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8例分析

合集下载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6例分析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6例分析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6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ROM)潜伏期长短、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的影响。

方法:2002年5月~2006年12月对116例妊娠28~36+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潜伏期≤24小时呼吸窘迫综合征(ROS)明显高出潜伏期>24小时组(P<0.01)。

新生儿感染则潜伏期>24小时较潜伏期≤24小时组高(P<0.01)。

剖宫产、阴道助产及阴道分娩出现新生儿并发症三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随破膜时间延长新生儿RDS发生减少,但新生儿感染机会增加。

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结局无影响。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资料与方法我院2002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妊娠28~36+6周PROM孕妇116例(除外死胎)占同期分娩总数的2.02%,平均孕周34+1周,平均27.8岁,初产妇88例,经产妇28例。

治疗方法:对入院后24小时55例(48%),使用宫缩抑制剂潜伏期平均延长29.3小时。

不同孕周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其中24小时有2例出现CRP升高,但宫颈分泌物培养阴性,组织学检查1例为绒毛膜生。

6例新生儿感染,两者比较孕妇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潜伏期>24小时组新生儿感染高于潜伏期≤24小时组,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讨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分娩时机的选择:早产是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合并胎膜早破其围生儿死亡明显升高,约50%以上早产与胎膜早破有关[2],并且破膜时间越早其危险性越大,安胎时间越长,母胎并发症越多[3]。

本组资料显示,对于24小时者,母婴感染机会增加。

因此<35孕周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估计安胎时间超过24小时者,常规使用抗生素,密切注意感染指标监测,一旦发现感染征象应加大抗生素使用,及时终止妊娠,减少新生儿感染机会。

根据本组分娩方式选择资料,如无医学指征,应尽量阴道分娩,并行阴道侧切。

早产头先露胎膜早破32例分娩方法分析

早产头先露胎膜早破32例分娩方法分析
新 生儿 轻度 窒息 3 ,新生 儿重 度 窒息4 ,无死 亡新 生儿 。两组 新生 儿 结局 情况 比较 ,差异 无统 计 学意义 ( >o0 )。结论 :早产 头 例 例 P 。5 先 露 胎膜 早破 中的 胎龄 2 ~3 周期 间 的早产 儿存 活率 较 高 ,在综 合评 价 的前提 下 ,应 积极 采用 剖宫 产 。对 于孕龄 满3 周者 ,因母婴 结 8 4 4
2 新生儿结局 :两组分娩新生) 2 例,出现新生儿感染1 , . 2 L3 例
新生 儿 轻度 窒息 3 ,新生儿 重 度窒 息4 ,无 死亡 新生儿 。两 组 例 例
新生 儿结 局情 况 比较 ,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0 5)。 P . 0
要原 因 。由于早 产儿 胎 龄小 、体重 低 、器宫 发育 不成熟 等 ,其 生
局 显著 改善 ,一般 没有 必要剖 官 产治疗 。
( 关键 词] 胎膜早 破 ;早产 头先露 ;分娩 ;剖 宫产
胎 膜早 破是指 妊娠 满2周 而不足 3周期 间 ,胎膜 在临 产前 自 8 7
然 破裂 ,多 由于早 产 头先 露所 造成 的 。有 时 候可 导致新 生 儿 因不 成熟 而 产生 的严 重并 发 症甚 至 死亡 ,也 对 产妇 有重 大 影响 Ⅲ。对 陕 西省铜 川市 妇幼保 健 院2 1年 1 ~ 0 1 月收 治 的3例 早产 0 0 月 2 1年2 2
[ 收稿 日 :2 1- —2 编 校 :徐 强] 期 0 1 40 0
早产 头先 露胎膜 早破 3 q 分 娩 方法分析 2) q
曹晓彬 ,吴 晓荣 ( 陕西省铜川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 ,陕西 铜川 7 7 0 ) 2 0 0
【 要】 摘 目的 :探讨 早产 头 先露胎 膜早 破 的分 娩方 法 与新生 儿结 局 。方 法 :对收 治 的3例早 产头 先露 胎膜早 破患 者3例 的临 床资料 2 2 进行 回顾 性对 照分 析 。结果 :3例 产妇 中 ,6 经 阴道 分娩 ,其 中4 平 产 ,产钳 助产 1 ,臀 牵引 助产 1 ;剖 宫产 2例 。其 中对 照组 2 例 例 例 例 6 剖 宫 产率 为9 . 3 %,观察 组剖 宫产 率 为6 . ,提示 孕周 越 小剖 宫产 率越 高 ( 8 8% 8 P<0 5)。两组 分娩 新生 )2 例 ,出现 新生 儿感 染 1 , . 0 L3 例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78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78例临床分析
� � 3
� 色 是诊断胎膜早破的一种简便 快捷 首选的检查方法
� 1.4 � 治疗情 况 入院确诊为 PP � O M 按胎膜早破护 � � 理常规 P P O M 主要的危害是宫腔感染 胎儿窘迫 脐带脱垂 胎 将病情进行分类 � 孕 34 +1 36 +6 周 83 � 例 估计胎儿存活几率 � � 肺发育不良等 积极预防女性生殖道炎症 早发现 早治疗 早 大 按足 月儿处理 � 予 期待疗 法 孕 � 28 34 周其 中 18 � 例已 临 处理高危因素 减低胎膜 早破的发生率 在严密监测 体温 心 � 产 宫口 开大 3 及以上 � 早产 不可避免 � 其余 � 77 例予以 延 率 血象及胎心的情况下 适当延长胎龄 以前对 28 29 +6 周 长孕龄治疗 如硫酸镁 � 沙丁胺 醇保胎 应用硫酸镁过程中注 的新生儿都主张做放弃治疗 随着新生儿抢救技术的不断提
中前置 胎盘9 例 � � ( � 中央型 3例 ,部 分型5 例 ,边缘型 1例 ) ,过 期妊 命体征及出血量 3 0 . 在等待纱条时 , 可用湿大纱垫 4 块填塞 娠引产失败 2例, 妊高征1例 , 多胎妊娠 2例 ,持续性枕后位产程 宫腔 , 压紧出血部位 , 器械封闭子宫下段切口 ,暂时止血 , 以减
� � 臀位足先露脐带脱垂胎死宫内引产 � � 在羊膜腔感染 4 加强围产期卫生宣教与指导 妊娠后期减少 39 例成功中 4 例出现感
染征象 � 给予抗生素的同时积极终止妊娠 � 其中 2 例破膜时< 性 生 活次 数 积 极 治 疗和 预 防下 生 殖道 感 染 � 3 0 孕周 � 住院保胎时间分别为 3 1 和 42 P P O M 发生 参考文献
盘 9 例,占75 . 0 % , 以子 宫下 段收 缩不 良 , 胎 盘剥 离后 血窦 开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88例临床分析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88例临床分析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88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的原因、治疗方法、结局。

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9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88例胎膜早破的住院分娩的产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生殖道感染是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诱因;硫酸镁抑制宫缩治疗延长妊娠时间;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减少了ARDS的发生率;血象的监测是抗生素应用时间、效果的指标;剖宫产指征主要是胎儿窘迫,积极合理治疗明显改善早产儿预后。

结论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生殖道感染关系密切;抑制宫缩延长妊娠时间及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明显改善新生儿结局;分娩方式、时机主要依据孕周及胎儿宫内情况决定。

标签:早产胎膜早破原因;治疗方法;结局早产胎膜早破又称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37w之前的胎膜破裂。

孕妇中的PPROM发生率约为3%,其中有约30%~40%导致早产。

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率为2.0%~3.5%[1]。

国内早产指妊娠满28w至不足37w间分娩者,占分娩总数的5%~15%,约15%早产儿于新生儿期死亡。

因早产儿治疗及监护手段不断进步,其生存率明显提高。

胎膜早破对母儿均产生许多影响,感染,胎盘早剥,产后出血,早产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胎盘早剥,感染,败血症,吸人性肺炎;脐带脱垂,脐带受压导致胎儿窘迫。

破膜时间孕周越小,围产儿预后越差。

现对早产胎膜早破8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3年1月~2014年9月胎膜早破住院分娩的产妇随机选取8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年龄为17~43岁,妊娠周数为28~36+6w,单胎84例,双胎4例,初产妇73例,经产妇为15例。

诊断标准根据末次月经及早期B 超推算,妊娠周数34w不需注射。

如需二次给药,一般间隔2w。

1.2.4抑制宫缩选用硫酸镁静滴,25%硫酸镁16ml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100ml静滴,30min滴完,后以1~2g/h的剂量维持,每日总量不超过30g。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76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76例临床分析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7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探索正确的处理方法,降低围生儿死亡率和病残率,提高产科质量。

方法对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7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妊娠28~34周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妊娠34+1~36+6周者。

结论对于妊娠28~34周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病例进行抑制宫缩、促肺成熟、预防感染的期待疗法,可降低新生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关键词】胎膜早破早产围生儿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而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

胎膜早破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使围生儿患病率、死亡率及母亲的感染率均增高。

胎膜早破临床处理复杂,因此恰当处理胎膜早破合并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现将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2月住院分娩的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产妇76例,年龄20~45岁,其中初产妇51例,经产妇25例;孕28~34周22例,孕34+1~36周31例,孕36+1~37周23例。

1.2 破膜相关因素76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产妇中有早产流产史11例,臀位14例,阴道炎16例,外伤3例,性交后3例,瘢痕子宫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双胎5例,不明原因15例。

1.3 保胎治疗情况确诊入院后,按胎膜早破常规护理,期待治疗,53例孕周≤36周者给予口服沙丁胺醇2.4~4.8mg,3次/d,静点25%硫酸镁每日30~60ml,并氟美松10mg静脉注射,静脉滴注青霉素预防感染,并密切观察体温、白细胞计数、胎心及羊水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终止妊娠。

2 结果2.1 分娩方式54例阴道分娩,22例剖宫产(其中臀位11例,胎儿宫内窘迫4例,妊娠高血压疾病3例,双胎4例)。

2.1 围生儿情况孕28~34周围生儿窒息率、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率、缺氧性脑病、死亡率最高,孕36+1~37周最低,详见表1。

284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临床分析

284例胎膜早破合并早产的临床分析
妊娠满 2 周 , 8 以及 在 出生 后 7d内 。
14 胎 膜 早 破 孕 妇 的 治 疗 .
1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 本 次 研 究 选 取 该 院 2 1 年 1月 一2 1 01 0 2年 3月 收 治 的 胎 膜
确 诊 后 重 新 核 对 孕 周 . 常 规 方 法 测 量 母 婴 的 体 温 、 搏 和 用 脉
死 亡 率 。该 院 选 取 2 1 年 1月一 2 l 01 o 2年 3月 的 2 4例 胎 膜 早 破 气 管 充 气 症 ” 8 。
的 孕 妇 作 为 观 察 组 A、 B组 ,另 外选 取 3 8例 正 常 产 妇 作 为 对 照 4
组 C组 。
1- . 3围 生 儿 的 死 亡 是 指 死 胎 、 和 早 期 新 生 儿 的 死 亡 , 间 是 3 产 时
【 章 编 号 】 6 2 5 5 (0 2 O ( )O 4 — 2 文 17 —6 42 1 )9a一 170
胎 膜 早 破 (rm tr utr f e ba e,R M) 是 孕 妇 pe auerpueo m m rn s O 即 P 在 临 产 前 胎 膜 自然 破 裂 现 象 , 龄 在 2 7孕 周 之 间 的胎 膜 破 裂 孕 83
4 10 280
[ 要】目的 观察 胎膜早破合并早产 的现象 , 摘 研究分析其原 因 , 并探讨这 种现象对母婴 的影响 , 以及相关 的治疗 是否具有科
学性 、 可推 广性 。 方 法 这 次 研究 选 取 该 院 2 1 0 1年 1 月一 2 1 O 2年 3月 的 2 4例 患 者 ( 取 的所 有 胎 膜 早 破 合 并 早 产 的孕 妇 8 选
胎 儿 心 跳 。 B超 检 测 胎 儿 大 小 、 儿 胎 位 和孕 妇 的羊 水 量 。 A 用 胎 ①

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病因及妊娠结局的分析

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病因及妊娠结局的分析

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产妇的病因及妊娠结局的分析引言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一种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严重影响母婴健康。

早产和胎膜早破都是妊娠期并发症,如果两者同时出现,将给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大的挑战。

通过对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现象的发生机制,并对临床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方法我们收集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某医院产科就诊的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的临床资料。

对患者的年龄、孕周、妊娠次数、既往妊娠史、高危因素、合并疾病等进行了详细记录。

对患者的孕期并发症、分娩情况以及围产医学指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妊娠结局进行了评估。

结果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孕妇中,平均年龄为30.5岁,孕周为29-36周不等,其中初产妇17例,多次妊娠者(1-3次)65例,多胎孕妇10例。

合并子宫畸形、妊高症、糖尿病、感染等高危因素者共占35.9%。

孕期并发症主要为胎膜早破引起的羊水过少,占60.9%;子宫收缩不全引起宫缩惧怕症占27.2%。

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占63.0%。

对孕妇进行产前处理和围产医学保障,确保了妊娠结局良好。

92例患者中,早产儿产生率为60.9%,新生儿死亡率为4.3%,孕产妇死亡率为0。

讨论通过对92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病因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高龄孕妇、多次妊娠、多胎以及存在高危因素的孕妇更容易出现此并发症。

而胎膜早破引起的羊水过少和子宫收缩不全是主要的孕期并发症。

在分娩方式上,剖宫产更为安全,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母婴健康。

合理的产前处理和围产医学保障对保障妊娠结局至关重要。

最终的妊娠结局反映出了这种综合管理的效果,早产儿产生率和新生儿死亡率较高,反映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孕妇的临床特点,妊产妇死亡率为0说明了及时的干预和护理对于保障孕妇的健康至关重要。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8例临床分析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8例临床分析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18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对母儿的危害及防治。

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PPROM的发生原因及对母婴的影响。

结果:胎位不正(臀位和横位)、双胎、早产流产史、阴道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占据PPROM病因的前5位。

结论: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恰当处理PPROM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

关键词胎膜早破早产妊娠结局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是产科威胁母婴健康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2.0~3.5%[1],是造成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临床上处理比较棘手。

现将近5年收治118例PPROM的诊治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6年6月~2011年6月收治PPROM患者118例,同期住院分娩6346例占分娩总数的1.86%,年龄22~40岁,平均26.68岁;双胎13例,单胎105例;经产妇13例,初产妇98例;入院孕周28~33+6周41例,孕31~35+6周46例,孕36~36+6周31例。

诊断标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PPROM)是指孕满28周而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的病例。

分组回顾性分析118例PPROM发生因素及对母婴的影响,将早产分为28~33+6周,34~35+6周、36~36+6周3组。

保胎治疗方法:确诊入院后,按照胎膜早破常规护理,孕周<36周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1次/日,共3次。

破水时间>12小时,选用FOA分类为B类的抗生素(氨苄西林或红霉素)静滴。

宫口开大<2cm,用硫酸镁保胎治疗,宫口开大2~3cm,用盐酸利托君保胎治疗。

硫酸镁的用法为硫酸镁5.0g溶于5%葡萄糖溶液100ml中静滴,30分钟滴完,以后1.0~1.5g/小时,滴速至宫缩<6次/小时,24小时总量不超过30g。

利托君用法:盐酸利托君150ml溶于5%葡萄糖液500ml中,开始50μg/分滴速,每30分钟增加50μg/分,至宫缩被抑制,最大给药浓度不超过300μg/分,宫缩抑制后改为口服,10mg每4~6小时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28例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原因、处理、预防。
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住院28例孕28-36+6周
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孕28-34+6周及孕35-36+6
周新生儿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孕35-36+6周新生儿并发症比孕
28-34+6周新生儿并发症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随孕周延长新生儿并发症减少,可采用宫缩抑制剂、抗生素等延长孕
周,用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减少新生儿并发症,预防早产合并胎膜
早破。
【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
早产是围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降低围生儿发病
率和病死率,必须降低早产的发生率。而胎膜早破是早产的首要原因,
所以如何恰当地处理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本
文对28例早产合并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就其相关问题予以
讨论总结。
1资料与方法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1.1一般资料2003年1月至2005年3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共936
例,其中胎膜早破的95例。妊娠28-36“周胎膜早破者28例,占住
院分娩总数的3.0%,占整个胎膜早破(PROM)的29:5%。平均孕
周34+2周,平均年龄25.5岁(20-39岁),初产妇22例,经产妇6
例。单胎27例,双胎1例,新生儿共29例,新生儿死亡2例,胎
死宫内1例,共存活新生儿26例。
1.2诊断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是指发生在妊娠28-37周内的胎膜
破裂且最终为早产者。
1.3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
2.1胎膜早破的原因
2.2新生儿结局本组资料中28-34+6孕周13例,其中1例胎死
宫内未发现明显原因,1例双胎新生儿死亡(肺发育不成熟)。共存活
新生儿11例,新生儿发生各种并发症者6例,占54.5%。孕35-36+6
周15例,新生儿15例,发生各种并发症者4例,占26.7%。两者
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
3讨论
3.1胎膜早破的原因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子宫内压的增加,
如双胎、羊水过多、胎位异常等机械性因素已被人们所熟知,但胎膜
结构异常、细菌感染也是引起胎膜早破的重要因素。本文胎膜早破的
原因以流产和引产史10例(35.7%)占首位,其次是不明原因7例
(25%),臀位5例(17.9%)。所以为使胎膜早破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低,要针对其病因做好预防。
3.2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处理胎膜早破引起早产的发生率约占
早产病例的40%。据调查,早产及低体重儿是围生儿发生脑瘫的重
要因素,所以要积极延长孕周,降低早产儿并发症。
3.2.1使用宫缩抑制剂延长孕周一般胎膜早破孕妇有70-80%于
胎膜破裂后48h内分娩,抑制宫缩的目的是延迟分娩,特别是在孕
周较小的孕妇,如能抑制宫缩达48h,可使糖皮质激素促使胎肺成熟
发挥最大的效能。对于35孕周合并胎膜破裂,予保胎至孕35周后
分娩,新生儿出生后情况较好,发生各种并发症机会较少。宫缩抑制
剂可用硫酸镁及B-肾上腺素能受体兴奋剂,如硫酸舒喘灵等。
3.2.2促胎肺成熟-皮质激素的应用有研究指出,孕34周内的早
产儿中,未使用激素者RDS发生率57%,24h以上用药组发生率降
至17%。而孕34周以上早产儿用药与未用药无显著性差异。故孕
34周以上或有胎肺成熟的证据,皮质激素需慎用。总的来说,对胎
膜早破患者产前应用皮质激素虽有增加母亲产后受感染的危险,却可
以明显降低新生儿RDS与新生儿脑室出血(IVH)的发生率,尤其与抗
生素联合应用,可提高其存活率,值得临床推广。
3.2.3抗生素的应用据报道[1]早产伴有绒毛膜羊膜炎者发生脑
瘫的危险度增加2倍,比足月分娩危险度增加4倍。对于确诊羊膜腔
感染者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其中大部分为亚临床感染,不
易作出早期诊断往往延误治疗的时机。多数学者认为,对胎膜早破患
者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抗生素,不但能防止生殖道感染的扩散,而且
DOC格式论文,方便您的复制修改删减
能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故抗生素的应用是必要的。

3.2.4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分娩时机的选择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围
生儿死亡率高,且破膜时间越长其危险性越大,保胎时间越长,母胎
并发症越多。因此,何时终止妊娠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关键。本组有
1例34孕周新生儿出现RDS,而35-36+6周无1例出现RDS,而
RDS又是早产儿的严重并发症,故对于孕周35周尽可能保守治疗至
35周终止妊娠。若超过35周有感染存在,随时终止妊娠。
3.3早产合并胎膜早破的预防要重视孕期卫生保健指导,定期
产前检查,注意对生殖道感染的筛查,对于有妊娠合并感染的孕妇要
及时治疗。对高危人群,如早产、引产史、生殖道畸形等孕妇做好产
前保健及妊娠知识教育,针对病因及早治疗。妊娠晚期禁止性生活,
避免过多的阴道检查及重体力劳动,预防外伤,纠正异常胎位,均有
利于减少胎膜早破及早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建平,王彦林,徐玉苑.胎膜早破合并早产110例妊娠结局
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0):627.
[2]简艳红,等.早产合并胎膜早破134例新生儿预后分析。中国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11):685-686.
[3]赵欣.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1):
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