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简介
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_车伍

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车 伍, 吕放放, 李俊奇, 李海燕, 王建龙(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44) 摘 要: 针对我国城市发展中传统的雨水处置方式与水资源、水循环系统、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简要地梳理了发达国家近20年来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些典型的雨洪管理理念和相关体系。
比较分析了这些体系的特点,总结了发达国家及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新的雨洪管理理念、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提出应通过系统研究尽快建立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城市相适应的现代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科技与管理体系,为构建科学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模式和良性的水循环系统提供新的支撑,为解决我国城市化过程中暴露的水资源、水环境和生态方面的严重问题少走弯路,降低快速城市化付出的环境和生态代价。
关键词: 雨洪管理; 雨洪控制与利用; 水环境; 水循环; 生态中图分类号:T U 9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602(2009)20-0012-06T y p i c a l S t o r m w a t e r a n d F l o o d M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 s i n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i e s a n dT h e i r I n s p i r a t i o nC H EWu , L VF a n g -f a n g , L I J u n -q i , L I H a i -y a n , WA N GJ i a n -l o n g(S c h o o l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E n e r g y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a n d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B e i j i n g 100044,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I nv i e wo f t h e s e r i o u s i s s u e s o f 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 w a y t o d i s p o s e s t o r m w a t e r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w a t e r c y c l e s y s t e m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i nt h e p r o c e s s o f u r b a n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C h i n a ,s o m e t y p i c a l s t o r m w a t e r a n d f l o o d m a n a g e m e n t c o n c e p t s a n d r e l a t e d s y s t e m s t h a t h a v e b e e n i m p r o v e d a n d d e v e l o p e d i n 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i e s i n r e c e n t y e a r s w e r e s o r t e do u t .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r e v e l a t i o no f t h e s e s y s t e m s w e r e c o m p a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T h e n e ws t o r m w a t e r a n d f l o o d m a n a g e m e n t c o n c e p t s f o r m e d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u r b a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d e v e l o p e d c o u n t r i e s a n d C h i n a a s w e l l a s t h e m a n a g e m e n t e x p e r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a c h i e v e m e n t s w e r es u m m e du p .T h r o u g hs y s t e m a t i cr e s e a r c h e s ,a ni n t e g r a t i v e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s y s t e mo f t h e m o d e r n u r b a n s t o r m w a t e r a n d f l o o d c o n t r o l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t h a t a d a p t s t o t h e r e s o u r c e -s a v i n g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f r i e n d l y c i t i e s s h o u l d b e e s t a b l i s h e d a s s o o n a s p o s s i b l e i n C h i n a ,i n 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a n e w s u p p o r t s y s t e mt o b u i l d a s c i e n t i f i c m o d e o f t h e u r b a n w a t e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r e n o v a t i o n a n d h e a l t h y w a t e r c y c l e ,t o a l l e v i a t e t h e s e r i o u s p r o b l e m s o f t h e w 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w a t e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a s p e c t s ,a n d t o r e d u c e t h e c o s t s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n d e c o l o g y i n r a p i d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 K e y w o r d s : s t o r m w a t e r a n d f l o o d m a n a g e m e n t ; s t o r m w a t e r a n d f l o o d c o n t r o l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 w a t e r e n v i r o n m e n t ; w a t e r c y c l e ; e c o l o g y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 A J 08B 04、2008B A J 08B 13-04)第25卷 第20期2009年10月 中国给水排水C H I N AWA T E R &W A S T E WA T E R V o l .25N o .20O c t .2009 一直以来,我国对待城市水循环系统中的关键要素“雨水”的态度基本上是把它当作一种“废水”而简单地“排放”,尽管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近10年来系统开展了雨洪控制利用的研究和工程应用,在技术与管理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但总体上我国城市的市政、水务及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建设与管理体系仍限于传统,偏重于防洪排涝控制和雨水的安全排放,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雨水径流非点源污染、暴雨和城市化双重作用引发严重的洪涝灾害、严重缺水和雨水资源的大量流失、地下水位下降、生物栖息地及多样性减少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墨尔本:雨洪管理世界领先

墨尔本:雨洪管理世界领先张弛【期刊名称】《河北水利》【年(卷),期】2015(000)010【总页数】1页(P30-30)【作者】张弛【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维多利亚州首府墨尔本是澳大利亚文化、商业、教育于一体的城市,在2011年、2012年和2013年连续3年的世界宜居城市评比中均摘得桂冠。
墨尔本地区城市绿化面积比率高达40%,以花园城市闻名。
和世界其他大城市一样,在城市发展中,墨尔本面临城市防洪、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挑战。
作为城市水环境管理尤其是现代雨洪管理领域的新举措,墨尔本倡导的水敏性城市设计和相关持续的前沿研究,使其逐渐成为城市雨洪管理领域的世界领军城市。
1.城市的雨洪管理问题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部分透水性能良好的自然土壤地表,被改造为硬化或水泥地面。
这会大大减少降雨向土壤的渗入,产生更多径流,导致雨洪径流量、洪峰流量和流速增加。
现有的雨洪排涝系统,如果之前没有充分规划,或未进行与新开发项目匹配升级,将没有充足能力安全排泄增加的雨洪流量。
这就增加了区域的暴雨洪涝风险,引发城市洪涝问题。
不透水的城市表面和传统的排水系统,将雨水径流直接迅速地排入河道,而非通过地下水缓慢排放或通过自然下垫面渗透。
这将导致维持天然水体及其生态系统的水文特性产生显著变化。
这些水流条件改变,会导致水质变坏、河势改变,受纳水体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也会退化。
雨洪(尤其是初期雨水)中的城市面源污染物,如由建设和交通等活动产生的泥沙颗粒及附着其上的重金属、有机物、垃圾及泄漏油污等污染物,进入河流后,将对下游的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不透水的硬化地面取代植被,减少了维持土壤湿度的雨水下渗,也减少了从地表蒸发到大气中的水分。
这将导致地下水入渗回补的减少,影响河道潜流的形成。
蒸发量减少可使气温增高,加剧城市热岛效应。
深受洪涝灾害困扰的城市,会投入不菲资金升级或建设排水基础设施,或通过硬化和裁直河道来提高过水能力,以此将雨水径流直接迅速地排离城市;而在面临城市水资源短缺时,城市投入大量资金,建设跨流域的引水工程或大型海水淡化厂。
国外雨洪管理经验

美国雨洪管理技术美国雨洪管理体系——LID,低冲击开发模式1、模拟自然的雨水管理过程模拟自然界雨水蒸发、渗透、径流过程,通过一系列容纳、溢流、分流以及渗透和排放系统的综合作用来对城市雨水进行模拟自然的雨水管理;2、建立雨水分流器是分流系统的第一个部分。
收集的雨水一部分排放到下游、一部分收集在水处理系统中;3、创造截留系统是分流系统的第二个部分。
创造若干个收集区域来对雨水径流截留(植物屋顶、生物容纳池、喷灌收集箱等);4、设计渗透和排放路径模拟自然界雨水渗透和排放过程,布局雨水排放路径,讲多余的雨水从容纳设施中留出,并分流成若干个渗透和排放部分;5、艺术设计把雨水管理每个过程作为城市景观(下沉花园、雨水花园、屋顶花园等),让市民体会和欣赏每个过程俄勒冈州波特兰市项目东方银行大厦俄勒冈州会议中心背景1、大型建筑、22253平方米屋顶2、持续九个月的大雨3、超负荷的旧城市下水管网结果1、增加雨洪下渗时间和数量2、减缓雨水对建筑外立面墙体冲刷3、景观艺术性、展示当地材料特色三大体系1、叠水体系一系列浅滩、小瀑布、串联水池构成每个水池有0.46米的高差整个体系长969米,宽1.8米2、石材体系水渠底部——青灰色石板水渠边缘——鹅卵石水渠墙面——玄武岩3、植物体系镶嵌于整个体系吸收污染物、防冲刷等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Ray and Maria Stata中心户外截留池1、下凹绿地2、截留来自左右两侧的屋顶雨水3、渗透、过滤、净化水质住宅小区设计(奥克兰)——基于LID技术德国雨洪管理技术主要技术系统1、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2、雨水屋顶花园利用系统3、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4、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1、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集雨面:以屋顶为主屋顶材料:瓦质屋面、水泥混凝土屋面系统利用:家庭、公共和工业等非饮用水(浇灌、冲厕、洗衣、冷却循环等中水系统)主要技术系统2、雨水屋顶花园利用系统削减城市暴雨径流量、控制非点源污染和美化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可作为雨水集蓄利用的预处理措施。
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介绍_一_相关法规及规划_车伍

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介绍(一)———相关法规及规划车 伍1 Frank Tian2 李俊奇1 张雅君1(1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2Auckland Council,Auckland 1142) 摘要 新西兰的现代雨洪管理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现代雨洪管理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很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作为新西兰在这一领域的领头羊———奥克兰在现代雨洪管理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从国家法律、大区政府的政策与规划、地方政府的地区规划、雨洪管理战略与规划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奥克兰雨洪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相关的法规及规划,以期能对我国的城市雨洪控制利用及其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关键词 现代雨洪管理 雨洪规划 城市内涝 立法 奥克兰Introduction to Auckland modern stormwater management(Ⅰ):relevant legislation and plansChe Wu1,Frank Tian2,Li Junqi 1,Zhang Yajun1(1.Joint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Rainwater System and Water Environment by Provinceand National Department,Beijing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2.Auckland Council,Auckland 1142,New Zealand)Abstract:New Zealand started its modern stormwater management from early 1980s.After 30years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a comprehensive stormwater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en formed.Some aspects of Auckland’s stormwater management have since become international best practice.Auckland,as the national leader in modern stormwater management,has obtained broadexperience.The authors intend to introduce Auckland’s stormwater management in the followingareas:legislation,planning,modelling,stormwater capital projects,relationship with keystakeholders,stormwater related information management,soft engineering,community basedsocial marketing,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It is intended to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China’spolicy making and practice in stormwater management.As part 1of a series of articles,this paperdescribes the relevant legislation,policy and planning tools in stormwater management.Keywords:Modern stormwater management;Stormwater plan;Urban flooding;Urbanlegislation;Aucklan1 背景介绍新西兰以其纯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闻名于世。
国际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剖析_车伍

基金项目: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2010ZX07320 - 002) ; “北京市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生态技术学 术创新团队”项目( PHR201106124)
·46·
www. watergasheat. com
车 伍,等: 国际现代雨洪管理体系的发展及剖析
第 30 卷 第 18 期
笔者掌握的资料显示,美国环保局已开始越来 越多地采用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2007 年 4 月,美 国环保局发布了“GI 意向声明”,此后又连续发布了 “2008GI 行动策略”及“2011GI 战略议程”,宣传和 推广 GI。但由于并未明确与 LID 的区别,其概念及 一些技术措施又和 LID 相似,极易混淆,甚至有人认 为 GI / GSI 就是 LID 的代名词,最先提出 GSI 的西雅 图公共事务局的官网上,也解释 GSI 是用于以 LID 为基础的雨水管理措施的专用名词。
发展至今,BMPs 已被许多国家借鉴和引用,且 其涵义已不局限于原有非点源污染的末端控制,控 制目标也延伸到水量、水质和生态等多方面[1]。例 如在 2008 年—2009 年年度,“国际 BMP 雨洪管理 数据库工程”将源头 LID 措施也纳入到 BMP 数据库 中。另外,北美一些地方 BMP 手册中甚至也有 LID - BMPs 的提法。由于 BMPs 的定义并不十分明确, 自其概念提出之后,其内涵和措施种类已有不少补 充,因此,现可泛指用于径流水质、水量控制的工程 性和非工程性措施。
关键词: 现代雨洪管理; 雨洪管理理念; 雨洪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 TU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 - 4602( 2014) 18 - 0045 - 07
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介绍 (一)——相关法规及规划

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介绍(一)——相关法规及规划车伍;Frank Tian;李俊奇;张雅君【期刊名称】《给水排水》【年(卷),期】2012(048)003【摘要】新西兰的现代雨洪管理经过3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现代雨洪管理体系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很多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作为新西兰在这一领域的领头羊——奥克兰在现代雨洪管理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作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从国家法律、大区政府的政策与规划、地方政府的地区规划、雨洪管理战略与规划等方面,着重介绍了奥克兰雨洪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相关的法规及规划,以期能对我国的城市雨洪控制利用及其管理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总页数】5页(P30-34)【作者】车伍;Frank Tian;李俊奇;张雅君【作者单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Auckland Council, Auckland 1142;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4【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雨洪管理理念的城市公园雨洪资源化利用规划 [J], 李玉明;王钰2.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简介(三)——工程实例 [J], 车伍;Frank Tian;张雅君;李俊奇3.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介绍(二)——模拟分析及综合管理 [J], 车伍;Frank Tian;张雅君;李俊奇4.城市功能与自然保护的有机融合——新西兰奥克兰市长湾公园的规划与管理启示[J], 蒋坚锋5.基于SWMM的宜良园艺博览园片区雨洪管理规划效果研究 [J], 熊凡轶;吴星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英澳3国雨水管理系统比较与启示

美英澳3国雨水管理系统比较与启示高嘉;王云才【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剧及城市不透水面积的增加,中国许多城市正面临较为严重的洪涝灾害以及水资源短缺问题.随着《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的发布,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被推上日程,如何合理利用雨水资源便显得尤为重要.英美澳3国雨水管理措施已基本完善并初见成效.文中介绍美英澳3国的雨水管理措施,分析雨水管理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产生的原因及地域性差异,例举部分雨水管理措施的应用条件.【期刊名称】《中国城市林业》【年(卷),期】2016(014)003【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雨水管理系统;工程措施;政策法规;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作者】高嘉;王云才【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 200092【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快速的城镇化导致了一系列城市生态、水资源短缺、污染以及城市社会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面临严峻的挑战[1-2]。
因此,充分利用水资源,建设生态城市,同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便显得尤为重要。
2015年1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以解决城市生态、水污染及短缺问题为导向,为中国雨水管理系统及可持续城市建设提供政策的支持和保障。
然而现阶段中国城市存在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制度法规建立不完善等问题,而西方国家雨水管理系统的建设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的水平。
本文分析对比美国的最佳雨水管理系统(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简称BMPs)和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简称LID),澳大利亚的水敏性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简称WSUD)以及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stainable Urban Drainage Systems,简称SUDS)的特点及应用条件,以期对我国雨水管理措施的完善及海绵城市的建立提供启示。
国外雨洪控制与管理体系概述

国外雨洪控制与管理体系概述作者:贾续来源:《职业时空》2013年第07期摘要: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对城市雨洪、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经过数十年研究和工程应用已逐渐形成系统的雨洪管理体系,代表性的有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和低影响开发(LI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
关键词:城市洪涝;雨水径流污染;城市雨洪控制与管理体系在我国城市雨水系统设计中一直坚持以排为主的设计理念,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中不透水面积大量增加,造成城市中地表径流量大幅增加、径流污染严重、城市防洪压力增大及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等问题,传统的城市雨水设计理念和方法已不能很好地解决城市雨洪问题。
发达国家采取的一些雨洪控制利用理念和技术措施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城市雨洪控制方面的发展,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城市洪涝等突出问题。
一、美国最佳管理措施(BMPs)体系最佳管理措施(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是由美国联邦水污染控制法及其后来的修正案中提出来的。
最初最佳管理措施的主要作用是控制非点源污染问题,而发展到现在,最佳管理措施强调利用综合措施解决水量、水质和生态等问题。
1.最佳管理措施的分类最佳管理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大类。
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雨水池(塘)、雨水湿地、渗透设施、生物滞留和过滤设施等;非工程性措施则主要指雨洪控制与管理有关的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2.最佳管理措施的管理目标最佳管理措施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城市雨洪峰流量及城市雨洪总量的控制,而总量控制主要的对象是年均径流量而非偶然的暴雨事件;(2)对径流污染物总量的控制;(3)对地下水回灌与接纳水体保护;(4)生态敏感性雨洪管理,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生态可持续的综合性措施,包括以生物、化学和物理的标准来确定最佳管理措施实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lood
sensitive area
洪涝敏感区
Overland flow path 地表径流路径
Road or similar 道路
100 year ARI flood plain
Stormwater Modelling 雨洪模拟
• A SW Modelling Office was established recently 新成立雨洪模拟办公室
地区层面 – 奥克兰联合规划、各类技术指南
Proposed Auckland Unitary Plan (PAUP)
奥克兰联合规划
• One Plan for all: SW management is only a small part. 多规合一
• Comprehensive and detailed plan (near 3,000 pages)。 非常详尽
• Soft Engineering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软工程和社区参与
•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运营与维护 • Challenges facing us 面临的挑战
Regulation 法规
1. Central Government – Resource Management Act 1991, combining more than 20 Acts, one Act for all
• 27,000 submissions received。 27,000反馈 • A lengthy process。 需多年努力 • Available in Internet。 对公众开放
Proposed Auckland Unitary Plan
奥克兰联合规划
• Water Sensitive Design replaced LID - source control。水敏感开发
❖ Drivers – (A) Aucklander’s strong desire for protecting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环保 期望. (B) Legislative requirements 立法要求 . (C) Maori culture 毛利文化
The Stormwater Network 雨水系统
• Two SW management areas。 两类雨洪管理区 • “Existing user right” is not an excuse anymore • Diffeand
brownfield developments 不一刀切 • Detailed policy and requirements on flood
• 6,500 km pipe network 6500公里管网 • Nearly 1,000 stormwater treatment
ponds, wetlands, rain gardens, devices… 近千雨洪管理设施 • $5.6 billion value 56亿资产 • 20,000 km streams & open channels, many overland flow paths 20,000公里河 溪和很多地表径流途径
From Regulation to Maintenance 从法规到运营维护 --
An Introduction to Auckland’s Modern Stormwater Management
奥克兰现代雨洪管理简介
Vision – Making Auckland the world’s most livable city 目标 – 把奥克兰打造成世界最宜居城市
Auckland’s practice 奥克兰的实践
• Regulation – 法规 • Planning – WSD 规划:水敏感开发 • Modelling –模拟 • Stormwat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雨洪信息管理
• Cooperation among Key Stakeholders 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
Background 背景信息
❖ NZ’s “modern” SW management from 1980s, but catching up quickly – 新西兰现 代雨洪管理始于80年代
❖ Auckland’s SW management – a national leader – 奥克兰雨洪管理国内领先
政府层面 – 资源管理法, 多规合一
2. Regional level – (A)Proposed Auckland Unitary Plan – replaced several previous plans, one Plan for all (B) Technical publications – Many detailed guidelines
increase of rainfall intensity (b) sea level rise 考虑未来 气候变化 • Asset Management Plan – Long Term Financial Forecast: Capex and Opex 雨洪资产管理计划 • Modelling and Integrated CMP 模拟和综合流域管理计划 • Combined Network Consent 综合管网许可证
Flood prone area 洪泛区
Stormwater Planning 雨洪规划
No National Stormwater Management Strategy
• Auckland Unitary Plan:major tool 联合规划: 主要手段 • Consideration of Climates Change – (a) possi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