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马铃薯(土豆)晚疫病的五大杀菌剂
常见保护性杀菌剂

常见保护性杀菌剂一、代森锰锌作用特点: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
主要是抑制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
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同时它常与内吸性杀菌剂混配,用于延缓抗性的产生。
使用方法:1、马铃薯晚疫病:80%可湿性粉剂1140-2160克/公顷,喷雾。
2、烟草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920-2160克/公顶,喷雾;烟草赤星病:80%可湿性粉剂1680-2100克/公顷,喷雾。
3、黄瓜霜霉病:80%可湿性粉剂2040-3000克/公顷,喷雾。
4、西瓜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560-2520克/公顷,喷雾。
5、辣椒(甜椒)炭疽病、辣椒(甜椒)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00-2520克/公顷,喷雾。
6、番茄早疫病:80%可湿性粉剂1840-2370克/公顷,喷雾。
7、柑橘树炭疽病、疮痂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8、苹果树轮纹病、斑点落叶病、炭疽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500毫克/千克,喷雾。
9、梨树黑星病:80%可湿性粉剂800-1600毫克/千克/喷雾。
10、葡萄黑痘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80%可湿性粉剂1000-1600毫克/千克,喷雾。
12、荔枝树霜疫霉病:80%可湿性粉剂1333-2000毫克/千克,喷雾。
13、人参黑斑病:80%可湿性粉剂1800-3000克/公顷,喷雾。
二、代森锌作用特点:是一种叶面喷洒使用的保护剂,对许多病菌如霜霉病菌、晚疫病菌及炭疽病菌等有较强触杀作用。
对植物安全,有效成分化学性质较活泼,在水中易被氧化成异硫氰化合物,对病原菌体内含有-SH基的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能直接杀死病菌孢子,抑制孢子的发芽,阻止病菌侵入植物体内,但对已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菌丝体的杀伤作用很小。
因此,使用代森锌防治病害应掌握在病害始见期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代森锌的药效期短,在日光照射及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后分解较快,其残效期约7天。
使用方法:1、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晚疫病:80%可湿性粉剂960-1200克/公顷,喷雾。
15种中草药提取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抑制效果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材料 .
R pni m n rm( . D ha otu u i l L ) C c  ̄ z
/a/ n g t a F r. st idioi ot s c
板蓝根
紫 苏 苦参
诃 子
P rlfue es L ) rtviaua T ub)Ku0 el rt cn( . Bi.i.ct (h n ia s t i " d
L g si u ¥n l e o i i u t m i el l c & v
菊花
地肤子 细 辛 漏 芦
D n r t m o o u ( a a) z l e o h am r l m R m t Tv dne f ii e
K ci oai( . Sha ohas p r L )crd c a
摘 要: 在离体叶片上对 l 种 中草药的 乙醇提取物进行 了抑制 马铃薯晚疫病 菌 (ht ht r ieas侵染 5 P ypy o fs n) o h an t 的筛选 , 结果表明黄芩 、 、 郁金 蒿本 、 和地肤子等 9 中草药提 取物对 马铃 薯离 体 叶片 的保 护作 用 比较 明显 , 菊花 种 防效达 1.% ~ 81 , 中诃子和五倍子提取物 的防治效果与 甲霜灵锰锌 50倍稀释液差异不显著 , 08 7 .% 其 0 当两种 中 草药提取物稀释到 20 时, 抑制效果和空白对照差异不显 著。 0倍 其
维普资讯
江苏农业科学
20 年第 4期 06
一 5 — 1
1 中草药提取物对 马铃薯 晚疫病 的抑制效果 5种
曹 静 客绍英 王树桐 ; ; ;曹克强
(. 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 北唐山 030 ; . 1唐 河 600 2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北省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技术研究 中心 , 河 河北保定 0 10 ) 701
防治马铃薯晚疫病药效试验

从方 差分 析结 果看 , 一次 和第 二次 药后 各处 理 第
问 防效 均达 极 显 著差 异 ( 见表 2, 用新 复极 差 法 检 ) 并 验 各处理 间 的差异显 著性( 表 3 。 见 1 ・
在 第一 次 喷药 后 6d调 查 。3 5 %金 雷 多米 尔 0 50
少 量 孢 子囊 , 超 过 叶 面 积 的 1 ; 不 / V级 ( 度 感 病 2 高 型 )病 斑扩 大 , : 健康 组织 褪 绿 圈范 围大 , 大量 孢 子 有 囊 产生 , 过 叶面积 的 1 超 / 2以上 。
铃 薯 主要 病 害 的晚 疫 病 防治 尤 为重 要 。由于 连 年 使 离 纯化 后保 存 的晚 疫病 菌种 。 用 甲霜灵 锰 锌预 防和 防治 马 铃薯 晚疫 病 ,病 菌 对 药 22 供 试 品 种 . 剂 产生 了抗 性 ,因而需 要 选 择并 筛 选对 马铃 薯 晚疫 大 田采集 的大 西洋 羽状 复 叶 , 保证 叶面 干 净 , 无
试 验在 塑 料棚 内进 行 , 用离 体 托 叶 接种 方 式 , 液 均 匀涂 抹 在 每张 复 叶 的顶 小 叶 和两 对侧 小 叶 的叶 采
随 机 区组 , 3次 重 复 。 32 试 验 方 法 .
个 处理 , 置 3 设 9个育 苗箱 , 以喷清 水为 对 照 。接 种后
5 1℃ 湿 5 10 每育 苗 箱 内铺 有 1 ~ 8c 5 1 m厚 的河 沙 , 接种 前 一 在 保 持温 度 1 ℃~ 8 , 度 8 %~ 0 %的条 件 下培
通 喷 棚 天将箱 内河沙 洇好 。接 种 当天先 制 备孢 子悬 浮液 , 浓 养 , 过 棚 外 搭 遮 阳 网 、 凉 水 , 内灌 水 来 控 制 温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原因、症状及防治

doi:10.19369/ki.2095—9737.2019.11.023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原因、症状及防治郑红梅(黑龙江省植检植保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90)摘要: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还可以作为饲料使用。
影响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发生病虫害,其中马铃薯晚疫病是在我国全国范围内发生的一种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会严重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发生该病的主要原因包括气候、話种、生育期、田间管理等,要根据该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另外,还要做好贮藏期的管理工作,避免该病的发生,才可达到良好制防治效果。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原因;症状;防治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B马铃薯又称洋芋、土豆等,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还可作为多汁类饲料饲喂畜禽,其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淀粉含量高。
近年来马铃薯的市场需求量不断的增加,马铃薯的品种也越来越多,抗性也越来越强,但是仍然有一些病害在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马铃薯晚疫病是全国各地马铃薯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种植的品质和产量,最终影响到马铃薯种植的经济效益,有调查研究表明,在晚疫病流行的时期,不具有抗病能力的品种其田间产量损失可高达20%〜50%,窖藏损失可不同程度达到5%〜30%,因此,马铃薯种植时晚疫病的防治非常重要。
在防治该病害时要针对病害发生的原因和规律等采取综合有效的措施,以确保马铃薯种植高产、稳产、优质。
1发生原因1.1气候因素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与气候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一种气候型流行性病害,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尤其在阴雨天、多雾天、潮湿的空气发病会比较严重。
这是由于气温下降,降雨量增加时,会导致田间处于一种低温高湿的状态,晚疫病病菌在这种环境下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从而感染马铃薯,使马铃薯大面积的发病,在相对湿度高于85%,温度在10~15°C时易发生该病的流行。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11—0044—021.2品种抗性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性的差异较大,目前,马铃薯主栽品种的抗性均较差,发病较严重,如早大白、大西洋等品种,品质好、产量高,一般种植面积较大,并且规模种植时因品种单一、气候适宜,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而有些品种,如费乌瑞它和克新3号等,对晚疫病的抗性较强,其中费乌瑞它这一品种在感染病菌后,虽然叶片上有病斑,但是茎秆和块茎却影响不大。
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措施

Integrated Control Measures of Potato Late BlightWANG Yanping 1,XIE Wanying 1,CHEN Jia 1,YU Jiali 1,LUO Liang 1,LI Xijing 1,ZHANG Na 1,FENG Yuanyuan 1,LIU Songqing 1,LI Peihua 2,ZHAN Jiasui 3*(1.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Chengdu Normal University/Sichu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for Development andUtil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 Horticultural Biological Resources,Chengdu,Sichuan 611130,China;2.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Xichang University,Xichang,Sichuan 615013,China;3.Department of Forest Mycology and Plant Pathology,Swedis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Uppsala,75007,Sweden )A bstract:Potato late blight caused by Phytophthora infestans is a devastating disease,mainly infecting potato tubers,stems and leaves.Over the years,many regions in China have suffered severe late blight disease,which has been one of the main obstacles reducing potato yield and quality.Hence,it's critical to seek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potato late blight.At present,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pplied to potato late blight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治措施王艳平1,谢婉莹1,陈佳1,余佳丽1,罗亮1,李希静1,张娜1,冯媛媛1,刘松青1,李佩华2,詹家绥3*(1.成都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特色园艺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1130;2.西昌学院农业科学学院,四川西昌615013;3.瑞典农业大学森林真菌学和植物病理学系,瑞典乌普萨拉75007)收稿日期:2023-04-18基金项目:“十四五”四川省薯类育种攻关(2021YFYZ0019);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川财教[2019]59号);成都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YJRC2021-08);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202214389062);省级创新训练项目(S202214389114)。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药防治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药防治种植土豆需要进行农药防治来预防和控制多种害虫、病害和杂草。
以下是常见的土豆农药防治措施及其使用情况的详细介绍:一、害虫防治:1. 马铃薯甲虫:马铃薯甲虫是其主要害虫之一,可通过使用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毒死蜱、敌敌畏等。
在播种前或幼苗阶段使用种衣剂,对土壤中的甲虫幼虫起到初期防治作用。
在盛花期和盛果期使用叶面喷洒剂进行防治,以控制成虫的数量。
2. 蛴螬:蛴螬主要危害土豆的地下茎,可通过土壤喷洒剂进行防治。
如马拉硫磷、氯仿磷等。
3. 马铃薯斑潜蝇:马铃薯斑潜蝇危害马铃薯的地下茎和茎叶。
封闭式土壤处理是比较有效的防治方法,可使用三氟氯氟褪拉蚜胺等土壤喷洒剂进行针对性防治。
4. 马铃薯蚜虫:马铃薯蚜虫会引起马铃薯叶片卷曲、变黄等现象,严重时会影响产量。
可使用有机磷、吡蚧菊酯等杀虫剂进行防治。
5. 马铃薯毒菌虫:马铃薯毒菌虫危害马铃薯的茎叶,使其发黄、畸形等。
常用的农药有乙氧对硫磷、乙氧对硫菊酯等。
二、病害防治:1. 水泡病:水泡病是土豆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种子传播。
可在种前用75%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2%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进行种衣剂处理。
另外,也可使用多菌灵、草铵螺菌素等进行叶面喷洒。
2. 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晚疫病是最具破坏力的土豆病害之一,对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可使用22.5%金露津可湿性粉剂、50%烯菌酯等进行防治。
3. 马铃薯早疫病:马铃薯早疫病主要侵害叶片和茎。
可使用72%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烯菌酯等农药进行叶面喷洒。
4. 银斑病:银斑病主要影响马铃薯的地下茎。
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种衣剂处理。
此外,也可使用2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等进行土壤喷洒。
三、杂草防治:1. 干扰素:可通过施用干扰素来防治土豆田中的一些杂草。
干扰素可通过抑制草本杂草的调节物质,控制杂草生长。
使用干扰素可以减少对土豆生长的竞争,提高土豆产量。
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

田间课堂®1.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 选择品质优良、抗病性强的品种。
挑选薯形规整、无伤口、未携带 病虫,且已经通过休眠期、生理 状态良好的优质种薯,尽量选择 整薯。
马铃薯忌与茄科作物(如 番茄、烤烟、茄子、辣椒等)轮 作和连作,宜与禾谷类、豆类作 物等轮作。
2. 种薯处理 (1)工具消 毒。
对大块薯种切块处理时,应 准备数把刀具轮换使用,切到病 薯、烂薯种的刀具,要用75%酒 精浸泡3 ~ 5分钟进行消毒。
(2) 种薯消毒。
将种薯堆在空地上, 用75%百菌清+72%霜脲•锰锌 500倍液均匀喷施后,用塑料膜覆 盖闷种2小时,再用草木灰或滑 石粉拌种,摊开晾干后即可播种。
3. 播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 起垄播种。
播种密度4500 ~ 5000 塘/亩或3500 ~ 4500塘/亩,间 套作密度为2100 ~ 2800塘/亩。
4. 科学施肥每亩施用腐熟 农家肥或有机肥1500 ~ 2000千 克做底肥,追施氮、磷、钾比为 17 : 17 : 17 的复合肥 40 ~ 50 千克。
根据马铃薯田间生长情况, 结合晚疫病防治用药,适时补施 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延缓植株 衰老,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5. 田间防治(1)去除劣株。
及时去除田间易感病劣株。
(2) 预防措施。
早熟品种植株在齐苗 期,中晚熟品种进人现蕾至始花期,植株封行前,选用保护性杀菌剂 喷施1至2次,间隔7 ~ 10天用药1次。
(3)销毁中心病株。
早熟品种齐苗 20天、中晚熟品种现蕾后,应及时进 行田间巡查,尽早发现中心病株,并 挖除病薯及病株,用袋子密封后带离销毁,再选用保护性杀菌剂喷施1次。
(4 )流行期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后, 应选用保护性和治疗性药剂相结合进 行防治,每7 ~ 10天用药1次,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用药时,重点喷施 中下部叶片。
夏季晴天用药时,应在 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
用 药后2小时内遇下雨,应及时抢晴补 用药1次。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办法

2016年第2期(下半月)科研◎农业科学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办法孙仲军(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莲峰镇农业站,云南永善657300)[摘要]马铃薯是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营养价值高、品质好、耐储藏、产量高等优势。
但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病非常普遍,属于流行性病害,严重制约着马铃薯的健康生长。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办法,以期促进马铃薯产业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特点防治办法[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2-0083-01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具有毁灭性、流行性的重大病害,在各地区的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需求量与利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晚疫病的发生情况也随之加重。
若防治不当,会造成大量薯块腐烂或大面积死秧,甚至会出现绝收绝产的情况。
因此,积极探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办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与发生特点分析该病病原菌属于鞭毛菌亚门真菌类型,多核、无隔、菌丝五色。
通常在病叶上产生白色孢子囊与孢子梗。
孢子囊呈卵圆形,单胞、五色,在高湿低温环境下会萌发出浮动孢子,在高湿高温环境中,孢子囊会直接产生芽管。
孢子梗从气孔直接伸出,产生1~4条分枝。
马铃薯晚疫病是危害马铃薯健康生长的主要真菌性病害,一旦暴发晚疫病,病情会迅速蔓延,茎叶出现大面积枯烂症状,俗称瘟病。
马铃薯叶片受到危害后,会在叶片边缘或叶尖产生绿褐色、水渍状斑点,并出现浅绿色晕圈。
如果外部环境比较潮湿,那么,病叶病斑会迅速增大并出现白霉,其中,叶被最为显著。
如果外部环境比较干燥,则病斑非常容易变脆、破裂。
若马铃薯叶柄或茎受害,就会出现褐色条斑,若病情较重,则叶片卷缩、萎垂,最终造成全株黑腐,并有腐败气味。
若马铃薯薯块受害,会出现紫褐色或褐色病斑,随后病斑扩大,薯块烂掉。
通常情况下,晚疫病病菌会在病薯中过冬,在温暖多雾、空气潮湿、多雨环境下,发病较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对马铃薯晚疫病的五大杀菌剂
马铃薯晚疫病对马铃薯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一般年份造成减产达
10%~20%,大发生年份减产会超过50%,甚至绝收。而且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范围
非常广泛,只要种植马铃薯的地区都会发生,尤其是我国中部和北部地区。
马铃薯晚疫病的致病菌为“致病疫霉”,此真菌主要在寄主细胞间生长,并通
过纽扣状细胞结构伸入寄主细胞获得养分。马铃薯叶片感染致病疫霉后,其边缘、
尖端出现暗绿色病斑,叶子背面出现“白霜”(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囊),随着
病情的发展,其会扩展到主脉、叶柄和茎部,造成落叶,严重时整株呈湿腐状。
马铃薯的块茎也会感染病原真菌,发病初期在块茎表面出现淡褐色或灰紫色
的小斑点,在表皮层以下呈现出锈褐色。茎部很少直接受侵染,但病斑可顺叶柄扩
展至茎部。
1、氟啶胺
氟啶胺是最常用的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杀菌剂之一,剂型主要有三种,悬浮
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氟啶胺二硝基苯胺类化合物,是保护性杀菌剂,
作用机制是阻断病原菌能量代谢,从而杀死病菌,其从孢子萌发到孢子形成各阶
段均都发挥药效,对阻止孢子侵入及萌发尤为有效。
登记号 剂型 使用方法
PD20183567 50% 氟啶胺悬浮剂 25-35毫升/亩喷雾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施药
PD20181930 70%氟啶胺水分散粒剂 20-28克/亩喷雾
于病害发病前或发生初期施药
PD20172374 50%氟啶胺可湿性粉剂 30-35克/亩喷雾
于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初期施药
2、代森锰锌
代森锰锌做为杀菌剂界的常青树,也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常用农药品种,
剂型主要包括水分散粒剂和可湿性粉剂。
登记号 剂型 使用方法
PD20082590 锌75%代森锰 水分散粒剂 130-190克/亩喷雾,于病症
出现前施药
PD20111048 代森锰锌80% 可湿性粉剂 140-180-克/亩,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
3、氰霜唑
氰霜唑是日本石原开发的苯基咪唑类杀菌剂,对霜霉病、疫病等卵菌性病害
和油菜根腐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其能够有效的阻止游离孢子发芽、游动,阻止表
面包子发芽,以及菌丝生长和卵孢子形成的各个阶段。
氰霜唑的主要剂型为悬浮剂,100克/升氰霜唑 的悬浮剂,每亩使用量为32-
40毫升,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施药间隔期7-10天,每季作物使用2-3次。
4、嘧菌酯
嘧菌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由先正达开发上市,是一种β甲氧基丙烯
酸酯类杀菌剂,通过抑制病原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来阻止其能量合成, 是一种较
新的作用机理的杀菌剂, 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目前嘧菌酯主要有两种剂型,
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
登记号 剂型 使用方法
PD20180775 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 17-20毫升/亩
于病害发生前或初见零星病斑
时叶面喷雾1-2次
PD20160994 嘧菌酯50% 水分散粒剂 8.7-10克/亩喷雾
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均匀喷
雾
5、烯酰吗啉
烯酰吗啉为吗啉类杀菌剂,具有内吸活性,由巴斯夫公司开发,在全世界范
围内广泛应用,是吗啉类杀菌剂的翘楚。烯酰吗啉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真菌引起
的病害,可与代森锰锌、甲霜灵等杀菌剂进行复配使用。
烯酰吗啉可破坏真菌细胞壁膜的形成,在孢子囊梗和卵孢子的形成阶段尤为
敏感,主要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
登记号 剂型 使用方法
PD20172500 烯酰吗啉80% 水分散粒剂 17-24克/亩发病初期用药
PD20132492 烯酰吗啉40% 悬浮剂 40-50毫升/亩在病害发病前
或初期开始施药
PD20110082 烯酰吗啉50%可湿性粉剂 20-30克/亩在马铃薯晚疫病
发生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