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22301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审核、认证及培训详解

FURTHER EXCELLENCE RISK MANAGEMENT

COMPLIANCE

SUSTAINABILITY CONTINUAL IMPROVEMENT

SGS专业的ISO 22301审核、认证及培训服务

大多数企业在某些时候,不得不对可能破

坏或威胁其日常业务运作的事件作出回应。

一个成功的业务连续性管理(BCM)的程序,

能够应对任何潜在的干扰反应,是组织必

不可少的。完善的业务持续管理系统

(BCMS)不仅帮助您的组织从灾难中恢复,

也将防止可能出现的任何运作中断,如错

过了最后交期,困扰客户,或者直接的经

SGS专业的ISO 22301审核、认证及培训服务

大多数企业在某些时候,不得不对可能破

坏或威胁其日常业务运作的事件作出回应。

一个成功的业务连续性管理(BCM)的程序,

能够应对任何潜在的干扰反应,是组织必

不可少的。完善的业务持续管理系统

(BCMS)不仅帮助您的组织从灾难中恢复,

也将防止可能出现的任何运作中断,如错

过了最后交期,困扰客户,或者直接的经

银行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样本

银行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

XX银行业务系统 业务连续性和应急处理方案 总则 业务系统的安全性是从技术角度与业务角度相互配合来保证,主要以防范为主,对于出现的突发事件必须有相应的组织机构来统一解决。为减少我行业务停顿造成的损失,降低重要业务进程和数据重大失效或灾难的影响,应急恢复工作组应制定详尽的应急计划,而且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制定应急计划应分析灾难、安全失效及服务停顿的影响,明确关键设备如重要服务器、网络设备、通信线路以及软件系统的备份恢复措施和每一部分需要恢复的时间。应急计划应该明确针对不同情况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恢复不同软件硬件的操作规范,而且定期进行实地演练;用作备份的设备应保持设备完好,而且应随时能够提供使用。应急计划应该经我行领导的审批,当业务系统发生变动时应急计划也应进行必要的修改、演练并获得领导审批。 第一章应急反应工作组 1.应急反应工作组的建立原则 应急反应工作组由业务部门与科技部相关人员组成,采取组长负责制。成员由专业技术人员与业务人员组成,应急反应工作

组成员在业务、技术水平上具有足够的能力处理紧急事件。各成员要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每位成员应有明确的责任划分,在紧急事件出现时能够全力配合,服从领导安排、具有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急反应工作组在人员配备上要充分考虑备份方案,对于关键性岗位采取双人备份策略,以备在紧急情况发生时,保证关键岗位人员能顺利到位。 2.应急反应工作组职能 应急反应工作组职能主要包括根据业务需要确定业务系统的应急策略,并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在事件发生时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排除故障并恢复系统;平时应负责督促检查应急处理措施的准备落实情况;组织内部人员定期进行应急措施的培训和演练;每年对系统的应急策略和应急计划进行测试和评审,对需要修订的项目提出修改意见报安全领导小组审批。 3.定期修改应急计划与措施 为了适应业务系统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业务系统系统日益复杂化,因此应急反应工作组会定期对应急计划与措施进行审计,检查各种恢复措施,确保能够从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各个环节做到完整恢复。对于不断扩充的系统要即时有效地补充、修改应急计划与恢复措施,确保应急计划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新版环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员培训试题(AB卷)

ISO14001:2015版标准内审员培训考试(A/B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面各题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并将相应字母填在下表相应位置,每题3分,共45分,不在指定位置答题不得分)。 1、实现()之间的平衡被认为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基础。 A.社会、经济和政治 B.发展、环境和社会 C.社会、发展和环境 D.环境、社会和经济 2、ISO14001:2015标准旨在为各组织提供框架,以保护环境,响应变化的(),同时与社会经济需求保持平衡。 A.环境状况 B.环境因素 C.环境污染 D.环境法律 3、ISO14001:2015标准规定了使组织能够实现其为环境管理体系所设立的()的要求。 A.预期结果 B.最终结果 C.环境目标 D.环境方针 4、下列关于ISO14001:2015标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采用该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绩效 B.采用该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C.只要遵守了法律法规,就可以保证组织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绩效 D.只要遵守法律法规,就可以保证组织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 5、通过将环境管理(),最高管理者就可以有效应对其风险和机遇,一个组织可以通过对本标准的成功实施,使相关方确信其已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 A.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过程 B.与其他业务的优先项相协调 C.纳入组织的整体管理体系中 D.以上都是 6、采纳ISO14001:2015标准本身并不保证能够获得最佳环境结果,本标准的应用可因组织所处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两个从事类似的活动,但具有不同的()的组织,均可能满足本标准的要求。 A.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 B.合规义务、环境方针、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 C.合规义务、环境方针和环境技术 D.合规义务、环境方针承诺、环境技术和环境绩效目标 7、下列关于PDCA.过程与标准框架之间的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是环境管理体系的输出 B.环境管理体系输出的结果就是体系的有效性和环境绩效 C.第7章“支持”属于环境管理体系策划阶段 D.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是环境管理体系唯一的输入 8、依据ISO14001:2015标准,下述有关标准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适用于任何组织,无论其规模、类型和性质 B.适用于组织确定的其可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不强求考虑生命周期观点 C.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符合合规义务,实现环境目标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BS25999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趋势引领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Trendsetting Consulting Co., Ltd

趋势引领是一家专注于IT服务管理(ITSM)和信息安全(ISMS)的专业咨询公司,是国际信息科学考试学会(EXIN)授权的ITIL培训和考试中心。公司以“传递先进的 IT 管理理念和经验,提高客户的IT 运维管理和 IT 项目管理成熟度”为使命,不断吸纳国内国际先进管理方法,并将这些先进的管理思想与具体企业管理相融公司全体员工均多年从事IT行业,对于如何标准化服务作业流程,降低IT运营成本,提高企业风险管控能力,以及建立IT服务质量体系具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公司与政府部门、权威的认证机构、国际500强企业和高等院校保持的良好密切的关系,及时跟踪标准和国内相关政策的发展变化、汲取企业的成功经验,使我们的客户能够得到最新、最权威的信息和咨询服务。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国际标准BS25999 BSI在2006年推出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实践指南BS 25999-1:2006,一年之后,又推出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规范BS 25999-2:2007。前者作为实践指南,可以提供在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各个环节的指导,而后者提出的是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必备要素的要求,可以作为审核标准来验证组织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是否能够达到国际的标准。 两个标准结合使用,可以帮助帮助企业认识到潜在的危机和相关影响,制订响应、业务和连续性的恢复计划,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以及有效地响应非计划的业务破坏并降低不良影响。 BS25999收益 9理解业务连续管理的重要性 9了解BS25999标准的框架和要求: 9掌握业务影响分析(BIA)方法 9掌握风险分析(RA)方法

ISO22301:2019程序文件-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版本号修改号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BCM8.4-01A0 1.目的 为了防止营运活动的中断,结合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将灾难和管理缺失导致的营运中断 情形降低到最低。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3.定义 无 4.职责 4.1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 A、危机第一责任人,负责运营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B、担任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的总指挥; C、重大危机后接受媒体报告。 4.2 质量负责人: A、危机第二责任人,负责各事业部运营执行; B、较大危机(Ⅱ级)及一般性危机(Ⅲ级)的总指挥。 4.3 管理部负责人: A、人才危机进行预测; B、收集各部门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启动危机预警; C、危机后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D、危机后对外信息的发布及媒体沟通; E、危机后调查反馈报告给最高管理者提供危机所需的后勤保障。 4.4 市场营销部负责人: A、市场危机进行预测,收集市场信息; B、危机后负责向客户沟通,稳定市场。 4.5 事业部负责人: A、对本事业部存在危机信息的收集并汇报; B、危机后本事业部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4.6 财务部负责人: A、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提供危机所需的资金保障。 4.7 采购认证部负责人: A、供方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物料的调配。 4.8 BCM工作小组: A、进行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关键活动及依赖,通过识别、定性或定量分析组织的业务功能的丧失、中断或损坏所造成的损失,为制定业务持续性策略提供依据; B、进行风险评估,对那些会导致关键业务中断的一系列的风险和威胁进行识别,通过分析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排序并采取应对方案和措施,从而将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业务连续性的管理制度

业务连续性的管理制度 精品办公文档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总则 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 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 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断分析 一、业务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

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

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 总则 为了提高公司的风险防范能力,有效地应对各种非计划的业务破坏、降低影响,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的连续性,保障公司、商户、合作伙伴等相关单位的利益,特制订本办法。 第一章流程规范 一、公司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部门及应急领导小组,根据安全级别,实行分级管理,保证在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业务中断时,所有成员能够识别其角色与职责。 二、制订危机管理和灾难恢复等业务连续性管理流程,确保在系统发生故障等导致业务中断之时,能在最短时间内、保证数据零丢失的情况下进行快速恢复。 三、在与合作商(服务商)签订书面合同时要充分考虑业务的连续性,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顺利实现合作商(服务商)变更,保证合作商(服务商)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第二章业务中断分析 一、业务中断成因可分为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一般灾害 1、自然灾害主要有:地震、火灾、水灾、台风等,此种灾害无法预判,灾害发生时无法防护,发生频率最低,当灾害发生时,业务一般也只能切换到灾备机房,一旦切换到灾备机房,业务正常运行肯定收到影响。 2、人为灾害主要有:恐怖攻击、黑客攻击(网络攻击、病毒攻击等),此灾害同样无法预判,发生不高,但其中黑客攻击可从网络安全、主机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进行防护,加大黑客攻击难度,从而达到黑客攻击防护的目的。 3、一般灾害主要有:网络故障、服务器软硬件故障、应用程序故障等,此灾害可防护,但发生频率最高,应对网络、服务器、应用程序进行相应监控,并建立相应的监控巡检系统,自动监控自动报警,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另核心业务系统应建设主备高可用架构或

负载均衡高可用架构,避免单点故障。 二、业务中断的企业影响 1、企业收入:企业直接损失、商户赔偿金、企业未来收入损失; 2、生产效率:参与人员人数和人员处理时间; 3、声誉损失:影响企业声誉,降低了商户和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影响到后期的企业市场发展和业务合作,扩大了竞争对手优势 4、财务业绩:影响到企业的信用、现金流甚至违规罚款等 第三章技术保障 一、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制度,目标是尽可能快地恢复服务至服务级别协议规定的水准,尽量减少事故对业务运营的不利影响,以确保最好的服务质量和可用性级别。 二、应急系统的技术体系,主要是建立预防为主的计算机风险防范体系,将风险的预警融于日常工作中,包括:硬件设备的冗余备份、网络线路的冗余备份、数据备份、网络监控、系统监控。 三、维护人员应根据维护作业计划,对所维护管理的设备定期进行预防性巡视检查,机房和外线维护人员在巡视中应认真负责,及时发现问题,重点注意处在环境恶劣下、存在潜在质量故障的设备,巡视检查要认真进行记录。 第四章风险管理 一、深入分析可能造成业务中断的因素,并对其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二、根据业务环境的变化,对原有风险管理制度、规则和程序进行必要的和适当的修正,保证安全措施的持续有效和及时更新。 三、对公司的关键岗位和关键人员,应实行轮岗和强制性休假制度,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 四、系统采用适当的加密技术和措施,保证交易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与保密性,以及所传输

电力行业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

电力行业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 当今世界充斥着恐怖袭击、黑客、电脑病毒、自然灾害、罢工、环境污染等各类风险,近年来发生的“9.11”、“SARS”事件、印度洋海啸,以及2008年发生的大范围雪灾、汶川地震等,给国家和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世界各国的案例表明,传统的业务管理方法及流程,在遭遇灾害事件时常常不堪一击。越来越多的危机事件的影响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构建真正有效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体系,使管理科学化、手段现代化,才能保证业务的连续运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业务持续管理(BusinessContinuityManagement简称BCM)应运而生。 一、电力行业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 电力行业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应涵盖业务经营、运营支持、后勤保障等所有业务板块,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等全程管理,构建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 (一)电力行业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目标及构建思路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电力行业抵御危机事件的能力,有效消除或抵御潜在的风险,迅速处置,阻止或抵消不确定事件造成的威胁,并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持续改进完善,确保电力行业日常业务平稳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电力行业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构建思路是:预设灾难场景,事先建立标准化、流程化的管理机制,当危机真正发生时,确保有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执行事先确定的管理程序、操作步骤,以达到减少损失、实现业务可持续的目的。也就是说,提早设定整个危机事件处置的决策过程,事先考虑危机事件影响的可能性,预先做好内外部资源的安排、外部信息的处理与公关、人员及设施的备份等各项安排,当危机来临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系列程序有条不紊地处置,防止因事件突发导致处理决策失误,确保机构主要业务的可持续运作,尽可能将损失减到最少。 (二)业务连续性管理危机事件的分类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对象是危机事件,危机事件是指影响电力行业可持续经营的事件,此类事件可能在短时间内波及多个层面,甚至影响电力行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包括自然灾难、人为灾害、重大运行故障等。危机事件主要分为内外部欺诈、实体资产损坏、IT系统、运营危机、人员危机、流动性危机等类型。 内外部欺诈事件指电力行业内外部人员以违法手段诈骗、侵占电力行业财产的事件,包括盗窃、勒索、挪用、欺诈、伪造、诈骗、抢劫事件;实体资产损坏事件指电力业务资产因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损毁的事件,包括自然灾难,如地震、火灾、水灾、雪灾、台风,以及人为灾害,如人为破坏和战争等;IT系统危机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ISO27001-2013) 1、目的 防止业务活动中断,保护关键业务过程免受信息系统重大失误或灾难的影响,并确保关键业务活能及时恢复。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信息系统遭受灾难事故后的处理。 3、术语和定义 ISO/IEC27001:2013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ISO/IEC27002:2017 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4、职责和权限 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指导本程序的执行,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立即组织力量对事故进行风险评估,评价业务中断的严重程度; XXX部在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的组织下,负责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各类数据、网络等恢复,通讯设备的配置等工作。 5、主要活动 5.1预防业务中断

定期进行数据备份,通信线路、电源等日常检查是预防公司业务中断的主要方式。 在日常业务活动中,采取如下预防保护控制措施: ●监督 ●访问控制 ●身份认证 ●防病毒 ●过滤 ●入侵检测系统 5.2确定关键业务及其优先级 XXX部负责识别关键业务活动,并按其重要性分为不同的优先级,关键业务的优先级也是中断后的恢复优先级。 关于业务活动优先级如下:(以下均为举例) 最高:提供信息资源共享服务的XXX系统(服务器) 提供信息安全防护的补丁分发/防毒软件服务系统 各开发部门源代码/重要文档管理及存储系统 高:关键开发/测试环境系统 提供公司E-mail服务的Mail系统

质量管理服务系统 低:提供内部Web访问的系统 针对不同的关键业务活动,制定业务恢复方案,并指定责任人和业务恢复时间。详见《XXX关键业务恢复计划》。 5.3关键业务恢复计划测试 XXX部每年一次,对《XXX关键业务恢复计划》进行测试,并对其保持或改进。 5.4实施关键业务恢复计划 5.4.1 事件响应 XXX部负责对中断业务的事故做出迅速反应,并执行《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5.4.2 业务恢复 XXX部负责执行《XXX关键业务恢复计划》,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恢复被中断的业务。使其继续正常运行。 6、相关文件和记录 关键业务恢复计划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备份管理程序

HSE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大纲

HSE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大纲 为规范HSE 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率, 保证培训质量,特制定集团公司统一的培训大纲。 1. 培训目的 熟悉相关的HSE 法律法规、HSE 管理体系标准和现场 审核程序,掌握审核方法和技巧,具备对HSE 管理体系的审核能力。 2. 培训对象将要从事HSE 管理体系审核工作的人员,以及需要继 续教育的HSE 管理体系审核员。 3. 培训形式 采用授课与审核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培训,每班不超过50 人。 4. 培训时间 HSE 管理体系审核员取证培训48 学时,继续教育培训 24 学时。课时分配见附表。 5. 培训内容 5.1 健康、安全与环境法律法规 熟悉国家和地方健康安全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了解相关国际公约和行业标准,熟悉集团公司相关

培训内容及要求】 HSE 管理规章制度和要求。 5.2 HSE 管理 培训内容及要求】 了解HSE 管理的基本内容,了解国内外HSE 管理体系的发展历程,熟悉集团公司HSE 管理基本现状和HSE 管理 体系运行情况。 5.3 HSE 管理体系标准 培训内容及要求】 掌握HSE 管理体系标准条款的内容,掌握标准每个要素的内容、作用及实施要求,充分理解标准中各要素的内涵 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5.4 GB/T28001 标准、GB/T24001 标准简介 培训内容及要求】 了解GB/T28001 标准和GB/T24001 标准结构与要素构成,了解上述标准要素与集团公司HSE 管理体系标准要素 之间的对应关系。 5.5 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 培训内容及要求】 熟悉风险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流程,危害因素辨识、 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的方法,重大危险源辨识与 监控;熟悉应急管理的任务、基本过程和体系,应急预案编

如何建立业务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业务连续管理体系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企业数据大集中的实施,企业IT系统和业务的连续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对于,银行、保险、证券、电力、能源、交通等领域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信息系统,如果没有进行灾难备份或业务连续性管理(BCM)体系建设,在遭受突发灾难时后果不堪设想。 业务中断不是小概率事件 近年来,国内由于信息系统故障造成的业务中断屡见不鲜,例如:2007年3月,某银行因为主机监控软件缺陷,系统瘫痪近4个小时,所有营业网点无法正常开展业务;2007年8月,某银行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升级方案不当,造成部分代理证券业务受阻,在持续5个半小时后,系统才逐步恢复正常;2008年1月,某银行主干专线设备发生故障,造成117家支行所属网点柜台交易无法正常进行持续一小时;2009年9月,某证券公司交易系统硬件故障造成瘫痪,位于全国各地的100余个营业部均受到影响。如何为企业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高层的关注。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的发展 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概念很早就已经提出了,它是特指一种整体管理流程。该流程的目标在于及早确定可能发生的冲击对企业运作造成的威胁,并提供合理的架构有效阻止或抵消不确定事件造成的威胁,保证企业日常业务运行的平稳、有序。相比较而言,业务连续性管理比灾难备份/恢复更高一层,涉及到组织架构、人员、流程等方方面面。 全球第一个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框架标准BS25999在2007年末正式成为认证标准,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构建BCM的指南。这份标准的前身是公共可用指南PAS 56,在2006年底升级为BS英国标准,其目的就是使业务连续性管理有章可循。 作为一套整体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流程,BS25999标准协助企业进行业务冲击分析及风险分析,并将其量化,继而开发制定各种相应应急及恢复计划、方法和流程,减轻灾难事件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 BS25999这样描述业务连续性管理,“业务连续管理是一个整体的管理过程,它能鉴别威胁组织潜在的影响,并且提供构建弹性机制的管理架构,以及确保有效反应的能力;以保护它的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声誉、品牌以及创造价值的活动”。 如何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BS 25999业务连续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主要为六个部分,分别为BCM管理程序、理解组织、决定战略、开发并实施BCM响应、演练、维护和评审回顾、以及把BCM植入组织文化。参考这六个步骤,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BCM管理框架,在正常时做好准备,在灾害发生时能够从容应对,灾害后能尽快恢复。

ISO27001:2013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

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持续性管理程序 [XXXX-B-39] V1.0

变更履历

1 目的 确保组织的业务能够持续稳定的进行,最低限度的降低信息安全事件对业务的影响。 2 范围 组织的业务运作地点包括: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大道1355号国际科技园二期D501。 整个业务持续性管理体系(BCMS)的覆盖范围是: a)属于组织的一切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 b)在组织业务运作地点使用,属于组织客户的一切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 c)属于组织的一切物理实体,包括建筑物、办公室以及其它的一切设施与设备。 3 职责 3.1 综合部 审批业务连续性计划,分配相关资源,确保业务连续性活动顺利进行。 3.2 各相关部门 配合综合部负责相关业务持续性计划的实施。 4 相关文件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 5 程序 5.1 业务持续性和影响的分析 由综合部负责组织识别对业务持续性造成严重影响的主要事件,如信息系统设备故障、自然灾害等,分析一旦这些事件发生会对业务活动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以及统计恢复业务所需费用等。 业务持续性和影响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 a)识别关键业务的管理过程; b)识别可能引起业务活动中断的主要事件; c)分析主要事件对信息系统和业务活动造成的影响;

d)考虑关于系统恢复或替换的需求。 5.2 《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简称BCP)的编制与实施 综合部负责确定影响业务持续性的关键功能或业务,编制《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 《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应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a)计划实施所涉及的部门/人员的职责及接口关系的描述; b)业务中断的快速报告程序及要求; c)业务中断的恢复程序及方法; d)业务中断恢复的时限要求; e)保持本组织业务持续运作应采取的应急措施与备用措施; f)必要的技术支持及资源要求。 重要系统一旦受到重大影响或中断后,综合部及相关部门应立即执行《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对信息系统采取应急措施,并进行恢复,确保业务活动的持续运行。同时,应按照《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做好事故处理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 a)对业务中断原因的调查分析; b)业务中断造成损失的统计; c)采取的纠正措施; d)应吸取经验教训及预防措施等。 5.3 业务持续性计划的测试与评审 每年年末由综合部组织相关部门对《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进行测试,以判断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测试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 a)对已发生过的业务中断及恢复措施实例进行讨论; b)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业务中断及恢复的模拟演练; c)采用技术手段对系统运行及中断恢复的相关参数进行测量; d)由外部服务供应商提供服务和产品测试,确保所提供的外部服务和产品符合合同要 求。 测试完成后综合部负责编制《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测试报告》,并对计划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形成《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评审报告》。 根据《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评审报告》的要求,决定是否对《业务持续性管理计划》进行修改。 6 记录 《业务连续性影响分析报告》 《业务连续性管理战略计划》 《业务连续性计划实施方案》 《业务连续性计划实施方案测试报告》 《业务连续性实施评价报告》

最新ISO22301:2019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一整套资料汇编

最新ISO22301:2019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一整套资料汇编

B R9.3-01NO. 2020 有限公司 2020年BCM体系管理评审计划(通知) 通 [2020] 12 号 各部门、室、车间: 为确保公司ISO22301:2019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持续的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决定开展2020年管理评审,具体评审计划安排如下: 一、管理评审目的 1、评价BCM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确定各部门能否满足体系运行的各项要求,组织机构设置、资源配备能否充分发挥各职能的效率; 2、评价BCM方针目标的实现情况及各部门满足体系运行的能力;确定BCM 管理体系运行总体状况; 3、确定BCM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机会,以持续改进。 二、评审依据 1、 ISO22301:2019 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 2、相关法规标准、顾客要求 2、 BCM9.3-01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等 三、会议时间地点人员安排 时间:20XX年X月XX日 地点:会议室 参加人员:各部门负责人、特邀人员等 四、评审前的各部门报告准备 各部门具体报告内容要求见附件“管理评审输入、输出文件表”。 要求各部门在 9月 28 日前提交书面或电子版的各《部门管理评审报告》交综合部汇总。 附件:管理评审输入输出报告分工 有限公司 20XX年X月XX日

附件:管理评审输入输出分工(即会议汇报流程) 编号输入资料名称或发言顺序负责部门※1风险机遇及措施有效性评价报告管代※2体系运行报告:体系目标实现情况管代※3体系相关内外部因素的变化管代※4知识信息及人力资源培训充分性情况报告综合部 ※5客户反馈、满意、投诉、退货情况报告。评价公司质量、价格水平、 顾客满意,公司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业务部 ※6外部提供及绩效管控情况:采购及供方管理、绩效报告,对供方施加 质量的影响控制情况 采购部 ※7设计开发情况报告: 评价公司新技术、研发新产品能力、及应对市场战略、社会需求和环 境条件等的考虑或计划。 技术部 ※8设备设施管理情况及充分性报告生产部※9生产运行控制报告生产部 ※10监测分析改进综合报告:产品质量趋势、不合格品统计分析资料,评 价主要产品的进货、制造过程、产品交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情况,产 品要求的符合性情况;顾客提出的不符合项,评价应用预防措施和纠 正措施、跟踪、验证的有效性情况;监测资源配备、检测、控制情况 质量部 ※11过程效率:体系及过程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评价各部门承担的质量目标和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测量设备配备、 检校情况、管理等 综合部 ※12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情况综合部

BCM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文件

拟制:部门:日期: 审核:部门:日期:

批准:日期: 1.目的 为了防止营运活动的中断,结合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将灾难和管理缺失导致的营运中断情形降低到最低。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3.定义 无 4.职责 4.1 最高管理者(总经理): A、危机第一责任人,负责运营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B、担任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的总指挥; C、重大危机后接受媒体报告。 4.2 质量负责人: A、危机第二责任人,负责各事业部运营执行; B、较大危机(Ⅱ级)及一般性危机(Ⅲ级)的总指挥。 4.3 管理部负责人: A、人才危机进行预测; B、收集各部门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启动危机预警; C、危机后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D、危机后对外信息的发布及媒体沟通; E、危机后调查反馈报告给最高管理者提供危机所需的后勤保障。 4.4 市场营销部负责人: A、市场危机进行预测,收集市场信息; B、危机后负责向客户沟通,稳定市场。 4.5 事业部负责人: A、对本事业部存在危机信息的收集并汇报; B、危机后本事业部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4.6 财务部负责人: A、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提供危机所需的资金保障。 4.7 采购认证部负责人: A、供方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物料的调配。 4.8 BCM工作小组: A、进行业务影响分析,识别关键活动及依赖,通过识别、定性或定量分析组织的业务功能的丧失、中断或损坏所造成的损失,为制定业务持续性策略提供依据; B、进行风险评估,对那些会导致关键业务中断的一系列的风险和威胁进行识别,通过分析其影响程度和发生概率,确定风险等级,进行风险排序并采取应对方案和措施,从而将风险尽可能降到最低; C、根据业务目标、收益成本和客户要求等因素,结合业务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制定关键业务流程和恢复策略; D、依据BCM方法、工具和模板,在风险评估、业务影响和策略选择的基础上,拟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IMP)和业务连续性计划(BCP); E、进行BCM测试及演练,发现其中不足并加以改进; F、进行维护和改进,不断优化发展,满足公司业务需求。 5.工作程序 5.1 识别公司可能面临营运中断的最大风险,导致的危机,其可归纳于以下几种(不限于): 5.1.1信誉危机:指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众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由于没有履行合同及客户的承诺,而产生的一系列纠纷,甚至给合作伙伴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企业信誉下降,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导致订单流失而造成的危机。 5.1.2战略危机:指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的危机。不能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趋势正确制定经营战略,而使企业遇到困难无法经营。 5.1.3运作管理危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危机 产品质量危机:在生产经营中忽略了产品质量问题,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导致巨额索赔造成流动资金周转不灵。 环境污染危机。企业的“三废”处理不彻底,有害物质泄露,爆炸等恶性事故造成环境危害,造成停业整顿。 关系纠纷危机。由于错误的经营思想、不正当的经营方式忽视经营道德,员工或供方服务态度恶劣,而造成关系纠纷产生的危机。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 ISCCC-BCMS-001:2016 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

目录 1.适用范围 (2) 2.认证依据 (2) 3.术语和定义 (2) 3.1.信息收集 (2) 3.2.现场审核 (2) 3.3.现场见证(验证) (2) 4.认证类别 (2) 5.审核人员及审核组要求 (2) 6.认证信息公开 (2) 7.认证程序 (3) 7.1.初次认证 (3) 7.2.监督审核 (6) 7.3.再认证 (9) 7.4.管理体系结合审核 (9) 7.5.特殊审核 (9) 7.6.暂停、撤消认证或缩小认证范围 (10) 8.认证证书 (11) 8.1.证书内容 (11) 8.2.证书编号 (11) 8.3.对获证组织正确宣传认证结果的控制 (12) 9.对获证组织的信息通报要求及响应 (12) 10.附录A:审核时间 (13)

1.适用范围 本规则用于规范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简称中心)开展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BCMS)认证活动。 2.认证依据 以国家标准GB/T 30146-2013/ISO/IEC22301:2012《公共安全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要求》为认证依据。 3.术语和定义 3.1.现场审核 中心指派审核组到受审核方或获证组织所在办公地点进行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进行审核。 3.2.现场见证(验证) 现场见证是针对受审核方或获证组织为满足相关方利益诉求、实现组织业务目标和处置组织风险所实施的关键活动而进行的,对关键活动的执行过程进行跟踪见证;现场验证是针对关键活动所采取的关键技术而进行的,以验证这些技术措施的功能能够得到实现。 3.3.现场评价 现场评价包括现场审核和现场见证(验证) 4.认证类型 认证类型分为初次认证,监督审核和再认证。一个认证周期内至少进行一次现场见证(验证)。为满足认证的需要,中心可以实施特殊审核,特殊审核可以采取现场审核和现场见证(验证)等方式进行。 5.审核人员及审核组要求 认证审核人员必须取得其他管理系注册审核员资格或者取得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审核员资格,取得资格的审核员中心应对其进行专业能力评价,以确定其能够胜任所安排的审核任务。 审核组应由能够胜任所安排的审核任务的审核员组成。必要时可以补充技术专家以增强审核组的技术能力。 具有与管理体系相关的管理和法规等方面特定知识的技术专家可以成为审核组成员。技术专家应在审核员的监督下进行工作,可就受审核方或获证组织管理体系中技术充分性事宜为审核员提供建议,但技术专家不能作为审核员。 6.认证信息公开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管理,降低或消除因信息系统服务异常导致重要业务运营中断的影响,快速恢复被中断业务,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和《商业银行业务连续性监管指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农信社为有效应对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建设应急响应、恢复机制和管理能力框架,保障重要业务持续运营的一整套管理过程,包括策略、组织架构、方法、标准和程序。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是指面向客户、涉及账务处理、时效性要求较高的银行业务,其运营服务中断会对农信社产生较大经济损失或声誉影响,或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的业务。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重要业务运营中断事件(以下简称运营中断事件)是指因下述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异常、重要业务停止运营的事件。主要包括: (一)信息技术故障:信息系统技术故障、配套设施故

障; (二)外部服务中断:第三方无法合作或提供服务等; (三)人为破坏:黑客攻击、恐怖袭击等; (四)自然灾害:火灾、雷击、海啸、地震、重大疫情等。 第五条农信社应将业务连续性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建立与本机构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确保重要业务在运营中断事件发生后快速恢复,降低或消除因重要业务运营中断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业务持续运营。 第六条农信社应根据业务发展的总体目标、经营规模 以及风险控制的基本策略和风险偏好,确定适当的业务 连续性管理战略。 第七条农信社应确定重要业务及其恢复目标,制定业 务连续性计划,配置必要的资源,有效处置运营中断事件,并积极开展演练和业务连续性管理的评估改进。 第八条业务连续性管理的基本原则是: (一)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维护 金融秩序; (二)坚持预防为主,建立预防、预警机制,将日常 管理与应急处置有效结合; (三)坚持以人为本,重点保障人员安全;实施差异 化管理,保障重要业务有序恢复;兼顾业务连续性管理

业务连续性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了保证在有可能出现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化学品灾害、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售后退货和IT系统损坏等特别事件的情况下满足客户的交付需求。 2. 范围 适用于在出现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化学品灾害、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售后退货和IT系统损坏、等特别事件的情况。 3. 引用文件 3.1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4. 定义 特别事件: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火灾、化学品灾害、公用事业的供应中断、劳动力短缺,关键设备故障、售后退货和IT系统损坏等其它突发性事件。 5. 职责和权限 5.1 企管部:负责制订和修改本应急计划,并对灾害风险进行评估; 5.2 总经理:负责组织及实施应急计划。 5.3 工厂负责人:负责协调、组织及实施应急计划,当总经理不在时,行使总经理职权。 5.4 生产部: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现场物料、机器、工具进行整理并清洁干净。 5.5 技术部:负责抢修设备,防止突发性事件扩大,降低突发性事件损失,使发生突发性事件 后生产能够尽快恢复。 5.6 办公室: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人员及财产的安全;负责维持突发性事件发生后现场秩序; 负责突发性事件中各项指令的传达及反馈突发性事件信息;负责内/外联络,小组成员之 间的信息沟通;负责IT系统恢复。 5.7 销售服务中心: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影响订单与客户沟通。 5.8 采购部: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恢复生产所需要的物料采购、外协加工。 5.9 质控部:负责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影响物料,在制品和成品的检验和判定。 5.10 物控部:负责统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受影响订单,调整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并跟进计 划的实施。负责统计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仓库受影响的物资,通知质控部进行检验,根据质 控部检验结果申请物资报废。 5.11 临时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组织人员清理现场,评估灾后损失,协调全厂恢复计划的具体实 施,督促各部门恢复生产进度,解决各部门在恢复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6. 运作程序 6.1 地震、台风、洪水、泥石流 6.1.1 若办公室提前接到政府相关部门通知或地震、天气监测预报信息、预警信号,需 要停止或调整生产活动的,则应在第一时间将信息报告总经理,并通过电话、短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培训课程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培训课程

VDA6.1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 讲议 DATE: 讲师:

VDA 6.1 培训教材 目录 1. 引言 (1) 2. DIN EN ISO 9000族标准的质量体系 (2) 3. 质量体系审核 (3) 4. 术语 (7) 5. 相应题目单节序号对照表 (11) 6. 每个质量要素的提问分类和提问数 (11) 7. 质量体系审提问表 (12) U部分企业领导 (13) 01. 管理职责 (13) 02. 质量体系 (16) 03. 内部质量审核 (21) 04. 培训,人员 (24) 05. 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 (27) 06. 产品安全性 (29) Z1. 企业战略 (32) P部分产品与过程 (35) 07. 合同评审,营销质量 (35) 08. 设计控制(产品开发) (38) 09. 过程策划(过程开发) (41) 10. 文件和数据的控制 (46) 11. 采购 (48) 12. 顾客提供的产品的控制 (51) 13. 产品标识和可溯性(过程控制,检验与试验状态) (53) 14. 过程控制 (57) 15. 检验和试验(产品验证) (62) 16. 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65) 17. 不合格品的控制 (68) 18. 纠正和预防措施 (70) 19.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73) 20. 质量记录的控制 (75)

21. 服务(售后服务,生产后的活动) (78) 22. 统计技术 (80) 8.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用表格 (82) 9. 引用文献出版单位 (89) 10. 与各有关协持的协议 (92) 11. VDA6.1认证的提示 (93) 12. 附录 (94) Page 1 of 1 VDA 6.1 培训教材 1 引言 质量管理* 在各部门之间起到枢纽作用. 产品以及服务的质量始终是整个生产.工作过程中各个阶段所有活动的总结果. 因此,有效的质量管理在当今对于为识别相互影响.相互关联而开展的规划与预防工作以及对于为防止缺陷产生而采取的相应措施(与以往一般采用的发现.分析与消除业已发生缺陷的做法截然不同)十分重要. 质量手册* (QM-Handbuch)中描述的有效的质量体系(QM-System),是每个企业既经济又目标明确地满足供货与服务质量要求的基本前提. 质量管理涉及企业的所有部门,推动.促进质量管理是企业的领导性任务. 企业最高管理者必须验证企业的所有部门是否认真履行职责,包括从策划.设计.采购.生产.销售.顾客信息一直到产品的市场观察和跟踪. 特别是发生损害事故时更应如此. 策划.实施所有有质量管理工作并将它们归纳.汇总到质量体系(QM-System)中去,不但是适宜的,而且是必要的.唯有一个周密策划.合理选择的质量体系,才能使商业伙伴.政府部门特别是日益增多的保险商们对企业的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给予信任. 质量理念原先主要体现于产品,近年来质量理念及其相关的质量管理任务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增加了新的内容, 具有了新的内涵. 属于这方面的管理任务有以下几点: -确定质量方针,协商.确定并监控质量目标; -跨部门进行合作时,确保跨部门任务的实施以及部门之间接口的畅通; -预先确定并监督质量成本; -重视产品安全和产品责任; -使全体员工都对质量负责. 在提问表U部分内从体系角度对这些任务加以详细阐述. 由于流程以及体系与过程之间关系日趋纷繁复杂,故跨部门的任务越来越显得重要. 这里有许多尚待发掘的资源这些资源对生产率.总体经济效益以及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提问表的P部分从体系角度对这些与产品及过程有关的要素加以详细阐述. 借助于提问表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经过这一办法可使顾客了解供货商的一些概况,即由其提供产品和服务是否

ISO9001-2015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业务连续性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防止营运活动的中断,结合预防和复原控制措施及程序,将灾难和管理缺失导致的营运中断情形降低到最低。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3.定义 无 4.职责 4.1最高管理者(总裁): A、危机第一责任人,负责运营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 B、担任特别重大危机(Ⅰ级)的总指挥; C、重大危机后接受媒体报告; 4.2 常务副总裁: A、危机第二责任人,负责各事业部运营执行; B、较大危机(Ⅱ级)及一般性危机(Ⅲ级)的总指挥; 4.3人事经理:

A、人才危机进行预测; B、收集各部门危机信息进行分析,启动危机预警, C、危机后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D、危机后对外信息的发布及媒体沟通; E、危机后调查反馈报告给最高管理者提供危机所需的后勤保障; 4.4 销售副总裁: A、市场危机进行预测,收集市场信息; B、危机后负责向客户沟通,稳定市场; 4.5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 A、对本事业部存在危机信息的收集并汇报; B、危机后本事业部人员的安抚及人力的调整; 4.6 财务总监: A、财务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提供危机所需的资金保障; 4.7 采购部门负责人: A、供方危机进行预测; B、危机后物料的调配;

4.8 危机委员会:公司组建危机委员会,界定其职责,依危机处理流程实施(附件1)。 5.工作程序 5.1 识别公司可能面临营运中断的最大风险,导致的危机,其可归纳于以下几种(不限于) 5.1.1信誉危机:指公司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公众对其产品和服务的整体印象和评价。由于没有履行合同及客户的承诺,而产生的一系列纠纷,甚至给合作伙伴造成重大损失或伤害,企业信誉下降,失去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导致订单流失而造成的危机。 5.1.2战略危机:指经营决策失误造成的危机。不能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趋势正确制定经营战略,而使企业遇到困难无法经营。 5.1.3运作管理危机:管理不善而导致的危机 产品质量危机:在生产经营中忽略了产品质量问题,使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导致巨额索赔造成流动资金周转不灵。 环境污染危机。企业的“三废”处理不彻底,有害物质泄露,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