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辐射与对流耦合作用下雾滴的运动与蒸发特性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除动量)

高考物理选修3-5知识点总结(除动量)

波粒二象性编辑:李鸿书一、能量量子化1、热辐射(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2)热辐射的特性: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当物体温度较低时(如室温),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在红外线区域),不能引起人的视觉;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可见光所占份额增大,如燃烧的炭块会发出醒目的红光.2、黑体(1)定义: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2)黑体辐射的特性: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3)黑体模型:如右图所示,在一个空腔壁土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小孔(而非空腔壁)就成了一个黑体.注意:什么样的物体可看成黑体 (1)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如上图,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那么射人小孔的电 磁波在空腔内表面会发生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空腔射出.这个小孔近似看成一个绝对黑体.(3)黑体看上去不一定是黑的,有些可看作黑体的物体由于自身有较强的辐射,看起来还会很明亮,如炼钢炉口上的小孔。

一些发光体(如太阳、白炽灯丝)也被当作黑体来处理。

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1)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①温度一定时,黑体辐射的强度随波长的分布有一个极大值.②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如右图。

(2)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理论解释.物体中存在大量不停运动的带电微粒,带电微粒的振动产生变化的电磁场,向外辐射电磁波.4、普朗克的量子化假设(1) 能量子.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ε的整数倍.例如,可能是ε或2ε、3ε···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2)能量子公式. υεh =是电磁υ波的频率,h 是一个常量,后人称之为普朗克常量,其值为3410626.6h -⨯=J ·s(3)能量的量子化在微观世界中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分立值,这种现象叫做能量的量子化(4)量子化假设的实验证实普朗克公式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它与实验结果“令人满意地相符”.(5)普朗克的量子化假设的意义(1)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设,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本质有了全新的认识,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成为物理学发展史上一个重大转折点.(2) 普朗克常量h 是自然界最基本的常量之一,它体现了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例题:对黑体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体只吸收电磁波,不反射电磁波,看上去是黑的B.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除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C.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无关D.如果在一个空腔壁上开一个很小的孔,射入小孔的电磁波在空腔内表面经多次反射和吸收,最终不能从小孔射出,这个空腔就成了一个黑体光的粒子性1、光电效应现象19世纪末赫兹用实验验证了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明确了光的电磁波说.但赫兹也最早发现了光电效应现象,定义:在光的照射下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 叫做光电子.[说明](1)光电效应的实质:光现象−−→−转化为电现象. (2)定义中光包括不可见光和可见光.2、光电效应规律(1)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可以用右图所示的电路,研究光电效应中光电流与照射光的强弱、光的颜色(频率)等物理量间的关系。

基于水—汽—热耦合作用的裸露地表土体蒸发过程研究

基于水—汽—热耦合作用的裸露地表土体蒸发过程研究

基于水—汽—热耦合作用的裸露地表土体蒸发过程研究基于水—汽—热耦合作用的裸露地表土体蒸发过程研究一、引言土体蒸发是地表水分循环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气候变化、水资源管理以及农业生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

裸露地表土体蒸发过程是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能量传输等多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水—汽—热耦合作用起着关键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这些关系对于优化土地利用、改善水资源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裸露地表土体蒸发过程1. 裸土表面蒸发机制裸露地表土体蒸发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土壤水分向土壤表面迁移,形成土壤水分渗透层;二是土壤表面水分蒸发,向大气中释放水汽。

2. 水—汽—热耦合作用水—汽—热耦合作用是裸露地表土体蒸发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土壤含水率直接影响土壤的可蒸发能力。

当土壤含水率较高时,土壤颗粒间的间隙被水满填充,土壤蒸发能力较弱;当土壤含水率较低时,土壤颗粒间的间隙被气体填充,土壤蒸发能力较强。

(2) 土壤温度的影响:土壤温度对土壤含水率和土壤蒸发速率有重要影响。

土壤温度升高会导致土壤内水分的蒸发速率增加,同时也会影响土壤中水汽的输运速率。

(3) 能量传输的影响:土壤蒸发过程需要能量供应,而能量的供应与土壤的热导率、空气的湿度、太阳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

热传导、热蒸发和热对流是能量输送的主要途径。

三、研究方法和结果为了研究基于水—汽—热耦合作用的裸露地表土体蒸发过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模拟分析。

1. 实验设计我们选取了具有不同土壤含水率的实验样本,并结合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的条件,模拟了不同环境下的土壤蒸发过程。

2.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含水率对土壤蒸发速率有着显著影响。

随着土壤含水率的增加,土壤蒸发速率呈现下降趋势;而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土壤蒸发速率呈现上升趋势。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热传导、热蒸发和热对流在土壤蒸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能量的输送受到土壤的热导率、空气中的湿度以及太阳辐射的影响。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热辐射》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热辐射》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7课《热辐射》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热辐射;2.学习热的基本特征: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3.了解热辐射的概念和特点,能区分热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4.掌握热辐射的实验方法和一般规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了解什么是热辐射,知道其概念和特点;2.掌握热辐射的实验方法;3.知道热辐射的应用。

难点1.掌握热的基本特征: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区别;2.理解热辐射的实验方法和一般规律。

三、教学准备1.教具:黑色纸、白色纸、铝箔。

2.实验器材:热辐射板、温度计。

3.备课内容:教材、教具、实验器材、PPT。

四、教学内容及流程设计1. 导入新课(5分钟)1.让学生观察黑体和白体在太阳光下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黑体和白体的不同;2.讲解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在黑体和白体的现象中介绍热辐射;3.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一下太阳光中的热源是否只有热辐射。

2. 热辐射的实验(35分钟)1.让学生在黑色纸、白色纸和铝箔中选择一个,放置在太阳下;2.测量不同物体的表面温度;3.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对比物体吸收和辐射的能力。

3. 热辐射的应用(20分钟)1.讲解热辐射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等;2.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热辐射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 总结归纳(10分钟)1.让学生梳理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和实验结果;2.小结热辐射的概念和特点;3.强化热辐射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安全,避免热源造成烫伤;2.热辐射实验中,物体温度高的地方不要用手触碰;3.避免鼓励学生用寻常实验试图照明,要教育学生对不当用电的危害;4.掌握好实验室安全常识,保证学校的安全。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热辐射实验,让学生了解热辐射的概念、特点及其应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加深对热辐射的理解。

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基础的教学思想,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大气探测与大气物理第三章 云(雾)和降水物理

大气探测与大气物理第三章 云(雾)和降水物理

对流云中的流场
对流云中的含水量
淡积云的含水量较小,很少超过0.5g/m3,但有时也会出现较大 的值,例如上海地区曾观测到2.31 g/m3。
浓积云的含水量比淡积云大,这是因为它体积庞大,环境空气 的稀释作用相对来说比淡积云的小些。据1963~1965三年间在 上海的观测,夏季浓积云的平均含水量为1.31 g/m3,最大值 达11.3 g/m3。
3. 积云宏观特征
对流云中的流场
气流分布随发展阶段而不同。在形成 阶段,云中全部为有组织的上升气 流,平均垂直速度一般为每秒几米。 锋面性积云中最大的上升气流曾观 测到有20-30米/秒的。
最大的上升气流一般发生在云的中部, 发展早期最大上升气流所出现的位 置可稍偏下。随着积云的发展,这 个位置将向积云的中上部移动。
• 二是用现代化快速计算机,以云中微物理过程和动力过 程、云与环境紧密结合,进行数值模拟和试验,从而阐 明云和降水发生发展的条件、物理过程、控制因素及其 变化规律。
–1996年,经中国气象学会批准,云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 究分会在北京成立。
–近年来,人影作业服务的规模不断扩大,投入不断增大。
–1996年—2002年,21个省(区、市)实施飞机人工增雨作 业3216架次,飞行7351小时;高炮火箭防雹作业保护面积 39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总投入累计达到17 亿元。
2、理化实验(隔离因子)
从云雾过程的整体中隔离出一些因子,在实验室分 析较为单纯的一些物理关系。
例如:
• 水滴半径与下落末速度的关系; • 冻结核的有效阈温; • 不同半径水滴的重力碰并或电力碰并等。
3、理化模拟(综合因子)
用实验方法,模拟自然机制及过程。使设计出的现 象与自然过程在直观上有一定的相似性,可用增减 因子或改变参量的有控制的实验方法,研究云雾物 理过程的因子、机制、子过程等。

气象学讲议

气象学讲议

气象学第一章1、大气的成分氮、氧、氩占干洁空气总容积的99。

97%,是低层大气主要成分。

臭氧的形成是由于太阳紫外线的作用,所以在10-15公里以上的大气中经常存在,在20-25公里臭氧达到最大值二氧化碳:城市大于农村,室内比室外多,夏天比冬天多,能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故其增减,对大气和地面的温度有一定影响。

大气中的水汽:是唯一能发生相变的气体(气态、液态、固态)。

水汽的相变会引起云、雾、雪等一系列的天气现象,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使大气获得热量,水汽本身也能放射红外线使地面获得热量。

2、主要气象要素表示空气的性质:压强、温度和湿度;表示空气运动的状况:风向风速;有的是大气发生的一些现象:雨、雪、雷电。

气温:是用来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距离地面1.5米高处空气的温度。

气压: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叫做大气压强,简称气压。

一般将纬度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时,760毫米水银柱高的大气压强成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风: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风包括风向和风速。

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

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的滴粒都成为降水。

用其形状(雨、雪、雹)、降落的性质(连续性、间歇性),降水量(毫米)等表示。

能见度:气象学上把正常视力的人所能看到目标物的最大距离。

是用来鉴定大气透明度的。

应选择视角大于30′,以地平线附近的天空为背景,不发光的接近绝对黑色的物体为目标物。

空气湿度: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表征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

3、空气的基本性质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强等于各气体分压强之和。

大气压强=P干+e气体状态方程PV/T=恒量,无论气体状态如何变化,它的压强与容积的乘积,与绝对温度之比,始终保持不变。

虚温的物理意义:湿空气因有水汽存在,它比同温同压下的干空气密度要小,如果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升高干空气的温度,使其密度与湿空气密度相等,这个升高后的干空气的温度成为虚温。

新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4-3 雾

新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4-3 雾

新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4-3 雾(一)雾的定义: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霾】霾,也称灰霾,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注:相对湿度介于80%-90%的为雾霾混合物。

(二)雾的种类有辐射雾、平流雾、混合雾、蒸发雾、烟雾。

本文介绍考试中常出现的。

1.辐射雾。

由于辐射冷却作用使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称为辐射雾。

一般出现在晴朗、微风而近地面气层又比较潮湿的夜晚或清晨,在秋冬季比较容易出现。

出现及消散:一般夜间至凌晨生成,日出前后最浓,日出后1-2小时随气温升高逐渐消散。

2.蒸发雾。

考点精讲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蒸汽凝结成雾。

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

所以蒸发雾范围小,强度弱,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3.海雾。

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

中纬度大陆东岸。

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主要发生在夏季。

暧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主要发生在冬季。

(三)雾形成的条件①临海;②雨季;③多河湖水域(四)雾的危害1.驾驶出行安全和交通运输及其他的一些社会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2.雾对农作物的危害也很大,农作物、水果、蔬菜的生长过程中粘附上有害雾滴,不仅会使果实蔬菜上长斑点,而且也会促使霉菌的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3.大气污染。

诱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癌,发病率明显增多;4.雾滴中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物对金属腐蚀性很大,使外漏金属物件寿命缩短。

(2020·黑龙江哈尔滨)下图示意我国四个雾、霾多发地区。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雾、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2.关于图中四地区深秋初冬时节多雾的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减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之上D.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答案】1.C 2.B【解析】本题考查雾霾形成条件及其影响。

辐射雾-平流雾-上坡雾-蒸发雾等

辐射雾-平流雾-上坡雾-蒸发雾等
(2-7米每秒) • 3、大气稳定(无风或逆温现象)
2021/5/18
16
上坡雾是湿润空气沿着山坡上升时,因绝热 膨胀冷却而形成的雾
2021/5/18
17
2021/5/18
18
2021/5/18
19
蒸发雾又称蒸汽雾。 蒸发雾是由暖水面或暖雨水蒸发的水汽在空中
凝结而成的雾。当暖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气中冷却 达到过饱和时可形成。冷空气移动到暖水面或暖洋 流移动到气团控制区均可形成蒸气雾。此外,当暖 雨水下降到锋面以下的冷空气中,空气中的水汽过 饱和时也常生成蒸气雾。
2021/5/18
29
灰霾天气的“元凶”
形成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PM2.5浓度上 升,
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
PM2.5的主要来源有以下三个方面:

2021/5/18
30
1、工厂尤其是钢铁厂、火电厂等直接排放
的粉尘和机动车的道路扬尘,属于机械污染 2、燃煤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氨气等形成的气溶胶颗粒,属于化学污 染; 3、在太阳辐射下大气中的多种化学组分发 光化学反应形成的光化学烟雾,属于光化学 污染 4、餐饮业特别是中午和晚上是排放高峰期
2021/5/18
2
分类
• 辐射雾(陆地上最常见) • 平流雾
• 上坡雾 • 蒸汽雾 • 混合雾 • 锋面雾
2021/5/18
3
辐射雾
• 概念:是由地面辐射冷却, 使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 雾
•特征:多出现在冬半年晴
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2021/5/18
4
2021/5/18
2021/5/18
20
2021/5/18

《农林气象学》课程笔记

《农林气象学》课程笔记

《农林气象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辐射第一节辐射的基础知识一、辐射的定义- 辐射是一种能量的传递方式,它不需要介质即可在真空中传播。

- 辐射可以表现为电磁波或粒子流,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而粒子流包括阿尔法粒子(α粒子)、贝塔粒子(β粒子)等。

二、辐射的有关物理量- 波长(λ):是辐射波动的一个周期内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不同波长的辐射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

- 频率(f):是单位时间内波动经过某一点的次数,与波长成反比,即f = c / λ,其中c 是光速。

- 波速(c):指波动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在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约为3 x 10^8 m/s。

- 波数(σ):是波长的倒数,通常用来描述光谱特性,σ= 1 / λ。

- 光子能量(E):是单个光子所携带的能量,E = h * f,其中h 是普朗克常数,约为6.626 x 10^-34 J·s。

三、辐射的基本定律- 辐射强度定律(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一个黑体单位面积上在单位时间内辐射出的总能量与黑体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表达式为I = σ* T^4。

- 辐射温度定律(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的峰值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表达式为λ_max * T = b,其中 b 是维恩常数。

- 辐射能量分布定律(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描述了黑体在不同温度下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情况,该定律通过普朗克公式来描述。

第二节太阳辐射的基础知识一、太阳辐射强度和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太阳发出的电磁辐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

- 太阳常数是指在地球大气层外,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上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平均功率,其值约为1367 W/m^2。

二、太阳高度角和太阳方位角- 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它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

- 太阳方位角是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南方向之间的夹角,它也随时间和地点而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7 8 5 ( 2 0 1 4 ) 0 1 — 0 0 2 7 — 0 6
热 辐 射 与 对 流 耦 合 作 用 下 雾 滴 的 运 动 与 蒸 发 特 性
高 博1 杜 永成
( I . 海 军 装 备 部 驻 兴平 军 代 室 ,陕西 军工 程 大 学 船 舶 与 动 力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3 3)
佳 的初 始 粒 径 。
关键词 : 传 热传 质 ;运 动与蒸发 ;雾 滴;耦 合作用 中图分 类号 : T K 4 2 1 文献标 识码 : A D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8 7 8 5 . 2 0 1 4 . 0 1 . 0 0 6
摘 要: 在假 设雾滴 为单 液滴球形 的基础 上,通过建 立雾 滴 的运 动与蒸发模 型,对热辐 射 与对流耦 合作 用下 的雾滴运 动 与蒸发特 性 进行 了研 究。研 究发 现 ,室外 环境条件 对 雾滴寿命 的主要影 响 因素是 环境 湿度 和 雾滴 的初 始粒径 ,而辐 射和 强迫 对流 的影响基 本 可 以忽略。热 辐射 会造 成雾 滴 的温度 升 高,甚 至使 雾滴 的温度 高 于环境 温度 。雾 滴 的温度会 呈现 先增后 降 的变化 规律 。强迫对 流对 雾 滴温度 的影 响可 以忽 略。较 大 的雾 滴初 始粒 径有利 于 形成 弥散 雾,但粒 径过 大会 因为 自由沉 降而缩短 寿命 ,因此存在 最
2 , C o l l e g e o f N a v a l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a n d P o w e r , N a v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E n g i n e e r i n g, Wu h a n , 4 3 0 0 3 3 )
i s t i c s o f f r o g dr o p l e t s u n d e r t h e c o u p l e d e f e c t o f t he r ma l r a di a t i o n a nd f o r c e d c o n v e c t i o n a r e s t u d i e d b y
e s t a b l i s h i ng a mo de l f o r t h e mo t i o n a n d e v a po r a t i o n o f f r o g d r o p l e t s .I t i s f o u n d t h a t t h e ma i n f a c t o r s wh i c h ha v e i n lu f e n c e s o n t h e f r o g d r o p l e t l i f e t i me i n o u t d o o r e n v i r o n me n t a r e a mb i e n t h u mi d i t y a n d t he i ni t i a l d i a me t e r o f ro f g d r o pl e t s .Th e i n l f ue n c e s o f t h e r ma l r a d i a t i o n a nd f o r c e d c o n v e c t i o n a r e n e g l i g i b l e . Th e t h e r ma l r a d i a t i o n c a n c a u s e t h e t e mpe r a t u r e o f f r o g d r o p l e t s t o i n c r e a s e ,e v e n a b o v e t h e a mbi e n t t e mpe r a t u r e . T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ro f g d r o p l e t s ma y i f r s t l y i n c r e se a a n d t h e n d e c r e se a . Th e i n l f u e nc e o f f o r c e d c o n v e c t i o n o n 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o f f r o g d r o p l e t s i s n e g l i g i b l e . Th e l a r g e r i n i t i a l ro f g d r o p l e t d i a me t e r i s h e l p f u l t o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d e n s e f r o g .Ho we v e r , t h e o v e r s i z e d i a me t e r ma y c a u s e t h e l i f e t i me o f f r o g d r o pl e t s t o d e c r e a s e d u e t o t h e i r s e d i me n t a t i o n .S o t h e r e e x i s t s a n o p t i mu m i n i t i a l d i a me t e r or f ro f g d r o p l e t s . Ke y wo r ds : h e a t a n d ma ss t r a n s f e r ; mo t i o n a n d e v a po r a t i o n ; s p r a y d r o pl e t ; c o up l e d e fe c t
A bs t r a c t : On t h e a s s u mp t i o n o f s i n g l e s p h e r i c a l f r o g d r o pl e t s , t h e mo t i o n a nd e v a po r a t i o n c ha r a c t e r -
M o t i o n a nd Ev a po r a t i on C h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Spr a y Dr o pl e t s U nde r Coupl e d Ef fe c t o f The r ma l Ra di a t i o n a nd Co n v e c t i o n
GAO Bo,DU Von g — c h e n g
f 1 . Xi n g p i n g Mi l i t a r y Bu r e a u o f Ge n e r a l Ar ma me n t De p a r t me n t , Xi n g p i n g , S h a n x i , 7 1 3 1 0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