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合集下载

猪的肠道菌群

猪的肠道菌群

猪的肠道菌群猪肠内菌群⼤致分为三类,即乳酸菌、厌氧菌和需氧菌。

(⼀)乳酸菌1.乳杆菌是猪肠道的最优势菌群,主要菌种有嗜酸乳杆菌,唾液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等。

各菌种⼜可分为不同的菌型。

2.双歧杆菌 常见的有嗜热双歧杆菌,假长双歧杆菌以及猪双歧杆菌。

3.链球菌 常见的有粪链球菌,尿链球菌,⽜链球菌,坚忍链球菌和马肠链球菌等。

(⼆)厌氧菌1.拟杆菌科常见的有拟杆菌属,梭杆菌属和纤⽑菌属。

猪的肠道除猪拟杆菌属和化脓拟杆菌构成最优势菌群外,还有脆弱拟杆菌、多酸拟杆菌、单形拟杆菌、多⽑拟杆菌、吉⽒拟杆菌、双歧拟杆菌、普通拟杆菌、两路拟杆菌、产⿊⾊素拟杆菌、中间拟杆菌以及坏死梭杆菌、普⽒梭杆菌、具核梭杆菌、死亡梭杆菌、坏疽梭杆菌、⼝腔纤⽑菌等。

2.厌氧弯曲杆菌 常见的有溶纤维丁酸弧菌、反刍⽉形单胞菌等。

3.真杆菌 有直肠真杆菌、产⽓真杆菌、迟缓真杆菌、纤细真杆菌、凸腹真杆菌、柱状真杆菌等。

真杆菌是猪肠内最优势菌。

4.消化球菌科是猪肠内的优势菌之⼀。

有5个属,即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瘤胃球菌属、粪球菌属以及⼋叠球菌属。

从猪肠道分离的有消化链球菌属、厌氧消化链球菌等。

5.韦荣⽒球菌 猪肠道内不是做为优势菌出现。

6.巨球形菌 猪肠道内检出率较⾼。

7.氨基酸球菌 猪肠道虽然能检出,但不是正常菌。

8.梭状芽孢杆菌包含有致病性的菌。

从猪肠道分离的有产⽓荚膜梭菌、多枝梭菌、⽭形梭菌、⽣孢梭菌、近端梭菌以及其他未分类的菌种。

9.密螺旋体是螺旋体的⼀种,从健康猪肠道中有时能检出。

(三)需氧菌1.肠杆菌科 主要是⼤肠杆菌,肠道后部出现的数量多,此外,做为肠道常住菌还有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属和柠檬酸菌属等。

2.葡萄球菌 不是肠内优势菌。

3.芽孢杆菌 本菌属有的不在肠内定居,作为过路菌被检出。

4.棒状杆菌 是同饲料进⼊肠内的过路菌。

5.假单胞菌 健康猪肠内很少。

6.酵母菌 猪的肠内常能分离出来。

新型动物益生素凝结芽孢杆菌的开发与应用

新型动物益生素凝结芽孢杆菌的开发与应用

2005年第4期天津科技近年来,由于饲用抗生素的大量使用而引起的药物残留,使动物肉蛋奶及水产品的质量日趋下降,抗药性致病菌的大量出现使畜禽等动物的抗病能力也在不断下降,尤其1986年英国发生疯牛病以来,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官方强制措施,对饲用抗生素的种类、使用方法、剂量和配伍等方面严加限制,对进口的肉蛋奶和水产品设置严格的技术和贸易壁垒,限制有药物残留的畜禽、水产品的进口,同时积极鼓励和倡导绿色安全饲料添加剂的研制与推广应用。

益生素(Prodiotics)是近年来国内外迅速崛起的一类微生态制剂,它广泛地应用于医疗、保健、食品、畜牧和水产等行业。

因其具有调节肠道功能紊乱、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和提高机体健康水平、能够避免服用抗生素带来的耐药性和二重感染等问题的优点,一直受世人瞩目。

凝结芽孢杆菌除了具有上述优点外,同时还具有抗逆性强、耐高温高压、易贮存等独特的生物特性,成为当今研究和应用的热点,也是我国农业部2004年被批准使用的微生物级饲料添加剂品种之一。

本文就近年来饲用凝结芽孢杆菌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情况作一粗略叙述。

1概述饲用凝结芽孢杆菌是乳酸菌类的一种益生菌,即益生素。

益生素的概念首先由Lilly和Still-Well于1965年提出。

最初他们把益生素描述为一种微生物产生的可以刺激其它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是与抗生素作用相反的物质。

1989年Fuller则把益生素定义为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对宿主起有益作用的活微生物制剂。

1990年H.Sossard将益生素定义为“摄入动物体内参与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的阻碍作用,或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而间接起到促进生长作用和提高饲料效率的活的微生物培养物”。

1996年,由于发现菌体碎片、成分、代谢产物等同样有与活菌一样的生理效应,从而又对益生素定义不再强调活菌,泛指生理活菌和死细胞(包括代谢产物与细胞组成部分),摄取后能够改善肠道黏膜表面菌群或酶的平衡,或刺激机体的特异或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

微生态领域

微生态领域

新增蛭弧菌。目前 我国可以直接投喂 动物的体内微生态 改良剂微生物菌种 有19个
1、微生态制剂
• 1.6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
• 1.6.1在理论上支持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的学说目 前主要有三种,一是优势种群学说;二是微生物 夺氧学说;三是菌群屏障学说。
20世纪7O年代,抗生素被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业, 在防病 治病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但长期的使用不仅使 细菌产生抗药性, 易导致二度感染,而且抗生素在水产 品内残留、 富集, 最终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限制了养殖 业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 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应用就 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对微生态学的研究使人们认 识到水体中存在着大量有益微生物菌群, 利用这些有益 菌群不但可以改善养殖生态环境, 防治鱼虾蟹类病, 而 且具有投入小、 收益大、 无污染 、 无残留等优点, 被 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业主所接受。
5、微生态制剂行业发展前景
微生态制剂今后的发展趋势可主要归纳为: • 加强微生物制剂的基础理论和作用机制的研究 • 向高效、 专一制剂发展, 加强针对性, 使其效 果更显著; • 开发微生物制剂新剂型,提高稳定性; • 寻找自然界尚未开发的其它有益茵群并利用于水 产养殖; • 向工程菌领域发展,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具 有特殊功能的工程菌制剂。
1、微生态制剂
• 1.3.3 代谢产物
• 存在于细菌培养后除去菌体的培养液,内含细菌 生长繁殖过程丰富的代谢产物及一部分菌体碎片( 成分),细菌分泌的酸性物质及细菌素对有害菌有 拮抗、杀灭作用;细菌分解食物后的氨基酸,以及 合成的维生素都在培养液内,还包括细菌分泌的 对动物体有用的酶;而部分的菌体成分对动物体也 有免疫促进作用。
2、渔用微生态制剂
2.3 不同标准,微生态制剂可分为不同种类:

鸡消化道肠道微生物构成

鸡消化道肠道微生物构成

鸡消化道肠道微生物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微生物:
1. 双歧杆菌属(Lactobacillus):双歧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常见于鸡的消化道中。

它们能够产生乳酸和其他有益物质,帮助维持肠道酸碱平衡,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升鸡的消化能力和免疫力。

2. 肠球菌属(Bifidobacterium):肠球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常见于鸡的消化道中。

它们能够产生乳酸和其他有益物质,调节肠道pH 值,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3. 肠杆菌属(Escherichia):肠杆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菌,常见于鸡的消化道中。

它们能够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产生有益物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4.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常见于鸡的消化道中。

它们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常见的共生菌群,但在感染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

5. 酵母菌属(Saccharomyces):酵母菌是一类真菌,常见于鸡的消化道中。

它们能够分解食物中的复杂碳水化合物,产生有益物质,促进食物消化吸收。

以上仅为鸡消化道肠道微生物构成的一部分,实际上鸡的肠道微生物构成非常复杂,还包括其他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这些微生物在鸡的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用13类微生物菌种介绍

常用13类微生物菌种介绍

常用13类微生物菌种介绍一、枯草芽孢杆菌1、在芽孢状态下稳定性好,耐氧化、耐挤压、耐高温,能长期耐 60℃高温,在 120 ℃温度下能存活 20 分钟以上;耐酸碱,在酸性环境中能保持活性,可以耐唾液和胆汁的攻击。

2、枯草芽胞杆菌以芽孢状态进入土壤中后,迅速由休眠状态复活,在短期内繁殖成高含菌量的优势种群,并能产生大量抑菌物质,建立微生态平衡,抑制有害病原菌的生长。

3、在快速繁殖过程中,还可以产生大量多种维生素、有机酸、氨基酸、蛋白酶(特别是碱性蛋白酶)、糖化酶、脂肪酶、淀粉酶等活性产品,能降解土壤中复杂的有机物,从而促进作物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

4、安全高效,无药残,无毒副作用,能减少抗菌性农药的使用,增强植物免疫力。

5、对果树、瓜类、茄果类、姜、马铃薯、麻山药、三七、人参等作物的枯黄萎病、根腐病及马铃薯晚疫病、香蕉巴拿马病等土传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二、侧孢短小芽孢杆菌1、侧孢短芽孢杆菌可促进植物根部有益菌大量生长,抑制病原菌繁殖,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收能力,并能活化土壤养分(固氮、解磷、解钾),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

2、由于侧孢短芽孢杆菌具有耐高、耐盐、耐酸碱的特点,适合工业生产(与生产复合肥条件相同)。

使用侧孢芽孢杆菌生产复合肥的无机养分可以达到30%,且可以减少氮肥施用量。

3、它的抗病能力非常强,尤其对真菌性病害和线虫病非常明显。

有“抗重茬金刚”之美誉。

4、菌种在 12 个月之内衰减率低于 20%。

三、胶冻样类芽孢杆菌1、可促进磷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溶解,有利于矿质元素从难溶态转化为可溶态,丰富土壤中有效态的磷和钾。

2、作为植物根及微生物,它能够产生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生物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

3、能够产生抗生素类物质,有效降低作物病害,胶胨芽孢杆菌在作物根际形成优势菌群能够抑制病原菌生长。

4、产生大量的胞外多糖,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质地,改良土壤。

5、以胶冻样类芽孢杆菌为主要成份的生物钾肥在缺钾土壤上对各种农作物表现出较好的增产效果。

蛋鸡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蛋鸡饲料添加剂有哪些?

蛋鸡饲料添加剂有哪些为满足鸡的营养需要,完善日粮的全价性,以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鸡生长发育,防治某些疾病,减少饲料贮藏期间营养品质的损失或改进产品品质等,这类物质称为饲料添加剂。

那么蛋鸡饲料添加剂都有哪些呢下面就帮大家归纳了一些以供各位参考。

一、维生素添加剂鸡日粮中需要添加的维生素有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四种脂溶性维生素和9种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泛酸、叶酸、胆碱、生物素及烟酸。

鸡配合饲料中的维生素添加剂是用化学和微生物学方法工业化生产的,性质和作用与自然界存在的维生素相同,按照特殊的药物制剂生产,应用效果优于天然维生素,贮存期的稳定性可以得到保证。

这类添加剂可分为雏鸡维生素添加剂、育成鸡维生素添加剂、产蛋鸡维生素添加剂和种鸡维生素添加剂等多种,添加时按药品说明决定用量,饲料中原有的含量只作为安全含量,不予考虑。

鸡处于应激环境时,如运输、转群、注射疫苗、断喙时对这类添加剂需要量加大。

林地饲养,由于鸡在林地自由采食大量青绿饲料,一般不会缺乏维生素。

二、氨基酸添加剂天然饲料中氨基酸含最不平衡,虽然尽量根据氨基酸平衡的原则配料,一般不同饲料搭配,只能改善日粮中氨基酸之间的比例,还不能达到理想的氨基酸平衡。

工业合成氨基酸添加剂可以提高配合饲料质量,降低配合成本。

目前在配合饲料中广泛应用的氨基酸添加剂是蛋氨酸和赖氨酸。

以大豆饼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日粮,添加蛋氨酸可以节省动物性饲料用量。

豆饼不足的日粮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可以强化饲料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在杂粕含量较高的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可以提高日粮消化利用率。

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草药中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为多糖、苷类、生物碱、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具有调节动物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有些中草药还含有一定数量的蛋白质、氨基酸、糖、脂肪、淀粉、维生素和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机体的生产性能。

最新微生态制剂

最新微生态制剂
胞数量增多。 • 促进疫苗免疫后抗体的产生。
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
• 抗生素类物质,包括嗜酸菌素、乳糖菌素、 杆菌肽、伊维菌素等。
• 有机酸,如乳酸、乙酸、丁酸等。 • 酶类,如水解酶、发酵酶、呼吸酶、氧化
酶等。 • 维生素,包括VB1、B2、B12、K等。 • 氨基酸
有益代谢产物的作用
• 直接抑制病原菌生长 • 为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 • 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 • 抑制腐败菌生长、分解病原菌毒素 • 减少氨排泄
பைடு நூலகம்
子囊孢子
酵母菌类的作用
• 提供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核酸、酶 类等。
• 合生菌 synbiotics是益生菌与益生元合剂。
微生态制剂作用机理
• 生物夺氧 • 生物屏障作用 • 增强机体免疫力 • 产生有益的代谢产物 • 促进水体物质良性循环
生物夺氧
• 正常动物肠道优势菌群为厌氧菌(99% 以上),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只为1%。
• 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属需氧菌或兼性厌氧 菌。
• 产生细菌素、类细菌素,抑制或杀死有 害菌。
• 合成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如B1、B2 、 B6 、B12 烟酸、泛酸、叶酸等。
• 降解亚硝酸胺、氨、粪臭素等有害物质。 • 超氧化物歧化酶,消除氧自由基
嗜酸乳杆菌在水产中的应用
• 用含乳酸菌的饲料喂鳕, 3个月后,鱼苗 在强致病弧菌环境中,抗感染能力提高。
2010微生态制剂
适应与应激
适宜 代偿 障碍 危险 致死 内环境恒定 病理过程直至死亡
应激反应
水产养殖微生态系统
• 存在于水域养殖对象体内和体外的有益 微生物、条件致病微生物、病原微生物 与其相对应的水生生态环境所构成的一 种动态平衡体系。

微生态制剂 百科

微生态制剂 百科

简介:所谓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

也就是说,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

由于其调节肠道之功效,快速构建肠道微生态平衡,无论在婴儿,老人,还是新生畜禽可以防止和治疗腹泻,便秘。

优点:微生态制剂有其他药不可替代的优点,即“患病治病,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效果。

即使健康人也可以服用,以提高健康水平,而且腹泻病人可以服用,便秘病人也可以服用。

人上常用的微生态制剂:①米雅BM:为宫入菌(即酪酸菌)芽胞活菌制剂,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群的增殖。

②丽珠肠乐及金双枝:含有双歧杆菌,口服后在肠道定植,从而阻止有害菌的入侵。

③整肠生:为地衣芽胞杆菌无毒菌株活菌制剂。

④培菲康及贝飞达: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酸杆菌和粪链球菌。

⑤乳酸菌素:由无菌鲜牛乳经生物发酵制成。

另外还有一些口服液,如“昂立1号”、康必得等也是以活菌及其代谢产物,达到调节肠道菌群的目的。

⑥阿泰宁,宝乐安:为口服酪酸梭菌活菌制剂,东海酪酸梭菌CGMCC0313-1菌株,可以分泌肠黏膜细胞的重要营养物质酪酸,从而达到修复肠黏膜,消除肠道炎症,营养肠道的目的。

并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的生长,抑制痢疾志贺氏菌等肠道有害菌的生长,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减少胺、氨等有毒物质对肠黏膜的毒害,恢复肠道免疫功能和正常的生理功能。

⑦爽舒宝:为口服凝结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TBC-169菌株,可以分泌肠道蠕动促进剂乳酸,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

乳酸还是肠黏膜的营养物质,有修复肠黏膜、消除炎症的功能。

同时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能促进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生长,分泌抗菌凝固素,抑制肠道内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肠道有害菌,将氨、胺、粪臭素、吲哚等肠道毒素的产生减少50%以上,消除肠道毒素对肠的麻痹作用,避免肠道毒素吸收入血对肝、脑、皮肤等造成损伤,并能提高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在养猪生产中要大力提倡在饲料中不要添加抗生素与激素类药物,可使用微生态制剂、
中草药制剂、新型抗菌药物及细胞因子制剂等,既安全、效果好、使用方便,又无药物残留、
不产生耐药性,能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这是养殖业今后的用药方向。本文向养猪户介绍了
当前动物微生态制剂常用的主要菌种:

一、乳酸杆菌类(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等)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能产出大量的有机酸、溶菌酸及过氧乙酸等,具有很强的杀菌功能,
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和有机物的腐烂分解;代谢中产生的多种氨基酸、合成维生素(维生素B1、
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给动物增添营养物质,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促进宿主代谢,克服腐败过程,分解与转化有害物质,保障动物健康的生理状态;能刺激肠
道免疫细胞增加局部免疫抗体数量,诱导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改善动物机体免疫力与抗
病力。

二、芽孢杆菌类(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纳豆芽孢杆菌等)
好氧的芽孢杆菌可消耗肠内氧气,使局部氧分子浓度下降,抑制有害大肠杆菌与沙门氏
菌繁殖,其代谢中产生的细菌素与过氧化氢对有害菌也有强大的杀伤能力;抑制腐败菌生长,
进而减少氨、胺有害物质的产生;代谢产物中的氨基酸、B 族维生素、促生长因子及各种酶
(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等)给动物提供营养,帮助消化食物,大幅提高饲料的转化效率;
在反刍动物瘤胃中,能分解纤维二糖,为动物提供营养;并改善免疫力与抗病力等。

三、 肠球菌类(粪链球菌、尿链球菌、禽链球菌、鸟链球菌、乳链球菌等)
能产生乙酸、甲酸,拮抗致病性大肠杆菌与沙门氏菌,维持肠道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例,
调节菌群平衡;还能产生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 C 等多种
维生素。

四、酵母菌类(啤酒酵母菌、产朊假丝酵母菌等)
酵母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动物的有效养分;能产生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物
质,有利于乳酸菌和放线菌的生长;改善动物免疫力与抗病力;还能产生维生素B1、维生素
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 C、氨基酸及多种酶类。

五、光合细菌类
代谢中产生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对饲
料的转化效率;以太阳能或紫外线做能源,利用有机物和有害气体为基质,净化水质与土质。

六、 丝状真菌类
产生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分解酶,分解有机物,促进饲料营养成分的转化与分解,
提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