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社会环境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社会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曹益进

文学创作的发展,不外是两个必要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与作家本身。由于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每个作家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因此,作家的思想、生活、经历均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当时社会环境的烙印,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可避免地要打上这种烙印,这就是社会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当然,不同的时代,社会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基于这点,本文就社会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发表几点看法。

所谓社会环境 (social environment) 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了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生产体系,积累的物质文化等所形成的环境体系,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社会环境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包括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三方面。

政治环境(主要指统治者的态度)之作用于文学的结果是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是不争的事实。《诗经》凭什么编定?因为统治者专门派人去各诸侯国采风,并命卿士献诗。汉乐府之所以能流传千古以下,政府设立的“乐府”衙门该记第一功。建安风骨源于曹操父子的提倡,格律骈赋之绮盛得力于南朝上层包括风流皇帝们的大力倡导,唐诗的繁荣更得益于统治者的政治扶持。两宋的皇帝大都是才子,所以宋朝文化辉耀古今。蒙古皇帝爱看戏,元曲因此得以辉煌。明朝朱

元璋本人就是制联高手,对联之最终贴到家家户户的门上也就不足为奇。清朝大兴文字狱,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脑袋,一帮文化人于是视文学为畏途,便掉头做起了学问,结果就是清代文学的鲜有可观。而在我们伟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那个文革时代,如果能蹦出首好诗,倒要比白天见到鬼更让人吃惊了。政治因素之作用于文学,在于他能够给文学发展提供多大的支持和什么样的空间,给文学家多少自由思想自由写作的权力。正面的政治激助是文学繁盛最直接最强大的动力。

文化环境指作家所身处的时代社会整体文化的丰厚程度,有没有良好的文化氛围对文学发展至关重要。以唐代诗人为例,一个优秀的诗人(作家),不是像蒸包子,一阵大火就可以成笼成笼地出锅。他需要一个漫长的文化积淀与润培过程。在文化极度落后的非洲土著部落,你根本就别指望会出来个李白或者杜甫。唐朝建立于618年,可是直到701年才生出来个李白,杜甫更晚,生于712年。去建国已经差不多整一个世纪了。而且若没有当朝上下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对前代文化的完好传承,没有唐初四杰与陈子昂,边塞诗人的奠基铺路,他们两位会不会有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伟大成就,还难说得很。纳兰性德的词都说好,可是满人入关了一二百年,才就培养出这么一位满人自己的才子。反观我们现在,白话文革命成功至今,连一百年都不到,1949建政至今也才只有区区六十多年,中间还走了那么远一段弯路,遽然就强求他一定要出个盖世文豪来,也未免过于苛急。而且现在文学样式繁多,诗只算其中之一,早失去了唐时一体独重的荣宠。那时文人,一提到文学就是诗,一天到晚写的是它,谈的是它,碰头

碰脸的总是它,在那样一个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里,它如果再不繁荣昌盛倒是没有天理了。现在则不然,它早没有了独霸文坛的优势,不再千万宠爱于一身,其他的文学体裁对文学爱好者的吸引,对它来说,是个不可忽视的人才分流。在这样的基础上,就更不能强求它一夜之间重振雄风光芒万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人们不能说话与写作,以后呢,人们又为了挣银子顾不上说话或者瞧不上写作,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了大众化和通俗化的趋势。今天听听人们平时的闲聊话题,谈及文学或文学故事者有几?人们谈论的更多的是商业炒作,是金钱享受,是时尚新闻等等。有些人认为今天文学失去轰动效应,是大众已经淡定,已经成熟,但其实更多的是大众失去了对文学的关注情怀。

我虽然承认经济环境因素对文学的影响,但我并不认为它是文学成长所必不可少的。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学的发展之间并不总是平衡的成正比的。尽管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标志,而社会的发展又为文学发展提供丰厚的内容基础,然而文学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的不对称性的例子所在皆是,举不胜举。18世纪的德国经济不足挂齿,却出了歌德这样的大诗人。南美经济同样让人见笑,可是他们的文学无异却是胜利的。小而论之,对于作家本人,我们更发现,优秀作家绝大部分都穷因潦倒,陶渊明穷得躺花丛里等人送酒喝,杜甫为了谋得一官半职,“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老来更穷得一床新被子都治不起,曹雪芹写作时“举家食粥”,吴敬梓穷得大冬天没钱买煤而出城跑步以暖脚,巴尔扎克穷得“快要饿死

了”,雨果的《悲惨世界》也是在跑路时写的,而不是创作于他家里温暖舒适的书房。不管外头多么繁华,与他们无关,“斯人独憔悴”。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中国,经济文学创作进入“快餐”时代,作家富豪不少,文学大家鲜有。所以我固执认为经济之影响于文学尤其是作家的创作,实在不能算是不可或缺的东西。

综上所述,在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三方面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中,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最重要,而经济发展与文学的发展之间并不总是平衡的成正比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