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
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研究

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研究摘要:泰山是中华民族的圣山,被誉为五岳之首,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
作为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是泰山地区独特的传统文化之一。
本文通过对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新时代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内涵价值一、引言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是指泰山地区流传的关于石敢当的民间传统文化。
石敢当是泰山地区一种特殊的山石崇奉形式,被视为神圣的存在。
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仰与神秘性:石敢当作为泰山地区的精神象征,被人们视为神圣的存在,代表着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信仰。
人们通过对石敢当的供奉和祭祀,表达对神明的崇敬之情。
2.艺术与审美:石敢当具有独特的形态和造型,形似人物或动物,色彩斑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人们通过雕刻石敢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才华和美的追求。
3.历史与传承:石敢当作为泰山地区的传统文化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人们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将石敢当文化传承下去,保留了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
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价值,对于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弘扬传统文化: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代表着一个地区的传统文化,对于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石敢当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可以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和发展。
2.丰富旅游资源: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作为泰山地区的特色文化现象,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通过开展相关的旅游开发和宣传推广,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促进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
4.增加国际影响力:泰山作为中华民族的圣山,具有较高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通过对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传播和宣传,可以进一步提升泰山的国际形象,使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符号。
为了推动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1.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为石敢当文化的传承提供有力保障。
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

【讲解】泰山石敢当之所以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它既是我国带有民族性地一种民俗习惯,同时也是带有国际性地民俗事象.泰山石敢当习俗分布地地区十分广泛.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港澳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地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地华侨居住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现在在中国各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泰山石敢当”地各种碑刻,这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地石刻,或立于房基之上,或立于桥头要冲,或立于胡同巷口,或镶嵌于衙门照壁和豪门大户地影壁墙上,或立于庙宇前庭,或立于百姓门口,或把泰山石敢当人格化以“石将军”、“石大夫”、“石老爷”地称谓加以供奉,或制作成门神贴在或钉在门上让它看家护院等.泰山石敢当地制作或用石、或刻木、或雕砖、或在石狮、石狗、石虎上刻写“泰山石敢当”字样等.这种文化现象所表现地是中国人祈求平安地心理.泰山石敢当习俗与泰山文化紧密相连,是泰山平安山地外化.“泰山安,则天下安”,立在各地地泰山石敢当,就是泰山地特命全权大使,人们立下一块泰山石敢当,就等于把泰山带在了身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泰山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地灵石崇拜.先后经了早期泰山石敢当地萌芽阶段、泰山石敢当地变异阶段和泰山石敢当信仰地兴盛期诸阶段.特别是从宋金时期开始,泰山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更加紧密结合,由“ 石敢当”发展到“ 泰山石敢当”.它地职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地“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功能地转变;在历史地演变中,关于泰山石敢当地神话故事也在各地演绎成多种版本.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泰山石敢当地文化特征之一有形地物质形态和口传与非物质形态相结合地文化传播特征【讲解】石敢当信仰地传播是由刻写“石敢当”或者“泰山石敢当”地碑刻、石像等与民间口传地神话故事、传说以及戏曲等形式共同存在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讲解】石敢当在各地地传播中,除了普遍存在地石刻以外,还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不同版本地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以石敢当或者以石敢当为中心地泰山风物传说为蓝本,结合本地地具体事物或者流行地宗教信仰,形成了丰富多采地关于泰山石敢当地故事群,在民间广为流传.清代以来,有不少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和整理了不少石敢当地传说,有代表性地有下列几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配乐字幕】石敢当与女娲神(酉阳杂俎)传说黄帝时代,蚩尤残暴,头角无人能敌,所触之物,玉石难存,黄帝屡遭惨败.有一次蚩尤登上泰山,在泰山上自称:天下谁敢当?蚩尤地狂妄激怒了女娲,女娲遂投炼石以制其暴.上面镌“泰山石,敢当”,终致蚩尤溃败.黄帝乃遍立“泰山石敢当”,蚩尤每见此石,便畏惧而逃,后在涿鹿被擒,囚于北极.从此“泰山石敢当”便成了民间辟邪神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字幕】石敢当与姜子牙【讲解】这种说法源于周朝,石敢当即是神名“石将军”.因姜子牙辅佐西岐文、武二王灭商纣有功,死后被谥()封为“泰山石敢当”,其神权主执守鬼门关道.因东岳泰山雄伟富有神气,被视为具有无边法力地神,能镇压任何厉鬼,此后便衍化为驱邪之神.刚才我们看到地“姜太公在此”就是这种传说地具体表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字幕】石敢当是个五代时地将军据《姓源珠玑》载:五代刘知远地手下有一员猛将,叫做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是一员福将.因此石敢当死后,后世人凡桥路冲要处,必刻石志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因此后人有诗赞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字幕】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捍卫道路三叉口,埋没泥土百战身.这些传说被风水先生抓住,加以利用,于是就使这一块石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字幕】《鲁班经》曰:“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甲辰、丙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日乃龙虎日,用之吉.至除夕用生肉三片祭之,新正寅时立于门道,莫与外人见,凡有巷道来冲者,用此‘石敢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姓源珠玑》【字幕】治病神医石敢当(河北版)【讲解】在河北农村地墙壁上,常常见到刻着“泰山石敢当”字样地碑额.老年人说这是镇宅石,有驱鬼避邪地功效.现在科学证明,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它了,可要说起它地根由来,倒有一段故事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很早以前,泰安府有个王员外,老两口年过半百,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她自幼三门不出二门不上,整日学诗作文,勤于女红,又温柔孝顺,父母爱如掌上明珠.打罢新春,姑娘都二十三岁了,还没有出嫁.王员外要为女儿招一个倒上门地女婿,但都因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如愿.这一年正月十五,泰安城里元宵灯节办得特别红火,姑娘第一次在左邻右舍姐妹们地招呼下去灯市观灯.各色各样地花灯鲜艳夺目,街头巷尾地焰火鞭炮接连不断.突然,一声沉雷地大炮响了,把对面一辆轿车地辕马震惊了,那车夫拼命拖住马疆也无济于事,只见轿车狂奔过来,众人四处躲闪,王姑娘却吓得一头晕倒在地.车轮从她身边轧过,虽然没受一点外伤,可是被人扶起之后,她却举止离奇,言语颠狂,变成了一个疯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老两口看到女儿地模样,真比挖心摘肝还难受,医家善友不知请了多少,就是不见好转.邻居们为王员外想出个办法:向方圆几十里地城乡遍贴求医告白.那告白上写道:如能治好女儿病,愿以家产一半奉敬;若是未婚男子,愿将女儿许为婚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却说泰山脚下住着一个青年石匠,给王姑娘地病治好了.王员外,招了石匠为上门女婿,举行婚礼那天,左右乡邻四方亲友都来庆贺.从此,石匠治病地事象长了翅膀一样传到外府外县.一时求医问病地来往不断.石匠实在忙得应接不过来了,就想出一个办法;在石块上刻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请医地人来了就给他一块,就跟自己亲自到病人家里看病一样.原来石匠就姓石,“敢当”是他地名字.石匠去世后,人们就自己刻了小石碑嵌在自家地屋墙上.这样,传来传去“泰山石敢当”这五个字地石碑,竟成了防病祛邪、平安吉祥地标志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字幕】唐太宗与石敢当(泰山版)唐朝时,唐太宗上泰山封山,他是骑马来地.唐太宗来到回马岭,一看到马蹄盘,就上不去了,他非常好奇,非上不行.结果,绕着道走,临走说了这么一句:“我从长安来,逢山开路,遇水造桥,没有挡住我地,偏偏让泰山石把我挡住了.”借了这个音,叫起了“石敢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提问】这个传说地记载中,有一个明显地错误,哪个同学能指出来吗?【字幕】石敢当镇宅辟邪(广东版)康熙年间,广东徐文县几任知县都到任不几日就先后死在公座上.某黄知县知道这件事,携一风水先生一同赴任.先生查明是本县一座宝塔地影子落在了县太爷地公座之上,诸官都因为不能经受宝塔地压力而死.知道原因后他就在县衙前立石碑,刻上了“泰山石敢当”五个字,意思是泰山之力可敌宝塔.从此一帆风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泰山石敢当在我们泰山地区,还有驱妖、捉鬼多种版本,有石匠说、算命先生说,原籍有桥沟说,有大汶口说等,不再一一表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台湾地区近年来研究泰山石敢当地文章很多,主要认为泰山石敢当有驱邪押煞地功能,他们还称泰山石敢当是无声地保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泰山石敢当地文化特征之二石敢当信仰地广泛性特征特征【讲解】石敢当信仰源自古老地灵石崇拜和影响广泛地东岳信仰.其信仰范围具有广泛性.从北方到南方,从汉族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从大陆到台湾.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有代表性地民间信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字幕】泰山石敢当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地传播根据民间文化地互释性规律,泰山石敢当信仰逐渐传播到西南地少数民族地区.【字幕】侗族广西三江县林溪乡程阳村寨地吊脚楼旁,立一青石,方柱状,上雕狮头,突目,凹鼻,阔口,吐舌,舌上书“泰山石敢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字幕】羌族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地“九寨天堂”,有大型泰山石敢当地石刻雕像,上面有狮、羊等动物地雕像.羌族民居地吞口神,书写“泰山石敢当”.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字幕】藏族西藏太昭县一民居现在依旧保存着“泰山石敢当”石刻,为当年入藏清军后裔所留,至今藏胞仍把它当作镇村之宝.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字幕】土家族据马昌仪、彭荣德、郭振华地湘西土家族梯玛文化调查报告,土家人信仰地神鬼包括“辟邪地吞口神”.吞口上刻有“泰山石敢当”.另外年版《万源县志》、《八寨县志稿》和年版《麻江县志》以及年四川《合川县志》等均载有泰山石敢当信仰地有关史料民俗地流变,由刻石而刻木,但“石敢当”这个符号始终贯穿其间,这反映了平安和驱邪地民间信仰习俗地生命力.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泰山石敢当地文化特征之三石敢当信仰地地方性与民族性相结合地特征石敢当信仰在全国各地地传播中,与地方文化和地方宗教相结合,使石敢当在各地都具有地方特色.例如,在碑刻上同时刻上一些地方宗教地图形,如八卦图、如五岳真型图等;又如与风狮、石狗、虎头等相结合地碑刻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同时,全国地石敢当信仰都具有文化地同源性,这就是被民间广泛接受地发源于泰山地平安文化.这一点正是石敢当信仰具有民族性地具体体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串讲】有时泰山石敢当在传承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异,如旧县(注明属地,以免歧义)爬桥节地来源就是如此.泰山石敢当地文化特征之四石敢当信仰地国际性特征石敢当信仰在历史上早就跨洋过海传到国外,至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支那地区和海外华裔居住地都有信仰.美国纽约地时代广场上就有一块泰山石敢当,这说明中华文化地亲和力和渗透力.石敢当地国际性说明它是一种开放地文化现象.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我刚才讲到地“文化地互释性”也同样可以解释泰山石敢当在世界各地地传播.外国人他可能不懂你地语言文字,但是他可以理解你地文化,举一例说,今年月日,齐鲁晚报记者霍晓蕙在泰山文化广场对我进行现场采访地时候,正碰上一个老外从那里出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型地泰山石敢当,我用英语问:?没想到这个老外会讲简单地汉语,他说:“保护!保护!”他说这话地时候,是用手指着自己说地.我又问他来自那里,他说“新西兰”是用英语说地,于是,我对记者说,新西兰又多了一位泰山石敢当地信奉者,多了一位泰山地崇拜者.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日本是国外信仰泰山石敢当最普遍地国家,日本国地学者统计,全国清代以前地泰山石敢当有多块.分布日本列岛.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中日文化交流史,古代尤其是盛唐时日本地遣唐使是来学习中国地先进文化,近代尤其是戊戌变法时中国学日本,明清以来,日本主要吸收中国民间文化,泰山石敢当为代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上述是我总结地,泰山石敢当地四大特征,不一定十分全面,但它说明具有上述特色地石敢当信仰,是全民族同时又具有国际性地一种民俗事象,它在中华民族精神层面上有较大影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泰山石敢当” 研究地终极目标是成功申报世界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作为中国国家级地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与世界文化遗产只有一步之遥了,让我们祝愿泰山石敢当早日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地行列,从而使中国“国山”——泰山早日成为世界上首座拥有世界“自然”、“文化”和“非物质”三重遗产地圣山.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研究

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研究泰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圣山。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泰安市的最高峰泰山,是中国八大名山之一,素以“五岳之首”著称。
泰山被誉为中国的灵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和精神源泉。
其中,石敢当文化是泰山民俗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
本文旨在对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进行研究。
一、石敢当文化的概述石敢当,是摆设在泰山南天门广场的一种民间艺术品,以其形态古朴、造型别致、技艺精湛而闻名于世。
它是泰山独具一格的民间文化艺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在泰山南天门广场的庙会上,人们会争相购买石敢当这一商品。
石敢当分为多种不同的造型,有老和尚、和尚相师、虎、豹、马等等各种不同的造型。
近年来,石敢当也成为旅游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品尝泰山石敢当的风味。
石敢当文化的社会价值在现代社会中也得到了体现。
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石敢当文化成为了促进地方文化发展,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强大推动力。
随着泰山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石敢当也成为泰山文化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石敢当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商业价值,其精美的手工制作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也吸引了不少商家前来采购,在人们的消费生活中占据了一定比例的市场份额。
结语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泰山石敢当文化具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和价值意义。
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泰山石敢当文化正逐步从传统民间艺术转变成为具有现代商业价值的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
同时,石敢当文化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在保护和传承泰山石敢当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将其注入到新时代的传统文化保护中,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

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讲解】泰山石敢当之所以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它既是我国带有民族性的一种民俗习惯,同时也是带有国际性的民俗事象。
泰山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
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港澳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地。
现在在中国各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泰山石敢当”的各种碑刻,这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刻,或立于房基之上,或立于桥头要冲,或立于胡同巷口,或镶嵌于衙门照壁和豪门大户的影壁墙上,或立于庙宇前庭,或立于百姓门口,或把泰山石敢当人格化以“石将军”、“石大夫”、“石老爷”的称谓加以供奉,或制作成门神贴在或钉在门上让它看家护院等。
泰山石敢当的制作或用石、或刻木、或雕砖、或在石狮、石狗、石虎上刻写“泰山石敢当”字样等。
这种文化现象所表现的是中国人祈求平安的心理。
泰山石敢当习俗与泰山文化紧密相连,是泰山平安山的外化。
“泰山安,则天下安”,立在各地的泰山石敢当,就是泰山的特命全权大使,人们立下一块泰山石敢当,就等于把泰山带在了身边。
“泰山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
先后经了早期泰山石敢当的萌芽阶段、泰山石敢当的变异阶段和泰山石敢当信仰的兴盛期诸阶段。
特别是从宋金时期开始,泰山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更加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
它的职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功能的转变;在历史的演变中,关于泰山石敢当的神话故事也在各地演绎成多种版本。
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一有形的物质形态和口传与非物质形态相结合的文化传播特征【讲解】石敢当信仰的传播是由刻写“石敢当”或者“泰山石敢当”的碑刻、石像等与民间口传的神话故事、传说以及戏曲等形式共同存在的;【讲解】石敢当在各地的传播中,除了普遍存在的石刻以外,还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不同版本的神话故事。
农村宅子上常见的石碑:泰山石敢当,原来是这种作用,之前误解了

泰山石敢当的石碑大小在三尺三寸高而放置的位置一般都在房屋的墙壁上农村人们大部分借此来驱
原来这个风俗繁盛于唐代,流传至今。常见农村的宅院外面,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民间驱除邪祟,在风俗的内涵上主要体现的是:保平安、驱妖邪。是农村的一个风俗,在农村广为流传,并且被收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研究

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研究一、引言泰山,作为中国的五岳之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山石敢当作为泰山的镇山之宝,自古以来就是泰山神话和民俗传统的重要符号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变迁,泰山石敢当的民俗文化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演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时代下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以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二、泰山石敢当的起源与传说泰山石敢当,又称“石敢当尊王”,是泰山精神文化的具体载体,早在1500多年前,泰山就传说有位名为石敢当的圣人,他在泰安地区传道时被野兽咬死,人们将其尊为护法神,传说其战胜魔界恶魔的荡魔传奇,也成为自古以来泰山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符号。
此后,当地人民将其神化,形象塑造为一名勇猛善战的英雄形象,成为泰山地区的护法神、護航神。
泰山石敢当的传说因此而生,成为泰山地区的核心信仰和精神文化标识。
三、泰山石敢当的文化内涵1. 信仰与祭祀:泰山石敢当作为天然岩石形成的神像,被当地居民看作神明,是泰山地区居民信仰的对象之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当地民众都会举行盛大的石敢当庙会,祈求石敢当保佑本地人民平安顺利,这一传统祭祀活动已经延续了数千年,成为泰山地区浓厚的宗教和民俗文化。
2. 地域文化传承:泰山石敢当是泰山地区长久以来的地域文化代表之一,他是泰山地区的护法神,守护着当地人民的生活和安宁。
泰山石敢当的形象在当地的建筑、雕塑、绘画等各个领域都有所体现,成为泰山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也是民众心目中的精神瑰宝。
3. 旅游文化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泰山石敢当也成为了泰山旅游的热门景点之一。
许多游客会专程前来观赏石敢当的雕塑,并参加石敢当庙会的传统祭祀活动,感受泰山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
1. 传统文化传承:泰山石敢当作为泰山地区丰富的民俗传统之一,代表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通过对石敢当的祭祀和宣传,可以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承泰山地区千年历史的文化遗产。
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研究

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研究【摘要】泰山石敢当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本文通过对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起源与历史、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精神内涵、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以及传播与价值传承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石敢当文化蕴含着勇敢、坚毅、忠诚等传统道德观念,对当地社会风气和人们心理状态产生深远影响。
研究还发现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社会和个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未来研究可以加强对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深入挖掘,促进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关键词: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新时代、内涵、价值研究、传承、发展、精神、影响、传播、现实意义、展望、社会、价值传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泰山石敢当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发展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传统民俗文化面临着衰退和消失的风险。
而泰山石敢当作为山东省的一项重要民俗文化,在当地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传承价值。
对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地文化传承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精神价值。
对于当地社会和人民群众来说,泰山石敢当不仅是一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精神信仰和文化传统的象征。
研究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有助于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动其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研究意义愈发凸显。
泰山石敢当作为当地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地域文化特色,其研究有助于增进人们对于地方文化传统的了解和认识。
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念,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研究

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研究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是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的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内涵丰富,价值深远。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社会价值三个方面对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泰山脚下的民间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泰山有一种神奇的石头,能让人永远保持年轻活力。
这种石头叫做“石敢当”,因为据说使用它的人会“敢当一切”,因此得名。
这个传说逐渐演变成了一个民俗文化现象,流传至今。
二、文化内涵1. 传承精神:石敢当民俗文化强调勇敢、担当的精神。
石敢当代表了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2. 历史记忆:石敢当民俗文化承载了泰安地区的历史记忆。
通过讲述相关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人们能够了解到泰山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
3. 文化底蕴:石敢当民俗文化深受泰山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影响。
泰山作为中国的五岳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石敢当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社会价值1. 旅游资源:石敢当民俗文化成为了泰安旅游的一大亮点。
每年都有大量游客慕名前往泰山,探寻石敢当的魅力。
这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2. 传统文化保护:石敢当民俗文化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体现。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通过加强对石敢当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可以使其继续发扬光大,为社会的文化多样性作出贡献。
3. 教育意义:石敢当民俗文化在教育领域也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石敢当的故事和传说,能够培养人们勇敢、担当的精神,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注入正能量。
四、现状和问题当前,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逐渐被边缘化,年轻一代对于石敢当民俗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度有所减弱。
另一方面,由于石敢当的知名度逐渐增加,也有一些商家借此机会进行商业化运作,损害了石敢当的纯粹性。
综上所述,新时代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社会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片头【解说】2005年12月31号,中国国务院公布了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山东泰山申报的‚泰山石敢当习俗‛榜上有名。
泰山石敢当习俗特点有哪些,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对于弘扬泰山文化具有怎样的意义,敬请收看泰山学院讲座:泰山石敢当习俗的文化特征【字幕】蒋铁生资料【讲解】泰山石敢当之所以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它既是我国带有民族性的一种民俗习惯,同时也是带有国际性的民俗事象。
泰山石敢当习俗分布的地区十分广泛。
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港澳地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地。
【音乐】【配画面】现在在中国各地,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泰山石敢当‛的各种碑刻,这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石刻,或立于房基之上,或立于桥头要冲,或立于胡同巷口,或镶嵌于衙门照壁和豪门大户的影壁墙上,或立于庙宇前庭,或立于百姓门口,或把泰山石敢当人格化以‚石将军‛、‚石大夫‛、‚石老爷‛的称谓加以供奉,或制作成门神贴在或钉在门上让它看家护院等。
泰山石敢当的制作或用石、或刻木、或雕砖、或在石狮、石狗、石虎上刻写‚泰山石敢当‛字样等。
这种文化现象所表现的是中国人祈求平安的心理。
泰山石敢当习俗与泰山文化紧密相连,是泰山平安山的外化。
‚泰山安,则天下安‛,立在各地的泰山石敢当,就是泰山的特命全权大使,人们立下一块泰山石敢当,就等于把泰山带在了身边。
‚泰山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
先后经了早期泰山石敢当的萌芽阶段、泰山石敢当的变异阶段和泰山石敢当信仰的兴盛期诸阶段。
特别是从宋金时期开始,泰山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更加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
它的职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功能的转变;在历史的演变中,关于泰山石敢当的神话故事也在各地演绎成多种版本。
【音乐】【字幕】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一有形的物质形态和口传与非物质形态相结合的文化传播特征【讲解】石敢当信仰的传播是由刻写‚石敢当‛或者‚泰山石敢当‛的碑刻、石像等与民间口传的神话故事、传说以及戏曲等形式共同存在的;【串讲:神化传说播放:皮影戏《泰山石敢当捉鬼》和梆子戏泰山石敢当的音像资料石敢当的神话故事】【讲解】石敢当在各地的传播中,除了普遍存在的石刻以外,还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不同版本的神话故事。
这些神话故事以石敢当或者以石敢当为中心的泰山风物传说为蓝本,结合本地的具体事物或者流行的宗教信仰,形成了丰富多采的关于泰山石敢当的故事群,在民间广为流传。
清代以来,有不少民间文艺工作者收集和整理了不少石敢当的传说,有代表性的有下列几种:【配乐字幕】石敢当与女娲神(酉阳杂俎)【配音】【动画】传说黄帝时代,蚩尤残暴,头角无人能敌,所触之物,玉石难存,黄帝屡遭惨败。
有一次蚩尤登上泰山,在泰山上自称:天下谁敢当?蚩尤的狂妄激怒了女娲,女娲遂投炼石以制其暴。
上面镌‚泰山石,敢当‛,终致蚩尤溃败。
黄帝乃遍立‚泰山石敢当‛,蚩尤每见此石,便畏惧而逃,后在涿鹿被擒,囚于北极。
从此‚泰山石敢当‛便成了民间辟邪神石。
【音乐】【字幕】石敢当与姜子牙【讲解】这种说法源于周朝,石敢当即是神名‚石将军‛。
因姜子牙辅佐西岐文、武二王灭商纣有功,死后被谥(shi)封为‚泰山--石敢当‛,其神权主执守鬼门关道。
因东岳泰山雄伟富有神气,被视为具有无边法力的神,能镇压任何厉鬼,此后便衍化为驱邪之神。
刚才我们看到的‚姜太公在此‛就是这种传说的具体表现。
【音乐】【字幕】石敢当是个五代时的将军【动画】【配音】据《姓源珠玑》载:五代刘知远的手下有一员猛将,叫做石敢当,生平逢凶化吉,御侮防危,是一员福将。
因此石敢当死后,后世人凡桥路冲要处,必刻石志书其姓名,以捍卫居民。
因此后人有诗赞曰:【字幕】甲胄当年一武臣,镇安天下护居民。
捍卫道路三叉口,埋没泥土百战身。
【动画】【配音】这些传说被风水先生抓住,加以利用,于是就使这一块石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字幕】《鲁班经》曰:‚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日后甲辰、丙辰、庚辰、壬辰、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此十日乃龙虎日,用之吉。
至除夕用生肉三片祭之,新正寅时立于门道,莫与外人见,凡有巷道来冲者,用此‘石敢当’。
‛——《姓源珠玑》【字幕】治病神医石敢当(河北版)【讲解】在河北农村的墙壁上,常常见到刻着‚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碑额。
老年人说这是镇宅石,有驱鬼避邪的功效。
现在科学证明,已经没有多少人相信它了,可要说起它的根由来,倒有一段故事呢。
【动画】【配音】很早以前,泰安府有个王员外,老两口年过半百,只有一个独生女儿。
她自幼三门不出二门不上,整日学诗作文,勤于女红,又温柔孝顺,父母爱如掌上明珠。
打罢新春,姑娘都二十三岁了,还没有出嫁。
王员外要为女儿招一个倒上门的女婿,但都因高不成、低不就没有如愿。
这一年正月十五,泰安城里元宵灯节办得特别红火,姑娘第一次在左邻右舍姐妹们的招呼下去灯市观灯。
各色各样的花灯鲜艳夺目,街头巷尾的焰火鞭炮接连不断。
突然,一声沉雷的大炮响了,把对面一辆轿车的辕马震惊了,那车夫拼命拖住马疆也无济于事,只见轿车狂奔过来,众人四处躲闪,王姑娘却吓得一头晕倒在地。
车轮从她身边轧过,虽然没受一点外伤,可是被人扶起之后,她却举止离奇,言语颠狂,变成了一个疯子。
老两口看到女儿的模样,真比挖心摘肝还难受,医家善友不知请了多少,就是不见好转。
邻居们为王员外想出个办法:向方圆几十里的城乡遍贴求医告白。
那告白上写道:如能治好女儿病,愿以家产一半奉敬;若是未婚男子,愿将女儿许为婚配。
却说泰山脚下住着一个青年石匠,给王姑娘的病治好了。
王员外,招了石匠为上门女婿,举行婚礼那天,左右乡邻四方亲友都来庆贺。
从此,石匠治病的事象长了翅膀一样传到外府外县。
一时求医问病的来往不断。
石匠实在忙得应接不过来了,就想出一个办法;在石块上刻上‚泰山石敢当‛五个字,请医的人来了就给他一块,就跟自己亲自到病人家里看病一样。
原来石匠就姓石,‚敢当‛是他的名字。
石匠去世后,人们就自己刻了小石碑嵌在自家的屋墙上。
这样,传来传去‚泰山石敢当‛这五个字的石碑,竟成了防病祛邪、平安吉祥的标志了。
【音乐】【字幕】唐太宗与石敢当(泰山版)【讲解】唐朝时,唐太宗上泰山封山,他是骑马来的。
唐太宗来到回马岭,一看到马蹄盘,就上不去了,他非常好奇,非上不行。
结果,绕着道走,临走说了这么一句:‚我从长安来,逢山开路,遇水造桥,没有挡住我的,偏偏让泰山石把我挡住了。
‛借了这个音,叫起了‚石敢当‛。
【提问】这个传说的记载中,有一个明显的错误,哪个同学能指出来吗?【回答】【音乐】【字幕】石敢当镇宅辟邪(广东版)【讲解】康熙年间,广东徐文县几任知县都到任不几日就先后死在公座上。
某黄知县知道这件事,携一风水先生一同赴任。
先生查明是本县一座宝塔的影子落在了县太爷的公座之上,诸官都因为不能经受宝塔的压力而死。
知道原因后他就在县衙前立石碑,刻上了‚泰山石敢当‛五个字,意思是泰山之力可敌宝塔。
从此一帆风顺。
泰山石敢当在我们泰山地区,还有驱妖、捉鬼多种版本,有石匠说、算命先生说,原籍有桥沟说,有大汶口说等,不再一一表述。
台湾地区近年来研究泰山石敢当的文章很多,主要认为泰山石敢当有驱邪押煞的功能,他们还称泰山石敢当是无声的保镖。
【音乐】【字幕】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二石敢当信仰的广泛性特征特征【分布图】【讲解】石敢当信仰源自古老的灵石崇拜和影响广泛的东岳信仰。
其信仰范围具有广泛性。
从北方到南方,从汉族地区到少数民族地区,从大陆到台湾。
逐渐成为中华民族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
【串讲】【音乐】【字幕】泰山石敢当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讲解】根据民间文化的互释性规律,泰山石敢当信仰逐渐传播到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
【字幕】侗族【讲解】广西三江县林溪乡程阳村寨的吊脚楼旁,立一青石,方柱状,上雕狮头,突目,凹鼻,阔口,吐舌,舌上书‚泰山石敢当‛。
【音乐】【字幕】羌族【讲解】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的‚九寨天堂‛,有大型泰山石敢当的石刻雕像,上面有狮、羊等动物的雕像。
羌族民居的吞口神,书写‚泰山石敢当‛。
【音乐】【字幕】藏族【讲解】西藏太昭县一民居现在依旧保存着‚泰山石敢当‛石刻,为当年入藏清军后裔所留,至今藏胞仍把它当作镇村之宝。
【音乐】【字幕】土家族【讲解】据马昌仪、彭荣德、郭振华的湘西土家族梯玛文化调查报告,土家人信仰的神鬼包括‚辟邪的吞口神‛。
吞口上刻有‚泰山石敢当‛。
另外1932年版《万源县志》、《八寨县志稿》和1938年版《麻江县志》以及1921年四川《合川县志》等均载有泰山石敢当信仰的有关史料民俗的流变,由刻石而刻木,但‚石敢当‛这个符号始终贯穿其间,这反映了平安和驱邪的民间信仰习俗的生命力。
【音乐】【字幕】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三石敢当信仰的地方性与民族性相结合的特征【讲解】石敢当信仰在全国各地的传播中,与地方文化和地方宗教相结合,使石敢当在各地都具有地方特色。
例如,在碑刻上同时刻上一些地方宗教的图形,如八卦图、如五岳真型图等;又如与风狮、石狗、虎头等相结合的碑刻等。
同时,全国的石敢当信仰都具有文化的同源性,这就是被民间广泛接受的发源于泰山的平安文化。
这一点正是石敢当信仰具有民族性的具体体现。
【串讲】有时泰山石敢当在传承过程中,还会发生变异,如旧县(注明属地,以免歧义)爬桥节的来源就是如此。
【音乐】【字幕】泰山石敢当的文化特征之四石敢当信仰的国际性特征【讲解】石敢当信仰在历史上早就跨洋过海传到国外,至今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印度支那地区和海外华裔居住地都有信仰。
美国纽约的时代广场上就有一块泰山石敢当,这说明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渗透力。
石敢当的国际性说明它是一种开放的文化现象。
我刚才讲到的‚文化的互释性‛也同样可以解释泰山石敢当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外国人他可能不懂你的语言文字,但是他可以理解你的文化,举一例说,今年5月26日,齐鲁晚报记者霍晓蕙在泰山文化广场对我进行现场采访的时候,正碰上一个老外从那里出来,他手里拿着一个小型的泰山石敢当,我用英语问:how about it?没想到这个老外会讲简单的汉语,他说:‚保护!保护!‛他说这话的时候,是用手指着自己说的。
我又问他来自那里,他说‚新西兰‛是用英语说的,于是,我对记者说,新西兰又多了一位泰山石敢当的信奉者,多了一位泰山的崇拜者。
日本是国外信仰泰山石敢当最普遍的国家,日本国的学者统计,全国清代以前的泰山石敢当有600多块。
分布日本列岛。
中日文化交流史,古代尤其是盛唐时日本的遣唐使是来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近代尤其是戊戌变法时中国学日本,明清以来,日本主要吸收中国民间文化,泰山石敢当为代表。
下面请大家看几张日本的石敢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