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给五味子剪枝共24页文档

合集下载

五味子的根茎繁殖栽培技术

五味子的根茎繁殖栽培技术

五味子的根茎繁殖栽培技术作者:吕建文来源:《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11期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

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木。

分布于我国东北及俄罗斯、朝鲜、日本。

以成熟果实入药,味酸,性温。

有益气敛肺、滋肾、涩精、生津、止泻敛汗的功能。

一、繁殖生育特性野生五味子果实成熟后落地,种子生根发芽形成母体,在母体的根茎上发出许多芽,在土壤中向四周水平或斜上生长成地下横走茎;而横走茎上又发出许多芽及须根,并形成新的横走茎,每条横走茎都能生出许多地上茎,进行无性繁殖,逐渐形成独特的营养生殖系统。

二、根茎繁殖技术五味子的繁殖可以通过种子繁殖,无性繁殖进行,但种子繁殖对优良性状不易保存,而根茎繁殖能发展其优良性状,成活率高,见效快。

1、做床在夏季在自家的小园内或温室做床,宽1.5~2cm,取表层土,过筛备用,搂平畦面,做完床后浇足底水。

2、取根在每年秋季取有芽茎,芽两端各延l0cm截取,最好带有须根,成活率可达80%左右。

用生根粉20ppm浸3~5h后,埋入土中。

埋土l0cm,每隔5cm埋一根,埋完后进行浇灌,需要灌透,第二年看是否成活,成活的不用动,这样取根培养一年,能更好发须根,第二年秋天移栽有利于保证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3、移栽取根培养一年可以移栽大田,移栽时如进行垄作,先用平镐开沟,沟深15cm,施入口肥,每公顷农家6000~8000kg,与沟土拌匀,然后按株距1.5~1.8m摆好,行距70cm(即大豆垄)覆上土,浇透水,最后封垄。

4、田间管理4.1灌水与施肥五味子喜水喜肥,生长期需要供应充足的水分和营养。

栽植成活后,要经常灌水,保持土壤湿润,结冻前灌一次水,以利越冬。

每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展叶前进行,第二次在开花后进行。

每年每公顷施复合肥500kg,硫酸钾150kg,磷酸二铵200kg。

同时每年秋季施肥,每公顷施厩肥50 000kg,此次施肥可在株杆两侧30cm左右开沟,深15~20cm施入,施后覆土。

五味子

五味子

五味子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

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及杂质。

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五味子分为南、北二种。

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能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有强身健体之效。

中文学名五味子拉丁学名Schisandra chinensis别称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吊榴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亚纲原始花被亚纲目毛茛目科木兰科族五味子族属五味子属亚属少蕊五味子亚属分布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山东目录1形态特征2生长环境3分布情况4栽培技术▪繁殖方法▪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害防治5主要价值▪药用价值▪经济价值6鉴别▪性状▪理化7化学成分1形态特征五味子分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北五味子质比南五味子优良。

北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果肉柔软,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种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

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北五味子主要产地为东北地区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南五味子粒较小。

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

多年生落叶藤本。

小枝灰褐色,皮孔明显。

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

长5-10cm,宽2-5cm,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有细齿;叶柄淡粉红色。

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或粉红色,芳香;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

果熟时呈穗状聚合果。

浆果球形,肉质,熟时深红色。

五味子架面栽培技术

五味子架面栽培技术

五味子架面栽培技术五味子又名山花椒、辽五味,其果实除入药外还可用于酿酒和制汁,是药食兼用的植物种类。

近年需求量不断增长,依靠野生资源已远远不够满足人们对五味子原料的需求。

架面管理的好坏,对家植五味子的丰产、稳产及品质有着较大的影响,现就五味子家植条件下的架面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五味子的架式五味子是多年生蔓性藤本植物,枝蔓细弱柔软,需顺时针缠绕其他支持物向上生长,因而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需要设立架杆,以使五味子保持一定的树形,枝叶能在空间合理地分布,从而获得充足的光照和良好通风条件,并便于在园内进行一系列的田间管理作业。

栽培五味子主要采用单壁篱架(株行距2米×1米或2米×0.70米),架高2米,横向拉3~5道铁线,用以固定架杆。

该架式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架面通风透光,提高果实品质,减少病虫害。

整形(一)立架杆架杆常选用竹竿,长2.0~2.2米,较细头直径1.5~2.0厘米,每株两根,分别插在植株两侧、株距70厘米时架杆间距35厘米,株距1米时,架杆间距50厘米,入土部分可以用沥青浸沾,以延长使用年限,架杆用细铁丝固定于架线上。

(二)整形五味子常采用树形为主蔓的无主干形整枝方式,即植株两则的每个竹竿上保留2个左右固定主蔓,主蔓上着生侧蔓、结果母枝、结果枝及营养枝。

每株树需要3年的时间形成树形,在整形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主蔓的选留,要选择生长势强、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枝条做主蔓。

要严格主蔓的数量,主蔓数量过多会造成树体衰弱、枝组保留混乱。

五味子的修剪(一)冬季修剪冬季修养也称休眠期修剪,每个发育周期进行一次。

五味子冬季修剪时期较长,从植株进入休眠后2~3周至第二年伤流开始之前一个月均可以进行修剪。

修剪一般从新梢基部的明显芽眼算起剪留1~4个芽为短梢修剪,其中1~2个芽或只留基芽为超短梢修剪;留5~7个芽为中梢修剪,8个芽以上为长梢修剪,15个芽以上称超长梢修剪。

五味子以中长梢修剪为主,在同一株树上还要根据情况进行长、中、短梢配合修剪;修剪时,剪口离芽眼2厘米左右,离地面30厘米架面内不留枝。

五味子扦插育苗

五味子扦插育苗

五味子扦插扦插是无性繁殖的重要手段。

扦插也称为插枝、插条、插木,是人们把切断的一段植物枝条(有时是一段根、芽或其他营养器官)的基部插入基质(插壤)中,使基部产生不定根,上部发出不定芽,形成一个独立生长的个体植株。

扦插苗是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产物。

无性繁殖方法除扦插外,还有嫁接、压条、分蘖等.但是扦插是最简便易行、而且应用最广的一种无性繁殖方法。

一、扦插分硬枝扦插、绿枝扦插及横走茎扦插:硬枝扦插方法一:硬枝扦插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将母枝上一叶一芽枝条剪成约为8cm的插条,上部留一个3~5cm的新梢,插条基部用10-3的ABT生根粉浸泡。

扦插基质上层河沙5~7 cm,下层营养土约为10cm。

插条与床面成30°角,扦插密度为5cm~10cm,苗床扣遮荫棚,插条生根前,叶片保持湿润。

方法二:4月初(吉林地区) , 从优良单株选取优质枝条, 剪截长度 10cm 左右, 上端平剪, 剪口离芽眼1cm, 下端斜剪。

ABT 生根粉 150ppm 处理 6小时。

苗床采用阔叶林中腐殖土: 沙子 ( 3:1) 混匀。

扦插深度为 5cm, 插条与地面成 45度角, 扣塑料棚, 棚内温度为 20~25℃ , 湿度控制在 90%以上,苗床土壤含水量 20%。

生根率达 87%。

方法三:5 月末 6 月初(吉林地区) , 于优良母株采集健壮 1 年生枝条, 将 1 年生枝剪成 8~10cm, 上部留 3~5cm 长的新梢,以 200ppm 吲哚丁酸处理 24 小时或 2000ppm 吲哚丁酸处理3 分钟。

以河沙为基质, 扦插密度为 5~10cm, 插条与苗床成30 度角插入基质, 新梢露于基质外。

苗床上搭半遮荫棚, 扦插后 1 个月内, 白天应使叶片经常保持湿润状态, 每隔 4~5天在傍晚喷 1 次 0.2%尿素加 20mg / L a-萘乙酸混合液。

插条生根后移入苗圃, 插条生根率可达 85%以上。

绿枝扦插一般在6月上旬,釆集半木质化的五味子新枝条,剪成8~10cm且一叶一芽的小段,插条基部用10-3的ABT生根粉液浸蘸3~5s,扦插基质与管理方法同上。

园林绿化植物修剪技术共97页

园林绿化植物修剪技术共97页
园林绿化植物修剪技术
11、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希腊
12、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 托马斯
13、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 情。——弗劳德
14、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爱略特 15、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伯克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Leabharlann

五味子的种植时间及方法

五味子的种植时间及方法

五味子的种植时间及方法
5-10kg。

(2)剪枝:剪枝于每年的冬季或早春芽未萌动前进行。

剪枝时应剪去短果枝,控制茎生枝,保留中、长果枝,同时疏去过密的中、长枝条,以利通风,并促进开花结果。

(3)松*除草:五味子生育期间要及时松*、除草、保持*壤疏松无杂草,松*时要避免碰伤根系,在五味子基部做好树盘,便于灌水。

5、采收方法
8月至9月中旬,当果实全部呈暗红色或红色,并且果肉变软,为适时采收期。

具体方法为:用剪刀剪下果穗,轻放在果筐内,拣出叶片,杂草及带病、腐烂的果穗。

不能运走的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防止挤压。

总的来说,五味子目前也在我国栽培普遍,技术也相对成熟,基本上注意好一些管理细节,五味子种植成功就不难。

关于五味子种植的知识,您可能对以上的内容感兴趣,敬请下载使用。

植物修剪方法

植物修剪方法

植物修剪方法
1、轻短截
轻剪枝条的顶梢,剪取枝条全长的四分之一,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花果类树木,可以刺激下部枝条萌发嫩芽,使养分均匀的输送给各枝条,从而让植株生长旺盛。

2、重短截
对于弱树、老树,应该采用重短截的方法,剪去枝条全长的三分之二,把细弱、徒长、生长不良的枝叶剪除,减少养分的消耗,能有效防止植株感染病虫害。

3、回缩
回缩是将多年生的枝条剪去一部分,由于树木生长时间长,根部离枝顶远,容易出现光杆的情况,为了降低顶端优势,让枝条基部更新复壮,一般采用回缩修剪方法。

4、疏剪
疏剪可以使枝条均匀分布,加大空间,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树冠内部枝条生长发育,促使花芽分化,疏剪的对象主要是病虫枝、干枯枝、过密的交叉枝等。

5、除蘖
在养殖植物的过程中,要剪去树木主干基部、伤口处当年长出的嫩枝、根部长出的根蘖,避免这类枝条和根蘖争夺养分,分散树体营养,使植株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

五味子的栽培技术

五味子的栽培技术

五味子的栽培技术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

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滕本。

主产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

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亦产。

吉林、辽宁所产者质量最佳,素有"辽五味"这称。

以成熟果实入药。

(一)种类当前没有栽培品,同属植物华中五味子也作五味子入药,商品称"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其果粒较小,肉较薄,品质差。

产陕西、山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二)繁殖方法野生五味子除种子繁殖外,主要靠地下横走茎繁殖。

在人工栽培中,很多人进行了扦插,压条和种子繁殖的研究。

其结果扦插压条虽然也能生根发育成植株,但生根困难,处理时要求条件不易掌握,均不如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方法简单易行,并能在短期内获得大量苗子。

1.种子的选择五味子的种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生穗选,选留果粒大、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燥和保管。

干燥时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

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2.种子处理(1)室外处理于结冻前将选作种用的果实,用清水浸泡至果肉涨起时搓去果肉。

五味子的秕粒很多。

出种率60%左右,在搓果肉的同时可将浮在水面上的秕粒除掉。

搓掉果肉后的种子再用清水浸泡5―7天,使种子充分吸水,每隔两天换一次水,在换水时还可清除一部分秕粒。

浸泡后捞出控干与2―3倍于种子的湿砂混匀,放入室外准备好的深0.5米左右的坑中,上面覆盖10―15厘米的细土,再盖上柴草或草帘子,进行低温处理。

翌年5―6月即可裂口播种。

处理场地要选择高燥地点,以免水浸烂种。

(2)室内处理2月下旬将种子移入室内清除果肉,拌上湿砂装入木箱进行砂藏处理,其温度可保持在5℃―15℃之间,翌春即可裂口播种。

(三)播种育苗1.育苗田的选择育苗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质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

育苗以床作为好,可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做床,低洼易涝,雨水多的地块可做成高床,床高15厘米左右。

高燥干旱,雨水较少的地块可做成平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怎样给五味子剪枝 五味子人工栽培若想获得稳产高产剪枝是关键。

1.行向与定干 五味子栽培的行向以南北走向为最佳。幼苗在移栽的当年夏季生长比较旺盛,每株选留3~4个健壮侧蔓枝引蔓上杆,一株苗两根杆,每杆爬两个主蔓。将原实生苗主茎剪掉n当各主蔓长到5O厘米时,打顶尖定干。促使剪口下的枝芽长出幼枝(即短果枝,也叫副梢)。当幼枝长到3O厘米长时选一条壮枝不打顶尖做延长主蔓枝,其余副梢在2O厘米处打尖,当年只打副梢的尖,延长枝不打尖至立秋。

2.搭架 辽五味是雌雄同株植物.雌花数量的多少是产量高低的关键n在栽培管理中,通过修剪,改善架面的通风透光条件,能提高叶片的光合效能,增加雌花数量,保证稳产丰产。剪枝为稳产丰产搭好骨架。在早春树液流动前,将上年的各延长主蔓枝留3O厘米剪掉,各副梢缩至2O厘米处,没有副梢的也要将延长主蔓枝在距地面50厘米处剪掉定干。当剪口下新发出的各副梢长至2O厘米长时,选留一条副梢不打尖做延长枝,其余全在2O厘米处打尖,促主蔓枝粗壮和副梢上的花芽饱满。当延长主蔓枝长至5O厘米高时(含原来30厘米),再次打尖,其余副梢再留3O厘米打尖,第 2 页

使营养集中到主蔓枝和各副梢,这样能提高雌花的数量,使花芽充分成熟饱满。第三次在立秋前后要见尖就打,促使枝条早日木质化以防霜害出现抽干枝。

3.循环更新 大量结果时,在早春树液流动前各副梢(结果短枝)全面缩至1O~15厘米处,在开花结果时,在基部和主蔓枝交汇处能发出新的短果枝,选留健壮位置好的作为下年的结果枝,其余的及时清除。来年剪枝时将旧结果枝剪掉,用新结果枝循环更新,以后基本全是这样剪法。另外,当主蔓枝爬过立杆不够高时,枝条会坠落下来,要及时在立杆顶部1O厘米处剪掉,防止“戴草帽"不利透光。

在夏季生长旺盛期.由地下茎钻出地面的幼苗要及时清除,防止和母枝竞争养分。在五味子的植株基部会发出大量的基生徒长枝,也要趁小清除。如近处缺苗,可选留一条健壮的引蔓上杆。各主蔓枝相互之间不要乱缠绕,副梢始终是副梢,不要变成主蔓枝上架,出现此情况要及时纠正。

五味子剪枝春夏秋都可修剪,而及时夏剪是三季的关键,没有夏剪,不仅稳产丰收谈不上,甚至见花不见果。如不夏剪,架面枝条竞争生长繁乱、相互缠绕、过于繁茂,不利扬花授粉,产量逐年降低。 第 3 页

五味子剪枝技术 五味子剪枝分为春剪、夏剪、秋剪。不同的长势,株体,和栽植年限,剪枝的方法各有差异。结合长势、整形、季节性合理修剪能调节植株体力营养,改善结构,并可对植株有更新复壮作用,使五味子高产,稳定,延长结果年龄。

1、春季剪枝一般在树液萌动前20天左右开始修剪,首先从茎部开始,清除地面上年秋季长出的萌蘖株体,在除之前要观察是否有主蔓死亡或更换的必要,如果对于需要更换重新培养主体的,应从萌蘖的株体选留粗壮的萌蘖株体作为选育枝,如果没有萌蘖枝可从基生枝直接选留主蔓。死亡或长势弱的部分及时剪除,一般离地面15cm的架面内不留侧枝。基部剪枝以超短截为主,以选留3个茎芽为宜,中下部以30cm上部位以短截为主,以4-5个芽为宜,中部结合枝组,以中短截为主,根据情况进行长、中、短梢配合修剪,中短截一般以留6~8个芽为宜,株体上部以中短截与长截结合,以9个以上芽为宜,一般不超过15个芽。顶部枝多一般春剪打尖。

2、夏季剪枝结合架面管理适时修剪,植株幼龄期要及时选留好主蔓,然后将主蔓引缚到架杆上,以利于向上生长。

侧蔓抽生的新梢,超过 10cm 需要摘心,侧蔓一般作为结果母枝,需要及时引缚,防止枝体因重力拉伤或折枝。生长季节,及时清剪掉第 4 页

萌蘖枝,降低架面的郁闭度,提高通风效果,减少营养竞争。根据株体长势,及时剪除基部中部顶部陡长枝。对于成龄株体的主蔓与侧枝的腋处新生的陡长枝,要根据侧枝长势的强弱进行处理,可作为更新侧枝的备用枝,应根据情况有效利用。

3、秋剪,适宜于入冬前,枝体叶片,全部枯落后进行修剪,首先剪除病枝、残枝、弱枝,修整株型,选留结果枝,对于中、长的结果母枝进行回缩,在茎部保留叶丛枝、中长枝;对于长势弱的侧蔓及时回缩选择下部健壮的枝条进行更新。对于新生的侧枝、基部侧枝短截;中部长截、中截结合,上部掐尖。

不同的株体、长势、年限、剪枝的总体原则是: 一年生苗(定植后): 前期放任生长,促进根系生长,待株体长势恢复后,选壮芽以基部芽点为重点,剪枝以两个芽点为基准,选留 3 ~ 4 个壮芽作为主蔓保留芽。

二年生: 首先调整株体高度,弱势主干部分,短截至壮芽部位,重新扶强第 5 页

去弱,达到满架目的。对于没有完全长起的弱势株体的二年生苗,应从基部萌发枝选取主蔓重新培养,可达到快速生长的效果。

三年生以上: 春剪:①剪除徒长枝,萌枝 ②过长的结果枝短截 ③主干底部重截(超短截或清除) ④顶部长截或甩放,干体主梢掐尖。 夏剪:以调整株型,整枝为主,除去萌蘖枝,疏除过密的陡长枝,果枝,剪除病枝,弱枝残枝。

秋剪:剪除退化的结果母枝、病枝、弱枝、残枝、培养新的果枝,更换结果枝,除去当年旺盛的陡长枝。

总之:各环节,剪技后,及时消毒,以保证伤口愈合,减轻菌性感染,产生病害,喷施1:500倍的多菌灵。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 第 6 页

五味子的种植技术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西五味子,山花椒。

五味子主产于东北三省河北,山西、宁夏,山东,陕西等省区,我省区生长的为西五味,全县各乡镇均能生长。 五味子以果实入药,有敛肺,滋肾,生津涩精的功效。主治神经衰弱,肺虚咳喘,自汗盗汗,遗精遗尿,久泻久痢等症。 一、形态特征 五味子为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木,长达6—8米。嫩枝红棕色,老枝暗灰色,表面微开裂,具有香气,叶生在幼枝上,单叶互生,叶柄细长;叶片卵形,倒卵形或宽椭圆形,尖端尖,基部楔形。花单性,腋生,偶见雌雄同花,有香气。浆果球形,直径5—7毫米,成熟时呈红色。每个果实含1—2粒种子。种皮黄褐色。花期5—7月,果熟期9—10月。 二、生长习性 五味子喜湿润而阴凉的环境,但不耐低洼积水。无主根,只有少数须根,因此,不耐干旱。喜肥沃微酸性土壤。耐寒,需适度荫蔽,幼苗前期忌烈日照射,但长出5—6片真叶后,则要求比较充足的阳光。 三、栽培技术 五味子当前没有栽培品种,同属植物中华五味子,商品称“南五味子”,又称“西五味子”,其果粒较小,肉较薄、品质差。 (一)繁殖方法 主要用种子繁殖,也可用扦插和压条繁殖。 1、种子繁殖:五味子最好在秋季收获期间进行穗选,选留果粒大,第 7 页

均匀一致的果穗作种用,单独干燥和保管。干燥时切勿火烤,炕烘或锅炒。可晒干或阴干,放通风干燥处贮藏。 五味子的种子,种皮坚硬光滑而有油层,不易透水,种子必须处理,才能出苗。将选好的果实,于2月上旬放入温水中浸泡3—5天,搓去果肉,净选饱满的种子,与3倍湿沙掺混起来,埋到室外,坑深60—70厘米,坑径视种子多少而定。堆放进坑内之后,盖一层稻草,再覆土20厘米左右,要经常检查,防止霉烂。4月下旬—5月上旬,当种子裂开口露出胚根时,即可取出播种。 育苗地可选择肥沃的腐殖土或砂壤土,也可选用老参地。育苗以作床为好。采用条播,按行距15厘米,横向开深2—3厘米的沟,踩平沟底,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每亩用种量5公斤左右。覆土厚约2厘米,稍加压实,然后加盖一层稻草,以防旱保温,若干旱时注意浇水。经砂藏处理的种子,约20—30天出苗,当出苗率达50—70%时,再撤除盖草,并搭简易荫棚,待苗高5—6厘米后拆除。幼苗期要适时松土除草,并结合除草进行蔬苗;当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按株距5—7厘米定苗。定苗后注意施肥,以促进幼苗生长。 2、扦插繁殖:早春植株萌动前或7—8月花后的雨季,剪取上年或当年生嫩壮枝条,截成10—12厘米长,按行距12厘米,株距7—10厘米斜插于苗床,然后搭棚遮荫、经常浇水,以促使生根,次年移栽。 3、压条繁殖:早春将植株枝条部分埋入土中,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待枝条长出新根后,于晚秋或次年春季剪断与母株相连的枝条,进行移栽。 第 8 页

(二)栽培技术 五味子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地均可栽植。用种子繁殖的幼苗,经过两年生长即可移栽。如管理措施得力,幼苗苗壮,当年秋季也可移栽。春季于萌芽前,秋季在落叶后,株行距根据支架方式而定。采用人工支架时,通常按大行距1米,小行距70厘米,株距45厘米的标准栽植,南北行向,以利通风透光。 五味子为喜肥植物,移栽时要施足基肥,按株行距挖深、宽各35厘米的穴,将肥料与土混合填入坑内,根系舒展后填土,踏实浇水。 (三)抚育管护:移栽后除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灌溉外,第二年以后应立支架,以供枝条攀援,使其通风透光促进生长。架材最好选长1.8米,直径2- 3厘米的杂木棍或竹杆,搭成花架,然后引蔓上架。 (四)采收与加工 1、采收;栽后4-5年大量结果,9-10月果实呈紫红色时采摘,或连同果枝一起剪下,最好选择晴天采摘,以便及时晒干。 2、加工:晴天干燥时,可经夜露,干后油性大,质量好;若遇阴雨天,用微火煤干,开始温度在60℃左右,当达半干时将温度降到40-50℃,以防挥发油散失或变成焦粒降低药材质量。干后去掉果柄,杂质,筛去灰屑。以紫红色,粒大,肉厚,有油性及光泽者为佳。

五味子别名北五味子。为木兰科北五味子属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以果实人药。五味子主要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柠酸。依兰烯、糖类、苯甲酸、柠檬醛等。种子含有五味子素等。果实味酸性温。具有收敛、镇咳、滋肾、涩精、生津等功能。主治喘咳、肺虚、自汗、失眠、久泻、津亏等症。五味子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此外,河北、内蒙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