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5. 原因分析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问题的根本原 因。
6. 对策制定
根据原因分析,制定解决问题的对 策。
品管圈活动流程
7. 对策实施
按照对策计划,实施改善工作 。
8. 效果确认
实施后,对比改善前后的数据 ,确认效果。
9. 标准化
将有效的对策纳入工作标准, 持续改进。
10. 总结与改进
总结本次品管圈活动的经验教 训,持续改进后续的品管圈活
第6个月
总结经验,完善操作流程和培训计划,持续改进。
目标可行性分析
现有床头抬高操作流程存在一 定的问题,如操作不规范、缺 乏有效监测等,这为改进提供 了空间。
医护人员对提高机械通气病人 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意愿强烈, 积极性高,有利于目标的实现 。
采购监测设备、制定培训计划 等措施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 不会对医院造成过大的负担。
03
问题陈述
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低的问题
床头抬高角度不准确 护士操作不规范
缺乏有效监督和培训
问题对病人和医院的影响
01
02
03
病人并发症增加
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等
医疗资源浪费
频繁调整床头角度导致人 力和物力浪费
医院声誉受损
因并发症增加导致患者满 意度下降
问题分析
培训不足
护士对床头抬高的重要性 认识不足,缺乏操作技能
背景
VAP是机械通气病人常见的并发症, 与床头抬高角度不当有关。目前ICU中 床头抬高的准确率有待提高,因此开 展品管圈活动,以期解决这一问题。
汇报范围
本品管圈活动自 XXXX年XX月启动, 至XXXX年XX月结束 。
汇报内容涉及品管圈 活动的过程、方法、 成果及总结。

床头抬高30度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床头抬高30度预防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床 头 抬 高 30度预 防 ICU 患者 呼 吸 机相 关 性肺 炎 的效 果观 察
林燕 芬 ,黄小慧 (汕头 大学医学院第二 附属 医院 ,广 东 汕头 515000)
摘 要 目的 :观 察 床 头 抬 高 3O度 对 ICU 患 者 呼 吸 机 相 关 性 肺 炎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 预 防 效 果 。 方 法 :选 取
6 h、24 h、72 h后的心率 、呼吸频率 、平均动脉压 、 1O.75% ,对照组患者发
生 VAP 124例 ,占 29.o4% ,观察组 VAP发病率 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的插 管时间为 (2.16±0.16)d,对 照组患者 的
参 考 文 献
[1] 王爱玲.人文关怀 护理对 肝癌 l临终患 者 的影 响 [J].中国社 区医 师 ,201l,l3(19):293—294.
[2] 于淼 ,王改莲 ,余艳琴 ,等.创 伤外科 老年患者 中人文关 怀护理 的 结果分析 [J].中国疗养 医学 ,2014,23(6):537—538. (收 稿 日期 :2014-07-19)
多数 患 者及 家 属 对 于 手 术 治 疗 存 在 紧 张 、恐 惧 等 不 良的 心 理活 动 ,在手术前要 积极进 行人 文关 怀 ,具体体 现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 3.1 手 术 之 前 医 护 人 员 要 仔 细 了 解 患 者 病 情 ,积 极 做 好 各 种 可能 出现的危险的应对方案 ,并对患者提 出的问题要 能够给予 详细全 面的解答 ,适 当的时候 可以把成 功 的手 术病例 和患者共 同分享 ,从而消 除其不 良心理 。沟通 中避 免使 用强硬 性语 言 , 尽量使用鼓励 性的语言 ,使 患者正确认 识到 手术会给 患者带来 的各种影 响 ,从而能够积极 的配合 医疗 工作的正常进行 。 3.2 护士要积极的 向患 者讲述 手术 的大 致操作 过程 ,包 括麻 醉 以及术 后可能出现 的情况 ,以及手 术前 后 的注意事 项 ,积极 地进 行沟通从 而能够 取得患 者 的信任 ,建 立 良好 的护患关 系。 交谈过程 中应 尽量使用礼貌用语 ,避免生硬语言 的出现 J。 3.3 各种手术的常 规术前 准 备 中,护士 在进行 操作 时应 重视 患者 的舒适感 。如在进 行术前 导 尿 的过 程 中应告 知导 尿可 能 引起 的尿路 刺激以及疼 痛感 ,如 何调 整呼 吸 以缓 解疼 痛 ,要及

ICU救生圈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护理课件

ICU救生圈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护理课件
床头抬高可以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和ICU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病人的 生存率。
02 ICU救生圈的应用
救生圈的设计与功能
救生圈设计
采用柔软、耐用的材料制成,设 计为可调节的环形结构,方便固 定在床栏上。
主要功能
确保机械通气病人的床头抬高角 度准确,防止因角度不正确导致 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培训与教育
03
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ICU救生圈的认识和
使用技能,确保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培训效果评估
通过理论测试、操作考核和临床观 察等方式,对护理人员的培训效果 进行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建立床头抬高准确率的监测和评估机制
监测方法
建立床头抬高准确率的监测机制 ,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 式,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督
和评估。
评估标准
制定床头抬高准确率的评估标准 ,明确达标的要求和未达标的原
救生圈的使用方法
步骤一
检查救生圈是否完好无 损,确认其可正常使用

步骤二
将救生圈放置在床栏上 ,调整合适的高度。
步骤三
将机械通气病人的床头 抬高至所需角度,确保
与救生圈紧密贴合。
步骤四
定期检查床头抬高角度 是否正确,如有需要可
随时调整。
救生圈的适用范围
适用人群
适用于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ICU病人 。
案例二
某三甲医院在ICU引入救生圈系统后,医护人员操作简便,床 头抬高准确率得到有效保障,病人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经验教训总结
经验一
在实施救生圈系统过程中,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 其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执行效率。

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在提高危重患者抬高床头的效果观察

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在提高危重患者抬高床头的效果观察

危重患者是指病情严重,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的患者[1]。

目前对于危重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角相关指南有明确的规定[2],但从国内外临床研究发现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差,国内多中心、前瞻性抽样调查发现床头抬高>30°,达标率仅为28%。

国外的研究发现,对于床头抬高的依从性不足30%[3,4],分析原因发现,临床中缺乏使用简洁、准确的测量工具为主要原因。

鉴此,本院设计并应用自制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来提高床头抬高达标率,以利于对患者的准确护理。

已获得国家专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7年7月至12月使用传统方法将需要抬高床头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6月使用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将医嘱中需要抬高床头的5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①遵医嘱需要将床头抬高的患者。

②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医嘱禁忌者。

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目测法、经验法等传统手段抬高床头;观察组使用床头抬高角度角度测量仪,测量仪包括第一端面(含表盘和重锤)和第二端面,在第一端面上设有准确的角度刻度,重锤与第一端面通过细线连接。

由于重锤的重力作用,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并且在垂直方向上。

在第二端面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用于夹紧可活动的床头板上,将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与床头板固定。

在床头板处于水平位置时,将细线所在的位置标为0刻度线;在床头板抬高一定角度时,表盘与床头板一起抬高相同的角度,由于细线始终在垂直方向,细线与0刻度线之间存在一个角度,该角度即为床头抬高的高度。

该床头抬高角度测量仪器,操作简单,能够准确测量床头抬高的角度,达到患者治疗所需的卧位要求。

1.3观察指标:由白班、小夜、大夜3个班次的值班组长定时检查床头抬高角度,每班1次,并记录医嘱执行率及准确率,在33°~45°角之间即为准确。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07
总结与未来计划
本期活动总结
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品管圈活动,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 高准确率从原来的60%提高到了85%, 目标达成率为110%。
改善重点
针对改善机械通气病人床头抬高准确率 ,我们重点改善了医护人员的操作规范 和床头抬高角度的监测方法。
改进措施
实施了医护人员培训、制定操作规范、 改进床头抬高角度监测工具等措施,有 效提高了床头抬高准确率。
设备因素
抬高装置不统一
医院使用的床头抬高装置 不统一,导致操作难度和 误差增大。
设备故障率高
部分床头抬高装置故障率 高,影响正常使用。
设备调节不便
部分床头抬高装置调节不 够便捷,增加了操作的复 杂度。
04
对策制定与实施
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
加强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病人床 头抬高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抬高 床头的操作技能,确保准确执行
目标可行性分析
现状分析
在品管圈活动开展前,机械通气病 人床头抬高准确率仅为70%,存在
较大的提升空间。
优势与机会
品管圈成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 专业知识,同时医院管理层对品管 圈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为目标的
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困难与挑战
部分医护人员对床头抬高重要性的 认识不足,操作时可能存在疏忽。 此外,床头抬高角度的测量和记录 也存在一定难度。
院整体护理质量。
04
探索新技术
研究并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如 智能化监测系统,进一步提高
床头抬高准确率。
THANKS
icu品管圈 提高机械通气病人 床头抬高准确率
目录
• 引言 • 目标设定 • 原因分析 • 对策制定与实施 • 效果确认 • 标准化 • 总结与未来计划

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现状调查分析

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现状调查分析
· 18 -
※ 调 查 分 析
TODAY NURSE April,2018,Vo1.25,No.12 ,
ICU机 械 通气 患者 床 头抬 高现 状调 查 分 析
严 晓 莉 郑 献 红 蒋 湘芬 郑械 通 气 患 者 床 头 抬 高现 状 ,为 下 一 步 提 高护 士 床 头抬 高 依 从 性 提 供 依 据 。 方 法 通过 调 查 2015年 8月 一
;;
t; t ≥ ; :;≯ j ≯ 0
t;
t: ‘ t t t ,
; ; 0; ; ; ≥
; t ;
插 管 者 口腔 护 理 的 效 果 观 察 [J].中 国 乡村 医 药 ,2010,17 (9):78. [33] 郑 延 玲 .石 继 巧 .彭 旭 华 .酸 性 氧 化 电 位 水 口腔 护 理 降 低 VAP发 生 率 的 效 果 观 察 [J],中 国感 染控 制 杂 志 ,2013,12 (3):223—224. [34] 王 晓 波 .张俊 .氧 化 电位 水 用 于 经 口 气 管 插 管 患 者 口腔 护 理 的 效 果 观 察 [J].中国 实用 护 理 杂 志 ,2005,25:9. [35] 华亚芬 ,赵 红芳.清热养 阴漱 1:7液 在 ICU气管插 管患者 口 腔 护 理 的应 用 [J].内蒙 古 中药 ,2010,29(18):148—149. [36] 邰春梅.五味 消毒饮在 经12'气管插 管患者 口腔 护理 中的应 用 [J].护 理 学 杂 志 ,2011,26(18):56-57. [37] 卢 瑾 ,王 兰 芳 .自制 中 药 漱 1:7液 预 防 经 1:2气 管 插 管 患 者 口 腔并发症 的疗效观 察 [J].濒 江 中医药 大学 学报 ,2011,35 (3):427—430. [38] 施 海 燕 。宋 燕 波 .刷 牙 结 合 银 尔通 冲 洗 法 在 危 重 病 人 口 腔 护理 中的应 用[J].全科护理 ,2012,10(11):3106—3107.

巧制评估ICU床头抬高角度的直观测量工具

巧制评估ICU床头抬高角度的直观测量工具

巧制评估ICU床头抬高角度的直观测量工具
俞超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上旬版》
【年(卷),期】2012(026)009
【摘要】在ICU的临床护理中,床头抬高措施一直被国内外诸多权威机构所建议推崇。

早在2003年,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预防指南中建议:在没有绝对医学禁忌的情况下,将病人床头抬高30°~45°。

因机械通气病人大多病情危重、放置胃管、使用镇静剂等,食管括约肌功能缺失或关闭不全,极易造成胃内容物反流与误吸。

床头抬高被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委员会(JCI)认为是监护和提高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的一项核心措施。

床头抬高旨在使病人上胸部抬高,处于高位,
【总页数】1页(P2399-2399)
【作者】俞超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3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2
【相关文献】
1.目测法评估床头抬高角度测量误差的分析 [J], 张雪芳;左勤;周莉莉;王丽;孙敏芝
2.巧制评估ICU床头抬高角度的直观测量工具 [J], 俞超
3.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改变常规床头抬高角度对压疮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的影响 [J], 姜红卫;冉景兵;张凤清;谭孟仁;韦凤新;莫喜萍;秦玉梅
4.不同床头抬高角度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褥疮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 [J], 姜红卫;覃凤艳;谭孟仁;韦凤新;冉景兵;张凤清;秦玉梅;莫喜萍;吴晓云;韦玲慧
5.可视化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工具的研制 [J], 李万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确抬高床头30度,我们做到了!

精确抬高床头30度,我们做到了!

精确抬高床头30度,我们做到了!神经内科NICU 刘英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是ICU机械通气患者最严重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

循证医学证实,床头抬高30-45°可预防和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目前,临床护士大多采用目测法或经验法抬高床头,但准确率较差。

在满足患者舒适度的同时达到某些疾病需求的角度。

但是没有一种床可以准确的测定病床背板升高的角度,护士在在执行操作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量化标准,只能依据临床经验判断,不能调节到所需要的精确角度,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不准确的角度还有可能给护理安全带来隐患,如鼻饲患者发生误吸、返流,长期依靠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而对于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而言,体位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让NICU的护士更好的做好危重病人的体位管理,便成了一个难题?如何精确到合适的角度?来看看我科苏护士长的护理创新小发明。

苏护士长设计出一种床头抬高30或45度的量角器,并将之固定于床头支架与床面的夹角处,当需要抬高床头时,直接按住床头上下调节按钮,只要将床头摇到30或45度刻度线时,即表示床头达到理想的高度,一目了然,避免目测法和经验法的盲目性,提高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且测量简单,操作简便。

此外,该量角器30度成紫色,45度涂成黑色,便于分辨,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安装固定方便。

床头抬高30或45度的量角器不仅能够使患者床头的角度抬高准确度达到百分之百,还能有效的预防胃食管返流后误吸的发生,成为简便的、廉价的有效防止VAP的非药物性方法。

这个小方法能有效的减少因VAP 给患者带来的住院费用,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床头角度显示卡的应用也是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又一体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床头抬高准确率的效果观察
作者:都霞熊利韩兴杰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3期
摘要:目的探讨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准确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入住ICU需抬高床头30°~45°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目视评估法或经验抬高患者床头,观察组采用自制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抬高患者床头,两组床头抬高角度分别在每日固定时间点进行测量。

结果观察组床头抬高30°~45°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能提高床头抬高的准确率。

关键词: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床头抬高;准确率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3-0034-01
ICU患者病情危重,多数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的主要并发症[1],据临床调查发现,在ICU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几率高达56%[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发生于机械通气48 h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部感染,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特殊类型。

中华医学会推荐对于没有医学禁忌症的患者床头抬高30~45°可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3]。

但临床实践中,ICU护理人员对患者床头抬高30°的依从性较低,护士的依从率为35%,护师为65%[4]。

笔者采取床头抬高角度测量器,以提高ICU护士床头抬高依从性及准确率。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入住ICU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124例,排除标准:床头提高禁忌证患者,如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需俯卧位患者、医嘱禁忌者等。

男96例,女64例;年龄16-92岁,平均年龄(46士5.5)岁;COPD36例,心衰9例,心肌梗死12例,心肺复苏术后6例,中毒4例,昏迷原因待查5例,脑外伤25例,脑出血10例,脑梗死5例,重症胰腺炎6例,MODS 6例。

124例患者按照入住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各62例,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