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六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原则与方法

02
病虫害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精耕细作
选用对病虫害有较强抗性的农作物品 种,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深耕、中耕、除草等措施,改善 农田环境,减少病原菌和害虫的滋生 场所,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合理轮作
合理安排轮作作物和轮作方式,可以 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害虫的数量,降 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通过利用天敌、寄生性昆 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来控制病虫害 的方法。
微生物防治:利用细菌、真菌、病毒 等微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如苏云金杆 菌、白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天敌控制: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 蛉等捕食性天敌和赤眼蜂、金小蜂等 寄生性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具有环保、安全 、可持续等优点,可以有效降低化学 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监测与预警
建立病虫害监测网络,定期进行调查 和数据收集,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 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植物检疫是防止病虫害传播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种子、苗木、花卉等植物及其 产品的检查,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蔓延。
植物检疫措施
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法规,对进境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检疫和处理,防止外 来病虫害的入侵和传播。
综合治理
在病虫害发生后,采取多种治理 措施,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等,以达到最佳的防 治效果。
经济、安全、有效
01
02
03
经济
在防治病虫害时,要考虑 到防治成本和经济效益, 选择最经济合理的防治方 法。
安全
防治措施要确保人、畜、 植物的安全,避免对环境 造成不良影响。
有效
农田病虫害防治措施

农田病虫害防治措施
农田病虫害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合理轮作、深耕灭茬、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学灌溉等栽培措施,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
2.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来消灭病虫害,如通过黄板诱杀蚜虫、银灰膜避蚜、杀虫灯诱杀害虫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人工捕杀、挖除病株等方法来减少病虫数量。
3.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以及昆虫激素等生物制剂来防治病虫害。
例如,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等;利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以及利用昆虫激素,如性信息素等诱杀害虫。
4.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化学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但是要注意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同时,要注意轮换用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
总之,农田病虫害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的防治效果。
害虫防治方法

害虫防治方法害虫是指对人类、畜禽、作物、林木、仓储物品和环境造成危害的昆虫、螨类、线虫、软体动物和鸟兽等。
它们以其数量庞大、繁殖力强、危害范围广、危害程度大等特点,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因此,害虫防治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害虫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性天敌、病原体等天然的生物因素,对害虫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无公害、安全、长效等特点,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例如,利用天敌捕食害虫,可以减少害虫的数量,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二、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农药对害虫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化学农药具有杀灭速度快、效果明显的特点,可以迅速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但是,化学农药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也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和方法进行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三、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对害虫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包括高温、低温、光照、电磁波、超声波等手段。
例如,利用高温烘烤仓库可以杀死仓库里的害虫,保护仓储物品的安全。
四、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的一种方法。
例如,合理选择作物品种、密植、间作、轮作、混作、套种等措施,可以减少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程度。
五、生态防治。
生态防治是指通过调整生态平衡,减少害虫的发生和危害的一种方法。
例如,合理利用天敌、鸟类、蜻蜓等天然的生物因素,可以减少害虫的数量,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六、综合防治。
综合防治是指综合运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栽培管理、生态防治等多种手段,对害虫进行综合控制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种防治手段的优势,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在实际的害虫防治工作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害虫种类、数量和危害程度,综合运用上述各种防治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第八章 有害昆虫的抗药性

第八章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及综合治理前言:生物抗药性发展概况:害虫对杀虫剂抗性发展的历史,就是杀虫剂发展应用的历史:1908-1946 Melander首次发现美国加州梨圆蚧对石硫合剂产生抗性后,仅发现11种害虫及螨产生抗药性,抗性是一种罕见现象,并未引起人们注意;1946年后,有机杀虫剂出现和推广,害虫抗药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引起有关专家关注;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有机氯和有机磷杀虫剂的大量使用,抗性害虫的种数几乎成直线上升,也引起了人们高度关注;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抗性现象日益普遍,抗性发展速度加快,完全敏感的害虫种群反倒成为罕见现象。
杂草和病原菌抗药性也逐步认识,并引起重视。
年代抗药性虫螨种类DDT林丹/环戊二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D+林D+林+磷D+林+磷+氨D+林+磷+氨+菊193871946111948141195669362417183 197022498140543342234 19763642032251473667044227 19804282292692005122105532514 19844472332762126432119542517 19895042632912608548抗性昆虫及螨类的种类朱砂叶螨二斑叶螨第一节害虫抗药性的概念、种类及特点一、害虫抗药性的概念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种群中发展起来的现象(药剂选择,群体,遗传)。
抗药性发展过程药剂不断杀死敏感和留下抗药性个体并繁殖的过程耐药性和药剂选择性自然耐药性:是指一种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受力(不能遗传)。
药剂的选择性:是指不同昆虫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异。
(药剂对一些昆虫的毒杀作用强于对另一些生物)(一)害虫抗药性的种类1.交互抗性: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相同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或类似化学结构,对于选择药剂以外的其它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
害虫防治的常见方法

害虫防治的常见方法1.生物农药防治法(1)常见种类及利用成分如夹竹桃中的强心苷,烟草中的烟碱,除虫菊中的除虫菊酯等。
(2)优点多数生物农药对人、畜的毒性低,较安全;对环境无污染;原料来源广;杀虫作用的生物种类多,对作物不产生药害,害虫不产生抗药性。
(3)缺点有效活性成分复杂,较难研制;控制病虫害的范围较窄;防治效果一般较为缓慢;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干扰;产品有效期短,质量稳定性差;原药植物种植有限,商品化生产受到一定的限制。
2.化学农药防治法(1)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化学农药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害虫的防治工作,如DDT、六六六的发现及使用,对害虫的防治以及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20世纪70年代初,许多国家相继禁止生产DDT。
(2)优点作用迅速,短期效果明显(尤其是新型杀虫剂)。
(3)缺点使害虫的抗药性能力增强,杀虫效果逐年下降;能直接或间接杀死害虫的天敌,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
3.人捕捉防治法(1)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最原始且目前在农村仍然使用的防治方法。
如棉田中对棉铃虫的捕捉防治,蔬菜田中对菜青虫的捕捉防治,松树林中对松毛虫的捕捉防治。
(2)优点无污染,见效快,效果好;妇孺老幼皆可进行,成本低,尤其是在劳动力剩余、低廉的地区,此法优点更明显。
(3)缺点费时费力,对体型很小的害虫无法实施。
4.天敌防治法(1)天敌防治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如在松树林中放养灰喜鹊来防治松毛虫、在蝗害区饲养鸡、鸭来控制蝗虫的数量等。
(2)优点效果好、持久;防治成本低廉;且有的还因天敌而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环境无污染。
(3)缺点天敌的数量不确定。
5.寄生虫防治法(1)寄生虫防治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生物防治方法之一,如利用施放白僵病病原体防治松毛虫等。
(2)优点效果好;效果持久;防治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
(3)缺点不同的害虫需确定相应的寄生虫,专一性强。
6.竞争防治法(1)竞争防治法口前在农业生产上应用相对较少。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农民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预防措施1.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选用具备一定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进行种植,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化学防治的频率。
比如,选用抗病性较强的水稻品种,可以减少稻瘟病的发生。
2. 种植健康种苗:确保种植的农作物种苗没有病虫害,可以通过对苗期进行严格检疫,及时防止病虫害进入农田。
3. 合理轮作:合理的轮作能够打破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减少其滋生。
例如,在连续种植蔬菜的田地中,可以间作一些施肥作物,增加土壤的肥力。
4. 增加植物多样性:避免大面积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增加植物多样性能够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可以在农田周围种植其他植物,吸引一些天敌或天然捕食者,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二、机械防治措施1. 深翻土壤:利用机械深翻土壤,能够将一些病菌和虫卵从土壤中暴露在外,减少其数量。
这项措施主要适用于病原体和虫害滞留在土壤中的情况。
2. 摘除受害植株:及时发现并摘除病虫害受害的植株,以免其继续传播。
这对于一些病虫害传播较快的作物如西瓜、黄瓜等尤为重要。
三、生物防治措施1. 利用天敌:引入一些天敌如寄生性昆虫、益虫等,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例如,引入蜜蜂可以控制某些蔬菜的害虫。
2. 利用微生物:利用一些有益微生物来控制农作物的病害。
例如,将有益微生物喷洒到作物叶面上,能够降低病害的发生,并且不会对人和环境造成污染。
3. 利用陷阱和诱杀剂:设置一些捕杀病虫害的陷阱和使用诱杀剂,可以吸引并杀死病虫害,减少其数量。
四、化学防治措施1. 合理使用农药:选择合适类型的农药进行防治,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药。
同时,要避免滥用农药,严禁超量超频使用,以防止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定期喷洒农药:根据作物的生长和病虫害的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喷洒农药计划。
绿化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

绿化病虫害防治措施方案1.良好的管理和养护:定期修剪植物,保持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养护土壤,保证土壤质量,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和水分。
定期对植物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2.物理防治方法:使用物理手段来防治病虫害。
例如,安装阻隔网或围栏,以阻止昆虫的入侵;使用捕虫灯或粘虫板来吸引和捕捉虫害;使用高压水枪或喷雾器来冲洗植物上的病虫害等。
3.生物防治方法:利用天敌或益虫来控制病虫害。
例如,引入捕食性昆虫或昆虫寄生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使用微生物制剂,如拮抗细菌、真菌和病毒,来控制病原体的繁殖和传播。
4.机械防治方法:使用机械手段来防治病虫害。
例如,使用除草机或修枝剪来剪除病虫害的部分。
使用喷雾器或喷洒机来喷洒农药或草甘膦等植物保护剂。
5.化学防治方法:使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
选择合适的农药,根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和种类来进行喷洒或撒布。
但需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和频率,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6.耐病虫害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耐病虫害的植物品种进行绿化,以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通过选育和种植抗病虫害的新品种,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降低病虫害对植物的损害。
7.科学施肥:合理施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通过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提高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和免疫系统,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8.整体防治措施: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包括物理、生物、机械和化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通过多种手段相互配合,提高绿化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绿化工程中的病虫害是一个复杂而严重的问题,但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保护植物的健康生长。
因此,我们应该不断研究和探索更加有效和环保的绿化病虫害防治方法,为城市绿化工程的发展提供保障。
抗药性zhaojunying

的产生常常是多种酶共同参与的结果。
8.3 抗药性的分子生物学监测方法
只有在明确了害虫对药剂的抗药性机理以后,才能准确进 行。常用杀虫剂的主要抗药性机制见前表。 8.3.1 乙酰胆碱酯酶基因 果蝇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研究较多,其次是家蝇。乙酰胆碱 酯酶由两个亚基组成,其酯动部位和阴离子部位分布在不同 的亚基上,这两个亚基的多肽由同一个基因编码。抗性水平 常和突变点的多少有关,一般突变点越多其抗性水平越高。 8.3.2 钠离子通道基因 由2000多个氨基酸组成,6个结构域,家蝇的与抗性有关的 点突变常为1个氨基酸的变化,在蜚蠊中也已经拿到与其同 源的与抗性有关的基因。
2 抗药性的概念
2.1 抗药性 : 在某一昆虫的一个种群中,形成了对某一剂 量药剂的耐受能力,而这一剂量对同种正常种群的大多数 仍然是敏感的。 2.2交互抗性: 是一种害虫对某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后,对 其它化学结构类似的或具有相同作用机制的药剂品种,虽 然不曾使用过也会产生抗性。
2.3负交互抗性 :是一种害虫对某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后,
报到。害虫的发展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908~1946 在38年期间有11种害虫(螨)产生抗性。
1946~今
有500多种节肢动物产生抗性。
3.2 害虫抗药性发展的特点
•几乎所有化学和生物药物都会产生抗药性, 一般害虫对化学药物比对生物药物产生抗药 的速度快。
•害虫抗药性分布广泛,抗性形成有区域性。
点滴法药剂的配制
交叉法配药: A C a a =C-B
B
A:原药液的浓度 B:溶液的浓度 b:需加入溶液的量
b
b=A-C
C:需要配制的浓度 a:需从原药中取出的量
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缓害虫产生抗药性六措施
一、轮换用药
不要长期单一使用某种农药防治某种害虫,这样就可以切断害虫抗药性种群的形成
过程。轮换使用的品种应尽可能选用作用机制不同的农药。如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
类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生物制剂类农药等,杀虫原理各不相同,可交替使用。同
一类的农药品种轮换使用应慎重,因害虫易获得交互抗性,即对某种农药产生抗性后,
对和该种农药同类的其他品种也会产生抗性。
二、混合用药
两种作用方式和机制不同的农药混合使用,可减缓害虫抗药性的发生速度,即使抗
药性已经形成,混合用药也能对抗药性起抑制作用。以前,混合用药较成功的方案有:
菊酯类杀虫剂与有机磷类杀虫剂混用;敌百虫与辛硫磷混合使用;机油乳剂与有机磷杀
虫剂混用等。
必须注意的是,混配农药也不能长期单一使用,要轮换用药,否则,同样有引起抗
药性的危险,甚至引发害虫产生多种抗药性。
三、农药的间断使用或停用
当一种农药已经引发了某种害虫的抗药性以后,如在一段时间内停止使用该农药,
则害虫的抗药性会逐渐减退甚至消失。如某些有机磷农药引起红蜘蛛的抗药性,经过若
干年停用后,红蜘蛛的抗药性可基本消失。这样,药剂的作用仍可恢复。
四、添加增效剂
在农药中加入增效剂,可明显起到活化农药、提高药效、延缓和抑制害虫产生抗药
性的作用。如在氧化乐果中加入少量柴油防治蚧壳虫,可溶蚀蚧壳,使农药进入害虫体
内,克服了蚧壳虫对氧化乐果的抗药性。除油类物质外,常用的增效剂还有中性洗衣粉、
豆浆、植物油等。
五、多样化的施药方法
农药的使用方法除了常规的喷雾外,还可采用其他方法,如拌毒土、制毒饵、土壤
施药、涂药、滴药、烟熏等,不同的用药方法交替进行,有助于预防和克服害虫产生抗
药性。
六、开发使用土农药
土农药原料来源广,制作简单,对害虫不会诱发抗药性。目前,有待开发的土农药
主要是植物性农药,如烟草、蓖麻、大蒜、辣椒水、韭菜等。此外洗衣粉、油类、生石
灰、烧碱、松香等,这些都是配置土农药的好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