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天井的文化意蕴

合集下载

徽派建筑——天井

徽派建筑——天井

第二种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三种“肥水不外流,财气聚家中”
徽州天井成因考
第四种
为了聚族而居 徽州人讲究聚族而居,“民不染他姓”。 为了顶天立地、天人合一 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徽州古民居建筑文化中每每 打上徽商的烙印。徽商一方面“雄踞神州半壁江 山”,富甲天下;但另一方面,在 外边又被“重 农抑商”的桎梏所制抑着,于是在家中设置个天井, 既获“天人合一”之灵气,又有“顶天立地”之满 足,这与徽州古民居厅堂两侧的“商”字梁的设 置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五种
谢谢观赏
四面都是住宅楼房围成的长方形天井。
一面厅堂、两侧厢房与一面高墙围成的长方形天井。
一面厅堂与三面高墙围成的庭院式长方形天井。
一面厅堂与两面高墙围成的三角 形天井。
徽派建筑——天井
主讲人:XXX
目录
天井
天井的样式
天井的成因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教授们叹服它的独特:
“徽州古民居是一厅两厢、开敞式厅堂连同狭小天井的楼层 住宅单元,以及这种单元‘细胞’千变万化的组合体。”
日本建筑思潮研究所的专家们惊讶它的独特:
“无论在日本还是在欧洲的住宅里至今从未见过”
外国很多专家称赞它是:
“会呼吸的房子”
天井
天井的样式
第一种
四面都是住宅楼房围成的长方形天井。 一面厅堂、两侧厢房与一面高墙围成的长方形天井。 一面厅堂与三面高墙围成的庭院式长方形天井。 一面厅堂与两面高墙围成的三角形天井。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徽州天井成因考
第一种
为了采光 北方的四合院式建筑+徽州本土的干阑式建筑=防 盗、防潮、防兽的高墙、深宅、无外窗的“四水归 堂式”建筑。 为了通风 徽州古民居又多高层、深宅且无外窗,依赖天窗通 风。 为了聚财 “暴室能聚财”

徽州天井的基本意象及其与封建伦理文化的内在联系初探

徽州天井的基本意象及其与封建伦理文化的内在联系初探
为分隔 , 保 证 了 了安 全 性 与私 密 , 具 有 一 定 的防 卫
功能。 人们通常很喜欢作为“ 庭” 或“ 堂前” 而存在的这

本科 在 读 , 专业: 建筑 学。

小片 外卒地 , 即使存 , - J - L 会的 代什 会 , 人们
一 个作 坊 , 外 的1 人 井
合院式建筑与徽州本土的干阑式建筑特点融合 , 逐渐
形 成 了这 种 可 防 盗 、 防 潮 的高 墙 、 深宅 、 无 外 窗 的“ 四
着重分析 了 其 与封建伦理文化的 内在联 系, 以期 能对今后的建筑空 间
设计有所启发 。 关键 词 : 徽州天井; 起 源; 基本 形式; 功能 ; 伦理 文化
J } 巾风 飘过 透过 大 J I - - l 】 沿. 町 I l 疑袅遮 角 , l , j ‘
的 含 义 人们喜 爱根 “ 人” l , l 勺 允例 ,
传 蜕 址
像 风 水这样 的 义化 传统 来确定 和解 释人 『 J 的一 , l J 、 步的 数 r j 、 城I 平 的形 状 等 体 缱筑 J … 人 … 均
中 图分 类 号 : T U一 0 5 文献标志码 : A
水归堂式” 建筑形式 ( 图1 ) 。单德启先生在《 村溪 、 天 井、 马头墙》 一 文 中说 : 徽 州 民居 平 面 虽 方 整 而 不 呆
板, 虽 紧凑 而不 局促 , 虽 格局 统一 而 仍 多变化 , 天井 起 了相 当关键 的作 用[ Z l 。
徽 州 天 井 的基 本 意 象 及 其 与 封 建 伦 理 文化 的 内在 联 系初 探
郑 雨晨 ( 武 汉 大 学 城 市 设 计 学 院,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0 0 )

黄山徽派建筑群:徽派文化的生动体现

黄山徽派建筑群:徽派文化的生动体现

黄山徽派建筑群:徽派文化的生动体现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是中国最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黄山以其壮丽的山水风景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于世。

其中,徽派建筑群是黄山独特的文化宝藏,体现了徽派文化的精髓和独特魅力。

徽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安徽省独有的文化形态。

徽派建筑群是徽派文化的重要代表,它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更是徽派商贾们的居住和经商之所。

徽派建筑群的特点在于其宏伟的规模、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布局。

它们通常由门楼、牌坊、天井和独立的建筑构成,整体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

徽派建筑注重对称、平衡和秩序,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让人感受到一种庄重和谐的美感。

徽派建筑群的门楼和牌坊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

门楼是指建筑群的入口,其造型庄重典雅,富有装饰性。

徽派门楼通常采用四柱三间的布局,以及雕刻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砖雕等装饰。

而牌坊则是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形制和精湛的雕刻技艺而著名。

徽派牌坊通常由两根石柱和一块横梁构成,横梁上镶嵌有精美的石雕,展示了徽派建筑艺术的高超技巧。

在徽派建筑群的内部,天井是其最重要的空间之一。

天井通常位于建筑群的中心,起到通风、照明和采光的作用。

徽派天井的布局精妙,形成了一个开放的庭院,人们可以在这里休息、交流和开展各种活动。

天井四周的厅堂则是徽派建筑群的主要居住和经商空间,它们充满了历史和文化的沉淀,代表了徽派商贾的富裕和尊贵。

徽派建筑群还注重规划和布局的合理性和美感。

徽派建筑群常常采用“回”字形的布局,中轴线上布置有主要建筑,两侧则是辅助建筑和庭院。

这种布局方式不仅增加了建筑群的景观效果,也使得建筑群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徽派建筑群的规划与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

除了建筑本身,徽派建筑群还体现了徽派商贾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徽派商贾们注重商业经营和文化传承,在建筑群中兴办书院、宗祠和会馆等机构,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推动了徽派文化的繁荣发展。

民居--徽州天井院

民居--徽州天井院
徽州天井院--四水归堂
院落四边的屋顶都是斜坡屋顶,下雨时雨水会从四面 流入天井中的堂屋前面,称四水归堂。
1 门楼和大门 千金门楼四两屋,户户面子在门楼。
徽州建筑门楼可大体分为 门罩式、 牌楼式、 八字门楼式
著名建筑专家朱永春
2 依天井位置可分为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倒“凹”型 “目” 型
2020 9:44:15 AM09:44:152020/12/16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6/
谢 谢 大 家 2020 9:44 AM12/16/2020 9:44 AM20.12.1620.12.16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6-Dec-2016 December 2020牌楼式八字门楼式著名建筑专家朱永春12一明两暗格局天井的外形通天接地上通天有通风换气采光作用下接地有排水排污作用天井空间虚实构成天井形成一个漏斗式的井口气口循环风水和民俗对天井的影响三间屋的天井一般设在厅前四合屋的天井一般设在厅中这种设计使居住空间有充足光线也有利于更好地空气流通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620. 12.16W ednesday, December 16, 2020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9:4 4:1509: 44:1509 :4412/ 16/2020 9:44:15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609:44: 1509:4 4Dec-20 16-Dec-20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Wednesday, December 16, 2
02016-Dec-2020.12.16

浅析徽派建筑中天井空间的特色

浅析徽派建筑中天井空间的特色

浅析徽派建筑中天井空间的特色作者:丁平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20期摘要:本文以徽式建筑中天井这一建筑元素为例,分析其定义、分类、特征、功能与文化内涵,倡导现代设计群体深入研究传统特色建筑元素,积极做到创新性传承。

关键词:徽派建筑天井采光通风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040-02徽州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为中华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页。

徽派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特色的建筑特征,是徽州文化一项重要的载体。

徽派建筑中一个重要的特色空间是天井,故有“有堂皆井”一说。

天井是传统皖南民居中一个重要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它不仅是建筑中的交通联系的活动空间,同时也蕴含“好运祈福”等美好的寓意。

在当今现代设计中我们应该通过分析民居中天井这一特色空间的构成及功能特征,合理借鉴其设计手法,以期在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的道路上找到发展创新的途径。

一、天井的特色所谓天井是指通过几面房屋和几面围墙围合所构成的中央空间,有时是四面房屋围合或三面房屋与一面围墙围合或者两面房屋和两面围墙围合,是皖南民居房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位于房屋进深的前后正间中,两边由厢房包围,相对地面的空地用青砖铺砌。

天井整体的面积不大,因高屋围堵光线显得较暗,状如深井,故名“天井”。

徽派皖南民居的外墙很少开窗,为让室内的光线充足,空气流通,天井就担负起通风采光的基本功能。

(如图1为皖南某民居天井的顶部与地面构造)图1传统的徽式天井主要分为入口天井及内院天井。

天井依位置及布局形状、院落的构成大体可分为“凹”字形、“回”字形、“H”字形和“日”字形四类。

“凹”字形:以毗连的多层正屋、两侧厢房共同合围形成三合式天井的基本单元。

这种“一明两暗”是徽州古民居中最典型的空间组成形式,也称一条龙式,通常为三开间或五开间组合,七开间、九开间组合在徽州地区也很多。

“回”字形:以独立的三合天井与门厅或门廊围合成四合式天井单元,又称“上下厅”。

闻道园(5)雕花楼

闻道园(5)雕花楼

闻道园(5)雕花楼
紧邻楠木厅的是青砖黛瓦、高墙小窗的雕花楼。

春天的嫩绿、鹅黄将灰色的小楼映衬得分外典雅。

竖立着的铭牌是这样介绍这座雕花楼的:
“徽州雕花楼建成于安徽古徽州地区,是典型的清中期徽派建筑。

明亮开敞的天井,寓意“四水归明堂,肥水不外流”,自古以来天井与古人生活相伴,古语云“人宅相扶、感天动地”,天井寄托了古人太多的期望和遐想,这座古宅是一位有着八个儿子的大地主的宅子,他为八个儿子每人都建了一栋这样基本一样的房子。

在天井的牛腿上雕刻了琴棋书画,希望他的子孙们才学兼备,样样精通。


这幢古宅的内饰配上了王卫的诸多收藏,包括太湖石、石狮、石湾泥塑、大件天然沉香摆件、东阳木雕、石质马槽等,完全还原了当年这大户人家的气派。

雕花楼的二层改建成艺术家工作室,邀请名家时常来此静居,追寻灵感。

天井

天井

天井作者:丁平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9期[摘要]徽州建筑文化是富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文化,由于其本身历史悠久,使它固有一些特定的理论特征。

天井是徽州建筑内部标准化的空间,本文通过分析其典型的物质特征、场所精神等功能,以期对现代建筑及室内设计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参照及经验性借鉴,使设计者合理地解决传统文化及现代建筑中的继承与创新的问题。

[关键词]徽州建筑天井民居徽州文化[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9-0033-02少年时期的毛泽东受先生惩罚后,对着幽幽的深井作出《吟天井》:“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小小少年的牢骚之情,藉着天井抒发得一干二净,可见天井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地方。

在徽派建筑中,天井具有丰富的表象特征和文化内涵以及实际功能。

一、天井的概念《孙子行军篇》载:“凡地有绝涧天井、天陷、天隙,必然远之勿近也。

”西晋文学家陆机有诗曰:“侧间阴沟涌,卧观天井悬”。

这或许是对天井建筑较早的描述。

天井即四面陡峭、溪水所归、天然之井。

天井是汉族对宅院中房与房或者房与围墙之间所围成的露天空地的称谓。

天井一般面积都较小,光线被高屋围堵因此显得较暗,状如深井,因此而得名。

“村有水口,家有天井”,徽州民居除少数“暗三间”外,绝大多数房屋都设有“天井”。

天井这个类似房中开天窗的建筑设计,是徽州古民居中最基本的建筑格式。

二、天井对徽州古建筑的室内空间组织皖南地区由于纬度较低、夏季炎热、多雨、潮湿,尤其在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而夏天则阳光较强,故户内采光通风就成为徽州古建筑必须考虑的问题。

天井的设计,四面围以楼房,既使族群向心,又能吸收适当的阳光,还可以减少夏季的日照,以达到庇荫或取暖以及照明的目的。

所以徽州古民居内部的采光,主要依靠天井。

它与厅堂空间结合,组成满足生活、活动的场所。

天井一般居中,由客厅正房与两侧厢房围合而成,四面屋顶均坡向天井,为进深较浅的窄条形空间。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和文化印记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和文化印记

徽州古民居的建筑和文化印记徽州古民居是中国江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风格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徽州是中国安徽南部的一个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区域,其古民居建筑几乎遍布全境,被誉为“淮南古建筑之长”。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一是“天井式”建筑布局。

每个居室都有一个结构完备的天井,天井由四面楼房围合而成,形成一个中央开阔的庭院。

这种建筑风格不光是因为徽州地形陡峭、建筑面积较小的特殊环境所造成的,更是徽州人崇尚自然、尊重严格布局式建筑原则的文化传统所体现出来的精神。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二是“通坑式”建筑结构。

从大门进入,一条蜿蜒的“通坑”道路贯穿了整个院落,从而使各个房间之间互相连通。

这不光具有美学上的意义,还是为徽州人在生产、生活方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三是楼、阁、轮、堡等建筑元素的运用。

楼房外墙有雕刻精美的木质花草图案,飞檐斗拱几何菱形装饰面饰丰富,地下一层常用作仓库、厨房和牲畜等存放,二层以上是起居之所,俱备客厅、卧室、书房、内外楼廊。

整个房屋结构因自身重心而各层平衡稳定,雨水侵渗良好。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四是富丽堂皇的内部装修。

居室的内部装修不仅风格独特,更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常见的有“千层式”梁架、层垛灰、砖雕、木雕、砖雕、景泰蓝等。

这些元素的精湛运用,使徽州古民居的内部空间显得更为优美、富丽堂皇。

徽州古民居建筑的特点之五是重视宜居环境的规划和建设。

徽州建筑历经千余年的漫长岁月,体现出对居住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和创新,兼俱优良的通风、采光、隔音和空气流通等环境因素,形成了一种具有徽州特色的宜居环境。

这种环境因素的考虑和融入是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得以继承和传承的重要原因。

徽州古民居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的瑰宝,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学的珍品。

其代表了徽州人的宽容、博爱、创新进取的精神,气魄恢宏、富丽堂皇的文化艺术内涵,为世人所推崇和追捧。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多彩的内涵,也为我们所在的社会和时代提供了自身文化本土化和人类多元文化的一个范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l oh n oil c ne) P i spyad Sc i cs o a Se
Jm. 0 0 t 2 1
・ 学研 究 ・ 徽
徽州天井的文化 意蕴
王锦 坤
( 安徽商 贸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 。 安徽 芜湖 2 10 ) 4 0 3

要 : 州古 民居 中的天 井, 微 是微派建筑 象征性的符号之一 , 既具有排水 、 采光 、 净化空 气等 实用功能 , 又
徽州古民居 , 是徽派建筑三大杰作之一。天 井 ,又是徽 州古 民居 中富有特色 的重要组成部 分, 除了排水 、 采光 、 净化空气等实用功能外 , 作 为一种建筑艺术符号具有独特 的文化意蕴 。 梁思 成在 《 中国建筑史》 序言 中说 : 中国建筑既是延 “ 续了两千余年的一项工程技术 , 本身已造成一个 艺术系统 , 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 , 艺 术 的大宗 遗产 。”I 【 美国著名哲学家苏珊 ・ 朗格认为 ,“ 一件艺 术 品就是 一个符 号 。” 天井 , 为徽 派建 筑艺 术 作 的独特组成部分 , 更是一个象征符号。 建筑无言 , 作为一种象征符号 ,蕴含着人类 的情思与深意, 折射的是人的情感意绪观念 , 表现 的是心灵对大 千世界的感触 , 凝聚的是人的变化多姿 的精神世 界。 建筑符号不是依靠物理属性和实用功能等指 示 性 功能 , 而是 以象 征性 功能 来 呈现 其意 义 的 。
具有丰 富的文化意蕴 。 其主要表 现在 借景手法的运用 , 丰富 了空间美感 ; 实相 生, 中 国哲学相融 ; 虚 与 象征艺术 , 与微 商情愫相关 ; 天人相通 , 自然合二为一。 与
关键词 : 派建筑 ; 井; 徽 天 意蕴 中图分类号 :5 文献标识码 : J9 A 文章编 号 :0 3— 14 2 1 )3— 0 1— 3 1 0 2 3 (0 0 0 0 1 0
《 老子》 第十一章 :三十辐 , “ 共一毂 , 当其无 ,
有车 之用 。 埴 以为 器 , 埏 当其 无 , 器之 用 。凿户 有

建, 透过天井 , 可见近山花草树木或远山的氤氲朦 胧 , 可见 阴晴变 化 、 卷 云舒 , 以 “ 还 云 可 纳千 顷之汪 洋, 收四时之烂缦” 3 。【 j “这种园林艺术中的借景 , “ 则是把观赏者的 目光引 向园林之外的景色, 从而
突破有限的空间而达到无限的空间。” 【在高墙 4 深院中给人 以豁然开朗 、别有洞天之感 ,上顶苍 穹, 下俯地面 , 与庭院空间相互映衬 , 融为一体。 苏 轼诗句 :“ 赖有高楼能聚远 ,一时收拾与闲人。” (单 同年求 德 兴 俞 氏 聚远 楼 诗 三 首 》 宋之 问诗 《 ) 句 :楼观沧海 日, “ 门对浙江潮。”《 (灵隐寺》都说 )
变化 的 , 虚灵 的 。” 【 是 二 、 实相 生 , 中国哲 学相 融 虚 与
塑 、 画等 “ 绘 纯艺 术 ” 样 , 那 主要 表现人 的精神性 的

面 。 筑是 技术 与艺 术 的结合 , 物质性 与精神 建 是
性 的统一 。
黑格 尔把艺 术 分为 三种 类型 , 即象 征型 、 古典 型 和浪漫 型 。 最初 的艺 术是 象征 型艺术 , 象征是 艺 术 的开始 ,象 征 的形 象 和理 念之 间 只是一种 外在 的 拼 合 ,只 能 借 客 观 事 物 的外 形 来 暗示 或 者 象

借景 手 法 , 丰富 了 空间美 感
明代造园艺术家计成在 《 园冶》 中说 : 夫借 “ 景, 园林之最要者也。” 萧寺可以 卜 , “ 邻 梵音到 耳; 远峰偏 宜借 景 , 色堪餐 。 【 借景 在 园林 秀 ” 艺术 中非 常常见 。天井 的 空间 是有 限 的 , 但天 井 之上 的世 界 是无 限 的 。有 意识 地 把 室 外 的 景 物 “ 到室内视线范围中来 。 借” 徽州 民居大多依山而
明了通过建筑物欣 赏到外面无限空间中的美景。 徽州居 民还利用天井 空间放置鱼缸或水池 , 移植花木盆景 , 既可 以用来栽花养草和养鱼 , 调节 室内温度和湿度 ,还可 以在应急时起到灭火消防 的作用 。借用大 自然的美景 , 装点居室, 既为肃穆 清寂的厅堂增辉添彩 , 又能净化空气、 美化环境, 使庭 院生机盎然 ,实现了人的诗意栖居。宗白华 说 : 民间的老式房子 , “ 也总有天井、 院子, 这也可 以算作一个小小的园林 。 例如, 郑板桥这样描写一 个院落 : 十笏茅斋 , ‘ 一方天井 , 修竹数竿, 石笋数 尺, 其地无多, 其费亦无多也。 而风中雨 中有声, 日 中月 中有影 , 诗中酒中有情 , 闲中闷中有伴 , 非唯 我爱竹石 , 即竹石亦爱我也 。彼千金万金造园亭 ,
或游宦四方, 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 大川 ,又一 时不 得 即往 , 如一 室小 景 , 情有 何 有 味, 历久弥新乎 !《 (郑板桥集 ・ 竹石》 ’ )我们可以 看到 , 这个 小天 井 ,给 了郑板 桥这 位 画家 多少 丰 富 的感 受 !空 间随着 心 中意境 可 敛可放 , 流动 是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第 3 卷 第 3期 1
21 00年 6月
J u ll o ab i C a n u t e c e s C l g o n a f Hu i e o lI d sr T a h r ol e 3—1 21 0 5
基金项 目: 安徽省 教育厅 人文社科项 目“ 美学视域下的徽州古民居研究” 2 1 S 5 7 (0 0 K 4 )
作 者简 介: 王锦坤(95 )男 , 17 一 , 安徽太湖人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 ,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