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 病例讨论记录

肝硬化 病例讨论记录
肝硬化 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时间:2015-01-23 10:00

讨论地点:xx医院xx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xx主任医师

参加讨论人员:

主管医师汇报病史:

患者范xx,男,42岁,工人,住院号:xxxx。因“黑便半天”入院于2015年01月16日收入我科。2007年因外伤后致脾出血,行脾切除术,并发现有肝硬化,术中及术后均有输血(具体不详);随后有2次消化道出血病史,患者及家属自诉当时有食管胃底血管曲张,无病毒性肝炎(未见有病历资料;否认有饮酒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肝病。患者2015年01月16日下午排黑色软便2次,量约750g,伴有头晕、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大汗、胸闷、气促。入院后体查:生命体征正常,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胸前壁见数个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肋缘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浮肿。急诊查血常规示WBC 9.86*10^9/L,NE% 69.2%,HGB 87g/L,HCT 26.6%,PLT 159*10^9/L。生化示钙1.95mmol/L,BUN 8.98mmol/L,GLU 6.62mmol/L,TP 54.8g/L,ALB 33.9g/L,余转氨酶、胆红素、心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凝血2项无异常。AFP 1.1IU/ml。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不齐;2.心电轴正常;3.T波改变。腹部B超示1、肝硬化声像图;2、胆囊壁水肿;3、腹水(少量)。乙肝两对半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甲肝、丙肝、戊肝抗体均阴性。上腹部CT平扫+增强(CT014367)示:1、肝硬化,食管下段、胃底、肠系膜静脉曲张、门脉高压,脾术后缺如;2、胆囊结石、胆囊炎,疑腹腔少量积液;

3、双下肺感染,右侧胸膜肥厚、不排除少许积液。请眼科会诊后示,双眼未见K-F环。入院后予禁食、抑酸、止血、降门脉压、预防感染、补液、支持、对症等治疗。目前诊断为: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2、急性失血性贫血(重度)3、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

4、胆囊炎并胆囊结石,

5、脾切除术后。

xx主任医师:

目前患者肝硬化原因不明,结合病史及辅查,可以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两种常见肝硬化病因,2015年01月20日王朝晖副院长查看病人后指示需明确,患者消化道出血以门脉高压还是以肝硬化为线索来查找,组织病例讨论,进一步明确病因及后续治疗方案;另患者经济困难,入院后一直不同意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肝纤3项、胃镜等检查。

放射科xx主任医师:

从上腹部CT平扫+增强片子可提示肝比例失调,左叶增大,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区,肝实质无占位效应;胆囊增大,壁毛糙,颈部可见稍高密度影,大小约1.7X1.1CM,边缘不清,脾脏术后缺如;胰及双肾在所扫层面亦未见异常,右侧局部肠间隙模糊、肠间脂肪呈污垢状、上腹部所见肠壁模糊。增强后可见食管下段、胃底区类蚯蚓样血管曲张影,肠系膜上静脉亦迂曲增粗,增强后肝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门脉不宽,,约11mm,未见有明显栓塞,无明显腹水。

xx医师: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欧美国家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

①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60%~80%,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肝硬化,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②慢性酒精中毒:在我国约占15%,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一

般为每日摄入酒精80g达10年以上),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可发展为肝硬化。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着世界范围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常伴有高代谢性疾患。④胆汁淤积:持续肝内淤胆或肝外胆管阻塞时,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可损伤肝细胞,引起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⑤肝静脉回流受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等引起肝脏长期淤血缺氧;⑥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酶缺陷疾病,致使某些物质不能被正常代谢而沉积在肝脏,如肝豆状核变性(铜沉积)、血色病(铁沉积)、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⑦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或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异烟肼等可引起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而演变为肝硬化;长期服用甲氨蝶呤(MTX)可引起肝纤维化而发展为肝硬化;⑧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⑨血吸虫病:虫卵沉积于汇管区,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窦前性门静脉高压.但由于再生结节不明显,故严格来说应称为之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⑩隐源性肝硬化:病因仍不明者约占5%~10%。结合患者病毒性肝炎相关血清标志物均阴性,而丁型肝炎病毒很少单独存在,可排除病毒性肝炎;发病前仅偶尔饮用少量啤酒,不支持慢性酒精中毒;无肥胖、糖尿病等高代谢情况,暂不考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无心衰、心脏疾患等表现,可排除心源性所致;无胆汁酸、胆红素升高,ALP不高,暂排除胆汁淤积;工业毒物接触史或服用药物史,未到过血吸虫疫区,暂排除毒物或药物、血吸虫引起可能;. 患者肝硬化隐匿起病,第三次出血,有蜘蛛痣,白蛋白减少,提示肝功能合成功能减退,但转氨酶、胆红素正常,提示肝硬化处于静止期;目前原因不明,可暂诊断为隐匿性肝硬化,可完善血清铁、铜蓝蛋白、肝纤3项、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检查,了解有无遗传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必要时可到上级医院行肝脏穿刺活检,明确病因。目前患者主要需解决消化道出血情况,CT提示食管下段、胃底、肠系膜静脉曲张、门脉高压,建议行曲张静脉套扎术以防止再次出血。

xx主治医师:

患者30岁从事煤矿工作,2007年因外伤之后出现黑便在当地住院治疗,当时已存在肝硬化,行脾切除术,术后反复出血2次;此次入院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小板不低,生化仅有白蛋白轻微下降,腹部B超及CT提示门脉高压不明显,结合辅查,诊断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明确。同意高医生的分析,目前肝硬化原因不明,结合患者静脉曲张,诊断为门脉高压明确。根据门静脉血流受阻的部位,可将门静脉高压症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型。 1、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症:少见,如门静脉主干先天性畸形(闭锁)、狭窄或海绵窦样变、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如急性阑尾炎等腹腔内感染引起)、外来压迫等(转移癌、胰腺炎等)。2、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多见,约占90%,又可分为窦前、窦后和窦型;在我国,肝炎后肝硬化是引起肝窦和窦后阻塞性门静脉高压症的常见病因;窦性和窦后性:增生的纤维索和再生肝细胞结节的挤压使肝窦变窄或闭塞,致血流淤积及淋巴回流障碍,出现门脉压增高;窦前阻塞病因是血吸虫病性肝硬变,血吸虫在门脉系统发育,引起虫卵栓塞、血管内膜炎和其周围纤维化。肝后性门静脉高压症:常见病因包括巴德一吉亚利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缩窄性心包炎、严重右心衰竭等。

普外科xx主任医师:

患者2007年手术时发现“肝硬化”,明确肝硬化病因对目前治疗意义不大,且患者经济有效,现阶段治疗重点主要是针对门脉高压及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目前消化道出血原因、部位不清,不排除为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性胃病可能,需完善食道吞钡造影了解食道静脉曲张情况、电子胃镜了解出血部位及病因。另肝硬化患者行脾切除术后可出现门静脉血栓,严重的甚至可导致门静脉主干完全闭塞而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可行高排CT或MRI 了解肝内外门静脉结果及门静脉有否血栓。消化道出血以药物治疗为主,抑酸、垂体后叶素、

生长抑素等;CT明确有静脉曲张,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术,预防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如出血量大,内科治疗无效,可行介入治疗(改良腹腔静脉转流术)或手术治疗,颈内静脉、门静脉门体分流术,联合分流加断流术或肝移植术。

龚煜主治医师:

显,但已反复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与辅查不平行,需考虑有无其他因素引起门脉高压,如脾切除术后引起门静脉海绵样变(CTPV)、胆囊炎引起的反复腹腔感染。另患者虽然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不能确定有无破裂出血,不能排除有无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门脉高压性胃病等引起出血,指示需完善胃镜检查,进一步明确出血原因,以决定后续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

消化科xx主任医师:

诊断肝硬化须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首先要确定是否是肝硬化,再明确肝硬化病因,了解分期及肝功能分级,是否存在并发症,制定治疗方案,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1、患者面部、胸部可见蜘蛛痣,提示雌激素增多,白蛋白减少,提示肝脏合成功能受损,结合CT结果,诊断为肝硬化明确。2、病因方面同意高欣医生的分析,可以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胆汁淤积、肝静脉回流受阻、药物或毒物,自身免疫性肝病不能排除,隐源性肝硬化只有排除其他原因引起基础上方可诊断。3、结合患者有肝功能减退(蜘蛛痣——雌激素灭活减弱、白蛋白减少)、门脉高压(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诊断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明确,但患者转氨酶、胆红素尚正常,提示肝功能受损不严重,目前肝硬化处于静止期。目前患者Child-Pugh为8分,肝功能分级为B级,1-2年存活率为60-80%。4、并发症: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为常见,突然呕血或黑便,出血性休克,诱发肝性脑病;②感染,自发性腹膜炎及其他系统感染;③肝性脑病,出现性格行为异常,意识障碍、昏迷;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⑤原发性肝细胞癌;⑥肝肾综合征(HRS);⑦肝肺综合征(HPS);

⑧门静脉血栓形成。目前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CT提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不直接证据提示为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在我国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尚有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门脉高压性胃病,必须做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结合患者无明显腹水及其他感染征象,无肾功能等损害征象,不考虑并发有感染、HRS、HPS。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多有明显的腹痛、腹水表现,CT可见有门静脉栓子,故不支持有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5、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予抑酸、止血、降门脉压、护肝处理,防止再次出血;另因患者存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需行胃镜检查,了解静脉曲张程度,必要时行曲张静脉套扎术以防止出血。综上所述,患者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明确,病因不清,消化道出血原因不明,结合患者经济因素,仍必须完善胃镜检查,有条件时再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遗传代谢性等方面的检查。

大内科xx主任医师:

患者自诉发病前2年曾行体检,未提示明显异常,2年后发现肝硬化,提示无明显的肝功能是受损病史且肝硬化进展快,结合以上医师分析,目前病因不明确,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检

查,以协助来哦接病因,但目前首要解决的是出血问题,故需把重点放在止血及预防再次出血方面,主张再次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重申胃镜检查的必要性,尽可能行胃镜检查,以了解出血原因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评估再次出血风险及继续治疗方案。

xx主任医师:

同意以上医生观点,病因不清,需完善的检查较多,费用高,且我院设备有效,目前首先治疗出血。近期止血处理有药物止血及内镜下治疗,远期有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同意李健主任意见,以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行内镜下治疗。

xx主任医师:

在我国肝硬化以病毒性肝炎为主,虽然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均阴性,仍不仍完全排除病毒性肝炎,可能存在血清阴性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但血红蛋白下降速度缓慢,提示出血量不大,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出血凶猛,故考虑为消化性溃疡并出血可能性大,必须行胃镜检查以协助诊断。考虑到患者经济较困难,以解决主要矛盾为主,即止血及预防再次出血。另外患者心肺查体无明显异常,暂无心肺需处理疾患。

xx主任医师:

诊疗复杂病人、病例时积极组织各大专家讨论,集思广益,为病人寻求最大利益及最佳治疗方案,此种形式值得赞扬各位医生已表述自己的观点,黄伟柱主治医师、蔡跃芳主任医师从内科角度,李健主任医师从外科角度对患者情况进行阐述。从患者病例特点,诊断为肝硬化(失代偿期)成立,但病因不清,隐源性肝硬化多见予高龄、长期营养不足、山区患者,暂无明确证据可下此诊断。目前主要确定出血原因,CT不适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金标准,首要及必须行胃镜检查。再次向患者及家属沟通,尽可能使其同意胃镜检查。

记录人:xx(主管医师)

2015-01-23

第三章病例分析——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是在肝细胞广泛变性和 坏死基础上产生肝脏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形成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导致肝小叶正常结构 和血管解剖的破坏。病变逐渐进展,晚期出现肝功能衰竭、门静脉高压和多种并发症,死亡率咼。 Cirrhosis 病因 1.病毒性肝炎 2?慢性酒精中毒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4.胆汁淤积 5.药物或毒物 6.肝脏血液循环障碍 7.遗传和代谢性疾病 8.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 9.血吸虫病 病理生理 、门静脉高压症

1?侧枝循环形成 主要侧枝循环有: ①食管下段和胃底静脉曲张 ②腹壁静脉显露和曲张 ③直肠下端静脉丛 2?腹腔积液形成 3?脾肿大 二、腹腔积液 主要机制有①门静脉压力增高;②内脏动脉扩张;③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三、内分泌变化 主要表现为在肝脏灭活的雌激素水平增高,出现肝掌、蜘蛛痣及男性乳房发育。

四、呼吸系统 1?肝性胸腔积液:右侧多见,也有双侧,仅左侧者少见。 2?肝肺综合征:是进展性肝病、肺内血管扩张、低氧血症/肺泡-动脉氧梯度增加组成的三联征。 五、泌尿系统 肝肾综合征:严重肾血管收缩导致的肾衰竭。 六、血液系统 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导致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常有贫血、出血倾向。 临床表现 一、代偿期肝硬化 无特异性症状。 二、失代偿期肝硬化 1.症状 (1)食欲减退:为最常见症状。 (2)乏力:早期症状之一。 (3)腹胀:为常见症状。 (4)腹痛:常为肝区隐痛。 (5)腹泻:较普遍。 (6)体重减轻:为多见症状。 (7)出血倾向。 (8)内分泌系统失调:男性有性功能减退,男性乳房发育,女性常有闭经,不孕。 2.体征

肝硬化肝性脑病病例分析

临床病例讨论 例一 患者梁某某男性,50岁,因“乏力、食欲减退2年腹胀3月,加重3天”入院。 一病例特点: 1 中老年男性,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年;否认长期饮酒史,否认有疫水疫区接触史; 2 2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当时无腹痛、腹胀、腹泻,无呕血、黑便、黄疸不适,未引起注意,自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3月前患者自觉腹胀,四肢浮肿,曾到当地中医诊所就诊,于中药水煎服,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近3天自觉上述症状加重,故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肝硬化失代偿期”收入我科,发病以来,食欲差,小便略减少,日均600~700ml,大便一天两次,量约200g,色黄,质软,非陶土样,夜间睡眠差,体重近期少许增加。 3 查体:T36.5℃P100次/分R20次/分BP140/90mmHg体重75kg 腹围110cm 神志清,面色晦暗,无扑翼样震颤,四肢见色素沉着,前胸面颈部见数枚蜘蛛痣,双手见肝掌,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患者直立时下腹部饱满,仰卧时腹部两侧膨隆呈蛙腹状,见脐疝,无腹型及胃肠蠕动波,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以上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上,脐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下,脐周静脉呈海蛇头样,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剑下3cm可触及,质硬,表面欠光滑,脾脏轻度肿大,

莫菲氏征阴性,液波震颤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肝上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区轻叩痛,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四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不高,生理发射存在,病理放射未引出。 4 辅查:ALT 380 IU/L AST 400IU/L 白蛋白25. 5 g/L, 总胆红素39μmol/L;直接胆红素:19.3 μmol/L。 讨论 1、该患的临床诊断?诊断依据? 2、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该病的诊疗计划与治疗原则? 例二 病例摘要: 男,62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近日出现呕血、柏油样便,继之神志恍惚来诊。检查:BP 80/50 mmHg,巩膜黄染,言语不清,定向力丧失,计算能力下降,幻觉出现,睡眠时间倒错,有扑翼震颤,肌张力↑,EEG异常,Hb 60 g/L,血pH 7.48,血清钾2.8 mmol/L,血氨↑。 分析题: 1、试分析该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2、采用哪些治疗方法?乳果糖的作用机理? 3、患者发病过程中经历了肝性脑病几期?

第三章_病例分析——肝硬化

概念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病因 ①;②酒精中毒;③胆汁淤积;④循环障碍;⑤毒物或药物;⑥代谢障碍;⑦营养障碍;⑧免疫紊乱;⑨; 我国似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为多见。国外以酒精中毒所致者多见。 病理 大体上肝脏变形,早期肿大,晚期缩小,边缘薄而硬。组织学上: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或破坏,被假小叶取代。根据结节形态,肝硬化可分为小结节性、大结节性及混合性3型。 临床特点 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病高峰在35-48岁,男女比例为3.6~8:1。 诊断要点 有病毒性肝炎或饮酒等相关病史;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肝质地坚硬有结节感;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 鉴别诊断 1.与表现为肝大的疾病鉴别如、原发性、肝寄生虫病、累及肝的代谢性疾病及血液病等。

2.与引起腹腔积液及腹胀的疾病鉴别、缩窄性、、腹腔内肿瘤、巨大卵巢囊肿等。 3.与肝硬化并发症鉴别 (1) 应与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炎、等。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2)肝性脑病应与低血糖、尿毒症、酮症酸中毒等鉴别。 (3)肝肾综合征应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鉴别。进一步检查 代偿期除病理外各项指标基本无异常。失代偿期时可有以下表现: 1.血常规代偿期无明显异常,失代偿期可有因脾亢等因素所致血三系改变。 2.尿常规代偿期无明显异常,失代偿期可依据是否存在黄疽而变化。 3.肝功能代偿期正常或轻度异常,医学全.在线提供.失代偿期可出现胆红素增高、肝酶异常、降低;原时间延长;蛋白电泳中γ-球蛋白增高;血胆固醇降低等等改变。 4.免疫功能异常。 5.腹腔积液检查多为漏出液。SAAG≥11g/L。 6.影像学检查。 7.消化内镜检查。 8.肝穿刺检查。 9.腹腔镜检查。 治疗原则 本病无特效治疗,关键在早期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并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并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以及针对并发症的处理等。

第三章_病例分析——肝硬化

肝硬化 概念 肝硬化是一种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特征的慢性肝病。 病因 ①病毒性肝炎;②酒精中毒;③胆汁淤积;④循环障碍;⑤毒物或药物;⑥代谢障碍; ⑦营养障碍;⑧免疫紊乱;⑨血吸虫病; 我国似病毒性肝炎所致肝硬化为多见。国外以酒精中毒所致者多见。 病理 大体上肝脏变形,早期肿大,晚期缩小,边缘薄而硬。组织学上:正常肝小叶结构消失或破坏,被假小叶取代。根据结节形态,肝硬化可分为小结节性、大结节性及混合性3型。 临床特点 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病高峰在35-48岁,男女比例为3.6~8:1。 诊断要点 有病毒性肝炎或饮酒等相关病史;有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肝质地坚硬有结节感;肝功能试验常有阳性发现;肝活组织检查见假小叶形成。 鉴别诊断 1.与表现为肝大的疾病鉴别如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肝寄生虫病、累及肝的代谢性疾病及血液病等。

2.与引起腹腔积液及腹胀的疾病鉴别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慢性肾小球肾炎、腹腔内肿瘤、巨大卵巢囊肿等。 3.与肝硬化并发症鉴别 (1)上消化道出血应与消化性溃疡、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 医学全.在线.网.站.提供 (2)肝性脑病应与低血糖、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鉴别。 (3)肝肾综合征应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鉴别。 进一步检查 代偿期除病理外各项指标基本无异常。失代偿期时可有以下表现: 1.血常规代偿期无明显异常,失代偿期可有因脾亢等因素所致血三系改变。 2.尿常规代偿期无明显异常,失代偿期可依据是否存在黄疽而变化。 3.肝功能代偿期正常或轻度异常,医学全.在线提供.失代偿期可出现胆红素增高、肝酶异常、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蛋白电泳中γ-球蛋白增高;血胆固醇降低等等改变。 4.免疫功能异常。 5.腹腔积液检查多为漏出液。SAAG≥11g/L。 6.影像学检查。 7.消化内镜检查。 8.肝穿刺检查。 9.腹腔镜检查。 治疗原则 本病无特效治疗,关键在早期诊断,针对病因治疗并加强一般治疗,使病情缓解并延长其代偿期;对失代偿期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肝功能,以及针对并发症的处理等。

肝硬化案例分析

21.3g/L ,直接胆红素:24.4umol/L ,糖类抗原199:69.5KU/L,(考虑肝占位有关)。 凝血五项:凝血酶原时间:17s ,凝血酶原活动度:47.6%,凝血酶时间:23.4s ,(考虑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有关) 根据上述特点诊断“肝硬化,肝占位性病变”成立。 治疗:低盐低脂限水饮食,休息;保肝降酶,抗病毒;抑制胃酸,预防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完善检查,向其家属交代病情。 肝硬化(学理支持): 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可分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代谢性肝硬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引起食欲减退消化和吸收障碍有关 2、体液过多:与肝功减退、门脉高压引起水钠潴留有关 3、活动无耐力:与肝功减退、大量腹水有关 4、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存在焦虑、恐惧、抑郁、严重情绪不安等情感障碍,部分患者感到绝望,自我封闭。入院开始,主管护士即对患者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心理问题,消除患者消极等死、绝望等心理。 2、药物指导,包括常用治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及禁忌证等。 3、饮食合理,营养得当,饮食原则:高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适量的脂肪,少盐、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肝功能不全昏迷期或血氨升高时,限制蛋白在每日30 g 左右。 4、合理休息,肝硬化早期,病人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可以从事一般较轻的工作,肝功能改变较明显、有自觉症状时,就应休息。当自觉症状较重、肝脏功能损 害明显、腹水量大,或有并发症者,应严格卧床休息。尽量使肝硬化患者避免感冒等各种感染的不良刺激。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入院前诊疗经过:患者在院外行护肝治疗,一直服用拉米夫定、普耐洛尔以求护肝及防治出血并发症。现患者腹壁静脉曲张程度有加重,迂曲静脉扩张到胸壁,迂曲的静脉团增多,遂入我科以求进一步治疗。 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血常规示:红细胞4.02×10∧12/L,白细胞5.08×10∧12/L,血红蛋白124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3.0%,淋巴细胞百分比16.5%,血小板210×10∧9/L,单核细胞百分比8.7%。 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大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 凝示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浆凝血酶原比值1.56,PT国际标准化比值1.64,纤维蛋白原含量4.78g/L。 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TP53.0g/l,ALB25.4g/l,A/G0.92,TBIL20.1umol/l,DBIL15.1umol/l,IBIL5.0umol/l,ALP197.5u/l,GGT32.2u/l,BUN7.388mmol/l,CREA54.2umol/l,BUN/Crea136,尿酸716umol/l,K+3.3mmol/l,Na+132.2mmol/l,CL-101.6。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 乙肝两对半示:HBsAAg(-),HBV-DNA复制水平无。 血清肿瘤标志物: CEA、CA199、AFP及CA153均在正常范围。 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胸片示:心影稍增大,右膈及肋膈角显示不清。 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 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 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 ×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窄不一的血管,盘曲重叠成团,内径7——18mm,肝前见夜行暗带9mm。 进一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 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 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 血常规示:血小板210×10∧9/L。尿常规示:胆红素2+,潜血1+,蛋白质2+,上皮细胞57.0ul,管型11.80ul。凝血功能示:凝血酶原时间19.3秒;血生化示:AST135u/l,ALT115u/l,K+3.3mmol/l,Na+132.2mmol/l。 6.腹部CT见:少量腹水,肝右叶见多个钙化影。食道钡餐X线检查见食道中下段静脉曲张。B超探查肝上界第5肋间,肋下及剑突下未探及肝脏,脾厚85mm,肋下80mm×50mm,门静脉宽18mm、距体表5mm深处腹壁可探及多条弯弯曲曲宽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例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日期:讨论地点: 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参加者(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鼓胀 脾虚水停夹痰瘀 西医诊断:1、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并门脉癌栓形成 2、难治性腹水 3、肝肾综合征 4、肝癌破裂并出血 讨论记录: 1、XXX主管医师发言记录: 患者因“反复腹胀2月余,再作加重2天”入院,症见:腹胀、乏力、纳少、皮肤瘙痒,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柏油样便、无身目黄染、寐尚欠佳,大便调,小便少。查体:T36℃,P87次/分,R19次/分,BP115/70mmHg 神清,精神可,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呼吸平顺,无异常气味,未闻及咳嗽、喘促、呻吟之声。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不大,HR8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膨隆,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肝肾区无叩痛,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查:肝脏MRI平扫+增强:肝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细胞癌(弥漫、结节型),门脉主干及左右支癌栓形成,肝硬化、脾大、腹水、门脉高压。患者于23/04诉腹胀难忍、动则气喘,为缓解患者腹胀症状于23/04下午行腹腔穿刺放腹水术,术前血常规示:HGB122g/L,共引流出红色血性腹腔积液1000ml。23/04日小便100ml,25/04 07:00至15:00尿量0ml,予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肾功以了解病情,血常规回报示:WBC8.2*109/L,RBC3.08*1012/LHGB99g/L。电解质+肾功示:Na123mmol/L,CL89mmol/L,CO219.4mmol/L,urea13.7mmol/L,crea270mmol/L,经请求XX总住院医师后,予补充诊断:肝肾综合症,肝癌破裂并出血。现患者腹胀明显,时觉腹痛,动则气喘,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精神差,昨日患者24h尿量1200ml。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肌紧张,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教案

课题: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授课教师:龚晶宇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措施。 2.熟悉肝硬化病人的护理目标。 3.了解肝硬化病人对症护理评估。 二.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在护理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病人关心和爱护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肝硬化病人的主要护理诊断;用药护理;健康指导。 教学难点:肝硬化病人的对症护理。 授课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与案例式教学相结合。 2. 多媒体。 教学内容: 【导入新课】 黄女士,49岁,干部。于2 年前因腹胀、尿少、双下肢浮肿在当地卫生院检查,诊断为“肝硬化、腹水”,住院20天,症状改善出院。此后腹胀反复发作。近2个月来又感腹胀、尿少、双下肢浮肿,近1周来有畏寒、腹部隐痛、食欲明显减退,腹胀迅速加剧,并逐渐出现气急。 如您是该病人的责任护士,该病人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哪些,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讲授新课】 一、概述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造成肝脏弥漫性损害。肝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 病毒性肝炎是国内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 2. 慢性乙醇中毒 3. 药物或化学毒物

三、病情判断 1、临床表现分为以下二期 (1)肝功能代偿期: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 (2)肝功能失代偿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2、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 (2)肝性脑病 (3)感染 3、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肝功能 (3)腹水检查 四、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肝功能减退、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吸收障碍有关。 2. 体液过多与低蛋白血症、钠水潴留有关。 3. 黄疸、紫癜、腹水、腹壁静脉曲张、蜘蛛痣和肝掌。 五、护理目标 1.能认识合理营养对疾病的重要性。 2.能主动配合治疗,按时休息。 六、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观察病人有无出血、黑便;有无少尿、水肿。 2、生活护理 (1)休息可减轻肝脏负荷,减少能量消耗,增加肝脏血流量。 (2)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为宜;有腹水者限制水、钠摄入;戒烟戒酒。 3、用药护理 (1)避免使用一切损肝、损肾药物。

风湿性心脏病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2014年5月关于风湿性心脏病 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患者姓名:xxx 性别:女年龄:57岁住院号:13050269 时间:2014年5月30日7PM地点:内一科护士值班室讨论目的:提高护理质量参加人员: 主讲人:xxx 责任护士xxx进行病情介绍:病例特点: 1?中老年女性患者,病程急,起病长,因"反复喘累14年,双下肢水肿9年,腹胀1年,加重2天"入院。 2.14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心累、气促,休息后稍缓解,无胸闷、胸痛,于大足县人民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间断输液治疗后缓解。9年前,患者于上诉症状基础上出现双下肢水肿,间断治疗。1年前,患者在上诉症状基础上出现腹胀,右侧肝区疼痛不适。 2天前,患者上述症状较前加重,喘累、腹胀较前明显,门诊以"风心病"收治入院。 3?既往史:13年前因腹痛于永川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胃炎。诊断为慢 性乙型病毒性肝炎11年。1年前于我院住院期间诊断为2型糖尿病、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4查体:T:367C, P:111 次/分,R:24 次/分,BP:119/92mmHg。端 坐呼吸,二尖瓣面容。口唇紫绀,咽充血,桶状胸,呼吸动度减弱,语颤无增强,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未闻及湿啰音。

心率125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双下肢无水肿。5?辅助检查:心电图:心房纤颤;轻度的ST-T异常;胸导低电压;心电轴右偏;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初步诊断:1、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W 级;2、腹腔积液;3、心源性肝硬化;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慢性胃炎;6、2型糖尿病。 诊断依据:1、风湿性心脏病;1.1心房纤颤;1.2二尖瓣关闭不全; 1.3前间壁梗塞? 1.4心功能皿级依据:(1)老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反复喘累"为主要表现;(3)查体:P:111分,心率125 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二尖瓣膜听诊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 双下肢无水肿。(5)辅查:心电图支持,故诊断。2、腹腔积液依据:(1)中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3)查体: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故诊断。 3、心源性肝硬化失代偿期依据:(1)中年患者,起病缓,病程长;(2)以"反复喘累、腹痛、腹胀"为主要表现;(3)查体:腹部膨隆,右侧肝区压痛明显,腹围110cm。(4)既往有风心病病史14年。(5)既往诊断已明确,故诊断。 4、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依据:(1)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11年,故诊断。 5、慢性胃炎依据:患者以中上腹胀痛为临床表现,既往曾诊断。 6、

肝硬化-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时间:2015-01-23 10:00 讨论地点:xx医院xx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xx主任医师 参加讨论人员: 主管医师汇报病史: 患者范xx,男,42岁,工人,住院号:xxxx。因“黑便半天”入院于2015年01月16日收入我科。2007年因外伤后致脾出血,行脾切除术,并发现有肝硬化,术中及术后均有输血(具体不详);随后有2次消化道出血病史,患者及家属自诉当时有食管胃底血管曲张,无病毒性肝炎(未见有病历资料;否认有饮酒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肝病。患者2015年01月16日下午排黑色软便2次,量约750g,伴有头晕、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大汗、胸闷、气促。入院后体查:生命体征正常,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胸前壁见数个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肋缘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浮肿。急诊查血常规示WBC 9.86*10^9/L,NE% 69.2%,HGB 87g/L,HCT 26.6%,PLT 159*10^9/L。生化示钙1.95mmol/L,BUN 8.98mmol/L,GLU 6.62mmol/L,TP 54.8g/L,ALB 33.9g/L,余转氨酶、胆红素、心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凝血2项无异常。AFP 1.1IU/ml。心电图示1.窦性心律不齐;2.心电轴正常;3.T波改变。腹部B超示1、肝硬化声像图;2、胆囊壁水肿;3、腹水(少量)。乙肝两对半示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甲肝、丙肝、戊肝抗体均阴性。上腹部CT平扫+增强(CT014367)示:1、肝硬化,食管下段、胃底、肠系膜静脉曲张、门脉高压,脾术后缺如;2、胆囊结石、胆囊炎,疑腹腔少量积液; 3、双下肺感染,右侧胸膜肥厚、不排除少许积液。请眼科会诊后示,双眼未见K-F环。入院后予禁食、抑酸、止血、降门脉压、预防感染、补液、支持、对症等治疗。目前诊断为: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并出血,2、急性失血性贫血(重度)3、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 4、胆囊炎并胆囊结石, 5、脾切除术后。 xx主任医师: 目前患者肝硬化原因不明,结合病史及辅查,可以排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两种常见肝硬化病因,2015年01月20日王朝晖副院长查看病人后指示需明确,患者消化道出血以门脉高压还是以肝硬化为线索来查找,组织病例讨论,进一步明确病因及后续治疗方案;另患者经济困难,入院后一直不同意行自身免疫性肝病抗体、肝纤3项、胃镜等检查。 放射科xx主任医师: 从上腹部CT平扫+增强片子可提示肝比例失调,左叶增大,其内未见异常密度区,肝实质无占位效应;胆囊增大,壁毛糙,颈部可见稍高密度影,大小约1.7X1.1CM,边缘不清,脾脏术后缺如;胰及双肾在所扫层面亦未见异常,右侧局部肠间隙模糊、肠间脂肪呈污垢状、上腹部所见肠壁模糊。增强后可见食管下段、胃底区类蚯蚓样血管曲张影,肠系膜上静脉亦迂曲增粗,增强后肝脏未见明显异常强化。门脉不宽,,约11mm,未见有明显栓塞,无明显腹水。 xx医师: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欧美国家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 ①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60%~80%,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肝硬化,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②慢性酒精中毒:在我国约占15%,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一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得病例分析报告 一般资料 姓名:刘文武性别:男 年龄:38岁职业:自由职业者 籍贯:湖北咸丰民族:土家族 入院日期:2014年4月3日记录日期:2014年4月3日 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主诉: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诉10余年前发现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稍有腹胀,无腹痛,无乏力、纳差,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院外未作处理,腹壁静脉扩张,迂曲较前加重,向胸壁进展,部分迂曲成团。无红肿疼痛不适。7月前于我科就诊,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拟手术治疗,因患者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而未行手术治疗并出院调理,院外继续护肝对症治疗,现来我院复查,以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肝硬化收入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肝炎病史。 手术及外伤史:无。 输血史:无。 过敏史:无。 个人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无毒品接触史。 婚孕史:已婚,配偶身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未见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脉搏76次/分(规则),呼吸20次/分(规则),血压128/70mmHg。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脐上腹壁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向上延展至胸壁,部分迂曲成团。腹壁血流由上向下流动,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边界清楚,无压痛,表面光滑,肠鸣音可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不肿。 入院前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乙肝三对半示:HBsAg(-)。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扩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肝硬化肝性脑病病例分析

肝硬化肝性脑病病例分析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临床病例讨论 例一 患者梁某某男性,50岁,因“乏力、食欲减退2年腹胀3月,加重3天”入院。 一病例特点: 1 中老年男性,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20年;否认长期饮酒史,否认有疫水疫区接触史; 2 2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当时无腹痛、腹胀、腹泻,无呕血、黑便、黄疸不适,未引起注意,自觉上述症状逐渐加重,3月前患者自觉腹胀,四肢浮肿,曾到当地中医诊所就诊,于中药水煎服,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近3天自觉上述症状加重,故来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肝硬化失代偿期”收入我科,发病以来,食欲差,小便略减少,日均600~700ml,大便一天两次,量约200g,色黄,质软,非陶土样,夜间睡眠差,体重近期少许增加。 3 查体:℃ P100次/分 R20次/分 BP140/90mmHg体重75kg 腹围110cm 神志清,面色晦暗,无扑翼样震颤,四肢见色素沉着,前胸面颈部见数枚蜘蛛痣,双手见肝掌,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唇无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患者直立时下腹部饱满,仰卧时腹部两侧膨隆呈蛙腹状,见脐疝,无腹型及胃肠蠕动波,见腹壁静脉曲张,脐以上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上,脐以下腹壁静脉血流方向向下,脐周静脉呈海蛇头样,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肝剑下3cm可触及,质硬,表面欠光

滑,脾脏轻度肿大,莫菲氏征阴性,液波震颤阳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肝上界位于右侧锁骨中线第五肋间,肝区轻叩痛,双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四肢轻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不高,生理发射存在,病理放射未引出。 4 辅查:ALT 380 IU/L AST 400IU/L 白蛋白 g/L, 总胆红素 39μmol/L;直接胆红素:μmol/L。 讨论 1、该患的临床诊断诊断依据 2、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3、该病的诊疗计划与治疗原则 例二 病例摘要: 男,62岁,乙型肝炎病史10年,近日出现呕血、柏油样便,继之神志恍惚来诊。检查:BP 80/50 mmHg,巩膜黄染,言语不清,定向力丧失,计算能力下降,幻觉出现,睡眠时间倒错,有扑翼震颤,肌张力↑,EEG异常,Hb 60 g/L,血pH ,血清钾 mmol/L,血氨↑。 分析题: 1、试分析该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2、采用哪些治疗方法乳果糖的作用机理 3、患者发病过程中经历了肝性脑病几期

【7A文】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肝硬化的病例分析报告 一般资料 姓名:刘文武性别:男 年龄:38岁职业:自由职业者 籍贯:湖北咸丰民族:土家族 入院日期:20XX年4月3日记录日期:20XX年4月3日 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及家属 主诉: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现病史:患者自诉10余年前发现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稍有腹胀,无腹痛,无乏力、纳差,无呕血、黑便,无畏寒发热,无大便习惯及性状改变。院外未作处理,腹壁静脉扩张,迂曲较前加重,向胸壁进展,部分迂曲成团。无红肿疼痛不适。7月前于我科就诊,诊断为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壁静脉曲张。拟手术治疗,因患者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而未行手术治疗并出院调理,院外继续护肝对症治疗,现来我院复查,以求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肝硬化收入科。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欠佳,睡眠尚可,大便正常,小便正常,体力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平素健康状况一般,有肝炎病史。 手术及外伤史:无。 输血史:无。 过敏史:无。 个人史:有吸烟史,有饮酒史,无毒品接触史。 婚孕史:已婚,配偶身健。 家族史:父母健在,未见遗传性及传染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7℃,脉搏76次/分(规则),呼吸20次/分(规则),血压128/70mmHg。肝病面容,皮肤黝黑,巩膜稍黄,脐上腹壁可见迂曲扩张静脉,向上延展至胸壁,部分迂曲成团。腹壁血流由上向下流动,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缘下未及,脾肋缘下3横指,边界清楚,无压痛,表面光滑,肠鸣音可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可见皮肤色素沉着,双下肢不肿。 入院前辅助检查: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乙肝三对半示:HBsAg(-)。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初步诊断: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腹壁静脉扩张,腹壁静脉曲张 诊断依据: 1.男性患者,38岁。 2.有肝炎病史,七月前于我科住院,胆红素高,凝血功能异常。 3.腹壁静脉迂曲、扩张10余年,进行性加重。 4.腹壁静脉扩张,呈蚯蚓状改变,以脐上出现,脐下未见。进一月发现腹壁静脉扩张、迂曲静脉团较前增多,并向胸壁扩展。 5.血常规示:血小板230×10∧9/L,肝功能示:AST134u/l,DBIL24.8u/l,TBIL53.6umol/l,r-GT188u/l。

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例讨论

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例讨论 标签:肝硬化;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腹水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已婚,62岁,汉族。主因:腹痛、腹胀20 d于2012年11月5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0 d無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上腹部为主,为间断性隐痛,能忍受,腹胀,伴纳差、乏力、双下肢水肿、皮肤黄染,无瘙痒,无恶心、呕吐及便血,无厌油腻,无意识障碍,无少尿。辅助检查:MRCP示(1)胆囊增大;(2)肝内胆管、胆总管及胰管轻度扩张。CT示(1)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肝左叶占位性病变考虑小肝癌可能性大。入院初步诊断:(1)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2)小肝癌待除外。入院后查血常规,失代偿期多有程度不等的贫血,脾亢时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减少。经尿常规、肝功能实验、免疫学检查、腹水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肝穿刺活组织确诊后给予抗病毒、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情况好转后,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患者好转出院。出院后嘱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低脂软饭,少食多餐,禁食花生瓜子的食物,防止消化道出血可能。 2 讨论 肝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两种,其中肝癌较多见,原发性肝癌是国内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继发性肝癌多由胃癌、大肠癌等转移所致,患者年龄多以40~60岁男性居多,肝癌的病因尚未明了,肝癌大多伴有程度不等的肝硬变,后者是肝功能不良和并发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肝肿大呈进行性,实质硬,一般无触痛,肝区痛可牵涉后背或右肩,其他表现常有腹胀、恶心、食欲减退、乏力、无名发热、消瘦甚至有腹水、黄疸、下肢浮肿等。本例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上腹部为主,为间断性隐痛,能忍受,腹胀,伴纳差、乏力、双下肢水肿、皮肤黄染。 诊断依据:血清AFP的测定是诊断和治疗此病的常用方法,肝癌的参考值为大于等于400 ng/ml;B超或CT检查能显示肝癌的部位,大小以及侵及血管等;其他MRI、选择性肝血管造影、经皮肝穿刺细胞检查等,可在诊断有疑难时选用。 鉴别诊断:(1)继发肝癌、胃癌、结肠癌、胰腺癌、乳癌等进展后可能发生肝转移,重要的鉴别方法是诊查原发病。(2)脂肪肝,肝功能可能有异常,主要见于营养过剩或某些代谢异常的患者。(3)非寄生虫性肝囊肿,可引起肝肿大,全身状态和肝功能一般不受影响,先天性多囊肿可能伴有多囊肾、多囊胰。 (4)肝血管瘤,肝海绵状血管瘤可引起肝肿大

肝硬化病例讨论记录

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时间: 2015-01-23 10 :00 讨论地点: xx 医院 xx 科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 xx 主任医师 参加讨论人员: 主管医师汇报病史: 患者范xx,男,42岁,工人,住院号:XXXX。因“黑便半天”入院于2015年01月16 日收入我科。 2007 年因外伤后致脾出血,行脾切除术,并发现有肝硬化,术中及术后均有输血(具体不详);随后有 2 次消化道出血病史,患者及家属自诉当时有食管胃底血管曲张,无病毒性肝炎(未见有病历资料;否认有饮酒史,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肝病。患者2015 年01 月 16 日下午排黑色软便 2 次,量约 750g ,伴有头晕、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大汗、胸闷、气促。入院后体查:生命体征正常,贫血貌,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胸前壁见数个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脏肋缘下 未触及,肝区叩击痛( -),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浮肿。急诊查血常规示 WBC 9.86*10 人 9/L,NE% 69.2%,HGB 87g/L , HCT 26.6%,PLT 159*10 人 9/L。生化示钙 1.95mmol/L , BUN 8.98mmol/L,GLU 6.62mmol/L,TP 54.8g/L,ALB 33.9g/L, 余转氨酶、胆红素、心功能、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辅助检查:凝血 2 项无异常。 AFP 1.1IU/ml 。心电图示 1 .窦性心律不齐; 2.心电轴正常; 3.T 波改变。腹部 B 超示 1 、肝硬化声像图; 2 、胆囊壁水肿;3、腹水(少量)。乙肝两对半示 HBsAg(-), HBsAb(+), HBeAg (-), HBeAb ( -),HBcAb (-)。甲肝、丙肝、戊肝抗体均阴性。上腹部CT 平扫+增强( CT014367 )示: 1、 肝硬化,食管下段、胃底、肠系膜静脉曲张、门脉高压,脾术后缺如; 2 、胆囊结石、胆囊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规范及模板

附件一: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等。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讨论时间:年月日时 讨论地点: 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讨论内容: 1、XXX主管医师发言记录: 患者因“反复腹胀2月余,再作加重2天”入院,症见:腹胀、乏力、纳少、皮肤瘙痒,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柏油样便、无身目黄染、寐尚欠佳,大便调,小便少。查体:T36℃,P87次/分,R19次/分,BP115/70mmHg 神清,精神可,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呼吸平顺,无异常气味,未闻及咳嗽、喘促、呻吟之声。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 3.0MM,对光反射灵敏,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不大,HR8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膨隆,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肝肾区无叩痛,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查:肝脏MRI平扫+增强:肝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细胞癌(弥漫、结节型),门

脉主干及左右支癌栓形成,肝硬化、脾大、腹水、门脉高压。患者于23/04诉腹胀难忍、动则气喘,为缓解患者腹胀症状于23/04下午行腹腔穿刺放腹水术,术前血常规示:HGB122g/L,共引流出红色血性腹腔积液1000ml。23/04日小便100ml,25/04 07:00至15:00尿量0ml,予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肾功以了解病情,血常规回报示:WBC8.2*109/L,RBC3.08*1012/LHGB99g/L。电解质+肾功示:Na123mmol/L,CL89mmol/L,CO219.4mmol/L,urea13.7mmol/L,crea270mm ol/L,经请求XX总住院医师后,予补充诊断:肝肾综合症,肝癌破裂并出血。现患者腹胀明显,时觉腹痛,动则气喘,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精神差,昨日患者24h尿量1200ml。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肌紧张,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2、参加者对诊断的分析意见和下一步处理的意见: XXX住院医师:患者入院诊断明确,为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并门脉癌栓形成,肝脏CT平扫+增强示:肝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细胞癌(弥漫、结节型),门脉主干及左右支癌栓形成。患者腹胀明显,动则气喘。腹水为血性腹水。查体: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触诊不满意。患者病情危重,预后极差,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已多次与家属沟通病情,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并要求放弃积极治疗。 XXX主治医师:患者诊断明确,并发症多,治疗原则正确,予保肝护肝,活血化瘀,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止痛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出现“肝肾综合征”,血性腹水考虑为“肝癌破裂并出血”,预后极差,病情危重。随时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且家属放弃积极治疗。 XXX主治医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辅查诊断明确,存在多脏器衰竭的风险,病情发展快,患者为肿瘤晚期,并有转移,门脉癌栓形成,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出现肝肾综合征,死亡不可避免。 3、XXX主持人的总结意见: 本病中医方面,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鼓胀”范畴,缘于患者外感疫毒之邪,久病,耗伤肝脾,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脾失运化,水湿内生,气、血、水聚于腹中,形成本病。证属脾虚水停夹痰瘀,病位在肝、脾,病性为本虚标实。西医方面,诊断为:1、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并门脉癌栓形成2、难治性腹水3、肝肾综合征4、肝癌破裂并出血。治疗上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但根本的病因无法治疗,主要治疗为延长生命,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病情危重。在沟通方面,

常见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doc

赤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6月份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三) 讨论时间:2014年6月13日地点:放射科阅片室 主持人:曾祥资料准备及讨论记录人: 应参加人员:向飞、刘国容、杨西南、杨奕、黎勤、袁驰、杨炯炯、安坤、杨森林实到人员: 未到人员: 患者姓名:王筑湘性别:(男) 年龄:62岁 检查 ID:50368 科室:普外烧伤泌尿科床号:30 简要病史:全身发现散在肿块渐增大1月。辅助检查资料:无 影像诊断: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发转移性病灶考虑,右肾萎缩。胰腺头部增大,转移灶待排,建议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临床诊断:1、全身多发肿块:脂肪瘤? 2、高血压2级(极高危险组) 3、冠心病。 讨论记录 向飞医师意见: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发病灶,首先考虑转移性病变,该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能发现原发病灶。 刘国容医师意见:全身多发脏器、软组织病变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建议淋巴结穿刺活检)活检对该病变的诊断有所帮助。

杨西南、杨奕、袁驰、黎勤、申建明医师意见:同意上述医师意见。 杨炯炯、安坤、杨森林见学技士意见:同意上述医师意见。 存在问题: 总结: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发转移性病灶考虑,右肾萎缩。(建议淋巴结穿刺活检) 胰腺头部增大,转移灶待排,建议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 整改意见:

备注:每周五下午14:30开始,作为疑难病例读片时间,影像科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质控组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由当日值班医师将所讨论的病例进行记录。 赤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6月份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四) 讨论时间:2014年6月17日地点:放射科阅片室 主持人:曾祥资料准备及讨论记录人: 应参加人员:向飞、刘国容、杨西南、杨奕、黎勤、袁驰、杨炯炯、安坤、杨森林 实到人员: 未到人员: 患者姓名:汪代成性别:(男) 年龄:74岁 检查ID:50118 科室:内一科床号:22 简要病史:进行性吞咽困难9个月,呕血2天。辅助检查资料:测随机指尖血糖为:5.2mmol/l,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影像诊断:1、食道Ca考虑。2、上纵隔占位性病灶,建议作CT增强检查。3、右肺上叶纤维化灶。临床诊断:1.食道癌伴出血 2.高血压病3级高危险组 讨论记录

内科疑难病历讨论记录

疑难病历讨论记录 时间:*年*月*日 地点:内一科医生办公室 参加人员:***医师、***医师、***主治医师、***主任医师、***医师及护士长、责任护士等。 讨论目的:进一步治疗措施 患者,***,男,87岁,以“乙肝后肝硬化10年、肝癌3年,发热半天”于2011年6月10日入院,入院症见:神清,精神差,纳眠差,入院查体:T38.6 P21次/分R85次/分 BP130/70mmHg,神清,精神差,双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应灵敏,口唇干燥,舌质红,苔薄白,脉数,颈软,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率85次/分,律齐,腹软,右上腹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不肿,活动自如,血常规:WBC3.7×109/L,RBC3.59×1012/L,HB76g/L,PLT83×109/L,GR83.8%,B超:肝内多发占位。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肝癌西医诊断:1、原发性肝癌2、乙肝后肝硬化3、胆囊炎。治疗:中医予清热解毒治法,西医抗感染,改善肝功能,综合对症治疗。 ***医师:患者老年男性,目前诊断明确,治疗抗感染,改善肝功能,中医给予清热解毒之法。 ***医师:病人年纪大,病情重,现精神差及发热原因应与肝癌性炎症有关,宜重点抗感染,改善肝功能,综合对症治疗。

***主治医师:根据病史,综合病情,指出病人诊断明确,治疗西医抗感染,改善肝功能,中医清热解毒治则。 ***主任医师:患者老年男性,入院神清,精神差,胁下胀满,小便短少,纳食减少,食后作胀,嗳气不爽,肝失条达,胁络气机痹阻,故胁下胀满疼痛,气满湿阻,水道不利,故小便短少,气滞中满,脾失运化,故食少易胀,嗳气不爽,治法:疏肝理气,除湿散满,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 ***主任医师总结发言:病人老年男性,乙肝后肝硬化10年、肝癌3年,病程较长,根据病史、病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肝癌性炎症,经过抗感染,改善肝功能,但仍有发热,考虑肝癌后期,应用中医清肝利胆,清热解毒,综合对症治疗,告病人家属,病情愈后差,本次讨论圆满结束,虽病情较重,仍有治疗途径可循。 ***医院 *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