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章末检测试卷(三)

第三章 章末检测试卷(三)
第三章 章末检测试卷(三)

章末检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

1.(2020·东北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有一导线南北方向放置,在其下方放一个小磁针.小磁针稳定后,给导线通上如图1所示电流,发现小磁针的S极垂直纸面向外偏转.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没有通电时,小磁针的S极指向地磁场的南极

B.通电后小磁针S极仍指向地磁场的南极

C.通电导线在小磁针所在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D.通电后小磁针S极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答案 D

解析小磁针自由静止时,指向地理北极的一端是小磁针的北极,即N极,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小磁针的S极指向地磁场的北极,故A错误;通电后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导线在小磁针处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所以小磁针N极将偏向纸里,S极将偏向纸外,故B、C错误;通电后小磁针S极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故D正确.

2.(2019·张家口市高二上期末)如图2所示,两平行直导线cd和ef竖直放置,通以方向相反、

大小相等的电流,a、b两点位于两导线所在的平面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a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B.b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ef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

D.cd导线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答案 C

解析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导线cd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通电导线ef 在a点产生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cd、ef中通有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但a点离cd较近,故a点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故a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不为零,故A、D错误;根据安培定则可知,通电导线ef和cd在b点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同,均为垂直纸面向外,所以b点的磁场方向向外,故b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不为零,故B错误;根据左手定则可判断,电流方向相反的两根导线所受的安培力为斥力,所以ef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故C正确.3.(2019·郑州市高二检测)如图3,两根相互平行的长直导线分别通有方向相反的电流I1和I2,且I1>I2;a、b、c、d为导线某一横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四点,且a、b、c与两导线共面;b点在两导线之间,b、d的连线与导线所在平面垂直.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点是()

图3

A.a点B.b点C.c点D.d点

答案 C

解析画出a、b、c、d的磁感线的分布图,又I1>I2,故磁感应强度为零的点与I1的距离应比与I2的大,故C正确,A、B、D错误.

4.(2020·邗江中学高二期中)如图4所示,两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绝缘斜面上,导轨间距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水平直导体棒ab相连,弹簧与导轨平面平行并与ab垂直,直导体棒垂直跨接在两导轨上,空间存在垂直导轨平面斜向上的匀强磁场.闭合开关K后,导体棒中的电流为I,导体棒平衡时,弹簧伸长量为x1;调转图中电源极性使棒中电流反向,导体棒中电流仍为I,导体棒平衡时弹簧伸长量为x2,忽略回路中电流产生的磁场,弹簧形变均在弹性限度内,则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

图4

A.k

2IL(x2-x1) B.k

IL(x2-x1)

C.k

2IL(x2+x1) D.k

IL(x2+x1)

答案 A

解析设斜面倾角为α,导体棒ab的质量为m.弹簧伸长量为x1时,导体棒所受安培力沿斜面向上,根据平衡条件,沿斜面方向有:mg sin α=kx1+BIL

电流反向后,弹簧伸长量为x2,导体棒所受安培力沿斜面向下,根据平衡条件沿斜面方向有:mg sin α+BIL=kx2

联立两式解得B=k

2IL(x2-x1),选A.

5.两个质量相同、带电荷量相等的带电粒子a、b,以不同的速率沿着AO方向射入圆形匀强磁场区域,其运动轨迹如图5所示.若不计粒子的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

A.a粒子带正电,b粒子带负电

B.a粒子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较大

C.b粒子的动能较大

D.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较长

答案 C

解析由左手定则可判定a带负电,b带正电,由于b粒子轨道半径大,因而b粒子速率大,动能大,所受洛伦兹力大,选项C正确,A、B错误;由题图可知,由于b粒子轨迹所对的圆心角比a粒子小,所以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较短,选项D错误.

6.(2019·驻马店市高二上期末)如图6所示,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10 cm,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45°,上端连接的定值电阻阻值为1.5 Ω,电源电动势为3 V(内阻不计),质量为20 g的导体棒ab放在金属导轨上,且与导轨垂直.整个装置处在方向垂直于导体棒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中,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若使导体棒静止不动,关于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最小值B min,和与之相对应的磁场方向(顺着导体棒从a向b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6 A.

25 T ,水平向左 B .0.4 T ,水平向左 C.22 T ,垂直斜面向上 D .0.1 T ,垂直斜面向上

答案 C

解析 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最小时,导体棒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沿导轨向下,大小为F =

mg sin 45°=BIL ,I =E R ,解得B =22

T ,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故C 正确,A 、B 、D 错误.

7.(2016·全国卷Ⅱ)一圆筒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筒的轴平行,筒的横截面如图7所示.图中直径MN 的两端分别开有小孔,筒绕其中心轴以角速度ω顺时针转动.在该截面内,一带电粒子从小孔M 射入筒内,射入时的运动方向与MN 成30°角.当筒转过90°时,该粒子恰好从小孔N 飞出圆筒.不计重力.若粒子在筒内未与筒壁发生碰撞,则带电粒子的比荷为( )

图7

A.ω3B

B.ω2B

C.ωB

D.2ωB

答案 A

解析 画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q v B =m v 2r

又T =2πr v ,联立得T =2πm qB

由几何知识可得,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θ=π6,在磁场中运动时间t =θ2π

T ,粒子运动和圆筒运动具有等时性,则θ2πT =π2ω,解得q m =ω3B

,故选项A 正确. 8.如图8甲所示是用来加速带电粒子的回旋加速器的示意图,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 形金属

盒,在加速带电粒子时,两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两盒分别与高频电源相连.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动能E k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忽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图8

A .在E k -t 图象中应有t 4-t 3

B .加速电压越大,粒子最后获得的动能就越大

C .粒子加速次数越多,粒子最大动能一定越大

D .增加D 形盒的面积,可使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增大

答案 D

解析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与速度大小无关,因此,在E k -t 图中应有t 4-t 3=t 3-t 2=t 2-t 1,A 错误;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与加速电压无关,加速电压越小,

粒子加速次数越多,由q v B =m v 2r 得r =m v qB =2mE k qB ,可知E k =q 2B 2r 22m

,增大D 形盒半径(面积),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增大,故B 、C 错误,D 正确.

9.(2019·安徽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如图9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充电后与电源断开.板间存在着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E 和垂直于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及空气阻力),以水平速度v 0从两极板的左端中间射入场区,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图9

A .粒子一定带正电

B .若仅将板间距离变为原来的2倍,粒子运动轨迹偏向下极板

C .若将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均变为原来的2倍,粒子仍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 .若撤去电场,粒子在板间运动的最长时间可能是

πm qB

答案 CD

解析 粒子无论带何种电荷,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大小都相等,且Eq =q v 0B ,故A 错误;由

题知平行金属板所带电荷量不变,电场强度E =U d =Q Cd =4πkQ εr S

,故电场强度不变,粒子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错误;据Eq =q v B 可知,将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均变为原来的2倍,二力依然平衡,所以粒子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 正确;若撤去电场,粒子可能在极板间做半圆周运动再出磁场,根据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

2πm qB ,粒子在板间运动的最长时间可能是T 2=πm qB

,故D 正确. 10.如图10是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带电粒子被加速电场加速后,进入速度选择器.速度选择器内相互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的磁感应强度和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B 和E .平板S 上有可让粒子通过的狭缝P 和记录粒子位置的胶片A 1A 2.平板S 下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 0的匀强磁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图10

A .质谱仪是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

B .该速度选择器中的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C .该速度选择器只能选出一种电性,且速度等于B E

的粒子 D .打在A 1处的粒子比打在A 2处的粒子的比荷小

答案 AD

11.如图11所示,套在足够长的绝缘直棒上的带正电小球,其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将此棒竖直放在互相垂直的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小球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球由静止沿棒竖直下落,重

力加速度为g ,且E

,小球带电荷量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小球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小球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一直减小直到为0

C.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速度为mg

μqB+

E

B

D.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速度为mg

μqB-E B

答案BD

解析小球下落过程中,开始阶段,小球向下做加速运动时,速度增大,洛伦兹力增大,小球所受的棒的弹力向左,大小为F N=qE+q v B,F N随着v的增大而增大,滑动摩擦力F f=μF N 也增大,小球所受的合力F合=mg-F f,F f增大,F合减小,加速度a减小,当mg=F f时,a

=0,速度最大,做匀速运动,由mg=F f=μ(qE+q v m B)得,小球运动中的最大速度为v m=mg

μqB

-E

B

,故B、D正确,A、C错误.

12.(2019·郑州市高二模拟)如图12甲所示,某空间存在着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场沿水平方向.磁场中有A、B两个物块叠放在一起,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物块A带正电,物块B 不带电且表面绝缘.在t=0时刻,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块B上,物块A、B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相同的运动.在物块A、B一起运动的过程中,图乙反映的可能是()

图12

A.物块A所受洛伦兹力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B.物块A对物块B的摩擦力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C.物块A对物块B的压力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D.物块B对地面压力大小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

答案CD

解析物块A受到的洛伦兹力F洛=q v B=qBat,t=0时,F洛=0,选项A错误;物块A对物块B的摩擦力大小F f=m A a,所以F f保持不变,选项B错误;A对B的压力大小为F N A=m A g+q v B=m A g+qBat,选项C正确;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F N B=(m A+m B)g+qBat,选项D正确.

二、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3.(10分)如图13所示,将长为50 cm、质量为1 kg的均匀金属棒ab的两端用两只相同的弹簧悬挂成水平状态,置于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当金属棒中通以4 A电流时,弹簧恰好不伸长(g=10 m/s2).

图13

(1)求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2)当金属棒中通以大小为1 A、方向由a到b的电流时,弹簧伸长3 cm;如果电流方向由b 到a,电流大小仍为1 A,求弹簧的形变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答案(1)5 T(2)5 cm

解析(1)弹簧不伸长时,BIL=mg,(2分)

=5 T(2分)

可得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mg

IL

(2)当大小为1 A的电流由a流向b时,

有2kx1+BI1L=mg,(2分)

当电流反向后,有2kx2=mg+BI2L.(2分)

联立得x 2=mg +BI 2L mg -BI 1L

x 1=5 cm.(2分) 14.(11分)(2019·化州市模拟)如图14所示,两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存在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和电场强度为E 的匀强电场.金属板右下方以MN 为上边界,PQ 为下边界,MP 为左边界的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磁场宽度为d ,MN 与下极板等高,MP 与金属板右端在同一竖直线上.一个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正离子以初速度v 0在两板间沿平行于金属板的虚线射入金属板间.不计离子重力.

图14

(1)已知离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求金属板间的磁感应强度B 0;

(2)若撤去板间磁场B 0,离子恰好从下极板的右侧边缘射出电场,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离子进入磁场后从磁场边界P 点射出,求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

答案 (1)E v 0 (2)2m v 0qd

解析 (1)离子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电场力和洛伦兹力平衡,有qE =q v 0B 0,(2分)

解得B 0=E v 0

.(1分) (2)离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则刚进入磁场的速度:

v =v 0cos 30°=23v 03

,(2分) 设离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 v B =m v 2r

,(2分) 由几何关系得:12

d =r cos 30°,(3分)

解得:B =2m v 0qd

.(1分) 15.(14分)如图15所示,虚线上方有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虚线上、下有相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ab 是一根长为l 的绝缘细杆,沿电场线放置在虚线上方的场中,b 端恰在虚线上,将一套在杆上的带正电的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小球(小球重力忽略不计),从a 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到达b 端,已知小球与绝缘杆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当小球脱离杆进入虚线下方后,运动轨迹是半圆,圆

的半径是l 3

,求:

图15

(1)小球到达b 点的速度大小;

(2)匀强电场的场强E ;

(3)带电小球从a 到b 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电场力所做功的比值.

答案 (1)Bql 3m (2)B 2ql 10m (3)49

解析 (1)小球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则有Bq v b =m v b 2R

(2分) 又R =l 3,解得v b =Bql 3m

;(2分) (2)小球在沿杆向下运动时,受力情况如图,

匀速时洛伦兹力F =Bq v b

则有F N =F =Bq v b (1分)

F f =μF N =μBq v b (1分)

当小球做匀速运动时qE =F f =μBq v b (1分)

解得E =B 2ql 10m

;(1分) (3)小球从a 运动到b 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W 电-W 克f =12

m v b 2 (2分) 又W 电=qEl =B 2q 2l 210m

(1分) 所以W 克f =B 2q 2l 210m -12m v 2b =2B 2q 2l 245m

(2分) 则有:W 克f W 电=49

.(1分) 16.(17分)(2019·烟台市高二上期末)如图16所示,在y 轴左侧有一平行于x 轴方向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 =2×103 V/m ,在y 轴右侧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第一象限内磁场

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0=2×10-2 T ,第四象限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 0.现有一比荷q m

=1×106 C/kg 的粒子,从电场中与y 轴相距10 cm 的M 点(图中未标出)由静止释放,粒子运动一段时间后从N 点进入磁场,并一直在磁场中运动且多次垂直通过x 轴,不计粒子重力,试求:

图16

(1)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从粒子进入磁场开始计时到粒子第三次到达x 轴所经历的时间;

(3)粒子轨迹第一次出现相交时所对应的交点坐标.

答案 (1)2×104 m/s (2)2π×10-

4 s

(3)????22 m ,62 m 解析 (1)在电场中,对粒子,由动能定理得Eqx =12

m v 2(2分) 解得v =2Eqx m

=2×104 m/s(2分) (2)粒子进入磁场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迹如图所示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q v B =m v 2R

(1分) 又v =2πR T

(1分) 解得:T 1=2πm qB 0;T 2=πm qB 0

(1分) 所以粒子从进入磁场到第三次运动到x 轴所用的时间为t =T 14+T 22+T 12

(2分) 代入数值可得t =2π×10-4 s(1分)

(3)设粒子轨迹第一次出现相交时的交点为P ,如图所示,三角形OPO 1为等边三角形,OP =PO 1=OO 1=R 1(1分)

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q v B 0=m v 2R 1

(1分) 得R 1= 2 m(1分)

根据几何关系可得,P 点横坐标x =R 1cos 60°=22 m 纵坐标y =R 1sin 60°=

62 m 所以P 点坐标为????22 m ,62 m (4分)

人教版B数学选修2-1: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a =(2x ,1,3),b =(1,-2y ,9),如果a 与b 为共线向量,则( ) A .x =1,y =1 B .x =12,y =-1 2 C .x =16,y =-32 D .x =-16,y =3 2 答案:C 2.向量a ,b 与任何向量都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 ) A .a 与b 共线 B .a 与b 同向 C .a 与b 反向 D .a 与b 共面 解析:选A.∵a ,b 不能与任何向量构成空间基底,故a 与b 一定共线. 3.已知向量a =(0,2,1),b =(-1,1,-2),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 .0° B .45° C .90° D .180° 解析:选C.已知a =(0,2,1),b =(-1,1,-2), 则cos 〈a ,b 〉=0,从而得出a 与b 的夹角为90°. 4.已知A (1,2,1),B (-1,3,4),C (1,1,1),AP →=2PB →,则|PC → |为( ) A.773 B. 5 C.779 D.779 解析:选A.设P (x ,y ,z ),由AP →=2PB → 得: (x -1,y -2,z -1)=2(-1-x ,3-y ,4-z ), ∴x =-13,y =83,z =3,即P ????-13,83,3,∴PC →=????43,-53 ,-2 , ∴|PC → |=773 .故选A. 5. 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中,M 、N 分别是对边OA 、BC 的中点,点G 在MN 上, 且MG =2GN ,设OA →=a ,OB →=b ,OC →=c ,现用基底{a ,b ,c }表示向量OG →,OG → =x a +y b +z c ,则x ,y ,z 的值分别为( ) A .x =13,y =13,z =1 3B .x =13,y =13,z =1 6

章末检测卷(一)

章末检测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2020·北京海淀区高一期末)如图所示,这是一辆汽车在向 左减速过弯道,下面选项图中分别画出了汽车转弯时所受合 力F的四种方向,你认为正确的是() 解析汽车做的是曲线运动,汽车受到的合力应该指向运动轨迹弯曲的内侧,由于赛车速度在减小,所以合力与汽车的速度方向的夹角要大于90°,故A 正确,B、C、D错误。 答案 A 2.(2020·河北省高二学业考试)如图所示,为一选手骑摩托车在空中运动的频闪照片。若选手和摩托车可视为一质点,图中虚线为其运动轨迹,则选手和摩托车经过P点时速度方向() A.沿轨迹切线方向 B.水平向左 C.竖直向上 D.竖直向下 解析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 A

3.一运动物体经过P点时,其速度v与合力F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当物体运动到Q点时,突然使合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直至物体运动经过M点。若用虚线表示物体的运动轨迹,则下列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其中C、D选项中的QM段均是直线)() 解析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合力的方向与速度不共线,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可知,力与速度的方向分别位于轨迹两侧,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时,物体做直线运动。经过P点时,其速度v与合力F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物体做曲线运动,合力应该指向轨迹的内侧,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平行时,物体做直线运动,所以从Q到M做直线运动,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 C 4.(2020·河北衡水中学高一期末)如图,从广州飞往上海的航 班上午10点到达上海浦东机场,若飞机降落的水平分速度 为60 m/s,竖直分速度为6 m/s,已知飞机在水平方向做加速 度大小等于2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加速度大小等于0.2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则飞机落地之前() A.飞机的运动轨迹为曲线 B.经20 s飞机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 C.在第20 s内,飞机水平方向的分位移与竖直方向的分位移大小相等 D.飞机在第20 s内,水平方向的平均速度为21 m/s 解析飞机的速度的方向tan α=v y v x =6 60 =0.1,飞机的加速度的方向tan β=a y a x =0.2 2 =0.1,可知飞机的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共线反向,飞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飞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20 s飞机在水平方向分速度v x=v0x-a x t=20 m/s,在竖直方向分速度v y=v0y-a y t=2 m/s,可见

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观察下列各等式:22-4+66-4=2,55-4+33-4=2,77-4+11-4=2,10 10-4+-2-2-4=2, 依照以上各式成立的规律,得到一般性的等式为( ) A.n n -4+8-n (8-n )-4=2 B.n +1(n +1)-4+(n +1)+5(n +1)-4=2 C.n n -4+n +4(n +4)-4=2 D.n +1(n +1)-4+n +5(n +5)-4=2 考点 题点 答案 A 解析 观察分子中2+6=5+3=7+1=10+(-2)=8,显然A 成立. 2.不等式a >b 与1a >1 b 同时成立的充要条件为( ) A .a >b >0 B .a >0>b C.1b <1 a <0 D.1a >1b >0 考点 分析法及应用 题点 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答案 B 解析 ????? a > b ,1a >1b ???? a > b ,a -b ab <0 ???? a > b , ab <0 ?a >0>b . 3.数列{a n }中的前四项分别为2,27,213,2 19,则a n 与a n +1之间的关系为( ) A .a n +1=a n +6 B.1a n +1=1a n +3

C .a n +1=3a n 1+3a n D .a n +1=1 a n 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列中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观察数列{a n }的各项可知,数列??????1a n 是首项为12,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所以1a n +1=1 a n + 3. 4.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n <0,公差d >0,则有a 4·a 6>a 3·a 7,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 n }中,若b n >0,q >1,则下列有关b 4,b 5,b 7,b 8的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 A .b 4+b 8>b 5+b 7 B .b 5+b 7>b 4+b 8 C .b 4+b 7>b 5+b 8 D .b 4+b 5>b 7+b 8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之间的类比 答案 A 5.设a ,b ,c 都是非零实数,则关于a ,bc ,ac ,-b 四个数有以下说法: ①四个数可能都是正数; ②四个数可能都是负数; ③四个数中既有正数又有负数.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反证法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可用反证法推出①②不正确,因此③正确. 6.若P =a +2+a +5,Q =a +3+a +4(a ≥0),则P ,Q 的大小关系为( ) A .P >Q B .P =Q C .P

北师大数学选修新素养应用案巩固提升:第三章 章末综合检测三 含解析

章末综合检测(三)[学生用书P123(单独成册)]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函数f (x )=1 3 ,则f ′(x )等于( ) A .-33 B .0 C . 3 3 D .3 解析:选B .因为f (x )= 13,所以f ′(x )=(1 3 )′=0. 2.已知某质点的运动规律为s =t 2+3(s 的单位:m ,t 的单位:s),则该质点在t =3 s 到t =(3+Δt )s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6+Δt )m/s B .??? ?6+Δt +9 Δt m/s C .(3+Δt )m/s D .??? ?9 Δt +Δt m/s 解析:选A .平均速度为 Δs Δt =(3+Δt )2+3-(32+3)Δt =(6+Δt )m/s . 3.设f (x )为可导函数,且满足lim x →0 f (1)-f (1-x ) 2x =-1,则过曲线y =f (x )上点(1, f (1))处的切线斜率为( ) A .2 B .-1 C .1 D .-2 解析:选D .k =f ′(1)=lim x →0 f (1-x )-f (1) -x =2lim x →0 f (1)-f (1-x ) 2x =-2. 4.已知函数f (x )在x =1处的导数为3,则f (x )的解析式可能是( ) A .f (x )=(x -1)3+3(x -1) B .f (x )=2(x -1) C .f (x )=2(x -1)2 D .f (x )=x -1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二章 章末检测题

第二章章末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的物体的g 值大 B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 C .g 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 D .g 值在赤道处小于在北极处 2.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对于减小实验误差来说,下列方法有益的是() A .选取计数点,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间隔当作时间单位 B .使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尽量小些 C .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间间隔适当的那一部分进行测量、计算 D .选用各处平整程度、光滑程度相同的长木块做实验 3.如图为物体运动的图象,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正确解释() A .物体先沿一个平面滚动,然后向山下滚,最后静止 B .物体开始静止,然后向山下滚,最后静止 C .物体先以恒定的速度运动,然后逐渐变慢,最后静止 D .物体开始时静止,然后反向运动,最后静止 4.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是均匀改变的,因而它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即2 0t v v v +=

B 、对于加速度发生变化的直线运动仍然可用t x v = 来求平均速度 C 、对于任何直线运动都可用公式20t v v v += 来求平均速度 D 、对于曲线运动也可用t x v =来求平均速度 5.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m/s 匀减速至零,须用时间1s ,按规定速率为8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越过5.9m ,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 A .拖行路程为8m ,符合规定 B .拖行路程为8m ,不符合规定 C .拖行路程为4m ,符合规定 D .拖行路程为4m ,不符合规定 6.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A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B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 C .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 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g/2 D .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7.如图所示各速度图象,哪一个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8.一物体从高h 处自由落下,运动到P 点时的时间恰好为总时间的一半,则P 点离地高度为() A .h 43 B .h 21 C .h 41 D .h 8 1 9.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已知条件() A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 .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所走的路程 C .可求出乙车从开始启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 .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的任何一个 第 7 题图 t v 0 t v D v 0

章末综合检测卷(一)

章末综合检测卷(一)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题。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A.16.7%B.14.3% C.0.9% D.1 解析:通过图中的数据1992年人口68.7万,1993年人口80.2万,计算1992—1993年人口增长率(80.2-68.7)÷68.7×100%,即为16.7%。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读甲、乙两国人口变化曲线图,完成2~3题。 2.关于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1900—1950年,两国人口增长模式皆为“高高低”模式 B.1850—1950年,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 C.1900—1950年,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

D.20世纪末甲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 3.从图中可看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开始于() A.出生率的下降B.死亡率的下降 C.自然增长率的下降D.自然增长率的上升 解析:第2题,读图可知,1900—1950年甲国人口出生率较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模式;乙国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模式为“高高低”模式;20世纪末,甲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都很低,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第3题,读图可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 答案:2.D 3.B 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37 053万,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 390万人,年均增长0.57%。读我国第五次与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统计图,完成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人口数量变化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善②十年间,人口出生率下降③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迁移④十年间,人口增长速度趋于缓慢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5.目前,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②每年净增人口多③人口老龄化明

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和不选的得0分) 1.(2019·山西大学附中月考)下列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路程位移B.瞬时速度速度变化量 C.平均速率加速度D.速度变化率速率 答案 B 2.(2019·九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平常说的“太阳东升西落”是什么物体相对什么参考系在运动() A.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 B.太阳相对地球的运动 C.太阳相对月球的运动 D.地球相对月球的运动 答案 B 3.(2019·石家庄市高一上学期期末)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万众瞩目的空军“歼-20”战机亮相第十二届中国航展,“歼-20”战机飞行表演历时约为2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8年11月6日上午11时10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B.“约为20分钟”指的是时刻 C.研究人员在定位“歼-20”战斗机的位置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D.研究“歼-20”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姿势调整时可将其视为质点 答案 C 4.(2019·黄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1所示,手机导航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出行的必备工具,绍兴多风景名胜,某游客游完兰亭后驾车去东湖,他打开手机导航,搜索了驾车线路,线路显示走常规路线距离19.8 km,需用时27分钟,选择走“距离最短”则有17.4 km,需用时30分钟,如果走“高速优先”则有22.3 km,需用时29分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1

A .走常规路线的19.8 km 指的是位移 B .走“距离最短”说明路程最小 C .选择走“距离最短”,则瞬时速率一定最小 D .走“高速优先”,平均速度最大 答案 B 5.(2019·淇滨高中月考)下列关于速度、速率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速度、速率和加速度均为矢量 B .速度越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C .速率等于位移与经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D .速度变化越慢,加速度越小 答案 D 6.(2019·永安一中月考)下列几种运动中,实际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A .物体的速率不变,但加速度不为零 B .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大 C .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D .物体的加速度不变(不为零),速度也保持不变 答案 D 7.A 、B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2所示,则( ) 图2 A .A 、 B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 .0~6 s 内A 物体比B 物体运动得快 C .t =4 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相同 D .A 物体的加速度比B 物体的加速度大 答案 C 解析 两物体的速度都为正值,所以运动方向相同,A 错误;0~4 s ,B 的速度大,B 运动得快,4~6 s ,A 的速度大,A 运动得快,B 错误;t =4 s 时,A 、B 两物体的速度都为5 m/s ,所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C 正确;从图象上可以看出,B 的斜率比A 的斜率大,所以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D 错误. 8.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 2,后1 3 t 时间内平均速度

章末检测试卷(第5章)

章末检测试卷(第5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在细胞内外均可起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水解 C.较弱光照条件下,因与光反应有关的酶的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减小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药剂后会因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 2.在常温下H2O2溶液几乎不分解,但加入肝脏研磨液后,会快速分解成H2O和O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活化能的是( ) A.E2B.E3C.E3-E2D.E2-E1 3.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 甲组:淀粉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 乙组:蔗糖溶液+新鲜唾液+斐林试剂→无砖红色沉淀 丙组:蔗糖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组的实验结果是“无砖红色沉淀” B.加入斐林试剂后通常还应沸水浴加热 C.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 D.为省去水浴加热步骤,可用碘液代替斐林试剂 4.下图甲是H20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02分解产生的02量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温度降低时,乙图中的e 点不变,d 点右移 B .H 202量增加时,乙图中的e 点上升,d 点左移 C .最适温度下,pH=c 时,乙图中e 点的值为0 D .最适温度下,pH=a 时,乙图中e 点下移,d 点左移 5.下列有关ATP 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ATP 的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相联系 B .细胞内ATP 与ADP 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C .ATP 在细胞内含量不多,但却是细胞的直接能源物质 D .细胞内合成ATP 所需能量只来源于细胞呼吸 6.如图表示ATP 的结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b 键断裂后形成ADP 和Pi B .图中的3表示ATP 中的“A” C .由1、2、3各一分子形成的物质是组成DNA 的基本单位之一 D .与b 键相比,a 键更容易发生断裂 7.下列有关“ATP ADP Pi ++酶 酶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向左进行和向右进行时所需的酶是一样的 B .反应向右进行时释放能量,向左进行时储存能量 C .整个反应是一个可逆平衡的过程 D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发生这个反应的生理过程都一样 8.下列有关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隔绝O 2的一组产生的CO 2量远大于通入O 2的一组 B .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目的是杀灭微生物并去除培养液中的O 2 C .可以用溴麝香草酣蓝水溶液检测无氧呼吸的产物——酒精

【新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章末检测试卷四(第九章)

章末检测试卷四(第九章)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共5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1~13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1.为了了解所加工的一批零件的长度,抽测了其中200个零件的长度,在这个问题中,200个零件的长度是() A.总体 B.个体 C.总体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 答案 C 解析总体是这批零件的长度,个体是这批零件中每个零件的长度,抽取的200个零件的长度是样本,样本容量是200. 2.①一次数学考试中,某班有10人的成绩在100分以上,32人的成绩在90~100分,12人的成绩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9人了解有关情况;②运动会的工作人员为参加4×100 m接力赛的6支队伍安排跑道.针对这两件事,恰当的抽样方法分别为() A.分层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 D.分层随机抽样,分层随机抽样 答案 A 解析①中,考试成绩在不同分数段之间的同学有明显的差异,用分层随机抽样比较恰当;②中,总体包含的个体较少,用简单随机抽样

比较恰当. 3.观察新生儿的体重,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新生儿体重在[2 700,3 000)的频率为() A.0.001 B.0.1 C.0.2 D.0.3 答案 D 解析由直方图的意义可知,在区间[2 700,3 000)内取值的频率为(3 000-2 700)×0.001=0.3. 4.某校高二年级有50人参加2019“希望杯”数学竞赛,他们竞赛的成绩制成了如下的频率分布表,根据该表估计该校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的平均分为() 分组[60,70)[70,80)[80,90)[90,100] 频率0.20.40.30.1 A.70 B.73 C.78 D.81.5 答案 C 解析估计该校学生数学竞赛成绩的平均分x=65×0.2+75×0.4+85×0.3+95×0.1=78,故选C. 5.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有一衰分问题:今有北乡八千一百人,西乡七千四百八十八人,南乡六千九百一十二人,凡三乡,发役三百人,则北乡遣() A.104人 B.108人

2017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三章《气体》章末综合检测

第三章磁场章末检测(A)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一个质子穿过某一空间而未发生偏转,则( ) A、可能存在电场与磁场,它们的方向与质子运动方向相同 B、此空间可能有磁场,方向与质子运动速度的方向平行 C、此空间可能只有磁场,方向与质子运动速度的方向垂直 D、此空间可能有正交的电场与磁场,它们的方向均与质子速度的方向垂直 2、两个绝缘导体环AA′、BB′大小相同,环面垂直,环中通有相同大小的恒定电流,如图1所示,则圆心O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为(AA′面水平,BB′面垂直纸面) A、指向左上方 B、指向右下方 C、竖直向上 D、水平向右 3、关于磁感应强度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磁场中某点B的大小,跟放在该点的试探电流元的情况有关 B、磁场中某点B的方向,跟该点处试探电流元所受磁场力的方向一致 C、在磁场中某点试探电流元不受磁场力作用时,该点B值大小为零 D、在磁场中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B值越大 4、关于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不考虑其她场力(重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只能做匀速圆周运动

图1 图2 图3 图4 5、1930年劳伦斯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其原理如图2所示、这台加速器由两个铜质D形盒D1、D2构成,其间留有空隙,下列说法正确的就是()

A、离子由加速器的中心附近进入加速器 B、离子由加速器的边缘进入加速器 C、离子从磁场中获得能量 D、离子从电场中获得能量 6、如图3所示,一个带负电的油滴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进入一个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B后,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使匀强磁场发生变化,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就是( ) A、磁场B减小,油滴动能增加 B、磁场B增大,油滴机械能不变 C、使磁场方向反向,油滴动能减小 D、使磁场方向反向后再减小,油滴重力势能减小 7、如图4所示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滑动,细杆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不计空气阻力)、现给圆环向右的初速度v0,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圆环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就是下图中的( ) 8、如图5所示,空间的某一区域内存在着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与匀强磁场,一个带电粒子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进入这个区域沿直线运动,从C点离开区域;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电场则粒子从B点离开场区;如果这个区域只有磁场,则粒子从D点离开场区;设粒子在上述3种情况下,从A到B点,从A到C点与A到D点所用的时间分别就是t1、t2与t3,比较t1、t2与t3的大小,则有(粒子重力忽略不计)( )

电磁感应章末测试题

6、( 2012年4月上海长宁区二模)如图所示,矩形闭合线圈 且AB 0O 所在平面与线圈平面垂直.如要在线圈中形成方向为 abcd 竖直放置,00是它的对称轴,通电直导线 AB 与00平行, abcda 的感应电流,可行的做法是 (A ) AB 中电流I 逐渐增大 (B ) AB 中电流I 先增大后减小 (C ) AB 中电流I 正对00靠近线圈 (D ) 线圈绕00轴逆时针转动90° (俯视) 1、(2012上海浦东期末)一足够长的铜管竖直放置,将一截面与铜管的内截面相同,质量为 不考虑磁铁与铜管间的摩擦,磁铁的运动速度( ) (A )越来越大. (B ) 逐渐增大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 (C ) 逐渐增大到一定值时又开始减小,到一定值后保持不变. (D ) 逐渐增大到一定值时又开始减小到一定值,之后在一定区间变动. 2、2012年3月陕西宝鸡第二次质检)如图所示,一电子以初速度 v 沿与金属板平行方向飞人 MN 极板间,突然发现电子向 M 板偏 转,若不考虑磁场对电子运动方向的影响,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 ?开关S 闭合瞬间 B ?开关S 由闭合后断开瞬间 C ?开关S 是闭合的,变阻器滑片 P 向右迅速滑动 D ?开关S 是闭合的,变阻器滑片 P 向左迅速滑动 3、(2012年2月陕西师大附中第四次模拟)如图所示,铝质的圆筒形管竖直立在水平桌面上,一条形磁铁从铝管的正上方由静止 开始下落,然后从管内下落到水平桌面上。已知磁铁下落过程中不与管壁接触,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 AX \ 剧A m 的永久磁铁块由管上端放入管内, A .磁铁在整个下落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B ?磁铁在管内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 .磁铁在管内下落过程中,铝管对桌面的压力大于铝管的重力 D .磁铁在下落过程中动能的增加量小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4、( 2012年2月济南检测)如图所示,线圈两端与电阻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在线圈上方有一竖直放置的 磁铁,磁铁的S 极朝下。在将磁铁的 S 极插入线圈的过程中 A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a 到b 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 B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b 到a ,线圈与磁铁相互排斥 C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a 到 b 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 D .通过电阻的感应电流的方向由 b 到a ,线圈与磁铁相互吸引 5、如图所示,一条形磁铁从左向右匀速穿过线圈,当磁铁经过 A 、B 两位置时,线圈中( A. .感应电流方向相同,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B. .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C. .感应电流方向相反,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D. .感应电流方向相同,感应电流所受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章末过关检测卷(二)

章末过关检测卷(二)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 (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 D.赤潮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无关 解析:赤潮的发生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大量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直接或间接地排放到海洋里,海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积聚,海水呈富营养化,藻类物质繁盛,出现赤潮现象。 2.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D) A.渤海湾 B.湾

C.胶州湾 D.珠江口 解析:在四个选项中,珠江口纬度最低,气温最高,生物活动强盛,最易出现赤潮。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导致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下图为、、三省市各月霾日数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 3.以下关于霾的时空分布,叙述正确的是(C) A.夏季多于冬季 B.冬季多于夏季 C.三省市夏季差异最大 D.全年皆高于其他两省市 解析:横轴代表月份(季节),纵轴为出现霾的日数,对照图例可直接判断。 4.造成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D)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解析:图中显示省霾日数冬季多,与冬季燃煤取暖有关,春秋季人为排放少,且多大风,霾日数少。

章末检测试卷(四)

章末检测试卷(四)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就是功,功就是能 B.做功越多,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C.外力对物体不做功,这个物体就没有能量 D.能量转化的多少可以用做功来量度 答案 D 解析功和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A错;做功的多少只是说明了能量转化的多少,而不能说明能量的多少,故B错;外力做功与否不能说明物体能量的有无,故C错;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故D对. 2.汽车关闭发动机后恰能沿斜坡匀速下滑,在这个过程中() A.汽车的机械能守恒 B.汽车的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 D.机械能和内能之间没有转化 答案 C 解析汽车关闭发动机后,匀速下滑,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摩擦阻力做功,汽车摩擦生热,温度升高,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少,但总能量守恒.因此,只有选项C正确. 3.如图1所示,小球m分别从A点和B点无初速度地释放,则经过最低点C时,小球的速率之比v1∶v2为(空气阻力不计)() 图1 A.1∶ 2 B.2∶1 C.2∶1 D.1∶2 答案 B 4.一蹦极运动员身系弹性蹦极绳从水面上方的高台下落,到最低点时距水面还有数米距离.假定空气阻力可忽略,运动员可视为质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员到达最低点前重力势能始终减小

B .蹦极绳张紧后的下落过程中,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C .蹦极过程中,运动员、地球和蹦极绳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D .蹦极过程中,重力势能的改变与零势能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 答案 D 5.如图2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竖直平面内,MN 是通过椭圆中心O 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M 点出发,初速率为v 0,沿管道MP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1,所需时间为t 1;若该小球仍由M 点以初速率v 0出发,而沿管道MQN 运动,到N 点的速率为v 2,所需时间为t 2,则( ) 图2 A .v 1=v 2,t 1>t 2 B .v 1t 2 C .v 1=v 2,t 1t 2,故选项A 正确. 6.如图3所示,光滑圆轨道固定在竖直面内,一质量为m 的小球沿轨道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小球在最低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 1,在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N 2.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则N 1-N 2的值为( ) 图3 A .3mg B .4mg C .5mg D .6mg 答案 D 解析 设小球在最低点速度为v 1,在最高点速度为v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在最低点有N 1-mg =m v 12R ,在最高点有N 2+mg =m v 22 R ,从最高点到最低点,根据机械能守恒有mg ·2R +12m v 22=1 2 m v 12,联立以上三式可以得到:N 1-N 2=6mg ,故选项D 正确. 7.质量为4 kg 的物体被人由静止开始向上提升0.25 m 后速度达到1 m /s ,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对物体传递的功为12 J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12 J C .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10 J D .人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增加的动能

湘教版地理选修5:第三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1.读下表分析回答问题。(10分) 1960~1998年全球重大自然灾害情况统计表 时段1960~ 1969年 1970~ 1979年 1980~ 1988年 1989~ 1998年 灾害事件(次数) 16 29 70 53 经济损失(亿美 元) 504 969 1538 4793 保险理赔(亿美 元) 67 113 310 1 069 (1)全球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发生次数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特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全球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从保险理赔金额的变化中,能够反映出,在抗灾、防灾过程中,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正在不断增强。 解析: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和强度增加,受灾体特征、灾情水平、减灾能力随之改变;灾情大小决定于灾种(灾强)、受灾体、减灾能力的变化。 答案:(1)呈波状变动,逐渐上升①自然灾害产生的主导因素是自然因素。自然环境的变化有自身规律,所以呈波状变动。②人类不合理活动能诱发自然灾害的发生,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深刻,所以灾害有上升的趋势。 (2)逐渐上升(或越来越重等)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人口密度、社会财富密度不断增大。 (3)防灾意识和社会救助能力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从甲图可以发现,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影响最小的是

______________。 (2)在四种主要灾害中对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影响力逐渐减弱的是________,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试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 (3)从乙图可以发现,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结合甲、乙两图说明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你认为导致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出现该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降低我国农作物受灾、成灾面积,你认为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有(双选)() A.大量降低我国农作物的播种面积 B.加强水利工程建设,降低旱涝灾情 C.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退耕还林,恢复植被 D.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作物抗灾性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农业灾情及相关措施。第(1)、(2)题,可以从图A直接看出。由于抗洪工程(如三峡大坝)的建设,洪水灾害的影响减弱。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而成灾面积波动上升,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不断扩大,从长时间段看,我国灾害发生频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能是人类活动加剧了农业灾害的灾情。第(4)题,我国人口众多,降低农作物播种面积是不行的,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宜在中上游地区。 答案:(1)旱灾霜冻灾 (2)水灾我国修建的一系列水利工程发挥作用三峡大坝的建成可以预防长江中下游地区百年一遇的洪水 (3)不断扩大在曲折中上升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灾害的灾情 (4)BD 3.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比较甲、乙、丙三地自然灾害损失率的差异,并说明影响自然灾害损失率的主要因素。 (2)简述防御自然灾害,减少灾害损失的主要措施。 解析:由图示等值线可以判断出,甲地损失率最小,乙地损失率最大,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从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抗灾能力等方面分析。 答案:(1)乙地损失率最大,甲地损失率最小。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2)做好自然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加强自然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减灾意识;利用遥感卫星等3S技术进行监测和预报,提高灾害防范能力;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写出图中冻融区所处地形区的名称并分析黄河在此河段的主要水文特征。 (2)黄河流域侵蚀强度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哪一河段?试分析其原因。

章末检测试卷五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试题

章末检测试卷(五)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18·北京四中高二下学期期末)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下列贸易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答案 D 解析丝绸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棉花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捷克水晶的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物;乌克兰葵花籽油的化学成分是油脂,属于有机物,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有关概念 【题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的区别 2.(2018·宁夏育才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下列化合物属于塑料的是( ) A.PVCB.锦纶C.轮胎D.棉花 答案 A 解析PVC属于塑料,A正确;锦纶属于合成纤维,B错误;轮胎属于复合材料,C错误;棉花属于天然纤维,D错误。 【考点】合成材料的分类 【题点】合成材料的分类 3.(2018·板桥三中月考)如图照片显示:一只可爱的小猫站在一块高分子合成材料上,下面烈火灼烧而小猫却若无其事,这说明此高分子材料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良好的绝缘性 B.良好的绝热性 C.良好的导热性 D.熔点低 答案 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小猫气定神闲地站在一块放在高温火焰上的高分子合成材料上,说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绝热的性质,故选B。 【考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题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特点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单体的质量之和等于所生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的质量 B.单体为一种物质时,则单体发生加聚反应 C.缩聚反应的单体至少有两种物质 D.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解析若为加聚反应,单体的质量之和等于所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质量,若为缩聚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的质量小于单体的质量之和,所以A项错误;单体为一种物质时,单体可能发生 加聚反应也可能发生缩聚反应,如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聚乙烯,乳酸() 通过缩聚反应得到聚乳酸()和水,所以B项错误;缩聚反应的单体可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炮.制/炮竹归省/省吃俭用行辈/行云流刀 B. 恣意/咨询羁绊/缉拿归案忌惮/殚精竭虑 C. 皎洁/狡猾邮差/差强人意晦暗/追悔莫及 D. 脑畔/期盼油馍/模棱两可偏僻/鞭辟人里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 欺侮照例静穆茂腾腾 B. 怠慢领域瞳仁闹嚷襄 C. 震撼恬静思慕马前卒 D. 辐射缭原踊跃羊羔羔 3.古诗文默写。(8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君子好逑。 (2)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 (3)青青子衿,。 (4)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 (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声势的诗句是:,。 (6)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 ”来表达朋友虽然相隔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 4.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4分) (1)《傅雷家书》被称为“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其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请结合作品并说明理由。 (2)有人评价《西游记》“极幻之事中蕴含极真之理”。请从下面两个具有奇幻色彩的故事中任选一个,简述故事情节,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极真之理”。

①悟彻菩提真妙理②尸魔三戏唐三藏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朋友从印度回来,送给我一块沉香木,外形如陡峭的山,颜色黑得像黑釉。有一种极素朴悠远的香,①,漂流在空气里。沉香最动人的部分,在于它的“沉”,有沉静内敛的品质; ②一旦成就,永不消散。沉香不只是木头吧!也是一种启示,启示我们在浮华的人世中,也要在内在保持着深沉的、水远不变的芳香。 ①。 ②。 6.综合性学习(8分) (1)国家病原微生物资源库于2020年1月24日发布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成功分离的我国第一株病毒毒种信息及其电镜照片、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引物和探针序列等国内首次发布的重要权威信息,并提供共享服务。 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2分)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共6分) ①材料一:延安腰鼓号称“陕北独特的天下第一鼓”。腰鼓队员们舞起来苍劲刚健,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请你观察下面两幅图片,展开联想,描绘腰鼓表演的情景。(4分) ②材料二:延安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相传人类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三黄一圣”(黄帝陵庙、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革命圣地)享誉中外。延安更是中国革命圣地,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了十三个春秋,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现在,延安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