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陶瓷釉料及釉面砖的开发

浅谈陶瓷釉料及釉面砖的开发
浅谈陶瓷釉料及釉面砖的开发

浅谈陶瓷釉料及釉面砖的开发

韩复兴

摘要:文章分析了陶瓷釉面砖及釉料的开发现状并提出新的开发思路,对今后的开发方向和重点也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釉面砖釉料纹釉花釉干压成型釉

1.前言

陶瓷釉面砖是区别于不施釉的通体砖的那类施以面釉的陶瓷砖的总称。根据吸水率的区别,釉面砖可以不同质别相称,如E=0-0.5%,为瓷质;E=0.5-3%,为炻瓷质;E=3-6%,为细炻质;E=6-10%,为炻质;E=10-15%,为细陶质;E=15-21%,为精陶质;E》21%,为粗陶质。釉面砖又根据烧成工艺不同分为:一度烧、二度烧、三度烧和多度烧。现代釉面砖规格多应用空间大,可用建筑、艺术雕塑、汽车、家具,甚至服饰和佩饰装潢修饰,建筑装饰可用于室内、外、地面及墙上,个性空间及艺术壁墙的装修装饰,他是现代艺术的重要原素和素材。陶瓷釉料是产品艺术复制和创新的关键材料,陶瓷釉料又根据形态的区别派生为:盐粉状、盐水溶液状、熔块粒状、熔块粉状、熔块浆状、土粉状、土粒(片)状、土微粉状、塑性泥块状、流动性泥浆状、絮性泥团状等三种十一态。陶瓷砖的冷态施釉方法有以下几种:压、喷、淋、甩、浇、印、贴、撒、打等九种,热态施釉方法也有几种:自释、喷涂、盐撒、电融、等离子、激光等,施釉的工段也可以是压机、釉线、窑炉或窑尾生产线上。下文,笔者将浅谈陶瓷墙地砖釉料及釉面砖的开发。

2.陶瓷釉料的开发思路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国的竹、木、根、果壳、玉、石、砖、金属、牙、骨、角、贝壳等雕刻艺术,泥、石膏、糖、面、蜡、糯米等捏塑艺术,棉、麻、毛、草、藤、竹、皮、塑、金属等编织艺术,金、银、铜、铁、漆、玻璃、珐琅等器具艺术,丝绸、刺绣、剪纸、年画、印染、玩具、风筝、木偶、皮影等地方特色艺术是釉料及釉面砖创新的源泉。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景观文化、动植物、山川河流、岩石矿产都是釉料及釉面砖开发的活思路。譬如岩石,有地貌岩、板岩、页岩、纹岩、脉岩、蚀岩、融岩、凝岩等,板岩有铁锈斑、云母斑、金属斑、青苔斑等,脉岩有水晶脉、金砂脉、铁线脉、云母脉、融岩脉等,纹岩有

化石纹、草木纹、大理纹、流线纹、晶花纹等,蚀岩有气蚀岩、风蚀岩、海蚀岩、冰蚀岩、盐蚀岩等。

釉料的开发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达到和谐、自然与至美的。一方面继承传统古陶瓷釉料如结晶釉、窑变钧釉、铁锈花釉、兔毫釉、茶叶末釉、绞纹釉、开片釉等,另一方面利用现代色釉了的先进技术产品如金属釉、闪光釉、抗菌釉、夜光釉、偏光釉、红外线釉、磁性釉、熔块釉、半生料釉等来满足现代工艺装备的生产需求和消费者的装饰装修需求。当代釉料的开发离不开对油漆、涂料、玻璃等装饰材料的借鉴,当代釉面砖的开发又离不开对传统艺术品的传承和对自然界的物品万象的创新模仿。此外,当代釉料也要满足资源节约、社会环保和谐的生态产业政策需求。本篇将分类探讨釉料的开发。

2.1仿纹釉的开发

仿纹釉是釉料中的重要一类,它包括仿锤纹釉、仿裂纹釉、仿流纹釉、仿桔纹釉、仿皱纹釉、仿砂纹釉、仿皮纹釉和仿木纹釉等。锤纹釉这个词汇来源于美术漆中的锤纹漆,意思是釉面象用锤头敲打过的铁皮的凹陷斑纹,其形成机理是釉在烧结过程中由于釉表层挥发物的挥发造成釉表层和内部表面张力的不同,同时釉中由于存在絮状或片状晶体在釉挥发时会形成螺旋状的运动,带动晶体形成旋涡状斑纹。锤纹釉的开发尚处于萌芽状态,国内外也没有这方面的报道,笔者认为分相或结晶是锤纹釉形成的基础、挥发份的适时挥发是条件。当然如果有金属状晶体析出或有金属相析出应是最逼真的锤纹釉。裂纹釉是我国的古老釉种之一,古称开片,宋曾有诗人形容裂纹釉“桃花妁妁片片开”。裂纹釉的开片可分为干燥釉开片和烧成釉开片,干燥开片是利用保水性、脱水性或收缩性与底釉或坯体偏差较大的釉料,烧成釉开片是面釉膨胀系数大于底釉或坯体造成在烧成冷却段的急冷开裂(开片)。仿流纹釉是对我国传统钧釉和近代分相釉的统称,其原理是釉料在烧成时产生了两相分离,我国古钧釉的分相条件是SiO245-56%,Al2O310-16,CaO4-8%,MgO2-6%,K2O2-5%,Na2O2-5%,其它如分相剂如Fe2O3,TiO2,ZrO2,P2O5,F,ZnO等至少存在两种且含量不少于10%。桔纹釉、皱纹釉和皮纹釉是利用面釉和底釉之间表面张力差别使面釉产生不同深度、不同形状的褶皱纹,目前这种釉也在开发萌芽状态。砂纹釉这个词也来自美术漆的砂纹漆,针对釉料的砂纹效果有两种放发可以产生,一种是在低温釉料中加如耐高温的物质如碳化硅、刚玉砂、石英玻璃砂、红柱石砂等,另一种方法是釉本身产生的砂状晶体如金砂釉,目前这两种方法都有使用,但比较浮浅。笔者在本

文所讲的木纹釉不是印花所产生的木纹效果釉,而是对传统绞纹釉的新层次开发,绞纹釉是我国传统工艺釉,其纹理自然流畅是任何印花釉都无法模拟和仿造的,开发绞纹釉是工艺技术的继承性突破。

2.2仿花釉的开发

仿花釉也叫结晶釉、晶花釉或晶纹釉,通过控制结晶和改变晶体类型可达到一系列仿天然花纹的晶花釉。根据花纹状态可分为:天目釉、茶叶末釉、铁锈花釉、玳瑁花釉、冰花釉、菊花釉、雪花釉等。结晶釉是我国的传统釉料,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时期,笔者自2001年开始开发建陶快速烧结晶釉,根据熔块基础釉成份和结构可分为:钾-钡-硅系、锌-硅系、铅-硅系、锂-钙-硅系和锂-钾-云母系五类。它们的使用方法简单、结晶快且容易控制是结晶釉从神秘的艺术殿堂走向大众消费的一条通道。

2.3其它釉料的开发

其它釉料包括仿物质釉、仿动作釉、光泽釉、透光釉和功能釉等,由于这些釉的相关文献较多,本篇不作累述。仿物质釉也是现代釉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仿金砂釉、仿云母闪光釉、仿珠光釉、仿金属光泽釉、仿石英砂釉等。仿动作釉主要是产品的效果就像经过了某种陶瓷制作或生产的某到工艺加工程序。如:浮雕釉、仿镂孔釉、蚀刻釉、仿抛光釉等。光泽釉根据反光情况和光泽度可分为无光釉、亚光釉、缎光釉、光泽釉、高光釉等。透光釉根据透光情况可分为:高透光水晶釉、一般透明釉、半透明玉质釉和乳浊釉等。功能釉是当代釉料的新贵族,它包括:抗菌釉、自洁釉、磁性釉、红外线釉、夜光釉、变色釉、高耐磨釉等。

此外,开发压机布料干粉釉和滚筒塑贴艺术腰线壁砖的白玉瓷泥釉也是今后开发的重点,干粉釉要求有一定的快烧性、可塑性、复合性、多晶性和通透性。白玉瓷泥釉是将艺术瓷塑贴花手工艺术移植到陶瓷生产中来,它要求泥釉具有足够的可塑性、脱模性、速干性、高温抗热蠕变性、烧后通透性、低吸水性。

3.釉面砖的开发思路

3.1仿古釉、皮草、木纹等高雅系列釉面砖的开发

仿古釉的开发,主要集中在结晶釉、钧釉和开片釉的开发应用上。目前,结晶釉面砖的开发仍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仍出于手工制作倒焰窑烧制的手工作坊模式上,应用也单一。对于结晶釉面砖的开发有三点急待解决:一是辊道快烧结晶釉面砖生产技术的开发;二是与

新的装饰方法如滚筒印花、压机干法施釉工艺的结合;三是与其它釉种的结合搭配,共创艺术新品。钧釉的开发在干法熔粒装饰方面已经进入试产阶段(即第二代微晶玻璃复合板,也叫微相玻璃复合板),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到釉面砖领域,象聚晶材料一样走节能、环保和低成本路线,开发出聚相材料的粉料、浆料状态釉是当前的主要课题。对于裂纹釉的开发应用,要象洞石一样打破传统思维方式,一味追求物性而忽略了艺术性和装饰性,要大胆开发放开手脚。

仿皮草釉面砖可分为仿皮砖和仿草砖两类。仿皮砖目前市场上很多如简一陶瓷的羊皮砖、新中瓷陶瓷的皮纹砖等。仿草砖市场也不少如西樵某陶瓷厂的仿草砖就很有特色,它利用浮雕釉和鲜艳夺目的大面积绿色和自然的过渡色装饰,很逼真和自然。而仿皮砖是利用有自然仿真效果的皱纹釉和亚光釉,并通过优秀的设计方案和先进的多滚筒施釉工艺而实现的。仿木纹砖市场上仍大多采用跟仿皮砖差不多的生产工艺,相信质感更好的绞纹釉装饰的仿木纹砖在不久将来就会问世。

3.2仿岩石、树木、花草、风土人情等休闲系列釉面砖的开发

这一类砖的共性是具有塑雕或劈裂的立体装饰效果,尤其是花草砖是有一部分就是采用料塑贴白玉瓷釉艺术。仿岩砖是这一类砖的大类,仿岩砖又分为仿页岩、仿脉岩、仿板岩、仿沙岩、仿片岩、仿麻岩、仿岗岩、仿蚀岩、仿熔岩、仿纹岩、仿凝灰岩、仿沉积岩、仿地貌岩和仿艺术洞岩等,这类砖的开发很大一部分借用了现代抛光砖的技术,如幻彩布料技术、定位布料技术、线条布料技术、模具的凸凹面技术和激光钢模仿真雕刻技术都是这类砖的关键所在,当然也离不开滚筒印花技术和先进的釉料。目前市场对于仿岩石砖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仿板岩、仿页岩、仿沙岩、仿蚀岩、仿熔岩及艺术洞岩上,板岩面仿真各种各样的自然断面或劈裂面并用各种色釉料仿真以铁锈、云母、金线、青苔、土覆、烟熏、蛛网、鸟巢、蜂窝、虫穴等,页岩砖抓住其解理和风化的特征,在不同解理层施以不色釉并恰到好处地过渡;沙岩砖中对颗粒、闪光点、铁锈线、髓石线、云母闪光线及金属线的仿真这里面有坯体颗粒技术、定位布料技术,也有闪光釉、金属釉及其它色釉技术,蚀岩、熔岩及艺术洞岩砖甚至将低温釉料应用到坯体内部,利用布料、模具、土粉釉料、滚筒印花等装饰技术仿真出水滴石、冰臼石、风化石、洞石、气蚀岩、浪蚀岩、火山岩、变质熔岩及丹霞地貌岩、雅丹地貌岩等效果。

对于纹岩、树木的开发,笔者认为一方面借助绞纹的技术,另一面也可开拓新的成型

方法,辟如挤压成型和压延成型,挤压成型生产仿岩砖和木纹砖有其不可代替的逼真效果,也有其良好的性价比。挤压成型省去了喷雾造粒、压机成型等能耗高、污染大的装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附合了产业提升的政策理念。对于花草、风土人情砖的开发,要挖掘民族文化精髓,将写情写意和褒贬歌功都通过新的瓷塑工艺表现出来,力求把艺术和人文融合在一起,开发时要把握好白玉瓷新的滚印技艺的表现力度、角度。

3.3仿金、玉、水晶、夜明珠等尊贵系列釉面砖的开发

这类砖叫抛晶砖或抛釉砖,广义上也包括微晶玻璃复合板、微相玻璃复合板和聚晶材料抛光砖等,这类砖里面也有不抛光的,如水晶砖、金属砖、夜光砖等。这类砖的共性在其艺术的表现手法上都一贯采用夸张、奢侈和豪放的个性手法,他是对简约、朴素、含蓄的高雅系列釉面砖的反向思维。透明或半透明熔块干粒、金属釉、热喷涂、夜光粉、花纸釉及多度烧工艺都无不奢侈。

3.4具有健康功能的抗菌、自洁、磁性、红外线等康体系列釉面砖的开发

其实奢华与简约都是从艺术角度来讲的,只是赋予了产品的个性化色彩,但从健康角度来讲,具有抗菌、自洁、磁性、红外线等康体功能系列的釉面砖才是人们最需要的。华丽的低温饰釉日用瓷器逐渐无人问津,高白的硅酸锆雪花白抛光砖也不受人青睐,具有放射性的夜光砖也只是昙花一现。具有释放氧负离子的银、锌、铜、钛氧化物与激活剂稀土氧化物和含磷载体的抗菌釉面砖的开发已经面世,此外磁性釉面砖和红外功能釉面砖也开始走向成熟。

4.分析与探讨

4.1陶瓷釉料和釉面砖的开发要注意原燃料的节约

目前色釉料产业面临着原料枯竭的危险,熔块和色釉料的重要原料如氧化锌、氧化锡、氧化锆、氧化钴、氧化铝、氧化锑、氧化铜、氧化镨、氧化钼、氧化钨、氧化铬、碳酸锂、氟化锂、锂辉石、硅酸锆、钾长石价格都已暴涨且极不稳定,能源方面轻油、重油、液化气、天然气、煤也都既紧张而又价格居高不下,用于釉面砖快烧的材料如硅灰石、透辉石、锂辉石、叶腊石、透闪石、黑泥、硷石、焦宝石等原料也开始捉襟见肘。原燃料节约和再循环利用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笔者认为矿物废渣、废料的再循环利用和高强薄砖是当前陶瓷色釉料和釉面砖开发的主题。利用炼铝赤泥生产珊瑚红、珊瑚黄陶瓷色料,利用炼铁铬铁矿或合金加工废渣生产无钴黑陶瓷色料,利用废旧电池或铁铝钠锰云母生产咔啡色料,利用电镀废

液生产金属釉将是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此外,粘土、长石、石英、硅灰石、叶腊石、石膏、白云石、莹石、蛭石、膨润土、硼镁石、煤矿、油页岩、珍珠岩等非金属矿废料和金矿、钨钼矿、铅锌矿、铁矿、稀土金属矿尾矿渣都将是今后开发利用的重点。

4.2陶瓷釉料和釉面砖的开发要把环境保护放到第一位

目前陶瓷产业及色釉料产业环境污染仍未彻底解决,生产过程的废水、废气、废渣甚至有毒有害物质仍被产生和排放。陶瓷色釉料今后要做的首要工作是不生产有毒有害物质,无铅无镉低温无毒色釉料的开发研制,无辐射作用的夜光色釉料和不含放射色素色料的开发研制将是开发的重点;此外,新型高性能低成本无污染高节能型色料的开发也是重点。釉面砖的生产要采用新的无污工艺装备技术,滚筒印花工艺和压机动作分开的釉料干压工艺是今后开发的重点,新型节能节水的干法磨边工艺也是今后普及的重点。

4.3陶瓷釉料和釉面砖的开发注重创新和传承的协调

釉面砖的开发在色素应用方面更加追求自然,对自然色彩图案的扑捉和运用是今后开发的重点,自然色彩中的蓝天、白云、绿叶、红花,红、米、啡、黄、棕、褐、青、茶、灰、紫、黑色的岩石地貌色彩以及竹木、青铜、金银、腊制品的色素都是扑捉运用的元素。釉面砖的开发也讲究肌理的开发,天然石材中的云石、大理石、岗石、洞石、板岩、页岩、沙岩的肌理就是釉面砖开发的肌肉。釉面砖也是有血有肉有骨头的事物,自然界的色彩和肌理赋予我们创造血液和肌肤的因子,而产品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外观质量品质才是骨子里面的东西。

韩复兴李小雷

参考文献

[1]韩复兴.建筑陶瓷技术开发新使命.陶城报.2007-6-22(D3).

[2]俞康泰.仿古砖浅论.陶城报.2007-7-27(D3)

陶瓷坯釉配方优化方法

陶瓷坯釉配方优化方法 陶瓷采购网 1、优化方法简介 为了使某些目标达到最好的结果,就要找出使此目标达到最优的有关因素(或变量)的某些值(通常称为最优点、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这类问题在数学上称为最优化问题。 在工程设计、科学研究、经济管理等领域中,可以提出下面一类非常广泛的问题,在约束 h1(X)=0 I=1, 2, 3,…… m (1) g1(X)≥0 j=1, 2, 3,……p (2) 条件下,求函数f (X)的极小值。其中X∈En,式(1)称为等式约束,式(2)称为不等约束,f(X)秒为目标函数,这类问题称为非线性规划问题。一般的非线性规划问题也可以效地转化成无约束规则问题。 陶瓷坯釉配方所使用的原料种类较多,各种原料的矿物组成及化学组成也比较复杂。在配方计算中,要使坯或釉的化学组成或某些性能满足预定要求,又要使某些原料的用量在一定的范围以内,因此,这类计算基本上属多变量的非线性规划问题。在釉配方计算中,如果只满足某些性能要求,不限制各种原料的用量,则属于无约束规则问题。 求解无约束优化和约束优化的计算方法很多,本文选择了复合形法、网格法(以上属约束优化)和单纯形法(无约束优化)。兹就其优化原理简述如下: (1)复合形法 本方法用于求解具有不等式约束的多变量(一般在20以内)的优化设计问题。它是非线性约束的几维设计空间内,取2n 个顶点构成复形,然后对复形的各顶点函数值逐一进行比较,不断地丢掉最坏点,代之以既能使目标函数有所改善,又满足约束条件的新点,逐步调向最优点。 (2)网格法 网格法又称为连续变量法、等距离法,用于求解约束非线性规则问题,即求多元函数的约束极小值。 网格法是一种直接法,对函数无特殊要求。网格法就是在估计的区域内打网格,在网格点上求目标函数与约束函数之值。对满足约束函数的点,再比较其目标函数值的大小,从中选择小者,并把该网格点作为一次迭代的结果,然后在求出的点的附近将分点加密,再打网格,并重复前述计算与比较,直到网格的最大间距或目标函数小于预定值时,则终止计算。 (3)单纯形法 本方法用于求几元函数的无约束极小值。它是对几维空间的n+1个点(它们构成一个初始单纯形)上的函数值进行比较,去掉其中函数值最大的点,代之以新的点,从而构成一个新的单纯形,这样,通过迭代逐步逼近极小点。 2、坯料配方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 在坯料配方的优化设计中,考虑到瓷坯的性能指标,工艺参数等受工艺过程的影响很大,而且不可能建立相关的表达式,因此,不能直接以其性能指标作为优化参数,只能根据瓷坯化学组成与性能的关系,通过对瓷坯化学成分含量的控制,达到控制其性能指标的目的。 (1)已知条件 a.使用原料的种类及各种原料的化学组成、物理的和化学的特性。 b.根据产品性能的要求而提出的配料中化学组成要求。例如,对于铝质电瓷,为提高其机械强度,Al2O3含量应在40%以上,相应地由此可确定矾土的大致加入量。

陶瓷坯料(釉料)初步配方实验

材料制备与合成 陶瓷坯料(釉料)初步配方实验开放性实验 姓名: 学号: 专业:材料化学 院系:化学与化工系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

陶瓷坯料(釉料)初步配方实验 摘要:本实验以陶瓷厂用的抛光砖原料作为坯料,通过不同成型方法制作坯体,可塑成型法制造陶瓷的吸水率比注浆成型法制造坯体的少,而抗折强度比其强。釉料采用陶瓷厂广泛使用的普通原料,以Cr2O3作为变量,烧出样品所测定釉层光泽度以色差和釉层的平整光滑度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釉料中Cr2O3用量的增加,呈绿色越来越深。 关键词:成型方法;光泽度;色度;配方;釉料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社会对陶瓷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陶瓷坯料的选用以及釉料的选取越来越引起重视。选择原料确定配方时既要考虑产品性能,还要考虑工艺性能及经济指标。陶瓷釉料作为陶瓷生产的基本原料,对其质量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一、实验部分 1、实验原理 制定坯料配方,尚缺乏完善方法,主要原因是原料成分多变,而且工艺制作不稳,影响因素太多,以致对预期效果的预测没有把握。根据理论计算或凭经验摸索,经过多次试验,在既定的各种条件下,均能找到成功配方,但条件一变则配方的性能也随之而变。根据产品性能要求,选用原料,确定配方及成形方法是常用配料方法之一。而坯料的化学性质和烧成温度、对釉料的性能要求和釉料所用原料的化学成分工艺性能等是釉料配方的依据。釉层是附着在坯体上的,釉层的酸碱性质、膨胀系数和成熟温度必须与坯体的酸碱性质、膨胀系数和烧成温度相适应。 2.实验仪器和原料 2.1仪器:干燥箱;WT-2216C高温箱式电炉;光泽度计;色差检测仪器。 2.2原料:抛光砖坯料;黑泥;长石;滑石;磷酸钙;石灰石;石英;氧化锌;氧化铬。 3.实验步骤 3.1坯料的制备 坯料的示性组成为:长石20-30%,高岭40-50%,石英25-35%(自已确定配方)。按配方表原料百分比称取投料量150克左右,并确定料球水比1:2:0.6,称取料球水重量投入球磨滚筒中进行球磨;或用碾钵用人工碾磨。符合细度要求后出球磨、搅拌、除铁、脱水;过筛。

瓷器论文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文化源远流长,瓷器,丝绸,银饰,漆器自古都享誉海内外。中以瓷器为最。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聪明的先祖们,其实已经发明并开始使用瓷器了,考古学家在浮梁江村乡就发现了古石器遗物若干件 瓷器,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每一份都带着远古生命的气息,它以一贯的缄默,静静的传承着历史。它与中国人的审美与生活紧紧相连。我相信,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中国在海外“china”的寓意。而是的是中国文人一抹淡定的诗魂,更是中国工匠的智慧凝结。 在商周时代,又能普遍地制造一种青釉器物。这种青釉器,胎色灰白,结构坚密,火候高,硬度大,叩起来能发出铿锵的金属声;特别是器表施有一层青色或黄绿色的玻璃质高温釉,看起来它与一般陶器很不相同,而与瓷器颇多一致处。经化学分析,其胎质、釉料、烧成温度、吸水性能及物理性能等各项数据都说明它已具备瓷器的标准条件,是瓷而不是陶。因此,这种青釉器就是我国最早的青瓷。但是由于当时的工艺技术水平较低,原料的处理和坯泥的练制比较粗糙,没有经过精细的过滤、淘洗、捏练、陈腐等工艺过程;而且胎料的可塑性较小,造型比较单调;同时胞料中的杂质尚多,胎体颇多裂纹,釉色也不稳定等等,与后期成熟的瓷器比较,便带有明显的原始性,所以称之为原始青瓷。 就让我们来到唐朝,那个霓裳舞衣,风姿奔放的年代。那时还没有秀雅的青花瓷,亦无富贵的珐琅彩。只有青白二色,装饰也主要是釉下刻花,扒花,印花。简洁,流畅,天真浪漫,却温润如玉。 宋朝开始出现釉上彩装饰,在宋代民窑诸窑系中,龙泉青瓷的兴起是最晚的,但由于有海外市场的支持,终于迅速发展为一个窑场众多的庞大窑系。到了南宋晚期,浙江省龙泉县窑场星罗棋布,还旁及邻近的庆元、遂昌、云和等县。江西吉安的吉州窑、福建泉州碗窑乡窑也有烧造。入元以后,烧制龙泉窑风格的青瓷窑场范围更为扩大,仅浙南的瓯江两岸就发现窑场遗址一百五十余处。 钧窑系以河南禹县的钧窑为代表,始烧于北宋,金元时期继续烧造。其突出成就是在釉里掺有铜的氧化物,用还原焰烧出绚丽多采的窑变釉色。钧釉主要特点是通体天青色与彩霞般的紫红釉相互错综掩映,釉汁肥厚润泽,极为美观。此外还有月白色、天蓝色、海棠红等。 钧窑系瓷器的烧造地点很广,河南禹县、郏县、登上的瓷窑系之所以能形成,固然是唐代“南青北白”的瓷业布局与发展趋势的合乎逻辑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是宋代历史条件下瓷业市场竞争的结果。它们在历史渊源上和某些工艺特征上都可溯源于唐代,但它们又大大不同于唐瓷。它们的进步与发展不仅使唐瓷膛乎其后,而且还使得一代名窑如邢窑与越窑从此都渐渐湮没无闻,成为历史的陈迹。 宋代制瓷工艺在我国陶瓷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钧瓷的海棠红、玫瑰紫,灿如晚霞,变化如行云流水的窑变色釉;汝窑汁水莹润如堆脂的质感;景德镇青白瓷的色质如玉;龙泉青瓷翠绿晶润的梅子青更是青瓷釉色之美的极致。还有哥窑满布断纹,那有意制作的缺陷美、瑕疵美;黑瓷似乎除黑而外无可为力,但宋人烧出了油滴、兔毫、鹧鸠斑、玳瑁那样的结晶釉和乳浊釉。磁州窑的白釉釉下黑花器则又是另一种境界,釉下黑花器继承了唐代长沙窑青釉釉下彩的传统,直接为元代白瓷釉下青花器的出现提供了榜样。定瓷图案工整严谨的印花,耀瓷犀利潇洒的刻花都是只知有邢窑白瓷与越窑千绿翠色、秘色、如冰似玉的唐和五代人所不及见、不及知和不可想像的新的仪态和风范。 宋瓷的美学风格,近于沈静雅素一路,钧瓷虽灿如晚霞,但也不属唐三彩的热烈华丽。宋瓷所创造的新的美学境界,主要在于宋瓷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钧瓷、哥瓷、龙泉、黑瓷的油滴、兔毫、玳瑁等都不是普通浮薄浅露、一览无余的透明玻璃釉,而是可以展露质感的美的乳浊釉和结晶釉。北宋的汝瓷与南宋的官窑、龙泉窑青瓷都是玻璃釉,但它们的配方已不再是稀淡的石灰釉而是粘稠的石灰碱釉,因而汝瓷“釉汁莹厚如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

陶瓷工艺中的釉料制备及应用 一、何克服陶瓷制品釉面无光的缺陷: 1、产生原因: ①釉料这熔剂少,熔点高,烧成温度不够。 ②施釉太薄,或施釉时釉料未经搅拌均匀。 ③已施釉的坯体接近于多孔性的吸水性强的坯体和器物时,很轻易使有釉的坯体釉面受到影响。 ④燃料中硫磺过多,烧成二氧化硫气体和灰份与釉料化合而生成硫化物,从而提高了釉熔点,促使釉面产生无光。 2、克服措施: ①适当增加釉的浓度或多上几次釉。 ②适当增加釉料中的熔剂,降低耐火度,或适当提高烧成温度。 ③已施釉的坯体要避免接近无釉或某此吸水性强的器物,无釉坯和釉坯不能在同一匣钵内烧成。 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与碎纹釉:各种釉料对于光线吸收不同,而区别为光泽釉、半无光釉、无光釉及碎纹釉品种。上述釉料均呈色丰富,釉色种类很多,仅就瓷砖釉料的发展趋势将逐渐转向半无光、无光釉系列。无光釉用成色元素不多,但釉色很丰富,已经形成高岭质无光釉、碱性无光釉、二氧化硅质无光釉种类。其中,又以钡无光釉、锌无光釉、镁无光釉为其主要代表。此外还有结晶型无光釉、锂辉石析晶型无光釉、难溶性无光釉等类型。碎纹釉是釉面生成网状龟裂纹,适宜于瓷砖装饰,最早起源于我国的碎瓷产品。后来西方国家将其用于瓷砖装饰,收到格外美的效果。由于坯釉的膨胀系数不同而发生龟裂现象,碎纹釉的配制方法有五种:如采用两种具有不同收缩率的釉,将有高收缩率的釉料施于普通釉上,烧成后上层釉龟裂可以透见下层釉;增加釉的可溶性使釉的收缩增加,如增加长石与硼酸的量;增加釉的收缩率,减少坯的收缩率;使产品急冷工艺也可生成碎纹釉;有的釉在经年放置后也能形成碎纹釉。如法国采用在普通釉料中增加二氧化硅,矾土或碱类的方法,制成碎纹釉品种。有的采用多次烧成方法以形成不同的碎纹与颜色效果。 陶瓷的釉面光泽度与配方间关系:瓷器的光泽度与釉层表面的平整光滑程度和折

陶瓷厂设计(小论文)

年产250万平方米墙地砖陶瓷厂设计 摘要:我国建筑陶瓷历史悠久,发展趋势明显。为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建筑陶瓷企业应在产品、品牌、渠道、价格方面研究对策,努力开拓国际市场。设计中,选择高安作为厂址,确定工艺流程后,参考大量资料,进行物料平衡计算和设备选型,经概预算,经济技术指标显示,本厂符合生产要求。 关键字:发展趋势;出口;工艺;设备;平面布置;经济 1.前言 我国建筑陶瓷历史悠久,发展到现在,我国建筑陶瓷形成了“三山一海夹两江”的产业布局结构。现在,我国建筑陶瓷工艺设计和开发向着时装化、个性化、人性化、艺术化、自然化、多功能化发展。我国产业布局已经基本形成,未来发展重点将是以产品品牌、质量、服务为中心的内涵发展模式。同时,生产设备趋向大型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现代高新技术在产品设计方面应用越来越多。绿色化发展、节能减排是国内外陶瓷产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市场需求结构也将发生改变。 未来,国际建筑陶瓷市场将发生一系列明显变化,其主要特点表现在质量高、花色全、造型新颖、产品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此外,产品配套化、个性化需求也日益凸现。 近年来我国建筑陶瓷出口量在不断的增长,但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比例相小,作为建筑陶瓷生产大国,产品却多为中低档,出口价格又低,在国际市场上难以和传统陶瓷强国竞争,分析发现我国建筑陶瓷出口存在以下问题: (1)品牌与标准问题 (2)自有知识产权与贸易壁垒问题 (3)产品结构与质量问题 (4)建筑陶瓷企业机制问题 (5)我国建筑陶瓷企业的出口效益受各种主观因素影响 同时,分析我国建筑陶瓷出口优势,发现有五大优势: (1)丰富的原料资源和人力资源 (2)庞大的生产规模 (3)较好的专业协作配套条件 (4)加入WTO后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5)建陶强国生产中心外移 为开拓国际市场,我国建筑陶瓷企业应在产品、品牌、渠道、价格方面研究对策,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分析了现今建筑陶瓷发展形势的前提下,本人开展了这次陶瓷厂设计。

陶瓷色釉料.

色剂类型一、示例 , 简单、着色氧化物及其氢氧氧着色碳酸盐硝酸盐铬酸盐、阅 , , , , 化合物类化物、、? , 铬酸铅红碱性中 , 铬酸德黄氯化物物、、锑黄铀酸钠红锡黄 , , 西红柿红色锑酸盐盐铀酸盐锅硒红翻。按与、的不同比例可得由红到深红一系列色调黄、硫化物刚玉型金红石型铬铝红锰铝桃红 , 二、固溶体、单一氧化物类三尖晶、、铬锡紫少量的、。固溶于中中、萤石型完全尖晶石型不完全尖晶石型型型类尖晶石型型复合尖晶石型钒错黄 少量的固溶于茶色阅、石类、钻蓝、钦锌黄 , ?、 , 孔雀蓝四钙钦、、锡灰石型型灰钦石型铬锡红钒钦黄黄绿钙铬硅绿黄又称维多利亚绿 , 矿类五硅酸、、型拓榴石型、盐类檐石型错英石型铬钦茶色谱黄谱离子固溶于错英石结构的〔氏」中两种以上晶型色料的混合物如尖晶石与 , 、六混合异晶类型、混晶色调为其混合拓榴石的色 , 。变化力强和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高温而生成稳定的尖晶石晶体 , 、。。因金属氧化 , 石型如错离子固溶于 , 结构的 , 。立方物其中包括着色氧化物在矿化剂作用下经此有色晶体一。体中则形成错错黄 , 。硅酸盐类型的色剂比较稳定特别是错英石 型色剂因其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良好 , 经生成后便不易被分解而

产生变化一些着色氧化物与钙钦矿母体固溶时、 , 得到迅速发展、。 便形成钙钦矿类型。或、色 , 混合异晶类型色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 , , , 料如少量氧化铬与钙锡矿母体固溶时就形成钙钦矿型的铬锡红色料、。上的晶型色料混合而得到的异晶型如尖晶石硅酸盐类型色料有拓榴石型 , ?与拓榴石的混晶其矿物结构式可表示为篆里〔〔〕其中为二价元素?。 , ?器如其中、为或 , 、为则生成黄绿、 , 为三价元素。未完待续色檐石型 , 如当本文编辑王德基少量的铬分散于钦檐石中则成铬钦茶色错英

陶瓷及其釉料

1.陶瓷的发展史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作用 中国的科技发展史上,除了“四大发明”,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陶瓷了。中国的英文名称,就由此而来。但大多数并不了解陶瓷。在他们眼里,陶瓷一体,事实上,陶和瓷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器物。陶产生在先,用粘土制坯;瓷产生在后,用瓷土制坯,而且两者烧制的窑温度也不相同。古代陶瓷的发展早在新时期时期,我们的祖先就拉开了陶瓷发展史的序幕。一开始,陶瓷只是一般的生活用品,作为容器或餐具。后来陶瓷制造逐渐脱离了实用主义,出现了只作为装饰功用的产品。殷商初期,随着烧制温度的不断提高,瓷器初具雏形。历史上最先出现的瓷器是青瓷。与比陶相比,瓷器质地细腻致密,坚固耐用,而且表面涂上了一层釉,防漏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算是进步。但在早期,经常出现露胎流釉的现象。这是由于在制坯时,瓷胎涂满釉质。在烧制过程中釉质受热熔化,变为液体,流到地面上,冷却后又变回固态,把瓷器与地面粘连起来。当时这种现象十分普遍。遇到这样的情况,师傅们只能用小榔头敲击瓷器底部,以把它同地面分开。这是个投鼠忌器的过程,力道的把握非常困难,劲小了,根本敲不下来;劲大了,又会使瓷器上产生裂纹,影响品质,甚至会把瓷器打碎,那前面的所做一切就前功尽弃了。后来有人发明了“半釉”法,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方法就是在制胎时只把釉质涂在器物的上半部分,并且稍微涂得厚一点。烧造时釉质受热后向下流,流到器物最底下刚好流完,而不会滴到地面上,这样冷却后就不会和地面发生粘连,很容易的就可以拿起来了。东汉时,浙江的越窑的青瓷逐渐成熟起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直至魏晋南北朝,青瓷已经独霸中国的瓷器市场。此时,白瓷在北方悄然兴起,并在青瓷的强大统治下顽强地生根发芽。经过岁月的洗礼,唐朝时已经和青瓷分庭抗礼。两者各领风骚,有“南青北白”之说。唐朝的彩陶艺术也有了很大发展,最大的成就是人们后来所熟知的“唐三彩”。唐三彩主要由黄、绿、白三色的釉彩涂于胎身,因此得名。其造型丰富多样,有各种人物、动物、花鸟等,其中最出名的,要属唐三彩的马。随着唐王朝的土崩瓦解,中国瓷器市场格局重新洗牌。到了宋朝,瓷器产品打上了地方风格的烙印,形成一个个“瓷器割据”。总体上可概括为“五大名窑”,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哥、汝、定、钧。经过近千年的发展,中国陶瓷到明清时期更加灿烂辉煌。瓷器不再单调乏味,而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有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黑釉等,其中黑釉是用来描边的。明代宣德的瓷器在落款上极为讲究——真品上的落款中,“德”字右半部分“心”字之上的一横是省略的,但是宣德炉除外。因为宣德炉是皇家使用的,所以不能残缺。德化窑的产品质地极脆,制作小型瓷器尚可,大型器物则容易变形,但非常适合佛像,传世的德化窑佛像价值很高。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但陶瓷制造却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景德镇依然稳居陶瓷生产的重要中心。清朝瓷器质量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最高。清朝的统治者非常关心陶瓷业的发展,曾多次颁布特别御令,直接指导官窑的生产活动,对每一件瓷器的器形、样式、尺寸、纹路等都有明确的批示。这个时期,普遍实行“官搭民烧”制度。所谓“官搭民烧”,就是朝廷把一些御用瓷器的制造工作外包给民窑。由专门的机构设计好瓷器的样子,同时计算好所需银两的数目,一并交给民窑。民窑拿着银两去购买原料,按要求进行烧制。如果烧出来的瓷器不合规定,或者制作过程中出现事故,导致原料无法使用,损失必须由民窑自己掏钱承担。无论返工多少

毕业论文陶瓷专业陶瓷艺术设计精选题目

陶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选题 以下论文题目均为成品毕业论文,如需购买,请先在论文选题目录中选好您要的题目,每篇论文价格在50-200元,根据字数多少而定。此外,本团队专注于原创论文写作,提供单独定制服务。具体价格咨询 略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职业规划 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论陶瓷艺术设计的自然美 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设计人类学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要点及解决思路 树起“湖湘文化”的旗帜——从陶瓷艺术设计说起 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研究生理论课程教学探讨 论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创新推动设计——论创新教育在陶瓷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地位 从中国文化心理学角度对陶瓷艺术设计的几点思考 浅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浅析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我国高等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艺工结合设置的探讨 浅谈陶瓷艺术设计品情感意蕴的传达 开拓个性化陶瓷艺术设计市场 修辞手法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关于加强陶瓷艺术设计实践基地教学的思考 以元青花四爱图梅瓶为例探析陶瓷艺术设计的人文生态特性 陶瓷艺术设计与传统图形元素的融合及创新 陶瓷艺术设计中的生态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我国高职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艺术教学课程中陶瓷艺术设计与传统图形元素的融合探微 浅析陶瓷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式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实践基地教学新思考——以陶瓷艺术设计为例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改革初探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思路探讨——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陶瓷艺术设计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从现代生活方式谈现代陶瓷艺术设计 论传统民居元素在陶瓷艺术设计中的作用与应用 浅议陶瓷艺术设计构图的情感表达 陶瓷艺术设计系教师作品在“第五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作评比”中获奖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就业困境探究 陶瓷艺术设计与审美讲座在醴陵举行 浅谈陶瓷艺术设计及发展趋势 让数字艺术设计技术填补陶瓷设计中的空白 高职院校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问题与对策——以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第九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生活与艺术陶瓷展销会召开 论色彩的视觉美感与当代陶瓷艺术设计 中国山水画给陶瓷艺术设计的启示 论陶瓷的艺术设计与意境美 从“全球化”视点看中国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 陶瓷艺术设计中的艺术创造工程 “华光杯”2011年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暨第五届全国刻瓷艺术作品大赛将在9月举行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刍议当代陶瓷艺术引入交互设计的意义与方法 首届中国陶瓷艺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展评委点评会纪

茶具艺术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茶具艺术设计 学院名称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专业名称 学生学号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教授姓名 助理指导老师老师姓名 202 年月

目录 前言........................................................................................................................................ - 2 - 第一章关于陶瓷、茶具.......................................................................................................... - 4 - 第二章茶具设计...................................................................................................................... - 8 - 2.1概述.............................................................................................................................. - 8 - 2.2设计时间规划表.......................................................................................................... - 9 - 2.3市场调研.................................................................................................................... - 10 - 2.4相关资料搜集整理、设计定位................................................................................ - 11 - 2.5设计可行性分析........................................................................................................ - 11 - 2.6设计阐述.................................................................................................................... - 12 - 2.7设计过程记录............................................................................................................ - 13 - 2.8设计作品效果图和场景效果图................................................................................ - 23 - 2.9设计作品审美分析.................................................................................................... - 26 - 第三章结论............................................................................................................................ - 29 - 3.1设计作品的创新性分析............................................................................................ - 29 - 3.2设计成果的市场潜力................................................................................................ - 29 - 3.3设计成果转换成社会价值的途径及方法................................................................ - 30 - 3.4设计随想.................................................................................................................... - 30 - 参考文献.................................................................................................................................. - 32 - 致谢.......................................................................................................................................... - 33 - 附录一:.................................................................................................................................. - 34 - 附录二:.......................................................................................................... 错误!未定义书签。展板............................................................................................................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在中国茶文化的品茗中,陶冶情操成了众多文人雅士的休闲、娱乐方式。作为茶文化的载体——茶具,在中国茶文化的格局中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特别是陶瓷茶具的设计、使用深受古今人们的喜爱。“闲趣”陶瓷茶具设计在继承传统茶具优点的同时充分结合当代人的审美、生活习惯等进行茶具设计,纯朴的双手谱写简约的篇章。“整个形态组合富

陶瓷釉料介绍

陶瓷釉料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非常注重采用先进的釉料技术,国内已经出现一大批专业性很强的陶瓷釉料和陶瓷熔块、色料公司。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中所用的釉料越来越丰富多样,目前多数陶企使用的釉料产品,类别与用途可以大致分类如下:1、铅釉和无铅釉;2、生料釉与熔块釉;3、一次烧成或二次烧成用釉;4、瓷砖,餐具,卫生陶瓷与电瓷用釉;5、按施釉方法划分的浸釉、喷釉、浇釉;6、高温釉和低温釉;7、高膨胀釉和低膨胀釉;8、烧成气氛氧化焰、中性焰和还原焰;9、颜色釉与无色釉;10、透明釉与乳浊釉;11、光泽釉、无光釉、半无光釉或花纹釉等等。这些丰富的釉料充分反映出许多特性,以及釉产品或者某些施釉和烧成特征。诸如包括釉料的化学成分,配料成分,产品用途,成瓷后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的表明了其工艺方法及釉面的外观表象,以及将来建筑卫生陶瓷用釉料的发展指向。现择其概要简介如下。1、铅釉与无铅釉在建筑陶瓷与卫生陶瓷产品使用的铅釉配方中,铅的来源出自偏硅酸铅或硼硅酸铅熔块。在实际生产中典型的偏硅酸铅配方组成为:塞格尔式 1.00氧化铅,0.10三氧化二铝,1.89二氧化硅,重量比:氧化铅64%,氧化铝3%,二氧化硅33%)。可使釉产生最低溶解度。如果增加碱性氧化物和氧化硼的含量,可导致熔块中铅溶解度的增加。在荷兰等国并无铅溶解度的限制规定,他们使用低熔融或高溶解的硅酸铅及硼酸铅熔块釉。铅釉与无铅釉的差别牵涉到产品的质量问题。不过在高于1150℃时,铅均明显挥发,而高于此温度界限时,则通常不再使用铅釉。无铅釉指氧化铅含量少于1%的重量的种类。随着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近年来各国建陶工业已经逐步转向统统使用无铅釉料无铅熔剂与无铅色料。锶釉在取代铅釉方面表现出不俗的效果。除了烧成范围宽,烧成温度低和可形成光泽釉表面外,还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因此锶釉成为一种很好的无铅釉,当它与釉下色剂一起使用时,几乎看不到对色料的不利影响,但在与铬锡红共用时,釉内必须添加一定的氧化钙,以稳定色调质量。2、生料釉与熔块釉由于陶瓷生料釉组成内不使用熔块,所以它们仅限于最高烧成温度大于1150℃时使用。通常可用做生产硬质瓷器、玻化卫生瓷、炻器、电瓷及各种低膨胀坯体的施釉。生料釉内含有矿物溶剂,如长石或霞石正长岩,外加粘土、石英、碳酸钙、白云石、氧化锌和硅酸锆作为常用原料。低膨胀生料釉还使用透锂长石作为熔剂。生料釉不会有任何形式的玻璃相,在烧成时必须经过足够时间将气体从原料组分内排出,釉熔融后可获得光滑而无气泡的釉面,因此,生料釉烧成时间要比熔块釉长。在烧成温度低于1150℃时,则宜采用熔块釉料。另外在采用低温快烧工艺时,需要釉内熔块含量相应增加。3、一次烧成釉与二次烧成釉对于陶瓷企业来讲,施釉产品一次烧成比二次烧成节能好且更经济,大幅度降低了产品成本,并有利于环境保护。一次烧成非常有利于高附加值的产品,如大件卫生洁具,或大型绝缘子。但二次烧成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拣选并剔除某些有缺陷的半成品,也能生产出高质量与低成本的产品。在一次烧成工艺中,釉与坯体同时成熟,坯与釉的中间层的形成常常能够增加产品的强度,坯体的完全玻化亦很明显。在一次烧成工艺时,釉料内常含有粘结剂,既可控制水分自釉浆蒸发的速度,又控制了水分进入多孔坯的运动。釉料粘结剂起到增加干燥釉面硬度的作用。4、颜色釉与无色釉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一般采用颜色釉进行装饰,从而使其在满足使用时也带有可欣赏的美感,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而无色釉的应用仅限于很小的产品范围(如特殊用途瓷砖产品)。目前欧洲的建陶卫生陶瓷产品,其颜色釉均采用金属氧化物颜料制备,过渡金属的无机化合物如钒、铬、锰、铁、钴、镍、和铜都是常用颜料。颜色釉的效果取决于基釉的化学组成、色料添加量、施釉厚度与均匀性、烧成时窑炉气氛。如氧化铁引

陶瓷釉料配方试验

开放实验 实验十一 陶瓷釉料配方实验 一、目的意义 1.掌握釉料配方实验方案的制定方法、配料操作规程和计算方法。 2.针对生产工艺上出现的问题提出釉料配方的修改措施。 3.釉料配方如何去适应坯料配方,坯釉不适应会出现什么缺陷?采取什么措施使之相适应呢? 二、基本原理 坯料的化学性质和烧成温度、对釉料的性能要求和釉料所用原料的化学成分工艺性能等是釉料配方的依据。釉层是附着在坯体上的,釉层的酸碱性质、膨胀系数和成熟温度必须与坯体的酸碱性质、膨胀系数和烧成温度相适应。 参考测温锥的标准成分进行釉料配方,按照陶瓷坯体的烧成温度(测温锥标定的温度)配制釉料,可以选择低于坯体烧成温度4~5号测温锥的成分作为釉料配方参考。例如SK10号测温锥所标示的温度为1300℃,也就是某种坯体在SK10号测温锥倒底时烧成,而要找到一种在SK10号或1300℃成熟的釉料,那么这种釉料的釉式应当是SK 4a 。(1160℃)。 借助于成功的经验进行配料,例如釉料成熟温度在1250~1350℃之间的釉料配方中的322/O Al SiO 当量比值控制在7~10范围内,O R RO SiO 22/+当量比值控制在4~6范围内。 三、仪器设备 普通天平(台式)或小磅秤; 铜烧杯、玻璃棒; 砂浴皿、水浴锅、电炉、钳子; 搪瓷汤盆、瓢匙; 固定成分的坯料制的小坩埚(经过素烧的,用以检验坯釉的适应性); 标准成分的坯料制的生坯试片(8×50×50毫米); 小球磨罐及磨球若干套: 高岭土、长石、石英、方解石、ZnO 等釉用原料各若干公斤。 四、实验步骤 1.按照下列釉式配制本实验所用的釉料: 2 32210~6|0.1~7.07.03.0SiO O Al CaO O K ? ?? 2.计算生料配合公式量。 3.制备釉料(可以一组做一号配方或二组共做一号配方),每号干料须有0.5~1公斤,按每号之生料配合公式配料,加人适量水及球(料:球=1:1.5)入小球磨罐内,磨至符合

陶瓷论文

我国陶瓷生产工艺过程 摘要:陶瓷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之一,它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陶瓷产品的生产过程是指从投入原料开始,一直到把陶瓷产品生产出来为止的全过程。它是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工具,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成为具有使用价值的陶瓷产品的过程。可是在陶瓷生产工艺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都迫切的需要去改进和解决。 关键词: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产业结构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在传统概念上指用粘土、长石、石英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经混炼、成型、煅烧等过程制成的制品。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陶瓷品种,使用材料也从粘土、长石、石英等传统陶瓷材料,扩大到非硅酸盐、非氧化物的范围。同时陶瓷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陶瓷的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制作模具、混合粉磨,制作坯料、注浆、脱膜、修坯、生坯上釉、煅烧,最后获得陶瓷产品。 1.制作模具 制作陶瓷模具作为陶瓷生产模板。 2.混合粉磨,制作坯料 依据不同的要求,原料按一定的配比进入粉磨机进行混合粉磨。 3.注浆 注浆前首先将印模扫干净,注浆厚薄要根据主体大小来决定,当厚度足够时要及时将内笼的浆料倒出,避免过厚。等到坯体有一定程度硬时就要将坯体脱模。 起坯时要注意力度,过于大力容易造成坯体变形或损坏。起胚后,尽量使坯体保持一定湿度,如果坯体太干,就易裂,这样的坯体就不能流入下一个工序——改坯,只能作废。装坯时,一般情况下主体与配件是分开装,这样便于改坯人员操作和摆放。 4.修坯

改坯首要任务是要改掉每件坯体上的拆印线。改好拆印线后按主体上的切割口找出配件,用浆料涂在切割口上,然后将配件粘贴在主体上。粘贴时一定要看一看主体与配件是否互通,如配件与主体不能互通的话,在煅烧时会造成坯体爆炸。有些作品在改好坯后再打气孔,作用在于排气,避免在煅烧时爆炸。 5.生坯上釉 施釉前,坯体一定要烘干,如未干上釉的话,最容易造成煅烧后产品扑釉而变成废品。为确保质量,人物的坯体上釉一般分为头部上釉和身上釉。头部的要先涂上一层蜡,蜡是烧开后趁热涂上去的,所以这个环节很辛苦,要忍受蜡烧开后那股浓重的蜡熏味,这个是为了保持上釉煅烧后肤色的粗糙,身体釉则不用,保持光滑。 6.煅烧 窑炉现在多采用气窑煅烧,在装窑车时窑工首先要根据产品的高度摆放层板,放层板前要扫干净层板上杂质,扫干净后涂一遍高铝粉水,防止产品烧成后粘贴在层板上而造成蹦烂。放好层板后将坯体放在预先定好的层板,放好后还要看坯体有否摆动,如有摆动要重新摆放至不动。坯体摆放要有间距,避免烧成后造成互相粘贴。将坯体放好后再重新检查一遍,确保无问题才将窑车推入窑炉内。 烧窑点火前要检查各个火枪是否关好,如有火枪未关好而点火,极容易造成火灾及烧伤点火人。检查完火枪后再将窑门打开一半才开气阀点火。窑门打开一半主要有两个作用,第一防止气体突然增多而造成爆炸,第二是主要排出窑炉内的水分,因坯体上有大量需要排出的水分。一般煅烧至400℃左右水分基本上才排除完,那时才将窑门关牢。煅烧温度一般在1200℃到1230℃之间,煅烧到足够温度时要将所有阀门及火枪关除,让窑内温度自动下降,待温度降至300℃以下才能将窑门打开少量(即窑门与窑口约十五公分左右间距)。不能将窑门全部打开,如突然将窑门全部打开的话极容易造成产品风裂而成为废品。待温度降至150℃左右才将窑门完全打开,而后把窑车慢慢拉出。 二、陶瓷工艺流程存在的问题

关于陶瓷釉料配制的一点知识

在组成釉药的三组氧化物,各因其属性的不同在釉中的性质和功用亦有所不同。故在配制釉方的同时,对于原料的名称,以及其在釉内的性质、功用,都得要有透彻的明了,以便于灵活运用。兹将原料在釉内的性质功用详述于后: ■长石(Feldsper) 长石是花冈岩成份之一,也是最普通和分布最广的矿物。其种类有四种如下: (1)正长石(钾长石) K2O. Al2O3.6SiO2 (2)曹长石(钠长石) Na2O. Al2O3.6SiO2 (3)灰长石(钙长石) CaO. Al2O3.2SiO2 (4)叶长石(灰幼辉石) Li2O. Al2O3.4SiO2 性质:呈碱性反应,不易酸蚀,熔点则因其种类不同而异。 用途:(1)高温具助熔性。 (2)使坏体易透明。 瓷料中长石含量过多,同样之温度,烧成易变形。如含量过少,瓷体中因缺乏玻璃质,瓷体无透明性,适当之加入,经均匀之处理,其所烧成之瓷体,可构成半透明性。在釉料中长石为高温釉中主要的助熔剂,因为长石含有不溶解于水的钾、钠,它可视为天然熔块。钾、钠长石太多的釉容易开裂,因含有钠和钾膨胀系数高的物质。我国古代的瓷器,如龙泉窑及哥窑,就是含长石特别多的釉,高温裂纹釉含长石约在百分之七十以上。 ■矽石(SiO2)、石英、硅酸(quartz) 来源:石英为火成岩矿物之一,生于伟晶花冈岩之矿脉内。 性质:熔点1710℃,在高温下易与他物化合为矽酸盐,酸碱不易腐蚀。 用途:在坏体中 (1)在瓷料中对瓷质之白地有助益。 (2)减低烧成瓷体之收缩率。 (3)增强瓷体成熟点之站立性。 在瓷料中加入过量石英时,则影响坏料之可塑性,成坏困难,生坏机械弱,其烧成之瓷器气孔率高,无釉处有渗透性。如用量过少时,其所烧成之瓷体收缩率较大,且烧成之较薄坏体易变形。 ■氧化钠Na2O,碳酸钠(Na2CO3),苏打 氧化钠为强烈的助熔剂,且从低温至高温釉里都可使用。苏打有助于色彩的光泽和浓厚,如:土耳其蓝、埃及蓝。但钠的热膨胀系数大,故含高氧化钠的釉在陶坏上易开裂。且釉面较软,易损坏、剥落,轻微溶解于酸,有风化和变质的倾向。苏打亦为水溶性物质,故应先制成熔块,或者须从钠长石中得到氧化钠。 ■氧化钾(K2O),碳酸钾(K2CO3),珍珠灰 氧化钾在釉内的作用与钠极相似,实际上这两种氧化物的符号,通常用"KNaO",它的意思就是钠和钾在任何比例之下混合。钠和钾具有同样的好处与缺点,它和苏打一样,可使颜色灿烂,

卫生陶瓷坯料配方设计

卫生陶瓷坯料配方设计、试样制备及其性能测试 1.实验目的 通过陶瓷工艺设计性综合实验,达到: (1)深刻常用陶瓷原料在陶瓷坯料中的作用; (2)掌握坯料配方设计和实验研究方法; (3)掌握实验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4)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为毕业论文实验、进一步深造或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实验安排 2.1查资料,进行坯体配方设计和计算,完成实验方案设计报告。 2.2实验过程(实验流程如图2-1) 2.2.1原料处理(粉碎机或研钵) (颗粒小于1mm或全部通过20目筛) 2.2.2配料、球磨、烘干、造粒 配料量 300g 2.2.3成型 按模具尺寸、每个7g原料成型试样33个以上,测试烧结温度范围用20个,按烧成温度烧成10个。 图2-1 实验流程

2.3完成实验总结报告(2周) 3.设计内容 3.1前言 3.1.1课题背景 纵观我国陶瓷发展史,自改革以来,卫生陶瓷工业快速发展起来,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卫生陶瓷生产大国。 目前,中国的卫生陶瓷生产可谓诸侯林立,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河南,河北和广东地区,这三个地区年产量均超过1000万件,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3%,其价格相差也十分悬殊,一套坐便器从几十元到两三千不等,从产量上来说河南是最大的,而从产品的档次和出口来讲,则是广东独占鳌头。 在国内生产陶瓷飞速发展的同时,欧盟卫生陶瓷行业也出现新的变化与发展,中国大量出口卫生陶瓷的同时也大量进口外国高档卫生陶瓷产品,国外著名的卫生陶瓷品牌纷纷在中国建厂,抢占中国高档卫生陶瓷市场。 而如今,广大人民的辛福生活已离不开卫生陶瓷带来的无线便捷,生活的一部分不仅仅是柴米油盐,而更多的是居室安逸程度。行内人士都知道,陶瓷坯釉料配方是陶瓷生产企业生产和技术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所以卫生陶瓷广泛的应用注定了坯釉料必定是众多厂家研发的主要项目。 3.1.2目的和意义 本人在这里仅就其坯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选择一种卫生陶瓷坯料配方,来完成实验,致力总结出较合适的坯料配方。 3.2配方设计和计算过程 3.2.1配方设计 (1)查阅文献得到一种卫生陶瓷的坯料化学成分(表3-1) 表3-1 某卫生陶瓷的坯料化学成分(质量%)[2] (2)实验原料的化学组成(表3-2) 表3-2 实验原料的化学组成(质量%)

艺术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对艺术设计的认识 (2) 1.1艺术设计的涵义和特征 (2) 1.1.1艺术设计的涵义 (2) 1.1.2艺术设计的特征 (2) 1.1.3艺术设计的发展 (2) 1.2构成 (3) 1.2.1平面构成 (3) 1.2.2立体构成……………………………………………………… 1.2.3色彩构成 (3) 1.3艺术设计的设计元素 (3) 1.4艺术设计的分类 (3) 1.5艺术设计在“中国国际艺术设计展览会”中的应用 (3) 第二章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4) 2.1设计与生活息息相关 (4) 2.2设计需要融合生活和艺术 (4) 第三章艺术化生活的实现 (4) 3.1艺术化生活的实现 (4) 3.2 CI企业形象 (5) 3.2.1实施CI的目的 (5) 3.3 CI的发展历史 (5) 3.4 CI设计 (6) 参考文献 (7)

摘要 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承载着重要的文化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艺术设计成为人们生活的主导因素之一,创造着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为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在非物质社会的逐渐深入下,设计使人们的艺术化生活得以实现,“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说法得以验证。本“中国国际艺术设计展览会”设计也遵循此理论。 关键词:设计艺术设计生活艺术化生活 ABSTRACT Design Comes From Life And Cover Over Life! Key words:design ;art ;life ;article life ; 第一章对艺术设计的认识 1.1艺术设计的涵义和特征 当今设计界,对于艺术设计的涵义及本质特征,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给予不同的解答,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1.1艺术设计的涵义 设计(英文design),作为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其涵义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也就是说,设计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要把自然的物质改造成符合人类需要的产品前,在头脑中形成或制定的某种构想或规划。所谓设计就是把旧有的元素加以重新组合。 1.1.2艺术设计的特征 艺术设计作为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是依照美的规律所进行的合目的的创造工作,它反映了人的自觉意志和经验技能,体现了艺术设计的本质特征。 第一,艺术设计的意识性于自觉性; 第二,艺术设计的目的性与预见性; 第三,艺术设计的规律性与审美性; 第四,艺术设计的指向性与指导性。 1.1.3艺术设计的发展 当今世界,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设计专家如现代设计之父威廉.莫里斯、包豪斯创建者格洛佩斯、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罗伯特.文杜里等许多设计大师,他们的智慧和直接成果是人类精神和物质的宝贵财富,既体现出人类设计发展的延续性,又是我们今后创造和发展的起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