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文学的结构主义阐述

合集下载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结构阐释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结构阐释

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结构阐释罗兰•巴尔特(Barthes )曾指出,所有叙事文本都基于一个共同的模式,一个导致叙述被承认为叙述的模式。

电影同样是叙事的艺术。

作为叙事学的分支,电影叙事学与文学叙事学一样受到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影响。

在结构主义叙事学发展过程中,法国著名符号学家格雷马斯(Greimas )将结构主义先驱普洛普(Propp)划分的民间故事“ 31种叙事功能”,发展为互相对立的行动角色,以此建立出“行动元”模式理论与“符号矩阵” 模型,用以揭示叙事体深层结构所显示的意义。

从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出发,电影的叙事结构安排涉及到一部影片的叙事逻辑,直接影响到影片故事是如何发生、发展及结束。

由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 )执导的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在第81 届奥斯卡大获全胜,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8 个奖项。

电影能获得巨大的成功离不开导演精心构建的叙事结构。

本文以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和“符号矩阵”模型来分析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叙事结构,以揭示影片是如何令观众信服、接受的深层原因。

一、从格雷马斯“行动元”模式看影片的叙事逻辑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是对普罗普“ 31 种功能”学说的完善,冲破了民间故事的范围。

他把人物角色简化为三组对立人物:Subject(主体)一Object(客体),Sender(施动者)Received 接受者),Helper(帮助者)一Opponent(阻碍者),这6 种角色的结构关系用图表示为[1] :在“行动元”模式中,格雷马斯认为主体追寻客体,在追寻中得到帮助者的帮助及阻碍者的阻挠。

但主体的意图本身无力企及客体,因此会造成一些发送者的产生。

这里的施动者是指由支持主体实现其目的,供给客体的一类行为者。

施动者在很多情况下并非人物而是一个接象物,如:社会、命运、时间、人类自我中心、聪明等。

[2] 客体是由发送者发送的,但接受者同时也可以是主体,两者可以是同一角色。

对电影《卑劣的街头》的结构主义解读

对电影《卑劣的街头》的结构主义解读

对电影《卑劣的街头》的结构主义解读作者:李公男来源:《新闻世界》2011年第06期【摘要】通过对电影《卑劣的街头》的分析,可以看到其“寻找——找到——失去”的叙事结构。

这一叙事结构体现在包括主人公在内的所有角色身上,构成了这部影片的叙事框架;结构主义“二元对立”要素的展示,也从更深的结构层次上揭示了影片的内涵,这对于观众探究整部影片的意义,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卑劣的街头》结构主义叙事结构二元对立结构主义是“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事物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的那种关系。

”在结构主义学者看来,同类叙事性文学作品,无论是从共时还是历时的角度看,其内在的结构即语法是不变的,变化的只是人物、环境或故事情节等因素。

从根本上来说,结构主义是一种分析现象的理论,其方法是在二元对立系统中分析这个现象的基本结构,换言之,结构主义者看到的不是现象的表面,而是试图分析深层次的结构——这些结构采取对立的形式,例如“黑与白”、“善与恶”、“文明与野蛮”等等。

电影《卑劣的街头》是一部优秀的韩国电影,结构框架完整清晰,流露着独特的悲剧魅力,整个故事也在主人公炳斗的不断奋斗和追求中展开,在亲情、爱情和友情的视角下,拥有黑社会背景的主人公在荧幕中成为了一个忠诚勇敢且坚忍的悲情英雄。

电影用结构主义来分析叙事,“寻找——找到——失去”的结构脉络清晰可见,不仅在主人公的生命轨迹中更新反复,也穿插在所有配角的历史历程里,一同构建了一部传奇经历;而在语言表层之下的深层框架中,四个“二元对立”——贫穷与富贵、梦与成功、身份与认同、下层与上层的对立则将电影文本的意义推向更为深邃的探寻领域。

一、主人公——叙事的主线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生活困顿,家庭负担沉重的炳斗是一个混迹于黑社会的小头目,他有改变现状的强烈需求。

在替自己的大老板谋杀了一名政府议员之后,炳斗的事业发生转折,在老板的荫蔽下如日中天。

《影》的结构主义叙事学阐释

《影》的结构主义叙事学阐释

《影》的结构主义叙事学阐释《影》是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被战争和动荡所笼罩的时代,主要围绕着一个被卖到豪门做小老婆的女子及其宿主家庭展开。

在这部电影中,张艺谋巧妙地运用了结构主义叙事学的理论,通过叙事的结构来阐释角色的行为和情感,以及故事的深层含义。

通过对角色的叙事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影片中主要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电影给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暧昧和道德选择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中,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欲望和动机。

导演通过叙事的方式,将这些角色的关系逐渐展开,呈现出一个个复杂而又扭曲的人际关系网。

通过这种结构化的叙事,观众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情感,以及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

在故事情节的叙事结构中,张艺谋运用了时间的跳跃和回溯的手法,增强了影片的叙事紧张感。

电影以非线性的叙事方式展现了主人公的经历和成长,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交织,呈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这种叙事结构不仅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也更好地展现了角色的成长和演变,以及故事情节的发展和转折。

电影通过对场景和符号的叙事结构的运用,增强了影片的艺术表现力和寓意深度。

张艺谋在影片中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场景和符号,通过叙事的方式呈现了战争、贫困、家庭和爱情等主题。

这些场景和符号不仅使影片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也通过叙事的方式传达了导演对于时代与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对影片整体叙事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到张艺谋在叙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主题。

在叙事的结构中,影片无时无刻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个人命运和社会规范的影响,以及现代社会对于个体欲望和自由的挑战。

这种叙事结构的运用不仅让影片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也通过对传统与现代的对比和碰撞,呈现了社会变革和人性困境的深刻内涵。

《影》的叙事结构主义阐释,可以从角色的叙事结构、情节的叙事结构、场景与符号的叙事结构,以及整体叙事结构的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文学与电影中的时间与叙事结构

文学与电影中的时间与叙事结构

文学与电影中的时间与叙事结构时间与叙事结构是文学与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相互交织,共同构建了作品的魅力与深度。

通过对时间的处理和叙事结构的安排,作家和导演能够引导读者和观众进入不同的情境,体验不同的情感。

在文学作品中,时间可以被处理得非常灵活。

有些作品采用线性叙事结构,按照时间的前后顺序展开故事。

这种叙事方式可以帮助读者理清故事的逻辑关系,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成长与变化。

例如,小说《红楼梦》以贾宝玉的成长为主线,通过时间的推移,展现了他在红楼中的遭遇和感悟。

读者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了解贾宝玉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采用线性叙事结构。

有些作品选择非线性的叙事方式,通过回忆、闪回等手法将故事的不同片段交织在一起。

这种叙事结构可以给读者带来一种错综复杂的感觉,让他们思考故事中的细节和线索。

例如,小说《百年孤独》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时间的跳跃和交错,展现了一个神秘而奇幻的世界。

读者需要通过对时间和叙事结构的理解和解读,才能完整地领略到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与文学相比,电影作为一种视觉媒体,更加注重时间与叙事结构的表达。

电影通过画面、音乐和剪辑等手段,将故事情节呈现给观众。

时间在电影中可以被拉长或压缩,甚至可以被完全颠倒。

这种处理方式可以创造出截然不同的观影体验。

例如,电影《盗梦空间》通过对时间的扭曲和叙事结构的变化,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悬念和惊喜的梦境世界。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去解读和理解时间与叙事结构的变化,才能真正领略到电影的深度和魅力。

除了时间与叙事结构的处理,文学与电影中还有一种常见的表现方式,即时间的停滞与流动。

有些作品通过描写瞬间的冻结,将时间停滞在某一刻,让读者和观众感受到时间的静止与凝固。

这种表现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思考生活中的瞬间美和存在的意义。

例如,小说《福尔摩斯探案集》中的福尔摩斯通过观察和推理,将时间停滞在犯罪现场的瞬间,揭示出隐藏在细节中的真相。

电影叙事结构模式完整版

电影叙事结构模式完整版
通过叙事结构,电影制作者能够引导观众理解故 事的深层含义和主题,增强观众的观影体验。
3
创造情感共鸣
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能够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使观众与角色产生情感联系,进一步投入到故事 中。Biblioteka 叙事结构对电影观赏体验的影响
提高观赏兴趣
01
一个引人入胜的叙事结构能够激发观众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加
关注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THANKS
时间线开放
故事中的时间线呈现开放性的特点,过 去、现在和未来相互交织,但并不形成 一个完整的时间闭环。
02
03
因果链开放
影片中的事件和人物行为虽然遵循因 果关系,但最终的因果链并不闭合, 而是指向更加广阔的可能性。
环形叙事的特点与优势
循环往复
环形叙事通过重复、回溯等手法,使 得故事呈现循环往复的特点。
未来电影叙事结构的发展趋势
• 多元化与跨界融合:未来电影叙事结构将更加注重多元化和跨界融合,吸收其 他艺术形式和媒介的优点,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叙事方式和观影体验。
• 技术驱动的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发展 ,将为电影叙事结构带来新的可能性。这些技术将使得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参 与到电影的情节和角色中,提供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
故事中的时间线呈现循环往复的特点,过去与未来相互交织,共同 构建一个完整的时间闭环。
因果链闭合
影片中的事件和人物行为遵循因果关系,最终形成一个闭合的因果 链,使得故事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开放环形叙事
起始与终结不重合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并不完全重合,而是留给观众一定的想 象空间和思考余地。
01
非线性叙事能够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表达深刻的主题和探索人类内 心世界的奥秘。

_勇敢的心_电影结构主义解读

_勇敢的心_电影结构主义解读

MOV IEL ITERATUR E/环球纵横 2010年第1期 《勇敢的心》电影结构主义解读■潘国豪(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广东湛江 524300)[摘 要] 结构主义理论对于电影分析意义重大。

采用结构主义的叙事风格,通过各种二元对立要素的展示,可揭示影片的内涵,推动情节的发展。

梅尔・吉布森是一位成功运用结构主义展示电影的导演,他擅长执导具有历史背景题材的电影,通过解析各种类型的对立,揭示情节发展的动因,从而拓展影片的深度。

在《勇敢的心》一片中,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分析梅尔・吉布森对各种对立的表现形式,对于观众从深层次理解影片的叙事风格及其内涵,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结构主义;《勇敢的心》;梅尔・吉布森;二元对立 法国社会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evi Strauss)在《神话与意义》一书中提出,任何表面现象背后都有一个固定的结构,只要能抓住这个结构,就能抓住问题的本质。

通过把分析对象分为一些结构的成分,然后在这些成分之间找出它们的对立、相互联系、排列和转换,就会发现意义产生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英国评论家彼得・沃伦在《电影的符号与意义》(Signs and Meaning in the Cinema,1969)一书中指出,结构主义方法论是用客观的结构主义方法分析影片本身的意义和形式。

伍伦认为我们可在某个导演的电影中找到“二元对立”,这些对立不仅构建了某部电影的结构,而且还构建了某个导演所有作品的结构。

从根本上来说,结构主义是一种分析现象的理论,其方法是在二元对立系统中分析这个现象的基本结构,换言之,结构主义者看到的不是现象的表面,而是试图分析深层次的结构———这些结构采取对立的形式,例如“黑与白”“善与恶”“文明与野蛮”等等。

[1]一、《勇敢的心》结构主义分析作者的作品,就像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一样,有着自身的“作者矛盾”。

[2]作为好莱坞名导,梅尔・吉布森执导和主演的影片有着独特的叙事风格,历史的追忆以及对历史强烈的表现欲望,使他执导的电影有一股历史的纵深感和深沉的思辨色彩。

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表现手法的结构主义式解读

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表现手法的结构主义式解读

44外国电影评论Forein Film Review一、《汤姆叔叔的小屋》电影的表现方式《汤姆叔叔的小屋》电影叙事环境大都围绕在室内或是庄园展开。

电影中,光、影、声、色这些电影画面的重要元素,都受叙事环境的影响;自然而然电影的景别表现与运用上也受叙事环境的影响,基本以特写、近景、中景为主。

加之原著中是以写实的叙述为主,斯托夫人想着力表现出黑奴真实的生活状况;所以导演在电影的表现方法上受到很大的限制,不能像另一部黑奴影片《被解救的姜戈》那样去用镜头宣扬表现暴力美学,只能是通过常用的景别和表现方法去表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拍出了原著的原汁原味。

这样遵循现实的电影作品中追求逼真如实地描绘客观现实的方法。

有些人就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自然主义对生活的机械照搬,毫无典型性和艺术化的表现方式。

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去审视电影中的写实。

如果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去剖析《汤姆叔叔的小屋》,就会发现导演的写实表现方法对于整部电影来说非常有必要,除了忠实于原著之外,更便于观众快速的认识了解电影中的人物和主题。

借鉴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来看,二元对立就是有机地分割客体,表达客体意义;但这不是简单的拆分,而是要在拆分之后试图重新分析组合构建,以达到找出共性规律的结论。

结构主义利用二元对立的方法,试图重建现实现象下的深层结构体系。

鉴于此,我们从结构主义角度去看电影中的写实的表现手法,不仅不是枯燥的,而是为了观众更为快速而又清晰明确的理解电影的思想内涵,人物命运、性格。

所以,使用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去分析重构这部电影以及电影的表现手法,这对影片自身、对导演以及对观众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表现手法的结构主义式解读周瑞红【作者简介】周瑞红,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内蒙古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语语言文学研究。

电影《汤姆叔叔的小屋》剧照45MOVIE REVIEW 电影评介2015年第19期二、《汤姆叔叔的小屋》电影的表现方式的“二元对立”式运用“二元对立”是结构主义理论的根本所在,当研究对象被分解为一些结构的成分后,就可以从这些成分中找出对立的、相互联系的排列、转换、包涵、矛盾等关系。

电影结构分析

电影结构分析
镜头调度,这是指镜头内的人物或景物位置不变,但通过摄影 机方位或镜头的变化而造成影像的动感。 组合调度,这是指镜头内的角色人物在运动状态中(主要指其 物理位置的变化,而不是指动作姿态的变化),而摄影机同时 也在动,与影像运动保持着或一致或相异的节奏与方向。


空间结构分析

蒙太奇组接空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同时(步)性的不同空间,特点是平行或交错发展,利用 人们的期待心理,制造悬念,强化电影的矛盾冲突或外 部动作线,把情节有层次地推向高潮或大高潮。这是一 种功能。第二,可用于揭示人物复杂奥妙的心理活动。 “心理空间” ,是一种内容的指向,一种虚幻的存在, 其表现形式为现实空间,手段主要是回忆、梦境和幻觉, 目的在于解释或揭示现实空间的真正内涵,如人物复杂 的内心图像或感受。 固定空间的多变形态 ,多变形态指的是空间的相对集 中、压缩、延伸、扩展等,主要有外景空间和内景空间 两个视角。

线索 视点 叙述人

人物关系结构—二元对立向多级交错发展。 场景结构—场景突破“容器”的意义,参与叙 事。

电影结构理论概观

造型结构—场景和“书写”。
影像结构:建立起抽离了情节进程的结构关系。 色彩结构:色彩的整体关系;表意—段落—镜 头; 声音结构:人声、音乐、音响。


空间结构分析

光影、色彩 :影像呈现可以通过光影的明暗处理 和色彩的多样配置而具有分离功能、聚焦功能、 及鉴别功能等重要的造型表意作用与功能。

分离功能上讲,不同的光影与色彩能够表现出景物的不 同明暗层次与冷暖调子,从而形成视觉上的节奏变化。 从聚焦功能上讲,光影与色彩的处理与配置能够凸现画 面构图的重心,使镜头画面的“语义重点”得到强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