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探针

合集下载

金属材料的英文词汇

金属材料的英文词汇

加热炉 heating furnace, reheating furnace火焰炉 flame furnace↓环形炉 circular rotating furnace↓退火炉 annealing furnace, annealer↓↓真空退火炉 vacuum annealing furnace连续酸洗机组 pickle line↓ processor:带钢不间断地通过几个酸性槽进行酸性。

轧辊 roll↓挤压辊 extrusion roll↓辊道↓ roll table延伸辊道 extension roller table↓芯棒 mandrel↓卫板 guard↓导板 guide↓带卷箱 coil box↓活套 loop↓2.1.3 组织性能与测试穿晶断裂↓ transgranular fracture:穿过多晶体材料的晶体内部发生的断裂。

晶间断裂 intergranular↓ fracture:沿着晶粒界间发生的断裂。

解理断裂 cleavage fracture:沿着给定的晶面—解理面发生的断裂(是穿晶断裂的方式之一)。

↓剪切断裂 shear fracture:沿着最大剪应力的作用面发生的断裂。

↓疲劳断裂 fatigue↓ fracture:在低于材料的屈服强度的反复或交变应力作用下发生的断裂。

延迟断裂 delayed↓ fracture:金属遭受本不足以直接引起断裂的静应力但经过一段时间却发生了断裂。

断口 fracture↓ surface:金属件的断裂面或破裂面。

断口形貌学 fractography↓杯锥断口 cup cone↓fracture:圆柱形拉伸试件于延性断裂(韧性断裂)后,一侧的断口呈杯状,另一侧的断口呈锥状,两者合称杯锥断口。

丝状断口 silky↓ fracture:表面光滑、有丝绸光泽的极细晶粒断口。

纤维状断口 fibrous↓ fracture:金属或合金的延性足够大,在断裂前晶粒被拉长了从而总体看上去象许多纤维的断口。

聚焦离子束快速制备锆合金三维原子探针样品

聚焦离子束快速制备锆合金三维原子探针样品

聚焦离子束快速制备锆合金三维原子探针样品梁雪;韩洪秀;黄娇;李慧;李强【摘要】利用聚焦离子束快速精确的定位加工了锆合金的三维原子探针样品,通过合理控制加工束流和时间,制备出的针尖样品满足了三维原子探针观察样品的要求.利用三维原子探针从该样品上采集到了8 000多万的原子信息.聚焦离子束可实现三维原子探针样品的快速,便捷,高效制备.【期刊名称】《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年(卷),期】2018(037)008【总页数】3页(P34-36)【关键词】聚焦离子束;针尖样品;三维原子探针;锆合金【作者】梁雪;韩洪秀;黄娇;李慧;李强【作者单位】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微结构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44;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微结构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44;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微结构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44;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微结构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44;上海大学材料研究所微结构重点实验室,上海20044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31.20 引言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核电事业,作为堆芯结构材料的锆合金,是保证核反应堆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进行锆合金的开发工作,Zr-2、Zr-4、Zr-1Nb( E110)[1] 、E635[2]、Zirlo[3]等新的锆合金材料陆续投入商业应用。

我国现役核电机组堆芯结构所使用的锆合金绝大多数依靠进口,开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锆合金已成为我国核电技术发展的迫切需要。

开发锆合金的主要方法是在已经商用的锆合金的基础上调整合金成分或者添加新的合金元素。

合金元素在α-Zr中的固溶含量很低,固溶含量比较大的Nb在α-Zr 中也不足1%(质量百分比)[4-5],而固溶含量比较低的Fe和Cr仅有几十μg/g[6-7]。

锆合金中合金元素的微量变化对锆合金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非常显著,而常规的能谱等检测手段很难分辨出锆合金基体中合金元素的微量变化。

三维原子探针通过在样品上施加一个强电压脉冲或者激光脉冲,将其表面原子逐一变成离子而移走,是一种具有原子级空间分辨率的测量和分析方法[8-11]。

固体材料中的原子扩散

固体材料中的原子扩散

原子扩散的模拟计算
06
方法
分子动力学模拟
通过模拟原子在固体 材料中的运动轨迹, 分析原子扩散行为。
可用于研究不同材料 和温度下的扩散行为。
考虑原子间的相互作 用力和温度对扩散的 影响。
蒙特卡洛模拟
基于概率统计方法模拟原子在 固体材料中的扩散过程。
考虑原子间的碰撞和能量交换, 模拟原子在固体材料中的随机 运动。
一。
扩散过程是自发的,由物质的浓 度梯度或热力学涨落所驱动。
原子扩散的分类
按扩散驱动力分类
浓度梯度扩散、应力梯度扩散、 温度梯度扩散等。
按扩散路径分类
表面扩散、体扩散、晶界扩散等。
按扩散机制分类
热激活扩散、间隙扩散、填充机制 扩散等。
原子扩散的物理机制
原子在固体晶格中的迁移
01
原子在固体晶格中的迁移需要克服晶格的势垒,通过晶格振动
传递能量,使原子从一个位置跃迁到另一个位置。
原子通过表面或晶界的迁移
02
原子可以通过表面或晶界的迁移,通过吸附、脱附或跳跃的方
式进行扩散。
间隙扩散和填充机制扩散
03
间隙扩散是指原子在固体的晶格间隙中迁移,填充机制扩散是
指原子通过填充到晶体结构中的空位或位错中进行迁移。
扩散机制
02
热激活扩散
01
02
材料类型与结构
材料类型和结构对原子扩散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晶格类型、晶 格常数、晶体缺陷等方面。不同材料中原子扩散的难易程度 不同,这与其晶体结构和晶格振动模式有关。
一般来说,金属材料中的原子扩散比陶瓷材料更容易进行, 因为金属材料通常具有更加灵活的晶格结构和较少的晶体缺 陷。
晶体缺陷
晶体缺陷如空位、间隙原子、针显微技术(APT)

apt杂质元素含量检测方法

apt杂质元素含量检测方法

apt杂质元素含量检测方法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在材料制备和加工过程中,杂质元素的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材料的性能和品质。

因此,准确、快速地检测杂质元素的含量成为了科研和工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apt杂质元素含量检测方法。

一、背景介绍杂质元素是指在材料中存在的非目标元素,它们可能是由于原材料的污染、生产过程中的不完全反应或者外界环境的污染等原因引入的。

杂质元素的含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材料的性能和品质,因此需要进行准确的检测和控制。

二、apt杂质元素含量检测方法apt(Atomic Probe Tomography)是一种基于原子探针的三维成像技术,它可以实现对材料中杂质元素的原子级别检测。

apt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原子探针对材料进行扫描,通过探针与材料原子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杂质元素的信息。

apt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非破坏性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杂质元素含量的检测。

apt杂质元素含量检测方法的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首先需要将待检测的材料样品制备成适合apt检测的形式,通常是通过电子束或离子束磨薄样品,使其达到所需的厚度。

2. apt扫描:将制备好的样品放入apt仪器中,进行扫描。

apt仪器会发射出原子探针,并与样品表面的原子发生相互作用。

通过探针与样品原子的相互作用,可以获取到杂质元素的位置和含量信息。

3. 数据分析:获取到的apt数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

通常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重建和处理,得到杂质元素的三维分布图和含量分布图。

4. 结果解读:根据分析得到的数据,可以对杂质元素的含量进行解读和评估。

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含量差异,评估杂质元素的来源和分布规律。

三、优缺点分析apt杂质元素含量检测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高分辨率:apt技术可以实现对杂质元素的原子级别检测,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以准确地获取杂质元素的位置和含量信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三维原子探针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三维原子探针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2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3年 科研热词 硬度峰值 硬度 微合金钢 富cu相 回火 合金碳化物 偏聚 三维原子探针 hrtem 3dap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过饱和固溶 稀土钪 磁控溅射 碳化物 电化学腐蚀行为 时效析出 微合金化 回火温度 低温冲击韧性 三维原子探针 fe-cr-ni-mo al-cu合金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013年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序号 析出相 2 1 时效硬化 2 2 位置关系 2 3 10ni3mncual钢 2 4 钨探针 1 5 维原子探针 1 6 扫描探针显微镜 1 7 定位控制 1 8 三维原子探针 1 9 three dimensional atom probe, 1 10ni3mncua1 steel, 10 aging hardening,precipi pvdf振动梁 1
科研热词 三维原子探针 碳化物 回火 钼 金属材料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能量损失谱 耐热不锈钢 第二相强化 硬度 扫描探针电子能谱 微合金钢 微合金化钢 富cu相 两级时效 三维原子探针(3dap) super304h cu 6082al-mg-si合金
推荐指数 3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科研热词 三维原子探针(3dap) 超低碳烘烤硬化钢 自旋 第二相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力显微镜 晶界 扫描力显微术 微合金钢 屈服平台 固溶元素分布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 内耗 偏聚 临界转换半径 tem dsc 690合金 6082铝合金 3dap

FIB介绍

FIB介绍

设备功能——SEM
SE2
形貌衬度
INLENCE 高倍精细结构 ESB 元素组成
放大率:12×~ 1000,000×;分辨率1.0nm @ 15kV
SEM 应用举例:不导电样品(CC功能) 不导电样品扫描照片( CC功能)
使用CC前
使用CC后
设备功能——FIB
纳米线沉积;纳米器件组装 样品微观刻蚀 材料微观截面截取与观察 SEM在线观察下制备TEM样品 3DAP样品的制备 样品微观组织形貌3D重构
该图片摘自上海大学微结构研究重点实验室 三维原子探针(3DAP)介绍
什么是3DAP
3DAP——三维原子探针
• 在样品尖端叠加脉冲电压使原子电离并蒸 发,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定离子的质量P电 荷比来确定该离子的种类,用位置敏感探头 确定原子的位置.

对不同元素的原子逐个进行分析 纳米空间中不同元素原子的分布图形
FIB终减薄样品
TEM整体形貌
Austete
2 nm
Austenite
高分辨透射形貌: G相与基体保持共格
铁素体内发生调幅分 解并析出G相
相界的形貌: 铁素体内有大量析出
上述研究成果发表在2013年第1期的《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上
应用探索:一 3D 成像 样品制备
5 4
2
应用探索:一 3D 成像 图像获取
5 4
2
应用探索:一 3D 成像 图像获取
5 4
2
应用探索:一 3D 成像 样品制备
5 4
2
报告内容
FIB设备功能和基础应用 3DAP样品的制备 3D 形貌样品的制备与构建
3D元素成像和3D EBSD 初探

耐磨技术介绍

耐磨技术介绍

• 目前,全世界已有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和科研院所 利用Thermo-Calc软件系统开发新材料,建立和完 善材料设计的数据库。例如 ,Sandvik钢铁公司在 开发其新型双相钢SAF2304和SAF2507时,通过软 件计算优化新钢种的化学成分,使铁素体和奥氏体 的量基本相同,将脆性相a形成的趋势降到最小; Jansson等人在设计新型高性能轴承钢时,利用软 件计算,得到了Fe-4Cr-4Mo-2V-4.5Ni-2.5Co的 等温截面图,发现对于0.11%C的合金,奥氏体化 温度必须高于1090℃ 才能溶解所有的MC型碳化物 ,从而为制定正确的工艺路线提供了依据;T. Yamashita等人在研制含N高强度薄板钢时,发现利 用软件计算可以预测A1N的析出行为,从而可以确 定在冷却过程中阻止N再次析出的条件;
2.3试验结果 图1(a)试样在800℃保温10分钟时所获得的Cr 和C原子的三维分布图像,两个集群中含有丰富的 Cr和C对应M23C6碳化物,图1 (B)显示在选定内 域的原子分布图。选定区域 大小为4 nm×6 nm×18 nm, 在选定区域内得到图2为浓 度分布曲线。
图1 为试样在800◦C 时保温10分钟所获得的三维元素分布图像 (a)铬和碳原子在体积为13nm×13.5nm×102nm 区域内的 分布图像 (b)选定区域内的元素分布图像
一、介绍
• 时效处理中合金碳化物的演变极大地影响钢的综合性能。虽然 我们已有形核、长大和粗化的经典理论,但由于受限于计算与 分析技术,对沉淀的预测并不能令人满意。据报道,在最近几 年,早期的析出行为可被三维原子探针技术侦查出。此外,新 一代相图计算软件——PANDAT能够模拟热处理阶段析出动力 学的模式。2个内置的动力学模式:KWN和快速计算,可以用 来模拟共同析出过程的各种形态以及形核、长大和粗化。TCPRISMA软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型,旨在模拟多组分系统中 的析出行为,它会将交叉扩散和过度饱和都计算在内。 • 人们为研究碳化铬的生长和粗化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却没有对 于碳化铬析出早期阶段预测的相关报道。本实验的目的是将 pandat(8.0版本)和Thermo-Calc(P版)软件结合起来,利 用实验和模拟的三维原子探针技术探讨多组分铁基合金中 M23C6碳化物的成核和长大性。

虚拟原子探针随机采样法用于氨基酸结构描述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虚拟原子探针随机采样法用于氨基酸结构描述及其构效关系研究
摘要 考虑 药物与蛋 白质受体 的 3类 非键作 用模式 , 用 8类虚 拟原子探 针和 Mot C r 利 ne al o随机采样技 术 ,
得到 了一套新 的氨基 酸侧链表面静 电、 体及 疏水势能场 ( SP ) 数.在此基础上对 苦味二肽和血管舒缓 立 A SF 参 激五肽进行 了结构表 征和 Q A S R研究 , 所建模 型复相关系数 和 留一法交 互检 验复相 关 系数 Q 分 别为 。 0 8 5 , .5 .4 7 0 8 1和 0 7 8 , . 9 2 . 6 8 0 7 5 ,同时分析 了肽链不同位置上氨基酸 侧链 对活性 的影 响 。 取得较好 的结果 . 关键词 虚拟原子探针 ; 分子表 面随机采样 法 ;氨基 酸侧 链表 面 势能场 描述 子 ;苦 味二 肽 ;血管舒 缓激 五 0 5 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 5 -7 0 2 0 )716 -4 2 1 9 (0 7 0 —2 30 0
择虚拟的原子探针.考虑到在不同基 团或区域中 , 同杂化状态的原子对活性贡献表 现出一定差异 , 不
最终 确定 了 8个 探 针原 子 , H() C s , ( ) N( , s ,0( , s 和 S ) 即 s , (p ) C , s ) N( ) p p s ) 0( ) p p ( .同
在其直接接触表面 , 以 3 并 种非键因素( 静电场 、 立体场和疏水场 ) 相互作用 , 因此 , 本文选择了 8类 虚 拟原 子探 针 ,以 Mot C r ne al l。 经 能 量 与 几 何 优化 的 氨基 酸分 子 表 面进 行 大 规 模 的随 机 采样 。 o法 l在 。 计算了 2 种天然氨基酸侧链残基表面的静 电、 0 立体和疏水 3 类势能作用的大小 , 得到了一组新的氨基 酸残基侧链表面势场( mn c d hi S r c Pt tl id A S F 信息参数 , A i A i S e a u ae o n aFe , SP ) o d i C n f e i l 并用于苦味二肽 和血管舒缓激五肽等体系 Q A S R研究 , 取得了较好 的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不同,但他们在沉积生长时都是沿着同一个晶体学方向〈111〉生长, 这对提高薄膜的性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看出,研究多层膜材料显微 组织与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三维原子探针是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2015-4-1
图(7) a)Ni, Co和Cu原子在多层膜中的三维分布图(体积为~20nm×~ 2015-4-1 20nm×~35nm ), b)所选区域两层膜之间的剖面图
效10h后,用三维原子探针获得的分析结果, 相平行于(111)面而
相平行于(100)面。图(6)b和图(6)c是对应于图(6)a中b、c直
线处的 相和 相断面中Cu、Mg、Ag原子的浓度分布,可以看出Mg
和Ag原子聚集在 相/基体界面上, 相生长时Mg和Ag原子必须先要 向基体中扩散,所以 相热稳定性好,不易长大。
103 - 104 倍电子,信 号可放大
图(2) 三维原子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三维原子探针大约是在1995年才推向市场的新型分析仪器,是在
原子探针的基础上发展的:在原子探针样品尖端叠加脉冲电压使原子
m t2 电离并蒸发,用飞行时间质谱仪测定离子的质量/电荷( 2eU 2 ) n s
比来确定该离子的种类,用位置敏感探头确定原子的位置(见上图)。
m 2e 2 (Udc Up )( t ) 2 n D
(2)
2015-4-1
9
当准确测出离子飞行时间t时,根据公式(2)可计算出离子 的质量电荷比,从而鉴别出是什么元素,达到原子分辨水 =1和 =0时,式(2)则 平的化学成分分析的目的。当取 成为
m 2e 2 (Udc Up )t 2 n D
图(1)带有离子反射型能量补偿装置的常规AP
•首先,在低于Ee的成像条件下获得样品表面的场离子图像, 通过调节样品的位向,使欲分析的某一原子像点对准荧光屏 的小孔,它可以是偏析的溶质原子或细小的沉淀物相等等。
当在样品上施加高于蒸发场的脉冲电压时,该原子将产生场
蒸发。此时电离的原子从样品表面剥落,但只有穿过小孔的 离子才能进入质谱仪被分析。这些离子的质荷比m/n可利用 飞行时间质谱仪来测出离子飞行时间求得。
图(3)有序FeAl合金中硼原子在刃型位错附近的Cottrell气团
图(3)是利用三维原子探针对FeAl有序合金的分析结果。含有 0.04at.%B元素的B原子在FeAl有序合金位错附近偏聚也会形成Cottrell 气团FeAl(40at%Al)合金,有序化后是B2结构,晶体的(100)面是超点阵 面,Fe和Al原子相互交替占据该面。图中只给出垂直于刃型位错线截 面上的一层Al原子,可以分辨出Al原子排列构成的原子面,面间距约 为0.29nm,从前面自左而右数至第21个原子面,然后从这个原子面后 端自右向左数至原来开始的的那个原子面,共有22个原子面,这说明 图中存在一个自上而下的刃型位错,刃型位错的示意图画在图的左上 方。B原子围绕着刃型位错成细圆柱状分布,即Cottrell气团,每一个 点表示测量得到的一个B原子。
2015-4-1
Up ,针 U dc ,脉冲高压为 若在针尖样品上施加的直流高电压为 尖到检测其距离为D(通常长达1~2m),离子的价数为n, 质量为m,则离子的能量和飞行速度v有如下关系
1 mv 2 ne (Ucd Up ) 2
(1)
式中, 是脉冲因素。由于 v D /(t ) ,t是离子飞行时间, 是延迟常数,则由(1)式可得离子的质量电荷比为
2015-4-1
3、铝合金中弥散相的析出过程
淬火固溶处理,然后时效沉淀强化是增加Al合金强度和硬度的有效方法。 Al-Cu合金是一种典型的代表,添加微量Mg和Ag元素后,除了(CuAl2)
沉淀相外,还出现了一种相。图(5)是Al-1.7Cu-0.3Mg-0.2Ag合金经过固
溶时效处理后(190℃-8h)的TEM明场像,显示有片状的相,与211痕 迹一致的薄片是在111面上的相,与[011]痕迹一致的薄片是在(001)
子。所以,当一个处于台阶边缘的原子被蒸发后,与它挨着的一个或
几个原子将突出于表面,并随后逐个地被蒸发;据此,场致蒸发可以 用来对样品进行剥层分析,显示原子排列的三维结构。
2015-4-1
在场离子显微镜中,如果场强超过某一临界值,将发生场致 蒸发,即样品尖端处的原子以正离子形式被蒸发,并在电 场的作用下射向荧光屏。Ee叫做临界场致蒸发场强,某些 金属的蒸发场强Ee如表1所示。
表1 某些金属的蒸发场强 金 属 Ee (MV/cm) 难熔金属 400~500 过渡族金属 300~400 Sn 220 Al 160
第一台原子探针也是由E.W.Mü ller等人在1968年制造出来的, 它可以用来鉴定样品表面单个原子的元素类别,其工作原 理如图(1)所示。
2015-4-1
6
2015-4-1
子在晶界上偏聚的情况,三维原子探针是最合适的方法,前提是在试样 的针尖上存在晶界。图(4)是三维原子探针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B原子
偏聚在晶界上,并延伸到晶界两侧1~1.5nm处。B元素在晶界上的浓度是
添加含量的250倍,在结晶的初期,P元素不发生明显的晶界偏聚。
2015-4-1
图(4) B、C、P原子在深冲钢板晶界(GB)附近的三维分布图及其在晶 界附近的浓度分布
END THANK YOU
原子探针(Atom Probe)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制作者:王蕾
2015-4-1
场致蒸发的另一应用是所谓“原子探针”,
可以用来鉴定样品表面单个原子的元素类别。它
是一台场离子显微镜与一台质谱仪的组合。
首先,在低于Ee的成像条件下获得样品表面
的场离子图像。
通过观察窗监视样品位向的调节,使欲分析
的某一原子像点对准荧光屏的小孔,它可以是偏 析的溶质原子或细小沉淀物相等。
(3)
Up 以kV为单位,t以s ,D以m为单位,则公 如果取 U dc 、 式(3)变成原子探针中常用的计算质荷比公式
m 0.193 2 (Udc Up )t 2 n D
2015-4-1
(4)
三维原子探针
•图(1)为带有离子反射型能量补偿装置的常规(一维)AP,离子穿过
荧光屏的探测小孔经过能量补偿后改变飞行方向到达探测器。仪器测定
离子从试样到探测器的飞行时间,计算其质荷比,从而推断其种类。但 常规AP只能确定探测到的从试样最表层蒸发而来的离子,但无法确定该
离子原来在表面层上的位置。当第一层蒸发后,记录第二层(现为第一
层)蒸发出来的离子。因此,常规AP只能确定离子沿深度方向的z坐标, 精确到一个原子面间距的距离,但失去了离子在表面层位置(x,y)坐标
备,在硅的基片上交互沉积不同元素组成的薄层,每层薄膜的成分和厚
度是:Ni-20Fe(5nm)/Co-10Fe(4nm)/Cu(3nm)/Co-10Fe(4nm)。从图(7)a 可以看出各层界面的粗糙度、界面处不同原子之间的扩散混合情况。从
图(7)b可以分辨出一层一层的原子面,并且可以看出虽然每一层的成
2015-4-1
图(6) Al-1.7Cu-0.3Mg-0.2Ag合金在180oC-10h时效后用三维原子 2015-4-1 探针分析获得的结果
4、多层膜材料界面的分析
•多层薄膜材料是一种具有巨磁阻现象的功能薄膜材料,用作数据的存储

和记录,通过多种不同元素交替沉积而成。图(7)是用三维原子探针
分析Ni、Co和Cu原子在多层薄膜中的分布结果,它的针尖状样品是用聚 焦离子束的方法制备的。薄膜是在高真空环境中采用溅射沉积的方法制
的信息。
•为能测得蒸发离子的坐标(x.y),Blavette等设计了三维原子探针 (3DAP)如图(2)所示。
2015-4-1
微通道板
三维原子探针的关 键问题在于探测器 的设计和制造. 当 触发信号(脉冲电压 )施加到样品上,原 子从样品尖端表面 蒸发,成为离子飞出 并击中由微通道板 制成的探测器. 微 通道板是一种将离 子象增强为电子象 的“板”,由许多< 45μm玻璃毛细管 组成的电子倍增器, 入射离子进入毛细 管后激发产生二次
2、B元素在深冲钢板晶界上的偏聚
•超低碳的IF深冲钢板是汽车制造工业中的一种重要原材料。降低C元素
和N元素可以提高钢板的成型性能,但会降低晶界的的结合力,在经受
深冲变形时会造成晶间的脆性断裂,而添加微量B元素是一种补救的办 法,且不影响成型性能。用示踪原子和俄歇电子谱方法研究的结果表明,
B原子在再结晶初期就会偏聚在晶界上,起到强化晶界的作用。研究B原
面上的 相。 相热稳定性好,不易聚集长大,有利于提高合金的高温强
度。用三维原子探针研究这种Al合金在淬火时效时相和相的形成过程, 可揭示相热稳定性好的原因。
图(5) Al-1.7Cu-0.3Mg0.2Ag合金经过固溶时效处理 后(190oC-8h)的TEM明场 象
2015-4-1
Al-1.9Cu-0.3Mg-0.2Ag合金样品固溶处理后在180℃时效15s,从三维 原子探针的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到形成了Mg-Ag富集的GP区,其中不
2015-4-1
当样品被加上一个高于蒸发场强的脉冲高压时,
该原子的离子可被蒸发而穿过小孔到达飞行管道的
终端而被高灵敏度的离子检测器所检测。
2015-4-1
1、基本原理
在场离子显微镜中,如果场强超过某一临界值,将发生场致蒸发,
即样品尖端处的原子以正离子形式被蒸发,进而被计算机所搜集。
由于表面上突出的原子具有较高的位能,总是比那些不处于台阶 边缘的原子更容易发生蒸发,它们也正是最有利于引起场致电离的原
它可以对不同元素的原子逐个进行分析,并给出纳米空间中不同元素
原子的三维分布图形,分辨率接近原子尺度,是目前最微观、且分析 精度较高的一种定量分析手段。
原子探针的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