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

中考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0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双向细目表

数学双向细目表数学年中考

数学双向细目表数学年 中考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卷(数学)双向细目表

各题考点分析:

1、根据:“性质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 2、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4、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5、本题考查分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知识点,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的值,整体思想。 7、本题利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 8、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2﹣4k(﹣1)<0,且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9、根据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知识求解。 10、本题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11、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判断出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12、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相似,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13.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利用公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4.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方法。 15.此题考查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注意按键顺序与特殊键的意义。 16.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函数表示边以及三角函数的值。 17.此题考查规律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和边与边的关系。 18.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样,但最后系数化为1时,注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19.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SAS证明。 20.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运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出量,然后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 21.(1)此题考查众数、中位数。(2)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3)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4)此题考查数据统计样本估计总体。 22.(1)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此题考查中心对称的性质并根据反比例函数求解线段的长。(3)此题考查正方形的判定,先证明平行四边形,在证明邻边相等时是菱形,有一个角是90度,是正方形。 23.(1)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2)此题考查外接圆的作法。(3)此题考查圆切线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4.(1)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B点坐标后,把 A、B两点坐标代入求值。(2)此题考查由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从而表示面积,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根据点C在抛物线上设点的坐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双向细目表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双向细目 试卷题型试卷 范围 考试内容(要点) 考试目标 (能力)分 值 所占 比列 分值 合计 难易 程度 识 记 理 解 运 用易中难 单项选择题中 国 史 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 2 16% 40% 10 24 √《马关条约》中,体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重要的意义√ 2 √ 中国的外交成就√ 2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标志 的会议 √ 2 √ 世 界 史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 2 24%1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 点 √ 2 √美国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斗争的焦点√ 2 √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 2 √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已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 水平的内在因素 √ 2 √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步形成“三足鼎立” 的国家√ 2 √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明显的不同点√ 2 √ 材料解析题中 国 史 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 3 10% 30% 6 18 √“九二共识”的具体含义√ 2 √为海峡两岸中学生在暑假期间举办一次联谊活动写一条宣传 语 √ 1 √ 世 界 史 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 4 20%12 √《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影响√ 2 √华盛顿会议受益最大的国家√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 探究题中 国 史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 18.2% 30% 11 18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3 √ 与西方相比较,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不同√ 4 √在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3 √ 世 界 史 文艺复兴 √ 1 12.8%7 √ 新航路开辟 √ 2 √ 英国、法国大革命 √ 2 √ 工业革命 √ 2 √

高考文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 知识点考查内容了解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列举法、描述法√包含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子集√全集于空集√并集于交集的含义与运算√补集的含义与运算√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简单函数定义域和值域,了解映射√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分段函数√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函数奇偶性√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模型背景√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指数函数图像√对数的概念与运算√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数√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对数函数的图像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幂函数的概念√幂函数的图像√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跟的个数√集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解指、对、幂函数的增长特征√函数模型的应用√柱、锥、台的结构特征√三视图√斜二测画法和直观图√平行、中心投影√三视图和直观图√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线面的位置关系定义√线面平行的判定 √面面平行的判定 √线面垂直的判定 √面面垂直的判定 √线面平行的性质 √面面平行的性质 √线面垂直的性质 √面面垂直的性质 √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几何体中的位置关系点、线、面位置关系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集合的基本运算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知识要求集合 函数概念 与基本初 等函数1 立体几何初步幂函数函数与方程函数模型及应用空间几何体

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关系的几何要素√直线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圆的几何要素,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应用直线与圆的方程√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的思想√空间直角坐标表示点的位置√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算法的含义与思想√顺序、条件分支、循环逻辑结构√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样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折线图√茎叶图√标准差的意义和作用√平均数和标准差√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会画散点图,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方程√频率和概率的意义√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古典概型古典概型及其计算公式√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发生的概率√随机数的意义,运用模拟方法估计概率√几何概型的意义√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的概念、弧度与角度的互化√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单位圆的三角函数线√诱导公式√三角函数的图像√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正余弦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对称 中心 √正切函数性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正弦型函数的参数对图像变化的影响√向量的实际背景√ 平面向量的概念√ 向量的实际背景用样本估计总体变量的相关性事件与概率几何概型任意角的概念、弧度制三角函数直线与方程 圆的方程空间直角坐标系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随机抽样统计 基本初等函数2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算法初步

中考化学试卷双向细目表

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试卷双向细目表 学科:化学命题时间: 单元难度 A B 考试水平 C D 难度分布 (%) 合计 a 身边的 化学物质 b c 10 4 6 2 16.7 10 10 22 a42315 物质构成 的奥秘 b2 1.611 c a54218.3 物质的 化学变化 b c 4 4 6.7 6.7 19 a22 6.7 化学与 社会发展 b4 6.78 c a 科学探究 b 4 2 7 2 19(渗透 在上述 c4 内容中)考试水平合计153******** 整卷难度分布(%):a(容易)68.3;b(中等难度)21.7;c(较难)10.

芜湖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 试题情况分析 试卷名称:化学命题时间:2010年6月 题号题型知识点章/节 考试 水平 难度 估计 分值 1 2 3 4选择 选择 选择 选择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分类 营养素 实验基本操作 2、3 2、3 12 1 B B B B 0.7 0.75 0.75 0.75 2 2 2 2 5 6选择化学式的意义 选择物质的微粒性 3 4-2 B A 0.7 0.75 2 2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 7选择 中找到指定元素 8选择与化学有关的安全知识 合成材料对人类、环境的影响;9选择 新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4B0.72 8-1、8-3A0.752 12-3A0.72 10选择对溶解度(曲线)7-2B0.52 11填空物质的化学性质、化学变化的类1-1、1-1、B0.724 2 12填空 化学用语、混合物提纯与分离、5-2、12-1 实验分析A B C 0.65 0.8 0.6 3 2 3 7 化学用语、燃料的利用、生活中4-2、5-2A0.83 13填空6 B0.651常见的物质、分析评价6-3、7-3C0.652 14填空实验室制取气体9 3-2、5-2、A0.753

2018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化学)2018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双向细目表 一级主题二 级 主 题 三 级 主 题 题型 能力 层次 难 度 分 值 选 择 题 填 空 题 简 答 题 实 验 题 计 算 题 A B C 科学探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7、2 发展 科学 探究 能力 能对一些实验进行探究 6 √2、1 6 学习 基本 的实 验技 能 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连 接、加热 1 √ 7、2 1 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7 会配制溶液 1 √7、2 1 指示剂、PH试纸的使用√7、2 检验和区分常见物质0.25 √7、2 0.25 气体制取的装置和方法 4 √7 4 过滤、蒸发分离物质 1 2 √7 3 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 周围 的空 气 空气成分及作用 1 √√7 1 氧气和很多物质发生氧 化反应 1 √7 1 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 碳的性质、用途 0.5 1 √ √ 7、2、1 1.5 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 制法 √7、2 水与 常见 的溶 液 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0.25 √7 0.25 常见水的净水方法 1 √7 1 溶解现象,溶液的组成0.25 √√7 0.25 饱和溶液、溶解度 5 √7、2 5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 √ 1 1 结晶现象√7 乳化√7 金属 与金 属矿 金属的物理特征,主要化 学性质,及防腐蚀方法 1 √√7、 2 1 常见的铁矿石炼铁√7 合金性能,生铁和钢√7

物金属材料作用√7 金属资源的保护√7、2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碱的性质和用途,腐蚀 性 2.25 √√√2、1 2.25 常见酸碱的稀释方法√7 酸碱性对人体、农作物的 影响 √7 常见盐的用途 1 √7 1 常见化肥种类及作用 1 √7 1 常见有机物及有机物的 重要性 √√7、2 碳酸根、铵根的检验√7、2、1 常见物质的颜色及溶解 性 1.75√7 1.75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 物质 的多 样性 物质的三态转化0.25√7、2 0.25 物质的分类 1 √√√7、2、1 1 微粒 构成 物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 1.75√7 1.75 用微粒观点解释现象 4 √7 4 原子的构成 2 √7 2 微粒间的转化,核外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 √√ 2 1 认识 化学 元素 常见元素名称及符号√7 元素的简单分类 1 √7 1 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应用√7 物质 组成 的表 示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 √7 1 书写化学式 3 √7、2、1 3 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1 √7、2 1 商品标签的元素组成及 含量√7、2 物质的化学变化学 变化 的基 本特 征 化学变化的特征及本质0.75√7 0.75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1 √7、2 1 催化剂的作用0.5 √7 0.5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模板 江西高考数学自主命题知识双向细目表(理工农医类) 备考试内容能力层次高考要求 05年 06年 07年 08年注 有关集合的概念和理解意义 集合与集合运算有关术语和符号,1 1 6 2 掌握能正确地表示出一 些简单的-集合 逻辑联结词"或". " 逻辑联结词与四且" "非"的含义;理解种命题四种命题及其相互 关系 充分条件与必要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条件 映射与函数理解有关概念函数的定义17(1) 17(1) 3,12 域?解析式?值掌握有关概念 域 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掌握单调性的方法 能利用函数的奇13 偶性与图象的对函数的奇偶性掌握称性的关系描述 函数图象 反函数的概念及 了解互为反函数图象 间的关系反函数 会求一些简单函 14 13 理解数的反函数 解决有关数学问 6 二次函数掌握题

指数函数与对数10 指数函数与对掌握函数的概念图象数函数和性质 函数的图象理解有关概念 12 利用函数知识应用函数知识解掌握解应用题决实际难度问题 函数的综合问综合运用函数知 22 掌握题识解决数学问题 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概念数列的概念 Sa掌握由求的公式 nn when the Terminal level when installed on the line number (Word) should be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6.4.4 cable core must be completely loose and straight, but not damage the insulation and core. Core bundle of the same plate vertically or horizontally arranged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掌握式,前n项和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性质解熟练应用题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掌握式,前n项和公式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的性质解 21 19 熟练应用题 有关概念及解决实21 22 22 5 数列的综合应用掌握际问题 任意角的正弦、余 弦、正切的定义, 用三角函数线表 三角函数概念示正弦、余弦和正掌握公式切;同角三角函数 的基本关系式;正 弦、余弦的诱导公 式 通过公式的推导, 3 了解它们的内在和差倍公式掌握联系,从而培养逻 辑推理能力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7 分 值2018 分 值 2019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 解 掌握 集合集合的含义与 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 属于关系 √ 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补集含义与运算√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 算 √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 示函数 √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 义 √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 算 √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 对数 √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 函数 √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 根的个数 √ 结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 解 √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 式 √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 位置关系 √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 几何要素 √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 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 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数学双向细目表数学2017年中考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卷(数学)双向细目表

各题考点分析: 1、根据:“性质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 2、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4、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5、本题考查分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知识点,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的值,整体思想。 7、本题利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 8、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2﹣4k(﹣1)<0,且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9、根据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知识求解。 10、本题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11、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判断出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12、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相似,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13.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利用公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4.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方法。 15.此题考查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注意按键顺序与特殊键的意义。 16.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函数表示边以及三角函数的值。 17.此题考查规律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和边与边的关系。 18.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样,但最后系数化为1时,注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19.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SAS 证明。 20.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运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出量,然后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21.(1)此题考查众数、中位数。(2)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3)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4)此题考查数据统计样本估计总体。 22.(1)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此题考查中心对称的性质并根据反比例函数求解线段的长。(3)此题考查正方形的判定,先证明平行四边形,在证明邻边相等时是菱形,有一个角是90度,是正方形。

-高考数学双向细目表(精)(20200616150705)

2020届理科数学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5 分 值2016 分 值 2017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解掌握集合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列举法、描述法√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 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 补集含义与运算√ 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 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函数√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数√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函数√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根的个数√ 结合图像, 用二分法求近似解√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 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 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 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 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 要素 √ 直线倾斜角和斜率√ 过两点的直线斜率计算公式√ 判定直线平行或垂直√ 点斜式、两点式、一般式√ 斜截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 两点间距离公式√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两条平行直线间距离√ 圆与方程圆的几何要素, 标准方程和一般 方程 √ 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双向细目表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单元课题课程标准能力测试知识点细目分化近三年考点分布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 战争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 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 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识记层次 理解层次 1、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 2、记住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 3、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 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010年中考组合列举 27(1)、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011年中考选择 6、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第2课 第二次 鸦片战 争期间 列强侵 华罪行 1、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2、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 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 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识记层次 1、知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 领土的侵略史实; 3、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2010年中考组合列举 27(2)、割地最多条约 第3课 收复 新疆 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识记层次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第4课 甲午中 日战争 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 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 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述《马关 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 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识记层次 理解层次 1、知道邓世昌及甲午战争中的主要事迹;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中国 民族危机的加剧。 2012年中考选择 15、开办工厂(《马关条约》) 第5课 八国联 军侵华 战争 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结合《辛 丑条约》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 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识记层次 运用层次 1、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简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 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2010年中考组合列举 27(3)、赔款最多条约 2011年中考选择 7、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 工具(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双向细目表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单元课题课程标准能力测试知识点细目分化近三年考点分布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 人类的 形成 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 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 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 成的原因及特点。 识记层次 1、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 的原因及特点。 第2课 大河流 域的文 明 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 《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 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 地理环境。 识记层次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 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 历史知识,感受古代文明的灿烂。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产生 的影响。 2011年中考选择 20、种姓制度—印度 第3课 西方文 明之源 1、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 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 的发源地。 2、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 共和国的兴衰。 识记层次 1、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 状况。 2、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2012年中考列举 32(1)、伯利克里 第二单元第4课 亚洲封 建国家 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 默德的主要活动。 识记层次 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知道他与伊斯 兰教创立的关系。 2012年中考列举 32(2)、大化改新 1

亚洲和欧洲的封建 社会第5课 中古欧 洲社会 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 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 罗马教廷的地位。 2、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 城市兴起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 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识记层次 运用层次 1、介绍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了解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 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 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 帝国衰落的原因。 2012年中考列举 32(3)、查理马特改革 第三 单元 古代 文明的传播与发展第6课 古代世 界的战 争与 征服 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识记层次 1、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 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2、罗马帝国的扩展与文化传播。 第7课 东西文 化交流 的使者 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 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 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识记层次 运用层次 1、了解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 2、简述马可·波罗在元朝生活和工作经历, 说出《马可·波罗行记》的影响。 3、探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 意义。 第8课 古代科 技与思 想文化 (一) 1、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 形文字。 2、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 产生与传播。 识记层次 1、了解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的 特点。感知古老文字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的 重大影响。 2、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 创立人、基本教义,理解三大宗教的世界性 影响。 2011年中考选择 21、象形文字—埃及 第9课 古代科 技与思 想文化 (二) 1、以《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 《天方夜谭》等作品为例,了解古典 文学戏剧的成就。 2、简述阿基米德等科学家主要成就 3、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 母院等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 动人民的创造力和审美情趣。 识记层次 1、介绍《荷马史诗》《俄底浦斯王》和《天 方夜谭》的特点。 2、简述阿基米德等古代科学家的主要成就,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3、说出阿拉伯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等古 代建筑的特点,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 和审美情趣。 2012年中考选择 24、古希腊早期文化成就(《荷马史 诗》) 2

高中数学学业评价试卷双向细目表

高中数学学业评价试卷双向细目表必修1 说明:A :了解 B :理解与掌握 C :综合运用 南京市高中数学学业评价试卷必修1(C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A ={x |22≤x <10}和m =π,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m ?A B .m ∈/A C .{m }∈A D .{m }?A 2.若全集U ={1,2,3,4},集合A ={1,2},则满足A ∪B =U 的集合B 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设集合M ={x|0≤x ≤2},集合N ={y |0≤y ≤2},下图给出4个图形分别表示集合M 到集合N 的对应,其中是从集合M 到集合N 的函数的是( ). 4.已知函数y =x 2+ax +3的定义域为[-1,1]且当x =- 1时,函数有最小值;当x =1时,函数有最大值,则a 满足( ). A .0<a ≤2 B .a ≥2 C .a < 0 D .a ∈R 5.当x ∈[- 2,2)时,f (x )=3- x 的值域是( ). A .[19,9) B .(19,9) C .[19,9] D .(19 ,9] 6.已知指数函数y =a x (a >0且a ≠1)在[0,]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和为3,则实数a 的值为( ). A .14 B .1 2 C .2 D .4 7.函数y =x 2的图象与函数y =x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的部分(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x 轴对称 C .关于y 轴对称 D .关于直线y =x 对称 8.设0<a <1,则函数y =log a (x +5)的图象经过( ). A .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B .第一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C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四象限 D .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 9.若关于x 的方程a x =x +a 有两个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 B .(0,+∞) C . (0,1) D .? 10.已知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y =f (|x |)的图象为(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1.设全集U ={2,3,a 2+2a -3},A ={|2a -1|,2},U A ={5},则实数a 的值为____________. 12.若集合A ={x |kx 2+4x +4=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k 的值为__________. 13.某工厂8年来某种产品的总产量c 与时间t (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下列四种说法: (1)前三年,总产量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 (2)前三年中,总产量增长的速度越来越慢; (3)第三年后,这种产品停止生产; (4)第三年后,年产量保持不变.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14.若f (x )是R 上的奇函数,当x >0时,f (x )=x (x +1),则当x <0时,f (x )= . 15.若log 37·log 29·log 49a =log 41 2 ,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__. 16.若函数y =x 2-6x +2m 的定义域为R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A B D C

2018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8 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考查内容 分值 集合运算 4 充分必要条件 4 函数的性质 4 平行垂直 4 函数导数的简单应用 4 函数,基本不等式 4 期望基本运算 4 解三角形 4 平面向量 4 二面角线面角的定义 4 数列的通项与求和 6 三视图体积表面积 6 线性规划 6 二项式公式 6 排列组合,概率 4 抛物线问题 4 双曲线离心率最值问题 4 三角函数化简求值和性质 14 空间中线线、线面垂直的判断及几何法求面面角 15 函数及导数的应用 15 圆锥曲线的方程与函数的最值 15 数列的通项及非特殊数列利用放缩法求和 15 1 / 22
难易程度 容易题 容易题 容易题 容易题 容易题 中档题 中等偏难题 中档题 中档题 较难题 容易题 容易题 容易题 中档题 较难题 较难题 较难题 容易题 容易题 中档题 较难题 较难题

考试设计说明
本试卷设计是在认真研读《2018 年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以下从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在选题上: (1)遵循“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2)试卷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逐步形成“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 的特色。 二、命题原则: (1)强化主干知识,从学科整体意义上设计试题. (2)注重通性通法,强调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3)注重基础的同时强调以能力立意,突出对能力的全面考查. (4)考查数学应用意识,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 (5)结合运动、开放、探究类试题考查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体现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合理控制试卷难度。
2 / 22

2016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

2016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评价目标双向细目表考查内容能力要求试题难度 难题题备分识理运度考查内容的目的性型号知识点知识块易中难注值记解用系 数 1 春秋战国的争霸战争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 1 ? ? 0.8 考察学生的理解、认识能力 2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三国鼎立 1 ? ? 0.7 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 3 都江堰和筒车古代农业的发展 1 ? ? 0.6 考察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4 雅克萨之战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1 ? ? 0.6 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5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国近代文化 1 ? ? 0.8 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 6 叶挺独立团北伐攻打武昌北伐战争 1 ? ? 0.8 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 客7 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 ? ? 0.6 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观 8 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放战争 1 ? ? 0.7 考察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共9 一五计划的成就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1 ? ? 0.6 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1510 大跃进与浮夸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 ? ? 0.6 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分 11 与西藏有关的重大史实西藏发展简史 1 ? ? 0.6 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 12 美国的三权分立政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史 1 ? ? 0.7 考察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13 俄、日改革的比较改革与民生 1 ? ? 0.6 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14 诺曼底登陆二战发展史 1 ? ? 0.9 考察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认15 马歇尔计划战后美欧苏关系史 1 ? ? 0.3 识及运用能力

黄帝及其历史地位 0.8 2 ? ? 考察学生处理材料提取历秦皇汉武统一文字和思想 0.7 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识记、分析2 ? ? 指南针、毕升改进印刷术中华民族发展史 0.8 理解、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述能2 ? ? 16 力,以及学生的历史情感及历史三大发明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0.5 2 ? ? 价值观认识中华民族的精神 0.7 1 ? ? 市舶司及宋代海贸兴盛原因 0.6 2 ? ? 考察学生处理材料提取历设立台湾府及洋务派组建海军 0.8 2 ? ? 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识记、分析布匿战争中西方海洋问题 0. 3 17 1 ? ? 理解、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述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 0.6 2 ? ? 力,以及学生的多元思维主为构建和谐海洋提建议 0.6 1 ? ? 观鸦片战争及其影响 0.7 2 ? ? 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0.6 1 ? ? 考察学生处理材料提取历共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国近现代史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识记、分析 0.6 2 ? ? 3518 首届政协会议 (以南京、北京为例) 理解、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述等综 0.8 1 ? ? 分合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 0.5 2 ? ? 邓小平南巡讲话 0.6 1 ? ? 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0.8 1 ? ? 汽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0.6 1 ? ? 考察学生处理材料提取历电子计算机及相对论的创立 0.8 2 ? ? 史信息的能力,以及识记、数据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世界经济发展史 0.7 19 1 ? ? 分析、理解认识、归纳概括和语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0.5 2 ? ? 言表述等综合能力欧盟与世界多极化0.6 1 ? ? WTO的宗旨 0.6 1 ? ? 合计共涉及知识点70余个 50 21 23 6 15 27 8 试卷总体难度:0.65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最新高考理科数学知识点双向细目表 模块知识点考查内容知识要求2017 分 值2018 分 值 2019 分 值 备注 了解理 解 掌握 集合集合的含义与 表示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 于关系 √ 列举法、描述法√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子集√ 全集与空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与交集含义与运算√补集含义与运算√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 算 √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函数简单定义域值域,了解映射√ 图像法、列表法、解析法表示 函数 √ 分段函数√ 函数单调性、最值及几何意义√ 函数奇偶性√ 函数图像研究函数性质√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模型背景√ 有理、实数指数幂、幂的运算√ 指数函数概念、单调性√ 指数函数图像过定点√对数函数对数的概念及其运算√ 换底公式、自然对数、常用对 数 √ 对数函数的概念、单调性√

对数函数图像过定点√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互为反 函数 √ 幂函数幂函数概念√ 幂函数图像√ 函数与方程二次函数、零点与方程根√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及 根的个数 √ 结合图像,用二分法求近似解√ 函数模型及应用指、对、幂的增长特征√函数模型的应用√ 立体几何初步空间几何体柱锥台的结构特征√ 三视图√ 斜二测画出直观图√ 平行、中心投影√

会画视图和直观图√球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公 式 √ 点线面位置关系线面位置关系定义√ 线面平行判定√ 面面平行判定√ 线面垂直判定√ 面面垂直判定√ 线面平行性质√ 面面平行性质√ 线面垂直性质√ 面面垂直性质√ 用已获结论证明空间图形的 位置关系 √ 平面解直线与方程结合图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

(完整word版)2018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docx

2018 年高考模拟试卷数学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序考查内容分值难易程度1集合运算4容易题2充分必要条件4容易题3函数的性质4容易题4平行垂直4容易题5函数导数的简单应用4容易题6函数,基本不等式4中档题7期望基本运算4中等偏难题8解三角形4中档题9平面向量4中档题10二面角线面角的定义4较难题11数列的通项与求和6容易题12三视图体积表面积6容易题13线性规划6容易题14二项式公式6中档题15排列组合,概率4较难题16抛物线问题4较难题17双曲线离心率最值问题4较难题18三角函数化简求值和性质14容易题19空间中线线、线面垂直的判断及几何法求面面角15容易题20函数及导数的应用15中档题21圆锥曲线的方程与函数的最值15较难题22数列的通项及非特殊数列利用放缩法求和15较难题

考试设计说明 本试卷设计是在认真研读《 2018 年考试说明》的基础上精心编制而成,以下从三方面加以说明。 一、在选题上: (1)遵循“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 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 (2)试卷保持相对稳定,适度创新,逐步形成“立意鲜明,背景新颖,设问灵活,层次清晰” 的特色。 二、命题原则: (1)强化主干知识,从学科整体意义上设计试题. (2)注重通性通法,强调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3)注重基础的同时强调以能力立意,突出对能力的全面考查. (4)考查数学应用意识,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 (5)结合运动、开放、探究类试题考查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6)体现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合理控制试卷难度。

2020年中考化学双向细目表

(化学)2020年初中毕业生毕业升学考试双向细目表 一级主题二 级 主 题 三 级 主 题 题型 能力 层次 难 度 分 值 选 择 题 填 空 题 简 答 题 实 验 题 计 算 题 A B C 科学探究 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7、2 发展 科学 探究 能力 能对一些实验进行探究 6 √2、1 6 学习 基本 的实 验技 能 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连 接、加热 1 √ 7、2 1 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7 会配制溶液 1 √7、2 1 指示剂、PH试纸的使用√7、2 检验和区分常见物质 0.2 5 √7、2 0.25 气体制取的装置和方法 4 √7 4 过滤、蒸发分离物质 1 2 √7 3 身边的化学物质地球 周围 的空 气 空气成分及作用 1 √√7 1 氧气和很多物质发生氧 化反应 1 √7 1 氧气、二氧化碳、一氧 化碳的性质、用途 0.5 1 √ √ 7、2、1 1.5 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 室制法 √7、2 水与 常见 的溶 液 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 0.2 5 √7 0.25 常见水的净水方法 1 √7 1 溶解现象,溶液的组成 0.2 5 √√7 0.25 饱和溶液、溶解度 5 √7、2 5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1 √ 1 1 结晶现象√7 乳化√7 金属 金属的物理特征,主要 化学性质,及防腐蚀方 法 1 √√7、 2 1

与金属矿物 常见的铁矿石炼铁√7 合金性能,生铁和钢√7 金属材料作用√7 金属资源的保护√7、2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酸碱的性质和用途,腐 蚀性 2.2 5 √√√2、1 2.25 常见酸碱的稀释方法√7 酸碱性对人体、农作物 的影响 √7 常见盐的用途 1 √7 1 常见化肥种类及作用 1 √7 1 常见有机物及有机物的 重要性 √√7、2 碳酸根、铵根的检验√7、2、1 常见物质的颜色及溶解 性 1.7 5 √7 1.75 物质构成的奥秘化学 物质 的多 样性 物质的三态转化 0.2 5√7、2 0.25 物质的分类 1 √√√7、2、1 1 微粒 构成 物质 构成物质的微粒 1.7 5 √7 1.75 用微粒观点解释现象 4 √7 4 原子的构成 2 √7 2 微粒间的转化,核外电 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 √√ 2 1 认识 化学 元素 常见元素名称及符号√7 元素的简单分类 1 √7 1 元素周期表的简单应用√7 物质 组成 的表 示 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1 √7 1 书写化学式 3 √7、2、1 3 化学式的简单计算 1 √7、2 1 商品标签的元素组成及 含量√7、2 物质化学化学变化的特征及本质0.7√7 0.75

中考历史双向细目表

2012年,2013年,2014年恩施州语文中考命题双向细目表(一)2012年中考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 序号测试内容分值题号题型测试能力1 古代中日交往 2 13 选择题识记 2 北宋纸币 2 14 选择题 理解 3 台儿庄战役 2 15 选择题 识记 4 《海国图志》 2 16 选择题 理解 5 三大改造 2 17 选择题 识记 6 大跃进运动 2 18 选择题 理解 7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2 19 选择题 理解 8 马可.波罗 2 20 选择题 识记 9 伊斯兰教 2 21 选择题 理解 10 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 科技革命的影响2 22 选择题 理解 11 新经济政策 2 23 选择题 理解 12 印度独立 2 24 选择题 识记 13 古代科技 5 28(1、2、3)非选择题 识记 14 古代思想文件化 5 28(3、4)非选择题 理解 15 中俄关系 4 29(1、2)非选择题 识记 16 中俄关系 4 29(3、4)非选择题应用 17 世界格局的演变 4 30(1、2)非选择题 识记 18 世界格局的演变 4 30(3、4)非选择题 应用

(二)2013年中考语文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号题型内容领域具体目标 能力水 平预估 难度 材料 来源 分 值 识 记 理 解 应 用 13 选择 题 中国古代史北京人 2 易七上 2 14 选择 题 中国古代史 秦加强中央 集权 2 中七上 2 15 选择 题 中国古代史张仲景 2 易七上 2 16 选择 题 中国古代史孔子 2 中七上 2 17 选择 题 中国古代史郑成功 2 易七上 2 18 选择 题 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 2 难八上 2 19 选择 题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 2 易八下 2 20 选择 题 中国现代史中美关系 2 易八下 2 21 选择 题 中国现代史现代科技 2 易八下 2 22 选择 题 世界古代史 汉谟拉比法 典 2 易九上 2 23 选择 题 世界古代史雅典民主 2 中九上 2 24 选择 题 世界现代史 非洲独立运 动 2 易九下 2 28 材料 解析 题 中国古代、 近代史 民族关系和 对外交往 6 2 2 易、 中 七上 七下 八下 1 29 材料 解析 题 国古代、 近现代史 中日关系 3 2 2 中 七下 八上 7 30 简答 题 世界近 现代史 资产阶级革 命与两次世 界大战 3 5 1 中 九上 九下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