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的临床应用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目的:研究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即为对照组(抽取到单号)与实验组(抽取到双号),每组50例。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慢性胃炎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应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慢性胃炎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近些年,随着人们饮食与生活作息习惯的改变,导致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慢性胃炎与很多慢性病比较相似,在临床上很难彻底治愈[1]。
慢性胃炎的发病因素比较多,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遗传、病菌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以胃部疼痛、食欲不佳、呕血、黑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胃炎的治疗是以药物调理为主,其中奥美拉唑是常用药物,根据临床相关数据显示,该药物极易出现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2]。
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慢性胃炎主要是因为气血不畅、胃气淤滞所致,属于“胃脘痛”、“胃痞”范畴之内,经常表现为寒热错杂,对于该类疾病是以调理气血、活血化瘀为主要治疗原则,帮助患者改善胃部血液循环,应用消炎解毒的方式来降低炎性反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
为此,文章中针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22年2月到2023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中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40.58±4.68)岁,最长病程10年,最短病程3年,平均病程(5.04±0.19)年;实验组男性29例,女性21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0.89±4.47)岁,最长病程11年,最短病程3年,平均病程(5.15±0.23)年。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在慢性胃炎中引入中药汤剂(香砂六君子汤),可根据患者症状加减应用,探究其应用优势。
方法:200例(2020年05月-2022年07月纳入,100例/组,抽签分组),对比奥美拉唑、香砂六君子汤应用在对比组、试验组的效果。
结果:试验组的胃脘隐痛、痞满、胃痛喜按喜暖得分更低,其总有效率更高,副作用总发生率更低(P<0.05)。
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具有较高治疗效果,且较少引起不适症状,其也可显著改善症状,具有较高用药安全性。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慢性胃炎;副作用;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慢性胃炎的诱发因素较多,常常指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胃部黏膜损伤,诱发一系列炎症反应[1]。
其干预难度较大,停药后复发次数较多,且不适症状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也是干扰度较大、较痛苦的慢性疾病之一。
分析临床诊疗情况,发现整体治愈案例数相对较少,一般难以完全消灭不适症状,常常表现为腹痛、呕吐、胃部出血等症状。
奥美拉唑作为应用相对频繁的药物之一,其副作用较多,可影响患儿用药积极性,且长期用药,疗效逐步降低。
为提高干预成效,临床不断尝试传统医学模式,发现对症汤剂(香砂六君子汤)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可快速消除炎症,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本文对比奥美拉唑、香砂六君子汤的应用差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例(2020年05月-2022年07月纳入,100例/组,抽签分组),对比组、试验组分别采取西、中医治疗。
纳入标准部分:18岁以上;无过敏;无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胃肠疾病;无心脏疾病;无肝功能损伤;资料完善;符合慢性胃炎诊断。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心理障碍;合并其他严重疾病;合并其他消化类疾病;过敏;中断用药者。
自然信息相似(P>0.05)。
见表1。
表1自然信息[n/()]组别n男/女年龄/岁病程/年对比组10065/3549.62±9.06 4.85±1.03试验组10055/4551.02±11.02 5.02±1.25X2/t 2.0830.981 1.050P0.1490.3280.2951.2方法1.2.1用药方法对比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每次20mg,每日1次。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摘要】:分析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慢性胃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香砂六君子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9%,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香砂六君子汤;慢性胃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337-01慢性胃炎是受多种因素影响,造成胃粘膜慢性炎症反应或萎缩性病变的一种疾病,其中幽门杆菌感染、滥用消炎药、长期饮咖啡、浓茶等是引发该疾病的主要因素。
临床主要以对症治疗、根除幽门杆菌治疗以及饮食治疗为主。
我院为研究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88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香砂六君子汤治疗,相关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8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平均(42.5±3.3)岁,平均病程(8.0±2.1)年;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平均(41.9±3.1)岁,平均病程(7.8±1.9)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根据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比较价值。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其中HP(幽门螺杆菌)阴性者给予40mg奥美拉唑,每天1次,100mg胶体果胶,每天3次,1疗程为2个月。
HP阳性患者加用1.0g阿莫西林,每天2次,0.5g克拉霉素,每天2次。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病的疗效分析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病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病的疗效。
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期间的68例脾胃虚弱型痞满病患者,采用对比法进行治疗。
其中,34例患者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进行治疗,另外34例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和相关指标变化,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痞满感减轻,消化功能恢复正常。
而对照组的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痞满感仍然存在,消化功能未能完全恢复。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在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痞满感,恢复消化功能。
因此,加味香砂六君子汤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用于脾胃虚弱型痞满病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脾胃虚弱型痞满病;疗效引言脾胃虚弱型痞满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态造成较大的影响。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作为一种中医方剂,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用于治疗该病。
本文旨在分析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虚弱型痞满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期间的68例脾胃虚弱型痞满病患者,采用对比法进行治疗。
其中,34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34例患者为观察组。
纳入标准:1.符合脾胃虚弱型痞满病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8岁以上;3.愿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有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疾病;2.孕妇或哺乳期妇女;3.有严重精神病或认知障碍;4.对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或传统治疗方法过敏;5.其他不适宜参与研究的情况。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香砂六君子汤进行治疗,具体如下:(1)药物组合:按照加味香砂六君子汤的剂方,将黄精、茯苓、白术、炙甘草、青皮、香附、苍术、草果、莳萝子适量配伍。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 汤概述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 汤的药理作用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 汤的临床应用
目录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 汤的制备方法与注意事项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 汤的疗效评价与展望
01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 汤概述
04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 汤的制备方法与注意事项
香砂六君子汤的制备方法与注意事项
制备方法
香砂六君子汤主要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等中药组成,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医 生会给出合适的剂量和配比。将所有药物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后,用大火煮沸,再转小火煎 煮一段时间,取汁饮用。
注意事项
香砂六君子汤为温补之剂,对于体内有热或湿热的患者不宜使用;四君子汤为补益剂,对 于体内有湿热或实热的患者不宜使用。两种药方在使用时均需注意饮食禁忌和个人体质差 异。
05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 汤的疗效评价与展望
疗效评价标准与方法
症状改善情况
通过对比用药前后的症状变化, 如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评
气滞证
痰湿证
对于痰湿内盛引起的咳嗽、痰多、胸 闷等症状,香砂六君子汤可起到健脾 化痰的作用。
对于气滞引起的胃痛、胁痛等症状, 香砂六君子汤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四君子汤的临床应用
脾胃气虚证
四君子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 证,表现为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大便溏泄、气短乏力等症状。
脾虚湿困证
对于脾虚湿困引起的四肢困重、脘 腹胀满、大便溏泄等症状,四君子 汤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香砂六君子汤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后不良反应临床观察

食欲减退
香砂六君子汤能有效改善 化疗后食欲减退症状,增 加患者进食量。
不同剂量组别疗效比较
低剂量组
香砂六君子汤在低剂量组的疗效 相对较弱,但仍有一定改善作用
。
中剂量组
香砂六君子汤在中剂量组的疗效 较好,能显著改善化疗后不良反
应。
高剂量组
香砂六君子汤在高剂量组的疗效 最佳,但需注意可能增加的毒副
作用风险。
辨证论治思路
以香砂六君子汤为基础方,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运用,以达到健脾和胃、 补气养血的目的。
药物加减运用体会
药物加减
针对患者不同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等,灵活加减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等,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运用体会
香砂六君子汤具有健脾和胃、补气养血的功效,加减运用能够针对患者具体症状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和展望
个体化治疗方案
1.A 针对不同消化道恶性肿瘤类型和化疗方案,开 展个体化治疗方案研究,以提高香砂六君子汤 的疗效。
深入探索作用机制
1.B 进一步深入研究香砂六君子汤在缓解化疗
后不良反应和改善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机 制,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联合其他治疗方法
1.C 研究香砂六君子汤与其他治疗方法(如靶向 治疗、免疫治疗等)的联合应用,以期提高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健脾和胃
香砂六君子汤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够促进消 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改善化疗后恶心呕 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扶正祛邪
香砂六君子汤能够扶正祛邪,增强患者的免疫力 ,减轻化疗后免疫抑制的不良反应。
化疗后不良反应改善原因分析
中药成分的调节作用
01
香砂六君子汤中的中药成分能够调节患者的生理功能,改善化
香砂六君子汤近10年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述

和磷 酯 的含 量 的下 降 , 明香 砂 六 君 子 汤 能显 著 降 表 低 H L引起 的 胃粘膜 损伤 . 加氨 基 己糖 和磷酯 的 C 增
粒高 、 、 中 低剂 量进 行 治疗 , 并设 空 白对 照组 、 型对 模
照组 和香 砂六 君 丸对 照组 。研究 结果 发现 香砂 六君
8 % 。认 为香 砂六 君颗 粒对 实验 性 胃溃 疡有 较好 防 7
・
性 胃炎的主要病机; 初病在气 , 久病人络 , 由气滞导
致血瘀 , 通则 痛 , 不 而治 痛 之要 当 以“ 气 为 主 ” 故 理 , 以理 气和 胃止 痛为 基 本 原 则 , 用 丹 芍 香 砂六 君 子 采 汤加 味治疗 慢性 胃炎 5 0例 , 果 临床 治愈 2 结 8例 , 显
缓H 自胃腔 向粘 膜 内 的 弥 散 , 阻止 碳 酸 氢 盐 自 并 上 皮细 胞表 面 向 胃腔 内的移行 , 而保 护 胃粘膜 , 从 使 其 免受 损伤 。
1 2 促 进 胃排 空 , 制 小肠 过 快 蠕 动 李 氏 等 . 抑
砂 君 子汤对 应 激性 胃粘 膜 损 伤 大 鼠疗 效 的影 响 ,
江西中医药 2 1 0 0年 1 0月第 1 O期总 4 卷第 34期 l 3
香砂 六君 子汤 近 1 O年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概述
★ 康 绿 娜 指导 : 学麟 ( . 建 中医药 大学 20 硕 士研究 生 李 1福 0 8级
福 州 30 0 ) 5 0 4
福州 300 2 福建 省人 民 医院 504;.
溃疡 指数 并计 算 溃 疡 抑 制 率 。结 果 表 明 , 砂 六 君 香
颗粒 可通 过 明显 升 高 血 浆 胃动 素 和 血 清 胃秘 素水 平、 降低 生长抑 素 水平来 促 进 胃排 空 、 制小肠 过快 抑 蠕动 , 改善脾 虚症 状 , 并 且优 于香 砂六 君 丸对 照组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

03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汤的比较
药物组成比较
香砂六君子汤
香附、砂仁、陈皮、法半夏、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效比较
香砂六君子汤
益气健脾,和胃降逆,理气化痰。用于脾胃 虚弱,痰阻气滞所致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不思饮食等症状。
四君子汤
益气健脾,补益脾气。用于脾胃气虚,运化 无力引起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食少乏力
注意事项
服用香砂六君子汤期间需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另外,香 砂六君子汤需要按照医嘱服用,不可自行加减剂量。
02
中药方四君子汤
组成与功效
组成
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味中药组成。
功效
四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补益脾胃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
适应症与禁忌
适应症
四君子汤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胃胀满、大便溏泄、面色萎黄 、神疲乏力等症状。
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汤在组成、功效、适用范 围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 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合理选用。
展望
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香砂六 君子汤与四君子汤的作用机制、药理 作用等方面将会有更深入的认识,为 临床应用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针对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患者,可以结 合现代医学技术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 君子汤进行个性化给药方案的设计, 提高临床疗效。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四君子汤 》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 • 中药方四君子汤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汤的比较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汤的临床应用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汤的现代研究 • 中药方香砂六君子汤与四君子汤的总结与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砂六君 子汤 见于 《 医方集 解》,由香 附、砂仁 、半 夏 、陈皮 、人参 、白术、茯苓 、甘草组成 ,具有健脾 和 胃、 理气 止痛 的作 用 ,主治脾 胃气虚 ,寒湿滞 于 中焦 之症 。表 现为纳杲 、嗳气 、脘腹胀 满或疼 痛、呕吐泄 泄等症 。笔 者
借先 贤 之 成 功 经 验 ,指 导 临床 ,用 于 治疗 咳 嗽 、多 寐 、 胃
为一体 ,故病 获捷效 。
( 收稿 日期 :2 1.6 1) 00 0 .2
lg O ,茯 苓 1 g 0 ,党 参 2 g 0 ,川 朴 1 g 0 ,姜 竹 茹 1g 5 ,山楂
- ◆ ● ◆ ’ ¨● ¨● ¨ ¨◆ ◆ _ l }◆ ・ ◆ ◆ Ⅲ・ ◆ 一
( :5—6 9) .
[ ]姜洪池 ,高越.医源性胆管损伤 的不可忽视性 及其防治策 略 [ ] 中 1 J. 华肝胆外科杂志 , 0 5 1 ( ) 5 — 5 , 2 0 ,1 3 :12 14 [ ]吴 金 术.吴 金 术 肝 胆 道 胰 外 科 [ .武 汉 :中 南 大 学 出 版 杜 , 2 M]
隐痛不适 3年,曾服用洛赛克 、阿莫西林 、吗丁啉等治疗 ,
效不显 。刻 下:上腹 部疼 痛不适 ,食 凉后加剧 ,得温后 痛
减 ,伴 嗳气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食 后饱胀 ,纳差便溏 ,舌 质淡胖 边有齿
印 ,苔 白腻 ,脉 濡 细 ,中 医辨证 为脾 胃虚寒 ,气 滞湿 阻 , 予以温 中理 气 ,健脾 化湿 治之 。处 方 :高 良姜 1g 0 ,香 附 1g 0 ,半夏 1 g 0 ,青皮 1g 0 ,陈皮 1 g 0 ,白术 1g 0 ,砂仁 1g 0, 寇仁 lg O ,党参 2 g 0 ,茯苓 1 g 0 ,沉香 lg O ,煅 瓦楞 l g O ,山 药 2g 0 ,鸡 内金 2 g 0 ,炙草 lg O 。五剂 ,水煎 服,一 目一剂 , 服药后 疼痛 明显 好 转 ,再 服五 剂 ,诸 症 皆除 ,得 效续 进 ,
疗 效 还 是 令 人 满 意 的 。我 们 的 体 会 是 作 R—Y型 胆 肠 吻 合 术 的疗 效 最佳 。
参 考 文 献
[ ]Xn L uZ 4 .g ,T Y,e a i H t 1 nl i o t as o t ne i pr o .A a s fh cue fh c vro t l a t ys e e o sn oa o - m pr cp hl yt t y[ ].C i ora o E dsoy, 0 3 8 y nl a soi c o c sco i a o c e e m J h a u l f no p 20 , n J n c
本病患者 因淋 雨外感 湿邪 ,酿湿 生痰 ,上逆 为 咳。方 中半夏、白前 、前胡、紫苑 、款冬 、贝母 、炒莱菔子化 痰、 青皮 、陈皮 、香附、砂 仁 、茯苓 理气 祛湿 ,白术 、党参 补
气 ,射 干 利 咽 ,炙 草 调 和 诸 药 ,药 症 相 合 ,病 获痊 愈 。
2 多寐
2g 0 ,生草 1g 0 ,五剂 ,水 煎服 ,一 日一剂 ,服药后 头清身 轻 ,多寐 明显好转 ,继服五 剂 ,诸 症基本 消失 ,嘱平 素用 香砂 六 君 子 丸 调 理 。
按 :《 丹溪心法》 云 : “ 胃受 湿 ,沉 困无力 ,怠惰好 脾 卧。 ”本病患 者素 体肥胖 ,喜食 厚味 ,故 无形 之痰 流 注体
内,方 中半夏 、竹 茹 、天麻 化痰 ,香 附 、青皮 、陈皮 、川 朴理气 ,党参 、白术补 气 ,砂仁 、薏 仁 、茯苓 祛湿 ,山楂 消油腻肉积 ,甘草调 和诸 药 。全方组 成 ,健 脾化痰 理气祛
湿 同用 ,使 湿 化 痰 消 ,诸 症 悉 平 。
3 胃 痛
痛等症 ,均取得 良好效果 ,兹介绍如下 。
( 稿 日期 :2 1.6 2 ) 收 0 00 . 3
[ ]周东平 ,陆劲松 .医 源性 胆管 损伤 临 床分 析 [ ] 3 J .航 空 航 天 医学 ,
20 0 6,1 ( ) 2—2 . 7 1 :2 3
按 :《 医学正传 ・胃脘痛》 云 :“ 胃脘当心而痛 ……未 有不 由清痰食积郁于 中,七情九气触于 内之 所致焉。 《 ” 医
学正传》 云 :“ ……下逆者使之上行 ,中结者使之旁达 ,亦
通 也 ;虚 者 助 之 使 通 ,寒 者 温 之 使 通 ,无 非 通 之 之 法 也 。 ”
董某 ,男 ,7 ,于 20 8岁 09年 6月就诊 ,诉 不分昼 夜 ,
时时欲睡,唤之能 醒,醒后复 睡 ,伴体 倦乏 力、胸 闷、头 昏重 浊,舌质淡 苔 白腻 ,脉 濡缓 。笔者视 此 人 身体 肥胖 , 平素喜食膏粱 厚味 ,责之脾 虚湿胜 ,痰湿 阻滞 ,拟 以健 脾
化 痰 除 湿 治 之 。 处 方 :半 夏 1 g 0 ,青 皮 1g 0 ,陈 皮 lg 白 O, 术 1g 0 ,香 附 1g 0 ,砂 仁 1g 0 ,薏 仁 2g 0 ,天 麻 lg O ,猪 苓
香 砂 六 君 子 汤 的 临 床 应 用
郁 红 美
江苏省启东市第 四人民医院中医科 ,江苏 启东 2 60 2 20
【 关键词】 中药汤剂 ;治咳嗽;胃痛 【 中图分类号 】1 8 . 1 56 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7— 57 (00 1 0 5 一 1 0 8 1 2 1 )2 — 18 O 0
1 咳嗽
陈某 ,女 ,3 7岁 ,于 20 0 5年 4月就诊 ,诉半月前 因淋 雨后出现咳嗽 ,痰多质稀 色 白,咳声重浊 ,晨 起或食 后咳 甚痰多,咽痒 ,胸 闷脘痞 ,食少 ,体 倦 ,舌 苔 白腻 ,脉 濡 滑。中医辨证为咳嗽 一痰湿蕴肺 ,拟 子健脾燥 湿 、化痰 止 咳治 之。处 方 :制 半 夏 1 g 0 ,青 皮 1g 0 ,陈 皮 2 g 0 ,党 参 2g 0 ,白术 1g 0 ,茯苓 1g 0 ,香附 1g 0 ,砂仁 lg O ,紫 苑 1g 0,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
临 床 研 究
C i i a e e r h lnc l r s a c
1 58 ・
C iee j ma f e n m dc e a d eh o h r c hns o u lo t o e i n n tn p a h i ma y
本患者 胃痛已久 ,遇冷加 剧 ,用 高 良姜 、沉香 、白芍温 中
散寒 止痛 ,半夏 、青皮 、 陈皮 、砂仁、蔻 仁、 自术 、 苓、 茯 山药 、党参 、香附健脾 理气祛 湿 ,煅瓦楞 制酸止 痛 ,鸡 内
金 消食 ,炙 甘 草 调 和 诸 药 。全 方 把 温 中理 气 、健 脾 祛 湿 融
款 冬 1g 0 ,白前 1g 0 ,前 胡 1g 0 ,贝 母 1g 0 ,射 干 1g 0 ,炙 草 1g 0 ,炒 莱 菔 子 2 g 五剂 ,水 煎 服 ,一 E一 剂 ,五 剂 后 诸 0。 t
症 皆失 。
马某某 ,男 ,6 5岁 ,于 20 0 7年 1 O月 就诊 ,诉上腹 部
2 03, 1 0 0.
[ ]吴金术,毛先海 ,廖 春红,等.医源性胆道 损伤的处 理 [ ] 5 J .中国普
通 外科 杂 志 ,20 ,1 ( ) 2—4 . 0 l 0 1 :4 5
[ ]谢开汉 ,毛登久 ,朱智辉 ,等.电视腹 腔镜 胆囊切除并发 胆管损伤 1 6 2
例分析 [ ] 中国内镜杂志 , 0 3 】( ) 1 J. 2 0 ,I 9 :l.
连 服 一 月后 停 药 ,随 访 一 年 未发 。
按 :咳嗽一症 ,《 活法 机要》 云 : “ 咳谓无痰 而有声 , 肺气伤而不清也 。嗽谓 无声 而有痰 ,脾湿动 而为痰 也。咳
嗽 是 有 痰 而 有 声 ,盖 应 伤 于 肺 气 而 咳 ,动 于 脾 湿 因 咳 而 为
嗽也。 内经》 云:“ ”《 五脏六腑 皆令人 咳 ,非独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