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双语)2012 A

分子生物学(双语)2012 A
分子生物学(双语)2012 A

安徽大学2012 —20 13 学年第 1 学期

《分子生物学(双语)》考试试卷(A 卷)

(闭卷 时间120分钟)

考场登记表序号

一、名

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2. Base Excision Repair

3. rho dependent terminator

4. polycistronic mRNA

5. DNase Ⅰhypersensitivity

6. C value paradox

7. IS element

8. primase

9. elongation factor

10. topoisomerase

11. RNA interference

12. enhancer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

得分

院/系 年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答 题 勿 超 装 订 线 ------------------------------装---------------------------------------------订----------------------------------------线----------------------------------------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1分)

1. During DNA replication, unwinds double-stranded DNA, and removes RNA primers in the Okazaki fragments with its 5' to 3' exonuclease activity.

2. A typical prokaryotic promoter has two consensus sequences, which are termed ________ and _______. The ideal spacing between the two consensus sequences is________ .

3. Transposition occurs via two types of mechanisms. One is called ; the other is called .

4. In negative control ,the regulator protein acts as a to block transcription of the operon.

5. In SOS repair system, the two key regulatory proteins are and Lex A. Lex A is a (positive/ negative) regulator .

6. , which locates upstream of the start codon of the mRNA, binds 3' end of the 16S rRNA in the ribosome to initiate protein synthesis

7. In eukaryotes the tRNA genes are transcribed by RNA polymerase .

8. When a double-strand DNA is denatured, the absorbance at A260 will (decrease/increase). 9. The generation of antibody diversity is mainly due to .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栏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DNA polymerase can add nucleotides to

A. a free 3′end of a growing DNA chain

B. a free 5′end of a growing DNA chain

C. either a 3′or 5′end of a DN A chain

D. a 5′end of RNA primer

E. all of the above

2. What is the first protein to bind to a eukaryotic promoter, and at which site does it bind? A. TFIID binds to a TATA box. B. RNA polymerase II binds to a TATA box. C. A regulator protein binds to a regulator region. D. An activator protein binds to an enhancer.

3. Splicing is the process that do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 Add multiple adenosine bases to the end of a primary RNA transcript

B. Remove exons and join introns

C. Remove introns and join exons

D. Remove mutated regions of primary transcript RNA

4. Which subunit of the E. coli RNA polymerase holoenzyme catalyzes the synthesis of RNA ?

A. α-subunit

B. β-subunit

得分

得分

得分

C. rho factor

D. sigma factor

5. The DNA in transcriptionally active chromatin tends to be

A. highly methylated

B. fully-methylated

C. Under-methylated or non--methylated

D. Semi-methylated

6. The most efficient control of eukaryotic gene expression is achieved at the level of

A. Replication.

B. translation initiation

C. post-transcription

D. post-translation.

E. .transcription initiation.

7. Translation is terminated when a stop codon is presented at the ________.

A. E site

B. A site

C. P site

D. either A or B

E. either A or C

8. In ara operon, C protein can serve as

A. an activator

B. a repressor

C. either a repressor or an activator depending on presence/absence of arabinose

D. both a repressor and an activator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absence of arabinose

9. In a standard recombinant DNA procedure, the step which follows the construction of recombinant

DNA molecule should be

A re-ligation of the vectors

B. ligating the vector with the gene of interest

C. digesting the vector with a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D.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lecule into host cells

1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a step in a PCR reaction:

A. Annealing

B. Extension

C. Denaturation

D. dehydration

11. One important difference between DNA replication in prokaryotes and eukaryotes is that

A. prokaryotes do not use enzymes in the replication process

B. there is only one replication origin in prokaryotes

C. there are no Okazaki fragments in prokaryotes

D. replication is conservative, not semiconservative, in prokaryotes

12. A frameshift mutation could result from

A. a base insertion only.

B. a base deletion only.

C. a base substitution only.

D. either an insertion or a deletion of a base.

E. deletion of three consecutive bases.

13. Which of the enzymes below is involved in repair of both thymine dimer and deaminate cytosine in E.coli

A. DNA polymerase I

B. Photolyase

C. Uracil N-glycosylase

D. AP endonuclease

14.An IRE (iron response element)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iron metabolism related genes by

A. by binding to IRE-BP

B. by forming a hair-pin structure

C. at post-transcriptional or translational level

D. all of the above

四、简答题(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0分,共22分)

1. Describe how tryptophan concentration 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the structural genes in the trp operon.

2. How are eukaryotic RNA precursors processed ?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除了5’ 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 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 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福建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1

福建师范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第一套) 一、名词解释(15分,每小题3分) 1、中心法则:遗传信息沿着从DNA到RNA,RNA到蛋白质的方向进行传递。反转录的发现,是对中心法则的完善。 2、复性:变性的DNA在一定的条件下恢复成天然结构的现象。 3、卫星DNA:在高度重复的序列中,常有一些AT含量很高的简单高度重复序列,例如螃蟹DNA含有AT的简单重复序列,有时在30个左右的碱基对中,才插有一个GC对,因而AT含量高达97%。由于AT浮力密度较小,因而在将DNA切断成数百个碱基对的片段进行超速离心时,常会在主要的DNA带的上面有一个次要的带相伴随,这条次要的带称为卫星DNA。 4、聚合酶链反应:利用与DNA模板序列的两端互补的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来扩增一段DNA 序列。由一种热稳定的DNA聚合酶经过三步反应即变性、引物退火和聚合的循环从两个引物来相对延伸。 5、操纵子:一个或几个结构基因与一个调节基因和一个操纵基因,加上启动子构成一个操纵单元,这个单元称为操纵子。在操纵子中,结构基因产生mRNA并作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而调节基因则产生一种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相互作用;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从而阻碍了结构基因转录成为mRNA;在诱导过程中,诱导物通过与阻遏蛋白相结合而阻止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 二、填空(10分,每空1分) 1、Southern blotting用于鉴别----DNA -------。 2、原始转录物的一些序列被-----更改---------,叫做RNA编辑。 3、------颠换-----是由嘧啶变为嘌呤或由嘌呤转变为嘧啶。 4、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核心酶-----为α2ββ’。 5、同一氨基酸具有多个密码子,编码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称为------- -同义密码子---------。 6、数个生化反应可由-------核酶---------催化,这种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可以剪切自身或其它的RNA分子,或者完成连接或自身剪接反应。 7、在质粒DNA的制备中,用酚或酚-氯仿混合液抽提以除去碱裂解液中残余----蛋白质------。 8、--------开放的阅读框-------是指新测DNA序列中,由计算机辨认出的可能编码区域,它是从起始密码子起到终止密码子止的一段连续的密码子区域。 9、噬菌体φX174基因组只有-----5386----个核苷酸,却编码11种蛋白。 10、转录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的RNA的酶促合成。我们把模板链称为-----反义链-----。 三、选择题(共25分,每题1分) 1、在DNA组成中符合当量定律,即A=T,G=C,A+G=T+C;这就是----------定则。 A Chargaff B Watson-Crick C van de Waal D S-D 2、DNA的复制方向只能以----------方向复制。 A 2’—3’ B 5’—2’ C 3’—5’ D 5’—3’ 3、在原核生物mRNA起始密码子AUG上游的8-13个核苷酸有一段可受核糖体结合、保护和富含嘌呤的3-9个核苷酸的共同序列,一般为5’AGGAGGU3’,称为---------序列。 A S-D B Hogness D sextama D pribnow 4、细菌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有------------------。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及答案(C)

《分子生物学》期末试卷(C) 一、术语解释(20分,每题2分) 1、操纵子 2、增强子 3、启动子 4、内含子 5、外显子 6、顺式作用元件 7、反式作用因子 8、转录因子 9、单顺反子mRNA 10、多顺反子mRNA 二、选择题(20分) 1.指导合成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大多数为: ( ) A.单考贝顺序 B.回文顺序 C.高度重复顺序 D.中度重复顺序 2. 下列有关Shine-Dalgarno顺序(SD-顺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mRNA分子的起始密码子上游7-12个核苷酸处的顺序 B.在mRNA分子通过 SD序列与核糖体大亚基的16s rRNA结合 C.SD序列与16s rRNA 3'端的一段富含嘧啶的序列互补 D. SD序列是mRNA分子结合核糖体的序列 3.原核生物中起始氨基酰-tRNA是: ( ) A.fMet-tRNA B.Met-tRNA C.Arg-tRNA D.leu-tRNA 4.下列有关TATA盒 (Hognessbox)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 ( ) A. 保守序列为TATAAT B.它能和RNA聚合酶紧密结合 C. 它参与形成开放转录起始复合体 D.它和提供了RNA聚合酶全酶识别的信号 5. 一个mRNA的部分顺序和密码的编号是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CAG CUC UAU CGG UAG AAC UGA 以此mRNA为模板,经翻译生成多肽链含有的氨基酸为: ( ) A.141 B.142 C.143 D.144 6.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 A.腺嘌呤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 B.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碱基组成极为相似 C.DNA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 D. 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集力。 7. DNA聚合酶III的描述中哪条不对:( ) A.需要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作底物 B.具有5′→3′外切酶活性 C. 具有5′→3′聚合活性 D. 是DNA复制中链延长反应中的主导DNA聚合酶

分子生物学 双语习题及精解

Section C - properties of nucleic acids 1.The sequence 5'-AGTCTGACT-3' in DNA is equivalent to which sequence in RNA? A 5'-AGUCUGUGACU -3' B 5' -UGTCTGUT C -3' C 5' -UCAGUCUGA-3' D 5'- AGUCAGACU-3'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orrectly describes A-DNA? A a right-handed antiparallel double helix with 10 bp/turn and bases ly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helix axis. B a left-handed antiparallel double-helix with 12 bp/turn formed from alternating pyrimidine-purine sequences. C a right-handed antiparallel double

helix with 11 bp/turn and bases tilted with respect to the helix axis. D a globular structure formed by short intramolecular helices formed in a single-strand nucleic acid. 3. Denaturation of double stranded DNA involves. A breakage into short double-stranded fragments. B separation into single strands. C hydrolysis of the DNA backbone. D cleavage of the bases from the sugar-phosphate backbone. 4. Which has the highest absorption per unit mass at a wavelength of 260 nm? A double-stranded DNA. B mononucleotides. C RNA. D protein.

《分子生物学》双语 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The genome is the complete set of sequences in the genetic material of an organism. It includes the sequence of each chromosome plus any DNA in organelles. A gene (cistron) is the segment of DNA specifying production of a polypeptide chain; it includes regions preceding and following the coding region (leader and trailer) as well as intervening sequences (introns) between individual coding segments (exons).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is accomplished by separation of the strands of a parental duplex, each then acting as a template for synthesis of a complementary strand. A replication fork (Growing point) is the point at which strands of parental duplex DNA are separated so that replication can proceed. A complex of proteins including DNA polymerase is found at the fork. A DNA polymerase is an enzyme that synthesizes a daughter strand(s) of DNA (under direction from a DNA template). Any particular enzyme may be involved in repair or replication (or both). RNA polymerases are enzymes that synthesize RNA using a DNA template (formally described as D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s). A deoxyribonuclease (DNAase) is an enzyme that attacks bonds in DNA. It may cut only one strand or both strands. Ribonucleases (RNAase) are enzymes that cleave RNA. They may be specific for single-stranded or for double-stranded RNA, and may be either endonucleases or exonucleases. Exonucleases cleave nucleotides one at a time from the end of a polynucleotide chain; they may be specific for either the 5 or 3 end of DNA or RNA. Endonucleases cleave bonds within a nucleic acid chain; they may be specific for RNA or for single-stranded or double-stranded DNA. Denaturation of protein describes its conversion from the physiological conformation to some other (inactive) conformation. Renaturation describes the reassociation of denatured complementary single strands of a DNA double helix. Annealing of DNA describes the renaturation of a duplex structure from single strands that were obtained by denaturing duplex DNA. Hybridization describes the pairing of complementary RNA and DNA strands to give an RNA-DNA hybrid. The Tm is the midpoint of the temperature range for denaturation.

期末考试分子生物学精彩试题

选择题 1.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 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C )。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 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 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 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 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 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 年Watson 和Crick 提出(A )。 A.多核苷酸DNA 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 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 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 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 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 ) A.哺乳动物DNA 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 B.依赖于A-T 含量,因为A-T 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 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 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Watson和Crick提出的经典DNA双螺旋结构属于(B) A.A型B.B型C.Z型 5.多种密码子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密码子的(B) A.连续性B.简并性C.通用性D.摆动性 6.真核基因经常被断开(B,D,E )。 A.反映了真核生物的mRNA 是多顺反子 B.因为编码序列外显子被非编码序列内含子所分隔 C.因为真核生物的DNA 为线性而且被分开在各个染色体上,所以同一个基因的不同部分可能分布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D. 表明初始转录产物必须被加工后才可被翻译 E.表明真核基因可能有多种表达产物,因为它有可能在mRNA 加工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外显子重组方式 7.选出下列所有正确的叙述。(A,C ) A.外显子以相同顺序存在于基因组和cDNA 中 B.内含子经常可以被翻译 C.人体内所有的细胞具有相同的一套基因 D.人体内所有的细胞表达相同的一套基因 E.人体内所有的细胞以相同的方式剪接每个基因的mRNA 8.下列哪些基因以典型的串联形式存在于真核生物 基因组?(B,C ) A.珠蛋白基因B.组蛋白基因 C.rRNA 基因D.肌动蛋白基因 9.细胞器基因组( A )。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试题

武汉大学 2001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概念(20 分,每个4分) 1. Satellite DNA-卫星DNA,又称串联重复序列,由2~6个核苷酸组成的重复单位组成的串联重复。 2. Replisome-复制体,是指由多种复制相关蛋白组成的复合物。 3.逆转座子,指另一类能够通过逆转酶和整合酶共同作用介导转座的转座子 4. 反式激活因子,一类能结合到顺式作用元件上形式激活作用的蛋白质 5. 衰减子,原核生物操纵子上一段能够显著减弱或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衰减作用,指原核生物中根据底物浓度变化来调控基因转录进程的中断与否的一种调控机制。 三、问答题(50 分) 1.说出双链DNA 复制起始有关的五种重要的酶或蛋白并简述它们的功能。(15 分) 2.简述增强子的特点和性质及作用机制。(10 分) 3.简述真核RNA 聚合酶II的转录起始复合物装配过程和转录起始(15 分) 4.DNA限制性内切酶EcoRI是人们熟悉的常用内切酶,它是在大肠杆菌(E.coli)R株中发现的,它被广泛用于分子克隆操作和DNA分析。pUC质粒是常用克隆载体之一,它的多克隆位点上有EcoRI、BamHI、KpnI、HindIII 等酶切点。假如要你把一段由EcoRI切割产生的外源DNA段克隆到pUC 质粒中,并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株来扩增,已知条件是所用的R

菌株中只有EcoRI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你设计如何做才能确保成功?为什么?(10 分) 武汉大学 200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三、问答: 1、简述(或绘图说明)真核细胞RNA 聚合酶II 转录的起始需要哪些基本转录因子及其装配过程(15 分) 2、简述(或绘图说明)色氨酸操纵子弱化的机制(15分) 3、在讨论基因家庭时经常提到胚胎、胎儿和成体形成的蛋白质,这些述语是指什么现象?可用什么术语来描述这一类基因家族(5分) 4、你正在进行Southern blot 分析,并刚刚完成凝胶电泳部分,下一步是将胶浸泡在NaOH 溶液中使DNA 变性为单链,为了节约时间,你跳过这一步,直接把DNA 从胶上转到硝酸纤维

南昌大学分子生物学试题

南昌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用于DNA鉴定的技术是( C ) A. Northern blot B. Eastern blot C. Southern blot D. Western blot 2.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不包括( D ) A. 底物浓度 B. 酶的浓度 C. 反应温度 D. 酶原的浓度 3.下列氨基酸中含有羟基的是( A ) A. 丝氨酸 B. 亮氨酸 C.甘氨酸 D. 色氨酸 4.治疗艾滋病的AZT是 A、DNA类似物 B、RNA类似物 C、核苷类似物 D、蛋白酶抑制剂5.四环素抗菌作用的原理是( C ) A.抑制氨基酰-tRNA进位 B.抑制转肽酶 C.抑制转位酶 D.与核糖体小亚基结合 6.原核生物中参与转录起始的酶是(D) A. 解链酶 B.引物酶 C. RNA聚合酶全酶 D. RNA聚合酶核心酶7.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B ) A. 2’3’-磷酸二酯键 B. 3’5’-磷酸二酯键 C. 2’5’-磷酸二酯键 D. 肽键 8.目前认为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环节是() A. 翻译起始 B. 转录起始 C. 转录后加工 D.基因活化 9.与DNA损伤修复过程缺陷有关的疾病是() A.黄嘌呤尿症 B. 痛风 C. 卟啉病 D. 着色性干皮病 10.糖复合物不包括下列哪种物质() A. 糖蛋白 B. 蛋白聚糖 C. 脂聚糖 D. 糖原 11.有关一个DNA分子的Tm值,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 G+C比例越高,Tm值也越高 B. A+T比例越高, Tm值也越高 C. Tm值越高,DNA越易发生变性 D. Tm值越高,DNA越不稳定12.有机磷农药中毒时,下列哪一种酶受到抑制?() A.已糖激酶 B. 碳酸酐酶 C. 胆碱酯酶 D.乳酸脱氢酶13.绝大部分膜受体的化学物质为() A.糖脂 B. 糖蛋白 C. 脂蛋白 D. 类固醇 14. G蛋白是指() A. 蛋白激酶C B.蛋白激酶G C.鸟苷酸环化酶 D.鸟苷酸结合蛋白15.依赖钙离子的蛋白激酶是( ) A. PKA B. PKC C. PKG D. TPK

分子生物学双语单词汇总

【A】 acetyl CoA / 乙酰辅酶A 一种小分子的水溶性代谢产物,由与辅酶A 相连的乙酰基组成,产生于丙酮酸、脂肪酸及氨基酸的氧化过程;其乙酰基在柠檬酸循环中被转移到柠檬酸。 actin / 肌动蛋白,肌纤蛋白富含于真核细胞中的结构蛋白,与许多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其球形单体(G2肌动蛋白)聚合形成肌动蛋白纤丝(F2肌动蛋白).在肌肉细胞收缩时F2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相互作用。 activation energy / 活化能(克服障碍以)启动化学反应所需的能量投入。降低活化能,可增加酶的反应速率。 active site / 活性中心,活性部位酶分子上与底物结合及进行催化反应的区域。 active transport / 主动转运离子或小分子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耗能跨膜运动。由ATP 耦联水解或另一分子顺其电化学梯度的转运提供能量。 adenylyl cyclase / 酰苷酸环化酶催化由ATP 生成环化腺苷酸(cAMP)的膜附着酶。特定配体与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引发该酶的激活并使胞内的cAMP 升高。 allele /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对应部位的基因的两种或多种可能形式之一。 allosteric transition / 变构转换小分子与蛋白质上特定调节部位相结合所引起的蛋白质之三级及(或)四级结构的改变,其活性随之发生变化。多亚单位酶的变构调节很普遍。 alpha(α)helix /α螺旋常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其氨基酸线性序列叠为右旋螺旋,借助主链上的羧基与酰胺基间的氢键维持稳定。 aminoacyl2tRNA / 氨酰转移核糖核酸用于蛋白合成的氨基酸的激活形式,含有借高能酯键与tRNA 分子上3‘2羟基相结合的氨基酸。 amphipathic / 两亲的,兼性的指既有亲水性部分又有疏水性部分的分子或结构。 anaphase / (细胞分裂)后期姐妹染色体(或有丝分裂期的成对同源物)裂开并分别(分离)朝纺锤体两极移动的有丝分裂期。 anticodon / 反密码子与mRNA 的密码子互补的tRNA 中三个核苷酸的序列,蛋白合成过程中,密码子与反密码子之间的碱基配对使携带增长肽链的新增对等氨基酸的tRNA 排齐。 antiport / 反向转运协同转运的一种形式,膜蛋白(反向转运子)向相反的方向转运两种不同的分子或离子跨越细胞膜。 antisense RNA / 反义核糖核酸具有与某种特异性RNA 转录物或mRNA 互补序列的核糖核酸,其结合可阻止mRNA 转录或翻译过程。 apoptosis / 编程性细胞死亡,细胞程序死亡通过一系列很鲜明的形态学改变而导致细胞死亡的受调节过程。 aster / 星体由微管组成的星形结构(称星状纤维),它在有丝分裂期自中心体呈放射状向外延伸。 ATP synthase / ATP 合酶附着在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及细菌浆膜的多聚体蛋白复合物,它在氧化磷酸化及光合作用过程中催化ATP 的合成。也叫F0F1复合体。 ATP ase / ATP 酶催化ATP 水解成ADP 与无机磷酸并释放自由能的一大族酶中的一种。 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sequence(ARS)/ 自主复制序列可使酵母菌DNA 分子复制的序列;酵母菌DNA 复制的一个起源。 autoradiography / 放射自显影术让照相底片或胶片暴露于样本,使样本(如组织切片或电泳凝胶)中的放射活性分子显影的技术。片子叫作放射自显影图或放射自显影片。 auxotroph / 营养缺陷体只有培养基内含有不为野生型所需的某种特定养分或代谢物

《分子生物学》双语班作业-2

Chapter 3 1.简列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启动子结构中的核心元件 2.何谓增强子(enhancer)?简述其作用特点 3.何谓σ因子?简述其功能 4.何谓ρ因子?简述原核生物基因转录终止的机制 5.简述真核生物主要RNA pol的种类及功能 6.简述真核生物RNA pol II 转录起始过程及其主要转录因子的功能 7.简述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的特点及其异同点 8.分别简述5’-帽子结构和3’-poly(A)尾的功能 9.RNA加工有哪些方式?简述RNA剪接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10.何谓RNA编辑?简述其基本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11.何谓核酶(ribozyme)?简述其基本机制及生物学意义Chapter 4 1.tRNA的三叶草结构特点及其与蛋白质翻译的关联 2.核糖体的结构特点及其与蛋白质翻译的关联 3.原核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组成有哪些异同点 4.原核和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过程有哪些区别 5.简述eIF-4F的基本结构组份及其功能 6.何谓分子伴侣?有哪些重要功能

Chapter 2 1.何谓基因(gene)?简述其基本组份 2.何谓核小体(nucleosome)?简述其基本组份 3.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4.简列4种模式生物,并说明其被选择为模式生物的原因 5.基因组的大小和物种的进化程度呈正相关吗?为什么? 6.E. coli DNA复制叉上有哪些蛋白质?简述它们的功能 7.何谓PCR?简述PCR基本原理,以及体外PCR反应与体内DNA复制的异同点 8.DNA修复包括哪些机制?简述错配修复和重组修复的基本原理 9.何谓SOS修复?简述其基本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10.何谓转座(transposition)?简述其基本机制及生物学意义

分子生物学(题库二)

习题2 一、比较下列概念 2.转录和翻译 3.RNA聚合酶和引物酶 4.启动子和增强子 5.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 6. 密码子和遗传密码 7. 基因内抑制突变和基因间抑制突变 8 SD序列和Kozak序列 9.密码子和反密码子 10.同义密码子和偏爱密码子

11.-10序列( Pribnow box )和TATA框(Goldberg-Hogness box) 二、填空 1.位点特异性重组的结果与重组位点的位置和方向有关。如果重组位点以相反方向存在于同一DNA分子上,重组结果发生;重组位点以相同方向存在于同一DNA分子上,重组发生。重组位点在不同DNA分子上,重组发生。 2. 1956年,Crick提出了遗传信息传递的途径,称为,其内容概括为 3.被转录的DNA链称为模板链,又称链, 它与转录出来的RNA序列,非模板的DNA链为编码链,又称链;它与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不过在RNA中含有U而不含T。 4. 大肠杆菌中DNA指导的RNA聚合酶全酶的亚基组成为,去掉因子后剩 下的部分称为核心酶,这个因子使全酶能辩认DNA上的位点。 5. 利福平抑制细菌中转录的起始,因为。 6. 原核细胞中各种RNA是催化生成的。而真核细胞核基因的转录分别由 种RNA聚合酶催化,其中rRNA基因由转录,hnRNA基因由转录,各类小分子量RNA则是的产物。 7.在真核生物中,转录mRNA基因的酶是_____;转录tRNA基因的酶是____;转录18S和28S rRNA基因的酶是__________。 8. 一个转录单位一般应包括序列、序列和序列。 9.真核细胞每个mRNA一般只带一种蛋白质编码信息,是 mRNA; 原核细胞每个mRNA 分子常带有多个功能相关蛋白质的编码信息,是 mRNA 。 10.真核细胞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多为。编码的序列被保留在成熟mRNA中的 是,编码的序列在前体分子转录后加工中被切除的是。 11在基因中 ______被_____分隔开,而成熟的mRNA中序列被拼接起来。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真题2001-2014

一.解释概念(20分,每个4分) 卫星DNA 复制体逆转座子反式激活因子衰减子与衰减作用 三、问答题(50分) 1. 说出双链DNA复制起始有关的五种重要的酶或蛋白并简述它们的功能。(15分) 2. 简述增强子的特点和性质及作用机制。(10分) 3. 简述真核RNA聚合酶II的转录起始复合物装配过程和转录起始(15分) 4. DNA限制性内切酶EcoRI是人们熟悉的常用内切酶,它是在大肠杆菌 (E.coli)R株中发现的,它被广泛用于分子克隆操作和DNA分析。pUC质粒是常用克隆载体之一,它的多克隆位点上有EcoRI、BamHI、KpnI、HindIII等酶切点。假如要你把一段由EcoRI切割产生的外源DN**段克隆到pUC质粒中,并把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株来扩增,已知条件是所用的R菌株中只有EcoRI一种限制性内切酶,你设计如何做才能确保成功?为什么?(10分) 武汉大学2002分子生物学 三.问答: 1.简述(或绘图说明)真核细胞RNA聚合酶II转录的起始需要哪些基本转录因子及其装配过程(15分) 2.简述(或绘图说明)色氨酸操纵子弱化的机制(15分) 3.在讨论基因家庭时经常提到胚胎、胎儿和成体形成的蛋白质,这些述语是指什么现象?可用什么术语来描述这一类基因家族(5分) 4. 你正在进行Southern blot分析,并刚刚完成凝胶电泳部分,下一步是将胶浸泡在NaOH溶液中使DNA变性为单链,为了节约时间,你跳过这一步,直接把DNA 从胶上转到硝酸纤维素膜上,你将标记好的探针与膜杂交,却发现放射自显影结果是一片空白,哪里错了呢?(5分)

一、下列名词翻译成中文,并简要解释 1、Domains and motifs 2、Alternative splicing 3、Reporter genes 4、The PCR cycle 5、Restriction mapping 6、Multiple cloning sites 7、DNA libraries 8、Proteomics 9、Replicon 10、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共40分) 1、请列举三种以上蛋白质纯化技术,并说明不同纯化技术的简单原理。 2、简述DNA损伤与DNA突变之间的区别与相互关系。 3、简述密码的简并性(degeneracy)和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及其在生物学上的重要性。 4、简述原核生物转录起始与转录终止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及其具体作用。 5、简述cDNA文库的构建过程。 三、论述题(共5题,1-4题每题15分,第5题10分,共70分) 1、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的社会意义和科学意义是什么? 2、什么是操纵子(operon)?试说明色氨酸操纵子(Trp operon)在原核基因表达调控中的调控机制和重要作用。 3、请简要解释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并举二例加以说明它们的相互作用方式。 4、试说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在基因转录、翻译及DNA的空间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5、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有哪几种类型?哪一种类型的限制酶最适合于基因工程,为什么?请简要说明其理由。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 RNA 组学:RNA 组学研究细胞中 snmRNAs 的种类、结构和 功能。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 snmRNAs 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增色 效应: DNA 变性时其溶液 OD260增高的现象。 减色效应: DNA 复性时其溶液 OD260降低的现象。 T m: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 DNA 的 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其 大小与 G+C 含量成正比。 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 DNA 的过程中以温度对 A260 (absorbance,A,A260代表溶液在260nm 处的吸光率) 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DNA 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 DNA 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核酸分子杂交:在 DNA 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 种类的 DNA 单链分子或 RNA 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 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 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 成杂化双链,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基因:广义是指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 DNA 和RNA 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狭义指能产生一个特定蛋白质的 DNA 序列。 断裂基因:不连续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 DNA 上不连续排列而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重叠基因:核苷酸序列彼此重叠的2个基因为重叠基因, 或称嵌套基因。 致死基因:删除后可导致机体死亡的基因。 基因冗余:由于一基因在个体中有若干份拷贝,当删除其中一个时,个体的表型不发生明显变化。 DNA 重组:DNA 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遗传信息的重新组合,又称为遗传重组或基因重排。 同源重组:发生在同源序列间的重组称为同源重组,又称基本重组。 接合作用: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 DNA 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 的DNA 转移称为接合作用(conjugation)。 转化作用: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 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称为转化作用(transformation)。 转导作用:当病毒从被感染的(供体)细胞释放出来、再次感染另一(供体)细胞时,发生在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之间的 DNA 转移及基因重组即为转导作用 位点特异重组:位点特异重组(site-specific recombination) 是由整合酶催化,在两个 DNA 序列的特异位点间发生的整合。 12-23规则:重组发生在间隔为12bp 到23bp 的不同信号序列之间,称为12-23规则。 转座子:(transposon)在基因中可以移动的一段 DNA 序列。 转座:由插入序列和转座子介导的基因移位或重排称为转座(transposition)。 克隆:来自同一始祖的相同副本或拷贝的集合。 DNA 克隆:应用酶学的方法,在体外将各种来源的遗传物质(同源的或异源的、原核的或真核的、天然的或人工的DNA)与载体DNA 接合成一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DNA 分子——复制子(replicon),继而通过转化或转染宿主细胞,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子细胞,再进行扩增提取获得大量同一 DNA 分子,也称基因克隆或重组 DNA (recombinant DNA)。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实现基因克隆所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称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 工艺学。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RE) 是识别DNA 的特异序列, 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 DNA 的一类内切酶。 同功异源酶:来源不同的限制酶,但能识别和切割同一位点,这些酶称同功异源酶。 同尾酶:有些限制性内切酶虽然识别序列不完全相同,但切割 DNA 后,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称为同尾酶。 载体:为携带目的基因,实现其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 DNA 分子。 复制:(replication)是指遗传物质的传代,以母链 DNA 为模板合成子链 DNA 的过程。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 生物合成时,母链 DNA 解开为两股单链,各自作为模板(template)按碱基配对规律,合成与模板互补的子链。子代细胞的 DNA,一股单链从亲代完整地接受过来,另一股单链则完全从新合成。两个子细胞的 DNA 都和亲代 DNA 碱基序列一致。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复制子:(replicon)DNA 分子中能独立进行复制的单位称为复制子。习惯上把两个相邻起始点之间的距离定为一个复制子。 复制眼:(replication eye)DAN 正在复制的部分在电镜下观察起来犹如一只眼睛,称为复制眼。 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复制一开始,复制起始点要形成一个特殊的叉型结构,是复制有关的酶和蛋白质组

武汉大学《分子生物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 资料见第二页 封 面 第1页

分子生物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病毒ΦX174及M13的遗传物质都是单链DNA。 2.AIDS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 3.X射线分析证明一个完整的DNA螺旋延伸长度为3.4nm。 4.氢键负责维持A-T间(或G-C间)的亲和力 5.天然存在的DNA分子形式为右手B型螺旋。 二、选择题(单选或多选)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在老鼠体内的毒性和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C)。 A.从被感染的生物体内重新分离得到DNA作为疾病的致病剂 B.DNA突变导致毒性丧失 C.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而并非蛋白质)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D.DNA是不能在生物体间转移的,因此它一定是一种非常保守的分子E.真核心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DNA能相互混合并彼此替代 2.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A)。

A.多核苷酸DNA链通过氢键连接成一个双螺旋 B.DNA的复制是半保留的,常常形成亲本-子代双螺旋杂合链 C.三个连续的核苷酸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D.遗传物质通常是DNA而非RNA E.分离到回复突变体证明这一突变并非是一个缺失突变 3.DNA双螺旋的解链或变性打断了互补碱基间的氢键,并因此改变了它们的光吸收特性。以下哪些是对DNA的解链温度的正确描述?(C、D)A.哺乳动物DNA约为45℃,因此发烧时体温高于42℃是十分危险的B.依赖于A-T含量,因为A-T含量越高则双链分开所需要的能量越少 C.是双链DNA中两条单链分开过程中温度变化范围的中间值 D.可通过碱基在260nm的特征吸收峰的改变来确定 E.就是单链发生断裂(磷酸二酯键断裂)时的温度 4.DNA的变性(A、C、E)。 A.包括双螺旋的解链B.可以由低温产生 C.是可逆的D.是磷酸二酯键的断裂 E.包括氢键的断裂

双语分子生物学

老阚班双语分子生物学 题型:填空、名解、选择、判断改错、简答、论述 一、绪论 1.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 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DNA发现者:James Watson and Francis Crick DNA发现的实验:图1-1(P7)、图1-2(P8) 3.DNA全称——Deoxyribonucleic Acid RNA全称——Ribonucleic Acid 4.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 ◆DNA重组技术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结构分子生物学 ◆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5.DNA recombinant technique(DNA重组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初 兴起的技术科学,目的是将不同DNA片段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 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 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二、染色体与DNA 1.Nucleosome(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由H2A、H2B、 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的DNA组成的。八聚 体在中间,DNA分子盘绕在外,而H1则在核小体的外面。每个核小体 只有一个H1。 2.C值反常现象(C-value paradox):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 致,某些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大的C值。 3.关于DNA结构的词汇:double–helix(双螺旋)、base(碱基) sugar-phosphate backbonts(糖-磷酸骨架)、base pairs(碱基对) right/left-handed double-helix(右/左手双螺旋) 4.DNA类型:右手螺旋:A-DNA,B-DNA

分子生物学考博历年试题.doc

2009 年山东大学考博–分子生物学试题by admin on 2010年01月25日·2 comments in专业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顺式作用元件; 2、模序与结构域; 3、岗崎片段; 4、Southern Blotting; 5、遗传密码的简并性和摇摆性 二、简答: 1、基因治疗中常用病毒载体类型及特点? 2、IP3-PKB 介导的受体信号转导途径? 3、蛋白质(酶)活性的快速调节方法有哪些?举三例说明磷酸 / 脱磷酸化是酶活性快速调节的重要方式。 4、细胞死亡受体蛋白的分类,组成成员的作用? 5、细胞周期 Cdk 的调控作用。 6、原核生物 DNA复制后随链合成中参与的酶和蛋白质及作用? 7、举出 5 种类型 RNA并简述其作用。 三、论述: 1、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表达调控的层次有哪些?调控机制。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复制的起始、延长和终止有哪些不同点?复制过程 参与的因子及功能? 08 中科院分子生物学试题 1、表观遗传,及调控方式,还有蛋白质通过哪些共价修饰调控其功能? 2、蛋白质与DNA结合的方法和比较,EMSA和 DNase1足迹法? 3、密码子改造研究新蛋白药物,原理,关键和方法 4、设计研究未知基因(预测两个跨膜区域)功能的实验方案(不低于 4 个) 5、质粒改造原则 6、诱导全能干细胞的方法,实验方案等。(去年的nature上发表的) 个人认为除了第二和五题之外,其它的题目都属于一骑绝尘的,要么会,要么不会,想蒙是 绝对没门的。 这门专业课能及格,我想都不错了,特别是1, 3, 6 题。 不知道大家做的如何,反正第一题,我是意思都没看懂,不知道连续的 3 问是不是指 1 个东西。还是最后 1 问是单独的,与前面的 2 问无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