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分析方法解读爱伦·坡的女性小说

用心理分析方法解读爱伦·坡的女性小说
用心理分析方法解读爱伦·坡的女性小说

用心理分析方法解读爱伦·坡的女性小说

作者:李莉, LI Li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外语系,湖北,武汉,430070

刊名: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6(2)

被引用次数:2次

参考文献(13条)

1.DAVID HALLIBURTON Edgar Allan Poe:A Phenomenological View 1973

2.米歇尔·克莱尔;贾晓明;苏晓波现代精神分析"圣经"--客体关系与自体心理学 2002

3.HEINZ KOHUT The Disorder of the Self and Their Treatment:An Outline 1978

4.IAN MALCOLM WALKER Edgar Allan Poe:The Critical Heritage 1986

5.CHARLES E MAY Edgar Allan Poe:A Study of the Short Fiction 1991

6.CLARK GRIFFITH Poe's "Ligeia" and the English Romantics 1954

7.EDGAR ALLAN POE Berenice 1984

8.MONIKA ELBERT Poe's Gothic Mother and the Incubation of Language 1993(1-2)

9.童俊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恋极其自恋性障碍[期刊论文]-医学与社会 2001(06)

10.ERIC W CARLSON A Companion to Poe Studies 1996

11.JACQUELINE DOYLE(Dis)Figuring Women:Edgar Allan Poe's "Berenice" 1993(1-2)

12.DANIEL HOFFMAN Poe Poe Poe Poe Poe Poe Poe 1972

13.MARIE BONAPARTE The Life and Works of Edgar Allan Poe:A Psycho-Analytical Interpretation 194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彭旭女性形象中爱伦·坡的自我投射——从自体心理学角度解读爱伦·坡的自恋人格障碍[期刊论文]-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9(4)

2.孙维林.SUN Wei-lin致命的自恋人格--从自体心理学角度看《厄舍古屋的倒塌》主人公之性格[期刊论文]-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

3.梁玲厄舍古屋为什么倒塌?[期刊论文]-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0(3)

4.罗丹通过爱伦·坡的恐怖小说来直视人性最深处[期刊论文]-青年文学家2010(12)

5.陈靖埃德加·爱伦·坡人生及主要“美女之死”作品中的女性[学位论文]2010

6.朱利娜爱伦·坡的女性情结探讨[学位论文]2008

7.高玉卉无爱的悲剧——《厄舍古屋的倒塌》主人公心理探析[期刊论文]-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2(3)

8.李芸论爱伦·坡“美女之死”作品中的“女性理想”[学位论文]2008

9.王任傅.Wang Renfu爱伦·坡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解读[期刊论文]-黄山学院学报2010,12(2)

10.麻晓敏浅析作家爱伦坡[期刊论文]-魅力中国2011(2)

引证文献(2条)

1.吴光蔚.张亚男解读爱伦·坡作品中的恋母情结[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09(35)

2.翟萍爱伦·坡的女性观新解:失落的自我,胜利的他者[期刊论文]-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4)

引用本文格式:李莉.LI Li用心理分析方法解读爱伦·坡的女性小说[期刊论文]-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2)

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

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梳理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情感态度变化 【专题说明】 高考小说阅读中分析和括人物形象是重要考点,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态度变化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对考生来说这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类试题是对人物形的局部考查,通常就某一细节探求人物心理,或者就某一事件理人物心的变化过程。 小说说中人物的感态度,是在特定的情节和细节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梳理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情感态度,是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物的情感态度蕴含在情节发展的各个过程之中,因此作为读懂小说的一个切入点,梳理小说中人物情感度的变化,也就成了一个重要考点。 【典型例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寻访“画儿韩” 邓友梅 望着陶然亭的湖水,甘子千着实犯愁——上哪儿去找“画儿韩”呢?画儿韩是搞“四化”用得着的人,自己不在有生之年把他找回来,闭不上眼呀。 甘子千跟画儿韩有过节儿,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那日画儿韩作寿,请甘子千赴宴。酒过三巡,画儿韩吆喝两学徒捧来一幅画,作了个揖对众人说:“今天惊动各位,可不单为兄弟的寿日,兄弟我六百大洋收了幅假画。”甘子千一看画,心中大惊,那竟是自己一时兴起,用一张宋纸、半块古墨仿张择端的画而作的《寒食图》。 众人齐说:“造假能这样乱真,也算开眼了。”画儿韩说:“大家别叫它吓住,还是先挑毛病,好从这里学点道眼。”他一眼扫在甘子千身上,笑道:“子千眼力不凡,你先挑挑破绽,让大家开开窍!” 甘子千脸早已红了,幸亏有酒盖着。他走到画前,看看左下角,找到一个淡淡的拇指指纹印,确认是自己的作品,但承认笔力终究不如真品,就说:“还是腕子软些;纸是宋纸,墨是宋墨,难怪连韩先生也蒙过去了!”画儿韩爽朗地笑了两声说:“今天我要劝诸位的就是人万不可忘了谨慎二字。这画看来维妙维肖,其实只要细心审视,破绽还是挺明显的。《寒食图》画的自然是清明时节,中州的清明该穿夹袄了,画中这小孩居然还戴捂耳风帽!再细看,这小孩在张择端的《瑞雪图》见过。《瑞雪图》画年关景象,自然要戴风帽。所以单看小孩,单看背景,都是张择端的;可放一块,就不是张择端画的了。” 大家一片惊叹,甘子千心中也暗自佩服。言毕,画儿韩往画上泼了杯酒,划了根火,当场点着,笑道:“把它烧了罢,省得留在世上害人!” 甘子千越想越不安。那日没有阻止那个不长进的那五把自己仿的画儿拿去作旧、又拿去画儿韩处当了,才落下今日这场无声的奚落。他决定明天一早去访画儿韩,把事儿说破。 第二天甘子千到了画儿韩处。画儿韩才把他让到屋里,却见账房先生满脸慌张地跑进来说:“出事了!有人赎画儿来了!要赎昨天烧的那幅《寒食图》!” 甘子千顾不上规矩礼节,跟着画儿韩到了前柜。只听见那五细声细气地说:“有画儿拿画儿,没画儿呢,咱们找个地方说说……” 甘子千正想找句合适的话劝那五罢手,画儿韩往前一挤说道:“您急呀,我比您还急呢!我算计着一开门你就该来的,怎么到这钟点才来呀,不是赎画吗?拿走!” 那五两手哆哆嗦嗦去接包,“画儿昨天不是烧了吗?” 画儿韩说:“昨天不烧你今天能来赎吗?你想要,今晚上我再给你作一幅!” 甘子千不敢相信眼前的奇迹。他把视线投在画的左下角,那个拇指印端端印在那里,跟

对大学生小说成瘾的心理分析

对大学生小说成瘾心理的分析 作者:许猛(PB04000818)指导老师:杨映秋 概要 网络,电脑游戏和小说的成瘾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大陷阱。其中网络和电脑游戏的成瘾广泛地受到关注,而对小说的成瘾很大程度上却被忽视了。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小说成瘾的心理过程,并提出了可能的矫正方案。 前言 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各高校学生退学数量明显增加,而最主要的退学原因就是学习成绩不合格。引起它的头号原因是网络成瘾(包括计算机网络游戏)(约80%),第二是小说成瘾(约13%)。国际和国内对网络成瘾的关注研究已经很多,但对小说成瘾的关注还很少。这里提到的使人成瘾的小说并非那些驰誉世界的文学名著,而是流传于因特网或街头渠道上的,富有刺激性的“大众”文学作品。 成瘾的起源在于动机与行为的正反馈效应。成瘾并非都是消极有害的,也有积极有益的成瘾,如很多科学家对学术研究的成瘾。可以说,是积极的成瘾性帮助了人类超过其他的生物,并创造伟大的文明。但是,消极的成瘾危害极大,危害最大的便是对毒品的成瘾,其次是烟酒。在大学生群体中,对网络、游戏和小说的成瘾危害是最大的。 怎样界定小说成瘾呢?笔者经过对网络成瘾的类比与区别,总结如下:1.全神贯注于小说,停止阅读后还想着小说中的内容;

2.觉得需要花更多的时间阅读小说才能获得满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阅读小说,但总是失败; 4.当企图减少或停止阅读小说时,觉得情绪低落,易发脾气;5.阅读小说的时间总比预期的要久; 6.为了阅读小说,宁愿逃课; 7.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说谎,以隐瞒自己阅读小说的实际时间;8.阅读小说是为逃避问题或释放情感,如无助、罪恶或焦虑沮丧。其中满足五条或以上,即可以判断为小说成瘾。 成瘾者的心理,主线是“正反馈效应”,但是并不是十分简单。小说瘾实际是经过了多次反复和强化后才形成的。成瘾者大多并非厌学或不知道痴迷小说对学习有巨大负面影响,但仍然无法控制自己,不能自拔。小说成瘾,还经常和网络成瘾相互引起、促进。 成瘾的一般机制 人类研究成瘾是从毒品开始的。究发现,大脑内存在一个奖赏通路,主要结构包括:腹侧被盖区、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含多巴胺递质的多巴胺神经元组成,通过神经纤维与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相联系,并通过神经纤维释放多巴胺递质,将信息传递到腹隔核和前额叶皮层。在受到自然奖赏刺激,如进食、饮水、性交和哺育行为时,该通路被激活,机体同时也出现好的感受和体验。电刺激该通路时,机体会出现类似自然奖赏刺激时的效果,但其强度较自然奖赏刺激强度大。所有成瘾性物质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该通路,说明成瘾与该通路被激活关系密切。目前,已了解到许多脑奖赏通路与成瘾的生物化学、细

女性主义参考书目

女性主义参考书目 1、【英】弗吉尼亚·伍尔夫:《妇女与小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桑竹影、南珊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孙绍先:《女性主义文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美】贝蒂·弗里丹:《女性的奥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胡敏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6、【英】伍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王还译,书店1989年版。 7、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王绯:《女性与阅读期待》,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9、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挪威】陶丽·莫依:《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林建法等译,长春:时 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1、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美】莫瓦:《性别/文本政治》,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3、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樊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书店1995年版。 15、林丹娅:《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林树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7、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书店1995年版。 18、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9、荒林:《新潮女性文学导引》,湖南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20、【德】温德尔:《女性主义神学景观》,习承俊译,北京:书店1995年版。 21、陈惠芬:《神话的窥破——当代中国女性写作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22、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北京:书店 1997年版。 23、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4、【美】克拉夫:《女性主义思想:欲望、权力及学术论述》,夏传位译,台北:巨流图书 公司1997年版。 25、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北京:书店1998年版。 26、【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概观 【摘要】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女权运动浪潮时兴起,始终贯穿了对父权社会传统的反抗。它综合借鉴了20世纪各种批评理论经验,发展成自己的批评模式。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主要有英美派和法国派两个流派,共同经历了从重在批判男权文化到深层发掘分析女性作家作品再到突破文本限制,反思两性关系的发展历程。这一批评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后,在国内掀起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热潮,并在文学创作与批评实践中形成并发展了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流派;西方;中国 引言:女性主义的源起 要了解20世纪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发展,首先必须对当代女性主义的先驱——女权主义有所认识。 追溯女权主义的源头,不能忽略人类的发展历史。人类世界和人类文明本是由男性女性共同形成,男女性理应处于平等地位。但千百年来,女性一直被束缚于男权社会的罗网中,无论在古希腊、基督教的文明里,还是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中,女性的身份始终是处于边缘化的被压抑地位。在长达数千年的压抑与沉默之后,女性意识觉醒,妇女起而反抗,女权运动随之掀起一次又一次浪潮。 一般认为,欧洲文艺复兴是妇女思想解放的肇端。文艺复兴倡导的个性解放与自由平等对中产阶级妇女产生了重要影响,鼓舞了妇女争取平等的愿望。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兴起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妇女解放运动,这是女权主义的真正开始。在这一历时约70年的女权运动中,妇女高喊男女平权的口号,强烈要求政治与社会地位的平等,最终以妇女获得选举权而胜利告终。进入20世纪,西方女权运动又掀起了两次浪潮,分别发生在六七十年代和80年代末,经历了从主张女性存在的特殊性和性别的差异性到要求多元化的差异取代男女对立的发展过程,从形而上学的男女二分法推进到温情、友谊的新的文化政治话语。 女性主义与女权主义不能等同,但可以认为,女性主义源起于女权主义,是由女权主义的不断发展衍变而来。“女权主义”代表了早期妇女争取男女平权的斗争,而“女性主义”则注重“性别意识”和文化建构,是从文化批判的立场出发的。 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背景与理论发展 1、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兴起 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运动促进了左倾学术思潮在欧美的蓬勃发展,于此同时,西方正掀起第二次女权运动的浪潮,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也就在这一时期兴起。对两性生存境况的反思,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崛起,形式主义批评的内在危机,以及妇女文学的兴盛,是导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勃兴的主要原因。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

MOUNTAIN FLOWERS 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写作都是女权主义的,但许多女性主义文本反映了女权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在文学批评界,传统的文学批评因为倾向于以男性经验为基础进行普遍性的阐述而受到攻击。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经典作品表达永恒不变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不受性别等世俗问题的影响。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种批评方法拒绝承认经典文学作品常常推崇男性价值观和利益,从而使得男性偏见制度化和机构化,女性主义者因此必须提高女性对于性压迫这一事实的觉悟。这一时期的开拓性文学批评作品《性政治》选用了男性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的依据,披露了在文学这种父权意识文化产物中的性别偏见和性暴力,解构了经典文学作品中被贬损的女性角色塑造。女权主义者力图通过提倡对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再认识。第二次浪潮中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在揭露文学作品中父权偏见的同时,还努力挖掘和定义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包括寻找和再版那些被湮没被遗忘的女性作家及作品,以及对于女性生活、创造力、风格、体裁、主题、形象等性质的重新定义。随着性别意识的不断加深,女权主义者大力提倡一种抵抗性阅读,其目的在于揭露女性是如何被迫去认同文本中压迫女性的性别偏见的,并且培养一种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拒绝与自己的压迫者合作的女性读者。这种观点在朱迪丝?菲特利(Judith Fetterley)的作品《抗拒性读者》(The Resisting Reader,1976)中得到极为充分的表达。 女性主义质询在人类社会中,妇女为什么总是扮演从属于男性的角色。它关注在历史中妇女的生活是怎样变化的,探讨女性的经验与男性的有什么不同,不管是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本体论或者心理差异的结果,还是作为历史印迹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女性创作的文学是怎样表达或表现女性生活与体验的特点的。它也研究男性主宰的法则,以了解男性是怎样运用文化来推进他们对女性的主宰的。 从总体上讲,女性主义有一个漫长的政治史,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至少在英美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照玛丽?伊格尔顿(Mary Eagleton)的说法,弗吉妮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她本人也成了某些论争展开的场地;伍尔夫的两个关键文本对女性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1929)和《三个畿尼》(Three Guineas, 1938)。她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物质上的不利,第一本书集中讨论女性文学生产的历史与社会语境;而第二本则讨论男性权力与职业(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之间的关系。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还争论说,女性写作理应发掘女性经验,而不应该只是对两性经验的比较和对照。因此,这篇文章成为探讨女性写作传统可能性的一个早期宣言。伍尔夫对女性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她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她拒绝“女性主义”意识,要求自己的女性性(femi-ninity)处于无意识状态:“像女人那样写,但是像一个忘记自己是女人的一个女人”(伍尔夫),她挪用了布鲁姆伯里文人圈子里“双 性同体”(androgyny)的性伦理,希望在“男性”的自我实现与“女性的”自我消灭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在这一点上,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特别是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伍尔夫在两性冲突中采取了一种被动的撤退立场,但托里尔?莫娃(Toril Moi)则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她认为这是伍尔夫的一种策略。莫娃借取了克里斯蒂娃把女性主义与先锋派写作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提出伍尔夫的兴趣并不在男性与女性写作的平衡上,而在固定的性别身份的彻底移置上,她在自己的现代主义小说中打散了那些固定的观点,从而拆解了本质主义的性别观。 莫娃争论说,伍尔夫反对的只是那种颠倒了大男子沙文主义的女性主义,她对女性写作的独特性有十分清醒的意识。她认为,女性写的之所以与男性写的不同,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心理上与男人不同,而是因为她们在社会地位上与男人不同。因此,她要写作女性经验的意图就是要发现描写女性生活受到限制的语言表达形式,她相信,当女性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之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了。 照哈姆(Maggie Humm)的说法,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则成为“第一潮”女性主义的终结。《第二性》显然充塞着第一潮阶段的“物质主义”,但它也认识到两性之间在利益上有广大的不同,并严厉抨击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上对女人的歧视,从而召示了第二潮女性主义的到来。 此书极为清晰地确立了现代女性主义的根本问题。当一个女人试图界定自己时,她开始时一定说“我是一个女人”;而没有一个男人会说“我是一个男人”。这一事实揭示在“男性的”(masculine)与“女性的”(feminine)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对称:男人界定的是人,而不是女人,这种不平衡可以追溯到《旧约》。女人散布在男人中间,没有自己单独的历史,没有自然的团结;她们也不像其他受压迫团体那样结合在一起。女人被铆进了一种与男人不平衡的关系中:他是“一个人”,而她只是这个人的“他者”。男人的主宰巩固了一种屈从的意识形态气候:立法者、牧师、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竭力说明,女人的从属地位是上天的意志,对人世是有利的。按照伍尔夫的说法,女人作为“他者”的假定被女人自己进一步内化了。 波伏娃的著作仔细辨析了性(sex)与性别(gender)的差异,而且看出了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波伏娃)。正是与生理学、心理学、生殖、经济等相关的阐释系统建构了那“另一个人”(男性)的在场。波伏娃对“是一个女性”(being a female)与“被建构成‘一个女人’”(being constructed as‘a woman’)作了重要区分,由此她能够在女人只要求打破她们的客观化处境时彻底摧毁父权制。与其他“第一潮”女性主义者一样,波伏娃要求摆脱生理差异获得自由,她也同样不信任“女性性”,这样她也就与一些当代女性主义者划清了界限,后者更多地强调女性身体与无意识的重要性。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李丽琴 154

劳伦斯的小说特质与女性主义

劳伦斯的小说特质与女性主义 【摘要】劳伦斯的的小说在学术界历来引起诸多争论。要理解他的小说特质和历史贡献,要在多维视野中把握。劳伦斯对文学史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从两性关系的视角去揭示工业文明的罪恶。其小说的三大特质就是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性心理探索。对于劳伦斯小说特质的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作品《查泰来夫人的情人》、《虹》等。分析劳伦斯的小说,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如精神分析理论、后殖民批评、女性主义。在这里,主要是通过探讨劳伦斯小说与女性主义的关系来从深层次理解其小说内涵。劳伦斯对女性主义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发展阶段,由支持到矛盾,后期开始产生一种恐惧心理。 【关键词】劳伦斯;小说特质;两性关系;女性主义 D.H.劳伦斯是英国文学中倍受指责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说从对两性关系的考察出发,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与人的对立和冲突,深刻展现了现代人悲剧性的生存状况。他的出现,是20世纪英国文坛的“一场强烈地震”。 劳伦斯的小说有三个特质,即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性心理探索。在其作品中,处处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向往和对工业文明的厌恶与批判。资本主义发展下的工业文明扭曲了人性,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劳伦斯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以在战争中下半身残废的克利弗男爵象征腐朽堕落的工业文明,正是对工业文明社会的一种批判。在其第一部作品《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通过对矿工家庭生活图景的描写,真实地揭示了他们在工业社会中的恶劣的劳动条件与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矿工家庭生活的破坏和感情上的摧残,这也是对工业文明的批判。 作家塑造的诸如康妮、厄秀拉等一系列对性爱大胆追求、追求个性与自由、要求男女平等的女性形象,正是对陈旧的束缚女性性追求、认为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文化、思想观念的批判。《查泰来夫人的情人》中的女主角康妮,因为自己的丈夫失去了性功能,使她完全生活在一个毫无人性的环境当中。她无法忍受这种非正常的生活,与矿工梅勒斯发生关系并相爱,且决心与他共同生活。且不说小说对性爱描写的尺度非常大,康妮这样一个大胆主动追求和谐幸福的性爱关系的女性形象,正是对多年以来把女性放在男性附属地位的文化传统的突破,批判了这样一种带有浓重的性别歧视态度的文化。 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康妮与“自然之子”梅勒斯的结合,在《虹》中

从女性主义视角探析伊莎贝尔·阿连德笔下的男性人物

从女性主义视角探析伊莎贝尔·阿连德笔下的男性人物 伊莎贝尔·阿连德是拉美杰出的女作家,其作品以其细腻深刻的笔触、引人入胜的情节、性格鲜明的人物而受全世界读者的喜爱。作为一位女权活动家,阿连德不仅在作品里将女性人物放在主要位置,还通过这些角色反映社会现实中女性对父权体制与男权主义的反抗。对阿连德作品的既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人物形象,叙事手法,历史性等。 这些研究大多以女性人物为文本分析的主体,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和阐释。而在这些作品里,作者不仅通过对女性人物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女性主义立场,还通过男性人物与她们的交流互动来对其进行间接表达。因此,本文以作品中具代表性的男性人物为研究主体,试图从新的角度探究作者的女性主义思想。 本文以阿连德《幽灵之家》、《爱情与阴影》及《月亮部落的夏娃》三部代表作为分析的文本,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作品中的男性人物。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第一小节简要介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传统与本文所依据的理论基础,以及推动拉美女性文学的该地区女性运动;第二小节则对作者和研究文本进行介绍,并根据研究角度将研究主体分为四类,以期能更系统、更细致地对其进行解读。第二章分析位于父权体制金字塔顶层的男性,即父权社会中的家长形象;第三章对深受父权体制影响的男权主义者进行分析;第四章则解读具有女性主义意识的男性,即不同于男权主义者、能够与女性建立起平等关系的男性;第五章对徘徊于父权主义与女性主义两个世界之间的人物进行解读。 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我们试图重建作者身处的父权主义世界,探究其作为女性主义者对男性的观点与态度,以期总结出其理想中的两性关系。最后,我们结合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与劳伦斯的_虹_

收稿日期:2001-12-02 作者简介:李志斌(1963 ),男,湖北省应城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闵云童(1981 ),男,湖北省仙桃人,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第22卷第2期黄 冈 师 范 学 院 学 报Vol.22N o.22002年4月Jour nal of Huang gang Normal U niversity A pr.2002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与劳伦斯的 虹 李志斌,闵云童 (湖北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本文提出了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 的概念。分析了它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指出了心理分析小说具有在 无意识 心理分析层面与社会批判的文化内涵层面相结合的典型特征,并对心理分析小说的发展史作了大致回顾。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英国心理分析小说家劳伦斯的代表作 虹 ,并从现代小说发展史的角度对劳伦斯及其心理分析小说进行了定位。 关键词:英国心理分析小说;劳伦斯; 虹 中图分类号:I1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078(2002)02-0045-04 一 英国心理分析小说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发展起来的。19世纪末,英国在帝国主义的竞争中发展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危机又给英国社会带来一片萧条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更是激化了国际国内的各种矛盾。对比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强盛,人们对现存秩序与传统制度的信心日渐丧失,精神与信仰的危机和对传统的反叛成为 这一时期社会价值观念的主潮,反映在文学上则表现为它的 心理状态、道德理想和精神价值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的态度、理想和价值几乎是背道而驰的。 [1](P4)另一方面工业化极大地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导致人与大自然的天然联系被割断,并使人沦为机器的奴隶,英国社会进入一个 崩溃的个人与退步的整体、个人的 绝对孤独 及其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 的阶段。 [2](P300) 文学开 始更多地转向人的内心,对人的心灵进行观照。心理分析小说便是通过对人的内心的探讨,力图在传统道德观念丧失的同时建立新的符合自然人性的道德观。 对心理分析小说影响最大的要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尤其是他提出的 无意识 更是成为 心理分析小说关注的焦点。弗洛伊德将人的无意识视为一种本能 主要是性本能的冲动。在伊德(又译为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说中,与 无意识相应的是伊德,它总是处于受压抑的地位。构成伊德的主要是 性力 ,弗洛伊德称之为 力比多 (Libido),这种本能驱使人去寻找快乐,尤其是性快乐。所以弗洛伊德视性本能为人的一切行为的动机,把人的无意识的生物性本能提高到首位,正如霍兰德所说: 弗洛伊德将他的心理学固系在人的动物性的生物学和精神病学上。他 把人看作一个性欲存在。 [3]因此,弗洛伊德也把性欲看作文艺创作的动因。这对整个现代主义文学都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心理分析小说更是侧重于对这种无意识和性欲望的分析与解剖。此外,他提出的 俄狄浦斯情结 (Oedipus Complex )在文艺批评与创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心理分析小说的代表作家劳伦斯的 儿子与情人 可以视作是对这一理论的极好的阐释。同一时期的柏格森的直觉主义侧重于艺术是心灵的感知,强调无意识和非理性,也成为影响心理分析小说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正是因为处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背景之中,所以心理分析小说注重心理分析的同时也具有十

_爱玛_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小说

2011年第8期论坛集萃 纠正和教育。 3.将自行车道与人行道分离,还自行车道于自行车。成都市的一些主干道,为了给机动车提供更多的出行空间,以自行车和步行同为慢行交通的理由,将非机动车道并入人行道。这种方法严重违背了“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既对行人的安全通行带来威胁,也对自行车的行驶带来干扰。如果能够把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分离,把被机动车占用的自行车道还给自行车交通,定能保证各种交通方式各行其道,促进不同交通方式的和谐共处。 4.推行公共自行车。目前,在中国,杭州、上海、武汉、苏州等城市已经推行了公共自行车。成都的都江堰、金牛区等也在局部地尝试公共自行车系统。我们一般了解的自行车,是一种私人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则主要是政府投资,以广告维持运营、免费或低价把自行车租借给市民及旅游者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推行,对于主要以大众公共交通作为出行工具的市民,交通初始和末端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成都市是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市区内诸如武侯祠、青羊宫、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金沙遗址博物馆等景点、名胜、公共绿地众多,且位置相对集中。如果公共自行车能够规模化的推出,并且租借、返还方便,这对于外来游客骑车游览成都,感受成都的慢生活和休闲文化,非常经济和方便。另外注意参照国内外城市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经验教训,引进成熟的、可以迅速普及推广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 5.做好自行车与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的融合。成都轨道交通刚刚兴起,目前投入运营的仅有一号线的一期工程,全长18.5Km。单一线路吸引范围有限,吸引客流远达不到预期值,其缓解城市交通拥挤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如果在这个阶段就能很好地考虑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的融合问题,这不仅对环保有利,更对提高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和利用率大有裨益。以下的一些建议可供参考:在大型的公交车枢纽站和每一个地铁站点附近建立免费的自行车停车场和公共自行车的租赁及返还点,方便自行车交通与轨道交通的接驳;在一段时间内,对于骑自行车换乘地铁的市民和旅游者给予一定的乘坐地铁优惠,以鼓励市民对自行车交通的使用;在运营之初客流量不大的阶段及日后的非高峰运营时段内,允许可折叠的自行车折叠后带入地铁。 三、结语 自行车交通灵活、便捷、绿色环保,能实现“门到门服务”,是一种可持续的交通方式。发达国家的科学交通理念,给我们优先发展自行车交通提供了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经验。成都市优先发展自行车交通,推行公共自行车,实施自行车与轨道交通的换乘衔接能有效扩大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和利用率,有利于轨道交通的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兵,李晔编著,杨佩昆主审.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交通管理与控制》(第三版)[M].人民交通出版社.第107页. [2]马骏主编.交通运输安全管理.人民交通出版社,第43-44页. [3]自行车咏叹调:呼吁设立中国自行车日[EB/OL].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363714.html,/c/2007-08-31/175313789454.shtml. [4]成都市共辖10个区、4个市、6个县[EB/OL].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363714.html,/thread/70106361/1.html. [5]井喷!成都机动车保有量首破200万[EB/OL].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363714.html,/09/0811/07/5GDUHTET000120GR.html. 《爱玛》:一部典型的女性主义小说 王成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临沂) 【摘要】《爱玛》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其中富含女性主义观点。本文旨在通过对女主人公的爱玛解读找出奥斯汀女性主义观点在该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简?奥斯汀;爱玛;女性主义 简?奥斯汀是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最为重要的女作家。她以现实地描绘日常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物见长。作为一名具有敏锐观察力的小说家,奥斯汀对英国女性面临的种种问题有着深刻的感受,因此,女性主义观点在她的小说中有着广泛的体现。《爱玛》是简?奥斯汀最成熟的作品,是能够最深刻地体现她的女性意识的代表作,其中所蕴含的女性主义观点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英国18世纪的女性主义关注的不是男女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而是主张女性是跟男性同样具有智慧和理性、是跟男性平等的精神个体,而非男性的附庸、花瓶或陪衬。《爱玛》这部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形象,不同于奥斯汀同时代男性作家笔下将女性塑造为“天使”或者“恶魔”的形象,而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形象。她同男性一样,有着自己的优缺点和复杂的性格。她具有理性,充满智慧,思想独立。大部分情况下,爱玛可依据自己的理解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她意识到了女性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然而她没有选择屈服于父权制,而是要求男女平等。 《爱玛》中的女性主义观点首先体现在她的自由意识上。爱玛的成长环境是完全自由的,正如小说开头所写到的一样:“爱玛?伍德豪斯,漂亮、聪明、富有,还有舒适的家庭和快活的 249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飘》的女性主义解读 摘要:玛格丽特.米歇尔在其代表作《飘》中所塑造的女主人公斯佳丽这一形象,可谓家喻户晓。斯佳丽的魅力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作家对人物性格的成功塑造。《飘》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小说通过对女主人公郝思嘉成长历程的描述,结合战争背景,体现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它的时代进步性,既是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又是女性意识的觉醒,这种浓厚的女性意识赋予了《飘》强劲的生命力。本文将从爱情、生活和事业两方面分析斯嘉丽的女性主义思想。斯嘉丽在爱情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的女性主义思想又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少女时期的斯嘉丽与阿希利的爱情;二是与查尔斯的第一次婚姻;三是与弗兰克的第二次婚姻,四是与男主角瑞德的第三次婚姻。 关键词:女性主义;《飘》;斯嘉丽;女性 Unscramble of the feminism of Gone with the wind Abstract: Margaret mitchell's famous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modeled the visualize of Scarlett is widely known by every barber.The reason that Scarlett's enchantment became enduring,is the outher's successfully modeled of character nature. Key Words: feminism ;Gone with the wind ;scarlett ;femininity

目录 一、超越时代的爱情观 1 (一)少女时期的斯嘉丽 1 (二)斯嘉丽的第一次婚姻 4 (三)斯嘉丽的第二次婚姻 4 (四)斯嘉丽的第三次婚姻 4 二、战后事业的崛起 6 三、战后新生活14 参考文献19 后记20 参考文献18 后记20 女性主义由来已久,它的的理论更是千头万绪,但是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所有的女性主义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前提,那就是: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即女性主义思想泰斗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让.保罗.萨特的终身伴侣波伏娃所说的"第二性"。女性的第二性地位是如此普遍,如此持久。在这样一个跨历史跨文化的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当中,女性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认知、观念、伦理等各个领域都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即使在家庭这样的私人领域中,女性也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基于这一现实,女性文学也随之蓬勃发展。"真正意义的西方女性文学产生于19世纪。那是随着人权运动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在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及天赋人权等思想的影响下,从19世纪30年代起,西方开始了宜昌为女性争取教育、政治、法律和经济的各方面权益的女权运动。与此同时,女性的文学创作也进入黄金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和作品。"[1]"在思想层面上,女权运动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平静下来,但到了60年代,在学生运动和民权运动的激发下,女权运动再度兴起。这次运动不但强调争取女权,更重视两性的角色分析,并开始对父权制思想文化本身提出质疑,出现了许多女性主义的理论著作。"[2] 出版于1936年的玛格丽特.米歇尔的成名作《飘》正是适应了这一潮流。作者以经历了那次战火的洗礼的外祖母安妮.斯蒂芬为原型,"她常去见市长和市议会,用一些精挑细选的言语谴责男性的游手好闲与浪费时间,使那些大人物张口结舌无言以对。"[3](13),以亚特兰大及附近的种植园为背景,描写了内战前后美国南方人的生活。小说中虽有对战争恢弘场面的描写,如亚特兰大破城当日五角广场的遍地伤兵,惊心动魄的逃难,枪杀等等,而其中最吸引人心的莫过于斯嘉丽和瑞德之间马拉松式的爱情。女作家始终以细腻的人物心理性格刻画见长,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人物在作者流畅的文字作用下,栩栩如生。不仅展现了南方种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如何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了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 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的人了。鲁迅先生通过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 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例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通过胡屠户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 分析人 物心理情感及变化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人物心理情感及变化 分析小说中人物心理情感及情感变化题是高考常见题型之一,它是对人物形象的一种局部考查。对于这类微题型,我们也要高度重视。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 ①画线的句子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情感(或心理)?如(2014·辽宁卷)《数学家的爱情》就是这种考查方式。 ②小说写××人物先用“××(词)”再用“××(词)”,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如(2014·浙江卷)《走眼》就是这种考查方式。 ③梳理××人物的感情变化过程。 [准确审题] 审清考查方式,①②是结合语句表现人物心理,③是结合小说的情节来表现心理的变化。 [规范答题] (1)在整体把握情节的前提下细读所给文字,要分清是哪类(些)描写(语言/动作/肖像/侧面描写),理清其中的层次,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 (2)瞻前顾后,联系上下文,看看人物的这一片段言行举止之前或之后发生了什么,哪些情节与这些描写有关系,从而揣测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3)要设身处地地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出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态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4)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是包含人物复杂内心的“这一点”。

(2015·西工大附中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正 直 (美)罗林斯 在卡罗来纳的山地里,有一座孤儿院坐落在高处。隆冬时节,风雪交加,有时候积雪堆得老高,将孤儿院与山下的村庄乃至整个外界完全隔断。云雾遮蔽了重重峰峦,雪花飞旋着冲入山谷。在呼啸的寒风中,孤儿院的男孩们将一份份牛奶端到育婴房去,一天得跑两趟呢。当他们走到育婴房门口的时候,手指冻得僵硬,一点儿都不听使唤了。 我秋天就到了那里。我需要安静,与世隔绝,好从事艰辛的创作。我需要山里的清风,把久居亚热带地区染上的疟疾吹散。我还想起家来,老惦着那十月间的枫叶如火,那一垛垛玉米秫秸,南瓜成堆,黑胡桃林子,还有隆起的山丘。我住在孤儿院的一间小屋里,距院农场有半英里,这一切尽收眼底。我住进去的时候,要求派个男孩或男人帮我劈柴烧壁炉。头几天还算暖和,我在小屋的四周捡了点木柴,没见人来,也就把这话给忘了。 一个傍晚,我正在打字,猛抬头不禁吃了一惊:有个男孩站在房门口,而跟我作伴的猎狗竟在他身边默默呆着,连个招呼也没跟我打一声。这孩子大概有十二岁,不过个子没那么大。他穿着一条工装裤,一件破旧的衬衣,光着两脚。 他说:“我今天可以劈点儿木柴。” 我说:“可我请了孤儿院的孩子来劈。” “我就是。” “是你!可你还小呢。” “劈柴禾可不论个头儿。”他说,“有的大孩子还劈不好呢。我在

小说《飘》的女性主义思想与读后感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363714.html, 小说《飘》的女性主义思想与读后感分析 作者:戚凯琳 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14期 《飘》是以美国内战为故事背景,对美国南方人民生活进行描绘的小说。在作品中,米切尔夫人透过斯佳丽对个人爱情、生活、理想的执着追求表达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独特理解,通过一系列的故事向人们描述了一个坚强、勇敢女强人的人生经历。文章在简单解读女性主义 思想的基础上,结合米切尔女性意识形成原因,从思想价值观、对待爱情和婚姻、对待家庭的态度、对待金钱和事业、男女两性平等追求几方面具体分析斯佳丽的女性主义思想,并结合故事内容表达自己对《飘》的理解,从小说和斯佳丽个人本身反观实际生活,为自己的生活提供更多的指导。 女性主义是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批判理论和哲学社会思潮,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生对以男性为主的社会话语阵地产生了深刻的冲击。这种思潮在文学创作领域的表现则是开始出现了女性视觉角度的文本创作,透过这些文本创作进一步揭露出在男性社会被扭曲的女性形象,对那些用于反抗男权社会的勇敢女性进行讴歌。《飘》就是以独立的女性视角描述了当时美国内战时期的女性奋斗故事,将当时历史时期的故事展现给读者,描述了以独立女性为代表的一代人的奋斗历史。《飘》作为一部从女性角度描述美国内战的小说,米切尔主要描述了在后方家园里女性之间的苦痛和感受,在对战争怀有敬畏之心的同时也展现了在战争中人们为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决心。斯佳丽作为一名女性,以其独特的坚强和勇敢执着追求自己离线风格的爱情和家庭生活,成为这部小说独特的亮点。为此,文章结合《飘》的内容,具体分析小说《飘》的女性主义思想。 一、女性主义理论发展概述 关于女性主义的内涵,不同的学者和思想家有着不同的认识。西蒙波娃认为女性主义是区别于阶级战争的,专门以女性问题进行奋斗的主义。吉尔曼则认为女性主义是全世界妇女的社会觉醒。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对于女性主义的认识各不相同,但是所有女性主义的重要前提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压迫、受歧视,并希望得到解放的群体。 二、米切尔女性意识发展的原因 在一部小说创作中,作者会将其自身的经历、认识、思想通过小说人物的思想言行表现出来。米切尔的女性意识在《飘》的女主人公斯佳丽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女性觉醒和废奴运动的推动。十九世纪的英国将女性角色定位成贤良淑德,女性在家中要服从服务于自己的父亲或者丈夫。在美国废奴运动的发展中,妇女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妇女在这场运动中开始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这种变化对米切尔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米切尔在自己的创作中开始注重女性意识的觉醒。第二,女权运动发展和美国文化的影响。在十八世纪法国革命之后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对自由的追求影响了当时社会的女

女性主义对新时期中国文学的影响文档

新时期,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可谓轰轰烈烈,文学领域对女界人生的反思与表现,走在了哲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前面。在“方法热”、“文化热”的催生下,在“妇女文学”兴盛及关于“女性文学”究竟是什么的论争方兴未艾之际,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悄然而至。女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从翻译、介绍西方女性主义文学与批评开始的。 一、女性意识及女性主义的历史渊源 事实上,戊戌维新以来,女性主义思潮就开始在中国萌动,它在内受到明、清之际不少男性思想家、文学家,如李贽、袁枚、曹雪芹、李汝珍等的哺育,在外,受到西方文化及19世纪下半叶西方女权运动的影响。 明朝的思想家李贽在《答女人学道为短见书》《夫妇论》《司马相如传》中大力宣传两性平等思想、抨击妇女低人一等的道学观,可谓中国“女权”运动的前驱。自1878年起,《万国公报》便刊出《裹足论》《全球五大洲女俗通考》《女教》等文,介绍英美俄德等国妇女受教育的情况,倡导西方文明。1902年,中国近代第一本关于妇女问题的译著赫伯特·斯宾赛的《女权篇》(马君武译,少年中国学会发行)出版,该书以“自然权利”论与进化论为基础,论证了男女平权的观点。1903年,J.s.密尔的《女人压制论》也被介绍进中国,该书鼓吹妇女应拥有自由的政治权利和经济独立的能力,对“五四”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当时这些介绍西方女性主义和两性学方面的材料的译介,其目的是和强国壮民联系起来的。其后陈独秀、周作人、鲁迅、胡适纷纷译文或撰文疾呼两性平等,“五四”一代学人更多地将性别问题与社会政治改革及两性生活的实际情形联系起来,即使谈到文学,也主要将其作为反映“人”的生活的镜子来看,并未深入探讨文学中的性别问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波琳·G.李(Pauline G.Lee),出版于2000年的《李贽与J.s.密尔》(Li Zhi and John Stuart Mill:A Confucian Feminist Critique 0f Liberal Feminism)将李贽与英国男性女性主义者约翰·司都本文世纪论文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318363714.html,)提供华·密尔做了比较。指出他们为两性平等辩护的许多相似之处,但其差异性表明:密尔强调的是实际的社会参与,而李贽强调的是自我的内在修养。由此阐述了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关于女性解放问题的不同思考,即西方女性主义者比较强调实际的社会改革运动,而中国的女性主义者则注重意识形态领域的自我反思与自我更新。强调通过内在的道德选择来改变人们的思考与生活方式。这种差异至今仍然存在,了解这种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时期女性主义在文学创作和批评领域的接受、影响和发展。 在中国,从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人们的性别意识,呈现出从“性别”(gender)到“中性”(neutral)再到“无性”(sexless)这样的发展轨迹。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民族解放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广大民众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中解放出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妇女也就跟着解放了。这一思维模式对中国近半个世纪的社会实践和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也在文学领域得到充分的表现。新中国成立以后,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改善,这甚至是发达国家的妇女也难以企及的。但在“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语域里,以妇女的名义解构了“妇女”,一种忽视女性生理、心理特殊性的“拟男”主义在种种口号下滋长起来。这一时期的文学或女性文学。“人的自觉”消解于政治的大目标中,更遑论“女人的自觉”了。“性”乃至“性别”属性成了洪水猛兽,像瘟疫一样招人嫌弃,《百合花》《林家铺子》《红豆》等表现了一点点人,性人情的作品往往受到批判。 70年代末,性别问题随着社会政治问题或新启蒙思潮,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新时期之初,“人”的发现必然伴随着“女人”的发现,“女人”的发现绽露出人们对女性主体意识的朦胧追求。由“五四”开启的有关性和情的欲望叙事场景开始了新的转换。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谌容的《人到中年》,铁凝的《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舒婷的《致橡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