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粒咖啡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云南小粒种咖啡系列标准

云南小粒种咖啡系列标准

云南小粒种咖啡系列标准云南小粒种咖啡系列标准是由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一套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和提升云南小粒咖啡的品质,促进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

这套系列标准包括多个部分,主要围绕小粒咖啡的种植、加工、品质评估等关键环节制定了详细规定。

以下是该系列标准的部分标题,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内容范围:
- 《小粒种咖啡第1部分:品种选择》
- 《小粒种咖啡第3部分:种植管理》
- 《小粒种咖啡第4部分:生豆初加工》
- 《小粒种咖啡第7部分:生豆分级》
- 《小粒种咖啡第8部分:精品咖啡原料通用要求》
这些标准强调了从种植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了咖啡品质的持续改进和行业内的统一标准。

此外,它们还突出了云南咖啡的特色和优势,有助于提升云南咖啡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通过实施这些标准,可以预见云南咖啡产业将朝向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咖啡产品。

这对于推动云南咖啡产业链的全面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咖啡种植标准化规程

咖啡种植标准化规程

咖啡种植标准化规程4 本规程涵盖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咖啡种植技术管理。

包括育苗、选地、规划、开发、定植、套种、日常管理、施肥、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等生产技术及相关管理。

第二部分咖啡育苗1 选种制种1.1主要品种卡蒂莫7963。

选择5年以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分枝均匀、产量高的优良母树,于11月下旬至12月,采充分成熟,果形正常、饱满、大小基本一致,具有两粒种子果实作种。

其它参考品种:提高产量:NZ3品种;杯品质量较好品种:铁皮卡品种。

1.2采果后及时脱去果皮,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不超过36小时,用水洗或用沙子搓揉脱去果胶,以手搓捏种子感到粗糙不滑为宜。

然后用清水洗尽胶质,除去浮起的不饱满豆,越沉在底上的种子越好,(或者在初加工厂清洗分级槽中清洗越在后的越好)。

将洗好的种子摊凉于通风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不允许太阳曝晒和种壳炸裂。

晾至水分含量在12%—15%时,拣除杂质、圆豆、大象豆、破损豆,即可待用催芽。

需保存的种子放置于通风干燥阴凉的室内保存备用,但保存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8个月。

1.3种子用量按每千克3000株计算,同时考虑5%的补苗弱苗率。

2 苗圃选地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交通方便,靠近水源,静风、无霜、排水良好,无根结线虫病污染源,PH为5--6的平地或缓坡度(坡度<15度)作苗圃。

不能选用容易霜冻、水和交通困难、风大的狭谷地、凹地、竹林地、菜园地、水稻田、胶性土壤、粘性重、板结,沙石较多的地块作苗圃。

3 苗圃地整理选好苗圃地后,在移栽或播种前2个月进行清地,捡除枯枝杂物,用拖拉机深翻和犁耙苗圃地,深度25—30厘米,要求土粒直径不大于1厘米,土粒越细越好,最好经过筛子筛分,然后用太阳暴晒。

4 沙床的建立4.1在苗圃地适当位置建立催芽沙床,容易积水的地方沙床必须高出地面10厘米。

按1公斤种子需1.5平方米计划,沙床之间间隔50厘米。

每个沙床宽100厘米,挖深5厘米,再用大竹剖开围成12厘米高的长槽,在里面铺满干净河沙,河沙厚度不低于5厘米,河沙越细越好,但粘性不能太重。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取食对咖啡树的影响研究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取食对咖啡树的影响研究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取食对咖啡树的影响研究作者:陶双凤王发秀陈顺英来源:《农业与技术》2019年第10期摘要:探究蛀干天牛对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的危害机制,为云南小粒种咖啡主产地普洱市的小粒种咖啡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以蛀干害虫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为对象,研究了其蛀干后对小粒种咖啡树体的生理生化改变。

结果表明,灭字脊虎天牛蛀干后显著提高了小粒种咖啡的树体内部的含水量(41.5±0.84, 43.4±0.6),pH 值差异不显著(5.6±0.00, 5.7±0.01)。

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灭字脊虎天牛蛀干为害对咖啡树的致死机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小粒种咖啡;含水量;pH值中图分类号:S435.671 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190530007基金项目:普洱学院大学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咖啡天牛的选择性取食及其对咖啡树生长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XSKY17009)*为本文通讯作者咖啡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而小粒种咖啡(Coffea arabica)咖啡豆产量占世界咖啡豆总产量的 63%。

云南自 1902 年开始引种小粒种咖啡,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栽培历史[1]。

随着咖啡种植面积的扩大,由于管理水平跟不上,加之生态系统发生改变,咖啡病虫害问题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咖啡蛀干天牛种群数量上升较快[2,3,4]。

就目前的研究文献记载,咖啡已知害虫 147 种,其中蛀干害虫的有 24 种,危害思茅地区咖啡的天牛种群主要是咖啡旋皮天牛(Dihammus Ceruinus Hope)和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5,6,7]。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幼虫主要在木质部向上取食,蛀道被粉末状粪便填塞,被害植株内有一头或数头灭字脊虎天牛,阻碍水分和养料的运输,导致咖啡树枯萎致死,给咖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咖啡栽培技术》课件

《咖啡栽培技术》课件
14、防治病害:沙床苗预防立枯病,苗圃预防褐斑病、炭疽病;咖啡园9月和11月要 各预防各一次。
15、防治害虫:主要预防旋皮天牛和灭字虎天牛等害虫,分别在3-4月、5-6月和7-8月 各预防一次。
16、整形修剪:2月、6月和8月各修剪一次,每株可保存1-3条主杆,每条一分枝保存 3条二分枝。
加工
谢 谢!
二、选地与开垦
种植地选择---定基线---定基点---目测等高线---开台带---挖种植塘---施基肥---回 表土。
种植咖啡的土地条件:年平均气温≥17.5℃,冬季无霜和低温危害,年降雨量 1000mm以上,地下水位1m以下,土壤肥沃疏松、Ph值,海拔在800-1500 m之间, 坡度一般为25度,不超过35度的东南坡、南坡和西南坡为宜。地块选择后,沿等 高线开垦宽1 m以上的台面,开挖60cm×50 cm×40 cm〔口宽、深、底宽〕的定 植坑,株行距1m×2m。每亩施有机肥1000kg、土壤颗粒杀虫剂10克,与行间表 土混合均匀后回入种植塘内,回土高于台面10cm。
波邦
云南主要栽培种
铁皮卡
S288
S288
7963
矮卡
P2
P4
T5175
T8667
PT
一、选种与育苗
品种必须具有高产、优质和抗锈病等优良性状的咖啡品种,主Catimor7963、 T5175、P2、T8667、矮卡、Pt、CCCA25、波邦、铁毕卡等品种,要求品种纯粹, 不参杂其它品种。
11、中耕除草:5-9月雨季要将杂草去除干净,10月份中耕深约10厘米,并用杂草桔 杆进行根圈覆盖。 12、合理施肥:5、7、9月各施一次,在滴水线外侧施用,施肥沟长30厘米、宽20厘 米、深15厘米。 13、适时灌溉:临沧植区旱季长达半年,尤其在2-5月高温干旱期有条件的咖啡园务必 搞好灌溉浇水。

普洱市咖啡主要病虫害的症状识别与防治措施

普洱市咖啡主要病虫害的症状识别与防治措施

咖 啡 病 虫 害的 症 状 、 防 治策 略 , 以 期 为 咖 啡痛 虫 害 防 治提 供 参 考 。
关 键 词 :普 洱 ;咖 啡 ; 病 虫 害 ; 防 治措 施
Ma i n Co f f e e Di s e a s e s a n d Pe s t s S y mp t o m I d e n t i ic f a t i o n nd a ou C n t e r me a s u r e s i n P u ’ e r

1 4年
第 1期
普洱市咖啡主要病 虫害的症状识别与防治措施
邹 继 勇 ,李 晓花 ,谢 淑 芳 , 刘 天 勇
( 普 洱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所 ,云 南 普 洱 6 6 5 0 0 0 ) 摘 要 :普 洱 市 咖 啡 主要 的痛 虫 害 有 咖 啡锈 病 、 咖啡炭 疽病 、 咖啡 灭字脊 虎天牛 、 咖 啡 旋 皮 锦 天 牛 等 。 主 要 探 讨 了几 种 主 要
Ke y w o r d s :Pu ’ e r ;c o f f e e ;d i s e a s e s a n d p e s t s ;c o u n t e r me a s u r e s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 料之一 , 其 产量 、 消 费 量 和 经 济 价 值
1 . 1 . 2 防 治措 施
Ab s t r a c t :Th e ma i n c o f f e e d i s e a s e s a n d i n s e c t p e s t s i n Pu ' e r c i t y a r e c o f f e e r u s t .c o f f e e a n t h r a c n o s e .Xy b t r e c h u s q u a d r i p e s c h e v - r a l a t ,Ae a t o l e p t a c e r v i n u s Ho p e .Th i s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ma i n l y d i s c u s s e d t h e s y mp t o ms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c o n t r o l s t r a t e g i e s o f s e v e r a l

咖啡重大害虫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进展

咖啡重大害虫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进展

江西农业学报㊀2020,32(7):50 56ActaAgriculturaeJiangxi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http://www.jxnyxb.comDOI:10.19386/j.cnki.jxnyxb.2020.07.10咖啡重大害虫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进展付兴飞,李贵平,黄家雄,程金焕,吕玉兰,李亚男,胡发广∗㊀㊀收稿日期:2019-12-23基金项目:特色经济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FD0201108-3);老挝北部山咖啡科技示范园建设项目(2019IB013)㊂作者简介:付兴飞(1992─),男,研究实习员,硕士,主要从事热带作物病虫害研究㊂∗通信作者:胡发广㊂(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保山678000)摘㊀要: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quadripes)是一种为害亚洲咖啡产区小粒咖啡的重大害虫,对咖啡产业造成了重大的危害㊂本文对灭字脊虎天牛的寄主植物㊁形态学特征㊁生物学特性以及防控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㊂关键词:灭字脊虎天牛;寄主植物;生物学特性;防治;咖啡中图分类号:S435.712㊀文献标志码:A㊀文章编号:1001-8581(2020)07-0050-07ResearchAdvanceinOccurrenceofMajorCoffeeInsectPest,XylotrechusquadripesFUXing-fei,LIGui-ping,HUANGJia-xiong,CHENJin-huan,LVYu-lan,LIYa-nan,HUFa-guang∗(TropicalandSubtropicalEconomicCropsInstitute,Yunna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Baoshan678000,China)Abstract:XylotrechusquadripeswasthemosteconomicallyimportantinsectpestwhichdamageCoffeaarabicaintheAsiancoffeeproducingarea.Itwascausingsignificantdamagestocoffeeindustries.Inthispaper,thehostplant,morphologicaland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pestmanagementmethodsofcoffeewhitestemborerwerereviewed,andtheresearchtrendofcoffeewhitestemborerwasdiscussed.Keywords:Xylotrechusquadripes;Hostplant;Biologicalcharacteristics;Pestcontrol;Coffee㊀㊀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quadrips)又名咖啡灭字虎天牛,隶属于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mbycidae),是一种为害经济作物咖啡的重大蛀干性害虫[1-4]㊂咖啡为茜草科(Rubiaceae)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5-6],其在全球的种植面积约为1100万hm2[7-8]㊂咖啡作为全球第2大贸易商品,也是发展中国家最具价值的出口商品之一,从事咖啡生产的人口超过2500万人次,经济价值极高[8-11]㊂灭字脊虎天牛以幼虫在树干或较粗的咖啡枝条上修筑坑道,导致植株营养输送受阻,轻则引起植株生长不良,重则导致树干或枝条在受害处折断或死亡,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1-2]㊂据统计,在印度受灭字脊虎天牛为害的咖啡植株超过900万株,导致的经济损失约4亿美元,现在仍以每年1.75亿 2.6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继续为害[12-13]㊂该虫最早在印度为害小粒咖啡[14],现已广泛分布于斯里兰卡㊁缅甸㊁越南㊁老挝㊁泰国及中国等咖啡种植国家和地区[1-3,14-16]㊂云南省是我国小粒咖啡(Coffeaarabica)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之首,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17-19]㊂在我国云南省的保山㊁德宏㊁大理㊁文山㊁普洱等(州)市均有灭字脊虎天牛的发生,为害率高达86.23%[1-2,20-21]㊂为了控制灭字脊虎天牛对咖啡产业的危害,许多科研工作者对灭字脊虎天牛的形态特性㊁生物学特征以及控制方法等开展了研究工作,但迄今仍缺乏遏制灭字脊虎天牛危害的有效手段㊂因此,灭字脊虎天牛仍将长时间对我国和亚洲咖啡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㊂现将灭字脊虎天牛的相关研究概况综述如下㊂1㊀灭字脊虎天牛的寄主植物现有文献资料显示:灭字脊虎天牛的寄主植物有8科22种(表1)[14,21-23]㊂其中,以茜草科植物的种类最多,有10种,其中又以咖啡作物的受害最为突出㊂受灭字脊虎天牛的取食和产卵机制的影响,与中粒咖啡(Coffeacanephora)和大粒咖啡(Coffealiberica)相比,表皮粗糙和硬度较低的小粒咖啡更容易受灭字脊虎天牛的危害[14]㊂在其余寄主植物上灭字脊虎天牛的种群数量较低,很难构成侵染源[14]㊂如:在柚木(Tectonagrandis)上灭字脊虎天牛幼虫的蛀道更小或幼虫的死亡率较高[21]㊂值得关注的是灭字脊虎天牛在枯立木或新倒植株上的生长发育速度更快[24-27]㊂此外,厚皮树也是灭字脊虎天牛的比较理想的寄主植物,在广西灭字脊虎天牛对厚皮树的为害率高达47%[21]㊂表1㊀灭字脊虎天牛的寄主植物科名种名茜草科Rubiaceae小粒咖啡Coffeaarabica㊁中粒咖啡Coffeacanephora㊁大粒咖啡Coffealiberica㊁栀子属Gardeniasp.㊁红仙丹花Ix⁃oracoccinea㊁对面花Randiadumetorum㊁Randiaspinosa㊁密花水锦树Wendlandiamyriantha㊁Psilanthusbengalensis㊁山石榴Catunaregamspinosa[14,21-23]桑科MoraceaeCudraniajavanensis㊁见血封喉Antiaristoxicaria[14]木犀科Oleaceae双子素馨Jasminumdispermum㊁异株木樨榄Oleadioica[14]紫葳科Bignoniaceae木蝴蝶Oroxylumindicum[14]漆树科AnacardiaceaeRhussemiciliata㊁厚皮树Lanneacoromandelica[14]豆科Leguminosae囊状紫檀Pterocarpusmarsupium㊁合欢属Albizziasp.[14,21]马鞭草科Verbonaceae塔序豆腐柴Premnapyramidata㊁柚木Tectonagrandis[14,21]橄榄科Burseraceae橄榄属Canariumsp.[14]2㊀灭字脊虎天牛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2.1㊀灭字脊虎天牛的形态特征卵:长椭圆形,长1.2 1.5mm,宽0.46 1.00mm,具网状附属丝㊂卵期3 16d,随着时间的延长,卵逐渐由乳白色变成灰棕色至黑棕色[2,14,24,26]㊂幼虫: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幼虫期历时3 10个月;幼虫分为5 6个龄期,1龄幼虫在寄主树皮表层为害,2龄及2龄以上幼虫在树表皮下蛀食为害;老熟幼虫蜡黄色,头壳暗褐色,体长16 18mm,体宽4.5 5.0mm;老熟幼虫则会向树皮表层蛀食,形成蛹室而化蛹[2,14]㊂蛹:离蛹型,初乳白色,随日龄增加渐变为乳黄色至蜡黄色,羽化前为棕黄色;蛹体长16 18mm,宽4.5 5.0mm;蛹期10 15d,成虫羽化后通常在蛹室内停留3 9d,最后经羽化孔离开[2,14]㊂成虫:体黑色,鞘翅前部具明显的 灭 字斑纹;体长10 17mm,体宽3.5 5.0mm;雄虫略小于雌虫,雌㊁雄虫的平均体长分别为13.5mm和11.8mm;雌虫腹部末端长锥形,腹部最后一节长于前一节;在雌虫的头部多有2条细线;雄虫腹部末端短而宽,腹部最后2节几乎相等;雄虫的头部具明显的脊[2,14,28](图1)㊂2.2㊀灭字脊虎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在自然条件下,灭字脊虎天牛1年可以发生1代或2代,以成虫或蛹在虫孔道内越冬,世代重叠现象明显[2,14,26,29]㊂受区域环境差异的影响,不同地区灭字脊虎天牛的生物学特性有差异㊂在印度,灭字脊虎天牛1年仅发生1代,偶有2代[14];在中国,该虫1年发生2代[2,21,29-30]㊂灭字脊虎天牛依靠触角进行交配识别,但关于是雌虫吸引雄虫,还是雄虫吸引雌虫进行交配分歧较大[31-32]㊂在交配过程中雄虫附于雌虫背后,在植株的树干㊁枝条㊁叶片及果实上均可发现该虫的交配现象[33]㊂9:00至12:00和15:00至17:00为交配高峰期[32-33]㊂在交配完成后,1d内或1d后灭字脊虎天牛开始在树干基部或较粗枝条的树皮裂缝内产卵,单雌产卵量为50 103粒,以单粒或2 10粒聚集于向阳的粗糙的树皮裂缝间[24,33-34]㊂产卵后3 15d内开始孵化[2,14,26]㊂其中,1龄幼虫在寄主表皮活动,该时期幼虫裸露,为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2龄及2龄以上幼虫开始在树皮下蛀道为害[2,14,30]㊂受区域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灭字脊虎天牛的幼虫龄期也不一致[14]㊂在印度,该虫幼虫龄期为5龄;在泰国,该虫幼虫龄期则为6龄;在中国,幼虫的龄期尚不明确[26,27]㊂幼虫期持续时间也不同,在中国云南,灭字脊虎天牛的幼虫期为90 300d[2];在印度,灭字脊虎天牛的幼虫期在120d左右[14]㊂幼虫老熟后在树干内蛀食形成圆盘状蛹室,进行化蛹㊂在中国云南,灭字脊虎天牛的蛹期为10 15d[2];在印度,灭字脊虎天牛在咖啡活立木上的蛹期长达30d,而在咖啡枯木内的15㊀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付兴飞等:咖啡重大害虫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进展蛹期仅为9d[26-27,35]㊂成虫羽化后在蛹室内停留3 7d,最终经羽化孔离开[14]㊂在中国云南,成虫期为20 30d,5 7月和9 10月为羽化高峰期,偶有3个羽化高峰期,即在2月也可观察到少量的灭字脊虎天牛羽化[2,30]㊂在印度,灭字脊虎天牛的羽化期为4 5月和9月下旬 12月下旬或次年1月中旬结束,其中10 11月为羽化的高峰期[14]㊂在越南,羽化高峰期为4 5月,少量成虫也会在2 3月和11 12月羽化[14]㊂A:卵;B:幼虫;C:蛹;D:成虫㊂图1㊀灭字脊虎天牛的形态特征㊀㊀受植株内营养物质的影响,在枯立木内的灭字脊虎天牛完成生活史所需的时间显著少于在存活植物内的[26-27,35],例如:在枯立木上灭字脊虎天牛完成1个生活史仅需75 210d,其中蛹期仅为9d,显著短于在存活植株内的㊂同时,灭字脊虎天牛的雌雄性比也有差异,在枯立木内该虫的雌雄性比为1.63ʒ1,而在存活植株内的雌雄性比为1ʒ1.22[26-27,35]㊂通过人工合成饲料饲养昆虫,对昆虫的基础生物学㊁昆虫病原学㊁雄性不育技术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4,36]㊂按照蒸馏水300mL㊁琼脂15g㊁小粒咖啡茎秆粉末14g㊁蔗糖5g㊁D-葡萄糖2.5g㊁鹰嘴豆粉5g㊁蛋白质2.5g及丙酸0.5mL的配比合成半人工培养基,用其饲养灭字脊虎天牛可以完成整个生活史,只是虫体尺寸略小于在自然状态下饲养的,表明通过人工合成饲料饲养灭字脊虎天牛具有可行性,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改进培养基配比或组成[38-39]㊂3㊀灭字脊虎天牛的综合防治技术3.1㊀物理防治实践生产表明:人为清除田间受害的植株对于控制灭字脊虎天牛是可行的,但受开展范围和参与人员等因素的限制,控制效果并不明显[2,14]㊂在灭字脊虎天牛羽化前期快速识别和清除受害植株,也是实施物理防治的关键[14]㊂因此,当发现灭字脊虎天牛的为害植株时,应立即清除,采用集中焚烧或水下浸没7 10d的方法可有效杀死受害植株内的虫体[2,14,39]㊂清除后集中堆放而不处理,因灭字脊虎天牛在枯木内的生长发育速度更快,可能导致该区域灭字脊虎天牛的为害更猖獗[14]㊂同时,能够识别受害植株树干内虫体是否死亡或有无虫体等,可以避免一定的经济损失㊂如当受害树干表皮呈脊状突起时,灭字脊虎天牛可能在蛀食过程中已经死亡[14]㊂通过防虫网笼罩受害植株也可以避免灭字脊虎天牛的扩散和种群的增长㊂而针对咖啡灭字虎天牛的产卵机制,在产卵25江㊀西㊀农㊀业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2卷前后期采用刮皮破坏产卵场所或卵粒均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虫源[14,40]㊂在产卵期结合整形修剪,通过涂干(水ʒ胶泥ʒ石灰粉ʒ甲敌粉ʒ食盐ʒ硫磺粉=2ʒ15ʒ1.2ʒ0.005ʒ0.005),效果更好[2]㊂3.2㊀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具有操作简单㊁见效快和成本低的优点[41]㊂目前,化学防治仍是防治灭字脊虎天牛的主要手段㊂受灭字脊虎天牛生活习性的限制,化学防治主要针对树皮裂缝上的卵和初孵化的幼虫,对正在产卵的雌成虫和树干内为害的幼虫和蛹基本上无效或效果较差[14,30]㊂10%的煤焦油蒸馏液是最早被用于控制灭字脊虎天牛的化学药剂,但它的防控效果不明显[14]㊂研究证实从木焦油蒸馏液内提取的砷酸钠可以导致60%的灭字脊虎天牛幼虫死亡,但对树体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24]㊂研究证实,六氯环己烷[42-43]㊁林丹[34]㊁DDT㊁对硫磷1605㊁硫丹[16,44-45]㊁毒死蜱㊁丁克百威㊁敌百虫㊁敌敌畏及乐果等杀虫剂对灭字脊虎天牛都有一定的毒杀效果[2,46-48]㊂但随着农药的规范使用,林丹㊁DDT㊁敌百虫等高毒㊁高污染㊁高残留的农药已经被禁止使用㊂而一些低残留㊁低污染及低毒的杀虫剂被用于灭字脊虎天牛的防治,如:阿维菌素㊁吡虫啉㊁苦参碱及高效氯氟氰菊酯等[48-49]㊂郑勇等[48]测定了1.8%阿维吡虫啉乳油㊁20%吡虫啉可溶性水剂及1.3%苦参碱水剂对灭字脊虎天牛的防控效果,防控效果为39.3% 72.7%㊂但农药的不规范性使用导致抗药性㊁环境污染及次要害虫猖獗等问题突出,因此,在合理和规范使用农药的基础上,开发使用无公害的防治方法仍是今后化学防治的重点方向[41,50]㊂3.3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害虫可以分为3类,即以鸟治虫㊁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是一种更加经济㊁安全㊁有效的防治方法[41,51]㊂据有关资料,咖啡灭字虎天牛的自然天敌有寄生性天敌30种㊁捕食性鸟类2种和病原真菌2种(表2)[2,14,21]㊂研究表明:多种寄生蜂对灭字脊虎天牛具有控制效果㊂如:在印度的部分区域,Allorhogaspallidiceps对灭字脊虎天牛的寄生率高达78.3%[52];Apensiasahyadrica可以寄生灭字脊虎天牛的幼虫,在自然条件下寄生率超过20%[53];在泰国,Pristaulacussp.是1种重要的生物防治寄生蜂,对灭字脊虎天牛的寄生率为18.1% 35.0%[54];而Avetinellasp.主要寄生灭字脊虎天牛的卵,在自然条件下对卵的寄生率为2.2%[14];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是天牛科幼虫和蛹的体外寄生性天敌,在室内条件下对灭字脊虎天牛的寄生率高达61.18% 93.33%,在野外的寄生率为23.36% 38.38%[55]㊂还有一些鸟类和昆虫会捕食灭字脊虎天牛,如:鸟类Megalaimasp.和Megalaimavirdis会捕食灭字脊虎天牛的幼虫[14];昆虫黑褐举腹蚁(Crematogasterro⁃genhoferi)和立毛举腹蚁也会捕食灭字脊虎天牛的幼虫;但尚无专性寄生蜂和专性捕食者的报道[2]㊂此外,2种病原真菌Beauveriabassiana和Aspergilustamari对灭字脊虎天牛的幼虫具有寄生性,但灭字脊虎天牛以排泄物和木屑封闭蛹道和蛀道,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幼虫和蛹,使它们免受自然天敌的侵扰[14]㊂因此,开发一种有效的卵寄生蜂㊁捕食者或病原真菌可能才是今后灭字脊虎天牛生物防治的重要方向㊂3.4㊀农业防治在小粒咖啡树林下种植作物,营造遮荫环境可以有效地遏制灭字脊虎天牛的危害[14,56]㊂灭字脊虎天牛喜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产卵,在最佳的遮荫环境下种植小粒咖啡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灭字脊虎天牛的危害[26-27,30]㊂而Verniciamontana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遮荫树种,该树在9月和10月为落叶期,同期咖啡植株则需要大量的光照[14]㊂但大量的遮荫可能滋生真菌性病害和导致害虫Hy⁃pothenemushampei的暴发,也会导致咖啡产量的降低[57]㊂同时,在修剪中不使主干和较粗的次生枝条暴露,或以Erythrinasubumbrans和Grevillearobusta为遮荫树种,营造低树冠遮荫环境,也可以有效地控制灭字脊虎天牛的危害[14]㊂在实践生产中,受生产工人和基础研究等因素的制约,也很难营造最佳遮荫种植模式控制灭字脊虎天牛[14]㊂因此,开展遮荫树种选择㊁最佳遮荫环境营造等方面的研究具有必要性㊂3.5㊀新型绿色控制技术通过改变作物栽培策略㊁加强田间养护管理水平等措施可以减轻咖啡灭字虎天牛的危害,包括选育抗虫品种㊁作物间作㊁种植遮荫树种营造遮荫环境等㊂根据灭字脊虎天牛的趋化特性,可以利用性信息素诱剂诱杀灭字脊虎天牛㊂㊀㊀性信息素在昆虫的配偶识别中起关键性作用,昆虫性信息素由信息素腺体产生释放,是一种35㊀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付兴飞等:咖啡重大害虫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进展由多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41,58]㊂关于咖啡灭字虎天牛性信息素的研究较少,主要涉及雄性信息素㊂Hall等[13]最早证实了(S)-2-羟基-3-癸酮是印度咖啡灭字虎天牛雄性信息素的主要成分㊂Rhainds[59]也证实了该物质为中国咖啡灭字虎天牛的雄性信息素的主要组成物质㊂随后,Hall等[13]利用气相色谱与触角电位联用仪对雄性信息素的挥发物进行了分析,在挥发物中发现了(S)-2-羟基-3-癸酮㊁3-羟基-2-癸酮㊁(S,S)-2,3-二羟基辛烷㊁2-羟基-3-辛酮㊁2,3-癸二酮㊁2-苯乙醇和辛酸等物质,其中,(S)-2-羟基-3-癸酮㊁3-羟基-2-癸酮和(S,S)-2,3-二羟基辛烷的占比超过90%,(S)-2-羟基-3-癸酮和3-羟基-2-癸酮可引起雌虫明显的触角电位反应㊂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S)-2-羟基-3-癸酮对雌虫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当(S,RS)-2,3-二羟基辛烷的含量超过10%时吸引力会降低㊂随后田间试验结果证明(S)-2-羟基-3-癸酮和(RS)-2-羟基-3-癸酮对雌虫具有引诱性,但当(S,S)-2,3-二羟基辛烷的含量超过10%时引诱效果降低[13]㊂因此,(S)-2-羟基-3-癸酮被认为是1种在咖啡灭字虎天牛性信息素通讯中发挥作用的物质,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性信息素引诱剂进行开发利用[12-14]㊂通过开发和选育抗虫品种提高咖啡对灭字脊虎天牛的抗性也是未来研究的热点[14]㊂以印度的小粒咖啡品种 Chadragiri 为例,该品种通过枝条下垂覆盖主干,可以有效减轻灭字脊虎天牛的危害,具有高产和对灭字脊虎天牛高抗性的特点[60]㊂表2㊀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自然天敌天敌类别目科物种寄生蜂膜翅目Hymenoptera举腹蜂科AulacidaePristaulacussp.,Pristaulacusnigripes[14,54]肿腿蜂科BethylidaeApenesiasp.,Apenesiasahyadrica,Mysepyrisgrandiceps,Sclerodermusdom⁃esticus,Sclerodermussp.,Sclerodermusvigilans,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14,55]茧蜂科BraconidaeAllorhogaspallidiceps,Campyloneurussp.,Dorcyctesbistriatus,Dorcyctesbrevipetiolus,Dorcyctescompactus,Dorcyctescoxalis,Dorcyctespicticeps,Dorcyctesstroliger,Dorcyctestristriatus,Iphiaulaxsp.,Promiscolussesquistri⁃atus,Pristodoryctesstriativentris[14,52]跳小蜂科EncyrtidaeAvetinellasp.[14]旋小蜂科EuoelmidaeMetapelmasp.,Eurytomaxylotrchi[14]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Eurytomasp.[14]褶翅蜂科GasteruptiidaeGasteruptionsp.[14]姬蜂科IchneumonidaeEpixoridescaerulescens,Mesosteninisp.,Paraglyptatuigera[14]冠蜂科StephanidaeDiastephanussp.[14]捕食者鴷形目Piciformes须鴷科MegalaimidaeMegalaimasp.,Megalaimaviridis[14]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黑褐举腹蚁Crematogasterrogenhoferi,立毛举腹蚁Crematogasterferra⁃rii[2,14]病原真菌散囊菌目Eurotiales发菌科TrichocomaceaeAspergillustamarii[14]肉座菌目Hypocreales虫草菌科CordycipitaceaeBeauveriabassiana[14]4㊀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灭字脊虎天牛是严重为害咖啡的重大害虫,对咖啡产业的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威胁[1-4]㊂在亚洲的主要咖啡产区,尽管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关于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工作,但关于灭字脊虎天牛的基础性研究仍非常薄弱㊂主要表现在:(1)有关灭字脊虎天牛基础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2)对灭字脊虎天牛的防控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的防控手段㊂施用杀虫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该虫的危害和扩散,但灭字脊虎天牛的羽化期多为雨季,可能导致杀虫剂被雨水冲刷而浪费㊁自然天敌被误杀以及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等问题㊂同时,杀虫剂的应用会限制咖啡的出口㊂此外,灭字脊虎天牛的性信息素已经被研发,但存在推广滞后的问题,缺乏诱捕器设置和对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3)亚洲咖啡产区作为主要的灭字脊虎天牛危害区,各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工作者长期孤立开展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缺乏合作和交流㊂鉴于此,一方面,应该加强灭字脊虎天牛的基础生物学研究,开展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研究,采用多种监测方式对灭字脊虎天牛进行监测和预警㊂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同时,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提高农户的防范意识,降低灭字脊虎天牛对咖45江㊀西㊀农㊀业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2卷啡的危害,减少经济损失㊂此外,在加强灭字脊虎天牛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的同时,还应开展灭字脊虎天牛化学感受器基因等方面的研究,明确灭字脊虎天牛的信息素感受机制及寄主植物识别机制等,优化和开发灭字脊虎天牛的性诱剂和食诱剂,为灭字脊虎天牛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㊂致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娄予强副研究员提供了部分文献资料;云南省普洱市李忠恒先生提供了灭字脊虎天牛卵的生态照片,特此致谢!参考文献:[1]刘杰,申科.咖啡病虫害防治[M].李福荣,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1-2.[2]李荣富,王海燕,龙亚芹.中国小粒咖啡病虫草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42-45.[3]王万东,龙亚芹,李荣福,等.云南小粒咖啡病虫害调查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2012,32(10):55-59.[4]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通论(上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90-140.[5]龙乙明,王剑文.云南小粒种咖啡[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7.[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7]TimothyGO,MargaretFK.Caffeineandconservation[J].Science,2003,300(5619):587.[8]RickettsTH.Tropicalforestfragmentsenhancepollinatoractivityinnearbycoffeecrops[J].ConservationBiology,2004,18(5):1262-1271.[9]RoubikDW.Tropicalagriculture:thevalueofbeestothecoffeeharvest[J].Nature,417(6890):708.[10]FainSJ,MayaQ,NoraL,etal.Climatechangeandcoffee:assessingvulnerabilitybymodelingfutureclimatesuitabilityintheCaribbeanislandofPuertoRico[J].ClimaticChange,2017,146(1):1-12.[11]GeeraertL,AertsR,BerechaG,etal.Effectsofland⁃scapecompositiononbeecommunitiesandcoffeepollina⁃tioninCoffeaarabicaproductionforestsinsouthwesternEthiopia[J].Agriculture,EcosystemsandEnvironment,2019,288(2020):106706.[12]VenkateshaMG.SustainablecoffeecultivationinIndia:challengesandmanagement[C]//Proceedingsofthe16thAsianagriculturalsymposiumand1stinternationalsymposiumonagriculturaltechnology,2010:492-495.[13]HallDR,CorkA,PhythianSJ,etal.Identificationofcomponentsofmale-producedpheromoneof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J].JournalofChemicalEcology,2006,32(1):195-219.[14]VenkateshaGM,DineshAS.The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oleoptera:Ceramby⁃cidae):bioecology,statusandmanagement[J].Inter⁃nationalJournalofTropicalInsectScience,2012,32(4):177-188.[15]GahanCJ.ThefaunaofBritishIndia,includingCeylonandBurma.Coleoptera:Cerambycidae[M].London:TaylorandFrancies,1906:329.[16]ChackoMJ.Controlofcertaindevastatingpestsofcoffee[J].IndianCoffee,1978,42:265-268.[17]郭容琦,罗心平,李国鹏,等.云南小粒咖啡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09(3):209-212.[18]文兰,赵璟.生态位理论视角下云南小粒咖啡品牌建设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4(5):12-15.[19]孙娟,熊惠波.世界咖啡产销情况及中国咖啡产业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10(2):38-40.[20]张洪波,李文伟,赵云翔,等.云南小粒咖啡灭字脊虎天牛为害严重的原因及防治研究[J].热带农业科技,2002,25(4):17-21.[21]钟宁,李光华,宋丽萍.咖啡灭字虎天牛研究综述[J].普洱学院学报,1995,11(1):88-92.[22]DuffyEAJ.Amonographoftheimmaturestagesofori⁃entaltimberbeetles(Cerambycidae)[J].QuarterlyRe⁃viewofBiology,1968,126(4):619.[23]SantoshP,SreenathHL,VinodKPK,etal.Newre⁃cordof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rolatonPsilanthusbengalensisinIndia[J].JournalofPlantationCrops,2011,39:396-398.[24]SubramaniamTV.Thecoffeestemborer[J].BulletinDepartmentofAgricultureMysoreStateEntomology,1934,11:1-18.[25]PattabhiramanTV.ThewhitestemborerofcoffeeXylotre⁃chusquadripesChev[J].IndianCoffee,1983,36:5-20.[26]VisitpanichJ.Thebiologyandsurvivalrateofthecoffe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Coleoptera,Ce⁃rambycidae)inNorthernThailand[J].JapaneseJournalofEntomology,1994,62(4):731-745.[27]SeetharamaHG,VasudevV,KumarPKV,etal.Biol⁃ogyof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Coleoptera:Cerambycidae)[J].JournalofCoffeeRe⁃search,2005,33:98-107.[28]WallerJM,BiggerM,HillocksRJ,etal.Stem-andbranch-borers[J].CoffeePestsDiseases&TheirMan⁃agement,2007,24(2):41-67.[29]邝炳乾.广西咖啡树两种虎天牛的研究[J].昆虫学报,1977,20(1):49-56.55㊀7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付兴飞等:咖啡重大害虫灭字脊虎天牛的研究进展[30]周又生,赵忠喜,李松林,等.咖啡灭字虎天牛生物生态学及发生危害规律和治理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4(1):1-4.[31]VeereshGK.Bio-ecologyandmanagementof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M].Uni⁃versityofAgriculturalSciences,1995:56.[32]VenkateshaMG,BhatPK,SeethararmaHG.Courtshipbehaviourofthe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r.)(Coleoptera:Cerambyci⁃dae)[J].JournalofCoffeeResearch,1995,25:88-93.[33]SeetharamaHG,VasudevV,KumarPKV,etal.Be⁃haviourofcoffeewhitestemborerbeetleinthefield[J].JournalofCoffeeResearch,2004,32:55-64.[34]VenkateshaMG,SeetharamaHG.Evaluationofsomeinsecticidesandnaturalproductsagainst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r.(Coleoptera:Cerambycidae)[J].Entomon,2000,25:331-333.[35]BarreraJF.Coffeepestsandtheirmanagement[M].SpringerNetherlands,2008.[36]陈其津,李广宏,庞义,等.饲养五种夜蛾科昆虫的一种简易人工饲料[J].应用昆虫学报,2000,37(6):325-327.[37]RaphaelPK,SurekhaK,NaiduR.Laboratoryrearingof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roletinartificialdiet[C]//Asic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ffeescience.2005.[38]SeetharamaHG,UmaMS,ManjulaG,etal.Artificialdiettorearthe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J].PestManagementinHorticulturalEcosystems,2016,22(1):75-79.[39]VenkateshaMG,SeethararmaHG,SreedharanK.Iphi⁃aulaxsp.:anewbraconidparasitoidof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r,)(Coleoptera:Cerambycidae)[J].PestManagementinHorticulturalEcosystems,1997(3):121-123.[40]BhatPK,RamprasadAB,GowdaDKS.Effectivecon⁃trolofwhitestem-borerbydebarkingthemainstemandthickprimariesofarabicacoffee[J].CanadianJournalofPlantScience,1992,72:25-28.[41]常亚军,廖永林,蒋兴川,等.草地贪夜蛾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9,45(5):1-7.[42]KosztarabM.Pestsofcoffee[J].BulletinoftheEntomo⁃logicalSocietyofAmerica,1969,15(4):383.[43]D SouzaGI,VenkataramaiahGH,BhatPK,etal.Investigationsonside-effectsofBHConcoffeeinSouthIndia[J].IndianCoffee,1970,34:296-302.[44]KungPC.Studiesontwolong-jornedbeetlesinfestingcoffeetreesinKwangsiautonomousregion[J].ActaEn⁃tomologicaSinica,1977,338(1):758-761.[45]PattabhiramanTV.ThewhitestemborerofcoffeeXylotre⁃chusquadripes[J].IndianCoffee,1983,47:5-20.[46]黄雅志.咖啡旋皮锦天牛㊁灭字脊虎天牛和咖啡豹蠹蛾及其防治[J].热带农业科技,2000,23(1):5-9.[47]张晓群.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和旋皮天牛发生及防治技术[J].中国热带农业,2010,36(5):58.[48]郑勇,蒋智林,成文章.三种药剂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的防效比较[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3):1-3.[49]虞轶俊,施德.农药应用大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50]吴孔明,陆宴辉,王振营.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现状与展望[J].应用昆虫学报,2009,46(6):831-836.[51]曾宪儒,覃江梅,龙秀珍,等.我国主要瓜类实蝇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应用昆虫学报,2019,56(3):416-425.[52]PrakasanCB.Biologicalcontrolofcoffeepests[J].JournalofCoffeeResearch,1987,17:114-117.[53]SeetharamaHG,KumarPKV,SreedharanK,etal.FieldreleaseofApenesiasahyadricaagainstcoffeewhitestemborer[J].JournalofCoffeeResearch,2008,36(1):57-59.[54]VisitpanichJ.Theparasitoidwaspsofthecoffe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rolat(Coleoptera,Ceram⁃bycidae)innorthernThailand[J].JapaneseJournalofEntomology,1994,62:597-606.[55]杨文波,吴国星,徐志强,等.管氏肿腿蜂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寄生作用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17,39(2):405-410.[56]郑勇,蒋智林,成文章.荫蔽对咖啡灭字脊虎天牛发生危害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5,9(27):11-12,15.[57]BeerJ,MuschlerR,KassD,etal.Shademanagementincoffeeandcacaoplantations[J].AgroforestrySystems,1997,38(3):139-164.[58]吉帅帅,庄翔麟,刘乃勇.灭字脊虎天牛触角转录组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鉴定及表达谱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8,36(2):193-202.[59]RhaindsM,ChinChiewL,KingS,etal.Pheromonecommunicationandmatingbehaviourofcoffeewhitestemborer,XylotrechusquadripesChevrolat(Coleoptera:Cerarmbycidae)[J].AppliedEntomologyandZoology,2001,36:299-309.[60]Jayarama.Chandragiri:farmerfriendlynewArabicaplantvariety[J].IndianCoffee,2007,71:21-25.(责任编辑:黄荣华)65江㊀西㊀农㊀业㊀学㊀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32卷。

小粒咖啡制种育苗技术

小粒咖啡制种育苗技术

曲以及其他 病苗 弱苗 均不可 选用 ; 主 根过长 的要剪 除 ,保 留5 7 ~ 厘米即可 , 将苗放人植孔 中 , 主根不 得弯曲 ; 将小 木 棍 从孔 的正 反 两 面插 入 并 向苗 靠 近 , 土培好 压实 , 将 要求根 直苗正 。植
后均匀浇水 , 一定 要 浇透 定 根 水 , 是 这


优 选 良种
储存4 月后 ,种子发芽率 明显 降低。 个
良种是培育壮苗 、提高单位面积 咖 啡 种 子 每 1 克 有 种 子 3 0 ~ 0 0 千 0 0 5 0 粒 蓍 的基础 , 必须认真选种 。 根据各地 不等 , 可出有效苗20 ~ 5 0 50 30 株不等。
气 候情况 、 海拔 高度 、 生态类 型 、 选
三 、 苗 育 重 的咖 啡 良种 ,种 子 必 须 在 优 良 宜 1 . 技 术 流程 。 地一 整 苗 床一 主要 选 树上进行 选择 , 标准 是 : 龄在 3 种子处理一撒种一盖种一盖草一 苗床 树 上, 高产稳产 , 株型好 、 无病虫 害 , 管理一揭草一浇透水一取苗一苗 小保 圭 l 的单株 。选种时必须选择 完全 鲜 一锥 假 植 孑 一 植 苗 压 实一 浇 定 根 强 L 丸 - 果型正常 , , 充实饱满 , 大小均匀 , 水一苗木管理 。
草和防治病虫害苗子 叶完 全展 开 , 茎干直立 、 稳定后即可装袋 。
9 透 水 、 苗 。 取 苗 移 植 前 要 . 淋 取 在 淋透 水以便 取苗 , 此时主根达 1~ 6 0 1厘
米, 为了便于拔苗和少伤根 , 在取苗前 入 土3 ~ 0 米 , 后 用 竹 棍 或 细 木 棍 2 小 时必须 淋透水 ; 5 5厘 然 4 经淋透水后 , 土壤 或铁 丝将 支柱纵 横交 错地 连接 起来 , 松软很容易取苗 ,有选 择地取 出茎干 用 1 号铁 丝绑紧 , 4 即可铺设遮 阴网 , 塑 直立 , 叶稳定 、 壮 的小 苗 , 子 叶 子 健 凡 料遮 阴网密度为7 %~ 5 5 8%,然后再将 未稳 定 、 种皮未脱的小苗不能取 , 要分 遮 阴网紧紧的固定在铁 丝上 ,周 同也 期分批取苗 , 合格一批取一批 。 用遮 阴网围起来 , 苗圃建成后 , 有条件 l. 0保鲜消毒 。 用干净无油的桶 、 盒 的地方可架设水管 。 等容 器盛水 , 水深 1厘米 , 0 加入适量 的 4催 芽床 整 理 。 已经 锄 细 、 肥 多菌 灵然后将 苗木 整齐地 放人容器 中 . 将 施 的苗 圃地按间距4 ~ 0 0 5 厘米 ,墒 宽1 ~ 保鲜消毒 , . 2 即可准备插 苗。 1 米 , 1— 0 . 高 5 2 厘米 , 3 拢墒摊平后 , 撒施 1 . 假 植 孔 、 苗 、 土 。 锥 孔 1 锥 插 培 在 甲敌粉 防虫 ,然 后再铺 一层5 1厘米 前4 ~0 小时先将营养袋苗床用水淋透 。 在 厚 的河砂 即可 ,注意催 芽苗床一年一 营养袋中间锥深 l厘米 、口径 1 ~ 厘 0 .2 5 换, 切忌连作 。 米 的孔 ; 苗木要 健壮 , 主根 、 凡 主干弯 5种子 处理 。 制好 的种子 , . 将 检去 破损豆 、 缺陷豆 、 大象豆 , 准备播种。每 1 千克种子需做测定 , 种前用 清水或 播 4~5 0 4 ℃温水浸 种2 小时 , 4 然后 取 出来 用多菌灵 等杀菌剂拌种 , 即可播种。 6 种 。 种 子均 匀地 撒 在 沙床 . 播 将

《热带作物栽培基础》新建种植咖啡园管理

《热带作物栽培基础》新建种植咖啡园管理

《热带作物栽培基础》新建种植咖啡园管理答:新建咖啡种植园属于生产经营型的种植园,它在作物配置上要因地制宜,多种经营,以短养长,在规划上考虑标准化良种化信息化的要求,才能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新建咖啡种植园,要按选地规划开垦定植4个步骤展开。

一选地咖啡的生长和发展与气候和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在风,高温,强光和干燥土壤的地区,植物的腋芽往往分化成花蕾,芽的生长很小,容易引起早衰。

因此,需要选择静风,湿度高,光线短的地方。

咖啡是一种需要水并且太潮湿的作物。

如果降雨量低于1400毫米,应选有浇灌条件成有水利设施的地方。

咖啡根系好气性很强,土壤排水不畅,应加排水沟;种植园位于人口分布的中心区,可以加快产品的流通,将运输量控制到最小的限度。

在新建园时应该:老园换植时应更换新的作物种;进行土壤处理;把老园栽植学的土换成新土或栽植时新的定址点应避开就栽植穴。

二规划1道路规划。

咖啡园的道路系统按主干道、机耕路步行道三级设计,啡啡园要有与公路相通的汽车路主干道,路宽≥6米,园内设计可通达全园的机耕路,路宽≥3米片区内设置步行的人行道,以确保物资运输和咖啡周围的管理。

2排灌系统规划在地势低凹处型挖深60厘米,口宽50厘米,底宽40厘米的纵向排水沟,灌溉主要有漫灌、喷灌、滴灌等;云南咖啡多种植在山地,日前多采用漫灌,因此灌溉系统按干渠、支渠和灌沟三级设计,干渠设在咖啡园的最高处,呈横向设计,支渠设在片区内,原则上每个片区至少有一条支渠,呈纵向设计,灌沟沿咖啡台面设计。

3种植密度规划小粒中按(1.8~2)m×(2~2.5)m中粒种2×(2~3)的密度种植。

同时,与粮食作物,蔬菜,绿肥作物进行间作。

4梯度规划平地或坡度≤5度的缓坡地,按“井”字形设计咖啡行向呈东西走向:坡度≥25度的坡地不宜种植和开垦利用5-25度的坡地沿等高线进行规划设计。

三开垦1做好开垦前的检查工作。

2按规划设计的要求,对林段的周界做出明显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党支部的职责: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

云南小粒咖啡主要病虫害及防治调查研究
吴海锋
(云南省植保植检站,云南昆明 650034)
摘 要:于2017—2018年对云南小粒咖啡的主要生产基地普洱、保山等地区进行咖啡病虫害调查研究。

研究影响小粒咖啡生产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分布以及为害程度,采用阅读文献以及实地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为科学治理病虫害提供一定的方法,同时为云南咖啡种植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云南小粒咖啡;主要病虫害;调查研究;防治方法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小粒咖啡的原产地为埃塞俄比亚,20世纪末引进云南,并开始进行大面积的种植。

统计显示,2016年云南省种植咖啡种植面积约116 973 hm2,产量达158 378 t,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98%以上。

随着咖啡新品种的引进以及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在咖啡的种植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虫侵害,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咖啡种植和产业化进程。

1 调查方法与结果分析
1.1 调查方法
在普洱、保山等小粒咖啡主要种植基地,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种植农户、查阅文献资料相结合的办法,研究小粒咖啡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分布以及为害程度。

实地调查了西盟县勐梭镇他朗村、澜沧县、孟连县、思茅城区、保山农科院基地。

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主要的病虫害有7种,包括褐斑病、咖啡锈病、炭疽病、咖啡根粉蚧、咖啡旋皮天牛、咖啡灭字虎天牛,俗称“四病三虫”。

因为气候变化、新品种引进、种植模式不同等因素会对咖啡种植产生影响,病虫害种类有所增加、结构及为害程度也有所变化。

但是从整体来看,病虫害的影响仍处于相对稳定的水平。

调查中发现,目前发现的病虫害中对咖啡品质和产量造成严重为害、绝产的并不多见,旋皮天牛、 灭字虎天牛、咖啡锈病等作为制约咖啡种植的主要病虫害,在咖啡种植区分布广泛,为害程度严重,这类病虫害的为害程度会根据气候变化而有所改变。

2 主要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方法
2.1 咖啡幼苗立枯病
1)发病特点。

该病主要发生在与紧邻土壤的茎干或者茎基部位,主要表现为环状缢缩,叶片枯黄掉落,最终导致植株死亡。

该病在高温高湿、排水不良的地区发病较重。

2)防治方法。

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药剂可以采用甲霜·福美双液进行苗床拌土消毒或萎锈灵乳油液喷洒畦面。

2.2 咖啡锈病
1)发病特点。

该病为害部位主要为叶片,枝条和果实较少受到影响。

调查的所有咖啡种植区域均有咖啡锈病的存在。

主要表现为叶片背部出现病斑,发病初期病斑为浅黄色,周围伴随着浅绿色晕圈,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干枯并变为褐色。

病害的产生主要与空气湿度有紧密的联系,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大,病害会越发严重。

咖啡锈病的盛行期一般在9~12月份。

2)防治方法。

通过选取抗病能力强的优良品种,比如阿拉巴斯塔以及卡狄莫等品种;同时可以根据病害发病程度采用药剂防治,如采取适量波尔多液喷洒处理,或者采取合适比例的苯醚甲环唑液、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液等对植株进行喷雾防治。

2.3 咖啡褐斑病
1)发病特点。

叶片被感染后,病斑会在叶片两面出现。

调查的所有咖啡种植区域均有咖啡褐斑病的存在。

病斑接近圆形,边缘为褐色,中间呈灰白色。

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会变成褐色霉状物。

果实受到侵染后,产生近圆形果斑,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渐覆盖整个果实,导致果实坏死、脱落。

这种病害主要发生在低温阴雨季节,多在11~12月份。

2)防治方法。

通过加强栽培管理,适当荫蔽和合理施肥。

在病害严重的雨季,可以喷洒波尔多
67
名言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列夫·托尔斯泰
液或者多菌灵。

2.4 炭疽病
1)发病特点。

该病为害叶片、果实和枝条。

调查所有咖啡种植区域均有咖啡炭疽病的存在。

发病初期果实上会产生不规则暗色病斑,随着病情的加重,病斑逐渐变为黑色,同时伴随有粉红色粘状物,造成咖啡果实干枯,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20%~80%,严重影响咖啡品质。

这种病害一般在干旱后的雨季发生较为严重。

2)防治方法。

通过加强管理,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和杂草,合理施肥,这样可以增强抗病能力使植株生长旺盛。

可以选用合适比例的苯醚·噻霉酮或咪鲜胺锰盐等药剂对植株进行喷雾防治。

2.5 咖啡根粉蚧
1)为害特点。

该病主要是若虫和雌成虫寄生在植株的根部,初始阶段在根颈部2~3 cm 处,随着病情的加重逐渐扩展到主根和侧根,同时根粉蚧会吸食液汁,造成植株早衰、叶黄、根部变黑并腐烂。

该虫害主要依靠蚂蚁传播,蚂蚁分泌的蜜露会对虫产生保护作用,在每年的3~7月虫口密度最大。

2)防治方法。

这类害虫寄主范围广,通过对寄主的根粉蚧进行防治,尽早消除虫源,加大蚂蚁传播途径的防治工作,可以通过氟吡硫磷乳油液对植株进行喷洒处理。

2.6咖啡灭字虎天牛
1)为害特点。

该幼虫通过蛀蚀枝干,木质部会被逐渐蛀空变成交错的隧道,并由茎干蛀蚀到植株根部,导致水分输送受到严重影响,造成植株长势衰弱,叶片干枯发黄。

为害严重时果实无法生长,植株遇风容易被吹断,咖啡树越老受为害程度越严重。

该虫会在3月份气温回暖的时候逐渐变为成虫,5~7月份是成虫活动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也是防治灭字虎天牛的最佳时期。

2) 防治方法。

合理密植,适量栽种龙眼等荫蔽树种;药剂可以采用噻虫啉液进行喷雾防治。

2.7 咖啡旋皮天牛
1)为害特点。

该虫主要为害咖啡的树干,当植株直径为1.5 cm 时,天牛进行产卵,产卵部位距
地面约15 cm 处,受害植株外表出现螺旋状伤痕,植株枯萎,严重时会导致植株坏死。

幼虫会在寄主上过冬,次年3~4月份变为成虫,受害较轻的植株上通常会有1~2粒虫卵,严重的植株会超过5粒,树的背阴面产卵少于向阳面。

2) 防治方法。

做好园区的清洁工作;在幼虫变为成虫之前,采用水、胶泥、食盐、石灰粉、硫磺粉按一定配比混合,涂在距地面50~80 cm 的树干上。

3 对策建议
小粒咖啡属于耐阴植物,因此在其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荫蔽处理,需要25%~30%的荫蔽度。

荫蔽树对咖啡的种植起着重要的作用,如香蕉树、柑橘树、柚子树、茶叶、黄豆等荫蔽树,不仅可以起到荫蔽作用,同时它们作为经济作物,在提高咖啡产量的同时还能增加咖农的经济收入。

荫蔽树与咖啡病虫害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荫蔽树中的柑橘树、灯台树等容易诱发煤烟病,会导致它们附近的咖啡植株煤烟病发病率远高于其他荫蔽树树种,原因是这些荫蔽树是部分害虫的寄主。

因此选择荫蔽树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应尽量减少害虫寄主植物的种植。

此外提出防治咖啡病虫害的措施如下:
1) 创造适宜咖啡生长的生态坏境,合理施肥,及时清除枯枝败叶、清理杂草。

2)对于钻蛀性害虫,发现后应该立即进行剪枝和烧毁处理,减少害虫为害。

3)咖啡树主要在二分枝上结果,三分枝上也会结少量的果实,应及时剪掉多余的四分枝、柔弱枝,这样可以提高养分的利用率,降低湿度,同时还有利于咖啡果实的采摘。

4)药剂防治可采用波尔多液、苯醚·噻霉酮、噻虫啉液、甲霜·福美双等,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药剂对植株进行处理。

5)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许多咖农对于病虫害的认识不到位,有许多错误的做法,因此建议植检站、劳动局等相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对咖农进行培训,让他们正确掌握预防咖啡病虫害的方法。

收稿日期:2019-08-29
编辑/马伟嘉
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