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将心比心》课文

合集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将心比心》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将心比心》课件2

2019/9/9
9
在第一件事情中,那位阿姨为什么要帮奶奶推开沉重 的门呢?
答:因为那位阿姨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自己的母亲, 希望唤起人们多一份关心和关爱,使社会更加文明。同时 也说明阿姨心灵纯洁,心底善良。
2019/9/9
10
(齐读)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 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 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 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 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 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 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2019/9/9
你怎么理解阿姨 的话?
16
阿姨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 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 这就说明,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 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 别人的帮助,首先要自己先去关 心、帮助别人。体现了“我为人 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
2019/9/9
17
(齐读)“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 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 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 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 和鼓励。”
(扎针/扎实):刺、钻的意思 (挣扎) (扎裤脚):捆、束的意思
3
边读课文边思考问题:
1、理解“将心比心、抱怨、理解”的 意思。 2、课文主要写了那两件事情?
2019/9/9
4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抱怨:心里不满意,责备别人不对。 宽容:宽解包容。
2019/9Leabharlann 95课文主要讲述了:
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不要紧,再来一次!”
从对母亲的神态和语 言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我体会到 母亲对护士的 体贴和关怀。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8将心比心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8将心比心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8将心比心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主要是通过事例来揭示做人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正确的将课文读熟。

WTT在此整理了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原文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听了这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

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

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

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8课《将心比心》教材解读中国有句成语,叫作“将心比心”。

意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万善集》中有云:“物我一体,将心比心”。

“将心比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文章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

其一:“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将心比心》【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 《将心比心》【公开课PPT精品课件】

新教课学讲目解

8.要是你遇到一位老奶奶通过商场的大门,你会 怎么做?
点拨:我会帮助奶奶,让她安全地通过大门。
新教课学讲目解

小结:
阿姨看到了老奶奶,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做出了善 良的举动,令人感动,这就是将心比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新教课学讲目解

同学们,生活中不仅需要爱,更需要宽容和 鼓励。请大家细细品读第2自然段,理解我和妈妈 遇到了怎样的事情,然后自主探究下面问题。

2.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位 )阿姨 一( 件 )事 一( 口 )气 一( 只 )手 一( 份 )尊重 一( 个 )患者
巩教固学提目升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 生出一份(尊重 ),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 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 )和(理解)。
巩教固学提目升
点拨: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 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新教课学讲目解

6.从中可以看出这位阿姨有怎样的高尚品德?
点拨:可以看出这位阿姨纯朴善良,乐于助人,牵挂、 热爱自己的母亲,也关心其他的老人。
新教课学讲目解

7.听了这件事,我的心为什么会温暖了许久? 点拨:因为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 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面的奶奶,于是她一直等 奶奶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 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这就说明,人人都希 望能获得多人的关心和帮助。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 首先要自己先去关心、帮助别人。体现了“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
新教课学讲目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将心比心课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将心比心课件

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说:
“如
果每一个人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
世界上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你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或者正好相反的事情?)
展开想象,模仿课文中的语言描写,写几句人物的对话. 在公共汽车上,如果你看到一个老大爷上车了,你会怎么办?
一天我陪患病的妈妈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母亲 不但没有责备,反而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自学课文第二个故事。思考:母亲的“宽容”体 现在哪?她为什么能这么做?
▪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
“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 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角色扮演,深入体会:
1:四人小组里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人物。 2:两个故事任意选择一个表演。 3:人物的语言对话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后说出。 4:注意说话时的语气。
通过这两个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呢?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 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将心 比心课件
将心比心: 《现代汉语词典》上解释为拿自己的心比照别人的心,指遇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查查字典,并划出本课 的生字新词。


有一次,奶奶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1》PPT课件共18页文档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1》PPT课件共18页文档

谢谢!
一天我陪患病的妈妈去 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 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 里,母亲不但没有责备,反 而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 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 然成功了。
自学课文,想想哪些地 方让你感动?在自学基础上 小组互相交流,并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在书上做些批注。
读一读母亲平 静的话,思考:母 亲的“宽容”体现 在哪?母亲又是怎 样鼓励护士的?她 为什么能怎么做?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 《将心比心1》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
将心比心:《现代 汉语词典》上解释为拿 自己的心比照别人的心, 指遇事设身处地为别人 着想。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 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 理解。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 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 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 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 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台湾作家罗兰曾经说: “如果每一个人与别人相处的 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 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 自己,那么世界上可以增加很 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 很多悲剧和恨事。”
①你对课文中那位阿姨 和“我”的母亲想说些什么?
②你平时在生活中有没有 遇到过这样的事?(或者正好 相反的事情?)
展开想象,模仿课文中的语言 描写,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句人物的对话.
在公共汽车上,一位 红领巾给一个老大爷让 座。
教室里,一位同学不小心 把钢笔墨甩到了别人身上。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 CocoCha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 杰纳勒 尔·乔治 ·S·巴 顿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公开课完美版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将心比心》公开课完美版ppt课件
老人想到太阳一晒这些鱼都会死,叹息一声朝前 走了。返回时,却见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把鱼捡回海 里。老人很感动,也弯腰来帮忙。
老人说你救了他们,谁也不知道,谁也不会在乎 的!男孩却说:_小__鱼__在__乎____________
如果你就是一条被抛到沙滩上,被太阳炙烤着的小 鱼,当时会想些什么?当小男孩将你捡起放回海中 时,你又会想些什么?
精选ppt课件
7
事例2 一天我陪患病的妈妈去医
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 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母 亲鼓励她再试一次,最后成功 了。
精选ppt课件
8
1、在第一件事情中,那位阿姨为什么要帮奶奶 推开沉重的门呢?
答:因为那位阿姨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 待自己的母亲,希望唤起人们多一份关心和 关爱,使社会更加文明。同时也说明阿姨心 灵纯洁,心底善良。
看着如此贴心、懂事的孩子,母亲的 心里暖暖的,流下了感动的泪。多 懂事的孩子呀,原来她为婆婆洗 脚的这一幕,已深深地烙在了孩 子心中。
精选ppt课件
2
精选ppt课件
3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 有将心比心,才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 宽容和理解。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精选ppt课件
9
2、在第二件事中,在护士连扎两针 不成的情况下,“我”的态度是怎么样 的,母亲又是怎样表现得呢?
经历了这两件事,“我”的心里又什
么感受呢?
温暖
精选ppt课件
10
4、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那位阿姨,你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文中的那位母亲,你会怎 么做呢?如果对那位护士进行责骂, 将会有什么后果呢?
精选ppt课件
31
这时,科代表小丽对小军说:“真是给你一点 阳光就灿烂,给你一滴雨滴就滋润,我考了95分, 你才及格有什么好骄傲的啊!”

将心比心课文原文

将心比心课文原文

将心比心课文原文《将心比心》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

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

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

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将心比心》说课设计一、说教材二、说目标‘重点,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为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事例来揭示做人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正确的将课文读熟。

2、通过学习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只体会“将心比心”这一成语的意思,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我觉得真正难的是感动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能将心比心,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

这一学习目标可以很好的让学生从课文内容中更进一步去理解“将心比心”的意义,从而把它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3、进一步培养学生独六阅读的能力认真听别人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和表达能力。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文中两处人物的语言和结尾的重点段。

将心比心课文原文

将心比心课文原文

将心比心课文原文将心比心课文原文《将心比心》说明了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分尊重,对孩子增加一分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将心比心课文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心比心》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

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

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

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将心比心》说课设计一、说教材《将心比心》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文中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一、在商店里,阿姨帮奶奶推开沉重的大门,希望自己的母亲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二、母亲去医院打针,宽容与体贴没把针打好的实习护士,是希望别人也能这样对待即将当护士的女儿。

)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文中最为感人的是两处人物的语言描写,作者通过这两个事例中的人物对话的描写来告诉学生:生活中只有将心比心,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将心比心》课文
课文原文篇一
将心比心
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

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

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

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

”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课文解析篇二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先写一位妇女为我的母亲开门,再写我的母亲鼓励护士为自己扎针。

小小的两件事启示人们在生活中要学会将心比心,尊重老人,关爱孩子,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课文通过描写人物遇事时的言行和神态,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

动作见精神──“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手一旦松开沉重的大门,就会撞倒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到后来者跟上才松手。

这体
现出了心中有他人的好思想!
语言表心境──“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然后想到自己,希望自己的妈妈遇到这样的情况时,也有人会这样做。

这说明人人都希望能获得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

然而想获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自己要去关心、帮助别人。

这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境界。

“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

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要想得到别人的宽容和鼓励,应该自己先去宽容、鼓励别人。

文中的那位母亲正是这样想的,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以自己对他人的宽容和鼓励,换取他人对自己的宽容和鼓励。

神态露真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

”瞧,母亲这时的表情并没有丝毫的埋怨,这与我此时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母亲的善良与慈爱。

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生活中需要将心比心,需要宽容与理解。

这正如台湾作家罗兰所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