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设计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铁隧道设计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铁隧道设计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铁隧道设计与施工组

织设计方案

1 工程总概况

地铁五号线工程计划于2008年年底建成开通的地铁五号线现已全面开建,30多个土建工点工程已大规模铺开。其中2座车站(珠江新城站、大沙东站)已封顶,11座车站进行主体结构施工。五号线起点为芳村区的滘口,终点为黄埔开发区的黄埔客运港,全长约41.6公里,共设29座车站,其中12座换乘站。首期工程滘口至文冲(文园)段,线路长约31.9公里,设24座车站,依次为:滘口、大坦沙、八、西场、西村、火车站、小北、淘金、区庄、动物园、箕、五羊邨、珠江新城、猎德、潭村、员村、科韵路、车陂南、东圃、三溪、鱼珠、大沙地、大沙东、文冲站。其中滘口至大坦沙站段为高架线。

五号线草淘区间(草暖公园-小北站-淘金站)右线盾构机顺利到达小北站。草淘区间是五号线最复杂的盾构区间之一,左右隧道所经之处有超过150米的溶洞区,还有断裂带、硬岩以及上软下硬等恶劣地质环境。如果工程进展顺利,五号线将在2008年底完成土建工程以及所有的机电设备安装,历经半年综合调试后,于2009年年中开通运营。

小北站是市轨道交通五号线的中间站,上承火车站,下接淘金站。站址位于环市中路下方,西临环市中路、麓景路、小北路交叉口。环市中路正上方有小北高架桥、人行天桥。车站西北侧与广九铁路、环路高架相临近,周边高楼林立。本工程为三层分离岛式车站。车站有效站台长106m。站左线隧道总长176.7m,右线总长208.3m,左右线隧道中心线间距13.6m。东、西端站厅及设备管理用房外挂,分别与III号、I号出入口及风亭全建,东端为三层三跨框架结构,西端为两层三跨框架结构。II号、IV号出入口分别与东端、西端暗挖站厅通道连接,2号、4号风井兼做右线、左线的施工竖井。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一级,七度抗震设防。

2.2 水文与地质

2.2.1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河流水网纵横交错,制流量大,无调节水期,含沙量少,水源条件好。属珠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水系,境除珠江是较大河流外,还有集水面积在1000

平方公里以上的流溪河和增江等。流经市区的珠江,上游接西江、北江,下游与东江汇合。此外, 100 ~1000 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有30 多条(二级支流并入一级支流计算),为叶脉状分布,遍及全境,并分别汇入珠江河网,经珠江口注入南海。由于河流较集中,易造成洪涝。州市1901 ~ 1988 年平均降雨量为1655 毫米,年降雨量最小值在1916年只有1113 毫米,最大值在1920 年达2865 毫米,相差1.6 倍,故河流迳流量变化亦大。

隧道按地下水埋深条件分为第四系空隙潜水及基岩裂隙水。其中第四系空隙水主要埋藏与第四系松散岩中,大都由地表径流流走。基岩裂隙水存储于岩石的空隙与裂隙中,大气降水沿上述通道运转,都为基岩中的悬挂水,其水量较小,主要受季节控制。

在进出楼段的钻孔中都可以看到大部分强风化与部分弱风化岩柱及节理面上都可以见到溶蚀现象,局部强风化岩柱上溶蚀呈蜂窝状并填充有红黏土。而小北隧道进口穿越在弱风化岩中,其余都为微风化岩,故溶蚀现象不会对工程产生较大的影响。

2.2.2 工程地质状况

地铁5号线工程东西向贯穿市,沿线发育数条断裂,穿过红层、石灰岩和花岗岩等地层,工程地质复杂.选择5号线滘工口口至大坦沙段、大坦沙至八过江段和草暖公园至小北等三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并从线路的敷设方式、施工工法选择等方面,介绍了设计和施工中采取的应对措施.5号线地层多样,采用盾构法施工应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盾构机和施工方案。

第三层为第四纪上更新统上段坡残积层,岩性为含碎石红黏土、碎石土,碎石含量极不均匀。本层基地高程为48.7~61.3m,最大厚度为10m。基岩为弱风化燧石条带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强风化厚度为1.5~3m,弱风化厚度为2~18m。

施工场地狭窄,周边干扰多。小北站位于铁路东站广场地下室,与铁路东站用房是联体建筑,铁路新东站也正在施工之中,而铁路东站还得照常运营。标书只能给出500m2的施工临时用地,和一条尚需搭设的通道。要达到装饰安装工程进场施工,必须与铁路东站周边施工单位联系,争取支持协助,租借施工临时用地,增开出入口,解决材料设备运输及吊装的困难。不管施工临时设施存在多大的困难,我局将自行排除,按期进场施工,确保施工进度。

文明施工要求严。小北站地处市交通枢纽要地,乘车中转的人群络绎不绝,也是商业繁华区,又是新建、改建工程的集中区,东站是市窗口工程,施工中必须处理好与交通、城管、环卫、市政、街道以及治安等各城市管理单位的关系,遵守他们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2.3 施工难点与特点

2.3.1 洞身的稳定

隧道穿越的地段有断层节理密集带数条,探洞还发现小型断层断裂几层间夹泥多条,这些构造如果与层面节理面组合或相互结合,不论在洞顶或边墙,将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岩块,使隧道洞身的稳定成为施工的另一难点。

2.3.2 施工支护结构

隧洞进出口为浅埋破碎带,属于不稳定围岩,施工支护结构较复杂,隧洞施工近洞较困难。

隧道断面设计

3.1 设计依据

3.1.1 工程等级

地铁工程是市现代化公共设施屈指可数的大型工程,小北站是市的门面工作,一旦步入建好的豪华地铁区,你将领略到城市建设的现代化气息,地铁建设牵动着几百万市民的心,也是对施工单位社会信誉的考验,工程等级为一级。

3.1.2 建筑物级别

根据《五号地铁线路工程初步设计大纲》对总地铁建筑物的要求小北隧道进口、出口渐变段、隧道洞身按一级建筑物设计。

3.1.3规程、规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J10-89

《最新铁路工程设计规与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大全》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TB10108-2002

《铁路隧道设计规 》TB10003-2005

3.2 选择隧道布置形式

3.2.1 隧洞净空断面形式

隧洞的进出口段为Ⅳ级不稳定围岩,围岩侧压力较大,因此考虑采用曲墙圆拱形式的断面。原设计资料提供了两种不同隧道的布置形式:分离式双洞(如图3-1)和双联拱式(如图3-2)

1285

35

187187

111

5553515

R

1

07

6

555

图3-1 分离式双洞

35187

111555

3515

R 1076

555555R 1076355551111871535490

38012851285

3918039图3-2 双连拱式

3.2.2 两种方案的比较选择

双联拱式 :施工集中,有利于集中管理;进出口段土方及圬工量较少地铁线路是往返的双行道,连拱隧道形式便于组织交通运营。

4 隧道结构设计

4.1 隧道衬砌设计与检算

4.1.1隧道主要支护参数

根据工程类比及结构计算初步拟定初期支护和二次混凝土衬砌的参数。

小北隧道进出口段均为Ⅳ级不稳定围岩,从设计资料来看,岩体的力学性能不是很差,有一定的自稳能力,所以不必考虑围岩的超前支护,如果开挖后地质条件变坏或量测到隧道拱顶下沉或地面下沉量较大,再进行超前支护。

在隧道设计方案中,在拱顶及边墙设置φ6╳φ8的钢筋网,隔栅间距

250╳250mm ,设1榀/米的四边形隔栅刚架,在刚架的接头处设置锁脚锚以固定刚架隔栅刚架在开挖初喷5cm 混凝土后架设,然后补喷10cm 混凝土包裹刚架直

至设计厚度。

二次衬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模注整体式衬砌,厚度为600mm ,钢筋混凝土衬砌的抗渗系数不低于0.85MP ,标号为S8,抗蚀系数不低于0.8。浇注二次衬砌时要保证与初期支护的密贴不允许出现空洞,否则须进二次填充注浆。模注混凝土施工顺序为先墙后拱式施工顺序。

4.2 隧道衬砌结构参数的计算

计算工况与荷载的拟订与计算

本隧道为地铁隧道,对结构进行计算。

(1)围岩竖直压力的计算

对于Ⅳ级围岩,根据《地铁隧道设计规》建议的方法进行计算:松动介质平衡理论计算围岩压力

荷载高度按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h=f

L 2=f Htg B O 2)2/45(2φ-+ (4-1) 式中:B ——隧道开挖断面宽度(m )

H ——隧道开挖断面宽度(m )

f ——岩石坚固系数,根据围岩的类别进行取值;

φ——岩石的摩擦角,根据围岩的类别进行取值;

实际设计所采用的荷载为:

q =0.7γh (4-2)

式中:γ——围岩容重(KN/m )

如果隧道埋深h 1小于或等于计算得出的塌落拱的高度h 时,为浅埋隧道,

取q =γh ;如果隧道埋深h 1大于计算得出的塌落拱的高度h 时,为深埋隧道,

取q =0.7γ bvh 。

(2)围岩水平荷载

隧道浅埋时,水平荷载按以下公式计算:

在拱顶处:

e 1=λq (4-3)

北京某地铁施工组织设计

地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

目录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6) 第1节编制依据 (6) 第2节编制原则 (7) 第3节承建该工程施工的优势 (8) 第二章工程概况 (9) 第1节简况 (9) 第2节工程范围 (10) 第3节工程概况 (10) 第4节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 (10) 第三章管理机构与部署 (12) 第1节管理机构与部署 (12) 第2节项目班子配备和职责分工 (18) 第3节施工目标 (26) 第4节施工准备 (28) 2

第四章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1) 第1节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31) 第2节计划用于本工程的检验、数量、试验设备 (36) 第3节保证机械出勤率的措施 (38) 第五章劳动力计划和周转料计划表 (39) 第1节沉井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39) 第2节顶管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40) 第3节桩基工程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40) 第4节取水头部和水下管道施工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40) 第5节劳动力计划 (41) 第6节周转材料计划表 (43) 第六章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44) 第1节计划开工、竣工日期 (44) 第2节各分部分项专业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 (44) 第七章施工总平面图 (45) 3

第1节总平面布置原则 (45) 第2节临时设施计划及临时用地 (45) 第3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47) 第八章施工技术方案 (49) 第1节总体施工方案 (49) 第2节主要工程施工情况及特点 (51) 第3节具体施工方案 (61) 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182) 第1节工程质量目标 (182) 第2节质量方针 (182) 第3节质量保证体系 (182) 第4节质量保证措施 (187) 第十章安全文明施工和创建"安全文明工地"措施 (201) 第1节安全保证措施 (203) 第2节文明施工措施 (207) 4

某地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模板

第1章编制依据和编制原则 根据某地铁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招标文件, 为圆满完成某地铁5号线11#合同段( 和平西桥站~北土城东路站) 的土建工程, 在认真阅读和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对施工现场详细调查的基础上, 结合我单位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经验, 本着信守合同、确保施工和周围建筑物安全、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优质高效、文明施工的指导思想, 编制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1.编制依据 1.1.1.某地铁5号线工程土建施工招标文件( 含设计图纸) ; 1.1. 2.我单位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1.1.3.招标文件明确的有关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 1.1.4.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的有关法规、条例; 1.2.编制原则 1.2.1.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1.2.2.坚持实事求是、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的原则。 1.2.3.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建设。 1.2.4.以科技为先导, 发扬创新精神, 在施工中不断优化技术方案, 推广和应用”四新”成果。 第2章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简介 某地铁5号线11#合同段包括一段区间及一座车站: 和平西桥站~北土城东路站区间、北土城东路站。 2.1.1.1.区间工程 2.1.1.1.1.区间工程概况 和平西桥站~北土城东路站区间范围为和平西桥站北端~北土城东路站南端, 包括施工竖井和联络通道。左右线设计里程均为YK14+528.4-YK15+400, 长871.6m, 其中人防段设计里程为YK15+337.1-+347, 紧靠北土城东路站北端。左右线线间距14.8m, 均为直线, 坡度为+3‰、-3‰, 变坡点里程K14+720。区间均为单线隧道, 在区间中部左线K15+060处设一座施工竖井。区间隧道采用暗挖法施工, 以小导管( 大管棚) 超前支护、注浆、挂钢筋网、喷射砼及钢架等作为主要施工支护手段, 以模筑钢筋砼为二次衬砌。 区间线路从樱花西路、樱花西桥及护城河下方穿过, 穿越桥梁基础及坝河的范围为YK15+350-+400, 隧道拱顶距桥墩基础仅2.9m。 2.1.1.1.2.区间工程工程地质 本段线路位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中部地带, 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 人工堆积层: 粉土填土①层: 局部为杂填土①1层及炉灰①2层, 厚度为1.2~8.1m, 层底标高为33.00~41.05m。 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 粉土③层: 夹粉质粘土、粘土③1层, 粉细砂③2层, 厚度为2.0~9.8m, 层底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施工组织设计 第1章概述 1.1 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范围为《野鸡山隧道渗漏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中所有施工内容。 1.2 编制依据 1.2.1《野鸡山隧道渗漏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1.2.2 公司拥有的施工设备、管理水平、技术力量和以往隧道工程建设的施工经验; 1.2.3 国家、交通部现行的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

《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3年版);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J10-89)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1.2.4 国家、交通部、河北省政府有关安全、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法律、规程、规则、条例; 1.2.5 现场调查、勘测资料。 1.3 编制原则 1.3.1 安全第一的原则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始终按照技术可靠、措施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确定施工方法。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 1.3.2 优质高效的原则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优质高效。根据我们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明确的质量目标,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体系,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确保创优规划和质量目标的实现。施工中加强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1.3.3 方案优化的原则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优化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管理的行动指南,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中,对隧道破除、防排水、防护、衬砌等关键工序进行多种施工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择优选用最佳方案。 1.3.4 确保工期的原则

北京地铁工程土建施工组织设计(195页)

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土建施工宣武门站投标施组 第一篇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土建施工招标文件专用部分; (2)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土建施工招标文件通用部分; (3)北京地铁四号线工程初步设计图纸; (4)业主发放的补遗书; (5)我公司自行组织的工地现场考察所获得的资料; (6)国家相关行业现行的技术规范、验收标准; (7)北京市建设总部门的管理条例及办法; (8)我公司在地铁领域和车站工程中的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满足业主对总工期的要求,即全部工程于2006年4月30日前竣工(较业主要求工期提前1个月)。 (2)搞好施工降水工作,确保各工序在无水条件下施工。 (3)确保工程自身安全和施工安全,同时确保管线和邻近建(构)筑物安全的前提下,以控制地表沉降值不超过规定值为标准,进行施工部署,制定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 (4)工程质量达优良标准,争创北京市“长城杯”奖。 (5)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6)严格执行北京市建设行政各部门对本项目的文明施工、环保、安全、卫生及健康等有关管理条例的要求,树立良好的施工形象和社会形象。 1.3 编制内容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范围为宣武门车站。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十二篇:第一篇为编制说明;第二篇为工程概述;第三篇为施工总体部署;第四篇为施工方案、方法及技术措施;第五篇为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第六篇为资源配备;第七篇为质量保证体系及质量保证措施;第八篇为消防、安全、保卫、健康保证体系及措施;第九篇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保证措施;第十篇为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第十一篇为与相关单位的施工配合措施;第十二篇为其它保证措施。 1.4编制其它说明 本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目录序号与《招标文件通用部分》附表二《技术评分表》

深圳地铁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明、暗挖)(word)

深圳地铁通道施工组织设计 (明?暗挖通道) 一?通道施工 通道出入口斜坡段采用明挖施工,钻机施工钻孔桩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尽量使用挖掘机开挖,剩余部分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卷扬机提升架牵引外运;通道出入口暗挖段采用弧形导坑法施工?土方运至站厅层后卷扬机提到地面外运;二衬采用简易衬砌台架立模,泵送商品混凝土入模,机械捣固? 1?通道明挖段施工 (1)?通道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 钻孔桩均采用回旋钻机正循环钻孔,连续成桩的方法施工,钢筋笼在地面加工好,利用钻机吊入孔内,清孔后水下灌筑混凝土成桩?钻孔桩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测量放线定位:根据各出入口钻孔桩设计平面布置图,计算出每根桩的坐标,然后测量定出每孔钻孔桩的准确位置? ②?挖探沟,查明地下管线的位置,定出管线改移或保护方案,对管线进行改移或悬吊支撑保护? ③?施工定位导向墙:根据施工要求,桩位定位采用导向墙定位法定位导向墙作为钻机走行轨道,并对钻孔桩进行导向及编号? ④?钻孔:钻机钻孔,在孔口埋设钢护筒,以起到定位?保护孔口及维持水头的作用?开孔钻进速度应缓慢的进行,并反复校正钻头,如有偏斜及时纠正;因此处地质为粘性土,所以在钻孔时不需另外制备泥浆,仅向孔内加水,利用钻机钻孔时钻头搅拌泥浆,但需控制水的加入量,以达到钻孔时最佳泥浆粘度等性能指标? ⑤?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钢筋的制作在就近的场地上进行,采用焊接制作,先用主筋与内加强箍点焊形成笼架,然后安装外箍筋,外箍筋也须与主筋焊牢?将制作好的钢筋笼用汽吊或钻机吊放入孔内? ⑥?灌注水下混凝土: 施工准备:①用铁皮制作一个能容0.8立方米以上的储料槽(漏斗);②检查钢导管的强度,钢导管必须作水密和涨裂实验;③检查球塞是否能顺利通过钢导管,球塞直径比钢导管内径小1~2厘米;④钢导管和套管的提升采用钻机提升? 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全面检查,水下混凝土的灌注工作一经开始必须连续不断的进行并不得中断? 开始灌注前的准备工作:①仔细调整下料钢导管的高度,导管底至桩基底面的距离为导管内径加10厘米左右,使球塞能顺利从管底排出?②悬吊于储料槽(漏斗)颈口处的球塞必须用绳子或铁丝缚牢,开始灌注前在漏斗内装满混凝土,漏斗的最下面与球塞接触的第一盘拌合物应为水泥砂浆,水泥砂浆不可有石子混入,以防石子卡球造成事故?③商品混凝土的准备量为能灌注整根桩的混凝土量? 灌注混凝土:①开始灌注混凝土时,用快刀将绳子砍断或用钳子将铁丝剪断,同时开动振动器?当储料槽(漏斗)内混凝土开始下降时,立即向储料槽(漏斗)源源不断地输送混凝土?当球塞顺利地通过导管并确认已排出导管时,可将导管下降20XX,使导管下混凝土尽快扩散和升高,可靠的埋住导管底?②灌注混凝土过程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高度,推算钢导管埋入混凝土的高度?随灌随提

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XXX 施工组织设计 第1 章编制说明 根据建设单位标前会和答疑会精神以及现场的实地踏勘,结合我公司多年来在公路、市政道路、立交桥等类似市政工程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依据我公司的施工、技术、机械装备和管理等综合水平编制标书,若中标我们将在此基础上遵循合同要求,进一步按照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编制出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经过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确保工程实施。 1.1 编制依据 (1) 《XXX施工招标文件》。 ( 2 )招标文件中明文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以及有关现行的国家和省部级规范和标准。 (3)XXX工程扩大初步设计,宁镇公路立交图纸。 1.2 编制原则 ( 1 )充分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 ( 2)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根据我公司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的履行合同。 ( 3)按照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正确选择施工方案,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 4 )“严格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5 坚持优化技术方案和推广应用“四新”成果的原则,在施工中发扬创新精神,以科技为先导,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积极寻求为建设单位节约投资的合理化建议, 对技术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1.3 编制目的在满足建设单位各项要求条件的前提下,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全优,力争施工工期提前,把施工对周边环境破坏和扰动控制在规定要求范围内。 第2 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地理位置及范围 2.1.1 工程位置 XXX工程位于南京市主城东北部,南起宁镇公路与宁栖路交叉口,北止于纬一路,全 长3.78km。其中本标段A主线331.502m, B主线335.252 m及其他支线道桥。如附录1所示。 2.1.2 工程范围 (1)道路部分:A主线自A0+000?A0+184.902; B 主线自B0+000?B0+214.952。 (2)桥梁部分:A 主线自A0(A0+184.902)?A6(A0+331.502); B 主线自B0(B0+214.952)?B5(B0+335.252)。匝道 C D E、G H; F线 桥。 排水部分: 宁镇路边排水暗渠一条。 2.2 设计概况 2.2.1 桥梁工程 A 主线桥:里程桩号A0+184.902 ?A0+331.502,长146.6 m。 墩基础:钻孔浇筑端承桩,8根桩径1.2 m 12根桩径1.5 m桩长范围15.0?20.0 m 4个6.0m X2.4 m 矩形承台、3个5.2 m x 2.2m矩形承台,桥台处13.25 m X5.2 m 矩形承台。 下部结构:6个T型墩柱。 上部结构:箱梁146.6 m,一联5跨等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高1.4 m。桥面系:7cm的C25防水混凝土找平层、3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B 主线桥:里程桩号:B0+214.952 ?B0+335.252,长120.3m。 墩基础:钻孔浇筑端承桩,16根桩径1.2 m 6根桩径1.5 m桩长范围15.0?20.0 m 4个5.2m

地铁出入口施工组织方案

深圳地铁通道施工组织设计 (明、暗挖通道) 一、通道施工 通道出入口斜坡段采用明挖施工,钻机施工钻孔桩围护结构,土方开挖尽量使用挖掘机开挖,剩余部分土方采用人工开挖,卷扬机提升架牵引外运;通道出入口暗挖段采用弧形导坑法施工。土方运至站厅层后卷扬机提到地面外运;二衬采用简易衬砌台架立模,泵送商品混凝土入模,机械捣固。 1、通道明挖段施工 (1)、通道明挖段围护结构施工 钻孔桩均采用回旋钻机正循环钻孔,连续成桩的方法施工,钢筋笼在地面加工好,利用钻机吊入孔内,清孔后水下灌筑混凝土成桩。钻孔桩工艺流程图如下:

①、测量放线定位:根据各出入口钻孔桩设计平面布置图,计算出每根桩的坐标,然后测量定出每孔钻孔桩的准确位置。 ②、挖探沟,查明地下管线的位置,定出管线改移或保护方案,对管线进行改移或悬吊支撑保护。 ③、施工定位导向墙:根据施工要求,桩位定位采用导向墙定位法定位导向墙作为钻机走行轨道,并对钻孔桩进行导向及编号。 ④、钻孔:钻机钻孔,在孔口埋设钢护筒,以起到定位、保护孔口及维持水头的作用。开孔钻进速度应缓慢的进行,并反复校正钻头,如有偏斜及时纠正;因此处地质为粘性土,所以在钻孔时不需另外制备泥浆,仅向孔内加水,利用钻机钻孔时钻头搅拌泥浆,但需控制水的加入量,以达到钻孔时最佳泥浆粘度等性能指标。 ⑤、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钢筋的制作在就近的场地上进行,采用焊接制作,先用主筋与内加强箍点焊形成笼架,然后安装外箍筋,外箍筋也须与主筋焊牢。将制作好的钢筋笼用汽吊或钻机吊放入孔内。 ⑥、灌注水下混凝土: 施工准备:①用铁皮制作一个能容0.8立方米以上的储料槽(漏斗);②检

北京地铁亦庄线次渠地铁站施工组织设计

北京市轨道交通亦庄线 次渠站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 1 章 施工组织设计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1 编制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2 工程概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3 工程特点、重点、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第 2 章 施工总体部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2.1 总体施工指导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2.2 施工组织机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3 总体部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2.4 施工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2.5 主要机械设备的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2.6 与相邻标段的配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2.7 施工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2.8 紧急预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第 3 章 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3.1 总体施工流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3.2 分部、分项工程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3.3 测量与监测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3.4 降水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1 3.5 主要分项施工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
第 4 章 工期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
4.1 组织的保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6 4.2 围护结构施工工期保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8 4.3 基坑开挖施工工期保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 4.4 车站结构施工工期的保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 4.5 防水及土方回填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9 4.6 重点及难点部位施工工期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第 5 章 质量保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
5.1 质量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 5.2 质量保证体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 5.3 质量保证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 5.4 工程质量的奖励与处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9
第 6 章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
6.1 测量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 6.2 试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

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公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本合同段设青山岭隧道一座,起止里程为K144+050~K145+150,全长1100m。隧道岩性以褐灰、浅灰、灰绿色流纹岩为主,风化厚度大,岩体多以碎裂结构为主,不同风化程度的流纹岩,力学性质差别较大,隧道区域划分为Ⅱ、Ⅲ类围岩。隧道穿越二级分水岭,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赋水性中-富。 根据对设计文件的理解和实地现场考察,结合我局多年隧道施工的经验,以及对云南特殊地质状况的了解,我们将采取必要的措施、方案,克服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一切问题,高速、优质的完成隧道的建设。 (一)、施工原则 我单位在多年的“新奥法”施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将坚持“光面爆破喷锚紧跟监控量测,及时反馈和修正”的原则。在施工中结合设计,积极推广国内外隧道施工新技术,采用大型施工机械设备配套施工。开挖、出碴、喷锚与二次衬砌施工相配合一条龙作业。坚硬围岩施工,加强掏槽爆破,控制周边光爆选择合理进尺。施工中,我们坚持“短进尺、弱爆破、勤量测、紧封闭”的原则,大小管棚预注浆超前支护,钢架支撑喷射钢纤维砼,及时施作二次衬砌。采用先进的监控量测技术对围岩地质进行超前探测,根据信息反馈拟定相应的施工方案。 (二)、总体施工方案 本隧道为控制工期的工程项目,洞门施工在不干扰洞内施工的情况

下安排同步进行。本合同段隧道通过的围岩有Ⅱ、Ⅲ类围岩,根据围岩类别及地质条件状况,本隧道支护型式分设为S1、S2、S3、S4、S5。各型支护参数如下表所示: 隧 道 支 护 参 数 表 项 目 S1 S2 S3 S4 S5 初 期 支 护 25喷射砼 15 cm 20 cm 18 cm 16 cm 10 cm YF1506锚杆 @90×90cm L=4m @90×90cm L=4m @100×100cm L=4m @110×110cm L=4m @120×100cm L=3.5m 二 次 衬 砌 60 cm 60 cm 60 cm 50 cm 40 cm 仰 拱 60 cm 60 cm 60 cm 50 cm 40 cm 辅 助 措 施 超前大管棚 超前小导管 钢拱架 钢拱架 钢格栅 说明:喷射砼采用钢纤维砼;衬砌采用25#防水砼;其中S1、S2、S3、S4为钢筋砼。 根据本隧道地质情况和设计特点,结合我单位隧道施工技术水平和机械配备情况,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为目的,按照新奥法的施工原理进行方案制订和组织施工。明洞衬砌段采用明挖法或明拱暗墙法施工;洞口浅埋段采用中隔墙法或短台阶七步平行流水作业法施工;Ⅱ类 围岩段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或台阶法施工;Ⅲ类围岩段采用长台阶法。 洞身开挖是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开挖方案主要根据围岩的情况确

隧道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隧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公路隧道设计规》(JTG D70-2004) 3.《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JTG C20-2011)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GB 50108-2008) 5.《公路工程抗震规》(JTG B02-2013) 6.《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2015) 7.《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铁道部基建总局) 8.《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GB 50086-2015) 9.《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JTG/T D70/2-01-2014) 10.《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JTG/T D71-2004) 11.《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 12.《室外排水设计规》(GB 50014-2006)(2014版) 13.《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GB 50332-2002) 14.《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50268-2008) 15. 其它有关的国家及地方强制性规和标准。 16.本单位从事公路隧道施工中积累的丰富经验。 二、编制原则 1、以满足本标段工程施工需要为目的,根据本工程特点合理配置施工班组、机械设备、工程材料等资源。 2、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度,组织连续均衡施工生产,做好工序衔接。 3、突出应用新奥法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提高施工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管

理目标。 4、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先进可靠的安全保证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5、严格执行现行的《规》、《验标》和《施工技术手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积极推广增产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6、树立环保意识,严格按国家和合同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组织施工,保护好周围生态环境,做到文明施工。 三、工程概况 城步苗族自治县城东路、石板桥棚户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污水管网隧道工程建设指挥部拟在城步县县城修建排水隧道,连通城区数个岩溶井,将岩溶涌水集中引流至巫水河,己防集中降水后岩溶涌水水量骤增,灌入城区引发城市涝。本项目主线从石板桥至狮子山下巫水河建设隧道及沿河污水管道,桩号为K0+000~K1+206.556,长度1206.556m;支线1位于K0+277.031处,与磻龙井相连,长度87.906m;支线2位于K0+546.048处,与干龙井相连,长度50m;支线3位于K0+634.572处,与大龙井相连,长度85.505m;支线4位于K0+837.577,与城步县第一中学北面集水井,长度186.699m。本次拟建隧道全长1616.666米(含四条支线,分别为87.906米、50米、85.505米、186.699米),主线隧道地板高程为442.00m—427.8m,由北向南逐渐降低,横断面尺寸方案主线为净宽3.6米,净高3.8米;支线为净宽2.6m,净高3.2m。隧道终点至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设计,长约1200m。 本段施工图设计的路线方案中共设置隧道有主线1座,支线4座: 隧道一览表

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铁车站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6) 第1节企业简介 (6) 第2节编制依据 (7) 第3节采用规范 (7) 第4节业主招标要求 (9) 第5节本企业投标承诺 (11) 第二章工程概况 (13) 第1节总体概况 (13) 第2节建筑概况 (17) 第3节结构概况 (17) 第三章工程特点难点及对策 (18) 第1节工程量大、工序多、工期紧 (18) 第2节地下管线复杂,迁移任务重,施工干扰大 (18) 第3节交通繁忙,疏解难度大,环境保护要求高 (19) 第4节基坑开挖难度大,监测要求高 (19) 第5节结构防水、防渗漏标准高,实施困难 (20) 第6节过道路通道采用暗挖法,技术难度大 (20) 第四章施工部署 (20) 第1节总体施工方法及施工阶段的划分 (20) 第2节各施工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 (21) 第3节总体施工程序及主要施工步骤 (22) 2

第4节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 (24) 第五章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2) 第1节施工技术准备 (32) 第2节施工准备 (33) 第3节现场准备 (35) 第六章施工前准备 (37) 第1节房屋拆迁及道路平整工作 (37) 第2节管线迁移及吊挂 (38) 第3节管线吊挂 (38) 第七章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39) 第1节施工方法简述 (39) 第2节围护结构形式 (40) 第3节主要施工步骤 (41) 第4节围护结构施工方法 (42) 第5节(B)轴钢管砼柱及(A)~(B)轴盖板临时道路施工 (55) 第6节土石方工程施工 (59) 第7节车站主体结构工程施工 (68) 第8节结构防水工程施工 (79) 第9节路面恢复施工 (97) 第10节附属工程施工 (101) 第八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124) 第1节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124) 第2节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说明 (125) 3

轨道交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原则及治理目标 1、编制依据、原则 1)编制依据 (1)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招标文件、图纸及答疑文件; (2) 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第二标段承包合同文件; (3) 国家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治理规范》; (4) 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布的现行相关施工规范、技术标准; (5) 设计图纸审核及会审获得的资料; (6) 业主及监理治理方法; (7) 我公司的质量治理体系、环境治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治理体系文件; (8)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施工能力、机械设备状况和自有的技术资料; (9) 现场调查资料及业主提供的相关信息; (10) 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1) 以国家现行《建设工程项目治理规范》为基础,以项目经理

为中心,以重点、关键工序为主导,采纳现代化治理手段,合理组织、实施本项工程; (2) 响应招标文件及补充文件的差不多要求,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工程工期、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环境爱护和经济目标的实现; (3) 以作业队为实体,合理配置项目部内部资源,既可集中力量施工,又可灵活机动分专业施工,快捷高效地干好本工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4) 强化内部治理,推广使用新工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效,降低工程成本; (5) 本着真诚、友好、合作的精神,做好与业主、监理、设计、相关交叉施工专业承包商以及武汉市相关政府部门的协调工作,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6) 坚持“用户至上”和“优质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合同,做到“合同执行完,服务不终止”。 2、工程概况及要紧经济技术指标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工程名称:武汉市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园林路站和青鱼嘴站站内物业开发(风、水、电)施工第二标段

公路隧道 施工组织设计

表10 初步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编制原则及编制依据 (一)、编制原则 根据国道319线涪陵至武隆公路涪陵段隧道工程项目第H合同段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和相应的技术标准,在勘察现场的基础上,对本合同段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同时考虑了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及运输道路、料源、民情等施工条件的制约,并结合我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本合同的施工方案。在编制过程中,我们本着施工生产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原则,施工中采取平行流水作业,同时集中力量抓好路堤施工、隧道开挖支护及衬砌等重、难点工程,合理安排机械设备和施工队伍,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及投资满足业主要求。 (二)、编制依据 1、国道319线涪陵至武隆公路涪陵段隧道工程项目第H合同段招标文件。 2、国道319线涪陵至武隆公路涪陵段隧道工程项目第H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及标前会议纪要。 3、第H合同段现场调查的实际情况。 4、公路工程预算,第H段设计图纸和业主要求 5、国家及交通部颁布的现行公路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 6、本投标人的管理水平、技术装备、人员素质及公路工程方面的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一)、工程说明 国道319线涪陵至武隆公路涪陵段隧道工程项目第H合同段包括小溪隧道、山嘴岩隧道、及大沟中桥和1410米引道工程。小溪隧道和山嘴岩隧道全长分别为442米和505米,大沟中桥全长50米。 主要技术指标: 公路等级:二级 路基宽度:整体式12米,分离式5.5米 隧道净宽:小溪隧道10.76米 山嘴岩隧道10.76米 桥涵设计荷载:汽车—20,挂车—100 设计洪水频率:1/100 地震烈度:Ⅳ度 (二)气候与水文 本标段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具盆地和山区气候特点。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湿度大,云雾多,秋多绵雨。年平均气温16~18℃,最高气温43.5℃,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雨量多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65%,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8~80.7%,多年平均风速1.3M/S,一般风力为3~4级。 本标段线路东侧毗邻乌江,与小溪隧道相距160~200米,与山嘴岩隧道相距60~110米,构成该区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乌江由南向北至涪陵流入长江,多年平均流量1653M3/S,最大流量13900 M3/S,最小流量为233 M3/S,

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新店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新店隧道:本隧道全长430m,左右洞呈分离布置,左洞ZK30+204—ZK30+638,长434米,右洞YK30+195—YK30+607,右线412米。新店隧道区属剥蚀区丘陵地貌,地表植被发育,地形起伏变化一般,山体较圆缓,天然山体坡度约15o-30o。进口处地面高程70-72m,出口处地面高程59-61m,进口段自然坡度15o-20o,出口段自然坡度20o-30o。 隧址区地表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层(Qel-dl);下卧侏罗纪梨山组(J11)砂岩及燕山早期侵入花岗岩及其风化层。地表水总体较贫乏,除层理、节理裂隙密集带外,未见其他规模较大、透水性较好的断裂发育。 二、施工准备 1、施工场地 ①隧道作业队驻地租用当地闲置的山地自盖生活区,配电房、压风机房设在出口路基上、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 ②隧道施工用电由当地专业电力局引接,接线长约2.0km,在隧道出口安装两台630KVA变压器,另外配备两台250KW发电机以作备用。 ③施工用水:根据现场条件,新店隧道出口附近水源较丰富,就近河流取水,采用高位水池供水,在新店隧道出口洞顶轴线外约60米的高处设蓄水池一座,以保证隧道开挖时的水压力,容量50m3,高山水池在隧道开挖前修建完工。 ④施工用风:在隧道出口设供风站一处,内设电动空压机1台。

⑤三管两线布置: 综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将高压风管、高压水管、通风管布置在洞口右侧,动力线和照明线布置在左侧(距地面要求2-2.5米以上),三管两线布置照明线面成洞地段采用320V,掌子面附近采用36V安全电压。见图1“三管两线布置图”。 图1 洞内管线路布置图 ⑥砼工厂:在隧道出口设1台JS500强制式拌合机,混凝土由混凝土输送泵输送。 三、工期安排 隧道洞口工程所需设备在2011年2月30日前完成进场。 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量情况和我单位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实力情况,安排本工程段于2011年3月1日开工,2012年2月29日竣工。

地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地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6) 第1 节编制依据 (6) 第2 节编制原则 (7) 第3 节承建该工程施工的优势 (8) 第二章工程概况 (9) 第1 节简况 (9) 第2 节工程范围 (9) 第3 节工程概况 (10) 第4 节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 (10) 第三章管理机构与部署 (12) 第1 节管理机构与部署 (12) 第2 节项目班子配备和职责分工 (18) 第3 节施工目标 (25)

第4 节施工准备 (26) 9 2 ...........................................................................................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第四章. 第1 节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29) 第2 节计划用于本工程的检验、数量、试验设备 (34) 第3 节保证机械出勤率的措施 (37) 第五章劳动力计划和周转料计划表 (38) 第1 节沉井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38) 第2 节顶管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38) 第3 节桩基工程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39) 第4 节取水头部和水下管道施工劳动力配置及进退场计划 (39) 第5节劳动力计划 (39) 第6 节周转材料计划表 (41) 第六章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 (42) 第1 节计划开工、竣工日期 (42) 第2 节各分部分项专业工程的施工进度计划 (43) 第七章施工总平面图 (43) 第1 节总平面布置原则 (43) 4 4 ........................................................................................... . 临时设施计划及临时用地节2 第 第3 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45) 第八章施工技术方案 (47)

地铁施工组织设计

地铁施工组织设计 【内容提要】:工程概况施工组织设计综合说明编制依据现场条件编制旳范围 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工程车库及工务料棚。 工程地点:北京市丰台区张仪村路。 工程简介: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620平方米,占地总面积约为1620平方米。其中涉及到钢结构部分为工程车库及工务料棚,工程车库及工务料棚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吊车梁为钢吊车梁,顶部为梯形钢屋架,屋面板为轻型混凝土屋面板,钢结构采纳Q235材质旳材料。 1.2编制依据 1.2.1《工程招标文件》 《施工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7

《建设工程项目治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GBJ81-9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2我国现行旳有关机具设备和材料旳施工要求和标准 1.2.3北京市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旳规定 1.2.4我公司旳《质量保证手册》和质量要素程序文件 1.3设计依据 1.3.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1.3.2、《梯形屋架》05G551 1.3.3、《柱间支撑》05G336 1.3.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3.5、《梯形钢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1.3.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3.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 1.3.8、《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 1.4编制旳范围 北京地铁十四号线工程车库及工务料棚梯形钢屋架及吊车梁旳制造、安装和支撑系统旳安装以及屋面系统旳安装。 第二章施工布署、施工预备

上海地铁车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第一篇土建部分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围和原则 1.1 编制依据 (1)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招标文件》(2002年5月) (2)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文件》(城建 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5月) (3) 有关技术规及验收标准、规 1.2 编制围 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及轻轨L1线上站预留工程,包括以下容: (1) 地铁一号线上站站车站; (2) 地铁一号线漕宝路站——上站区间隧道; (3) 地铁一号线上站——锦江南站区间隧道及敞开段; (4) 临时正线及临时出入线铺设及过渡转接; (5) 地铁一号线既有线路及既有车站拆除; (6) 轻轨L1线上站车站 (7) 轻轨L1线预留区间隧道; (8) 明珠线漕河泾站改造。 1.3 编制原则 (1) 严格执行国家和市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规定

和要求。 (2) 根据总工期要求,统筹安排,突出R1与L1上站施工及线路过渡转接的关键主线,分阶段进行施工部署和总平面布置。 (3) 施工方案突出重点难点工程。常规施工容简要叙述,复杂工程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力求做多方案论证优化。 (4) 坚持质量、安全第一思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2.1.1 工程设计概况 市地铁一号线上站站改建工程,包括地铁R1线的上站站改建(含区间及临时线路)与轻轨L1线的预留上站站(含区间)土建预留工程,参见图2.1.1。 2.1.1.1 R1线上站站改建工程

R1线上站站改建线路起始于一号线地铁漕宝路站的预留隧道起点,向西至路西侧的新建地铁上站,为漕~南 区间,全长785.655m,其中包括229.70m长的明挖区间及555。955m长的盾构区间。改建后的R1线上站站位于距原站址以南越200m处,拟建的铁路南站主站屋北端,并由原地面站改为地下二层三跨岛式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改建后的地铁车站长274m,宽约21.8m。车站东端为端头井,与漕~南区间相连;西端为出入段交叉渡线,与南~锦区间相连;车站站厅层中部北侧为车站的设备用房区,南侧与远期轻轨L1线上站站相接。 出站后线路向西北方向至路西侧出洞与既有地面线路相接,向西至锦江乐园站及梅陇车辆基地,为南~锦区间,其中出入段线隧道全长645m,其中敞开段部分163.42m;正线区间隧道全长862m,其中敞开段部分177m。为保证施工期间新建的铁路线路与正在运营的地铁线路不互相干扰,在南路路口西侧及沪闽路南侧地铁围栏外的绿化带,在既有正线的北侧铺设约772m长的临时正线,两端与既有正线接轨;在既有出入段南侧铺设约628m 长的临时出入段线,与既有出入段线相接。改建线路总长约2.08km。 2.1.1.2 预留轻轨L1线上站及区间 预留轻轨L1线上站位于铁路上站铁路轨道下方,车站线路呈南北走向,为地下一层多跨侧式车站,局部风机房为地下二层。车站全长145m,宽36m。采用明挖法施工。线路向北横穿改建后

高速公路及隧道机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高速公路及隧道机电工程施工组织 八、初步施工组织计划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1.1施工组织机构图 1.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措施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四、保证措施 4.1质量体系与保证措施 4.2工期保证措施 4.3人员安排与保证措施 4.4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4.5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后期的场地恢复措施 4.6 支付保障措施

一、施工组织机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1.1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管理层由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安全主管、质量主管等成员组成,在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监理单位的共同指导下,负责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等实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对各生产施工要素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管理。 1.2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和工艺设备的仓库储场、现场加工制作场所、办公生活房屋做出合理规划布置。

1.3 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及措施

1.3.1施工管理程序 1.3.2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二、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包括总工期、节点工期)、安全目标 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达到设计的功能与标准,交工验收为合格,竣工验收为优良。 2、工期目标 工期目标: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10月31日。节点工期目标祥见1.3.2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 3、安全目标 杜绝一切人身、行车、设备责任事故,保证施工期内负伤率为零。 三、对项目重点、难点工程的理解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 3.1工程难点 (1)技术要求和系统集成度高 (2)防护要求高 (3)施工安全难度大 (4)施工界面及集成接口复杂 3.2工程重点 (1)施工图设计 (2)前期土建工程检查确认 (3)设备采购 (4)设备安装、调试质量的控制 (5)与相关工程的协调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