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版避雷针、接地引下线、接地网检查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2020新版避雷针、接地引下线、接地网检查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2020新版避雷针、接地引下线、接地网检查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避雷针、接地引下线、接地网检查危险点及其控制措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2020新版避雷针、接地引下线、接地网检查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避雷针、接地引下线、接地网检查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

序号

作业内容

危险点

控制措施

制订依据

水泥杆、避雷针和水泥杆外敷接地引下线检查

1.攀登水泥杆时掉落、摔伤

1.1作业人员需穿防滑性能良好的软底鞋。

1.2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1.3认真检查攀登的脚钉、梯蹬、支铁是否牢固。

1.4就位工作地点后,立即系好安全带。

安规热机817、818条

2.接地引下线突然脱落触碰带电体,造成作业人员触电或被电弧灼伤

2.1作业人员在攀登水泥杆过程中不得拽、拉接地引下线。

2.2需要打开接地引下线高处接点检查时,需保证引下线与带电体间的安全距离,否则,需加装固定引下线的金具。

接地网与构架间连接螺丝打开检查

1.雷击过电压伤人

1.1雷、雨天气严禁进行此项工作。

2.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伤人

2.1作业人员应穿绝缘靴。

2.2接地引线连接螺丝打开前应确认系统确无接地,并需临时过引。

接地网及接地引线开挖检查

1.作业工具击伤作业人员

1.1使用锹、镐等工具进行开挖工作时,应防止触碰障碍物后反弹,造成自伤害。

1.2其他人员不得站在作业人员的对面和工作中工具能触及的地方。

2.作业工具触碰带电部位

2.1锹、镐等作业工具在使用时注意保持对带电体的安全距离。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数据中心单独接地和公共接地的探讨

浅谈数据中心的公共接地与单独接地 防雷接地对数据中心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接下来就和大家探讨下。 目前有两种接地方式:单独接地和公共接地。 在过去很多年,IT设备供应商从自身设备的安全考虑,往往提出其设备要单独接地。经过调查发现,要求单独接地的理由主要有以下两个。 (1)如果不单独接地,设备间的故障电压降互串,导致IT设备外壳带电,造成人员触电事故。 (2)IT设备的电子线路易受干扰,要求单独接地。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IT设备单独接地就会起不到作用了,比如说正常情况下,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为接地点我,电源侧和其他设备出现的接地故障电压不互串,达到了IT设备要求单独接地的目的,但当实施了单独及接地的IT设备自身发生接地故障或建筑物遭受雷击时,单独接地在保证设备和人员安全就得不到保障。所以说,单独接地是不行的,不能解决问题。 那么,有什么办法解决以上问题吗?当然有,那就是采取等电位连接方式,也就是公共接地。消除电位差的唯一方式就是做等电位连接,使IT设备的基准电位与建筑物的电位保持一致,没有了电位差,设备与人员的安全就得到了保障。《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规定了保护性接地(防雷接地、防电击接地、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等)和功能性接地(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信号接地等)宜公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应按其中最小值确定。机房内所有设备的可导电金属外壳、各类金属管道、金属线槽、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数据中心常用的三种等电位连接方式为S型(星型结构、单点接地)等电位连接,第二种是M 型(网型结构、多点接地)等电位连接;最后一种是SM型混合接地。 S、M混合型等电位连接网络

接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区别与接法

接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区别与接法 除了正确进行接地设计、安装,还要正确进行各种不同信号的接地处理。控制系统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地线: (1)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3)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线,这种地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电电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机壳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 以上这些地线处理是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接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控制系统宜采用一点接地。一般情况下,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接地形成的环路的干扰影响很大,因此,常以一点作为接地点;但一点接地不适用于高频,因为高频时,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又产生电感耦合。一般来说,频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z之间可用一点接地,也可用多点接地。 (2)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由于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V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和防止。 (3)浮地与接地的比较。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绝缘下降就会带来干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4)模拟地。模拟地的接法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采用屏蔽浮技术。对于具体模拟量信号的接地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设计。 (5)屏蔽地。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信号中电容耦合噪声、准确检测和控制,对信号采用屏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屏蔽目的不同,屏蔽地的接法也不一样。电场屏蔽解决分布电容问题,一般接大地;电磁场屏蔽主要避免雷达、电台等高频电磁场辐射干扰。利

塔吊避雷针制作与安装方案

塔吊避雷针制作与安装 方案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避雷针制作与安装方案 1、所有金属部件必须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层。 2、采用镀锌钢管管制作针尖,管壁厚度不得小于3mm,针尖刷锡长度不得小于70mm 3、避雷针应垂直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1000。 4、焊接要求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5、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6、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7、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8、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独立避雷针直径为19mm 镀锌圆钢。 9、防雷接地体采用4*40mm镀锌扁铁与桩主筋焊接,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欧姆; 10、避雷引下线采用35mm2铜芯线,一端与镀锌扁铁用M10螺栓锚固,上端与塔帽避雷针锚固,避雷针采用直径20镀锌钢管,下焊70*70*5镀锌角钢,针尖采用直径16镀锌圆钢磨尖,安装长度高于塔帽1米。。 11、保护接地与塔吊连接:在塔基底座上焊一只M12的螺栓,保护接地线一端固定在螺栓上,一端固定在开关箱箱内保护接地端子板上,该线直径与塔吊进线同截面。 避雷针制作与安装注意的质量问题:

焊接处一不饱满,焊药处理不干净,漏刷防锈漆。应及时予以补焊,将药皮敲掉,刷上防锈漆。 针体弯曲,安装的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应将针体重新调直,符合要求后再安装 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保护距离不符合规定。 其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特别注意: 1.当遇到雷电大风大雨及恶劣天气时,拉掉电源总闸,严禁操作使用。 2.避雷针如果没接地将是个迎雷针,所以必须谨慎。

防雷接地及接地装置施工工艺

防雷接地及接地装置安装 1.1.1.1 材料要求 1 所有金属材料均使用镀锌件,如圆钢、角钢、扁钢、钢管、卡子、螺丝、螺栓、垫片等。 2 卡子最好采用顶卡式,且应具有强度,不易变形。 3 引下线甩出女儿墙处采用2根Φ12的镀锌圆钢。 4 当设计无要求时,接地装置的材料采用为钢材,热浸镀锌,最小允许规格、尺寸见表3-14。 最小允许规格、尺寸(mm ) 表3-14 种类规格及单位 地 上 地 下 室 内 室 外 交流电流回路 直流电流回路 圆钢直径(mm ) 6 8 10 12 扁 钢 截 面(mm 2) 60 100 100 100 厚 度(mm ) 3 4 4.0 6.0 角钢厚度(mm ) 2.0 2.5 4.0 6.0 钢管壁厚(mm ) 2.5 2.5 3.5 4.5 1.1.1.2 焊接要求 1 连接应采用焊接,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 2 采用搭接焊时,其焊接长度如下: 1) 镀锌扁钢焊接长度不得小于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焊三边,煨弯不能太死,直线段不得有明显弯 曲,并应立放。 2) 镀锌圆钢焊接长度为其直径的6倍,并应双面施焊。 3) 镀锌圆钢与镀锌圆钢焊接,焊接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4) 镀锌扁钢与镀锌钢管(或角钢)焊接时,为了连接可靠,除应在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还应 将扁钢本身弯成弧形(或直角)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5) 扁钢接地线做T型焊接时,暗敷设时可扭弯搭接焊接或采用T型焊接加辅助焊片,以保证其搭焊 长度,明敷设时采用90度立弯搭接焊接。 6) 每种焊接方法应保证同一工程焊接处的搭接长度一致,尤其在明装做法时,更应严格要求。 防雷接地焊接要求: ① 双面焊,焊接长度大于6D 。 ② 焊接点光滑平整无咬肉、加 渣、漏焊现象,清除药皮,银粉防腐。

木结构建筑避雷针及人工接地极方法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案

木结构建筑避雷针及人工接地极方法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 案 XXXX五星级水疗度假酒店 XXXX五星级水疗度假酒店项目 防雷接地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XX集团XXXX有限公司 XXXX五星级水疗度假酒店项目部 2016 年12 月 XXXX五星级水疗度假酒店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3 第一节基本概况······························································································ 3 第二节防雷接地概况························································································ 3 第二章编制依据····························································

····································· 3 第三章施工准备································································································· 4 第一节技术准备···························································· ·································· 4 第二节材料准备······························································································ 4 第三节工器具···························································· ····································· 4 第四章施工工艺···························································· ····································· 5 第一节屋面防雷施工工艺···························································· ······················ 5 1、避雷针施工要点···························································· ···························································· 5 2、避雷针安装示意图···························································· ························································ 5 第二节引下线施工工艺···························································· ························· 7 1、引线线施工要点····························································

GH钢管杆避雷针安装过程图解13米15米17米19米21米25米30米避雷针塔安装步骤全过程

GH环形钢管杆独立避雷针安装过程(13米15米17米19米21米25米30米40米)避雷针塔安装步骤 GH 钢 管 杆 避 雷 针 安 装 说 明 书

1、GH环形钢管杆避雷针安装实例图及说明 2、安装前需要准备的安装工具和材料 3、装配及安装GH环形钢管杆避雷针 4、安装注意事项 1、GH环形钢管杆避雷针安装实例图及说明

2、安装前需要准备的安装工具和材料 (1)3吨以上叉车一部 (2)大活动扳手1把(适合地脚螺母用) (3)22-24开口扳手1把 (4)14-17开口扳手1把 (5)10磅铁锤1把 (6)16厘钢丝绳45米 (7)16厘钢丝绳锁头8个 (8)手拉葫芦2个(3-5吨) (9)25吨吊车一部(安装针杆用) (10)76*3.5铁管1.5米/条2条 (11)150以上9.35铁管0.6米/条6条 (12)枕木4块 3、装配及安装GH环形钢管杆避雷针 第一步:把针杆平放在地上,用直径150以上的圆钢管和枕木垫平、垫直,使两节杆在一条直线上(焊缝对焊缝)。 第二步:把主钢绳穿到杆底(每套针4条不锈钢钢丝绳,其中有1条大的为主钢绳,另外3条小的为副钢绳) 第三步:两只拉力为3-5吨的葫芦,放在针杆的两侧,两条16的钢绳按如图放置,锁好钢绳之后,两边同时缓慢均匀用力拉葫芦,套接深度为700mm左右(不同的杆体套接深度不一样)拉的时候要注意保持两节针杆在一条直线上,拉不动时,用10磅的大锤,在针杆接口处(针杆的两侧和上侧均衡用力)敲打几下,再拉紧,再敲打,直到拉紧为止。 第四步:两段或是三段针杆全部套紧后,用扳手把顶部避雷针安装上。 第五步:吊装,吊装过程注意人员安全。 第六步:焊接底线,保证接地导通。 GH-30环形钢管杆独立避雷针

避雷针、引下线、接地体的安装

避雷针、引下线、接地体的安装,避雷针安装,引下线安装,接地体的安装。 一、避雷针的安装 避雷针(接闪器)的安装主要包括避雷针的安装和避雷带(网)的安装。 (一)避雷针的安装 安装注意事项如下: (1)建筑物上的避雷针和建筑物顶部的其他金属物体应连接成一个整体。(2)不得在避雷针构架上架设低压线路或通讯线路。 (二)避雷带和避雷网的安装 1.明装避雷带(网)安装 适于安装在建筑物的屋脊、屋檐(坡屋顶)或屋顶边缘及女儿墙(平屋顶)等处。(1)避雷带在屋面混凝土支座上的安装 避雷带(网)的支座可以在建筑物屋面面层施工过程中现场浇制,也可以预制再砌牢或与屋面防水层进行固定。 ( 2)避雷带在女儿墙或天沟支架上的安装 沿女儿墙安装时,应使用支架固定;并应尽量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支架的支起高度不应小于150mm 。 当条件受限制时,应在墙体施工时预留不小于100mmx 100mmx 100mm的孔洞,洞口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首先埋设直线段两端的支架,然后拉通线埋设中间支架,其转弯处支架应距转弯中点0. 25-0. 5m。 直线段支架水平间距为1-1. 5m,垂直间距为1. 5-2m,且支架间距应平均分布。避雷带(网)在建筑物天沟上安装使用支架固定时,应随土建施工先设置好预埋件,支架与预埋件进行焊接固定。 (3)避雷带在屋脊或檐口支座、支架上安装 使用混凝土支座或支架固定。 现场浇制支座,先将脊瓦敲去一角,使支座与脊瓦内的砂浆连成一体; 支架固定时,需用电钻将脊瓦钻孔,再将支架插入孔内,用水泥砂浆填塞牢固。支座和支架,水平间距为1-1. 5m,转弯处为0. 25m-0. 5m。 引下线的上端与避雷带(网)的交接处,应弯曲成弧形再与避雷带(网)并齐进行搭接焊接。 不同平面的避雷带(网)应至少有两处互相连接,连接应采用焊接。 建筑物屋顶上的突出金属物体,如旗杆、透气管、铁栏杆、爬梯、冷却水塔、电视天线杆等,这些部位的金属导体都必须与避雷带(网)焊接成一体。 避雷带(网)沿坡形屋面敷设时,应与屋面平行布置 避雷带(网)在转角处应随建筑造型弯曲,一般不宜小于90度,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或扁钢宽度的6倍,绝对不能弯成直角。 (5)避雷带通过伸缩沉降缝的做法 应将避雷带向侧面弯成半径为100mm的弧形,且支持卡子中心距建筑物边缘距离减至400mm, 可以将避雷带向下部弯曲。

避雷针塔安装方法措施

一、防雷避雷针安装设计施工依据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 ●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YD/T926-1~3 《大楼综合布线总规范》 ●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二、整体防雷示意图纸 综合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措施内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引 下 线 屏 蔽 接 地 装 置 共 用 接 地 系 统 屏 蔽 隔 离 ( ) 等 电 位 连 接 合 理 布 线 电 涌 保 护 器

一、防雷避雷针安装设计施工依据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 ●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YD/T926-1~3 《大楼综合布线总规范》 ●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二、整体防雷示意图纸 综合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措施内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引 下 线 屏 蔽 接 地 装 置 共 用 接 地 系 统 屏 蔽 隔 离 ( ) 等 电 位 连 接 合 理 布 线 电 涌 保 护 器

防雷及接地安装

16.1 接地装置安装 16.1.1 施工准备 16.1.1.1 技术准备 1. 按照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2. 按施工图设计接地装置的位置进行放线、确定线路,经复核符合设计要求。 3. 接地装置安装前,应现场复核接地干线支架安装和保护套管的预埋情况,经验收符合设计要求。 16.1.1.2 材料准备 1.钢材(扁钢、角钢、圆钢、钢管等)均应为热镀锌材料,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试验报告。 2. 辅助材料,均应采用镀锌制品,如钢丝、紧固件(螺栓、垫片、弹簧垫圈、U形螺栓、元宝螺栓等)和支架等。 3. 常用材料:电焊条、氧气、乙炔、油性涂料、预埋件等均符合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 4. 人工接地装置的最小尺寸见表16-1所示。 16.1.1.3 机具准备 1. 主要安装机具:手锤、电焊机、钢锯、气焊工具、压力案子、铁锹、铁镐、大锤、夯桶、倒链、紧线器、电锤、冲击钻、常用电工工具等。 2. 主要检测机具:线坠、卷尺、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16.1.1.4 作业条件 1. 接地体作业条件 (1) 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 (2) 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3) 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 2. 接地干线作业条件 (1) 支架安装完毕。 (2) 保护管已预埋。 (3) 土建抹灰完毕。 16.1.2 施工工艺 16.1.2.1 工艺流程

16.1.2.2 操作工艺 1.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 (1)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的分类 人工接地体(极)安装的分类为垂直安装和水平安装两种,如图16-1所示。 (2) 接地体的制作 1) 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成一定的开关,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为了避免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子歪斜,也可加工成扁尖形;遇土质很硬时,可将尖端加工成锥形。如选用角钢时,应采用不小于50mm×50mm×5mm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 2) 接地体(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焊缝应饱满并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不得有夹渣、咬肉、裂纹、虚焊、气孔等缺陷,焊接处的药皮敲净后,刷沥青做防腐处理。如图16-2所示。

对九区变电站避雷针接地电阻偏大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对九区变电站避雷针接地电阻偏大的分析及处理方法 摘要: 对变电站接地网接地状况,提出整改优化方案,使接地网的接地电阻符合要求,从而有效的防止设备绝缘损坏造成的跨步电压造成人员伤害或设备的进一步损坏。起到保证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为变电站工作人员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的作用。 0.引言 在2011年2月份对九区变电站接地电阻测试中发现,其2#、4#避雷针接地电阻均超过标准值要求值,1#、3#避雷针也接近标准值要求值。与往年所测接地电阻相比也成增大趋势(具体测量数据见表1)。 表1 九区变电站避雷器近年来的实验数据对比 九区变电站1#避雷针2#避雷针3#避雷针4#避雷针 2007年5月22日9.10Ω 4.90Ω8.10Ω 6.60Ω 2008年4月24日 6.50Ω7.80Ω 5.30Ω11.0Ω 2009年5月20日7.5Ω9.5Ω 6.1Ω11.0Ω 2010年3月13日8Ω13Ω 6.7Ω11.2Ω 2011年2月15号9.50Ω12.0Ω7.5Ω13.5Ω 通过采取深埋接地极和添加降阻剂的措施,减小了其接地电阻。 1.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现主要有两种:电压降法和钳测法。其中电压降法测试时主要使用手摇式接地电阻测试仪和数字式接地电阻测试仪;钳测法测试时主要使用钳形接地电阻测试仪。 电压降法是测试接地电阻的经典理论,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将其作为首选的测试手段;钳测法作为现场无法满足辅助极打入地面的情况下的一个有效手段,但必须将其引至已知接地电阻的点,阻值相加方为有效,否则仅为参考。本文将就这几种测试方法所得数据做一比较和分析。

电压降法 图1 电压降法测量接地电阻示意图 如图1,E是测量对象的接地电极,C是电流辅助极,P是电位辅助极。测定时,E、C之间连接电源,向大地流入电流,利用电位辅助极P,测定EP间的电位降。如果设流入大地的电流为I,EP之间的电位差为U,那么U/I就是接地电阻的测定值。 钳测法 图2 钳测法测量接地电阻示意图 如图2,在被测接地体Ra附近找一个独立的接地较好的接地体Rb。将Ra 和Rb用一根测试线连接起来。并用钳表钳住测试线。 测得数值是两个接地电阻和测试线阻值的串联值。即: Rt=Ra+Rb+Rl

避雷针安装方案

30m独立避雷针的安装施工方案独立避雷针是保证变电站和人身、设备免受雷击灾害所必须采取的重要技术措施。变电站建设时根据所需保护的建筑、构架以及设备分布情况进行避雷针防雷保护。 一、根据设计单位计算,大同机场35kV变电站扩建工程将安装1根30米高的独立避雷针,由于30米高的独立避雷针高度较高,重量大(1.515 T),且靠近构架和带电线路,因此,作业难度较大,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施工内容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图纸会检: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的要求做好图纸会检工作,主要有下列几项: a. 施工图纸与设备、原材料的技术要求是否一致; b.图纸表达深度能否满足施工需要; c.施工图之间和总分图之间、总分尺寸之间有无矛盾; d.设计采用的四新在施工技术、机具和物资供应上有无困难。 2)技术交底:应按照导则规定,每个分项工程必须分级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要充实,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全体参加施工的人员都要参加交底并签名,形成书面交底记录。 (2)机具准备。按照施工措施要求的工器具进行准备和检查,详细见附表一。

(2)机具准备。按照施工措施要求的工器具进行准备和检查,详细见附表一。 (3)构件进场、验收及堆放。 1)构件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构件安装说明、螺栓清单等出厂资料,以及构件的防腐质量、碰伤、变形情况,镀锌层不得有黄锈、锌瘤、毛刺及漏锌现象。 2)堆放时用道木垫起,构件不允许与地面直接接触,钢管堆放不得超过三层。 3)构件验收的质量标准:对单节钢管弯曲矢高偏差控制在L/1500,且≤5mm;单个构件长度偏差≤±3mm。 (二)基础及地脚螺栓复测 (1)复核避雷针的基础轴线、标高、地脚螺栓的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基础顶面的支承面、地脚螺栓位置的质量标准应符合: 1)支承面的标高偏差:≤±3.Omm; 2)支承面的平整度偏差:≤5mm; 3)相邻螺栓中心偏移:≤2.Omm。 (三)构件排杆、组装 (1)根据图纸轴线和厂家构件安装说明,制定“构件平面排杆图”。(2)构件运输、卸车排放时组装场地应平整、坚实,按照“构件平面排杆图”一次就近堆放,尽量减少场内二次倒运。 (3)排杆时应将构件垫平、排直,每段钢柱应保证不少于两个支点

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施工工艺修订稿

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施 工工艺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1.1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各类民用、工业用建筑物的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安装工 程。 2引用标准 2.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2.3《防雷接地安装》(DBJT08-75-96) 3主要技术要求 3.1材料要求 3.1.1材料选配一般按设计图纸的要求选择材料的材质和规格。 3.1.2避雷针(网)的引下线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要使用热镀锌制品,当采用没 有热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 3.1.3接地装置所用钢材若使用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采用热镀锌的钢接地体或适 当加大截面,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的要求。 3.2主要机具 3.2.1工具:螺丝旋具;冲击电钻;钢锯;扳手;钢丝钳;手电钻;电焊机;钳工 锉;砂布。 3.2.2检测工具:钢卷尺;塞尺;磁力线坠;卡尺;接地电阻测试仪;兆欧表。 3.3操作条件 3.3.1接地体作业条件:必须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底板筋及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 接处已绑扎好。 3.3.2接地干线作业条件:支架安装已完毕,保护管已预埋,土建抹灰完毕。 3.3.3支撑件安装时,结构工程应已完成,室外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3.3.4防雷引下线暗敷条件:建筑物应搭有能上人操作的脚手架,利用主筋作引下线 时,钢筋绑扎应已完毕。 3.3.5防雷引下线明敷条件:支架已安装完成,建筑物脚手架能上人操作,土建外表 装饰完毕。

接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区别与接法

接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 地区别与接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接地:数字地,模拟地,信号地区别与接法 除了正确进行接地设计、安装,还要正确进行各种不同信号的接地处理。控制系统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地线: (1)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3)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线,这种地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电电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机壳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 以上这些地线处理是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接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控制系统宜采用一点接地。一般情况下,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接地形成的环路的干扰影响很大,因此,常以一点作为接地点;但一点接地不适用于高频,因为高频时,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又产生电感耦合。一般来说,频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z之间可用一点接地,也可用多点接地。 (2)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由于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V 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和防止。 (3)浮地与接地的比较。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绝缘下降就会带来干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4)模拟地。模拟地的接法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采用屏蔽浮技术。对于具体模拟量信号的接地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设计。 (5)屏蔽地。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信号中电容耦合噪声、准确检测和控制,对

避雷针安装方法

避雷针安装方法 所有金属部件必须镀锌,操作时注意保护镀锌层。 采用镀锌钢管管制作针尖,管壁厚度不得小于3mm,针尖刷锡长度不得小于70m m 避雷针应垂直安装牢固。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1000。 焊接要求焊接应采用搭接焊,其搭接长度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扁钢为其宽度的2倍(且至少3个棱边焊接)。 圆钢为其直径的6倍。 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 避雷针一般采用圆钢或钢管制成,其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a独立避雷针一般采用直径为19mm镀锌圆钢。 b屋面上的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镀锌钢管。 c水塔顶部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或40mm的镀锌钢管 d烟囱顶上避雷针采用直径25mm镀锌圆钢或直径为40mm镀锌钢管e避雷环用直径12mm镀锌圆钢或截面为100mm2镀锌扁钢,其厚度应为4mm 1、避雷针制作 1) 根据图纸要求在土建进行避雷针基础施工时 , 预埋好地脚螺栓等。 2) 按设计要求的材料所需的长度分上、中、下三节进行下料。如果针尖采用钢管制作 , 先将上节钢管一端锯成锯齿形 , 用手锤收尖后进行焊缝磨尖、涮锡 , 然后将另一端与中、下两节找直焊好。 2、避雷针安装 将支座钢板固定在预埋的地脚螺栓上 , 焊上一块肋板 , 再将避雷针立起 , 找直、找正后 , 进行点焊 , 然后加以校正 , 焊上其他三块胁板。最后将引下线焊接在底板上 , 清除药皮刷防锈漆。 3、支架安装 角钢支架应有燕尾,其埋注深度不小于100mm,扁钢和圆钢支架埋深不小于80 mm。 所有支架必须牢固,灰浆饱满,横平竖直。

防雷装置的各种支架顶部一般应距建筑物表面100mm;接地干线支架其顶部应距墙面20mm. 支架水平间距不大于1m(混凝土支座不大于2m);垂直间距不大于1.5m 。各间距应均匀,允许偏差30mm。转角处两边的支架距转角中心不大于250mm。支架应平直。水平度每2m检查段允许偏差3/1000,垂直度每3m检查段允许偏差2/1000;但全长偏差不得大于10mm。 支架等铁件均应做防腐处理。 埋注支架所有的水泥砂浆,其配合比不应低于1:2。 支架安装 应尽可能随结构施工预埋支架或铁件。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弹线及分档定位。 用手锤。錾子进行剔洞,洞的大小应里外一致。 首先埋注一条直线上的两端支架,然后用铅丝拉直线埋注其它支架。在埋注前应先把洞内用水浇湿。 如用混凝土支座,将混凝土支座分档摆好。先在两端支架间拉直线,然后将其它支座用砂浆找平找直。 如果女儿墙预留有预埋铁件,可将支架直接焊要铁件上,支架的找直方法同前。避雷针制作与避雷针安装注意的质量问题: 焊接处一不饱满,焊药处理不干净,漏刷防锈漆。应及时予以补焊,将药皮敲掉,刷上防锈漆。 针体弯曲,安装的垂直度超出允许偏差。应将针体重新调直,符合要求后再安装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的出入口保护距离不符合规定。其距离应大于3m,当小于3m时,应采取均压措施或铺设卵石或沥青地。

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号:AQ-JS-06456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作业指导 书 Lightning protection and grounding device installation operation instruction

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作业指导书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建筑电气工程中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 2.主要机具: 2.1机械设备:电焊机、气割、切割机等。 2.2工具:电锤、射钉枪、手锤、钢锯、活扳手、粉线袋、记号 笔、铁锹、夯等。 2.3检测装置:线坠、钢卷尺、钢皮尺、接地电阻测试仪等。 3.成品保护 3.1接地装置埋设沟挖土方时,注意不要损坏接地体。 3.2安装接地体时,不得破坏散水和外墙装修。 3.3支架稳注后,不得碰撞松动。 3.4避雷网敷设后,应避免砸碰。 3.5拆除脚手架或搬运物件时,不得碰坏接地干线和避雷针。

3.6焊接施工时注意保护墙面。 4.环保安全措施 4.1引下线安装前,要检查架子、跳板及防护设施是否符合高空作业安全施工相关规定。 4.2遇六级以上大风和暴雨、雷电气候时,停止露天作业。 4.3严寒、酷暑季节露天作业应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及配备适宜的药品以防人身伤害。 4.4配合土建施工时,应穿硬头靴,防止铁钉扎脚及硬物伤害。 4.5安装屋面避雷网时,随身携带和使用的作业工具,应放置在顺手稳妥之处,防止坠落伤人。 4.6电焊机防护装置、绝缘及接线符合相关规定,外壳须设可靠接地保护。 4.7施焊地点潮湿或焊工身体出汗使衣服潮湿时,严禁靠在钢模板或建筑钢筋上。焊接临时接地线头严禁浮搭。 4.8焊工操作时严禁焊钳夹在腋下去搬被焊工件或将焊接电缆挂在脖颈上。清除焊渣时应佩戴防护镜或面罩。

各种电源和接地符号区别

DCpower一般是指带实际电压的源,其他的都是标号(在有些仿真软件中默认的把标号和源相连的)~~~~~~ VDD:电源电压(单极器件);电源电压(4000系列数字电路);漏极电压(场效应管) VCC:电源电压(双极器件);电源电压(74系列数字电路);声控载波(Voice Controlled Carrier) VSS:地或电源负极 VEE:负电压供电;场效应管的源极(S) VPP:编程/擦除电压。 详解: 在电子电路中,VCC是电路的供电电压, VDD是芯片的工作电压: VCC:C=circuit 表示电路的意思, 即接入电路的电压,D=device 表示器件的意思, 即器件内部的工作电压,在普通的电子电路中,一般Vcc>Vdd ! VSS:S=series 表示公共连接的意思,也就是负极。 有些IC 同时有VCC和VDD,这种器件带有电压转换功能。 在“场效应”即COMS元件中,VDD乃CMOS的漏极引脚,VSS乃CMOS的源极引脚,这是元件引脚符号,它没有“VCC”的名称,你的问题包含3个符号,VCC / VDD /VSS,这显然是电路符号 除了正确进行接地设计、安装,还要正确进行各种不同信号的接地处理。控制系统中,大致有以下几种地线: (1)数字地:也叫逻辑地,是各种开关量(数字量)信号的零电位。 (2)模拟地:是各种模拟量信号的零电位。 (3)信号地:通常为传感器的地。

(4)交流地:交流供电电源的地线,这种地通常是产生噪声的地。 (5)直流地:直流供电电源的地。 (6)屏蔽地:也叫机壳地,为防止静电感应和磁场感应而设。 以上这些地线处理是系统设计、安装、调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接地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1)控制系统宜采用一点接地。一般情况下,高频电路应就近多点接地,低频电路应一点接地。在低频电路中,布线和元件间的电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然而接地形成的环路的干扰影响很大,因此,常以一点作为接地点;但一点接地不适用于高频,因为高频时,地线上具有电感因而增加了地线阻抗,同时各地线之间又产生电感耦合。一般来说,频率在1MHz以下,可用一点接地;高于10MHz时,采用多点接地;在1~10MHz之间可用一点接地,也可用多点接地。 (2)交流地与信号地不能共用。由于在一段电源地线的两点间会有数mV甚至几V电压,对低电平信号电路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干扰,因此必须加以隔离和防止。 (3)浮地与接地的比较。全机浮空即系统各个部分与大地浮置起来,这种方法简单,但整个系统与大地绝缘电阻不能小于50MΩ。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但一旦绝缘下降就会带来干扰。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将机壳接地,其余部分浮空。这种方法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但实现起来比较复杂。 (4)模拟地。模拟地的接法十分重要。为了提高抗共模干扰能力,对于模拟信号可采用屏蔽浮技术。对于具体模拟量信号的接地处理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设计。 (5)屏蔽地。在控制系统中为了减少信号中电容耦合噪声、准确检测和控制,对信号采用屏蔽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屏蔽目的不同,屏蔽地的接法也不一样。电场屏蔽解决分布电容问题,一般接大地;电磁场屏蔽主要避免雷达、电台等高频电磁场辐射干扰。利用低阻金属材料高导流而制成,可接大地。磁场屏蔽用以防磁铁、电机、变压器、线圈等磁感应,其屏蔽方法是用高导磁材料使磁路闭合,一般接大地为好。当信号电路是一点接地时,低频电缆的屏蔽层也应一点接地。如果电缆的屏蔽层地点有一个以上时,将产生噪声电流,形成噪声干扰源。当一个电路有一个不接地的信号源与系统中接地的放大器相连时,输入端的屏蔽应接至放大器的公共端;相反,当接地的信号源与系统中不接地的放大器相连时,放大器的输入端也应接到信号源的公共端。

避雷针塔安装方法措施

避雷针塔设计安装方法 一、防雷避雷针安装设计施工依据 ●GB50057-19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10年版) ●GB50343-2012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A267-2000 《计算机信息系统雷电电磁脉冲安全防护规范》 ●IEC 61024 《建筑物防雷》 ●GB50165-92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 ●GB/T 5031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YD/T926-1~3 《大楼综合布线总规范》 ●GB/T5031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99D-501-1 《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二、整体防雷示意图纸 综合防雷系统 外部防雷措施内部防雷措施 接闪器引 下 线 屏 蔽 接 地 装 置 共 用 接 地 系 统 屏 蔽 隔 离 ( ) 等 电 位 连 接 合 理 布 线 电 涌 保 护 器 三、避雷针塔安装滚球半径计算法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N—建筑物年预计雷击次数(次/a); k—校正系数, 在一般情况下取1;位于河边、湖边、山坡下或山地中土壤电阻率较小处、地下水露头处、土山顶部、山谷风口等处的建筑物, 以及特别潮湿的建筑物取 1.5;金属屋面没有接地的砖木结构建筑物 取 1.7;位于山顶上或旷野的孤立建筑物取2; N g—建筑物所处地区雷击大地的年平均密度(次/km2/a); A e—与建筑物截收相同雷击次数的等效面积(km2)。

四、避雷针塔品牌材质分类 避雷针分为:提前放电避雷针、先导放电避雷针、限流避雷针、优化避雷针、普通避雷针 避雷针材质:不锈钢、纯铜、热镀锌、钛合金避雷针、铝材、玻璃钢避雷针、其他钢材等 避雷针品牌: 1)进口品牌:艾力高避雷针、PULSAR避雷针、OMEX避雷针、富兰

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施工工艺

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施工工艺

避雷针(网)及接地装置施工工艺 1适用范围 1.1本施工工艺适用于各类民用、工业用建筑物的避雷针(网)及接 地装置安装工程。 2引用标准 2.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 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 92) 2.3《防雷接地安装》(DBJT08-75-96) 3主要技术要求 3.1 材料要求 3.1.1材料选配一般按设计图纸的要求选择材料的材质和规格。 3.1.2避雷针(网)的引下线接地装置使用的紧固件均要使用热镀锌制 品,当采用没有热镀锌的地脚螺栓时应采取防腐措施。 3.1.3接地装置所用钢材若使用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应采用热镀锌的 钢接地体或适当加大截面,接地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 机械强度的要求。 3.2 主要机具

3.2.1工具:螺丝旋具;冲击电钻;钢锯;扳手;钢丝钳;手电钻;电 焊机;钳工锉;砂布。 3.2.2检测工具:钢卷尺;塞尺;磁力线坠;卡尺;接地电阻测试仪; 兆欧表。 3.3 操作条件 3.3.1接地体作业条件:必须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底板筋及桩基内 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好。 3.3.2接地干线作业条件:支架安装已完毕,保护管已预埋,土建抹灰 完毕。 3.3.3支撑件安装时,结构工程应已完成,室外须有脚手架或爬梯。 3.3.4防雷引下线暗敷条件:建筑物应搭有能上人操作的脚手架,利用 主筋作引下线时,钢筋绑扎应已完毕。 3.3.5防雷引下线明敷条件:支架已安装完成,建筑物脚手架能上人操 作,土建外表装饰完毕。 3.3.6避雷网安装条件: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做完,支架安装完毕,且 具备调直场地和垂直运输条件。 3.3.7避雷带与土建圈梁钢筋的绑扎工程同步进行。 3.3.8避雷网安装时,接地体与引下线必须完毕,土建结构工程已完, 并随结构施工做完预埋件。

独立接地

一.独立接地 独立接地:是指对需接地的系统分别建立独间的接地网,各接地网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其优点在于各接地系统之间不会产生干扰,这对于通讯系统来说非常重要,特别是电磁环境特别恶劣的情况下。缺点是儿立的计算机通讯系统,在雷电瞬时电压很高时,各接地系统点的电位可能相差很大,其设备元件容易损坏。相对于共同接地方式,采用独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遭遇雷击的几率高行多,同独立接地对设计和施工都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人工接地体制作安装 人工接地体分垂直和水平安装两种。接地极制作安装,应配合土建工程施工,在基础土方开挖的同时,应挖好接地极沟并将接地极埋设好。 (一)垂直接地体制作垂直接地体,截取长度不小于2.5m的L50×50的角钢、DN50钢管或?20圆钢,圆钢或钢管端部锯成斜口或锻造成锥形,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尖点应保持在角钢的角脊线上并使两斜边对称制成接地体,如下图所示。 垂直接地体制作图 接地体制作好后,在接地极沟内,放在沟的中心线上垂直打入地下,顶部距地面不小于0.6m,间距不小于两根接地体长度之和,如下图所示,即一般不应小于5m,当受地方限制时,可适当减少一些距离,但一般不应小于接地体的长度。 垂直接地体做法 (a)钢管接地体;(b)角钢接地体 1—接地体;2—接地线 采用大锤打入接地体时,应一人扶着接地体,一人用大锤敲打接地体顶部。为了防止将接地钢管或角钢顶端打劈,应按下图,制成保护帽套在接地体的顶部。 使用大锤敲打接地体时,要把握平稳,不可摇摆,锤击接地体保护帽正中,不得打偏,接地体与地面保持垂直,防止接地体与土壤间产生缝隙,增加接触电阻影响散流效果。 敷设在腐蚀性较强的场所或土壤电阻率大于100Ω·m的潮湿土壤中接地装置,应适当加大截面或热镀锌。

接地装置安装工艺标准

接地装置安装工艺标准 1 适用范围 本工艺适用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体及接地干线安装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主材:钢材有扁钢、角钢、圆钢、钢管等,使用时应采用热镀锌。产品应有材质检验证明及产品出厂合格证。 2.1.2 辅材:有镀锌铅丝、螺栓、垫圈、支架,电焊条、氧气、乙炔、预埋铁件、塑料管、油漆(红与白)、防腐漆、银粉、黑色油漆等。 2.2 主要机具: 电锤、冲击钻、电焊机、气焊工具、手锤、钢锯、压力案、铁锹、铁镐、大锤、桶,线坠、卷尺、紧线器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接地体作业条件:按设计位置清理好场地;基础底板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完;桩基内钢筋与柱筋连接处已绑扎好。 2.3.2 接地干线作业条件:支架安装完;保护管已预埋;土建抹灰完毕。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3.1.1人工接地体安装:接地体加工→挖沟→安装接地体→接地体间的扁钢敷设→核验接地体。 3.1.2自然基础接地体安装:基础或工程桩及承台自然接地体→接地体钢筋连接及色标→核验接地体。 3.1.3 接地干线安装: 1) 室外接地干线敷设:接地干线制作→挖沟、埋设。 2) 室内明敷:预留孔与埋设支持件→支持件固定→接地干线安装。 3.2 人工接地体安装 3.2.1 接地体加工:根据设计要求的数量、材料规格进行加工,材料一般采用钢管和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如采用钢管打入地下应根据土质加工成一定的形状,遇松软土壤时,可切成斜面形,为了避免打入时受力不均使管了歪斜,也可加工成扁尖形,遇土质很硬时,可加工工成锥形。如选用角钢时,应采用不小于40×40×4mm的角钢,切割长度不应小于2.5m, 角钢的一端应加工成尖头形状。 3.2.2 挖沟:根据设计图要求,对接地体(网)的线路进行测量弹线,在此线路上挖掘深为0.8~1m、宽为0.5m的沟,沟上部稍宽,底部渐窄,沟底如有石子应清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