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节日法定化的意义

合集下载

法定节假日的教育意义与培养公民素质

法定节假日的教育意义与培养公民素质

法定节假日的教育意义与培养公民素质在每年的日历上,法定节假日总是以醒目的方式标注着。

这些节日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和娱乐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们携带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帮助培养公民素质。

本文将探讨法定节假日在教育方面的作用,并阐述其对公民素质的培养。

首先,法定节假日的教育意义在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例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不仅象征着新的开始,还传递着家庭团聚、友谊和亲情的重要价值观。

而端午节则是纪念屈原的节日,传承着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精神。

通过庆祝和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深入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进一步培养公民的文化自信心。

其次,法定节假日也有助于塑造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劳动节作为一种庆祝劳动阶级的日子,让人们对劳动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

这一节日提醒人们尊重劳动者的贡献,同时也提醒每个人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此外,国庆节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是一个庆祝国家独立和团结的时刻。

通过庆祝国庆节,人们对自己所在的国家有更强烈的归属感,并意识到自己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负有责任。

除了弘扬传统文化和培养社会责任感外,法定节假日还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机会。

劳动节假日可以让人们远离繁忙的工作,享受生活的乐趣。

这个假期不仅是个人休息的时候,也是个人充实自己的时刻。

人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旅行、阅读、学习等,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升个人素质。

此外,法定节假日还为家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机会。

节假日通常是家人团聚的时刻,这是家庭教育的黄金机会。

家长可以与子女一起制定假日计划,共同参与各种活动。

例如,清明节可以带孩子去祭扫祖先,培养孝道和家族情感;重阳节可以带孩子去登山,强调身体健康和敬老尊老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活动,家长可以传递家庭价值观,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法定节假日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培养公民素质起着积极的作用。

论我国假日制度改革

论我国假日制度改革

3. “节”、“假”分离,形成长周末 制度
所谓节假分离,是指规定固定节日为法定假
日,但放假的具体时间却不安排到当日,而 是与周末放在一起连休 , 从而形成 “ 长周 末”。可以将每年五一、十一这两天所在周 固定为长周末。即每年的五一、十一这两天 如果不是在周五,就改在周五休息;如果节 日在周六或周日,就增加星期五为休息日。 这样就形成了两个周五、周六、周日连休的 长周末。
2. 增加传统节日为法定休息日
将取消五一、十一长假期后挤出的4天假日增 加到中国传统节日上来,即增加清明、端午、 中秋、重阳这四个节日为法定休息日,同时 再增加除夕这一天为法定休息日(形成一个 春节八天的长假),这样,全年法定休息日 的总数达到 115 个。这一改革方案不仅是出 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出于继承和 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增进社会和谐的考虑。
使商家的短期成本剧增
使消费者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刺激境外旅游,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降低 使政府公共管理费用增加 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迹造成了巨大破坏 不利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正常运转
造成假日综合症,导致劳动者工作效率下降
使涉外社会职能中断,降低国际化水平:影
1986 106.0
32.5 1993 864.0 245.6 2000 3175.5 12.1
1987 140.0
32.1 1994 1023.5 18.5 2001 3522.4 10.9
1988 187.0
33.6 1995 1375.7 34.4 2002 3878.4 10.1
1989 150.0
1995年《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规定:使我国“公休假日”延长至两天,也 就是每周五天工作后休息两天。这样,我国

中秋节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法定节假日

中秋节法定节假日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原本并不是法定假日。

但是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国家列为法定节假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都会放假一天,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团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下面我们来看看中秋节成为法定节假日的原因和意义。

首先,中秋节成为法定节假日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团圆的喜悦。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寓意着人们团聚和家庭和睦。

以往,在中秋节这一天,很多人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无法回家和家人团聚,这让许多人感到非常遗憾。

但是现在中秋节成为法定节假日,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大家都能够放下手头的工作或其他事务,回家和家人一起度过这个重要的节日。

其次,中秋节成为法定节假日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通过中秋节这个法定节日,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例如赏月、吃月饼、祭祖等传统习俗。

同时,这也给了年轻一代更多的机会去学习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最后,中秋节成为法定节假日有助于促进旅游和经济发展。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旅游的黄金周之一。

许多人利用中秋节这个假期出行,增加了旅游、餐饮和购物等各个领域的需求。

这不仅为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收益,也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中秋节期间还会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赏月活动,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娱乐方式,增添了节日的氛围和活力。

总的来说,中秋节成为法定节假日的意义重大。

它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团圆的快乐,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同时还能够促进旅游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相信中秋节这个法定节假日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热爱。

社会学视角下看传统节日法定化的意义

社会学视角下看传统节日法定化的意义
潮 的席 卷 之 下 , 化 的 冲 突 与 融合 日益 引起 人 们 的广 泛 关 注 。如 何 在 文 保 持 本 民族 的 特 性 及 如 何 保 护 本 国 的 民族 文 化 成 为各 国政 府一 项议 程 。 作 为 文 化 的 一 个 组 成 部 分 传 统 节 E, 些 年 来 在 外 来 文 化 的 冲 击 下 , 境 变得 越 来 越 尴尬 , 了保 护 这 类 能 代 表 l近 处 为
之 间 产生 冲 突 的结 果 。 不仅 是这 些 节 日的尴 尬 , 是 一 个 它 更 民族 国 家 的难 堪 。 为 在 我 们 国 家 , 统 节 日历 来 是 作 为 中 因 传 华民族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 分和表现 形态而存 在的 , 它
们 包 含 着 丰 富 的 文 化 内涵 和 意 义 , 展 示 中华 民 族 的 民 族 是

范 与 价 值 观 念被 普遍 怀疑 、 定 或 严 重 破 坏 , 渐 失 却 对 社 否 逐
会 成 员 的约 束 和 引导 的力 量 , 新 的 行 为 模 式 、 度 规 范 和 而 制 价 值 观 念 尚未 形 成 或 尚未 被 人 们 接 受 , 社 会 成 员 不 具 有 对 引 导 、 节 和 约 束 的 力 量 , 而 使 社 会 成 员 的 行 为 缺 乏 明 确 调 从 的 目标 、 向 和 社 会 规 范 约 束 而 表 现 出 一种 相 互 冲 突 、 所 方 无 适 从 的混 乱状 态 。结 合 本 文 话 题 , 统 节 日之 所 以 被 法 定 传 化 , 因 为 在 社 会 转 型 过 程 中 , 统 节 日作 为 一 种 软 控 制 , 是 传 其 控 制 能 力 的 在 多元 价值 观 的 碰撞 中 被 削 弱 而 导 致 丁人 们 在 价 值 观 念 和 行 为 方 式 等 方 面 的 一 种 失 范 状 态 , 家 在 社 国 会 控 制 的 方 式 上 也 相 应做 了转 型 . 法 定 形 式 介 入 。 以

论我国国定节假日对社会文化和集体记忆的影响

论我国国定节假日对社会文化和集体记忆的影响

的文化 财产 、 文化 象征及文化标 志 。 从联 合 国教科文 组织 《 保 影响 。
护非物 质文化遗 产公约》明确 把 “ 节 日庆典 ”纳入 到保护范 围 我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 , 一直在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 不断 地
来 看 ,节 日也应属于 “ 非物 质文化遗产 ” 。传统节 日不仅仅是 调 整国定 节假 日的政策 , 而人们也在不断地适应新 的国定节 假 反映 了物质和社会 层面的发展 , 更重要的是体 现了精神生活和 日 。 文 化层面 的进步 。节 日的形成 需要 历史文化 的长期沉 淀和 积 累, 在此过程 中 , 节 日承 载的 内容是相 当丰富和 多样化 的 , 包 ( 一 )2 0 世纪 8 0年代 ,单位 “ 各 自为政” 2 0 世纪 8 0 年代 的中国,“ 国定节假 日”只有春节 、国庆节 、
并进行调 整 ,在这一阶段 ,人对于节 日的补充和完善是为 了更
( 二 )2 0 世纪 9 0 年代 ,节假 日 “ 双轨制”
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袭来 ,1 9 9 5 年, 我 国终于 确定了酝酿
好 地传承和延续 自身的文化 ,通过节 日增加社会和 自我认 同。
双休 日” , 这样一来 , 原先 的每 周公休 日一下子翻 了一 节 日是由人所创造的 , 并服务于人 的时 间表达 。 从节 日的演变 已久的 “ 来看 ,节 日是 由集体仪式转变 为社会文化 的时间表达 。中国作 倍 ,并且 国家以法律 的形式对 其进行了明确规定 ,确保 了 “ 双
为世界文 明古 国之一 , 历史悠久 , 如何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 节 休 日”的正 常实施。可 以说 ,那时的人们也期待着 ,在不久的
传统与创新 —— 5 5
将来能够 有机会真正去 实现 享受节假 日的乐趣 。这时候 的国定

法定节假日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法定节假日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法定节假日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法定节假日是指国家根据特定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确定并公布全体劳动者享有休息权的日期。

这些节假日不仅是人们翘首期盼的宝贵假期,更承载着深远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法定节假日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一、促进身心健康与休闲文化的传承法定节假日为人们提供了难得的休息机会,使人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放松身心、调整生活节奏。

休息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基石,而法定节假日为人们提供了定期的休假时机,可以纾解工作与生活压力,减轻心理负荷,促进身心健康。

同时,在节假日,人们还能参与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如旅游、运动、观影等,享受生活的乐趣。

法定节假日的存在,也为休闲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促进社会团结与家庭关系的发展法定节假日是人们团聚的重要时刻,也是促进社会团结与家庭关系发展的重要机会。

在法定节假日,人们会和亲人、朋友相聚,共度欢乐时光,增进感情,加深联系。

这有利于增进社会各阶层间的相互理解、认同和互动,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同时,法定节假日也使家庭成员有更多时间相互陪伴,加强家庭关系,培养家庭的和睦氛围,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和生活积蓄能量。

三、推动经济发展与促进消费法定节假日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扩大消费市场也具有重要意义。

长时间的休假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消费活动,旅游、购物、就餐等消费支持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增长。

另外,假日也会激发人们各种需求,伴随着需求的增加,各类商家会推出促销活动,从而带动消费,刺激市场活动。

因此,法定节假日不仅让人们享受到福利,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推动力。

四、传承历史文化与弘扬社会价值观法定节假日在根据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确定的基础上,巩固和传承了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

各个节假日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象征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例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传承了家庭观念、亲情意识、睦邻友善等传统价值观,深化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春节被列为联合国法定节假日的意义作文

春节被列为联合国法定节假日的意义作文

春节被列为联合国法定节假日的意义作文《春节被列为联合国法定节假日的意义》
春节对于咱中国人来说那可是太重要啦!一到春节,那真是热闹非凡,处处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春节前,家里可就忙开了。

大人们忙着采购各种年货,那超市里呀,人山人海,大家都在挑选着心仪的东西。

我和小伙伴们就眼巴巴地盼着买新衣服,等新衣服到手,非得立马穿上臭美一番。

到了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饭,看着春晚,那感觉甭提多好了。

我最喜欢的就是等着零点钟声敲响的时候,跑出去放烟花,看着烟花在空中绽放,照亮整个天空,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春节被列为联合国法定节假日,这可太有意义啦!这意味着全世界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春节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想象一下,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参与到春节的庆祝中来,大家一起分享这份喜悦和快乐,那多有意思呀!就像我们的春节文化能走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传统习俗,了解我们的文化底蕴。

而且呀,这也能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呢,他们可以把他们的文化也带进春节的庆祝里,那肯定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再想想,如果春节成为全世界都过的节日,那以后咱们出国旅游,说不定在其他国家也能感受到熟悉的春节氛围,没准还能看到他们举办的舞龙舞狮表演呢,那得多亲切呀!
总之,春节被列为联合国法定节假日绝对意义重大,让我们一起期待春节在全世界绽放光彩吧!。

法定节假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法定节假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法定节假日的重要性和意义在现代社会,法定节假日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法定节假日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休息和放松的机会,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还能够促进国民的团结和凝聚力。

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论述法定节假日的重要性和意义。

首先,法定节假日给人们提供了放松和休息的机会。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许多人都面临着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

法定节假日为人们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与家人和朋友一起享受美好的时光。

这不仅有助于缓解身心压力,还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调整状态,保持身心健康。

其次,法定节假日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代表着该国或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法定节假日为人们提供了认识和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使人们更加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

通过参与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人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自信心。

此外,法定节假日还能够促进国民的团结和凝聚力。

在法定节假日期间,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团聚,加强彼此之间的感情。

这不仅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还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

大家都在庆祝同一个节日,共同分享着喜悦和快乐,这能够促进国民的团结和友爱情感,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最后,法定节假日对于经济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节假日是购物和旅游的高峰期,消费者在节假日期间的购买力往往会得到极大释放,这对于推动商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节假日旅游也能够带动餐饮、住宿和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

总之,法定节假日对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休息和放松的机会,也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同时能够促进国民的团结和凝聚力,以及推动经济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法定节假日,充分利用假日时间,让自己更好地享受生活,同时也在庆祝节日的过程中弘扬和传承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


国传统节日的法定化,推动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观的基础上,应敢于与世界各种文化交流,吸取人类文化中精华的部分,顺应普世价值观,从而让中国在文化复兴上,实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扬弃。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背景法定化节日习俗
新世纪的中国,是传统文化强劲复兴的时代,弘扬传统文化的方式纷纷出现。

顺应这样的潮流,2008年,当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民俗节日被法定化的时候,许多人断言,这将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又一有力举措。

1.传统节日法定化的背景及过程
第一,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太多的人只看重的是利益,看重的是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淡化,家庭关系出现更多的不和谐因素,传统节日在人们心中的地位逐渐下降,为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国家将传统节日法定化;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使内心缺乏精神寄托,人们已经缺少了对过节的期待和盼望,已经缺少对假日的精神寄托;为将人们的灵魂同民族精神进行对话,国家将传统节日法定化;第三,社会道德的降低,是民族精神的构筑受到阻碍,文化道德内涵几乎已被抽空,我们的民族精神站在那里显得尤为苍白,拯救民族精神已是迫在眉睫,为同历史进行情感的交流,国家将传统节日法定化。

2.传统节日的介绍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是节日体系中的核心大节,持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

春节蕴涵的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意义,成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祀祖先的日子,所谓慎终追远,中国人比较强调家族观念和历史观念,重亲情,重孝道,重集体,这有别于西方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

把清明祭祖习俗确定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观念、秩序观念、
孝道观念的传播和普及,从而有效抵制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精神的负面影响。

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教育而言,通过节日放假、祭祖、踏青、游戏等轻松的方式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将远胜于传统的说教和形式主义的灌输。

端午节源自对屈原的纪念,集中体现国人对于“忠”的价值观念的民族认同感。

忠是发自内心地去办事,对工作兢兢业业,对人真诚相待。

今天的忠,更强调的是“诚信”,这也恰恰是社会转型期间最为缺失的道德观念。

忠于家庭,忠于集体,忠于国家、民族,忠于人民,都属于忠的范畴。

如果每个人都能“忠心”地履行自己应尽的责任,那么我国和谐社会的完善与发展就指日可待了。

中秋节起源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

中秋月圆,象征着丰收和喜悦,团团圆圆象征着家庭和美,社会和顺,国家和平。

每个人都有月饼吃,每个人都向亲戚朋友祝福,这就是一种和谐精神。

和谐,除了家庭之外,更体现为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睦相处,体现为贫者与富者、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的和谐共处。

中秋节,正好也是政府访贫问孤、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最好时机。

社会转型期间带来的短期摩擦,将借助中国传统节日的和谐精神得到改善。

3.北方人民庆祝传统节日的习俗
我所处的地区是中国的北方,在庆祝春节时,八方游子回家过年,讲求团圆,北方人春节吃饺子,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等。

大年初一,俗称“拜年日”,吃过早饭之后,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到街坊邻里家拜年。

正月初五,民间谓之为“破五”。

之后民间都要进行娱乐活动,有唱戏的,有唱皮影的,有赛锣鼓的,比较普遍的是扭秧歌。

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乐,庆贺新的一年康泰平和。

正月十五以后“过年”的喜庆气氛才算消失。

清明节是十分庄重严肃的节日,清明前一两天,又称寒食节,人们禁火,吃寒食;清明时,扫墓是祭奠逝者的活动另外还有植树,踏青等体育活动,为防止寒食冷餐伤身体。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北京忌端午节打井水,往往于节前预汲,据说是为了避井毒。

市井小贩也于端午节兜售樱桃桑葚,据说端午节吃了樱桃桑葚,可全年不误食苍蝇。

各炉食铺出售“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

滦县已许聘的男女亲家咸于端午节互相馈赠礼品。

然而象征着团圆的中秋佳节,小时候,尽管物质条件并不宽裕,却不影响中秋节作为一个情感与形式同样丰满的节日:团聚的日子,家家户户设上案几,放满月饼和水果;厅堂里也早早摆起了节日才动用的圆台面,因为在外漂泊的游子已踏上返乡征程。

4.传统节日法定化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三大传统节日被纳入法定假日是一大进步。

有了法定假日,国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审视传统节日,发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文化内涵。

也可以提高国民保护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国家对节假日的调整就是为了让人们能有充裕的时间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通过节假日调整,人们不必在下班后草草和家人吃顿饭,而是可以有充足的时间与家人共享团圆的喜悦和浓浓的亲情。

将传统节日法定化的概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体现出亲民的情怀和人文的关怀,有利于情感的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增强,提升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民族的团结。

参考文献:
[1]张亮采.中国风俗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8
[2]李魏.传统节日法定化的文化阐释[J].沈阳:沈阳大学学报,2009(2)
[3]王新婷.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4]人民论坛学术前沿总第333期,2011
[5]岁启荣,阳仁垃.中国传统节日[M1.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