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危机的现状及成因

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危机的现状及成因
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危机的现状及成因

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危机的现状及成因

摘要:当欧洲债务危机开始向金融业蔓延、美国债务危机结构性矛盾难以破解的同时,由于我国为了控制经济下滑,拉动内需,各地方政府均出台了应付经济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导致我国即将迎来偿债的高峰期,地方政府性债务问题也逐渐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局部已经显现,未来潜在的风险很大,如不积极防范和化解,向中央政府转嫁,将会严重威胁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因此,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特点和成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现状成因

引言

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债务或负债的总称。从债权人的角度看,地方政府债务是地方政府历年积累起来尚未清偿的债。从广义上看,地方政府债务包括预算内公债和预算外公债。预算内公债是指直接显性债务,如欠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养老金等;预算外债务,指直接隐性负债或有的显性负债和或有的隐性负债,如地方政府以及其所属部门的各种担保等。

一、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现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包括地方债券和地方投融资平台债务。2004年地方政府债务不足2万亿元,但经过7年发展,2010年中国地方债务余额达10.7万亿元。在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严重冲击下,2008年底我国政府制定出台了十大措施和两年4万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投资计划,总资金规模高达18万亿,庞大的投资支出对于地方政府债务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为了突破资金瓶颈和法律障碍,各地政府建立了专业投融资公司、事业单位承担建设任务,利用这些单位法人承接银行或信托资金,成为地方政府主要融资平台。而这些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加大投资的举措,使得地方政府债务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地方投融资平台数目急剧增多,在地方政府债务中占据主导地位,形成巨大的地方政府隐形债务。

而目前,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现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描述:

1、地方债务规模大,投融资平台数量多。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急剧膨胀,到2010年底,全国省、市、县三级政府共设立融资平台公司6576家,其中省级165家、市级1648家、县级4763家。融资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余额为49710.68亿元,其中,省级8826.67亿元、市级26845.75亿元、县级14038.26亿元,分别占17.76%、54%和28.24%。

2、地方政府多头融资,银行多头授信。近年来,地方政府对外国政府与国际金融机构借款余额下降,国内政策性银行贷款逐年增加。国内金融机构贷款日益成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银行对地方政府支持力度较大。地方政府还通过成立多个融资平台同时向银行借款,使得银行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及担保状况难以把握。贷款管理也较为混乱,风险较难精确计算。

3、地方债多头管理,局面混乱。虽然财政部代发的地方债还未发放完毕,但在实际操作运行中,已经出现了多部门管理的现象。发改委规划债务所要投向的项目,财政厅、发改委、银监会和人民银行审核举债目的及贷款,发改委和国资委共同负责债务的运行管理,

财政部承担债务的偿还。这种多头管理情况使得地方债的规模和结构难以统一,资金偿还和风险控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4、地方债务呈现“两头小、中间大”,区域不平衡。纵向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了省级、市级、县级和乡级等分级举债格局。其中省级和乡级的债务规模较小,地(市)和县级债务规模较大。有的县级平台对银行的债务比例高达90%,贷款金额超过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最高达政府收入的2-3倍;横向看,不仅经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存在地方政府债务,即使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同样存在,不同地区债务规模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债务规模较大,风险明显大于东部地区。

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特点

进一步从地方债务危机的现状中概括此次危机的主要特点:

1、债务总量不清,但规模巨大,局部风险已经出现。我国地方政府目前有多少债务,谁也说不清。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是在20多年的经济体制转轨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既有地方政府举借和担保产生的直接债务,又有经济、社会中公共风险可能向政府转嫁而形成的或有债务,直接债务是确定的,而或有债务具有不确定性。二是政府债务统计主要包括直接债务,未涵盖全部或有债务。三是由于政府任期制,地方政府往往从政绩出发,认为或有债务不需要本届政府偿还,因而有意不披露或有债务。

2、或有债务占有相当的比重,具有隐蔽性,潜在的债务风险很大。在地方政府债务中,或有债务占有相当的比重。虽然或有债务目前还不是地方政府的直接债务,不需要地方政府现期偿还,但它是潜在风险很大的债务,因为或有显性债务在借款人无法偿还的情况下,或有隐性债务在地方政府出于“道义”或公众压力承担还债责任的情况下,都会变成政府直接显性债务,这将会引发地方政府局部性债务风险向全局性债务风险的演变。

3、缺乏债务风险预警和控制机制。为了克服中央政府为地方政府提供隐性担保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地方政府通过过度举债享受债务短期收益而未来债务成本由中央政府承担,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都制定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监控,如果哪个地方政府可能出现债务风险,便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范、控制和化解。我国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种类多,或有债务比重大,而政府债务统计口径又不统一,主要是直接债务,未包括全部或有债务。这就使中央政府无法全面掌握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规模,从而使债务负担率、债务依存度、偿债率等指标无法运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无法建立,大大削弱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监控,使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处于无政府状态。

4、债务风险危害严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一旦形成并引发地方财政支付危机,一方面将会大大限制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教育、科技等地方公共产品的投入,使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难以改善,延缓地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财政支付危机造成的干部职工工资拖欠,国有企业破产财政兜底、下岗人员生活费和再就业、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等支出缺口,不仅会影响政权运转、群众生活,严重的将会影响社会稳定。2002年我国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已高达61.46%,大大超过25—30%的国际警戒线,偿债率也达到23.75%,也超过了22%的国际警戒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援救,将会拖垮中央财政,危及整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原因剖析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具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债务风险主要集中地方政府,在只有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经济情况出发,深入分析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形成的原因,才有解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可能性。

探究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成因可以分为直接原因和深层制度原因。直接原因,即直接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一些经济、行政管理以及外界诱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权责不对等。我国实行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分家的行政制度,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出现了权责不对等的情况。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获得的很少。但是,地方政府承担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绝大部分责任,包括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和医疗等基础项目的建设、扶持地方企业发展、平衡当地居民收入等等。这些责任的承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使得政府支出较大。在收不抵支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借债成为必然选择。

2、地方政府热衷追求GDP和政绩工程。我国政府官员的绩效评估面较窄、评估指标较少,通常以实现的GDP作为衡量标准,这使得地方政府为实现GDP 目标投资冲动较大。地方政府官员为在其任期内实现“政绩”,盲目或者重复投资各种项目,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大举借债,很少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投资的融资成本加以仔细分析。这既扭曲了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也大大浪费了财政资源。一旦投资项目的效益较差,贷款的偿还将会给地方政府带来沉重负担。

3、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方面,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受挫,企业效益下降,地方政府税收收入减少;同时由于自身资金紧张,中央对地方的相关转移支付的力度减小。另一方面,我国中央政府提出保增长的经济刺激政策,地方政府为此进行了大量的配套投资,支出较大。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使我国地方政府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的举债规模也急剧上升。

4、法律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目前我国《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地方政府合法的正规融资渠道较为狭窄。地方政府想方设法避开法律的直接管制而借债,以为相关单位或项目提供担保的形式筹集资金,投融资平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这也使地方政府债务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5、经济发展模式不合理。虽然国家一再强调要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当前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大于消费。地方经济多是靠投资刺激获得发展而不是消费或出口,各地区投资的动力都较大。此外,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区域不平衡,东部地区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缓慢。在各地区争先恐后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大投资时,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债务规模比东部地区大也就在情理之中。

而深层制度因素,则是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之所在,涉及一系列政治经济改革中的制度和政策,不能够在短时间内调整和改变,却会对地方政府债务危机造成深远影响,其中包括:

1、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中,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已经打破,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投融资体制还未建立。这种新旧交替的政府投融资体制必然存在许多漏洞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投资范围过宽,不仅涵盖公共产品领域,而且涵盖部分竞争性领域。二是政府投资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论证,形成许多无

效工程、“胡子”工程和“首长”工程。三是政府多部门融资,分散管理,融资的决策主体、偿还主体、投资失误责任主体不明确。四是偿债意识淡薄,偿债责任难以落实。由于政府投融资体制的上述缺陷,形成了相当一批无效投资,项目收益根本无法还款,还款责任最终转嫁给地方政府,形成巨额的政府债务。

2、国有企业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1998年,为了减少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国家推行了“敞开收购、顺价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这项改革实施后,由于政府难以区分粮食企业的政策性亏损和经营性亏损,加之粮食企业的国有经济属性,形成了巨额的粮食企业财务挂账,给地方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3、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以来,为了治理通货紧缩,国家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1998年到2002年,中央共发行国债21263.33亿元。国债向地方的投入,对加快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国债投入需要银行和地方政府的配套资金。由于国债在地方主要投向社会效益明显而经济效益甚微的基础设施,因此,银行的配套资金实际上成了地方政府担保的贷款,最终偿债责任会落到地方政府的头上。

4、机关事业单位调整工资政策。1999年以来,国家在扩大内需政策的指导下,连续几次大幅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尽管中央安排了大量增资转移支付补助,但地方财政也需要安排一定投入。即便是由中央财政全部负担,地方还要自行消化“超编”人员、超配“高职”人员的增资,增加福利费、住房公积金等与工资挂钩的支出,以及与财政支出挂钩的法定支出。

参考文献:

[1]曹洪彬,“试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控制”,[J],经济经纬,2005,133-135

[2]陈峰,钟丽娟,“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及对策”,[N],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37-39

[3]冯一飞,“试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成因和治理途径”,[N],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

[4]林晓宁,“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和可持续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24-26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安介生)

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其启示 2014年11月26日07:59 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安介生中华学术发展历来有批判继承、“以复古为创新”的独特方式与路径。尽管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否定与排斥,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破坏,中国的传统学术文化遗产并没有被完全遗忘。一批中国现代学者依然坚守在中国优秀学术传统的阵地上,并努力将中国固有的学术研究体系与现代西方优秀学术成果相互参照,奋发努力,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为中国学术赢得了尊严。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就是这样一种发展典范,其发展经验对于今天“国学”振兴及相关学科发展也有借鉴意义。 首先,响应时代需求,经世致用,以振兴学术为救国图存之重要手段,成为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发展关键性的推动力。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与奠基者们都是怀着强烈的民族文化自尊心与责任感投身于学术工作的。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轫,始于20世纪前期中华民族严峻的生存危机。众所公认,以顾颉刚、谭其骧等人为核心创办的《禹贡》半月刊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沿革地理向现代历史地理学转型与发展的主要标志。在该刊“发刊词”中,顾颉刚等人道出了创刊主旨:“……这数十年中,我们受帝国主义者的压迫真够受了,因此,民族意识激发得非常高……民族与地理是不可分割的两件事,我们的地理学既不发达,民族史的研究又怎样可以取得根据呢?不必说别的,试看我们的东邻蓄意侵略我们,造了‘本部’一名来称呼我们的十八省,暗示我们边陲之地不是原有的……而一般学历史的人,往往不知《禹贡》九州、汉十三部为何物,唐十道、宋十五路又是什么。这真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极端的耻辱!在这种现象之下,我们还配讲什么文化史、宗教史;又配讲什么经济史、社会史;更配讲什么唯心史观、唯物史观?”这些言语,就是放在今日,也颇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 在国势危难之际,这些学者满怀忧国忧民之心,直白地反对“为学问而学问”的态度,并身体力行,切实提出了一些具体研究工作任务,致力于基础性的历史地理研究工作,如编撰《中国地理沿革史》,编绘《中国地理沿革图》,编辑《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以及考订校补历代正史地理志等。之后数十年,一批批研究者不忘当初的承诺与期许,为完成这些学术重任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成为中国现代学术事业的闪光点。其中,谭其骧主编的、由众多学者共同编绘完成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于20世纪80年代初正式出版后,获得极高的赞誉,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与提升偿债能力研究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与提升偿债能力研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防范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对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影响因素等展开研究,分析省、市两级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结构及风险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客观评价我国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借鉴其他国家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经验,对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偿债能力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资金来源、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及其特点入手,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资金来源、规模、债务结构、债务资金使用效率及债务风险防范等问题,运用因子分析、判别分析、回归分析及神经元模拟等方法对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从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财政状况、地方政府债务自身状况等方面研究政府债务及偿债能力的相关要素,构建了评价模型,对省、市两级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开展实证分析。我国省级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用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偿债能力较好的省份,另一类是偿债能力较弱的省份。 以山东省的市级地方政府为案例,分析了山东省17个市级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主要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分析方法,通过ADF检验基础上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建立消除自相关与自回归的ARMA(1,2)模型与ARCH(1,1)模型,研究山东省市级地方政府偿债能力及影响因素;然后采用与全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相似的模型,但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主要受数据可得性影响),分析山东省17个市辖区的2013年截面数据,找出山东省市级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的问题并在偿债能力方面做出评价。通过对全国31个省区及山东省案例的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整体可控,但局部发生债务危机从而引起整个政府债务危机的风险较大,必须采取措施提升我国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才能提高我国地方政府运用借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率,才能有效防范债务危机的风险。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与地方债务自身规模结构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的对策措施建议:选择适度的债务规模以及合理的债务期限结构;扩展债务资金来源,实行举债多元化、偿债路径多元化;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加强财政收入支出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借债偿债的具体保障措施等。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持续走高的房价使得贷款公司放贷的欲望以及各类投资者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野心随之增加。于是,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扩大,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大批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影响着许多美国民众,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以透支的方式进行消费。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美国民众从金融机构借钱,金融机构再从金融市场借钱,整个美国从全世界借钱。最终,美国进入了一个债务链,上述链条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将导致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第三,金融监管的缺失。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而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

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及三大启示

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及三大启示(张昀;5月27日) 文章作者:张昀作者单位:央行上海总部文章出处:《上海证券报》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问题,已经当前成为全球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区经济及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有四大不利影响。 第一,影响欧元币值稳定。受希腊等国家面临的主权债务问题影响,欧元汇率从2009年12月起一路下跌,至2010年4月27日,欧元兑美元汇率报收一年来的最低点,较2009年12月初下跌了12.8%。如果不能够有效解决希腊等国家的债务问题,市场信心难以恢复,会进一步打压欧元汇率。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欧元已经被希腊等国的债务问题拖入自诞生以来的最困难时期。 第二,拖累欧元区经济发展。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采取的激进财政紧缩政策,可能使其经济重新陷入衰退。根据IMF最新预估,2010年,希腊、西班牙、爱尔兰和葡萄牙四国实际GDP增长率为-2%、-0.4%、-1.5%和0.3%,是欧元区成员国中表现最差的几个国家。目前,尽管主权债务问题集中在希腊一国,但也存在继续扩散至其他欧元区国家的风险,标普公司在4月27日、28日接连降低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更是助长了这种恐慌。 第三,延长欧元区宽松货币政策的时间。作为单一货币区,欧元区内部经济失衡给执行统一货币政策制造了障碍,欧元区各成员国经济复苏的步调不一致,使欧央行在实施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策略时很难确定一份适合所有成员的时间表。而希腊和其他一些欧元区国家暴露出来的债务问题,拖累了欧元区经济复苏的步伐,也使欧洲央行可能不得不在更长的时间内把基准利率维持在历史低点。 第四,威胁全球经济金融稳定。IMF在4月20日和21日先后发布的《全球金融稳定报告》和《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都表达了对发达国家主权债务风险的担忧。IMF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说,短期内的主要风险是,如果不加控制,市场对希腊主权债券流动性和偿还能力的担忧,可能会演变成一次充分的主权债务危机,并形成某种蔓延之势。 IMF在《全球金融稳定报告》中指出,到2010年年底,全球政府的负债额将高达37万亿美元,到2011年则将突破45万亿美元。发达国家如果不能充分改善金融业及个人家庭资产负债状况,债务问题恶化将影响银行系统并波及其他国家,削弱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新阶段的开始。 尽管在希腊债务危机初期,由于危机救助机制的缺乏而使危机有加重趋势,但从最新公布的7500亿欧元的救助机制和欧洲国家领导人的承诺等来看,危机可以限定在少数几个经济规模较小、影响较小的国家,并不会大规模蔓延而使全球经济二次探底,也不会导致欧元区的分崩离析,

最新浅谈中国国家债务问题

浅谈中国国家债务问题 一、国家债务的概念 国家债务(又称主权债务),是指一国政府在国内外发行的债券、向外国政府或银形借款所形成的,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债务。国际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公共机构都可以发行债券或借债,其中,中央政府的债务俗称为国债,而地方政府、公共机构的债务俗称为公债。但在我国,只有中央政府既能通过借债又能通过发行债券筹得资金,地方政府和公共机构只可以发行债券筹资。 狭义国家债务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的债券或向外国政府、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债务,广义国家债务指除了狭义国家债务外,还包括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各种债务,如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坏账、财政担保的公共和非公共部门的国内外借款,政府部门担保的国企、央企的银行贷款等。 二、中国国家债务测算 自2009年以来,欧洲部分国家相继爆发主权债务危机。2009年10月,希腊当年财政赤字占GDP总值超过12%,高于欧盟约定上限3%。随后,穆迪、标普、惠誉等评级机构相继调低希腊主权信用评级,主权债务危机正式爆发,并在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等国迅速蔓延。虽然此后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合(IMF)等机构一直致力为以上国家提供解决方案,但欧债危机还是给这些国家,甚至整个欧元区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2013年,以上评级机构又将国家债务危机的矛头指向中国。4月9日,惠誉宣布将中国的信用评级从(AA-)下调至(A+);4月16日,穆迪将中国的国债评级展望从正面下调至稳定。两家评级机构接连下调中国主权评级,均是因为中国

国家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在不断地提高。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中国的主权债务占GDP比例为22%,不过,这一数字并未包含地方政府债务、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原铁道部债务、汇金债等广义政府债务,也不包括隐性的养老金缺口。 那么,中国的政府债务到底有多大规模呢?我们可以分类统计测算: (一)狭义国家债务测算 国债: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2年底,国债余额为78104万亿元。 外债余额:根据华泰证券测算,2012年底,以中央政府名义借入的债务余额为48653亿元。 加总以上两项,我们可以得出,狭义国家债务余额为126757亿元,占GDP总额(519322亿元)的24%,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结果大致相同。 (二)广义国家债务测算 1、地方政府债务指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支出大于收入所形成的赤字总和。由于地方政府收支不对外公开,我们只能根据债务来源,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以下六类,并分别核算债务余额: (1)地方融资平台:指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国务院文件定义)。据银监会公布显示,截止2012年底,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93035亿元。 (2) 银信政合作:即银行、信托、政府三方合作融资。银行发行理财产品,购买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这些资金投资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股权或债权,政府向银行和信托出具回购的承诺函。据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2年底

历史上中国文化对现在的启示

历史上中国文化对现在的启示 老师的中国文化对我很有启示意义,通过此课程让我认识了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转化、变迁,更重要的是让我对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糟粕更有了深刻理解与认识。使我认识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五千年中国文化只是历史上文化历史上的一部分,精彩的一部分;而更多地负面的历史被许多人所遗忘,所抛弃,或者不愿意被承认。(以前只以为国外不承认历史,却忘记了自己。)通过学习此课程使我对中国近两千多年的历史有了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这是我的最大收获,对改变我的意识形态起到了很大作用,让我认识到历史上的中国文化对现在有很大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这其中给我的启示意义最大的是强盛的国家必须有统一、开放的文化;但是一时强盛的文化却换不来强大统一的国家。这其中两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千多年前华人引以为豪的唐朝和五代乱世之后的宋朝。前者在唐太宗的统治下确立了“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而人才又必须以德行、学识为准的治国思想。通过采纳魏征“偃武修文”的建议,锐意经籍,大兴文治,“解戎衣而开学校,饰贲帛而礼儒生”,努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实现了文化的繁荣,这其中最表层的体现就是唐代文化名人特别众多,而且从初唐到后唐不曾间断,而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被称为诗仙的李白和诗圣的杜甫并且有了“李杜诗篇万古传”的美谈。在此期间重视文教、修文兴学的思想代代相传,学校教育制度不断发展完善,这不仅给帝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成为唐王朝兴旺发达的有力保证;同时也惠及友邦,给周边国家及部族培育了许多英才,促进了那里社会的发展,强了与周边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流及友好来往,形成了唐朝崇高的国际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时的长安作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中心矗立了那么久的原因所在。 后者宋代经济发达,文化辉煌,农业飞跃,政治相对开明。那么为什么同样重视文化的宋代却走了另一条路,不仅国家算不上强盛,而且饱受战火洗礼,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原因就如老师讲到的是因为军事因素,而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人才任用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这从而造成了此后宫廷的奸臣当道,党政频发,从而加速了宋王朝的灭亡。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文化不够统一。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国家要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要由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倡导同意、开放的文化。当然这里的开放指的不是现在社会里低俗,有伤风化的弊病。

如何解决地方债务危机爆发的大难题

蚅如何解决地方债务危机爆发的大难题 蒁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意见》规定,将建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和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要硬化预算约束,防范道德风险,地方政府对其举借的债务负有偿还责任,中央政府实行不救助原则。一纸文件下发,估计地方政府官员国庆节都过得不自在。 膇目前中国地方债务到底是多少?各方说法很多,很难估算清楚。根据国家审计署2011年的审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的相关债务达10.7万亿元。时隔不到两年,中国财政部原部长项怀诚在博鳌论坛上称:地方政府债务或超过20万亿元。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俞乔则做了系统估算: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应在19.41万亿元左右。对各种融资成本的保守估算,每年需要的利息开支接近1万亿元。如此庞大的数字,正在持续增加,连国务院都爱莫能助,地方政府只能自求多福了。 莆按照各地审计部门要求,2014年,北京要偿还1940多亿,上海是2200多亿,广州按广东省标准粗略计算也有近500亿要还,均不包括利息。这么多的债务,问谁要?地方政府首先想到的,是土地。然而这些一线城市2013年的公共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或略有结余,但土地出让金中可支配部分甚至不及还债总额的1/3。 肁据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介绍,现在每年土地收入中,地方政府可自由支配收入的百分比是在逐步下降的。201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虽然达到41250亿,但能够自由支配的部分约占20%,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有8000亿左右的可支配资金,仅能偿还全部债务每年所产生利息的一半。"地方政府能够还债的收入很清楚,一是预算内资金安排,也就是税收和非税收入;二是政府性基金的土地出让收入,这个才是大头;还有就是融资平台产生的收益,最后一个就是救命用的借新债还旧债。"上述江浙地区财政系统官员表示。 薂 薀债务危机有多可怕?近30年来,全球发生了很多次经济、金融危机,而这些危机几乎都与债务有关。如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债务危机等等。以前的危机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大量举债发展民族经济,由于投资巨大而效益低下,造成无力还本付息,最终演变成债务危机。而最近几年的债务危机,则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展开。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国家在次贷危机发生后,实施了扩张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加之高福利遭遇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障碍,最终演变成棘手的债务危机。 螆这些危机似乎都与中国无关。当中国从一场又一场债务危机中走出来,委实给各级当政者带来了很多自信。但是,这绝不可以成为漠视债务危机的资本,恰恰相反,中国既有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隐患,也有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的隐患。事实上,中国原本应该表现为负债的项目,实际上是以增发货币的方式完成的。从本质上来说,这也是一种负债,是对国民的隐性负债隐性负债一旦爆发危机,将与欧美的债务危机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即表现为货币的突然贬值。货币超发必然导致民众购买力的下降,从而影响到内需的拉动。

十年轮回: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十年轮回: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十年轮回: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中国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55779162.html,时间:2009-08-25发表评论>> 本书从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起笔,从制度及其演进的角度,在历史、宏观、微观三个层面分别考察了亚洲金融危机及当前的危机,建立了对于金融危机的分析框架。通过对两次危机的比较研究,作者深入探讨了金融危机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当前危机是世界为进入全球化所付的代价 现在该是我们从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金融危机中吸取重要经验教训的时候了。 亚洲危机是关于国内经济的政治经济学思考和全球化的兴起这两种思想之间的冲突。这种思想的冲突是在所难免的,因为世界各国越来越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了。亚洲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治理体系,事实证明在全球资本流动的冲击下是弱不禁风的。 同样,在十多年后,全球性危机突然爆发,因为现今没有一个经济体是“孤岛”。简而言之,它是网络世界中本国的和全球的治理危机。 亚洲危机是亚洲为了进入新阶段而付出的代价,而当前

的这场危机也是世界为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而要付出的代价。 从这个角度来看,2007~2008年显然标志着全球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们必须提出三个重要的问题。第一,这是不是全球资本主义盛极而衰的标志?至少有一件事是肯定的,目前这场危机给“美国梦”画上了问号。 因此亚洲人必须找出自己的发展模式,把“GDP热”(疯狂追求快速增长)弃之如敝屣,寻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速度,既提供就业机会,又不破坏环境。 第二个历史性的问题是,如果印度和中国每年都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而G3(美国、欧洲和日本)每年增长率不足2%,那么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的相对实力将会显著改变。根据我本人粗略的估算,亚洲在未来十年内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市场。 第三,亚洲是否准备好扮演这种角色了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去,新兴市场一直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和资金。亚洲之所以不得不把它多余的储蓄投资到西方去,正是因为它自己的金融系统还不足以承担对这些储蓄的配置使命。亚洲的监管结构尚待发展。要在国际货币秩序中有所作为,亚洲的政府官员们既缺乏国际意识,在心理上也准备不足。美欧之间在适当应对和营救努力方面的协调也不足。这说明,要开始考虑全球政策之前,我们还须先加强国内危机的管理和

希腊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希腊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希腊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冉芳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610064) 【摘要】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是金融危机的延续,而2010开始引人关注的希腊债务危机根源于希腊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同时受制于风云变幻的国际金融市场.希腊危机给欧洲经济乃至正处于复苏阶段的世界经济带来了影响,同时也对处于新兴市场国家的中国的经济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债务危机;希腊;主权债务 一 ,引言 主权债务是指一国以自己的主权为担保向外,不管是向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向世界银行或者向其他国家所借的债务.一旦 这个国家的主权信用出现危机,不能及时履行对外债务偿付义务, 这个国家就面临着主权债务危机.继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以 来,迪拜主权债务危机,希腊主权信用危机接踵而至,使得国际金 融市场动荡不安.2010年新年开始,希腊,一个国土面积约13.2万 平方公里,人口约l100万,2009年GDP约2200亿欧元,占欧盟27 个国家(EuropeanUnion)GDP总额的2%,占l6个欧元区国家的2. 7%的欧洲小国就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本文立足于探讨债务 危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二,希腊债务危机的概况 2010年初,在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乍暖还寒的背景下,发生在欧 元区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给欧洲经济复苏蒙上了一层深深的阴 影.从2009年12月16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将希腊的主权 评级由"A一"下调为"BBB+",到2010年4月27日标普下调希腊

债券评级为垃圾级别,希腊主权债务危机越演越烈. 2009年1O月希腊新政府上台后发现前任政府严重粉饰该国的 财政赤字,将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由6.7%调整为12.7%, 大大超过了欧元区规定的3%水平,为欧元区最高的赤字水平.同 时希腊政府负债存量占GDP比重高达112.6%,也远远超出欧盟制定的60%的警戒线标准.目前希腊政府总负债5050亿美元,2010 年希腊总融资需求约750亿美元,而其官方储备资产规模只有1.6 亿美元,仅能覆盖总外债不到0.1%的水平.希腊政府脆弱的主权 信用引发了市场的怀疑,希腊国债的风险溢价一直徘徊在3%左右, 这使得希腊作为欧元成员国的大部分好处都消失殆尽. 另外,据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显示,2009年底,银行业所 持包括民间和公共部门在内的希腊总债务敞口为2360亿欧元. 这是希腊债务违约或者重组对银行带来的损失,而且危机已经使 得希腊银行业的融资途径遭到削减,希腊银行业不得不严重依赖 欧洲央行的货币市场来操作获得资金.一旦主权信用风险集中爆发,金融结构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三,希腊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一)警惕地方债务问题.1,中国地方债务的现状.正当全球 各国忙着应付后金融危机和潜在的主权债务危机之际,中国正面 临着经济过热和资产泡沫.有许多迹象显示中国经济正在朝着这 个方向发展.其中,最令人担心的莫过于成为如今欧元区危机的 翻版:急剧膨胀的国债.欧元区的问题是成员国的主权债务,而中 国则是地方政府的问题贷款.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看,长期以来, 大地方政府依靠举债度日已成为公开的秘密,特别是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年各地方政府更是纷纷举债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导致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剧增. 据央行年2009年第四季度披露的数据,全国多家地方融资机构,管理总资产万亿元,地方政府的负债已达到万亿元,其中2009年地方政府政府融资平台债务达到7.38万亿人民币,日益严峻的地方债务

美国债务危机谈判陷僵局 中国“钱包”遭殃

欧债危机还没有让市场缓口气,美国债务危机又呼啸而来。 经济衰退和多年的赤字财政政策使得美国的公共债务总额不断累积。事实上,美国债务上限早已于5月16日到顶———目前美国政府的债务上限仍为14.294万亿美元。按照相关规定,美国国会必须在8月2日之前就提高国债上限达成一致,否则美国政府将缺乏足够现金,美国国债将面临违约风险。经济学家指出,一旦最具信用的美国国债出现违约,那么国际金融市场将大乱,美国乃至全球经济都将遭受比2008年金融危机更为严重的冲击。由于中国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因此,一旦美国国债出现违约,中国也将成为直接的受害者。 美国国债危机让全球市场都绷紧了神经,大量资金纷纷从风险资产中退出,现金和黄金成了最好的避风港。不过,正如投资大鳄索罗斯所言,美债务僵局纯属作秀,在大限来临之前就债务上限达成妥协将是必然结局。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周一在香港也表示,相信国会将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协议。 动态 两党对垒提高债务上限谈判陷僵局 自5月16日美国国债达到法定上限以来,美国国会两党就围绕提高债务上限和削减财政赤字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谈论。然后,由于双方立场迥异,谈判一直处于“较劲”状态,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到了8月2日,美国两党若不能就提高债务上限或削减开支达成协议,就会开始债务违约,无法偿还美国国债本金和利息。因此,8月2日被视为大限,美国两党势必在此之前达成妥协。 过,事情的进展并没有随着大限的临近而出现曙光。上周六,民主党与共和党的谈判再度破裂。面对严峻的形势,美国总统奥巴马不得不发出警告称“我们已经

没有时间了。如果我们真的发生债务违约,我们将不得不作出调整。”这是奥巴马首次表态承认美国可能存在债务违约的可能性。 周末的谈判破裂之后,白宫和国会开始了又一轮谈判,国会两党领导人当天又拿出了各自的新方案。不过,新方案仍然没有任何新意:共和党坚持采取“分两步走”的短期方案,以期给2012年的总统选举增加政治砝码;而民主党坚持“一揽子”解决的方案,以保证总统选举不受政府违约危机的困扰。美国时间本周一,美国两党依然没能达成一致。 奥巴马表示,民主党和共和党双方将需要进一步妥协。如果美国国会未能达成一致,那么“信用卡、抵押贷款和汽车贷款的利率会暴涨,这对于美国人民来说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加税。”“这将有可能引发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一个几乎完全由华盛顿造成的危机。” 众议院及参议院最早将于周三就赤字削减及提高债务上限的方案投票。截至发稿时,两党仍未达成共识,奥巴马立场也未见大幅改变。 评级公司穆迪和标准普尔均表示,如果美国国会不上调债务上限导致联邦政府债务违约,它们就可能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这是两家公司近段时间以来第二次发出此类警告。 焦点 美债如违约,中国最受伤 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我国持有美国国债11598亿美元,较4月底增持73亿美元,我国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此外,截至2011年6月末,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高达31975亿美元。在这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美元及美元资产仍然占到60%以上。

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启示

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 启示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我国古代科技创造对我们的启示摘要:我国古代科技文明辉煌灿烂,创造了许多的世界奇迹。为中国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作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为后来世界科技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近代中国的科技文明远远落后与世界的发展,没有出现具有深远影响的科技成果与科技人物。继而有了“李约瑟难题”、“钱学深之问”。本文将通过罗列古代科技成果,来分析对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 对我国古代科技文明的简要介绍 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中国是数学古国,《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着。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明还可以列举出许多。 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龙首渠、京航大运河等。隋朝兴建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航行运河。这些工程无论在建筑规

模、技术水平还是在农业灌溉、航行、运输的获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纪欧洲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了点、线、方、圆等几何概念。《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成书于汉代的《九章算术》共收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46个,内容十分丰富,在算术、代数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远远胜过古希腊的数学体系。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出的圆周率十分精确,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四大发明,它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指南针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被称为“司南”。北宋时已用人工磁化方法制造指南仪。曾公亮1044年编辑的《武经总略》一书记载了“指南鱼”的制造方法。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进一步说明了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指南针发明不久,被用于航海,它指引着中国远洋船队航行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并在十二世纪传入阿拉伯,以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漂絮和沤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始于西汉。新疆罗布卓尔汉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植物纤维纸,质地还比较粗糙,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他凭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总结工匠经验的基础上,以破布、树皮、旧麻为原料,改进

警惕自我实现式的债务危机

警惕自我实现式的债务危机 中国的政府、企业和居民的负债率到底有多高,这些债务的风险会不会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风险,对这些债务风险应采取哪些应对举措,对此,有关方面的专家做了清晰的阐释,也给出了可行的政策建议。本专题从不同视角约稿,对如何客观看待中国债务问题进行了探讨。 近年来,中国的债务问题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有些国际机构认为当前中国债务负担过重,可能会爆发债务危机。我们不讳言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很多挑战,但不能轻易得出债务水平过高并会出现危机的结论。准确认识中国当前的债务问题,有助于厘清危机的形成机制和可能爆发点,避免引发自我实现式的债务危机。 衡量债务水平的标准存在缺陷 首先,仅凭常用的标准有可能会对中国的债务问题形成误判。目前,学术界判断债务过高的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由著名经济学家莱因哈特和罗格夫在2010年给出的90%门槛,具体表述是“公共债务占GDP超过90%的国家,经济增速显著低于那些债务水平较低的国家”;另一个比较流行的标准是M2与GDP的比重,但是这个标准并没有明确的警戒线。在国内的讨论中,常见的论据是中国M2与GDP之比已经超过200%,且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并据此判断中国的债务水平过高。 莱因哈特和罗格夫给出的标准已经受到严重挑战。根据莱因哈特和罗格夫的研究结论,公共债务与GDP比例超过90%的国家的平均增长率仅为-0.1%,比公共债务水平较低的国家低3%左右。因此,莱因哈特和罗格夫认为紧缩政策将有助于国家的经济成长,政府最好严守90%这个公共债务大关。这一研究结论成为欧债危机中迫使希腊实施财政紧缩,压缩公共

债务规模的关键理论依据。然而,2013年马萨诸塞州大学的两位青年经济学家对上述研究公开提出质疑。这两位青年经济学家指出莱因哈特和罗格夫的研究存在诸多舛误,甚至包括在用Excel进行均值计算时少加了5行数据。根据这两位青年经济学家重新计算后的结果,公共债务与GDP比例超过90%的国家的平均增长率为2.2%,而占比在30%~90%的国家平均增长率为3.2%~3.3%,落后仅1%。不仅如此,更新后的结论表明,公共债务水平和经济增速之间并没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公共债务水平增加并不会必然削弱经济增长。回到中国的现实,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中国的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仅为40%,离90%还有相当的空间。但围绕90%的理论讨论告诉我们,单凭一个指标判断债务负担是否过高,失之武断。 将M2/GDP作为判断债务水平也存在较大问题。这个标准的理论渊源是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的经典表达式为:MV=PT,即,货币发行数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交易量。由于很难算出具体的交易量,于是在实践中往往用GDP来代替。但是,GDP给出的是增加值,处于中间环节的交易额都被减掉了,也就是说GDP会系统性低估交易量。在增加值一定的情况下,涉及的中间环节交易量越大,这种低估就会更严重。陈思翀、徐奇渊和李文学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每生产一单位的GDP,第三产业的货币需求量最大,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最少,因此产出构成比例变化会导致货币需求持续上升。考虑到中国最近几年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因此M2/GDP水平快速增加并不必然意味着债务水平增加。 正确认识中国的债务问题 客观来讲,中国经济确实面临很多挑战,债务问题正是其中之一。但中国的债务问题并不简单表现为整体债务水平过高,而是具有比较突出的结构性特点。这种结构性特点表现为,中央政府的债务水平并不高,地方政府的债务水平增长速度比较快,政府整体债务水平在

我国地方债务危机现状与解决思路

我国地方债务危机现状的与解决思路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已成为一种常态。适当的举债对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然而由于管理不规范,导致了地方政府举债规模过大,反而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埋下了潜在的风险,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致使财政收支缺口越来越大,债务风险日益扩散。 关键词地方债务债务问题债务风险解决思路 引言地方债务问题一直是我国财政体系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中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在经济转型期迅速膨胀,目前的债务规模已达历史最高水平,债务风险也随之突现。 一、地方债务现状 (一)地方债务定义 地方债务是指在某个时点上,地方政府作为债务人,由于以往支出大于收入所形成的赤字总和,是一个存量概念,包括建立在某一法律或合同基础之上的显性负债和政府道义上偿付责任的隐性负债。 (二)地方债务资金的来源 (1)银行借款 在银行借款占比较大的国家,有的存在专门的银行负责为地方政府提供资金。银行借的支持款是银行与地方政府之间一对一的客户关系,如果政府信息披露意愿较低或者缺乏强制性的信息披露制度,那么银行对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约束和监督功能不足以形成一些管理漏洞。 (2)债券 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美国,市政债券是地方债务的主要形式。通常,地方政府债券的利率要低于银行贷款利率。 (3)政府公共资金借款 转轨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发达,地方政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资金,这不仅会影响资金的配置效率,还会影响到资金的使用效率,并且容易导致预算软约束、腐败等问题。 (三)地方债务的功能 1.融资功能 在我国等发展中国家,国家法律明确禁止发行地方公债的情况下,各级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各种变相方式举债筹集资金,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资源配置功能 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实际需求以及财力的可能,举债筹集财政建设资金,实现有限社会资源在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和个人之间的有效配置。 3.稳定功能 举债融资支持财政职能的实现是规范化的分税制体制下,各级政府应有的财权,真正的体现“一级政府、一级事权、一级财权”的宗旨,有利于地方政府公共财政目标的顺利实现,为稳定地方政权建设以及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各级地方政府实现了与市场之间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促进地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特点 1.普遍负债,债务规模庞大,具有隐蔽性。 2.地方政府举债多头进行,形式多样。 3.政府偿债能力低.债务风险大,危及信用。 4.构成复杂,透明度差。 5.监管失控,风险加大 二、地方债务问题分析 (一)地方债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1.规模庞大,结构分散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张梦辰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2007年4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时间,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危机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瞬间传导至各国实体经济,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在经济已经实现全球化的当下,中国作为WTO的一员,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然而这场规模浩大的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又受到了什么影响?它又给我们哪些启示? [关键词]:金融危机,原因,影响,启示 一、引言 2007年4月,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时间,虚拟经济泡沫破裂,危机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瞬间传导至各国实体经济,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而在经济已经实现全球化的当下,中国作为WTO的一员,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然而这场规模浩大的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它的原因是什么?中国又受到了什么影响?它又给我们哪些启示? 二、产生原因 要了解金融危机的原因,必须先了解下什么是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接着让我们来看看这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其一,信用扩张。这次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的次级房贷,即为谋求更高的利息,增加银行的收入,对信用较低、还款能力差的人群的住房抵押贷款——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美国政府曾提出让一些收入不稳定、信誉等级较次的美国家庭获得自己的住房,因此鼓励投资银行向这类人群发放无抵押和无首付的房屋贷款。这种贷款风险极大,这些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便将这些债务以证券的形式向全球发售,同时为了提高这些证券的信誉,一些大的保险公司也参与进来为其担保。这种金融创新的方式被世界所效仿。其二,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为了缓解网络泡沫破灭、“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和2001年经济衰退,2001年美联邦储连续11次降息,又在随后

政府应对高校当前债务危机的对策

政府应对高校当前债务危机的对策 摘要:高校当前的债务危机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并危及 到高校的安全,也表明中国高等教育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中国 高校当前债务危机的根本原因是高校规模发展过快与政府投资过少,只有举政府 之力、社会之力,才能应对和化解高校当前的债务危机。 关键词:政府;高校;债务危机;分担责任 高校当前的债务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并威胁到了高校的安全。高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核心力量,是实施科教兴国、人 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地。高校当前不断恶化、升级的财务状况仅有关注与讨论是 十分危险的,高校自身维持日常运转都举步维艰,化解当前的债务危机只能靠政 府适时介入,履行投资主体的责任,政府再不作为或者在慢作为,债务危机严重 的高校破产指日可待,中国高等教育也将坠入灾难的深渊。 一、高校当前不断恶化的债务状况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即喜也忧。喜的是从1949年到1998年半个世纪中,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有6%,高校不仅数量少,发展速度慢,在校学生规 模小,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基础设施与办学条件与发达国家差距大。1999年高校 实施扩招,仅用了8年时间,使高校在校学生规模从1998年的340万增加到2006年的2100万,使高等教育毛人学率也从6 %上升到21%,学生规模增长了6.17倍,居世界高等教育第一位,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 相比,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用了60年,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用了68年,中国高 等教育大众化仅用了8 年,就跃居世界高等教育规模榜首,不可谓不喜。 中国高等教育当前良好的发展态势是以高校背着沉重的债务负担换来和苦苦 支撑这片蓝天,高校规模急剧扩大与高校教育资源紧缺的矛盾是近几年来高校向 各大商业贷款和拖欠各方债务勉强维持高等教育发展态势。高等教育目前的债务 是高校在替政府扮演投资者角色所欠下的,如果没有高校替政府向各方融资,高 校二千多万人的学生规模如何实施教学与科研?据有关研究成果显示:中国高校 当前的银行贷款规模约2000亿元,还有挪用、挤占、透支各项专项费用,欠各 方债务等财务“黑洞”保守估算也达2000亿元。因此有学者认为高校当前的债务高达4000亿元。有的高校当前仅银行贷款就达30亿元,每天仅银行利息就需30 万元,贷款较少的高校也有1亿元。高校校长感到最头痛的还不是银行贷款,而 是各路供货单位、开发建设单位天天上门问债,向教职工借款到期应还本付息是 无帐可奈,每天日常运转经费几万至几十万无钱可支,改善办学条件急需要的资 金无法到位,甚至连支付教职员工每月的工资都无法确保,有的高校的债务已经 到了资不抵债,面临破产倒闭的边缘。高校当前这种十分恶化的财务状况,仅观 望甚至批判都是不能解决现实问题的,都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只有用实事求是的 科学态度研究高校的历史、高校的未来,只有高举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旗帜,深化 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与投资体制改革,才能促进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发展,才能真正 解决高校当前的债务危机,才能真正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繁荣发展。 二、高校当前债务危机凸显的原因探析 高校当前巨额债务的普遍性与严重性表明:高校当前的债务危机不是某校决 策失误导致,而应当深刻反思高校教育发展政策、投资体制、管理体制等宏观问题。只着眼于微观责难高校投资失当是不公正的。 (一)高校发展规模过快与实施办学水平评估是高校当前债务危机凸现的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