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桥
百年大桥-浅论东海大桥的防护体系

三、主要设计和养护标准
1,设计基准期的内涵 东海大桥在我国桥梁界首次提出了设计基准期为100年的标准,但是百年标准的具体内涵目前 尚无权威的解释,这不仅涉及到结构的防腐、结构的耐久性标准,而且还涉及结构的可靠度设计等 诸多方面。我们仅仅是从防腐的角度,在东海大桥工程中进行了百年标准的实践。设计基准期100 年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过精心养护和定期监测,及时采取措施保障100年内大 桥结构混凝土中的钢筋不生锈或钢结构表面不锈蚀,能够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在外海建造跨海大 桥缺乏成熟的经验及规范依据,同时外海环境对结构的防腐和耐久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防护标准和保障措施 在海洋高腐蚀环境条件下,如何确保结构安全使用100年是我们面临的严峻的课题,目前国内 没有成熟的标准和规范可参照。经过分析研究,我们提出“精心养护、重点监测、循序渐进、经济 可靠”的总体防腐思路。确保不可更换构件百年安全、可更换构件和措施顺应防腐技术的发展循序 渐进。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整套的结构防腐和提高耐久性的标准和措施,主要为:避免结构的锈蚀 通道;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改善工作性能;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合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预留钢 结构腐蚀厚度;水中钢结构牺牲阳极保护等系列成套防腐技术。
浪溅区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60mm;
大气区钢筋保护层厚度大于30—40mm。 (4)施工中尽可能避免结构的锈蚀通道: 一般混凝土施工时往往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扳,有时混凝土表面会安装较多的钢板预埋件,这 些外露的预埋件和螺栓往往成为日后混凝土结构的锈蚀通道,对海洋结构而言,这些锈蚀通道的存 在是对结构十分致命的腐蚀。因此我们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尽量采用整体式模板,以避免采用对拉 螺栓固定,同时也尽可能不在混凝土表面设置钢板预埋件。 (5)混凝土结构表面采用防腐涂层: 在已施工好的混凝土表面及时涂覆渗透型的防腐涂料,这在国外是较为常用的混凝土保护办法。 但是东海大桥由于规模巨大,混凝土表面积超过数百万平米,如果混凝土表面全部采用防腐涂层, 将是一笔十分浩大的投资。因此我们仅在腐蚀条件最严重的浪溅区混凝土表面采用了防腐涂层,在 其他区域的混凝土保留了今后再涂装的可能性。 (6)桥面铺装采用不透水的沥青混凝土: 东海大桥是洋山港区的集装箱卡车专用通道,通行的车辆中85%以上为重型集卡车,且沥青桥 面铺装层暴露在海洋大气环境中,受到紫外线、盐雾、雨水等的侵袭,因此要求沥青桥面铺装能适 应重交通、高腐蚀的条件。同时,为保护混凝土箱梁免受盐份的侵蚀,要求铺装层具有防水渗透的 性能,以保障路面与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能。桥面采用了双层式组合沥青混凝土结构,即 下层为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上层为SMA,采用这种新型的高等级沥青桥面技术,可以达到抗水损、 阻止水渗透、高耐久性、高承载能力的作用,从而保证东海大桥在重交通、高腐蚀条件下的正常使
东海大桥主通航孔斜拉桥施工介绍

钢管桩
-40.0
导管架结构示意图
上海建工集团
导管
斜撑
水平撑
导管架结构示意图
上海建工集团
2、导管架法和常规法方案比较:
施工工艺 比较项目 1、适用范围 导管架法 常规散打散拼法 备注
比较适用于海比较适用于风平浪静、导管架法减少了海上的施工强度和施工和 况恶劣的海域 流速不大的海域 周期。 整体定位,插、 导管架法是装配式施工,可以整体吊装、 单根桩定位,桩位较 2、沉桩 打桩方便,易 定位; 难控制 控制 常规法只能散打散拼。 导管架着地,钢管桩水下部分通过导管架 也相互连接,大大缩小了桩的自由长度; 3、结构受力 整体性好 整体性较差 常规法钢管桩水下部分无法连接,自由长 度长,受弯矩大。 导管架法在岸上制作焊接,沉桩时导管架 4、施工安全、 依靠自身稳定; 容易保证 较难保证 质量 常规法全部在海上现场进行焊接,沉桩时 单桩稳定较难保证。 5、材料用量 较多 较少 导管架法受海况自然条件影响少,能大大 缩短工期; 6、施工工期 工期短 工期长 常规法受海况自然条件影响大,很难缩短 工期。
上海建工集团
3、导管架的制作安装
每个导管架平台由两个导管架组成,导管架在船厂制作完成后 用船运输到桥位。 导管架安装时将起吊钢丝绳、调节钢丝绳和GPS天线系到导管 架上,并进行调试,然后起吊;当起吊到预定位置后,移动浮 吊进行导管架的精确定位,满足要求后进行进行导管架下沉安 装;当导管架底部距海床面0.5米时暂停下沉,进行导管架的第 二次测量定位,满足要求后下沉就位。就位后立即进行四个角 点钢管桩的插打,然后再进行其它部位钢管桩的插打。
上海建工集团
东海大桥主通航孔
斜拉桥施工
上海建工集团
工程概况
上海东海大桥总体设计

6、总体设计 (1)交通量预测 由港区的集装箱陆路集疏运量的预测情况分析,至 2020 年洋山深水港区陆路集装箱集
图3
60m、70m 跨箱梁基本参数
表1
跨径
60m
70m
项目
梁高(m)
3.5
4.0
断面典型尺寸(cm) D 顶=25
D 顶=25
D 底=25~40 δ腹=40~75
D 底=25~40 δ腹=40~70
一孔吊重(t)
1600
2000
施工简介:
在海岛上开辟的预制场台座上简支预制 60m、70m 整孔箱梁,然后通过横移、纵移至
工设备抗风浪能力,全年平均有效施工作业天数在 180 天以下。 (4)建设工期很紧 东海大桥计划在 2005 年底与小洋山港区一期同时建成,工程建设期二年半。
5、总体设计思路 (1)在借鉴国内外特大型桥梁工程,特别是国外跨海大桥的建桥实践及成功经验的基
础上,结合本工程特点,通过认真分析和深入研究,全面贯彻“适用、先进、经济、安全、 耐用、美观”和可实施性的技术方针,充分吸取国内外桥梁设计和建设的新理念、新材料、 新工艺和先进经验。
本区位于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 沛,气候变化复杂。
(1)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 15.8。C;历年最高气温 37.5。C;历年最低气温-7.9。C。 (2) 降水:降水日数 134 天/年。 (3) 风况:实测最大风速 35.0m/s(风向 NNE);风力≥7 级大风日数 65.8 天/年; 风力≥8 级大风日数 30 天/年;风力≥9 级大风日数约为 3 天/年。 (4) 雾况:平均有雾日 30~50 天/年;最多 60 天/年;最少 20 天/年。 3.3、水文特征: 本海区的潮汐主要受东海前进潮波控制,潮汐类型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型。潮流运动基 本形态为每天二涨二落,具有明显的往复流特性。NNE 向(包含 N、NE 向)水域开敞,为该 海区的强浪向。 3.4、工程地质 海上段基岩埋藏较深,基岩面标高由北向南逐渐抬高,标高为-230 米~-160.0 米,第 四系堆积层厚度为 160~220 米。颗珠山岛~小洋山段区域受周围蒋公柱岛、金鸡山、镬脐 岛等影响,水动力条件复杂,残留厚度受基底起伏控制,在口门两侧和颗珠山岙湾残留厚度 相对较薄,中部残留厚度较大。
东海大桥岗位职责与权限

东海大桥岗位职责与权限东海大桥岗位职责与权限
一、职责范围:
作为东海大桥企业负责人,对于大桥建设及运营的管理和监督具备以下职责:
1. 确保大桥建设和运营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以
及环境和安全标准等相关规定;
2. 组织大桥在设计、施工、验收、试运行等各环节的全
过程管理、监督、控制和协调;
3. 针对大桥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
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和反馈;
4. 维护大桥的公正公平性,确保业务的合法合规性;
5. 确保大桥运营的可持续发展,落实安全、环保、节能、节水等方面的管理措施。
二、合法合规:
作为企业负责人,必须确保在大桥建设及运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各项规定;对于违规问题必须立即进行整改,确保业务的合法合规性。
三、公正公平:
针对大桥运营过程中业务的处理和决策制定,要坚持公正公平原则,确保大桥运营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对于不当行为或者违规现象,必须即刻予以纠正。
四、切实可行:
企业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制定的各项规定,必须符合实际操作为依据,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具体规定,并确保规定的切实可行性,不能超过企业的实际能力范围。
五、持续改进:
企业负责人必须定期对大桥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各项管理措施和规定进行评估和改进。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地进行预防和控制,确保大桥建设和运营的优化。
东海大桥苏通大桥观后感

东海大桥苏通大桥观后感
你要是没亲眼见过东海大桥和苏通大桥,那可就亏大了,我这刚去瞅了瞅,那感觉就像被震撼撞了个满怀。
先说说东海大桥吧。
我站在桥头的时候,心里就想:“这桥可真像个超级巨人,横跨在大海之上。
”它那长长的桥身就这么一直延伸到远处,感觉都要伸到天边去了。
开车在桥上的时候,一边是茫茫的大海,那海风吹过来,咸咸的味道直往鼻子里钻,一边是坚固无比的大桥栏杆。
你看着大海的时候,就会感叹这人类可真牛,居然能在这么大一片海上建出这么一条路来。
桥下面的海水啊,有时候波涛汹涌,一个浪接着一个浪地拍打着桥墩,可那些桥墩就像忠诚的卫士一样,纹丝不动。
我当时就在想,这得多少工人叔叔在这儿挥洒汗水,才能有这么个壮观的大桥啊。
然后再来到苏通大桥。
这苏通大桥一出现,那也是相当有气场。
它高高地耸立在江上,那两座主塔就像两个巨人在互相守望。
站在桥下往上看的时候,我都觉得脖子发酸,这塔也太高了吧!那桥索就像琴弦一样,我都怀疑是不是风儿轻轻一吹,就能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来呢。
车在桥上走的时候,感觉特别平稳,你就会想这建桥的技术得有多高超啊。
我还看到有船只从桥下缓缓驶过,那画面就像是小小的玩具船在巨大的桥洞下穿梭,对比可太强烈了。
这两座桥啊,不仅仅是连接两个地方的交通要道,更像是两座人类智慧和勇气的丰碑。
每次经过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像是在见证一个伟大的奇迹,而且这个奇迹还每天都在默默地为大家服务着。
我想,这就是人类的力量吧,只要想做,就能在大自然的地盘上搞出这么厉害的大工程。
以后要是有机会,我还得再去看看这两座桥,每次看估计都会有新的震撼。
东海大桥陆上段施工方案

四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一)东海大桥陆上段施工方案东海大桥(陆上段)工程范围K0-6.500—K2+257.500,桥面标高在12m-17m 之间,分为上下行二座独立桥梁,全部桥梁结构总长2264m。
布置为2x28+(5x30)x5+4x28+4x29+4x30+(5x30)x3+(6x30)x2+(5x30)x2m。
1. 便道施工陆上段桥梁两侧修建便道,便道起始旧大堤,顶面宽8m,左侧便道至新大堤,右侧便道跨越新大堤与海上施工便桥连接。
每墩侧设墩侧横向便道连接两侧便道,便道顶面宽6m。
便道基层为2层吹填沙编织袋,就地取沙。
上设一层土工布,面层采用40cm砂砾料。
本工程段内砂砾料20326m3,吹沙40653m3,吹沙袋21760个,土工布50816m2。
2. 承台施工方案基础采用Φ600PHC管桩(管桩施工不在本投标范围内)。
本工程段承台246个(含P-1--P0墩4个承台),其中标准孔承台尺寸7.2X4.8m92个,制动墩承台尺寸为7.2X6.0m31个,变宽段承台 6.2X4.8m62个,6.2X6.0m11个,5.2X3.7m6个,5.2X4.8m6个,5.2X6.0m3个,4.8X3.7m27个,4.8X4.2m6个,11.2X4.8m2个。
承台顶标高均为3.5m,底标高1.5m,承台厚2m。
考虑首联浇筑箱梁的工期要求,共设41套钢围堰及承台模板,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
钢围堰采用钢桩挡板围堰。
承台施工从2002年11月开始,2004年1月结束。
单个承台平均施工周期为30天。
承台采用C25混凝土现浇施工,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罐车运输、混凝土泵车或吊车配吊斗浇注。
围堰内边长按基础边长加2m。
基坑开挖土方16121m3。
施工步骤:1)基坑放样,定出墩中心点及纵横轴线,确定开挖轮廓线。
2)为挡土、止水和防流沙在基坑周边设置钢围堰。
钢围堰由宽边H型钢HK200A和加劲钢板组成。
钢围堰施工采用吊机配振动锤打入宽边H型钢HK200A至承台底3米处,再插打加劲钢板3米至承台底约50cm。
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Ⅲ标段水上钻孔平台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范围东海大桥Ⅲ标段近岛段里程为K26+689.000~K27+579.000,墩号为PM444至PM459,工程项目包括钻孔桩、承台、墩身和PM451~PM459墩8孔50m的顶推连续梁。
其中PM444至PM453墩施工采用水上平台方案,PM454至PM459墩施工采用筑岛围堰方案。
2.地理位置东海大桥位于杭州湾口东北部,舟山群岛西侧。
西起始于上海浦东南汇区的芦潮港南汇嘴,东至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小洋山岛。
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在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中大乌龟岛登陆,沿大乌龟山、颗珠山岛至小城子山小洋山港区一期交接点。
目前穿越桥区水域与工程施工相互干扰的航线主要是内航线及陆岛交通航线。
3.施工条件(1)地形、地貌桥区海域水深约8~25m,沿桥轴线水深逐渐减小,直到大乌龟岛基岩露出水面。
大乌龟岛基岩裸露、岸壁陡峭。
桥轴线与岩壁基本平行,地形条件较为复杂。
(2)地质条件东海大桥Ⅲ标近岛段海底地形变化较大,覆盖层顶面标高在-3.10 m~-23.15m之间。
其厚度在0~51.8 m之间,其中PM445墩无覆盖层,PM446墩覆盖层在3.2~9.3m之间,PM449墩覆盖层在6.30~19.7m之间,PM452~PM454覆盖层由2.3m逐渐变化至0m。
其余各墩覆盖层较深,海底基岩起伏变化较大,桥轴线两侧的岩面高差在0. 96~13.89 m。
大、小乌龟岛为面积狭小的岛屿,植被稀少,边坡地形较为陡峭,岸线曲折,呈鸡爪型地貌,受海洋动力作用的影响,其岸壁海蚀沟等海蚀地貌较为发育。
桥址范围内的地质分层如下: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粘土、基岩。
基岩分为中风化花岗岩、微风化花岗岩两种。
微风化花岗岩的干、饱和平均单轴抗压强度分别为92.3M Pa、67.1MPa。
(3)气象条件本区位于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变化复杂。
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工程的技术创新

中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东海大桥工程的技术创新黄融提要:本文通过对东海大桥工程概况的简要介绍,以及对东海大桥工程中的主要技术创新作了简要的描述,着重提出了外海跨海大桥的建设所需要重点研究的几个主要问题。
目前,在跨海大桥建设领域,我国无论是在设计理论、技术规范还是施工技术、施工设备等方面均还存在欠缺,需要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加大力度,以全面提升我国桥梁建设的水平。
关键词:东海大桥概况工程特点工程技术创新东海大桥工程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集装箱深水枢纽港区的重要配套工程,建成后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的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电、通讯等提供服务。
连接远离陆域逾31km的外海孤岛,地处海洋环境,是我国目前最长、也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外海跨海大桥。
东海大桥工程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我国桥梁建设真正从江河跨向了海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领域,体现了中国桥梁建设者的胆略和水平。
东海大桥工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实践:一是从设计施工的技术方案上进行了创新,二是从施工所用的成套设备上进行了创新,三是从海上施工安全的措施上进行了创新。
我们的体会是,只有依靠不断技术创新,通过组织攻关形成技术优势,才能解决在海洋环境中桥梁施工的关键问题,最终实现快速、安全、高质量地建设好我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的目标。
东海大桥工程的建成,充分体现了我国二十一世纪的建桥水平,同时也为今后我国跨海工程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东海大桥工程概况东海大桥工程起始于上海南汇芦潮港,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在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的小洋山岛登陆,全长约32.5km。
大桥标准桥宽31.5m,分上下行双幅桥面,采用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80km/h,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并按全桥集装箱重车满布,车辆轴距为10m 进行计算复核。
大桥设计基准期为100年,按地震烈度7度进行抗震设防。
大桥浅滩段上部结构以30m多跨连续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箱梁结构为主,梁高1.6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海大桥简介
东海大桥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为洋山深水港区集装箱陆路集疏运和供水、供电、通讯等需求提供服务。
东海大桥位于杭州湾口无遮蔽海域,连接远离陆域逾三十多公里的外海孤岛,地处海洋环境,是我国目前最长、也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
大桥北端起始于上海南汇芦潮港,通过沪芦高速公路与市区沟通,南至浙江嵊泗崎岖列岛,通往上海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区,是洋山集装箱深水枢纽港陆路集疏运的通道,并兼顾社会交通运输功能。
东海大桥按双向六车道加紧急停车带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分上下行双幅桥面、桥面总宽31.5m,设计车速80km/h,设计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并按集卡重车间距10m密排布置进行校验,大桥年通行能力500余万标准集装箱,设计基准期为100年。
东海大桥工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35个月的艰苦施工,于2005年5月25日实现结构贯通。
大桥全长32.50km,其中:大桥与沪芦高速连接的路桥连接段为1.45km、陆上段为2.26km、芦潮港新大堤至大乌龟岛之间的跨海段为25.32km、大乌龟岛至小洋山岛之间的港桥连接段3.47km。
全桥设5000t级单孔双向主通航孔一处,通航净高40m、主跨跨径420m,桥墩按万吨级防撞能力设计;设1000t级双孔单向副通航孔一处,通航净高25m,主跨跨径140m;设500t级双孔单向辅通航孔两处,通航净高17.5m,主跨跨径分别为120m和160m。
按施工工艺特点,大桥可分为:路桥连接段、陆上段、浅海段、非通航孔基础段、非通航孔段、主通航孔、辅通航孔和港桥连接段,其中港桥连接段又分为
开山路段、海堤段和颗珠山大桥三部分。
东海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桥,工程具有鲜明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建设条件相当复杂,建设规模巨大,工艺内容繁多,防腐要求高,工程设备需求量多、投入大,工期压力大,管理跨度大、难度高等。
东海大桥自2002年4月开工,经过三年半的紧张建设,于2005年12月,与洋山深水港一期码头同期投入运行。
东海大桥的建成,为洋山深水港提供了唯一的陆上通道,体现了当代中国的桥梁建设水平,为我国外海大桥建设积累了经验,谱写了特大型跨海桥梁建设的新篇章。
东海大桥工程规模巨大,大桥全桥有斜拉桥2座;变高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4座;50米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83跨,59米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43跨;60米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136跨;70米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连续箱梁154跨。
东海大桥桥区地形地貌复杂,西端芦潮港为泥沙滩地,桥区海域海床较为平坦,大桥东侧所经岛屿及东端小洋山为一系列小岛屿。
位于北亚热带南缘,气候变化复杂,环境温度及湿度较高,历年最高温度37.5℃。
雷暴多,平均每年有雷暴日18~26天。
风速较高,实测最大风速达到35.0m/s。
海水中的氯离子极其丰富。
图1 上海东海大桥鸟瞰 5000吨级主航道桥(73+132+420+132+73米斜拉桥)颗珠山斜拉桥(50+139+332+139+50米)
500吨级副航道桥(70+120+120+70米变高度连续梁)
1000吨级副航道桥(80+140+140+80米变高度连续梁)
500吨级副航道桥(90+160+160+90米变高度连续梁)海堤区滩涂区(50米跨
等高度连续梁)路堤区
东海大桥
上海芦潮港
小洋山港
图2 东海大桥整体布置
图3 主航道斜拉桥
图4 辅通航孔桥
图5 颗珠山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