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借阅率统计

图书借阅率统计

.

西冲小学2017年秋季学期图书借阅率统计表

2017.11.28

.

图书馆服务统计分析报告

图书馆服务统计分析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麦积区图书馆2013年服务统计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公共图书馆在服务方面需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发现新的服务群体、新的服务方式,以更好地实现“一切为读者“的服务宗旨,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麦积区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供优质服务,赢得社会和读者的赞誉。现将2013年年业务数据及读者活动作一统计和分析,以期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更好地改进工作。 一、读者服务工作 读者服务工作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图书馆在服务方面进行创新。馆内机构随业务拓展进行优化调整,使图书馆服务功能更趋于完善。通过不断拓展新的服务群体、新的服务项目,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宗旨, 实现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服务指标,以下将2013年年的业务数据作一统计分析。 表1 为我馆2013 年全馆读者外借册次统计表,表2 为全馆2013年读者到馆量(总流通人次)统计表。以下就读者服务部门进行逐个分析: 表一2013年读者外借册次统计表

表二2013年读者到馆量(总流通人次)统计表 (1)综合借书处:从表1、表2可以看出,综合借书处流通册次约占总流通的50%左右,说明基层公共图书馆阵地借阅服务还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方式。流通人次占全馆总流通的%,相对占比不高,其原因是参与图书馆活动、就地阅览的读者占很大的比例。

(2)成人阅览室:本馆成人阅览室除为读者提供现刊就地阅览服务外,还为读者提供过刊合订本借阅服务。从表1、表2的数据反映出,过刊借阅占总流通册次的%左右。流通人次占%,阅览室期刊主要以休闲娱乐杂志为主,说明休闲类浅阅读在读者中占不小的比例。 (3)未成年人阅览室:在当下整体阅读下滑的大环境下,我馆专门成立未成年人阅览室,提供现场阅读、图书借阅,成为最大的阅读群体。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效果显着,从表1、表2反映出,图书流通册次占30.26%,占比不小。未成年服务是我馆读者活动的重点,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成效显着。 (4)政府大楼文献信息室分馆:政府文献信息室分馆成立于2006年10月,是我馆拓展馆外服务工作的一大创新,多年来服务成效显着,2013年流通册次达20800册,占总理通的%。流通人次12746,占总流通的%。 (5)地方文献阅览室:全年流通图书200,占总流通的% 。流通人次480人次,占%。从数据看占比不高,原因是地方文献具有地域特点,其资料主要为对地方人文历史、史料研究的读者提供服务。 (6)电子阅览室:我馆电子阅览室有读者使用终端30台,主要为读者提供文化共享工程数字资源、数字图书馆

图书管理系统大数据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实验报告 数据库分析与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

一、需求说明 要实现一个简化的图书管理系统,在此图书管理系统中只涉及学生信息、借阅信息和管理者信息的管理。此系统要求能够记住书籍的基本信息、学生的信息和管理者的信息。该系统的业务要求为: ◆一名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日期多次借阅同一本书。 ◆一名学生可以同时借阅多本不同的图书。 ◆一本书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借给不同的学生。 ◆一名学生不能在同一天对同一本书借阅多次。 ◆一名管理员可以同时管理多本图书。 该系统的基本信息包括: ◆学生信息:姓名,学号,学院,专业,年级。 ◆图书信息:图书名称,图书编号,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作者,是否可借。 ◆管理员信息:管理员姓名,管理员编号。 除上述要求外,该系统还需产生如下报表: ◆学生借阅图书信息表:学号,图书编号,图书名称,借阅日期,应归还日期。 ◆图书管理表:管理日期,管理员编号,管理员姓名。 二、数据库结构设计 2.1 概念结构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产生概念结构设计的E-R模型。由于这个系统比较简单,因此这里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设计的关键是首先要确定系统的核心活动。所谓核心活动就是系统中的其他活动都要围绕这个活动展开或与此活动密切相关。确定了核心活动之后,系统就有了可扩展的余地。对于这个图书管理系统,其核心活动是图书,学生与图书之间是通过学生借阅图书发生联系的,管理员与图书之间是通过管理员管理图书发生联系的。至此,此系统包含的实体有: ◆图书:用于描述课程的基本信息,用图书编号标识。 ◆学生:用于描述学生的基本信息,用学号标识。 ◆管理员:用于描述管理员的基本信息,用管理员编号标识。 由于一名学生可以借阅多本图书,并且一本书可以在不同时间借给不同的学

学生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查询练习与答案

学生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数据查询 一、简单查询 1.查询所有学生的信息 Select * from 学生信息 2.查询学生的借书证号,,班级 Select 借书证号,,班级 from 学生信息 3.按图书定价从高到低查询所有图书的图书名称和定价,定价相同再按图书名称升序排列 Select 图书名称,定价 From 图书信息 Order by 定价 desc, 图书名称 4.查询图书定价最高的三本图书信息 Select top 3 with ties * From 图书信息 Order by 定价 desc 5.查询图书信息表中的图书类别,并消除重复记录Select distinct 图书类别 From 图书信息 6.查询图书信息表中的图书名称、书号,输出结果以书名和ISBN 为列标题 Select 图书名称 as 书名,书号 as ISBN

From 图书信息 7.查询所有图书名称,和打八折之后的定价,并以折后价命名Select 图书名称,定价*0.8 as 折后价 From 图书信息 8.查询所有图书的入馆年数 Select 图书名称,year(getdate())-year(入馆时间) as 入馆年数 From 图书信息 二、条件查询 ⒈查询计算机类的图书信息 Select * from 图书信息 Where 图书类别=’计算机’ 2.查询图书定价大于30的图书名称和定价 Select 图书名称,定价 from 图书信息 Where 定价>30 3.查询图书定价在20~30之间的图书信息 Select * from 图书信息 Where 定价 between 20 and 30 4.查询图书定价大于30的计算机类图书信息

数据库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 设计报告 题目: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 2014-11-22

目录 某书店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0 第1章需求分析 0 1.2 系统功能分析 (1) 第2章概念结构设计 (1) 3.1 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 (7) 第4章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10) 第5章数据库实施与测试 (11) 5.1 数据库实施 (11) 6.1 主键及唯一性索引 (15) 表6-1 (15) 6.2 参照完整性设计 (15) 6.3 Check约束 (15) 6.4 触发器设计 (16) 6.5 规则 (16) 第7章数据库视图设计 (17) 第8章数据库存储过程设计 (18) 参考文献: (26) 某书店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第1章需求分析 1.1 需求调查 通过对各个书店的市场调查,该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需求如下: 1)系统管理:实现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用户,数据备份,数据还原,注销等功能。 2)读者信息管理:添加读者信息,根据借书证编号查看读者信息,根据读者ID删除读者,借阅证到期的读者更改借阅证办证时间。

3)书籍信息管理:添加一条书籍信息,删除一条书籍信息,查看一条图书信息,根据图书名查看图书信息,根据图书类别查看图书信息,根据作者查看图书信息,根据出版社产看图书信息,根据ISBN查看图书库存,根据书籍名查看库存。 4)借阅管理:借书管理,还书管理,续借管理,查看所有借阅信息,根据读者ID查看借阅信息,根据读者ID查看借书记录,根据读者ID查看借书记录,根据读者ID查看罚款信息。 图1-2 系统功能分析图 第2章概念结构设计 2.1 概念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即通过对数据流程图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建立E-R图。 概念结构的设计方法有两种: (1)集中式模式设计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需求由一个统一机构或人员设计一个综合的全局模式。这种方法简单方便,适用于小型或不复杂的系统设计,由于该方法很难描述复杂的语义关联,而不适于大型的或复杂的系统设计。 (2)视图集成设计法:这种方法是将一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首先对每一个子系统进行模式设计,建立各个局部视图,然后将这些局部视图进行集成,最终形成整个系统的全局模式。

图书借阅管理子系统

《数据库系统实验》 课程设计报告 一.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JAVA集成开发工具,Win7下SQL Server 二.系统需求分析(5分) 系统数据字典 本系统的设计模拟一般学校特别是高校的图书借阅管理内容,经过充分地系统调研,发现本系统应包括图书馆信息、图书信息、图书室信息、学生信息、学生借书证信息等需管理信息。进一步还发现信息实体间需管理信息有:借书证办理、图书存放管理、学生借阅图书前查询、学生凭借借书证借书管理、学生借书后查询等内容。 ①能全面管理学校教学相关的各类主体、如图书馆信息、图书信息、图书室信息、学生信息、学生借书证信息等; ②通过使用计算机能方便地维护(包括插入、删除、修改)各信息表; ③能组合查询基于某信息表的所需信息; ④能方便地实现基于多个表的连接查询; ⑤能方便地实现基于单个或多个表的统计功能; ⑥需要时能及时进行输出与打印; ⑦系统应具有网络多用户功能,具有用户管理功能,对分等级用户提供相应系统功能;三.功能需求分析(5分) 系统功能模块图 ①在数据库服务器如SQL Server 中,建立个关系模式对应的库表,并确定主建、

索引、参照完整性、用户自定义完整性等。 ②能对各库表进行输入、修改、删除、添加、查询、打印等基本操作。 ③新生入学,能根据学生信息办理各位学生的借书证,并能对本校的研究生作必 要调整。 ④能明细实现如下各类查询: ·能查询可借阅图书的详细情况。 ·能查询某学生的借书情况。 ·能查询图书的借出情况。 ⑤能统计实现如下各类查询: ·能统计出完成一次借阅任务后已借出书本总数和可借书量。 ·能统计某图书的总借出量与库存量。 ·能统计出某学生的借书总量、当天为止总罚金等。 ⑥学生查询图书情况后即可借阅所需图书,对于未借出的图书可以预约。 ⑦能分析出某学生借书是否已超期(须付清罚款金额后才可借书)。 ⑧用户管理功能,包括用户登录、注册新用户更改用户密码等功能。 ⑨其他读者认为子系统应有的查询、统计功能。 四.系统设计(15分) 数据概念结构设计(包括数据流程图、系统ER图)(5分) 图书借阅管理子系统顶层数据流图 图书借阅管理子系统中间层数据流图

数据库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设计报告 题目: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提交时间: 2014-11-22

目录 1.需求分析 (2) 1.1需求调查 (2) 1.2系统功能分析 (2) 2.概念结构设计 (3) 2.1概念设计 (3) 2.2E-R图建立 (3) 3.逻辑结构设计 (8) 3.1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 (8) 3.2建立关系模式 (8) 3.3关系模式规范化处理 (8) 3.4用户子模式建立 (8) 3.5关系模式逻辑结构定义 (10) 4.物理结构设计 (11) 5.数据库实施与测试 (12) 5.1数据库实施 (12) 5.1.1数据库及数据库对象建立 (12) 5.1.2数据存入数据库 (13) 5.1.3函数设计 (13) 5.2数据库测试 (14) 6.数据库完整型设计 (16) 6.1主键及唯一性索引 (16) 6.2参照完整型 (16) 6.3Check约束 (16) 6.4触发器设计 (17) 6.5规则 (17) 7.数据库视图设计 (18) 8.数据库存储过程设计 (19) 9.总结 (27) 参考文献 (27) 10.1

某书店图书借阅管理系统需求分析第1章1.1 需求调查 通过对各个书店的市场调查,该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需求如下: 1)系统管理:实现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的管理,包括添加删除用户,数据备份,数据还原,注销等功能。 2)读者信息管理:添加读者信息,根据借书证编号查看读者信息,根据读者ID删除读者,借阅证到期的读者更改借阅证办证时间。 3)书籍信息管理:添加一条书籍信息,删除一条书籍信息,查看一条图书信息,根据图书名查看图书信息,根据图书类别查看图书信息,根据作者查看图书信息,根据出版社产看图书信息,根据ISBN查看图书库存,根据书籍名查看库存。 4)借阅管理:借书管理,还书管理,续借管理,查看所有借阅信息,根据读者ID查看借阅信息,根据读者ID查看借书记录,根据读者ID查看借书记录,根据读者ID查看罚款信息。 1.2系统功能分图书借阅管理系 读款统借书书籍者管管管管管信信理理理理理息息管管理理 图1-2 系统功能分析图 2 第2章概念结构设计 2.1 概念设计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的目标是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 的概念模型。即通过对数据流程图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建立E-R图。 概念结构的设计方法有两种: (1)集中式模式设计法:这种方法是根据需求由一个统一机构或人员设计一个综合的全局模式。这种方法简单方便,适用于小型或不复杂的系统设计,由于该方法很难描述复杂的语义关联,而不适于大型的或复杂的系统设计。 (2)视图集成设计法:这种方法是将一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首先对每一个子系统进行模式设计,建立各个局部视图,然后将这些局部视图进行集成,最终形成整个系统的全局模式。 2.2 E-R图建立 局部E-R图 1.对‘读者'建立E-R图,其中‘读者ID'为主键

2017年图书馆外借统计分析借阅数据盘点

市图书馆2017年借阅数据盘点 2017年市图书馆坚持免费开放,全馆职工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尽量延长开放时间,中午不休,全天开放长达9个半小时;在接待读者人次及借阅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为止我馆已有99918位注册读者,分布于各行各业及不同年龄阶段。全年共接待读者近200万人次,其中有260802名读者,借还纸质图书680323册次,平均每天达到2160册次。全年借阅次数超过50次的有1430人,超过100次的有275人,超过200次的有27人,超过300次的有2人,借阅次数最多的读者年内借阅367次。在12月23日市图书馆推出了“信用免押金免办证,扫码借书”服务,只要芝麻信用分满足600分,市民就能通过支付宝免押金免办证,扫码借书,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更便利的借书渠道,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2017年市图书馆文献外借量统计表

人数 册数 如图所示,每月借阅人数均在20000左右,借阅册数除9月份均超50000。全年借阅高峰期在7月8月,正值暑假期间, 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舒适的阅读环境,以至于天天座无虚席,一座难求。最低峰在9月份开学季,其它时间均保持着稳定的人流量和借阅量。 一、成人借阅: 2017年借阅部流通图书中,前五类为I 、K 、B 、F 、T ,借阅量分布情况与以往大体一致,其中文学类、历史地理类占借阅总量的比重最大,文学类借阅量遥遥领先,这是公共图书馆的普遍特点。

借阅量前十的图书中,除历史类《明朝那些事儿》外,其余全是文学类,而且多为多册连载图书,体现了公共图书馆读者的阅读品味,前十图书作为推荐书籍,体现了推荐书架较强的荐读作用,要继续发挥其引导作用,同时,注意突出荐读书目的文学性、艺术性。 二、少儿借阅 据系统显示,2017年共有30211名读者借阅了少儿部的416498册图书,每位读者平均借阅量为13册,少儿部日均借出图书量为1330册。在少儿部的借书人群中,2017年借书超过10册的有13459人,超过50册的有1166人,超过100册的读者有160人。其中,少儿部借阅量最高是一位黄姓读者,借阅图书达到361册。

图书馆管理系统SQL数据库

图书馆管理系统S Q L 数据库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摘要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得不到高效的管理效率。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软件,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达到提高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将会极大地方便借阅者并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中 关键字:图书借阅;人员管理;图书维护。 目录

1.引言 随着社会信息量的与日俱增,职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更关注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作为信息存储的主要媒体之一图书,数量、规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的多,不论个人还是图书管理部门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式来管理自己的书籍。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管理系统来管理自己的书籍,会方便许多。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软件。对于日益扩大的图书馆,查找特定的书目总是借阅者或工作人员劳神费力,有时还没有结果。因此往往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得不到高效的管理效率。为了缩短借阅者的等待时间,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工作人员对它的操作,提高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做到高效、智能化管理,从而达到提高图书借阅信息管理效率的目的,采用数据库技术生成的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将会极大地方便借阅者并简化图书馆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使工作人员从繁忙、复杂的工作进入到一个简单、高效的工作中。 本文以高校图书馆管理系统管理系统开发过程为背景,全文分为目录、需求分析、概要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以及系统的实现等全过程。在程序设计与调试上采用了自上而下,逐步细化,逐步完善的原则。采用结构化的功能模块设计系统功能,可读性好,易于扩充。基本功能全面,系统可读性好,易于维护、更新,安全性好。 2. 需求分析阶段 2.1 引言 进行系统设计,首先要对系统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系统的目标、需求和功能,制定和选择一个较好的系统方案,从而达到一个合理的优化系统。每个学校都有图书馆,最初由于图书数量和种类较少,人工手动管理比较方便和灵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人工手动管理会降低工作的效率,希望建立一个图书管理系统,是为了解决人工手动管理图书信息在实践的问题,从而达到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水平。该系统的建立不但给管理者带来了方便,也节省了工作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需求分析是在于要弄清用户对开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确切要求。数据库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数据库的目的和如何使用,也就是说需要从数据库中得到哪些信息。明确目的之后,就可以确定您需要保存哪些主题的信息(表),以及每个主题需要保存哪些信息(表中字段)。

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一:需求分析: 1: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图 2:系统说明: 1.不同的读者类型对不同的图书类型借阅的天数不同,不同的读者可借阅的图书总数不 同。 2.当图书借阅超期后、弄污、遗失会有相应的处罚。 3.同样的图书在管理系统中会有多本,每本之间可以区分。 4.用户注册需经系统管理员同意后才可借阅图书。 5.读者对预约图书有优先的借阅权。 6.读者可以对自己的联系方式信息进行修改。 7.图书卡或图书遗失后可申请挂失,挂失后将不能对图书进行借还操作。 3:分析各功能所需要用到的数据。 用户登录: 用户:用户名,密码

用户注册: 用户:用户名,密码,学号,姓名,系、专业,年级,电话号码,邮箱,性别 图书检索: 图书:图书号,ISBN号,书名,作者,价格,出版社,出版日期,简介 查询借阅信息: 借阅:图书,借阅时间,应归还时间,归还时间,续借次数 图书续借: 续借:用户名,图书,续借时间 图书挂失: 图书挂失:图书,用户名,挂失时间,取消挂失时间 图书卡挂失: 图书卡挂失:用户名,挂失时间,取消挂失时间 预约图书: 预约:用户名,图书名,预约时间,借书时间,是否取消 图书管理: 系统管理员:帐号,密码,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图书管理员:帐号,密码,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同意读者注册: 用户注册:是否同意 罚款管理: 罚款:用户名,图书,罚款金额,处罚原因,罚款时间 借书: 用户,图书,借书时间 还书: 图书,还书时间 书掉了,罚款: 4:分析实体和实体间的联系 实体:读者、图书、系统管理员、图书管理员、读者类型、图书类型 联系: 1.图书类型图书属于 2.读者类型读者属于

中学图书馆如何提高图书借阅率

中学图书馆如何提高图书借阅率 随着“普九”“两基”等教育工程的实施和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中学图书馆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图书馆的藏书量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像我校学生人数近1 400人,图书馆藏书量近35 000册。但就笔者所知,这些图书并没有发挥出很大的效用。我校借看图书馆藏书、资料的人很少,这些图书长期“躺”在书橱里“睡大觉”。笔者分析,中学图书馆借阅率不高的原因很多,如:藏书更新慢,图书陈旧,想借看的书籍、资料在图书馆里找不到;学生课业负担重而无暇看课外书籍;网络普及且网上资料多而全;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借书很不方便。 本文主要针对借书不方便的原因进行说明,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高中学图书馆的借阅率。 一、学生能够借书的时间少 图书馆管理人员按时上下班,学生提早到校时,图书馆管理人员还未上班。学生放学后,图书馆管理人员也已下了班。学生要借书只能利用课间时间,而课间满打满算只有10分钟时间,就算学生不用上厕所,由于教室与图书馆一般不在一幢楼内,学生下课后要走出教学楼,进入图书馆楼(为安全起见,一般图书馆也不会设在一、二楼层),考虑到上课前2分钟会打预备铃,学生要进教室,因此,学生真正可用来借书的时间也就只有五六分钟。 二、学生要查找到所需书籍很难 学生借书,不可能像进超市一样进入图书馆藏书室,从众多书架上慢慢找书。像我们学校,学生借书首先要在阅览室图书目录柜中,从众多的检索卡中进行查找。检索卡按类别分装在不同抽屉中(固定的),学生按类别一张一张地翻找,找到所需图书后记下书名和书号,再向图书管理员办理借阅手续。 假设图书馆管理人员在上班期间的任何时间都在岗位,学生在五六分钟时间内,要从几万本图书检索卡中查找所需书籍(而且是多人挤在一起进行查找),再向图书馆管理人员办理借阅手续,就算图书馆管理人员对藏书的摆放位置非常熟悉,能马上拿到学生所借的书,在这五六分钟之内,他能为几位学生办理完成借书手续?一般情况下,学生借书只去一次图书馆是完不成的,通常需要两次甚至多次。 借书如此之难,再考虑到图书馆的藏书可能并不十分如意,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也不一定很好,这样的话,学生也许就产生了想借也不愿去借的想法了。图书馆发挥的效用低,甚至形同虚设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针对以上借阅难的问题,中学图

大学生图书借阅调查报告

2014年寒假实践周 调查报告题目:图书借阅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张蓉夏颖任李茹王磊薛嘉豪 学号: 10 18 28 42 41 专业:统计学 班级:统计1202 1302 指导教师:李林梅 完成日期:2014年 12月 23 日

摘要 此次,我们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对书籍借阅频繁程度,借阅书籍类型,图书阅读情况,以及各年级对图书馆藏书的满意程度,各院系与过去一年图书借阅量的关系,各院系与图书借阅类型,各年级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我校大学生图书的借阅数量呈下降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大学生图书借阅比例不高。就我校而言,在校生有很多学生其图书借阅记录为零,这类人从数据上看,所占比例较大,不可小觑,这也导致了图书馆的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成为了一个潜在的隐患。不同年级学生对图书馆藏书的满意度明显不同。大部分同学对我校图书馆的满意度还是相对较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同学院借阅图书数量不等,且同个学院学生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年级的不同导致出现许多不同的结果。就不同年级来说,分析资源丰富满意度度与书籍借阅频繁程度时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过都存在着相关关系。 关键字:书籍年级满意度

大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整个学习生活的主体部分之一,通过大量的书籍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自己的眼界,同时还能很好的锻炼自我认识能力。我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学生们对图书的利用情况和图书阅读情况,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从图书馆借阅书籍。因此,信心123小组针对大学生校园借书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的图书利用情况以及影响其借阅的各种因素;了解大学生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图书馆的意见,为有关部门提供信息,以便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二、调查对象 西安财经学院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内容 1.个人信息 2.学生借书情况:频次、类别、阅读情况 3.对图书馆藏书是否满意 4.图书馆数字化利用程度 5.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是否满意 6.图书馆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西安财经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面谈访问。样本量为每个学生调查10份问卷。采用excel或spss对问卷进行处理与分析。 五、调查时间 2014年12月12日——2014年12月20日。 六、调查组织 1.调查设计:于斌、李林梅、王蕾 2.调查访问: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在校大学生 2.数据处理: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在校大学生 3.报告撰写: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在校大学生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1、系统简要分析 1.1图书资料基本管理 (1)、新书编号、登记、入库:将新购入的书籍按照国家统一的分类编号;登记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基本信息,将新购图书入库。 (2)、检索查询:按照各种组合条件对书库图书进行查询,也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3)、图书资料统计:根据要求对图书总数、各类图书数以及图书单价合计统计,打印日常报表。 (4)、旧书出库处理:通过查询确定过期期刊杂志、旧书籍以及由于丢失等其他原因需要从书库中撤销的图书资料,并从书库中撤除。 1.2图书资料借阅管理 (1)、借还书管理:主要负责日常的借书登记、还书登记,和逾期未还图书的催还工作。 (2)、检索查询:按照各种组合条件对图书借阅情况查询,也可以进行模糊查询。 (3)、借书统计:统计各类书借阅情况,借阅次数;统计个人借书情况,打印日常报表。 (4)、定期整理图书借阅信息:将还书情况总结整理后彻底删除。 此外,图书管理人员还要定期做整理图书资料的全部图书清单、分类印图书清单、借阅清单以及整理填写各种报表等工作。 2、业务流程分析 2.1 借书业务流程

2.2 新书购进入库业务流程 2. 3 还书业务流程

2.4 销书业务流程 3、数据流程图 符号说明: 实体 处理逻辑 数据流 数据存储 3. 1 系统的总数据流程图

精选文档 3.2 借书处理数据流程图 3.3 还书处理数据流程图

3.4 购书处理数据流程图 4、数据字典 4.1 数据项的描述 数据项名:学号 数据项含义说明:学生的唯一编号 别名: 数据类型:字符型 长度: 10 取值范围:‘0000000000’-‘9999999999’ 取值说明:第1位为校区代码,2-3位为入学年份,。。。。。。 与其他数据项的关系 表4-1 数据项的定义

数据库SQL图书馆借阅管理数据库设计

一、课程设计的内容 一个图书借阅管理数据库要求提供以下服务: (1)可随时查询书库中现有书籍的种类、数量与存放位置。所有各类书籍均可由书号唯一标识。 (2)可随时查询书籍借还情况。包括借书人单位、姓名、借书证号、借书日期和还书日期。任何人可借多种书,任何一种书可为多个人所借,借书证号具有唯一性。 (3)当需要时,可通过数据库中保存的出版社电话、邮编及地址等信息向有关书籍的出版社增购有关书籍。一个出版社可出版多种书籍,同一本书仅为一个出版社出版,出版社名具有唯一性。 根据以上的情景假设,进行如下的分析与设计: (1)根据上述语义画出ER图。 (2)将ER模型转换成关系模型,并指出每个关系模式的主关键字。 (3)分析每个关系模式已经达到第几范式。对于不符合第三范式要求的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 (4)根据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和保护设计。 (5)在SQLServer中实现。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根据教师给定的选题,运用课堂中学到的数据库的基本理论与设计的知识,完成数据库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及部分物理设计的内容。重点是ER图的设计、关系模式的转换与规范化以及如何利用DBMS完成数据表及数据库的创建和操作。具体要求包括:1.开发环境要求:SQL Server 2005 2.提交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包括以下内容: ①用户需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达到的具体指标等。 ②业务流程分析: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画出规范的业务流程图。 ③数据库概念模式设计 写出由基本项相应得出的实体、联系及其属性,并确定主实体的标识特征,画出ERD;对其中复杂的多元联系进行分析,必要则改进。 ④数据库逻辑模式设计 4.1 一般逻辑模型设计:写出由ERD导出一般关系模型的四条原则,列出数据库 初步构思的关系框架,并检查改进之。 4.2 具体逻辑模型设计:按所用的DBMS要求,设计表(文件)的具体结构,在 关系框架下补充字段类型、长度、小数位数等行。 ⑤数据库保护设计 5.1 设计表间关系:列出数据库表间的关联关系。

2017年图书馆各数据库使用情况统计.doc

2017 年图书馆各数据库使用情况统计表 1 2017 年数据库使用量排名情况 数据库名称 移动数字图书馆 中国知网 博看网畅销期刊数据库 读秀/百链 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 泛在微讲堂 网上报告厅 爱迪科森培训数据库 超星数字图书馆 大学生考试学习资源库歌德电子书借阅机高校公共教学素材资源库Ebsco(ASP+BSP) Spingerlink—图书 美星外文数字图书馆 Spingerlink—期刊 总计 使用量下载量 14940848 36486 4471810 276220 845706 不支持下载 398073 134267 103174 不支持下载 102351 不支持下载 97981 不支持下载 91225 不支持下载 48460 48460 34025 25678 32414 32414 30166 30166 8710 1367 470 470 438 暂无法统计下载次数 388 388 21206239 585916 备注 使用量参考点击量 使用量参考检索量 阅读本次: 77716;检索人次:49541; 使用量参考阅读页数 使用量参考点击量 使用量参考点击量, 听课次数 ( 听课时 长>15min) : 85506, 教材下载次数: 26850 使用量参考点击量 使用量参考点击量 使用量参考点击量 使用量参考点击量 使用量参考点击量 使用量参考下载量 使用量参考下载量 使用量参考检索量,访问量:3383 使用量参考下载量 使用量参考访问量 使用量参考下载量

表 2 2015 年至 2017 年数据库使用情况对比 使用量下载量 数据库名称备注 2015 年2016 年2017 年2015 年2016 年2017 年 中国知网5934963 5935459 4471810 457494 461139 276220 博看网畅销期刊数据库1886662 1962644 845706 不支持下载移动数字图书馆15592551 14940848 36486 读秀/百链381193 389298 398073 52432 72440 134267 超星数字图书馆293362 306340 48460 48042 51286 48460 前两年数据?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85018 96241 103174 不支持下载歌德电子书借阅机78718 32245 32414 78718 32245 32414 爱迪科森培训数据库52618 60808 91225 不支持下载泛在微讲堂51459 78298 102351 2015 年订购高校公共教学素材资源库48110 48741 30166 22899 25038 30166 不支持下载网上报告厅40399 150977 97981 大学生考试学习资源库30046 32185 34025 22853 24318 25678 美星外文数字图书馆438 2017 年安装使用Ebsco(ASP+BSP)6905 5893 8710 1238 1020 1367 SpringerLink ——图书4857 2050 470 4857 2050 470 SpringerLink ——期刊2234 1221 388 2234 1221 388 总计8957658 24694951 21206239 690767 670757 585916

图书借阅达标方案

图书借阅达标方案(试用)(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阿戛初级中学 2014年9月

图书借阅达标方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外阅读,可提高学生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还可推动整个学科学习。“课外阅读能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其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巩固在课内学到的知识。”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课外书籍中,二者相得益彰,就能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一本好书可影响人的一生。”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崇拜或学习的楷模,当他们阅读时,便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为了完成借阅达标,特拟定如下方案: 一、将教师绩效纳入班级学生借阅达标率中,进行奖惩。 1、班级学生借阅达标,不奖不惩;超过借阅达标率给予一定的奖励;未达到借阅达标率给予一定的惩罚。 2、班级学生借阅量按月计算,少1册扣教师绩效考核0.5分、绩效工资人民币0.5元;多1册奖励教师绩效考核0.5分、绩效工资人民币0.5元。 3、计算方法:教师绩效考核分等于班级学生借阅量减去(班级学生数乘以学生借阅标准量);结果等于零为达标,小于零为惩罚,大于零为奖励。 二、班主任津贴考核与班级学生借阅达标率挂钩,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奖惩。

1、班级学生借阅达标,不奖不惩;超过借阅达标率给予一定的奖励;未达到借阅达标率给予一定的惩罚。 2、班级学生借阅量按月计算,少1册扣班主任考核0.5分、班主任津贴工资人民币0.5元;多1册奖励班主任考核0.5分、班主任津贴工资人民币0.5元。 4、计算方法:班主任考核分等于班级学生借阅量减去(班级学生数乘以学生借阅标准量);结果等于零为达标,小于零为惩罚,大于零为奖励。 三、班主任必须在每学期开学时安排学生到图书室办理(补办)借书证。学生凭借书证到图书室借阅图书,以防他人假冒。 四、班主任、科任教师要督促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图书,每生每月一次(2册)以上。如有新规定,另行通知并调整。 三、图书室将在每月月底(次月初)统计出借阅达标率,上交学校,奖超标,惩不达标的班主任和科任教师。 四、借书证办理方法:班主任收学生照片(1寸)交图书管理员办理,不收取任何费用,限时办理(三天之内)。 五、图书室开放时间: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中午12:30-13:40,下午17:00-18:20。星期五为中午12:30-13:40。学校有临时工作安排除外。图书管理员无故不在岗,按学校规定处罚。 后付:开放时间表。 敬请相关领导审核! 常贵洪

公司图书借阅规章制度

公司图书借阅规章制度 xxxx公司图书借阅管理规章制度一、目的: 为加强对公司图书的管理,提高图书利用率,鼓励职工多读书、读好书,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二、图书范围: 专业技能、企业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安全管理、修养礼仪、生活休闲、杂志期刊等各类书籍资料。 三、图书馆开放对象、时间: 1、图书只供本公司内部职工使用,不对外开放; 2、为了给职工读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图书室开放时间为每天下午 3:00:——5:30(节假日除外),其他时间概不受理,借书需到图书管理员处登记。 四、借阅方式及规定: 1、每人每次借阅图书不可超过2本,借阅期限1个月,到还书日期应及时归还(逢休息或假日顺延至下一上班日);若未读完需续借者,应提前与图书管理员联系,确认没有其他职工借阅此书后,进行续借(续借一次为限)。若到还书日期后三个工作日仍未归还者,记警告一次,累计警告三次暂停其借阅资格三个月(从图书还清日开始计算); 2、已公司签订劳务合同的职工方可借阅; 3、图书借出时,应当面检查,如发现有错号、破损、污渍等现象,应立即向工作人员声明。如还书时被发现图书损坏,要按所借图书的3倍以上赔偿,并且在要全公司OA系统上公布被处罚人员名单~ 4、图书只限本人使用,不得转借他人,到还书日期由借阅人本人 还,不得让他人代借、还图书;

5、图书的借阅、归还、续借都需到图书管理员处进行登记,未经图书管理员 同意,任何人不得私自带走图书馆图书; 6、借阅、归还、续借图书都需登记于 < 图书借阅登记表>,并做好电子档录入; 7、所有离职人员必须查核<图书借阅登记表>,若有未归还图书,应与图书管 理员联系尽快归还,若不归还图书也不执行图书赔偿规定者公司将在当月工资中扣 除图书的3倍金额作为图书赔偿金,并不予办理离职手续,待借阅人与图书管理员 联系,对此事已做明确答复者,公司将办理离职手续; 8、公司职工所借图书,如遇清点或公务上需参考时,应随时通知收回,借阅 人不得拒绝。 五、图书损坏赔偿的规定: 读者要爱护图书,妥善保管,不得遗失、撕毁、污损涂写等,违者照章赔偿。 图书若遗失或严重损毁时,借阅人应依下列方式于一周内办妥赔偿手续: 1、借阅者自行购买原版数据或其更新版,不得以翻版数据或影印本抵偿; 2、以购回相同书籍赔偿,若因套书无法单本购买,则买同等价钱的图书赔偿; 3、损坏轻微,可以修护复原的,其修护费由借阅人负担。六、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开放期间读者可根据图书目录选取读物,切勿围观与图书架前,不得将 果皮纸屑带入图书馆、高声喧哗并自觉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作人员 管理。为职工续借图书方便,公司 将图书管理员的联系方式进行公布,如有需要续借的图书借阅人应在还书日期 前与图书管理员进行电话或短信联系,在得到图书管理员的确定并同意后,方可继 续借阅图书。 为了提倡广大职工多读书、读好书的行为习惯公司将于每周一在OA系统上公 布上一周的图书借阅情况(包括借阅人名单、借阅书籍),来鼓励广大职工多学习,

图书借阅的管理系统

图书借阅的管理系 统 1

【摘要】 本课题针对当前中国图书借阅管理多数采用人工管理的现状以及即使采用了计算机图书管理系统却不能完全满足本单位图书管理的需要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图书管理业务经过详细的系统调查,开发出的操作简单而且方便实用的一个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以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 本系统使用Visual Basic6.0开发工具,主要使用SQL语句,结合Access 数据库、VB的DAO数据访问对象,DATA控件和ADO控件来实现数据库的操作。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主要对图书管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书籍信息、读者信息、借阅信息、能够实现以下任务:用户分级权限操作、借还图书操作、书库维护操作等。本系统经过测试,运行稳定,可投入使用。 【关键词】 图书;Visualbasic6.0;ACCESS;读者;借阅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已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行业和领域。当前,中国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今天使用最广的现代化工具已深入到各个领域,而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图书馆工作,管理和服务平台发生的变化,图书馆不再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人工管理,而是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图书馆的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图书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因此要对读者资源,图书资源,借书信息进行管理。本系统的开发就是在于提高图书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图书馆的管理,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第一章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概述 1.1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简介 1、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发展历史能够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当时计算机技术已经进入实用阶段,同时大型图书馆用手工来查找图书信息或统计借阅信息既费时费力又非常容易出差错,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第一代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当时由于技术条件和需求的限制,用户非常少,它的出现为图书借阅的管理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即用计算机的高速度和自动化来代替手工的巨大工作量,用计算机的高准确性来避免手工的错误和误差。 第二代的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无论是计算机的普及性,还是计算机系统工具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都为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阶段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未能系统地考虑图书借阅的需求和理念。

大学生图书借阅调查报告

大学生图书借阅调查报告

2014年寒假实践周 调查报告题目:图书借阅调查报告 学生姓名:张蓉夏颖任李茹王磊薛嘉豪 学号: 10 18 28 42 41 专业:统计学 班级:统计1202 1302 指导教师:李林梅 完成日期:2014年 12月 23 日

摘要 此次,我们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了西安财经学院大学生对书籍借阅频繁程度,借阅书籍类型,图书阅读情况,以及各年级对图书馆藏书的满意程度,各院系与过去一年图书借阅量的关系,各院系与图书借阅类型,各年级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发现,我校大学生图书的借阅数量呈下降趋势。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大学生图书借阅比例不高。就我校而言,在校生有很多学生其图书借阅记录为零,这类人从数据上看,所占比例较大,不可小觑,这也导致了图书馆的资源未能充分利用,成为了一个潜在的隐患。不同年级学生对图书馆藏书的满意度明显不同。大部分同学对我校图书馆的满意度还是相对较好的,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同学院借阅图书数量不等,且同个学院学生层次存在较大差异。年级的不同导致出现许多不同的结果。就不同年级来说,分析资源丰富满意度度与书籍借阅频繁程度时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不过都存在着相关关系。 关键字:书籍年级满意度

大学生的阅读时间是整个学习生活的主体部分之一,通过大量的书籍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自己的眼界,同时还能很好的锻炼自我认识能力。我校图书馆越来越重视学生们对图书的利用情况和图书阅读情况,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是从图书馆借阅书籍。因此,信心123小组针对大学生校园借书情况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 一、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们的图书利用情况以及影响其借阅的各种因素;了解大学生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图书馆的意见,为有关部门提供信息,以便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 二、调查对象 西安财经学院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内容 1.个人信息 2.学生借书情况:频次、类别、阅读情况 3.对图书馆藏书是否满意 4.图书馆数字化利用程度 5.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是否满意 6.图书馆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方法,对西安财经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面谈访问。样本量为每个学生调查10份问卷。采用excel或spss对问卷进行处理与分析。 五、调查时间 2014年12月12日——2014年12月20日。 六、调查组织 1.调查设计:于斌、李林梅、王蕾 2.调查访问: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在校大学生 2.数据处理: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在校大学生 3.报告撰写:西安财经学院统计学专业在校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