽然有的做的不是很精美,但形象上还是很成功的。须在学生动手水平上要多培养一下让他们平时多练习。还有我为了帮学生把作品体现在黑板上,而没有能够在学生制作时多加协助和指点。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创设一种与亲和的人际情境交融在一起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水平
《虫虫大聚会》实践反思
实践收获
《虫虫大聚会》是一堂设计制作课,使学生初步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这个课的重点是能掌握基本的折、叠、并用添画等方法制作昆虫。难点是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我在教学过程过多媒体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态、颜色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和学生一起探讨卷,折,剪,贴等方法,使学生牢固掌握各种方法,并能熟练地使用。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到最后展示作业环节,学生的作品琳琅满目,也非常有创意。教学效果很不错。
在美术教学中,通过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创设一种与亲和的人际情境交融在一起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充满自信地参与到学习之中,使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水平。《虫虫大聚会》这课,因为受条件的影响,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把各种昆虫带进教师让学生欣赏,所以借助多媒体这个好帮手,能过让学生听听蟋蟀的叫声,在课上给学生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首先让学生闭起双眼,老师播放一段昆虫的叫声,让学生感觉自己仿佛已经来到了昆虫的旁边,然后给他们欣赏昆虫的图片。当学生看到电视里的各种昆虫时,仿佛自己已经置身于其中了,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虫虫大聚会教案范文

虫虫大聚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蚂蚁等;(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昆虫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保护昆虫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昆虫的基本特征:昆虫的身体结构、昆虫的翅膀和触角等;2. 常见昆虫的认识:蝴蝶、蜜蜂、蚂蚁、蚊子等;3. 昆虫的生活习性:昆虫的食性、繁殖方式、生活环境等;4. 昆虫的观察与描述:如何观察昆虫、如何描述昆虫的外形特征;5. 昆虫的保护:为什么要保护昆虫、如何保护昆虫的生存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常见的昆虫及其特征;(2)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昆虫的能力;(3)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保护昆虫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昆虫的翅膀和触角的特征;(2)如何观察和描述昆虫的外形特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昆虫图片、标本、实物等教学资源;2. 学生准备:观察日记、昆虫标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昆虫;(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昆虫信息。
2. 教学基本特征:(1)介绍昆虫的身体结构、翅膀和触角等特征;(2)引导学生观察昆虫标本,了解昆虫的形态结构。
3. 认识常见昆虫:(1)展示常见昆虫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昆虫的了解和观察心得。
4. 昆虫的生活习性:(1)讲解昆虫的食性、繁殖方式、生活环境等;(2)引导学生关注昆虫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 观察与描述昆虫:(1)教授观察昆虫的方法和技巧;(2)引导学生观察昆虫,并描述昆虫的外形特征。
6. 保护昆虫:(1)讲解为什么要保护昆虫;(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昆虫的生存环境。
7. 课堂小结:(2)强调保护昆虫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1)观察身边的昆虫,记录下来;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昆虫的奥秘;3. 结合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023害虫和益虫教案

2023害虫和益虫教案2023害虫和益虫教案1目的:1. 了解常见的.益虫和害虫,对虫类感兴趣。
2. 区别益虫和害虫,初步形成概念。
准备:1. 环境创设:“虫虫乐园”自制PPT课件。
2. 虫子图片若干,灭蚊器3---4个。
过程:一.情景导入“虫虫大聚会”。
师带领幼儿围绕教室四周边走边观察,有哪些虫子来聚会。
二.复习巩固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三.提问:问幼儿喜欢什么虫子?不喜欢什么虫子?为什么?初步形成益虫,害虫的概念。
四.看课件,认识常见的益虫和害虫。
五.带领幼儿小结:对人类和农作物有帮助的是益虫,有危害的是害虫。
六.游戏“消灭害虫”,巩固认知。
玩法:教师请几名幼儿手拿灭蚊器,请部分幼儿到主题墙面,捉一只虫子,并扮演虫子。
灭蚊的人将灭蚊器对准虫子,嘴里发出“丝丝丝”的声音,是害虫的幼儿假装蹲下来,表示已被消灭。
是益虫的则赶紧跑开。
七.游戏“送虫子回家”益虫送一边,害虫送另一边。
八.活动小结,延伸。
师小结,带领幼儿到室外捉虫虫进行观察。
2023害虫和益虫教案2活动目标:1、和幼儿讨论虫子的分类方法,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会正确区分益虫、害虫,知道爱护益虫,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创设:虫子标本图、图片、猜谜卡片、收集虫虫的资料及有关的小常识。
重点与难点:能分辨常见的害虫和益虫。
活动过程:一、说说认识的虫子1、出示虫子标本图:请幼儿观察,老师提出问题,幼儿回答——你能说出你认识的虫子的名称吗?你能描述出它的样子吗?2、老师向孩子们介绍几种平常不常见的虫子。
二、给虫子进行分类。
请幼儿说出给虫子分类的理由和方法。
有的说好的和坏的,有的分为白天出来活动和夜晚出来活动的,有的按大小来分的,有的按翅膀分、有的按嘴巴分、有的按会飞和不会飞的来分等等。
三、害虫和益虫老师教给小朋友们另一种分类方法,根据益虫和害虫来进行分类。
害虫就是对人类有害处的昆虫、益虫就是对我们有益处的昆虫。
你们说说看哪些是害虫哪些是益虫?为什么?游戏《摸口袋》:口袋里装着各种虫子的图片,让幼儿到前面摸出来,然后告诉小朋友它叫什么?是益虫还是害虫?2023害虫和益虫教案3设计背景草地上,有几只昆虫在爬着、飞着,这些都是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通过引导幼儿了解益虫和害虫的生活习性,让幼儿更好地认识和区别益虫和害虫,因此,我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中班科学教案[共10篇]
![中班科学教案[共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f76f6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e.png)
中班科学教案[共10篇]中班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知道磁铁是能吸住铁的东西的,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学习按肯定标准分类的方法。
〔是否能吸铁的标准〕3、激发对磁铁吸铁现象的探究爱好。
【活动预备】1、每人一盘材料,内有磁铁和铁片、回形针、螺丝帽、钥匙、硬币、纽扣、木块、布条、玻璃球、塑料玩具等。
2、在教室中增加一些铁制用具供幼儿探究。
【活动过程】1、激发幼儿探究的爱好。
“小伙伴,请你看看你面前的盘子里有些什么?”“请你玩玩盘子里的东西,说说你发觉了什么?”〔有的东西会粘在一个黑块上〕2、引导幼儿探究磁铁的特性。
〔1〕“是哪一块东西能粘住别的东西?把它找出来,”“这块能吸住别的东西的铁块,我们给他一个名字叫磁铁。
”幼儿说出名称。
“现在你们试试,磁铁能吸住哪些东西?把你的发觉告知大家。
”〔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吸不起木块、纽扣….〕“为什么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吸不起木块、纽扣….?”〔由于铁片、回形针等是铁的,木块、塑料不是铁的〕“磁铁能吸起铁做的东西,而不能吸起木头、塑料等其他东西。
”〔2〕“请你试试,把磁铁和它吸起来的东西分开的时候,会有什么感觉?”3、引导幼儿通过分类活动学习分类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尝试分类,老师个别指导4、小结并扩展幼儿阅历。
今日我们又发觉一件有趣的事情。
磁铁能吸起铁块、回形针…由于他们都是铁做的,不能吸起硬币、木块、纽扣,由于他们都不是铁做的,你想知道磁铁还能吸什么东西嘛?请你用磁铁去吸一吸教室里的其他东西。
“请幼儿讲解并描述,那些东西能吸起,哪些不能吸起,为什么?磁铁并不仅仅吸铁。
还有能被磁化的物质,像铁、镍、钴及其合金都可以被磁铁吸引【活动延伸】1、让幼儿玩玩各种大小、外形不同的磁铁,发觉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现象。
2、开展用磁铁做游戏,用磁铁在铁板的下面掌握纸板上的'小人走迷宫或跳舞、轮船航行等〔小人、纸船里面都藏有回形针〕。
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新老师过关课课后反思今日上午第二节课,我执教了我班科学活动《磁铁吸什么》,在本节过关课中又得也有失,有进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为此,对于本节课我做出如下反思。
虫虫大聚会美术教案

虫虫大聚会美术教案虫虫大聚会美术教案篇一:虫虫大聚会教案虫虫大聚会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手工设计课程,让学生把日常生活所看到的昆虫用折纸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于是我打算充分让学生感受昆虫的种种形态。
首先我以有关昆虫的动画片来吸引同学们,让同学们的情绪调动起来,注意力也能集中于课堂上。
然后借助ppt课件,展示精彩的昆虫图片、作品,引导学生分析昆虫的体形特点,最后让学生通过绘画、手工把自己心目中的昆虫体现出来,展示所有学生的作品,形成虫虫大聚会。
二.教学目标:1、通过音像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大自然各种各样的昆虫的形状、色彩等。
2、通过对各种昆虫的创意制作,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折、剪、添等方法。
三.重点、难点重点:能掌握基本的折叠法,并用添画、拼贴等方法制作昆虫。
难点:各种昆虫形象的设计。
四.教具和学具收集昆虫图片、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
五.课程流程[一]欣赏交流.1.放动画片(机器猫)学生谈谈自己觉得机器猫中最美的昆虫,并说明理由。
(主要从形状、颜色来分析)2.课件图片展示:形态各异,品种不一的昆虫、幻灯片形式放映.(展示过程中穿插音乐)[二]提问,举例让同学们说明.老师提问:这个蝴蝶的颜色和形状有什么特点?这个蜗牛的颜色和形状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蝴蝶和蜗牛花纹的特点和色彩特点。
[三]顺口溜总结昆虫特点,教全班朗读,进一步了解昆虫特点.[四]出示范作,激发兴趣。
PPT展示:出示不同颜色、形状、动态和种类的纸折昆虫。
让同学们欣赏借鉴.并提出昆虫是如何做出来的问题,引发同学思考. [五]教师示范制作.展示制作步骤ppt并现场制作讲解.制作完之后,走下讲台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观察.[六]学生练习。
(1)开始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折纸练习。
(老师发放各色彩纸给学生。
)(2)老师和学生一起动手折纸,并轮流带学生做折纸小昆虫。
(折纸过程中穿插音乐)[七]作业要求制作两种不同的昆虫。
虫虫大聚会教案范文

虫虫大聚会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昆虫的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自然科学素养。
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昆虫:蝴蝶、蚂蚁、蜜蜂、蚊子、苍蝇等。
2. 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结构、翅膀、触角、腿等。
3. 昆虫的习性:昆虫的生活方式、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
2. 材料:笔记本、彩笔、贴纸等。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昆虫,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昆虫的特征和习性,让学生了解昆虫的世界。
3. 实践: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昆虫,观察并记录昆虫的特征和习性。
4. 展示:每组展示他们的观察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
5. 总结:教师总结昆虫的特征和习性,强调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昆虫的特征和习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3. 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活动:昆虫知识竞赛1. 目的:通过竞赛形式,巩固学生对昆虫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准备:制作竞赛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3. 过程: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知识竞赛。
每组轮流回答题目,答对加分,答错不扣分。
根据得分评选出获胜小组。
4. 注意事项:确保题目难度适中,让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享受学习的过程。
七、教学活动:昆虫模型制作1. 目的: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加深他们对昆虫特征的理解。
2. 准备:准备各种昆虫的模板、彩纸、胶水等材料。
3. 过程: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昆虫,根据昆虫的特征制作模型。
制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昆虫的特征,讲解昆虫的身体结构。
4. 展示:完成后,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大家共同评价,评选出最佳创意、最佳制作等奖项。
八、教学活动:昆虫故事分享1. 目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了解昆虫的有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