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旋转30°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合集下载

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在煤矿开采工作中,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工作是一个危险环节。

因此,必须针对这些工作采取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以避免人身伤害和设备损坏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

末采安全技术措施测区检查在采空区区域,我们应在开挖前进行煤层和煤层顶板的测区检查,以确定该地区是否存在煤层顶板断裂或运动的迹象。

并且,应根据煤层顶板质量情况,采取不同的支护方式。

预加应力支护和加强预防性措施在进行末采作业前,应对煤层顶板进行预加应力支护,以确保煤层顶板稳定性。

对于高应力岩层,可以适当增加支移距离或减小支护间距,并加强压实支护作业。

同时,采取预防性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如确保支护系统的连续性、加固矿柱和立柱的稳定性等。

严格控制速度在末采作业中,快速的工作方式不利于安全,而且可能会损坏设备和工具。

因此,应通过控制车速、控制煤机速度等方式,让末采工作恢复平静。

收尾安全技术措施煤层顶板支护在收尾作业中,煤层顶板支护也是十分必要的。

应根据煤层顶板的质量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锚杆支护、钢架支护、预应力锚杆支护等。

煤层底板和煤柱的处理在完成末采作业后,一些煤层底板部位和煤柱会出现缺陷或剥落的现象。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煤柱、加铺煤床等。

同时,对于一些明显出现松动痕迹的煤柱,应该采用现场注浆等技术,加固煤柱稳定性。

审查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在收尾作业中,各类设备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这些设备出现故障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因此,在收尾作业中,应该审查各类设备的运行状态,如煤机、输送机、支护机、通风机等,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总结末采和收尾作业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也是危险环节,必须在这些环节中采取严格的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完好。

以上介绍了末采和收尾作业中的一些安全技术措施,矿山工人必须在实际生产中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

工作面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

工作面回收安全技术措施.docx

工作面回收安全技术措施5304综采工作面现已具备回收条件,根据机电部安排,由我单位负责工作面三机设备的回收,为确保此项工程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一、设备概况:1、采煤机:德国艾克夫公司生产,型号为SL-500,总重量约126吨,机身除滑靴、行走箱外最小重量约40.7吨。

2、工作面运输机:采用山西煤机&HB公司生产的SGZ1000/1710刮板输送机一部。

机头架20吨,运输尺寸4075*2056*1580mm;机头过渡槽约10吨,运输尺寸4750*1906*920mm;机头底座7吨,运输尺寸5075*1855*240 mm;机尾底座5.8吨,运输尺寸6105*1505*200mm。

3、转载机及自移式皮带机尾:均采用山西煤机厂&HB公司生产的SZZ1200/375转载机及14PZYD 型自移式皮带机尾。

转载机机头架9吨,运输尺寸3330*1678*1148mm;机尾底座21吨,外形尺寸5175*1742*1358mm;自移式皮带机尾活动架体11.35吨,外形尺寸4348*1930*1280mm;伸缩机尾固定架体9.45吨,外形尺寸5260*1965*508mm。

4、破碎机:山西煤机厂&HB公司生产的PCM375型破碎机,破碎机约28吨,外形尺寸1505*1742*1358mm。

5、皮带输送机:采用晋煤集团机修厂生产的DSJ-140/250/3×400型可伸缩带式输送机一部,全长200米,皮带上方安装一台除铁器。

6、乳化液泵、喷雾泵:无锡威顺BRW-400/31.5型乳化液泵3台,无锡威顺BPW/13.2X4A 型喷雾泵2台,XP-WSG2500泵箱2台,清水箱2台。

7、负荷中心:(1)移动变电站: KBSGZY-2500/10型移变 2台(2)移动变电站: KBSGZY-1250/10型移变 2台(3)天津贝克PROMOS系统:三机设备使用一套负荷列车组成:11.4KW绞车→高压过滤站→乳化液泵→乳化液箱→乳化液箱→乳化液泵→乳化液泵→水处理器→喷雾泵→清水箱→清水箱→喷雾泵→蒸饭箱→照明综保→主控室→1000KVA移变(转载机)→2500 KVA移变(采煤机)→1000KVA移变(破碎机)→2500 KVA 移变(工溜)(损坏)→2500 KVA移变(工溜)需回收的设备有:1.4米皮带输送机、刮板运输机、采煤机、转载机和破碎机、自移式皮带机尾、负荷列车、单轨吊、除铁器、电器设备以及相关负荷电缆。

采工作面回采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采工作面回采防突安全技术措施

采工作面回采防突安全技术措施概述采煤工作是煤矿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采煤工作面回采防突安全技术措施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分别介绍如何从预防、监测、响应和应急处置四个方面保障采工作面回采防突安全。

预防合理布置工作面在开采煤层时,要避免过高的采高和开采留顶现象,同时,要根据不同的煤层地质条件,在布置采场、工作面的位置时,注意避免采场最低点出现输水等易发生危险的地点。

此外,还应循序渐进地进行开采,缓慢向采进方向推进,合理处理掉落岩层。

加强通风系统和瓦斯治理设施的建设充足的新风量和瓦斯浓度低是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保证的前提条件。

为此,需要加强通风系统和瓦斯治理设施的建设,改善采空区气流分布,提高采空区煤层的抽采效率,控制采空区气流量和瓦斯浓度,减少瓦斯积聚和煤尘爆炸的风险。

监测实时监测煤层运移状态在采煤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层的运移状态是影响工作面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需要对煤层运移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判断煤层中的应力分布状况,掌握采动过程中煤层运移的状态和速度,及时发现可能导致采空区错断或塌陷的隐患。

监测瓦斯和煤尘浓度变化要及时发现和预防瓦斯和煤尘爆炸事故,需要安装煤尘浓度传感器和瓦斯传感器,对采工作面周围空气中的瓦斯和煤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当瓦斯和煤尘浓度达到一定的预警值时,可以及时采取维护和处理措施,避免瓦斯发生爆炸。

响应双重安全相互协同在双重安全的基础上,要严格执行工作面警报制度。

当发现煤层运移和瓦斯浓度超标等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发出工作面警报,采取迅速撤出人员和停产、降锚等措施,确保工作面回采安全。

多方合作协同作战在采工作面回采防突安全过程中,煤矿职工和应急救援人员应密切协作,了解工作面情况和现场情况,并充分掌握有关应急处置知识和技能,以保障应急处置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应急处置应急预案在采工作面回采防突安全准备工作中,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建立安全与应急人员和设备的相互配合机制,重点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以及现场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等。

工作面旋转30°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工作面旋转30°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工作面旋转30°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文件编号:KG-AO-4882-17 工作面旋转30°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正式)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概况:3上903工作面现已安装完毕,准备进行试生产。

工作面老顶为中砂岩,平均厚度为27.9m;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为 1.35m;伪顶为泥岩平均厚度为0.2m。

布置175架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由于工作面切眼与运输巷呈118°夹角,为保证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机尾需调采135m(至5#点前20m处)。

为确保工作面转采期间的安全生产,特提如下安全技术措施,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二、技术措施:1、工作面转采期间以机头为定点集中调采机尾;调采机尾采用短长刀相结合的方法,以机尾每割3刀进1.8m为一个循环,具体方式如下:第一刀:工作面自机头向机尾割一个通刀,在机尾端部斜切进刀。

35#架至机尾段面溜跟机推移0.6m,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30#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调,顺成一条直线。

第二刀:煤机自机尾向机头割煤,后滚筒至30#架后停机。

机尾至70#架面溜推移0.6m,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70#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调,顺成一条直线。

工作面旋转30°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旋转30°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3 上 903 工作面现已安装完毕,准备进行试生产。工作面老顶为中砂岩,平均厚度为 27.9m;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为 1.35m;伪顶为泥岩平均厚度为 0.2m 。布置 175 架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由于工作面切眼与运输巷呈 118°夹角,为保证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机尾需调采 135m(至 5#点前 20m处) 。为确保工作面转采期间的安全生产,特提如下安全 技术措施,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3)充分利用侧护板和液压单体支柱及时调整支架支护状态,使支架和面溜垂直,支 架中心线与面溜推移方向保持在±5°之间。支架顶梁与推拉杆对中,架间距均匀,严禁出 现支架歪斜、挤咬及倒架现象。
4)调采机尾过程中,工作面移溜顺序必须从机头方向向机尾依次进行严禁反向或多 头同时整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端头与超前支护 1)机头端头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增大支护密度,每平方米不少于 1 棵支柱。
1 、工作面转采期间以机头为定点集中调采机尾;调采机尾采用短长刀相结合的方法, 以机尾每割 3 刀进 1.8m 为一个循环,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刀:工作面自机头向机尾割一个通刀,在机尾端部斜切进刀。35#架至机尾段面 溜跟机推移 0.6m ,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30#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 调,顺成一条直线。
在整个调采过程中若支架、面溜出现挤咬、拱等现象,可适当推移机头,但调采期间 机头推进不得超过 2m 。工作面调采期间,若面溜与转载机搭茬不合理时,可适当调斜转 载机,或增长、缩短工作面运输机。
1 、移架、推溜的具体要求
1)调采过程中,必须拉线并按线移架,每个循环必须割一个通刀,确保工作面成直 线。
2)顺茬段支架应及时伸出前探梁,打出护帮板,护顶、护帮,严禁空顶现象的发生。

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汇报人:日期:contents•回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措施•收尾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目录•应急预案与安全防护•法律法规与制度保障回采工作面末采安全技术措施在末采前,应对回采工作面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煤层厚度、倾角、断层、褶曲等,以确保安全末采。

地质条件评估对采煤机、支架、输送机等关键设备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故障风险。

设备安全检查通过瓦斯监测数据,预测末采过程中可能的瓦斯涌出量,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瓦斯涌出量预测末采前的安全评估顶板管理瓦斯防治防火管理水害防治末采过程中的安全技术措施01020304加强顶板支护,确保支护质量,防止顶板冒落事故。

加强瓦斯抽放,确保工作面瓦斯浓度不超限,防止瓦斯爆炸事故。

严格控制火源,加强电气设备维护,预防火灾事故。

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发现水害征兆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害事故。

设备撤除安全:在撤除设备时,要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地撤出工作面,防止设备损坏或人员伤亡。

安全检查与记录:对末采后的工作面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记录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确保安全生产。

巷道维护:对回采巷道进行及时维护,确保巷道稳定,防止巷道变形或冒顶。

通过以上回采工作面末采及收尾安全技术措施的严格执行,可以有效降低煤矿事故风险,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末采后的安全检查与处理收尾工作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收尾工作开始之前,必须确保所有设备关闭并断电,以防止任何意外的启动或操作。

设备关闭与断电材料清理设备拆解与运输彻底清理工作面上的所有剩余材料,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对于需要拆除的设备,应按照安全程序进行拆解,并确保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对人员或环境造成伤害。

030201设备、材料的清理与处置顶板与支护检查检查工作面的顶板和支护结构,确保其稳定性和完整性,及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气体检测对工作面进行气体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如有有害气体存在,必须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

工作面旋转°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旋转°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旋转°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工作面旋转30°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3上903工作面现已安装完毕,准备进行试生产。

工作面老顶为中砂岩,平均厚度为27.9m;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为1.35m;伪顶为泥岩平均厚度为0.2m。

布置175架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由于工作面切眼与运输巷呈118°夹角,为保证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机尾需调采135m(至5#点前20m处)。

为确保工作面转采期间的安全生产,特提如下安全技术措施,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二、技术措施:1、工作面转采期间以机头为定点集中调采机尾;调采机尾采用短长刀相结合的方法,以机尾每割3刀进1.8m为一个循环,具体方式如下:第一刀:工作面自机头向机尾割一个通刀,在机尾端部斜切进刀。

35#架至机尾段面溜跟机推移0.6m,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30#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调,顺成一条直线。

第二刀:煤机自机尾向机头割煤,后滚筒至30#架后停机。

机尾至70#架面溜推移0.6m,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70#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调,顺成一条直线。

第三刀:煤机反刀,自70#架向机尾割煤一刀,在机尾端部斜切进刀。

机尾至105#架面溜推移0.6m,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105#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调,顺成一条直线。

第四刀:煤机自机尾向机头割煤,后滚筒至105#架后停机。

机尾至140#架面溜推移0.6m,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140#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调,顺成一条直线。

第五刀:煤机反刀,自140#架向机尾割煤一刀,在机尾端部斜切进刀。

面溜机尾推移0.6m,全面支架拉线顺成一条直线;然后煤机从机尾向机头割一通刀,做为第二个循环的第一刀,以此为循环直至调采结束;在整个调采过程中若支架、面溜出现挤咬、拱等现象,可适当推移机头,但调采期间机头推进不得超过2m。

回采工作面初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初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回采工作面初采的安全技术措施回采工作面初采作为井下煤矿工作的一项基础和关键工作,对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在回采工作面进行初采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来确保工人和煤矿设备的安全,同时最大程度地保障煤炭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回采工作面初采的安全技术措施1、煤矿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实在回采工作面进行初采之前,必须先落实煤矿安全管理规定,包括设备检查验收、工人培训考核等各项工作。

同时煤矿所管理的所有煤炭资源必须全部存放在煤炭仓库内,禁止在煤炭堆放区域内进行人员进出或驾车通行等操作,以免引起堆放地面崩塌等不安全现象。

2、工作面支护机械的安装和调试在回采工作面开始采煤之前,必须先安装好工作面支护机械,对支护机器进行调试和检查,确保支护机械的正常使用,遵循煤矿管理的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避免因支护机械掉落或出现故障等情况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

3、通风系统的稳定运行工作井的通风系统是保障煤矿工人健康和安全的重要部分。

对于回采工作面的初采,必须在井下通风系统正常运行的条件下进行,确保无毒有氧的井下环境。

同时,在通风工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通风系统设备,为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4、煤矿瓦斯的检测和处理回采工作面初采时,必须对回采矿田的瓦斯进行检测和处理,避免瓦斯的积累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同时,在进行瓦斯检测的过程中,需要对瓦斯的周围环境进行检查,并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瓦斯抽放设备,瓦斯管道通风等措施,保证工作面的安全运行。

5、操作规范和人员安全防护对每个从事回采工作面初采的工人,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煤矿安全管理规定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耳塞、口罩、安全帽、防护眼镜等安全器材,避免因煤尘、噪声等影响工人的生命安全。

6、预防火灾和防爆设备的应用回采工作面初采时,必须注意预防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因此,必须按照煤矿管理的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操作,严禁在回采工作面区域内使用明火,同时,需要定期对回采工作面区域的火灾隐患进行检测和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GD/FS-7671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工作面旋转30°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工作面旋转30°回采的安全技术措施
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概况:
3上903工作面现已安装完毕,准备进行试生产。

工作面老顶为中砂岩,平均厚度为27.9m;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为1.35m;伪顶为泥岩平均厚度为0.2m。

布置175架液压支架支护顶板。

由于工作面切眼与运输巷呈118°夹角,为保证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机尾需调采135m(至5#点前20m 处)。

为确保工作面转采期间的安全生产,特提如下安全技术措施,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

二、技术措施:
1、工作面转采期间以机头为定点集中调采机尾;调采机尾采用短长刀相结合的方法,以机尾每割3刀进1.8m为一个循环,具体方式如下:
第一刀:工作面自机头向机尾割一个通刀,在机尾端部斜切进刀。

35#架至机尾段面溜跟机推移0.6m,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30#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调,顺成一条直线。

第二刀:煤机自机尾向机头割煤,后滚筒至30#架后停机。

机尾至70#架面溜推移0.6m,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70#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调,顺成一条直线。

第三刀:煤机反刀,自70#架向机尾割煤一刀,在机尾端部斜切进刀。

机尾至105#架面溜推移0.6m,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105#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调,顺成一条直线。

第四刀:煤机自机尾向机头割煤,后滚筒至105#架后停机。

机尾至140#架面溜推移0.6m,支架拉线顺成直线;机头排头支架不动,140#架至机头段支架拉线微调,顺成一条直线。

第五刀:煤机反刀,自140#架向机尾割煤一刀,在机尾端部斜切进刀。

面溜机尾推移0.6m,全面支架拉线顺成一条直线;然后煤机从机尾向机头割一通刀,做为第二个循环的第一刀,以此为循环直至调采结束;
在整个调采过程中若支架、面溜出现挤咬、拱等现象,可适当推移机头,但调采期间机头推进不得超过2m。

工作面调采期间,若面溜与转载机搭茬不合理时,可适当调斜转载机,或增长、缩短工作面运输机。

1、移架、推溜的具体要求
1)调采过程中,必须拉线并按线移架,每个循环必须割一个通刀,确保工作面成直线。

2)顺茬段支架应及时伸出前探梁,打出护帮板,护顶、护帮,严禁空顶现象的发生。

3)充分利用侧护板和液压单体支柱及时调整支架支护状态,使支架和面溜垂直,支架中心线与面溜推移方向保持在±5°之间。

支架顶梁与推拉杆对中,架间距均匀,严禁出现支架歪斜、挤咬及倒架现象。

4)调采机尾过程中,工作面移溜顺序必须从机头方向向机尾依次进行严禁反向或多头同时整修。

3、端头与超前支护
1)机头端头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增大支护密度,每平方米不少于1棵支柱。

2)超前支护方式执行规程要求。

三、安全措施:
1、工作面生产前,工作面1#~30#架必须铺金属网,防止支架频繁调整顶板破碎坠落伤人;金属网规格为6×1m,扎丝采用14#铁丝,沿工作面走向搭茬不少于400mm,倾向搭茬不少于200mm,连网采用三花眼连接,扣距不大于200mm,扎丝拧紧不少于三圈,扎丝头要握入网内。

2、加强支架和泵站的检修工作,保证泵站压力不少于30MPa,支架初撑力不低于24MPa,保证支架前梁和护帮板正常使用,杜绝自动降架现象。

3、工作面割煤过程中,各顺茬点梁端距较大时,必须及时伸出前探梁支护顶板,确保梁端距不超过340mm;若片帮严重,空顶面积较大时必须及时移超前架;必要时可在支架上方卧穿大板维护好梁端顶板。

4、工作面两端头及调架用的单体支柱必须拴好
可靠的安全绳,支柱与金属接触时应加垫木料,使用单体支柱进行调架推溜等工作时,必须采取远方供液的方式,作业人员躲开支柱倾倒、崩滑的方向和可能波及的区域。

5、调架应采取小循环、多次调架,禁止一次调架量超过0.5m。

6、顶板破碎调架时,采取边拉边调,带压调架等方式,所有人员必须闪开掉矸所波及范围。

站在安全地点用长把工具找掉悬矸,待所有人员躲开后再调架,支架调到位后,及时将支架升实,防止顶板掉矸伤人。

7、调架时,人员要站好位,观察好支架两侧顶板及邻架状况,防止顶板掉矸或片帮伤人。

用单体支柱移架或调整支架时,单体支柱应拴好安全绳,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采用远方控制供液方式,单体支柱应
支设在支架能够承载且不易崩滑的部位。

8、调架期间,上下10架液压支架严禁随意动作,操作阀必须安专人看守。

调架期间,现场必须有一名工长以上管理人员统一支护,作业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整、支护完好、不受调架时支架及支柱倾倒、崩滑威胁的安全地点,调架期间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9、人员进入机道及煤壁侧时,煤机必须停电,打开煤机隔离开关及滚筒离合器,同时闭锁面溜,作业期间必须设专人看守煤机启动按钮及隔离开关,严禁其他人员私自操作煤机。

煤机送电或解除面溜闭锁前,必须确认机道及煤壁侧作业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操作。

10、作业前必须先认真观察顶板及煤壁情况,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站在有效支护空间内,用长
把工具找掉顶帮部的悬危煤矸,护帮板护帮要有力。

梁端顶板(顶炭)破碎及煤壁松软有片帮危险时,进入机道及煤壁前必须打好贴帮柱维护好顶板,腰实煤帮,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

人员进入煤壁侧作业时必须设专人进行监护。

11、所有支架初撑力不得低于24MPa,如出现支架自降现象及顶板压力较大、支架支护强度满足不了有效支撑顶板时,要在支架顶梁、悬臂梁下打单体液压支柱加强支护,支架要坚持多次注液。

12、所有支设的单体支柱要拴牢安全绳,安全绳与支柱的固定点不应低于支柱高度的2/3。

支柱必须保证有效支撑,初撑力不得低于90KN,底板松软、支柱钻底量超过100mm时,必须穿铁鞋(铁鞋直径φ≥350mm)。

若出现失效的单体支柱和损坏的大板要及时更换。

13、回柱必须使用带长绳的专用卸载手把。

回柱时作业人员必须闪开推棚、落棚、支柱倾倒、崩滑可能波及的区域。

14、人员调架抬扛单体支柱时,必须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行走时,要注意头、脚部不被碰、拌,放下物料时,必须事先商定一致,先放下一端再放另一端,严禁抛掷。

防止挤手碰脚现象的发生。

15、每个循环结束,工作面支架必须及时调整,确保支架与面溜垂直。

16、其它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上903工作面作业规程》及《3上903工作面初采、初次来压及初次放顶的安全技术措施》中的有关规定。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