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多余人”形象【初稿】

多余人不多余——浅析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几位

“多余人”形象【初稿】

摘要:“多余人”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一代的作家们眼观世事、心系社会,创作出这样一系列形象:他们中有孤独者魏连殳、怯懦者觉新、精神流浪汉方鸿渐,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这一现象是在时代环境、知识分子自身、俄罗斯文学的多重影响下形成的。他们蕴含了丰富而深远的社会意义,更包含了深邃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多余人”;现象;性格;成因;意义

一、“多余人”现象

文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前进、逐渐丰富的历史。中国现代文学中“多余人”现象的发展和演变也是一个历史过程,随着时代的推进,“多余人”形象在逐渐变得鲜明和丰满,“多余”从事业一步步渗入到爱情、婚姻当中,进而表现在他们整个人生。这些“多余人”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家庭环境下,个性气质和思想观点不尽相同,表现在生活上的行为方式亦是各有各样:

(一)孤独者魏连殳

魏连殳生活在辛亥革命失败、五四大潮尚未崛起的无比黑暗的年代,这样的时代和社会不能也不会给他这个在新思潮呼唤下觉醒的知识分子提供用武之地。魏连殳原本是旧传统旧势力的激情反叛者,但是社会把这个善良正直、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逼上了绝境,当他面对比新思潮更加庞大的旧势力的压迫时,不得不为了苟活去当封建军阀杜师长的顾问,时常与先前他憎恶的墨客奉承应和,他感到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失去了以往和旧势力斗争的独立人格,在现实面前败下阵来,成了“多余之人”,在封建势力高压下走上了绝路。在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他承担痛苦、折磨和煎熬。他也曾经用他觉醒的灵魂向中国传统文化和黑暗丑恶的政治势力进行过抵抗,向麻木的中国人发出过启蒙的呼声,但最终他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失去了勇气,成了时代的落伍者。他缺乏执着于信念的坚强意志,在强大的黑暗势力面前,在个人与社会的冲突中,只能采取消极顺应的形式:调整、缓和与旧势力的矛盾。这时他难免成为一个失败者,苟且生存。“他行动意志的软弱,扰乱了参与社会变革的步调……最终只能清醒地咀嚼降低人格尊严的痛苦”。[1]46

《在酒楼上》中,已是中年的吕纬甫徒生感叹道:“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2]27魏连殳亦如此,当他年轻时的理想与雄心遭遇残酷的社会打击时,剩下只是飘零的泡沫和破碎的灵魂。在社会中四处碰壁,找寻不到位置后,只有退回到一个小角落,暗自伤神独自感怀,终于在极端孤独中死去。然而,就连他死后也不得不躬行先前所憎恶的一切——旧时的葬仪、生辰八字、披麻戴孝、装腔作势的号哭,还有金光闪闪的军服。

魏连殳的失败是悲惨的,是在个人主义反抗道路上彻底的毁灭。他的失败说明单靠个人反抗旧社会是不会有什么出路同时更不会有何积极成果,甚至还会走

上相反的、与旧社会同流合污的道路。鲁迅先生在这个形象中,艺术地概括了辛亥革命后许多不满现实、要求改革,但又脱离人民,因此最后一事无成的知识分子共同的悲剧命运。

(二)怯懦者觉新

巴金在他的代表作《家》中,成功地地塑造了个一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高觉新应是其最见功力者。他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却又不敢付诸行动的“多余人”,是当时社会悲剧的牺牲品。

觉新,生活在20年代初四川的一个封建官僚地主之家。这个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以封建宗法礼教进行统治,和“五四”以后涌现的新的社会思潮,必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而觉新就不幸处在这种矛盾的中心。觉新应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拥有那个时代小知识分子的基本特征:本分、正直、善良,自小聪慧,平时成绩优异,毕业时名列前茅。他又是高府的长房长孙,生活优渥,相貌清秀。他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曾打算到上海或北京有名的大学深造,还想过要到德国深造留学,梦想自由恋爱。从这些可以看出,觉新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可他的这些理想和抱负在长辈的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他们早为他安排好了工作,并且为他找了一个“合理”的妻子,要他一毕业就结婚。

在这样一个专制的大家庭中,觉新的性格、心理特征都显示出明确的“多余人”的特征。他热烈地爱着表妹梅,却只是深深地埋在心里,连他的兄弟觉民都在怀疑:“那么为什么我们就看不出他一点表示呢?他连梅表姐的名字也很少提到。照你说来,岂不是心里越是爱,表面上便应该越是冷淡吗?”[3]169经过分析发现觉新清楚地知道爱情应当是神圣的,可是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不允许他追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瑞珏才是其合理合法的妻子,其他任何的非分之想都是违背常理、不合规矩。对于兄弟们的责难,觉新没有任何反抗,而选择了接受,他明白兄弟们的不满是源于何处,但他却没有勇气和能力反抗。另外,觉新还有一种不同于寻常的忍耐力,能无条件接受不公平的待遇,有泪自咽,强颜欢笑,一个人默默忍受一切悲苦。“我承认自己是懦夫,我不敢面对生活,我没有勇气。”[4]239从觉新这话我们可以看出觉新的又一个性格:怯懦,他强烈反对长辈安排给他的工作和婚姻,却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敢逃婚。他永远都停留在封建礼教的牢笼中不能自拔,牺牲自己的自由和意志。

觉新的内向、顺从、谦卑、懦弱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个自我是片面的、扭曲的,他被封建礼教压缩在极其狭小的空间里,不能发挥个人的智慧,也无法追求自由等正当权利,他的存在的确是渺小而‘多余’的。

(三)精神流浪汉方鸿渐

当抗战烽烟燃烧起来的时候,钱锺书笔下的方鸿渐留学归国,走进了他的生活“围城”中,他那没有结果的爱情、一无所有的事业以及身处难以自拔之家庭,让这个知识分子青年成为一个“笼内鸟”“城外人”。作为一个留学欧美的青年知识分子,方鸿渐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思想,他有自己的追求,追求爱情自由,追求符合自己理想的事业。但是他所生活的社会和家庭都是一个被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所笼罩的特定环境,决定了他必然深受传统道德观念的熏染,再加上身处战乱年代,缺乏安定的环境,使得他在追求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一种软弱与无能,必然以失败结尾。

“方鸿渐性格中的最大特点是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

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常常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发自本性的怯懦,迷茫和盲动性。”[5]3早在大学读书期间,方鸿渐便萌生自主恋爱的念头,但在父亲的痛骂下,顿时“吓矮了半截”,一下子便打消了自己的念头,开始读叔本华的哲学,自我安慰地对同学们说:“世间哪有恋爱,压根儿是生殖冲动。”在这里,方鸿渐的怯懦性格就暴露无遗了。在归国的游船上他周旋于苏文纨和鲍小姐两位女士之间油嘴滑舌,快活之极。他的幽默赢得了苏小姐的青睐,但他却独爱苏小姐的表妹唐晓芙,可气的是在苏文纨的搅和下,唐小姐误会了他,当他失去这个一生中最心爱的女性时,心瘦弱到了极点,如一个与人世隔绝的鬼魂,不知所措。但方鸿渐此时却不得挽回局面的勇气,只是呐呐的说:“你说的对,我是个骗子,我不敢再辩,以后决不来讨厌了。”[6]198-200然后站起来就走。在这把握幸福的关键时刻,他不是积极主动的去争取和解释,却把本来幸福的爱情结束得那么轻率,这不能不说是他本性上的怯懦。他从不敢直面内心的痛苦无奈,只是一味回避。之后便被孙柔嘉给“设计”进入了婚姻的圈套中。然而在这段婚姻中,孙柔嘉与方鸿渐矛盾重重,使他更觉孤单无助,最终以离婚收场。在事业上,他本可以凭借真才实学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然而,在北平上大学时他学不了土木工程,从社会学系转至中文系,但他“既不钞敦煌卷子,又不访《永乐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国文献,更不学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四年中倒换了三个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几门课,兴趣颇广,心得全无”[7]36,花三十美金买到美国克莱登法商专门学校的博士学位,回国后,被人明讽暗刺,方鸿渐顿生自卑感。后来在挂名岳父的点金银行办事也不遂心,于是他接受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邀聘,然而刚到三闾就遭到迎头一击,校长以其学历为由只聘他为副教授,所教课程也只是文学法院一年级无人肯教的伦理课。对于校长的欺骗以及威胁,初涉社会的方鸿渐表现出一种迟钝与忍让,觉得自己是一个被人收留的无处可去的孤儿,不但没有恨意,反而作感激涕零之状。学生对他所教课程不屑一顾、心存轻视,使他自卑感愈发强烈,心中充满愧疚却又没有勇气辞退。他自知懦弱,只得承认失败,不敢面对现实,被孙柔嘉连骂懦夫。经过思考,他将这一切归结于自己毫无生活经验,教的功课又非出自本愿,于是在这种自我慰藉中重拾自信、自尊。在终于忍受不了三闾大学的黑暗之后,他“毅然”辞去了工作,此后却在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四处飘荡。

方鸿渐没有的恰恰是把理想化为现实的动力和能力,他只能在顺境中肆意自己的想象,而不能在逆境中改变自己的命途。对他而言,除了退却就是逃亡,无望地徘徊、挣扎,决定他悲剧的一生。爱情婚姻的失败、事业一无所成,这些都注定了方鸿渐不可能如自己所愿生活,而只能成为一个无力把握自己运命、随意飘荡的“多余人”。

(四)典型性格

尽管这众多“多余人”生活的历史条件不同,个性气质和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但这些人物形象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与连续的发展轨迹,并有其必然的规律,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的“多余”这一典型特征。

“新旧观念、社会转型的裂变过程正是‘零余者’生长的温床”,[8]164,“零余者”即我们所说的“多余人”。他们虽都生活在社会动荡时期,却都幸运地学习了西方启蒙思想,对腐朽的专制表示出不满,他们思维的超前和意识的独立使他们在旁人还处在混沌不清之中时率先觉醒,以叛逆姿态不断反抗、冲击旧思想、旧传统;遗憾的是,他们都只是简单的接受了一些皮毛,所受的大部分教育都是

无用的,时刻感受到自己与传统有着无法分割的血肉联系,于是在这新旧之间他们处境黑暗,遭到社会现实的排挤而不能清楚地把握自己的命运,举步维艰,行动困难。尽管这些“多余人”有着聪明的头脑,敏锐的思想,但他们的顽固保守与愤世嫉俗,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没有改变的勇气,使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找不到自己的立足点和归宿,只得长时间生活在苦闷和忧郁中,变得颓废、消极,“生则于事无补,死亦于人无损”[9]158。再者爱情是虚无的,婚姻又没有以爱为基础。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形象特点,就是他们都感染了一种“时代病”:由于时代的必然性,他们的思想是新的,由于社会的继承性,他们在行动上是旧的。于是他们自然成了矛盾的集合体,无奈之中认为自己是是不幸、可怜之人,是“多余”的。

可以说,他们的一生是失败和痛苦的总和。他们都是聪明善良之辈,但又都成了与世无争、于世无补的现代“多余人”典型,他们都裹在自己所造的茧中不能解脱,看不到光明,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只能在走投无路之时,或以恶报恶来报复社会,或消极颓唐冷淡一切,以示抗争。

二十世纪的中国社会比十九世纪的俄国社会情况更加复杂,她除了处在封建专制制度的黑暗统治外,还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在复杂的阶级矛盾和尖锐的民族矛盾的双重夹击下,作为一个现代人,这些知识分子既没有延续古代英雄的抱负与力量,也不具有海明威式的硬汉的刚硬和毅力,在这样无休止的被动中,他们只能成为为别人轻视也不被自己重视的“多余人”。

二、“多余人”形象的成因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文学上出现这样一系列看似“多余”的形象?必19世纪俄罗斯文学中出现的“多余人”形象对中国现代作家们的影响是存在的。但最主要的是在当时的封建高压和列强抢夺下,有志之士们失去了斗争的勇气和力量,形成了“多余”的倾向,作家们有感于这样的状态,便在笔下呈现出这样一种形象。

(一)俄罗斯文学的影响

19世纪的俄国文学中,在屠格涅夫、契诃夫、莱蒙托夫等一批现实主义作家笔下出现了如叶甫盖尼·奥涅金、别林托夫、罗亭、奥勃洛摩夫等等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他们被赋予一个新鲜的名字——多余人。“多余人”一词出自屠格涅夫的《多余人日记》,这个词描写的是一类人,他们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然不满现实,却缺乏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多余人”形象的产生使19世纪俄国文学跻身于世界先进文学行列。中国二三十年代“多余人”群像的出现,无疑受到俄国文学“多余人”的巨大影响。在现代二三十世纪的文坛上,中国的现代作家们从俄罗斯文学中得到启发,汲取精华,塑造了一批类似的“多余人”形象。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亦如十九世纪的俄国,东西方文化冲撞日益加剧、社会动荡不安,生活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中俄知识分子都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零余者”的高手。他对俄罗斯大家屠格列夫的《零余者的日记》情有独钟,以致其小说中的形象,多有屠格列夫笔下这个零余者的懊恼悲戚、孤独内向的性情。郁达夫笔下的这些“零余者”在精神特质上可能最接近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茑萝行》的主人公留学归来,却生计没有着落,从事教书的工作自觉甚不如意,银行的职位又落空。只将其所受的屈辱转化为

无端的虐待和责骂,转嫁到“包办妻子”身上。他自己也知道“在社会上虽是懦弱的受难者的我,在家庭内却是一个凶恶的暴君。”生活的艰难与婚姻的不美满,让我们的主人公不禁自怨自艾是“一个生则于事无补,死亦于人无损的零余者”,[10]24-26哀叹世界上无自己的位置。《沉沦》的主人公身世凄凉,孤身前往日本留学,时时感叹“孤冷的可怜”,在性的苦闷与弱国子民的自卑心理驱迫下孤僻独处,得了忧郁症,又感叹生的苦闷,走上自尽的绝路。郁达夫小说中的主人公们都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只是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他们显得如此的无能为力,处处碰壁之后是灵魂被扭曲,生命被虚度。

屠格涅夫对郁达夫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是全方位的。他描写的“零余者”形象与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有着许多相似之处。然而,郁达夫在接受了屠格涅夫影响后,对笔下的“零余者”进行了“本土化”的处理,他或愤世嫉俗或颓废浪荡,却并不因之而淡化自我特性,他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因而他们就具备了不同于“多余人”的特点,成为在社会的大转变中既找不到位置,又缺乏价值取向的知识者。这种人对于旧世界是一个反叛者,与广大民众又存在距离,在新旧文化的冲击中构成“多余人”不平衡的心态。

(二)本国环境的催生

时势造英雄,但不利的时代亦会毁灭人才。社会现实环境和时代背景的压抑使原本志气高昂的青年们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沉沦堕落。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专制黑暗统治摇摇欲坠,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在这个旧社会即将逝去,新社会尚未到来的历史转折关头,一些对现实不满,但又不能参与社会改革的“无用的好人”,都可能成为“多余的人”。瞿秋白便以“多余人”自况,主要强调现实与浪漫的矛盾及社会对“我”的压制;曹聚仁则卷在政治漩涡中又自称“不爱行动,”所以“处处显示出罗亭的性格。”

马克思指出:“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的本质、自己的生命表现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人的社会存在总是具体的、历史的,人生活在具体的群体里,一个人的健康发展只有在一个健康的群体里才能得以实现。而“多余人”们所处的群体却是与健康大相径庭,显得十分畸形。自辛亥革命的浪潮结束了清王朝统治之后,“五四”运动又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浪潮,但随着革命高潮的退落,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相勾结的专制统治便像一块镇在水中的基石,又浮现了出来, 继续维持着吃人的制度, 中国便重新沉落在麻木、停滞的黑暗里。鲁迅、郁达夫、巴金等作家们正处在这样的时代他们亲眼目睹青年知识分子们在这新旧交替中的矛盾与痛苦,内心深有体会,于是塑造了这样一批“多余人”。

郁达夫的《沉沦》集里,不少人物都呈现了“零余者”的性格,他们具有敏锐的思想,但“常规武器”仍然是烦燥、空叹、自虐和清泪, 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和人民走向厄运而手足无措。在鲁迅的小说中,对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非常之多。严酷的现实,使得鲁迅对于知识分子身上的弱点极为敏感而又深感痛苦,他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亲身感受出发,认真探索着知识分子苦闷仿徨的原因,以及他们的遭际、命运,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时代个性,色彩鲜明的知识分子形象,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旧知识分子在风云变幻的时代潮流面前的生活情景。

鲁迅的《孤独者》这篇小说所反映的就是这一时期即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换期里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及其令人窒息的黑暗现实。从另一角度看, 战斗的呐喊仍在继续, 全国的革命形势仍在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也在这社会大分裂、大变化、大矛盾的过程中急剧分化:有的高升了, 变成了反动派或反动派的狼犬;有的前进了,一如困顿孤独而不屈不挠的“过客”;有的退隐了,在失败后的“歧路”中陷入了“穷途”。魏连殳原是一个正直、善良、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他在贫困的境遇里遍尝人间酸辛, 饱鉴世态炎凉,也曾经历过辛亥革命风暴,接受过“五四”新思潮洗礼,这样一种生活经历,使他一度成为旧势力的坚决的叛逆者, 旧习俗的孤独的异路人,他常爱发议论, 且毫无顾忌, 凡事喜欢改变新花样,因为看透了旧制度所特有的产物—一虚伪、冷酷,故“对人总是爱理不理的”,但他冰冷面容下仍未失火热、善良之心——愿给失意者和小孩子以温暖。凡此种种, 使他为社会所不容, 他不得不在嘲笑、咒骂、排挤中打发时光, 在冰冷凄苦的环境中忍受着被侮辱、欺凌的精神苦刑,在亲手制造的“独头茧”里咀嚼着不可排遣的孤独、寂寞,再以后,流言追逐他,失业打击他,数千年传统的灰色人生迫他走向绝境。随着理想的破灭,黑暗吞噬了那最后一线光明, 他开始改变了,投进军阀怀抱乞求“实际”,躬行起“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实际上,他是在“胜利”的喧笑中独饮悲哀痛苦的冷酒, 并因此很快地,他便背负着不可愈合的内心创伤死去。

巴金所写的《家》中的觉新所代表的是一个生活在封建大家庭中,软弱无能,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多余之人。成都高家公馆这个封建大家庭正在逐渐走向衰落,但封建社会的制度还是一样黑暗、腐朽、罪恶,摧残人的生命。觉新受新思想的影响,清醒地认识到旧家庭和旧礼教对人的毒害,但是封建伦理道德,大家庭长房长孙特殊地位的约束,家业兴盛的重托将他生命的棱角消磨殆尽。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子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身份,他既有家族继承权的优先权,又有确保家庭健康发展的伦理责任。迫于这样的环境与特殊身份,觉新既是旧礼教受害者,又是它的维护者。只是在封建制度走向崩溃瓦解的时候,他的精神发生裂变了,觉新在新思想和旧制度的双重冲击下,对自己的行为选择充满怀疑与矛盾,处在这样的位置,却只能如此为之,只是他不仅失去了爱的权利,也失去了自由的权利,只能郁郁终生。

方鸿渐旅欧回国,正是一九三七年夏天,抗日战争硝烟四起。但方鸿渐不属于那些进步知识分子的行列,他远离这场战争,先在十里洋场的上海,继在湖南一个僻远的乡镇,围绕着生活、职业和婚姻恋爱等问题,进行着一场场勾心斗角的倾轧和角逐。这也是场战争,虽然不见硝烟,却处处闪现着旧社会你抢我夺的刀光剑影,腾跃着情场、名利场的厮杀和火拼;虽然没有肉体的伤亡,却时时看得到灰色的生活是怎样蚕食着人们的年华和生命,那恶浊的空气又是怎样腐化着人们的道德和灵魂。自然,这里也有真诚的友谊,善良的愿望;但这些在那个强大的旧社会壁垒面前,这些是显得多么软弱无力。方鸿渐父亲、岳父母及妻子孙柔嘉对他的期望都成了他不可逃避的压力,其他人恶意的找茬更让方感到人世的冷漠和无情,三闾大学的校长因为他的假文凭降级使用他而后又把他辞退,同事也给他找麻烦,他的言行受到监视并被恶意曲解,这些都使得方陷入痛苦的深渊而无以自拔,最终成为时代的“多余人”。

无论是魏连殳、觉新还是方鸿渐,在那个时代,我们都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他们的影子。他们有才有德,却无法施展出来,只能躲藏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独尝苦泪。作家们正是看到了这样一种状况,并为这样的情形担忧,内心也充满苦痛,又没有任何挽救的办法,只得将这种忧虑通过文字寄托出来。

三、“多余人”不多余

“多余人”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既存在于文学作品中,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多余人”作为社会的一类人,并不是真的多余,他们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一)社会意义

中国现代小说中”多余人“典型性格的形成、发展和最终毁灭,与俄国“多余人”一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过程,他们全面而具体地展现了中国现代动荡时期的社会面貌,谴责了那个使青年们终生碌碌无为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环境,表现了知识分子自身性格的懦弱,反映了青年知识分子们的精神变迁。他们的叛逆,则更多地具有探索人生真谛、追求真理的性质,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

“多余人”代表了全世界范围内由传统社会形态向到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他们是时代的先觉者,却饱尝无限的痛苦;他们固守传统,却时刻感受到自己内心传统与时代变迁的摩擦带来的阵痛。然而在旧社会即将逝去,新社会又尚未到来之时,先觉者总是会在宣传先进思想,启发人民智慧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固守者也在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呈现改革的艰难与复杂性。虽然他们最终由于外在的压力和自身的迟疑走向消极颓废,但在他们叛逆行为的背后所体现出的探索精神和生命价值无疑是具有超越时空和国界的普遍意义的。二十世纪的这一系列“多余人”对后世青年具有极大的启迪作用,使他们在面临社会变革和动荡时,能吸取“多余人”的历史教训,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经验,勇于面对现实,正确处理问题。

社会变革往往如浪淘沙,它成就了许多风流人物当然也淘出了不少失败者。可悲的是,这些人具备成为风流人物的机遇、才华和理想,却由于个人的思想、阶级局限等,跟不上历史潮流,看不到周围的光明世界,以灰色的眼光看待生活,消极对待,遗憾地与美好的未来失之交臂。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如果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才不得不生活在一个不合理的环境里,那么,不论对于谁,这都是一场不能避免的悲剧。因为在这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的不可实现”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这个人必然走上不归之路,成为不被时代接纳的“多余”。

事实上,“多余人”现象是常常存在的,无论是从我们后世的一些文学作品中,还是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或多或少找到一些觉新、方鸿渐的影子。在我们周围就存在着这样一种人,比如在我们当代有这样一些充满志向的的人,他们学富五车,有着高学历,充满抱负,却不能如愿将自己的才华施展出来,最终只能选择极端的手段结束生命,让人扼腕。

那么,“多余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的思想力量和悲剧命运在宣传先进思想,启迪青年人方面业绩非凡,其存在的意义是广泛而深远的。

(二)美学意蕴

“这一形象群体的巨大魅力,除了来自形象所蕴含的丰富而深远的社会意义外,还来自于形象所包含的深邃的美学意蕴。”[11]2

作为文学史上一个经典的人物系列,“多余人”每一个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无可替代,如孔乙己的迂腐、魏连殳的孤独、觉新的软弱、庄之蝶的放纵、方鸿渐的漂泊……但他们又具有相似的共性。他们这些形象,之所以使人印象深

刻,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做到了共性与个性,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形成了一个典型系列,构成了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文学即人学,离开了人与人的感情,文学的审美性就无从谈起,“多余人”来自灵魂深处的痛苦与挣扎,希望与绝望都体现了人性的深刻与复杂,“人性是小说的最后深度”[12]P256。通过“多余人”形象系列所作的审视和反思,是现代作家们对自我价值的觉醒和肯定,是对保守封闭的封建命运的反抗,也是对人道主义回归的深情呼唤。“多余人”自身的矛盾必然决定了这一类人物形象深切的悲剧性质,“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它带给读者一种绝望、痛彻心扉的美感,使我们对人性,对人的命运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更多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王吉鹏等.鲁迅作品新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2]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4]巴金.巴金选集·家[M].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

[5]代江平.社会悲剧的牺牲品——浅析巴金《家》中的觉新形象[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

科学校

学报,2005(1).

[6][8]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7]高巍.试论《围城》中方鸿渐的悲剧命运[J].文学教育, 2011(17).

[8]钱旭初.“五四”时期“零余者”形象浅析[J].学海,2003(5).

[9]郁达夫.郁达夫集·茑萝行[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3.

[10]郁达夫.中国现代文学名著文库:郁达夫经典[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4.

[11]胡云波.“多余人”艺术形象分析与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曹文轩.小说门[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华人形象

*本文原发表在《东方丛刊》,2002年,第二期。 早期美国华裔文学写作与‘华人形象’之间的互文关系 卫景宜 [摘要] 美国华裔写作在客观上与美国文化网络所营造的“华人形象”形成了一种对立、持续的互文关系。早期美国华裔写作受制于当时的政治文化氛围及受众现实,作者表达的余地有限。本文通过分析早期华裔英语文学代表性作品:“水仙花”笔下的华人故事; 黄玉雪的《五闺女》; 林语堂的《唐人街》和朱路易的《饮碗茶》, 说明身处不同历史时期的四位作家在表述华人和中国文化时采取各自不同的方式,但他们的写作都在主流霸权话语控制的英语世界展示了关于华人的“另种”言说,在不同的层面和程度上为华人进行“辩白”。事实上,华裔作家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及华人生活其本身就是一种“反话语”行为;如何应对主流霸权话语是华裔严肃写作无法回避的现实。 [关键词] 美国华裔早期写作“华人形象”的另种言说反话语 赛义德在《东方主义》一书的导言中对东方主义话语的生成做了精辟的描述:作为西方统治东方权力符号的东方主义是被西方人创造出来的一整套理论和实践,它经过人们的世代投资而成为一个关于东方的知识体系和文化网络并由此进入西方人的意识之中。[1]同样,被美国主流霸权文化历经百年建构并通过美国文化网络所传播和演绎的“华人形象”(stereotypes)构成了美国公众对华人的主要认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华人族群成员看待自己及本族文化的态度。美国主流文化借助权力和机构优势掌握了“表述华人”的话语权,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亚裔/华裔民权运动的发展带动了华裔文学的兴起,美国文化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成批参与主流对话的华裔文本,“表述华人”的话语权才开始发生转移。事实上,美国华裔英语表述的困境不只限于话语权的长期“失却”,而且还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华裔写作在客观上与美国文化网络所营造的“华人形象”形成了一种对立,持续性的互文关系。华裔作家不得不面对来自两个方面的牵掣:读者市场与族群意识,他们的写作往往在良知,诱惑和困扰的抗衡中进行,华裔作家即便完全讲述个人的故事也无法摆脱表现华人族群的象征意义。在此,詹姆逊关于第三世界文本都应当作民族寓言来阅读的著名断言用来概括美国华裔英语文学的特性倒是十分贴切。[2]如何应对主流霸权话语实质上构成华裔写作的内在驱动力。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中兴起的当代美国华裔英语文学体现了族裔意识的觉醒,直面华人所受的种族压抑,抨击美国主流文化塑造的“华人形象”,重新书写华人的历史与文化。然而,早期的美国华裔英语文学是个什么状态?它是怎样应对主流霸权话语的?本文将对此提出笔者的看法。 美国华裔文学界对华裔早期文本的研究开始于八、九十年代。与当时欧美女性主义文学研究提倡重新挖掘早期女性作家及作品相呼应,美国华裔文学界对早期华裔女作家及作品做了追溯性的研究,林英敏在她的专著《两个世界之间—华裔女作家研究》(Between Worlds—Women Writers of Chinese Ancestry,1990)首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自然空巢。由于有的老人终身未婚,有的老人虽已结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 子女死亡,造成空巢。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20》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华通明略和Lightspeed GMI于18日在北京发布,发布显示:中 国形象国际认可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形 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三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本次调查在延续往年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领导人和大型活动的评价等,涵盖了中 国整体形象、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详实、立体 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2020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2020年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1. 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相比2020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高出0.8分(总分为10分)。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是海外受访 者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同时,国内治理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 领导人形象成为新亮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拥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其治国理 政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在对受访9国领导人的认知调查中,习近平的认知度排在第四位; 在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能力方面,习近平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排在第二位,仅次于2020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2020年,高工LED通过对国内几百家主要LED照明企业的实地调查,结合对国内外LED照明行业领军人物的面对面采访,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为本报告的编写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依据。 本次调查广大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对全市出租车行业发展共提出286条意见和建议,经 归纳整理,主要有如下几方面问题。 在整治的同时,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市农办每年争取国债资金1000万元,利用养殖 污水粪便建沼气池,,每家农户补助1200元,每年建设沼气池8000 余个。畜牧部门还在三年内争取到3600万元的扶持资金,用于养猪小区的栏舍建设,2020年改进完善规模养 殖小区(场)76个,2020年再度改良小区(场)65个。 第三,过度迷恋网上交友,导致大部分中学生丧失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能力;同时, 中学生涉世未深,容易受骗,虚拟的网络世界并不像他们想象那般美好,不乏存在一些居 心叵测之人,例如,网上聊天引发网恋,在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这样不仅伤害了他们脆弱的心灵,而且也耽误了学业。 3. 中国发展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对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 倡议,海外受访者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议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从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到格里鲍耶多夫《聪明误》中的恰茨基,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一直到冈察洛夫《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罗莫夫,“多余人”形象几乎贯穿了整个十九世纪俄国文学。本文结合十九世纪时代背景和社会现状对这一形象加以探讨。 标签:“多余人”;普希金;格里鲍耶多夫;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冈察洛夫;时代背景。 “多余人”形象是俄国文学中十分重要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学现象,其主要特征是:出身上流社会并受到良好教育,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持怀疑主义世界观。他们一面明显感受到自己在受教育程度和道德上的优越性,一面持有社会消极心理,言行不一。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这些怀疑论者是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者,他们对时代的觉察,使其具有领导社会改革的可能性,在某种程度上也预示着变革。这一类人生活不幸,是处于与之成长的社会制度及生活方式的冲突中的矛盾体。俄国历史发展也证明了,“多余人”的存在并非偶然,而是与社会现状紧密联系。 “多余人”不幸的原因在于:首先,他们要么完全不自知其生活的社会现状及改革的急迫性,要么不愿或根本无法接受现状或改革;其次,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变化过于敏感,自我保护的本能导致其无力果断采取行动以改变现状。他们专注于自我剖析,擅长在日记、自白、书信中体现自我;然而他们不幸的根源就在于自知身处泥淖却心怀理想,内心在理想与现实中斗争。他们是一个独特复杂的群体,并非天之骄子,却本性自私,质疑一切,内向而偏激,因此注定成为陈腐旧制度的牺牲品。一言以蔽之,“多余人”貌似与社会水火不容,实则离不开这样的社会。 (一)俄国自彼得一世改革之后,从西欧国家引进上流教育,然而这与俄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严重不相符,矛盾日益激化。十二月党人起义后尼古拉集团的残暴统治更是愈演愈烈。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就是诞生于这一时期。他思维敏捷,谈吐高雅,言辞犀利且擅长雄辩,他流连于各种上流舞会,而内心深处却无法摆脱对虚无生活的厌弃和对达官显贵的嫌恶,精神上倍感孤独却又心灵早衰。奥涅金所属的贵族衰落阶层因其经济上的完全寄生性而无法全力推行资本主义。他既无法与所处环境中其他所谓有教养的上流社会沟通,又无法融入真正进步的阶层,只剩下拜伦式的装腔作势。 (二)格里鲍耶多夫笔下的恰茨基是“多余人”形象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体现。主人公恰茨基猛烈批判封建贵族纸醉金迷不思进取,讽刺他们只会怀念“奥恰科夫和征服克里米亚”时代。事实上,在俄罗斯文学中,恰茨基是向农奴主和保守分子的社会发起挑戰的第一人。他具有民主思想,踌躇满志想要拯救受苦人民,勇敢地大声宣扬人应该诚实服务,却不知如何付诸实际行动,最终沦为一个

中国人的精神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一) 首先不得不说辜鸿铭是一个天才。一个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个博士学位的超人。 这本书是1915年出版用全英文写成的《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而且此书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虽然我个人觉得部分思想也有极端之处,但是正如豆瓣ID黎旭所说,在辜鸿铭所处的那个几乎是要全盘否定东方文化的历史条件下,针对一种极端的思潮,或许只有用另外一种极端去予以抵制,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 此书,我看了前面三部分: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字里行间透露的作为中国人的名族自豪感,很多精神也的确是我们国人所拥有的。但是辜先生的部分解说也有偏颇,但是在那个时代来说,辜老先生对东方文明的宣传实在是功不可没无可厚非的。此书中表达的和描述的中国人是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产物。什麽是正义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如今在中国,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 当然关于中国人的精神,还需要我们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二) 近日用零碎的时间读完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其中的内容让我更深层次地领悟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真正的中国人的精神。 这本书的作者辜鸿铭先生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20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可见他当时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书中,辜鸿铭认为,要估价一种文明,必须看它“能够生产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他批评那些“被称作中国文明研究权威”的传教士和汉学家们“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中国人和中国语言”。他独到地指出:“要懂得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那个人必须是深沉的、博大的和纯朴的”,因为“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的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和纯朴,此外还有“灵敏”。 他认为中国人是特别讲礼貌的人。真正的礼貌的本质是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有礼貌,是因为他们过着一种心灵生活,他们知道自己的感受,因而也容易考虑别人的感受。中国人的礼貌,虽然没有日本人的礼貌那样周全,却让人舒服,因为它是,正如法国人完美表达的那样,是心灵的礼貌。相反,日本人的礼貌虽然周全,却不那么让人舒服,它可以说是一种排练过的礼貌--类似于戏剧作

第二课 国土被侵占的屈辱

第二课国土被侵占的屈辱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那些领土? 能力目标:能说出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那些领土。 情感目标:树立强国固疆的国防观念,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二、教学重点、难点: 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那些领土? 三、教法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 四、教具: 有关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请看一幅地图,这是我国清朝前期,国富力强时的地图,红色线是我们现在的国土边界,从地图中你们看出了什么?(课件出示)是啊,我们的国土变小了,他是怎样变小的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一块阅读交流中国国土被侵占的资料)为什么那么多的国土被侵占呢?今天我们一块交流一下,看看大片的国土是怎么被侵占的?(板书课题:国土被侵占的屈辱) 2、然而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腐败无能,俄、英、法、德、日、葡等国或用武力强行侵占,或签订不平等条约巧取豪夺,强占、强租中国一块块领土,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侵略、侵占?

3、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那些领土? (2)能说出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那些领土。 (3)树立强国固疆的国防观念,绝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二、讲授新课: 1、自读课文第一段,说说有什么感受?你有什么想说的? 2、沙俄侵略中国 学生讨论后回答 (1)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国的领土包括哪些? (2)1689年中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阻止了沙俄对我国的扩张,确定了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包括整个黑龙江与库页岛都是中国的领土。 2、<<尼布楚条约〉〉条约后,沙皇俄国进一步侵略中国,侵占了更多的领土。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一找沙俄有几次侵占中国领土,共侵占了多少领土? 沙皇俄国侵占了中国那些领土? 1871年侵占了新疆首府伊犁。 1892年强占了帕米尔地区以西2万多平方千米的领土。 1900年,侵占了江东六十四屯。 1914年,侵占了唐努乌果海。 3、请同学们想一想,我国的领土为什么被占领? 4、我们应该怎么做: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形象变化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经历了怎样变化 1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张梨学号10650142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国家、民族、文化,而且同一国家、民族、文化的人也千差万别,要说清楚中国在外国人眼中的形象的确十分困难。不过,总体而言,中国形象总是有一些关键的点,它们是整个国家形象的关键部分,它们直接影响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地位。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关键的点描述出来,也就差不多呈现了一个大致的中国国家形象了。这些关键点,也是构成国家形象的维度。具体而言,这些中国形象的关键点存在于中国自近代以来纵向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也体现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不同领域的横向维度。 西方看中国形象总得经历了一个从“乌托邦”到“意识形态”的过程。自《马可?波罗行纪》,中国就受到了西方人的景仰。当时西方社会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当时整个西方物质匮乏,贫穷落后,王权衰微,社会动荡不安,而当时的元朝富强、繁荣,但是有很多西方的商人和传教士来到中国,然后写游记等作品来写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其作品中不乏有很多夸张和虚构成分,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马可·波罗游记》,那时候的中国是一个由马可·波罗在他游记中创造的“真实乌托邦”形象,也正是马可·波罗的描绘,使西方人对中国充满无限想象。其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财富和强大有力的君权,这是贫穷、动荡的西方人最为向往和羡慕的。因而当时的中国在西方人眼里是典型的“乌托邦”形象。 18世纪70年代之前,欧洲对于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正

面的,但是少数作家的创作中,中国形象却与社会集体想象物相反的。如孟德斯鸠《法的精神》总体上把中国政府看成专制的;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嘲讽中国人缺乏“斗争精神”;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续编》等作品中把中国人描述为贫困、奸诈、愚昧而又自以为是。再如18世纪70年代之后,欧洲对于中国人的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是负面的,但是普希金的诗歌中却对“中国花园”、“中国长城”和“中国人”充满赞美之情。 而到了17世纪启蒙运动时代,中国和乌托邦形象只是为了批判本国的现状,中国的乌托邦现实假的乌托邦形象。1250年到1750年前后,西方塑造的中国形象是乌托邦的,肯定和美化的成分多,这是由这一个时期西方文化的需要所决定的。处于现代性萌发阶段的西方文化更多的是关心异己世界的超越性和批判性价值,而一个完美的世界可是使西方文化超越自身和改造自身。启蒙运动使中国形象向负面转化,中国形象中否定性的内容越来越多。这是中国形象在西方文化中的“他者”出现,不是要昭示西方文化的缺憾,而是要印证西方文化的完美和优越。 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形象就全面变成了“乌托邦的意识形态”,完全是负面的,1966年文革时期的中国唯一一次成为西方人眼中的真正乌托邦,1968年西欧发生大规模的学生运动时,学生们非常重视中国。他们认为只有中国才有真正的人道,并视中国为一种不满现实的理想主义情怀,从而想象出一个具有“真正的人道”的中国,而这显然并不符合中国当时的历史事实。

2019年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XX》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全球领先的市场调查及品牌咨询机构华通明略和 lightspeed gmi于18日在北京发布,发布显示:中国形象国际认可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迄今为止,这已经是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开展的第三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 本次调查在延续往年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领导人和大型活动的评价等,涵盖了中国整体形象、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和科技的国际形象与传播,更加详实、立体地呈现出国际社会对XX年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XX 年调查的主要发现如下: 1.中国形象的国际认可度稳步提升,海外民众看好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相比XX年,中国整体形象得分高出0.8分(总分为10分)。 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较大是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的主要印象。同时,国内治理被认为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2.领导人形象成为新亮点,中国xxxx拥有较高的国际认知度,其治国理政能力受到广泛认可。在对受访9国领导人的认知调查中,xx的认知度排在第四位;在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能力方面,xx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排在第二位,仅次于XX年新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 3.中国发展理念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对于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国际倡议,海外受访者有较高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其中,“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和“依法治国”是海外受访者最为熟知的 内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被海外受访者接受的比例最高。 4.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中国企业“走出去”对当地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海外民众最熟悉的十大中国品牌依次为:联想、华为、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海尔、阿里巴巴、中兴、海信、tcl、中国银行和中国移动。对中国产品的整体评价相较XX年有所提升,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依然是阻碍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导读:本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态度去面对生活、面对社会呢。青年是社会的希望和未来,对国家和民族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近,我阅读了有近代中国文化怪杰之称的辜鸿铭先生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这本书从真正的中国人,中国礼仪,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 《中国人的精神》原载1914 年的《中国评论》,1915 年更名《春秋大义》在京出版,并很快被译成德文,一时轰动西方。全书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明的价值,在当时中国文化面临歧视、中华民族遭受欺凌的情况下,其影响尤为特殊。 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在这部著作中辜鸿铭把中国人的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人的精神第一个就是绅士性。是没有强硬、苛刻、粗鲁和暴力。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庸俗、愚昧、狡黠的,但却并不可怕没有侵略性,没有荒唐,没有邪恶。中国人确实有很多缺点,但这些缺点中却又透露出几分可爱。第二种精神就是强烈的同情心。真正的中国人过着一种感情的受人类影响的生活,可能有时会被人说成忽视了应该做的事情但是确是自由的过着一种真实的、感觉的生活。书中还谈到了中国的语言和无法绕开的中国的文明。

作者认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所以真正的中国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灵和成人的头脑的人”。而书中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就必要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辜鸿铭所强调的那种“中国人的精神”,确实是令人向往和怀念的。老先生对中国人和西方人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推崇中华文化、儒家文化,认为中国人是深沉的、博大的、纯朴的和灵敏的。在文中,辜先生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助西方文明等论调里在当时的西方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在他看来,西方人惧怕上帝和法律,所以需要外在的强制力去进行约束。耗费了大量的财物去供养“闲人阶层”,更是对人本身造成了强大的约束,这种约束进而促使人走向极端,这也是对20 世纪初的列强觊觎中国的一大主因。如今的中国,尽管有一批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却在日益西化的大众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所以会有人总是觉得“西方月亮比中国圆”,从而忘掉根本。以我们当代人的眼光来看,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须继承和发扬,也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科技,绝不能有那种民族自大的心态,从而能让我们民族的文化在与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中继续发扬光大,造福于我们的中华民族。 辜鸿铭是一个天才。学贯中西、精通九种语言、获得13 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语翻译到西方。曾为六国使节当翻译。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鸿铭,是应该被历史记下的。探索中国人的精神,没有也永远不会结束。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

美国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 2006年01月27日15:24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作者:龙凤剑客选自:sina论坛 美国人和大部分西方人一样,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概念至今还是非常的模糊。初来北美大陆的中国人,很多是当年被运来修筑横跨东西两岸的美国铁路线的苦工。那些中国人基本上大字不认多少,还留着清朝的大辫子。所以中国人的形象一开始,就和又粗又黑的大麻花一样的辫子联系起来。尽管当时没有一个美国人有本事修筑跨东西海岸的铁路线,而中国苦工却以坚忍不拔的个性和巨大的生命代价,修好了这个对于美国经济有着重大历史影响力的铁路线,但中国人反而在美国,给人以贫弱、呆板、没有文化的形象。 在修完这段“不可能”的铁路后,美国政府脸一黑,以“抢夺美国人饭碗”为理由,大肆驱赶华工,并不支付部分工资和遣散费。随后美国政府出台了历史上唯一的一个、针对一个国家民族的反移民法案 - “排华法案”。留在美国的华人没有钱再回国,于是华人成了流浪儿,在美国可以被白人随便殴打甚至杀死,而白人不会获罪。从那时起,中国人的形象就是一个卑躬屈膝、拖着长辫子、可以任意被人欺负的形象。 到了好莱坞年代,中国人在美国电影中是毫无地位的。当时的美国女作家赛珍珠曾经写过一部关于中国农民生活的小说“大地”,后来改编成电影获得成功,影星路易斯-雷纳因为出演其中的中国女性而夺得奥斯卡奖,但是这类角色,没有中国人什么事,男女主人公或主要配角基本是白人。不过这部电影总算是没有太贬低中国人,但其中的农村生活让许多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是清贫的,需要美国人来拯救的对象。很多美国传教士到了中国,就是出于这种悲天悯人的拯救中国人的心态。不过他们中间很多人也办了不少大学,不管这些传教士办校的初衷如何,这些大学后来成为中国五四运动后推动新文化教育一股不小的力量。 后来中国人的形象开始出现了分化。一种是柔弱、美丽和需要白人拯救的中国女性,电影“苏丝黄的世界”让很多美国男性对东方女性产生了遐想。另一种是东方男性形象走向反面,不是凶恶该杀,就是柔弱可欺,两种形象的中国人往往在电影中常常被杀死,“恶”中国人杀死“善”中国人,然后白人再杀死“恶”中国人。好莱坞电影“富满洲”算是一个转折点。另一部描写北京义和团包围冲击西方使馆的电影“北京包围”更是将中国人描写成毫无人性、破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综合实力的稳步上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将日益扩大,中国对国际组织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多,同国际组织的关系也将会深入扩展。中国与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发展既反映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建设的程度,也表明了中国对国际社会各项事业的负责任态度,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形象的确立。对于今天中国来说,经济的飞速和持续发展正在改变中国的世界形象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应包含国家主体的自我认识和定位,以及国际社会对国家主体的外部认识和定位两个方面。就理论视角而言,如何认识中国在当前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当前国际体系中的中国地位和作用的正确判断,有利于理解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本质与方式,有利于中国发展战略的设计与实施,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更好地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国家力量、国家利益的追求、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等因素,是决定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与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力量和国家追求是有差异的,所以国家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是变化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方面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和资源占有量都很低。在经济基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晚,底子薄,规模小,效益差。从国内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仍很大。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

立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世界意义。 应该说,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有其特定的地位和身份,无论在现在还是可预见的未来,她都是多极化格局中的独立一极,是和其他大国、强国享有平等地位的一极,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一极,是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一极,是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社会主义的一极。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日益上升,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和定位。中国的国际形象,既是中国国内政治文化、经济文化、教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延伸,也是中国国际地位的直接表现,所以,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建设有特色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之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也与当前国际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国国际地位与国际形象的最佳状态是主体的自我判断与外部的真实评价相一致,当前的中国对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认识和判断已非常明确,重要的是在于认真地建设。而这种建设的最大挑战又来自外部少数国家对中国的恶意攻击或不信任。营造宽松的国际环境既是中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中国树立和发挥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的重要条件。为此,中国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加快自身的发展,二是要加大对外宣传。抓住机遇,不断进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国美好的明天而不懈奋斗

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形象 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形象 学生姓名:xxxx(楷体、三号、居中)所属院部:xxxx(楷体、三号、居中)专业:xxxx(楷体、三号、居中)指导教师:xxxx(楷体、三号、居中) 2014年5 月18 日

从奥涅金看多余人的形象 摘要 (3) 关键词 (3) 一、绪论 (3)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3)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3) 二、多余人简述 (3) 2.1多余人的产生 (3) 2.2.多余人的特性 (4) 2.3对多余人的思考 (5) 三、奥涅金简介 (5) 3.1奥涅金人物形象 (5) 3.2奥涅金精神世界分析 (6) 3.3对奥涅金的剖析 (7) 四、总结 (8) 参考文献 (8)

摘要多余人是俄国19世纪贵族进步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多余人是俄罗斯 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产物。最典型的代表是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多余人的形象从奥涅金开始被人们逐渐的认识。多余人无法认清自己生活的环境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无法找到自身活着的价值,他们痛恨社会的腐败、不以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多余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个矛盾体,他们反对社会却没有采取措施,想了很多但没有采取行动。无论是在爱情、友谊等大事上他们也面对各种的问题,抨击、放任、逃避、放弃是多余人思想的变化过程。本课题从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开始来浅析多余人的任务形象,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当时社会背景下的贵族进步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揭露和批判了贵族社会的丑陋,从多个层次来分析人物的形象。 关键词奥涅金多余人人物形象 一、绪论 1.1课题研究的背景 从上世界的80年代开始,很多的专家学者对《叶甫盖尼。.奥涅金》进行了研究。从奥涅金的实例来分析多余人的形象、特征、思想、价值主张、审美等方面的内容。小说中表现的是现代化的精神品质和艺术造诣,通过自由意识、爱情表现、死亡等社会主题的表现来渲染,奥涅金这样的多余人形象在文学上、生活中都有着极大的研究意义。我们队人性、对命运的深入探讨据哟更多的社会意义。很多的专家学者对多余人的研究还逐渐的走上了实用化、延续性、社会化。对多余人的研究不仅要关注过去和历史,还要注重现实、未来,探讨不同的分型出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是思想极深的小说,奥涅金是贵族进步青年的代表。自由、爱情、死亡等社会主题都和社会有着极大的关系,关系着社会的进步、未来的发展。小说中的奥涅金代表的是19世纪世纪进步青年,从他们的生活态度、思想风貌、价值主张等方面对人性的善恶、社会的邪恶进行探讨和抨击。课题对多余人的探究从把握当时的时代背景开始,对人性的思考,探讨小说的艺术性、超越性等。从而寻找一种适合人类发展的思想精神,反应的是社会的悲哀和对未来的担忧。 1.2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从多余人的产生背景,基本特征等进行介绍,他们代表的是俄国贵族革命期间启蒙思想影响下的进步知识分子。他们是时代造就的矛盾体,对多余人的研究能更好的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基本特征,能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当时的社会。多余人是俄国文学中的主角,也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代表,他们是世界文学中的精品。对多余人具体实例的研究能让我们更好的了解俄国文化,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现实意义。分析法和辩证法两种方法的结合能更好的掌握住小说的基本思路,对人物形象的进一步分析能辩证的分析文学作品中思想境界。 二、多余人简述 2.1多余人的产生 说到多余人很多人都会想到俄国伟大的诗人普希金,他的代表作《叶普盖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doc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7篇)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共含7篇,由的***投稿精心推荐,我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以下是我整理的《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我会不邀游伴,不与父母,必会携我的知心好友——书,来陪我游历明川大河。因为我确确实实被我的这一位良师益友所折服。 何谓“良师益友”?我想阅读书籍将会是最完美的答案。品茗书香,进入我神驰已久的书海,在其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遨游,我把生活的喧嚣抛诸脑后,在天堂飞翔。因为阅读我听懂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明白了“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领悟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中华文明如此多娇,引得无数文人竞折腰。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之时,我对古人之云心领神会。我喜欢把指尖轻划在书页上,享受那集富韵味的书质;喜欢口中不断朗诵文中之精髓,让那婀娜多姿的文字在我面前翩翩起舞;更爱让自己的思绪插上翅膀,不断揣摩,思考文学,飞到文学的彼岸……

仍记得往日里,茶余饭后之时,总愿意一个人坐在家门口,看着落日的余晖,带着崇高的敬意欣赏辜鸿铭老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穿过晚霞,我彷佛看到一个世纪前中国文明被“进步”的西方文化冲击的时刻,几乎所有所谓的进步分子都要将西方文化全盘代替中国文明,有一个坚强不屈的声音宛如开天辟地般咆哮,如“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般捍卫中国传统文化! 他的淳淳细语回响在我的耳畔“中国人的性格和中国文明又三大特征,正是深沉,博大,淳朴,此外还有灵敏”。我颔首沉思:百年前与百年后,都有人崇洋媚外,谁来传承中华文明和优秀得道德传统?他告诉了我,在许多生活的琐事之中,透其细节我们都能摸索到中国人的精神。平日里,父母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我们注重的礼节孝悌,这难道不是我的中国文化优秀得传承吗? 是否还记得1861年北京的战火,那是从“万园之园”圆明园升起的硝烟。正如雨果反语所言,西方的“文明人”劫掠东方“野蛮人”的圆明园。在丑陋贪婪中,西方人摒弃了他们所谓的道德约束,丧失了他们的信仰,宗教,法律。而我们中国人即使身处在战争年代,“粗缯大布裹生涯”,依然自强不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无可言语的文雅和傲骨。最终战胜艰难险阻,建设美好新中国。 我迷恋着“‘一个永不衰老的民族’,一个‘拥有了永葆青春的秘密’的民族,这个‘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民族”。

俄高官声称若俄罗斯战败归还中国领土

俄前高官:俄若战败西伯利亚远东将归还中国 [提要]莫斯科一名前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认为,乌克兰危机最坏的发展方向将是俄罗斯丧失大片领土,被迫向邻国返还西伯利亚、“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加里宁格勒等地区。伊拉利奥诺夫称西伯利亚和远东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还给中国。 参考消息网10月27日报道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10月26日刊登题为《前俄高官:俄一旦战败,国土将四分五裂》一文。文章称,莫斯科一名前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认为,乌克兰危机最坏的发展方向将是俄罗斯丧失大片领土,被迫向邻国返还西伯利亚、“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加里宁格勒等地区。此番言论引起批评。 冷战变热战向中国返还远东西伯利亚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前经济顾问伊拉利奥诺夫最近表示,乌克兰危机的一个可能发展将是由“冷战”转变成为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热战”。在俄罗斯同周围世界,主要是同西方的冲突中,由于力量悬殊,对手的实力远远超过俄罗斯,战争肯定将以俄罗斯惨败结束。 这位前高级官员说,战争失败将导致俄罗斯被占领,俄罗斯百万人口将面临疾病和饥荒,缺水和停电的命运。到那时俄罗斯将不得不向周边邻国返还历史上本应属于这些国家,但被俄罗斯吞并的土地。这些国家公开和暗中都对这些土地有领土要求。 报道称,伊拉利奥诺夫逐一列出了俄罗斯将向周边邻国返还的土地:西伯利亚和远东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还给中国。千岛群岛,也就是“北方四岛”和萨哈林将还给日本。加里宁格勒地区,也就是东普鲁士将回归德国。俄罗斯南部的五个州将回归乌克兰。西部的两个州将还给白俄罗斯。西北部几个州的一些地区将还给波罗的海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国。而北部的大片地区也将返还给芬兰。 培养人才为接收领土准备 报道称,伊拉利奥诺夫的有关观点并非头一次被媒体报道。俄罗斯的一些周边国家,特别是乌克兰、波罗的海国家的一些学者都曾提到过可能有一天俄罗斯被迫归还本应属于这些国家的土地。 乌克兰学者索斯金说,俄罗斯南部的沃罗涅日、罗斯托夫几个州历史上都是乌克兰领土。乌克兰政府现在就应考虑培养各种人才,为乌克兰危机结束后接收这些土地,在这些州行使乌克兰中央政府的权力做准备。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 “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 “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毕巧林同样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青年,他思维敏捷,才华出众,具有非凡的洞察力,但是他同样没有

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篇一:《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即儒教传统下的中国文明。前三章的标题: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真正的中国人:他过着具有成年人的理性却具有孩童的心灵这样一种生活。即真正的中国人具有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因此中国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是民族不朽的精神。不朽的秘密是什麽?难以言表的文雅:善解人意和通情达理的结合产物。什麽是爱的法则?爱的法则就是爱你的父母。什麽是正义的法则?正义的法则就是真实、守信、忠诚,好公民的最高义务就是忠诚的义务,不仅是行为上的忠诚,而且要在精神上忠诚。如今在中国,不需要自然力量来保护自己,公正和争议是比自然力量更高的力量,道德义务是必须得到服从的东西。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文明,你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博大、精深、淳朴。如果学习中国文明,美国人将变得精深;英国人将变得博大;德国人将变得淳朴;法国人将得到所有,以及比现在更精致的优雅。学习中国的著作的文学,对欧洲和所有的美国人都有益。中间两章为补充:被视为权威的一些外国人,他们如何以及不理解真正的中国人和中国语言的。对于欧洲的美国,也包括日本和中国,今日向往自由的人们,获得自由的唯一办法:循规蹈矩;学习正确的循规蹈矩。这就是中国文明的秘密,做正确的事并遵守礼法。这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灵魂,是中国人精神的本质。真正或真实的中国女人是贞洁的,是羞涩腼腆而又廉耻的,是轻松快活而迷人、殷勤有力而优雅的,只有具备了这三个特征的女人,才是中国女性的观念。真正的中国妇女。孔子说: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宁静祥和的心态让我们看清了万物的生命,这就是充满想象力的理性,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最后是一篇关于时政的文章。可以证明中国文明的价值,学习中国文明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歌德说:世界上有两种和平的力量:正义和礼法。教导欧洲人爱正义,做公正的人,做正确的事,孔子在四书五经中写道:爱正义,做公正的人,做正确的事------但要合乎礼法。即做守礼的好人自私和懦弱是今日世界真正的敌人:我们的自私和懦弱结合在一起,就是重商主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即有所图。只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我们每一个人首先都不要考虑利益、私利-----即有所图,而是考虑正义。因此我们首先要制止重商主义精神,制止懦弱和自私,首先想到正义而不是利益,要有勇气抗拒大众。世界上所有的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他们的重商主义精神是今日世界真正的敌人。篇二:《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中国人的精神》是《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译本,是辜鸿铭留下的不多的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作品。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我认为最好是用英文来写,但是我的英文水平实在太差,无法写出对这本书的感受,所以只能用中文了。说实在话,能够用英文写文章到如此流畅,并且旁征博引中外经典的人真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者,估计后人要超越他也是很难的。在这里我想先介绍一下作者辜鸿铭的生平。辜鸿铭少年出洋,游学欧洲十余载,通晓英、德、法、拉丁和希腊等近十门语言,曾获得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和柏林大学土木工程学文凭。回国后,他先是在张之洞慕府作了17年的洋文案,后有督办过黄埔浚治局,清末曾当过外务部的左丞。民国初年,他任北京大学教授,1928年4月病逝于北京,享年72岁。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写于上个世纪初的一战期间,正当欧洲文明陷于危机,辜鸿铭的目的很明显,为陷于危机的欧洲,甚至整个世界文明指出一条出路。目的,是去尝试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前三章的标题: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妇女,中国语言--------以此来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真正的中国人:

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形象及地位

中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形象及地位不得不说,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年代,中国的发展是迅速的。对于我们来说,中国的变化就在身边,这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对于那些了解中国的人来说,中国已经不同于以前了,他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都有了很大的改观。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中国现在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局面。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很高,但是,人均水平却非常低;中国的贫富差距太大,人民心中对中国的现状都有些不满意。在国际上而言,中国虽然有了一定的国际地位,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可是对于中国能不能在联合国中取得一定的决策权这个问题不得而知。那么让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中国这些年的成长和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影响。 当前,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继续发展。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经济上,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也提升了自己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军事上,中国的投入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 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法制”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显著下降。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声誉下降,不得不有所调整。此外俄罗斯等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也持续下降。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虽然发展速度不慢,但其实力和国际地位始终无法追赶中国。 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中国对外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和平转型时期,对中国来说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首先我们应解决好自己内部的问题,如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制度建设的滞后性,生态与资源问题等.并且 应该统筹国内与国外的两个大局,处理好两个关系。在国际上随着自己地位的提高应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体现自己大国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