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医嘱执行情况的调查_王兰芳
ICU护士对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低的原因及对策

ICU护士对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低的原因及对策胡昌妹;刘立丽;柯晓晖【摘要】目的研究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1日—20日我科ICU收治的使用呼吸机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2月7日—3月27日我科ICU收治的使用呼吸机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分析抬高床头依从性差的原因,对全科62名ICU护士进行抬高床头依从性干预,比较ICU护士干预前后的抬高床头依从性以及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ICU护士干预后的抬高床头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使用呼吸机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数据相近(P>0.05).结论对ICU护士实施干预对策有助于抬高床头依从性的提高,提高护士抬高床头的依从性能够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7(008)021【总页数】2页(P183-184)【关键词】ICU;呼吸机;抬高床头;依从性【作者】胡昌妹;刘立丽;柯晓晖【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CU,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CU,福建厦门 361000;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ICU,福建厦门 36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使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
相关研究表明对呼吸机进行集束干预能够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降低45%[2],而2006年危重病营养支持指南表明抬高床头能够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进而降低使用呼吸机患者的死亡率[3]。
本文旨在探讨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及效果,具体过程和结果见下文。
将2014年1月1日—20日我科ICU收治的使用呼吸机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67:33,年龄42~85岁,平均(61.75±4.92)岁。
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135

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监测指标20.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符合率【指标属性】过程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230。
的日数与同期所有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总日数。
【计算方法】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符合率同期查笆有型机械通气患者床母高「3。
的艮∙WA~W Q 统计周期内所有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总日数【指标说明】(1 )分子:统计周期内,无禁忌症情况下,ICU患者在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情况下床头抬高230°的日数。
(2)分母:统计周期内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且无床头抬高禁忌症的住院患者人日数。
(3)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是指经人工气道(包括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住院患者。
排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低心排量综合征、严重颅脑疾病、俯卧位通气治疗、颈椎或骨盆疾病不允许抬高床头、颅内压低、特殊体位要求等的患者。
【指标意义】反映的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质量,评价医疗机构及病区护士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体位管理的重要性认识程度及护理措施执行情况,进而建立规范的机械通气患者体位管理策略。
提高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符合率,可有效减少患者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是目前降低VAP发生率、低成本低风险的有效措施。
在IeU中,接受呼吸机治疗的患者,全身情况许可无禁忌、应提高床头至30°或更大。
关联疾病结果质量指标分析,发现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对VAP发生、疾病转归、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的影响,可进行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横向比较。
【指标导向】逐级升高。
【指标来源】医院填报。
21. 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发率【指标属性】结果指标【计量单位】百分比(%) 【指标定义】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新发病例数与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方法】同期住院患者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新发病例数2级院内失禁性皮炎发生率二× 100%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指标说明】(1)分子:统计周期内,患者入院24小时后新发生的2级失禁性皮炎例数。
品管圈活动在 ICU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 ICU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管理中的应用罗桂芝;李星;鲁玫;梁秋桂;王靖婧;文倩【摘要】目的:通过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ICU 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持续护理质量改进,确保危重患者的安全。
方法:2015年4~10月我科成立护理质量品管圈,调查科室护理工作现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规范化培训,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床头抬高的依从率。
结果:床头抬高依从率由改善前的19.12%提高到2015年10月的86.44%。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提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期刊名称】《护理实践与研究》【年(卷),期】2016(013)021【总页数】3页(P120-121,122)【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机械通气;床头抬高;依从率【作者】罗桂芝;李星;鲁玫;梁秋桂;王靖婧;文倩【作者单位】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510280 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正文语种】中文机械通气患者是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人群,据报道10%~20%接受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发生VAP[1]。
床头抬高低成本,低风险,简单易行,2014年美国卫生保健流行病学会和美国感染疾病协会(AHEA/IDSA)更新的“急重症医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策略(2014版)”中仍推荐将抬高床头30°~45°作为基本预防策略[2]。
目前国内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依从率普遍不高[3-4],针对这一问题,我科2015年4~10月将品管圈(QCC)活动应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依从率的管理,进行为期6个月的持续质量改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报道如下。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概述ICU(Intensive Care Unit)是重症患者急救的最后防线。
机械通气是ICU中较为普遍的治疗手段之一,但同时也存在比较高的并发症和风险。
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和风险,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本文旨在观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
研究背景机械通气是常用的抢救措施,具有快速恢复氧合、支持呼吸和保障生命等优点。
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气压伤、气胸、声门下水肿、呼吸肌无力等。
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康复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和医疗资源的消耗。
因此,开展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非常必要。
研究内容研究目的观察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应用效果,探索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优势和局限性。
研究对象选取在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排除有严重心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肾功能衰竭以及精神疾病等的患者。
研究方法采取前后对比的方法,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不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进行比较。
观察项目包括氧合指标、患者体重、皮肤状况、肌肉萎缩程度、声门下水肿等。
研究结果观察组在机械通气后的氧合指标较对照组有所提高(p<0.05);患者体重、皮肤状况和肌肉萎缩程度等指标在观察组中也有所改善(p<0.05);声门下水肿发生率在观察组中较对照组低(p<0.05)。
研究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优化ICU机械通气患者的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ICU护士在工作中应该更注重个性化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关怀。
结语机械通气是ICU治疗中比较常见的手段,但如何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是每一位ICU护士必须牢记的任务。
本次研究表明,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机械通气患者的并发症和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ICU护士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的器官功能和生理状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和生活质量。
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

啮庶护疆研宽。
黾癯妒取中华护理杂志2014年1月第49卷第l期提高ICU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头依从性的策略和效果李妍郭爱敏【摘要】目的探讨在ICU密包行集束干预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护士对使用呼吸机患者抬高床&30—45。
的依从性的策略,并评价临床效果。
方法2012年1月.:7-2013年3月.在对2044,'1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柬干预的过程中,通过对18名护士培训并改善工作条件、张贴宣传画等措施来提高护士对床头抬高的依从性,以便能够更好地实施集柬干预策略,降低VAP的发生÷结果床头抬高30~450的依从性干预前(对照组)为21.5%,干预后(实验组)为47.6%,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对照组)VAP的发病率为26.3%。
,干预后(实验组)为15.5%o,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
结论尽管干预后床头抬高的依从性有所提高,但对于VAP发病率的影响效果不显著。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肺炎,呼吸机相关性;体位;病人依从Strategiestoimprovenurses’compliancewithhead-of-bedelevationinventilatorpatientsinICU/LIYan.GUOAi-rain【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strategiesofimprovingnurses’complianceOffelevatingtheheadofbeds30。
to45。
inpatientswithventilatorinICU.MethodsMeasuressuchastrainingthenurses.improvingworkcon—ditionsandputtingupposterswereimplementedtoincreasenurses’complianceOffelevatingtheheadofbeds.ResultsNurses’complianceonelevatingtheheadofbedsincreasedfrom21.5%and47.6%afterintervention(P<0.01):nOsignificantdiffereneewashmndintheincidenceofventilator_associate(1pneumoniafVAP)beforeandafterinter—vention(26.3%vversus15.5%D.ConclusionAhhoughnurses’complianceOffelevatingtheheadofbedsincreasesafterintervention.thecomplianceisstillrelativelylOWandtheelfe(・tisnotsignificantonreducingtheincidenceofVAP.【Keywords】IntensiveCareUnits;Pneumonia.Ventilator—Associated:Posture;PatientCompliance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是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研究㈣]表明,一旦发生VAP,患者病死率将增加DOI:10.3761/j.issn.0254—1769.2014.01.0ll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通信作者:郭爱敏,E-mail:guoaimin@hotmail.conl李妍:女,本科(硕士在读),E—mail:fen刚y76@sina.coln2013-06—24收稿体质量异常的新生儿是否适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自制标识在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准确性中的应用

自制标识在提高ICU护士抬高床头准确性中的应用作者:蒋争艳石文青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4期蒋争艳石文青摘要目的:观察自制抬高床头角度标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将2013年1~6月在我院ICU病房使用机械通气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使用自制抬高床头角度标识,对照组则采用目视抬高床头法。
对抬高床头角度的准确性及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研究组ICU护士在执行抬高床头操作中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自制摇床角度标识为摇杆式病床提供了床头角度升高的可测指标,保证了床头抬高角度的准确性,确保患者治疗所需角度,同时具有简、易、便、廉等特点,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制标识;体位;临床应用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66重症医学科(ICU)患者由于其病情危重、卧床时间长、气道分泌多等特点,常常容易出现误吸、肺部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等并发症。
抬高床头,患者取半卧位是目前预防误吸,降低肺部感染,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重要有效措施。
鉴于此,本研究在ICU内实施自行制作摇床角度标识,便于ICU护士准确抬高床头角度,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6月在我院ICU病房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
纳入标准:(1)年龄在18周岁以上。
(2)气管插管时间在12 h内。
(3)自愿或是家属签字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1)血压不稳定。
(2)最近30 d内已行插管。
(3)明确诊断存在肺部感染。
(4)脊髓手术或损伤必须平卧位。
(5)其他病情不允许抬高床头的患者。
最终入选的患者102例,其中男74例,女28例。
年龄36~89岁,平均(67.5±3.8)岁。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ABCDE”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的策略探讨

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ABCDE”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的策略探讨【摘要】机械通气是ICU的重要治疗手段,其可以引起谵妄、ICU获得性乏力及活动障碍等并发症。
ABCDE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措施是通过多学科之间的协作,通过每日唤醒、呼吸同步、谵妄的评估和管理、早期活动或移动多元素相互作用,预防ICU获得性谵妄及乏力,提升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以避免过度镇静、谵妄及乏力对患者产生的伤害。
集束化管理的策略从多学科合作、强化沟通、集束化内容的规范化、常态化对ICU的发展建设提出了长远要求。
【关键词】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机械通气作为ICU治疗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容易使患者获得谵妄、乏力及活动障碍等严重并发症,进而影响到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及病死率。
多种因素作用导致了患者ICU获得性谵妄和乏力的发生,单一的措施很难达到效果,为了使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日脱机,避免ICU获得性谵妄和乏力所致的脱机困难,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焦虑,提高患者治疗水平及护理质量,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在ICU 开始使用【1】。
1.集束化干预的概念美国健康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 Care Improvement,IHI)基于协助医护人员给患者提供尽可能优化的、有循证医学基础的医疗服务的目的,提出了集束化干预(bundles of care)【2】。
集束化干预一般每个集束包含3-5项措施,每项措施都能提高患者结局并经过临床试验证实。
这种结构化的工作方法,各项措施共同实施的效果优于单独执行的效果。
2.国内外ABCDE镇静镇痛集束化管理现状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教授Ely带领团队研究出了ABCDE镇静镇痛集束。
其中ABC-The Awakening and Breathing Coordination:每日唤醒和呼吸同步;D-Delirium momitoring/management:谵妄的评估和管理;E-Earlyexercise/mobility的含义为早期活动或移动【1】。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士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依从性的作用

品 管 圈 (QCC) 是 指 相 同或 相 近 工 作 场 所 的人 , 自发 组 织 起 来 的 运 用 科 学 品 管 工 具 来 改 善 质 量 、提 高 工 作 效 率 的 小 圈 子 l1 。机 械 辅 助 通 气 是 ICU 危 重 患 者 临 床 最 常 见 的 治 疗 方 法 ,其 最 常 见 的并 发 症 是 呼 吸 机 相 关 性 肺 炎 (VAP),发 生 率 高 达 7 ~ 7O l _2]。 降 低 VAP发 生 的 关 键 是 预 防 ,半 卧 位 被 认 为 是 预 防 VAP的 有 效 护 理 措 施 之 一 。美 国 疾 病 控 制 中心 (CDC) 有 关 VAP的 预 防 指 南 指 出 ,患 者 在 没 有 医 学 禁 忌 的情 况 下 应 将 床 头 抬 高 3O。~ 45。, 其 循 证 等 级 是 B 级 _3]。 国际 医疗 卫 生 机 构 认 证 委 会 (JCI) 也 认 为 , 抬 高 床 头 是 护 理 危 重 症 患者 的一 项 核 心措 施 _4]。但 临 床 实 际 执行 情 况 令 人 担 忧 。2014年 3—9月 ,我 科 针 对 护 士 拾 高 机 械 通 气 患 者 床 头 的依 从 性 开 展 品 管 圈 活 动 ,现 报告 如 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随 机 选 取 2014年 3— 9月 在 我 科 ICU 行 机 械 通 气 的患 者 300例 ,均 符 合 以 下 标 准 :1) 年 龄 > 18岁 ; 2) 安静 状 态 下 行 有 创 机 械 通 气 , 排 除 躁 动 不 安 的 患 者 。 2014年 3— 5月 100例 患 者 为 开 展 qcc 活 动 前 组 ,其 中 男 54例 ,女 46例 ;年 龄 (57.28± 6.78) 岁 ;其 中 COPD 40 例 ,ARDS 30例 ,急 性 肺 水 肿 15例 ,肺 性 脑 病 15例 。2014 年 6— 9月 200例 患者 为 开 展 QCC 活动 后 组 ,其 中男 9O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医嘱执行情况的调查王兰芳,童小华,卢 谨,郑春美,吴志英 【摘要】 目的 调查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医嘱的执行情况,了解护理人员落实患者床头抬高30°~45°的准确性。
方法 由专门培训的护士在观察日的9:00、15:00、21:00、3:00四个时点,使用自制量角器,对29例机械通气患者共测量1894例次床头抬高的角度,并按0°、1°~19°、20°~29°、30°~45°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将护士自查估计角度与研究人员所测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在总计1894例次的测量中,床头抬高大于0°的共662例次,占测量总次数的34.95%;日间(9:00,15:00)床头抬高402次,夜间(21:00,3:00)床头抬高260次,两时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床头准确抬高30°~45°的共311例次,占测量总次数的16.42%,但护士自查评估认为床头准确抬高30°~45°的有581例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的床头抬高现状未能达到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预防指南的推荐要求,护士对抬高床头30°~45°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及对实际抬高角度判断有偏差是其主要原因。
【关键词】 体位;机械通气;执行;呼吸相关性肺炎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9993(2010)4B -0585-03C linical Investigation on Compliance and Accuracy of Head -of -bed Elevation in 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nWang Lan -fang ,Tong Xiao -hua ,Lu Jin ,Zheng Chun -mei ,Wu Zhi -y ing (ICU ,Zhejiang Provincial H o spitalof T raditio nal Chinese Medicine ,H angzhou 310006,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 tion status of head -o f -bed elevation in patients w ith me -chanical ventilatio n and identify the accuracy of nurses in adapting the elevatio n angle to 30°-45°.Methods The nurses were trained to use the self -angla r measurem ent tool to measure 1894cases o f the ang le of bed elevation at four points (9:00AM ,3:00PM ,9:00PM ,3:00AM )in 29patients with mechanical ventila -tions .The ang le of bed elevatio ns (0°、1°-19°、20°-29°、30°-45°)w ere classified statistically .The differences o f self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 n form s betw een untrained nurses and researchers w ere com -pared .Results Of 1894cases of bed elevation angle m easurement ,the elev ated bed angles over 0°w ere ob -served in 662cases (34.95%).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 ere observed in the elev ation num bers be tw een day -time (9A M ,3PM ;402times )and nig httime (9PM ,3AM ;260times );Sig nificant differences we re o bse rved between the elevated bed angles of 30°-45°observed in 311cases (16.42%)and those (30°-45°)in 581cases detected by nurses 'self -examination and assessment (P <0.01).C onclusion Head -of -bed elev ation in patients w ith mechanical ventilatio n failed to meet cli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eventio n g uidelines offerd by centers fo 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of the United States m ainly due to the lack of full aw areness of importance of elevating the bed 30°-45°deg rees and the judg ement biases o n the actual elevation ang le of a deviatio n of nur ses .【Key words 】 postur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o mpliance ;ventilato r associated pneumonia[Nurs J Chin PLA ,2010,27(4B ):585-586,624]作者简介:310006杭州,浙江省中医院ICU 作者简介:王兰芳,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ICU 临床护理与研究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 r associated pneu -m onia ,VA P )是指施行人工机械通气(mechanicalventilatio n ,M V )治疗48h 以上并发,或原有肺部感染行M V 治疗48h 以上再发,并经病原学证实的一种医源性的肺部感染(多为细菌性肺炎)[1]。
VAP是IC U 的常见并发症,亦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VAP 在M V 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69%,病死率为25%~76%;M V 每增加1d ,发生VAP 的危险性增加1%~3%[2-3]。
患者一旦发生VAP ,易造成脱机困难、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4]。
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发布了有关VAP 的预防指南[5],建议在没有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将床头抬高30°~45°作为预防VAP 的推荐方法。
多项研究结果表明[6-8],半卧位(床头抬高30°~45°)有利于减少VAP的发生。
本研究通过对护理人员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医嘱的执行情况进行调查,从而为临床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009年4月本院IC U使用机械通气患者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58~90岁,平均(64.2±12.1)岁。
排除调查时患者有抬高床头禁忌证者,如低血压、生命体征不平稳、医嘱禁忌等。
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自制观察表,内容包括被观察者的一般资料(是否有抬高床头禁忌证、是否为机械通气患者)、观察的时间、用自制量角器所测得的角度、护士自查估计角度等。
由经过培训的4名调查人员使用自制量角器于每天(周一至周五,共4周)4个时间点(9:00、15:00、21:00、3:00)对研究对象床头抬高的角度及准确性进行调查。
将测得的角度分为4组,即0°、1°~19°、20°~29°、30°~45°,以30°~45°为床头抬高准确。
同时,将护士自查估计角度与研究人员所测结果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护士对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医嘱的执行率 对29例机械通气患者共测量1894例次床头抬高的角度,其中床头抬高大于0°共662例次,占34.95%;夜间(21:00,3:00)床头抬高的执行率明显低于日间(9:0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2.047,P<0.01)。
各时点的测量结果见表1。
表1 1894次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的调查时间例次床头抬高大于0°(例次)百分比(%)9:00 48621243.6215:00 45319041.9421:00 47413728.903:00 48112325.572.2 护士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角度的准确性 对662例次大于0°的床头抬高角度进行准确测量,其中符合床头抬高30°~45°的共311例次,准确率为16.42%;1°~19°的144例次(占7.60%),20°~29°的207例次(占10.93%)。
2.3 护士自查估计角度与研究人员实测结果比较 护士自查评估认为符合床头抬高30°~45°的共581例次,而研究人员实际测量符合床头抬高30°~45°的共311例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5.48,P<0.01)。
3 讨论3.1 护理人员对抬高机械通气患者床头医嘱执行率低的现状分析 有研究[9-10]报道,抬高体位可减少患者胃液的反流和误吸,30°~45°半卧位可降低VAP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