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模拟信号处理、模拟电路设计等内容,对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子行业的迅猛增长,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改革的需要。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等方面探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改革建议。
一、课程设置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第一步是对课程设置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教学大纲应该及时追踪并修订相关课程内容,包括对模拟电子技术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全面梳理和更新,以满足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综合素质的需求。
应该注重结合当前工程实践的需求来设置课程,增加一些新的专业课程,如深入学习模拟信号处理、集成电路设计和分析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和实用的知识,提高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式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方式以理论讲解为主,辅之以实验室实践,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学生对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的需求。
理论教学应该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开设一些案例分析和实际项目开发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还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问题驱动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参与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来增强其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环节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的重要途径。
在改革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实验室设施的改造和更新,更新实验室设备,引进新型的测试仪器和设备,完善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以改善学生的实验条件。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实验室项目,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和创新空间,如组织学生进行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成果的展示,参与国际性的科技赛事等,拓宽其科学研究的眼界,提升其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
四、课程评价改革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还需要对课程评价机制进行改革。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度 、 度 的教学 实 际.例 如 ,在 计算 机 专 业 本 科 教 广
学计划 中 , 增加 了电子 电路 在计 算 机 领域 的应用 等
内容 .
作者简介 :郭彩萍 (9 1 , , 18 一) 女 山西太原人 , 硕士 , 讲师 , 研究方向 : 信号与信息处理
洛 阳师范学 院学 报 2 1 0 2年第 2期
过 程 以及 套 用方式 ,但 对 于知 识 的运 用 场 景 、 用 使
技 巧等 具 体 问 题 不 清 楚 ,不 能 知 其 然 且 知 其 所 以 然 , 接 导致学 习兴 趣不 高 . 直
1 3 实验 内容结构 不 合理 .
材 的基 础上 ,编 写 了一 套 易 学 又 不 失 深度 的 《 拟 模
重 要 的原 因是 内容 覆 盖 面大 、重 点不 突 出.在 研 究
了 电子技 术 的发展 趋 势 的同时 ,也考 虑 到教 学 课 时
的限制 ,我们本 着精 选 基本 理 论 、增 添解 决 复 杂 问
题 的 内容 、增加 学生 利用 现代 仿 真 工具 进行 电路 系 统设计 能力 的培养 和 测试水 平 的内容 的原则 , 据 根 多年 的教学 和科研 实 践经验 , 参 考 了众 多典 型教 在
21 0 2年 2月
洛 阳师 范 学 院学 报
Ju a fL o a gNoma ies y or l uyn r l n o Unv ri t
Fe b., 01 2 2 Vo . No 2 I 3l .
第3 l卷 第 2期
模 拟 电子 技 术 课 程 教 学 改 革 探 索
衷.
模 拟 电子技术 课程 知识 点较 多 ,基本 电路 单 元 多 样 , 限 的 教 学 课 时 基 本 只 够 用 来 讲 授 理 论 知 有 识 , 践 能 力 的 培 养 主 要 依 靠 课 后 实 验 和 课 程 设 实 计 .但 是两 个环 节 间缺 乏过 渡 ,学 生在 实 践环 节 中 普 遍缺 乏知识 和技 能 的准备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探索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探索。
在背景介绍了当前教学形势,研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意义在于推动课程改革。
在正文中,教学内容设计探索了课程内容的更新与调整,教学方法创新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实践环节设计加强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案例分析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教学效果评估通过测验与调研进行。
结论部分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对课程教学的启示。
通过本研究,可以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研究型教学、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环节、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研究成果总结、展望未来、启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的理解和掌握。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电子技术领域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研究型教学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引入实践案例和项目设计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型教学也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研究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索如何将研究型教学理念运用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水平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采用研究型教学的有效性和优势,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研究型教学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2.探讨如何设计更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3.尝试新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实践等,探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途径;4.设计有效的实践环节,尽可能贴近实际工程需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评估研究型教学对学生成绩和学习态度的影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 模拟电子技术 ”( 以下简称 “ 模 电”) 是高等 院校 电气 、 电 子和通讯 等电类专业 的一门重要 技术基 础课程 , 具 有较强 的理 论性 和工 程性。 l 】 该课程 以半 导体二极管 、 三极管等 电子 器件为
基础 , 以模拟信号放 大电路为核. , 研究基 本放大 电路 、 反馈 放 大 电路 、 功率放大 电路 、 运算放 大电路、 信 号处 理与产生 电路和
通过讲述 电子技 术发 展史 、 最新 动态和 “ 模 电”中的有趣 现
象等开 阔学生视野 和激发学 生求知欲 望 。 在第一 次上 “ 模电” 课 时, 可 以给 学生展示一些简单 的电子产 品, 使学生对 “ 模 电”
课程产生感性认识与好奇心。
2 明 确教 师 的地 位 和 角色
通过该课 程 的教学 , 使学生掌握 模拟 电子电路 的基 本工作 原理 、 基 本分析方 法和基本应 用技 能, 使 学生能够 对各 种由分
立器件或集 成电路构成 的基 本 电路单元进行 分析和设计, 为今 后学 习各类 后续 的电类专业课 程 、 解 决各种模 拟电子系统中的
在讲 解集成放 大电路 、 电源稳压 电路 等应 用性较强 的内容
电源稳压 电路 等。 『 2 J I ‘ 模电” 课程 的特点表现为二极管和三极管 等 器件 的非线性 、 放 大电路 的复杂性 ( 交 直 流信号共 存 ) 和分 析计 算的工程 近似 陆。 【 3 ,
一
在理论教学上, 按照 “ 教 师为主、 学生为辅”的模式进 行课 堂教学 ; 在 实验环 节上 , 按照 “ 学生 为主 、 老师为辅 ”的模 式进
6 . 理 论 与实践 教 学的 配 合 与调 整
高, 且考试通 过率低 。 问题 二 : 在“ 模 电”理论 教学中过 多地 进行 繁琐 的公 式推 导和 习题训 练 , 使学生 片面地追求 理论 计算 的精确性 , 忽略了
关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综合实训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 电子系统设 计过程的选题 、 立项 、 方 案论证 、 电路设 计、 装配调试 、 系统 测试 、 总结报告 、 文档整理等全过 程, 培养学生理论知识 的综合运用能力。
等环节,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 系。 实践证 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 模 拟电子技术 ; 教学改革; 创新设计 作者简介: 郭华 ( 1 9 7 7 一 ) , 女, 山西忻州人 , 西安交通大学城 市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 系, 讲师; 中忠如 ( 1 9 4 6 一 ) , 男, 陕西米脂人 , 西 安 交通 大学城市学院电气与信 gx . 程 系, 教授 。( 陕西 西安 7 1 0 0 1 8 ) 基金项 目: 本文J  ̄ . 2 0 1 1 年西安交通 大学城市学院第四批教 改基金项 目( 项目编号: 1 1 0 0 2 2 ) 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 类号 : G6 4 2 . 0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7 — 0 0 7 9( 2 0 1 3 ) 3 5 — 0 1 4 7 — 0 2
综 合实训三个层 次的培养模 式, 加强对模 拟电子技术课 程 的掌 握, 使学 生具备获取知识 的能力, 学习必要 的基础理 论知识 , 能 够解释 现象 、 分析问题 , 掌握学习方法, 在需要进 一步深造 时具
件仿真电路, 并通过调试确定适合 的参数 ; 写出预 习报告。 ( 2 ) 自主设计 : 根据软件仿真 电路搭建 实际系统 的硬件组
( 3 ) 创新设 计 : 完成 实验系统 的进 阶指 标: 如增加功能 或 提 高指标 ; 对系统 进行 最终测 试 , 给出误差 分析 ; 写 出实验 报
告, 提 交 实 验 作 品。
基础实 验包括与课 本章节相 关的8 个验 证性 实验 : 双 踪示 波器使用 、 共 射极放 大电路性 能测试等 , 旨在加强学生 对模拟 电子技术 基本知识 的掌握 , 训 练学生分 析、 设 计与调试 电路 的 基 本方法。 教 师结 束课 堂 教学 之后 , 根 据理 论 内容 给出实验 题 目要 求, 提 出预 习问题 , 要求学 生通 过 查 阅资料写 出预 习报告 , 熟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64教改教法卢翠珍 陆冬妹(百色学院 广西·百色 533000)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6871/ki.kjwhc.2016.07.029摘 要 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来说,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难度较大、课程内容较多,因此,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感到压力大,同时对于学习成绩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文章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期为提高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的学生成绩提供有力帮助。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 Lu Cuizhen,Lu Dongmei Abstract For courses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ma-jor,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is a relatively difficult one with more content, therefore, many students feel it difficult to learn the course and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 is affected by the situ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teaching reform of 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hoping to provide some help 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dergraduates to improve their academic performance.Key word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Analo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teaching reform在进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来完成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学习,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4年模拟电子教学改革思路

2024年模拟电子教学改革思路一、教学内容更新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模拟电子技术的教学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应用和前沿技术的介绍。
因此,在教学内容更新方面,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基础理论的讲解。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
因此,在教学内容中应涵盖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电子器件等基础知识,并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其次,引入新的电子技术和应用领域。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应用领域不断涌现。
在教学内容中,应适当引入如集成电路、信号处理、传感器技术等新的领域和技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前沿和实际应用情况。
最后,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的内容。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内容中,可以加入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创新。
二、实践环节强化实践环节是模拟电子技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中,应强化实践环节的设置和实施。
首先,增加实验课时和实践项目。
通过增加实验课时和实践项目,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实践操作和探索。
实验项目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加强实验室建设和设备更新。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应保证实验设备的先进性和完备性。
同时,应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维护和更新,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最后,引入企业实践项目。
与企业合作,引入实际项目,可以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技术需求,更好地了解电子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中,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首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OBE教学方法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OBE教学方法摘要:在工程类专业认证的视域下,针对高校工程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设计与人才培养目标脱节等多种问题,基于OBE(Outcome Based Education)工程教育理念,以成果导向为出发点,对核心课程的教学进程进行改革与设计。
以电子类相关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模拟电子技术为例,分别对学情分析,课程目标,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课程改革特色与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形成一套符合工程认证标准、与人才培养目标对应的新的课程教学设计方法。
关键词:OBE;工程类;核心课程;教学改革1学情分析与课程目标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特点,基于OBE理念,对标人才培养目标中的知识、能力、素质全方位育人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本,以成果导向为前提,精选教学内容。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代替原有单一线下面授或单一线上MOOC形式。
线上按知识点精讲,线下案例式串讲,以虚拟仿真形式在线下课程演示典型电路。
为实现工程类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升,以成果导向为思路,课堂教学与企业案例、科研、学科竞赛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鲜活性和生动性,同时体现知识的应用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经过课程学习后,学生可以达到应用理论知识,分析产品电路功能;设计满足需求的功能电路的能力,按照需求,制定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器件和单元电路,搭建、测试、调试出满足需求的完整功能电路。
课程目标紧扣培养目标,以学生学习效果(即成果)为导向,进行反向教学设计。
2课程教学改革思路2.1课程教学改革重点解决的问题本课程为专业核心课,内容逻辑性强,难度大,入门难,学生畏难情绪大。
本门课程隶属于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目标中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注重理论结合实际能力、主动学习思考能力的培养,及自主电路设计思维的形成,而以从前的单纯线下讲授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差,学生能力提升不明显。
线下教学资源中的教材部分,无思政内容融入,重难知识点无视频、仿真等信息化手段辅助,不符合现阶段学生的认知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诸多电子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严重制约了该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为此,本课题组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借助网络媒体,进行了融“教、学、做”于一体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建设的活动,明显地提升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慕课”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和理念的提出,人们渐渐意识到,传统的拘泥于教师的班级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
随之而来的是新型的教学理念和各类新型教学手段的使用。
由于教学对象、教学规模和技术方面的制约,江西应用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虽然不能引入“慕课”等大型网络教学模式。
但是完全可以借助于网络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变得多样化。
把“慕课”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应用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当中,从而改善教学环境,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2.课程分析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子技术与应用、自动化、通信工程、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到课程的学习效果。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且不乏抽象的概念和理论。
在模拟电路的实验实践环节,一般高校仍然使用传统的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箱来完成实验教学,大多数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做实验时很被动,虽然得到了实验结果,却还是不懂电路的原理,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根本无法达到。
因此应该以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在实验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多下功夫。
3.教学改革研究
网络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方式悄然改变,在学习方面,借助互联网,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们共享,同时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的快捷交流,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本课题组通过借助网络构建了新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将“教、学、做”融为一体,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促进应用型和实践性人才的培养。
下面从“教”“学”“做”三方面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论述。
(1)教。
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对教学信息的双向交流,总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而借助网站或网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不仅可以双向交流,而且还可进行多向的合作式交流。
教师可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有效结合。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运用网络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共享不同地域的教学资源,甚至有很多针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多媒体动画或现在制作设计电路的视频。
另一方面,学生在网络进行主动的“学”或“做”,在“学”或“做”得以落实后,会使得的教师的“教”变得容易。
从而最终提升教学效果,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其实验实践能力。
(2)学。
通过网络和社交媒体将模拟电子技术相关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进行灵活的学习。
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有选择、有重点的学习,学生凭借网站视频以及教学信息查询系统进行所需内容的自主学习。
这样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养成,同时也给教师教学减轻了负担。
(3)做。
“做”是验证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提升的唯一标准。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往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提供的实践机会,但许多学校却又受限于设备。
借助于网络,通过网络上生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视频,可以使得这一状况得以明显改善,使得学校硬件办学条件通过软件来解决。
为此,本课题组成员通过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诸多实验实践环节进行细分和提取,总结出了“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应该开展的实验实践内容,并对相应的内容进行资源的搜集和处理,并上传到教学网站上进行共享。
让学生可以先“学”或“做”,然后在现实教学中又通过教师的“教”和“做”的演示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