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
鱼玄机

鱼玄机的玄机唐代总是充满了争议,而鱼玄机无疑就是最具争议的一个人物。
强盛繁华的大唐王朝,诗才辈出,不少女诗人也应运而生。
长安女子鱼玄机,就是晚唐女诗人中的代表,与著名女诗人李冶、薛涛齐名。
这位才华横溢、美貌又多情的才女,一生短暂而悲凉,令人无限感慨。
‚一个会写诗的卖笑的道姑,最后卷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
‛历史最终对她竟然用了这样一句评价,让人欷歔不已。
只有在王小波的《寻找无双》里,还残留着她的一缕无依的香魂,还有她那绸缎般闪亮、野草一样茂盛的长发。
从‚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到‚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鱼玄机走过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韶华易逝本已令人感慨,可对鱼玄机来说,那逝去的又何止是好时光?从一个不谙世事的青春美少女作家到放荡妖冶的咸宜观女道士,鱼玄机经历了怎样的劫难和内心的挣扎?鱼玄机的命运玄机如何让她成为一个为人们记住的从唐朝行走了千年的多才薄命奇女子?才貌皆过人的鱼玄机,一生遭遇变幻莫测,命运之神将她摔碎,然后重新组合,让她变成另外一个人。
这另外一个人陌生到了连鱼玄机可能都不敢相信,但是她接受了,准确地说这是她的选择。
鱼玄机最突出的一点是她的不屈服,她的不屈服从正面来说,我们看到了鱼玄机身上呈现出的丰富性,鱼玄机也由此而上升,进而成为史书中绚丽的一页。
而若从负面来讲,我们会看到鱼玄机人生之悲怆,命运之苦痛,而鱼玄机也由此而下降,直至丧失人格,甚至堕落。
鱼玄机就是一个在生命未知的变数中既飞升又堕落的女人。
美少女作家鱼玄机(公元844--871年),原名鱼幼薇,字慧兰,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4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城郊,那是一位落拓的士人之家。
她的父亲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便转而把满腔心血都倾注到独生女儿鱼幼薇身上,对她刻意调教。
小幼薇因此受到了比较系统的教育,自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五岁便能背诵数百首名诗佳章,到了七岁,鱼幼薇写出了她的处女作。
这是鱼幼薇长期习读诗作的一次必然反应,而对她父亲来说,却是一次巨大的肯定,肯定他的苦心没有白费,女儿终于圆了他的心愿,开始显山露水。
鱼玄机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审视

重复 统女 定的命运X
在中 统社会中,女的
是从男性的角和标
的女 的
的
是男为 依托的
女
的
也是男性为中
的,这
一]
X
在传统
思
意识 社
的
代
表一 力
一分机
一
度X 然唐朝在
经 明、女
对女的束缚,
使女
多的
X
然而在封建思
意识的
统 ,女
自
的
意识仍
格的
度的
X
鱼玄机的 歌在女
的身
份的
表 一冲束
缚
自在的 之,其
的
是来之不的X
她 的 的并非是 追
,而是为 求
的
自我价值的追求X
鱼玄机才情 ,在时的社
度下,她无 男一.
举、世 求得
地,
得较多 -
自
的机X 她不安圈囿
于宗礼教的围困,忠诚于自己
内的真
并希望求得一种
特的方式表达 ,望一
之 够了解自的情
世界并在歌中达共鸣X在中 学历史,“女的呐喊抗
争”多表 为“家庭婚姻 及恋爱
的伦理需求”②,妇女的行为
落时分,枫叶叠叠,江桥掩映间远
帆迟迟,可是她所忆的前夫李亿
又在何处?明明已遭见弃,其剪不
断的相思仍一若自西向东汨汨的
江水,东流无歇X这是身为女子的 悲哀,男儿之恩情绝于朝夕间,而
女子的情意总是理乱如丝般q 眠,即使已经爱弛,愁思仍复如
此X
从鱼玄机其他
,她
的 是明白的,可身为女子,
,她又
这曾
经的夫妻情分呢?愁思再多,也
的
,是意的,所谓
27岁被判刑场斩首,唐代名妓才色双绝“放荡”一生仍被世人怀念

27岁被判刑场斩首,唐代名妓才色双绝“放荡”一生仍被世人怀念唐.咸通十二年的一天,一名27岁的女子因杀害自己的丫鬟,被朝廷判斩首之刑。
这个消息不胫而走,无数老百姓涌上街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交头接耳,谈论不停。
似乎这个即将要被处死的女人的身上,有许多让他们疑惑不解的地方。
这是怎么样的一个女人?为何她要被斩首的消息,能够引起那么多百姓的兴趣?今天,我们要说到的,便是晚唐四大女诗人之一,同时也被后世称为唐代名妓的鱼玄机。
一个十岁就名扬天下的长安才女,一个让《全唐诗》都为她单独成卷的传奇女子。
鱼玄机本命不叫玄机,她有个美丽温柔的名字,叫做鱼幼薇。
鱼幼薇一生与三个男人的情感纠葛错综复杂,这三人分别是她的老师——唐代花间派的鼻祖诗人温庭筠,她的丈夫李忆,最后的恋人乐师陈韪。
天才少女情动温庭钧鱼幼薇虽出生寒微,但从小天资聪慧,已经展现出不同于一般小孩的灵动。
十岁左右,便已经因为才华之高而名噪长安。
温庭钧得闻此事,对这个天才少女感到好奇,便寻了过去。
刚一见面,温庭钧便出了一道考题给鱼幼薇,想要试试传闻真假。
据说,温庭筠给鱼玄机出的题目是让她用“江边柳”为题赋诗。
鱼玄机小小年纪倒也不怯场,二话不说,张口就来: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温庭钧一听心中叫了一声妙哉!连连称赞!这位温庭钧是何许人也?出身没落贵族家庭,为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
富有天赋,文思敏捷,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而且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
温庭钧对鱼玄机非常赏识,决定收这位小姑娘为徒。
两人性情和融,关系变得十分密切!在他的指点之下,鱼玄机的诗词造诣更加不凡。
她与另外唐代女诗人薛涛、李治齐名,一时间风光无限。
渐渐地,鱼玄机对这位亦师亦友的恩师的感情起了变化,从恭敬变为了倾慕。
虽然温庭钧也对这个尚未及笄的美丽女孩有着一丝特殊的情感,但是,终究还是没有表示过什么,也许是顾忌自己与鱼玄机年龄差距三十余岁,温庭筠一生与她始终只是保持着师徒关系。
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生平简介

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生平简介鱼玄机,初名为鱼幼微,字蕙兰,晚唐女诗人,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另三人分别为李冶、薛涛、刘采春,现存诗作五十首,包括《江陵愁望有寄》、《赠邻女》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唐代女诗人鱼玄机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鱼玄机生平简介鱼玄机,原名鱼幼薇,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师承“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是一位满腹才华的平民女子。
性敏明,爱读书,经温庭筠引荐,十五岁的时候便嫁给了当时的才俊李亿为妾侍,与李更是情意绵绵,写了很多有关于他的情诗。
但是李亿的妻子,是个官宦的富家女,性格甚是泼辣,她不待见鱼玄机,便把她赶出了家中。
唐代道教盛行,女子入道也逐渐流行起来,鱼玄机被赶出来之后,无奈之下李亿便把她送进了咸宜道观,承诺三年以后会来接她。
自入道观开始,她便开始叫“玄机”。
三年没有结果的等待,她失意不再等待他的情郎。
她开始转性,成了一个风流的女道士,不少男人都入了她的帷帐。
最后因为杀死自己的婢女而被判死刑,年方二十六。
鱼玄机为什么打死婢女绿翘鱼玄机不堪忍受三年空虚的等待,放下自己的身段,开始纵情声色,她招收女弟子来做侍女。
过了几年这种艳情的生活,身边这个侍女绿翘已出落得风姿绰约,已然是个漂亮的姑娘。
在正月某天,鱼玄机受邀去别的地方做客,临走时嘱咐绿翘,如果有人来找我,就告诉他我在哪里。
傍晚回来的时候,绿翘告诉鱼玄机,陈乐师来找,告诉他你的去处之后他便走了。
这个乐师平时与鱼玄机玩得好,不可能不等她就走了,鱼玄机怀疑绿翘的话。
她看向绿翘,看她面带潮红,眼神迷离,举止也带异样,一切了然于心。
等到了晚上,鱼玄机把绿翘叫到房里,让绿翘脱光衣服,下跪在地,责问她今天是不是做了什么苟且的事情,绿翘否定,看向绿翘发现她胸上有指甲的划痕,于是便开始鞭打她。
后来绿翘更是拿出鱼玄机的风流事数落鱼玄机,鱼玄机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抓起绿翘的脖子,往墙上撞去,这一撞就撞出了人命。
鱼玄机的诗词作品,在历史上颇受好评,他的作品大多反映女子的情意。
《鱼玄机诗集》读后感

《鱼玄机诗集》读后感
《鱼玄机诗集》是一部集合了鱼玄机诗作的经典之作,读后让我深深感受到了
这位女诗人的卓越才华和独特魅力。
她的诗作不仅展现出了她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更体现了她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在这部诗集中,鱼玄机以她独特的女性视角,描绘了一个个动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她内心深处的柔情和坚韧。
在读完《鱼玄机诗集》之后,我深深被她那种细腻而又坚定的情感所打动。
她
的诗作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她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自由和真实的追求。
她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对自然的描绘,她将自然界的景物与自己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感。
她的诗作中还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探索,她用诗歌描绘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人物形象,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坚韧。
在《鱼玄机诗集》中,我最为喜爱的是她那种对爱情的真挚表达。
她的诗作中
充满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爱人的眷恋,她用诗歌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和对爱人的思念。
她的诗作中常常出现对爱人的描绘,她将爱情的美好与苦涩相结合,展现出了一种真实而又动人的情感。
她的诗作中还流露出对爱情的思考和对情感的探索,她用诗歌描绘了一个个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和苦涩。
总的来说,读完《鱼玄机诗集》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位女诗人的卓越才华和独
特魅力。
她的诗作不仅展现出了她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更体现了她对人生、爱情和自然的独特见解。
她的诗作让人感受到了她内心深处的柔情和坚韧,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坚韧。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读到这部经典之作,感受到鱼玄机诗作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独特魅力。
鱼玄机的故事

精心整理鱼玄机的故事是否记得那个多情的女子,是否记得那一缕不变的相思!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鱼玄机的故事”,更多优秀的文章尽在出国留学网,欢迎大家阅读,内容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鱼玄机的故等了一年又是一年,却不曾收到回信。
终于,有了他们二人的音讯,而带来音讯的人是温庭筠的朋友,李安。
李安只带回来温庭筠的一句话,“此去经年了无牵挂”。
鱼幼薇在接到信之后心灰意冷,接受了李安的求婚。
而幸福的日子不过持续了不到三年。
李安在老家的妻子,找到鱼幼薇,大闹一场,而李安却没有挺身而出,不过是躲在刁蛮的妻子身后唯唯诺诺。
李安走后,鱼幼薇心便是真死了,她出家在长安的某个道观,道名鱼玄机。
因为心死却又怀抱着一丝希望,希望温庭筠会回来找她。
不久,长安某道观门前贴出告示,愿与长安城才子切磋诗文。
很多人跃跃欲试。
因为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为寻欢作乐找的借口罢了。
又一次寻欢作乐后,门外有论两句,至于吗?据说,在处斩的时候,鱼玄机忽然对行刑官说,她想说最后一句话。
行刑官同意后,只见鱼玄机向人群扫了一眼,大声的说|:幼薇一生风流,接触男人无数,但我这辈子,唯一真正爱过的一个男人,就是温庭筠。
鱼玄机的资料里,四十一秒时间,大半是与温庭钧有关。
温庭钧的资料里,二分二十三秒,无一秒有关鱼玄机,皆为一身功名。
你离太过遥远,我触之不及。
纵使我微小,但我的世界,大半都是你。
鱼玄机的一生,看似大起大落,却不长不短,不悲不喜。
在这场光阴的戏里,她始终是孤独的,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她送走了一个又一个人,却没有人为她留步。
任何事物都可以是她,在红尘烟火中,在缓缓流淌的笔墨里,带着前世的夙愿,晕染了今生的相逢,直到月上柳梢,言尽茶凉,曲终人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赠邻女(一作寄李亿员外)》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寄国香》旦夕醉吟身,相思又此春。
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
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

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古老的南唐时期,一位名叫鱼玄机的青年安定而富有的生活着。
他的外表是一名文士,因为他热爱读书、讲谈文艺,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和尊重。
可是,鱼玄机的内心却充满着对爱情的渴望。
几次的机缘,他不得不面对一位美丽的少女温庭筠。
温庭筠只有十二岁,但已经长成一位美貌动人的少女,她聪慧而善解人意,对文艺与自然也是一窥就知。
久而久之,鱼玄机对温庭筠深深的爱上了她。
鱼玄机很快就向温庭筠求婚了,但却遭到拒绝。
温庭筠的父亲否决了这场婚事,因为他认为鱼玄机的文化素养和地位都不如她父母更有钱、更有身份的贵族,而鱼玄机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金钱和财富,不足以负担婚礼的结婚费用。
鱼玄机感到无比沮丧和失望,但他仍然不舍得放弃温庭筠。
他发誓要实现自己与温庭筠结婚的梦想,于是从西唐回到南唐,为争取温庭筠的心,他刻苦学习赚取大量的金钱,希望能有一天证明自己的才华和财富。
足足三年的时间,鱼玄机终于攒够了一笔财富,他再次前往温庭筠家,向父亲表示要娶他的女儿为妻。
这一次,温庭筠的父亲得知他已经有了足够的财富,最终才同意了这场婚礼。
于是,在一片祝福声中,鱼玄机与温庭筠终于走到了一起,两人登上了自己的幸福彼岸。
在此后的日子里,他们的幸福绵延洁净,他们一起分享文艺的乐趣,并一起追求知识的智慧。
古老的南唐时期,鱼玄机与温庭筠的故事至此就此写下,它犹如一部美丽的爱情诗篇,在至今流传至今。
这是一段由真挚的爱情而缔结的美丽传说,它证明了爱情的力量,它也激励我们追求对梦想的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梦想。
鱼玄机和温庭筠的故事可以唤起我们美好的感受,它也给了我们启示:当我们准备追求梦想时,不要放弃梦想、不要放弃爱情,我们也要有勇气去抗争,去克服困难,把梦想变成现实。
鱼玄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鱼玄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最近迷上了一首古风歌曲—《鱼玄机》,更令我动心的是它背后的故事。
主人公是唐代豪放才女—鱼玄机。
鱼玄机,女,晚唐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初名鱼幼微,字蕙兰。
五岁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习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
初始爱慕温师,却爱而不得。
后嫁李亿为妾室,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
终于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
1.爱慕温师,成日思之。
鱼幼薇爱上其师温庭筠,其师却只觉配不上她而远走,而后鱼幼薇漫长的苦恋开始了。
自此只好通过文字委婉传达其对师的思念之情,以诗寄情。
《冬夜寄温飞卿》: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
她的第一段感情,终究还是爱而不得。
2.良才女貌,与之般配的“李亿”。
为爱甘做妾,鱼幼薇爱得如此卑微,终究还是被辜负了。
最初的才子配佳人,俩人吟诗作对,令多少人称羡。
可是为爱甘做妾,其夫正室又不能容忍的了她,其夫又不可为其做点什么,最终正当貌美的年纪却被送进了咸宜观做了道姑,自此改名鱼玄机。
虽然已身在咸宜观,可仍然心系夫君。
只好把自己对夫君的浓浓思念之情寄托于诗词,写下了一首又一首思念夫君的诗。
《春情寄子安》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冰销远涧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
如松匪石盟长在,比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
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可是终究她还是爱而不得,其夫君李亿携妻远赴扬州赴任一去无回。
她在这两段感情中,都为之付出了真心,一段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了的爱而不得,另一段则是深爱后却遭抛弃的爱而不得。
对丈夫的痴心守望,换来的却是丈夫携妻远赴扬州,这样的结果等于颠覆了她的整个世界。
最后,终是再次因其情郎而鞭笞绿翘致死,而后获罪被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女性意识觉醒的哀歌年级:2011级专业:汉语言文学学号:201100010349姓名:吴雅芳指导教师:李芳民2015年 03月 21 日摘要在唐朝这个诗歌艺术发展的巅峰时代,除了男性诗人之外还有一批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的女性诗人,而鱼玄机正是这批与众不同中的更加不同的存在。
她生在礼教森严的封建时代,却偏偏不甘于屈从,她渴望随性所欲,也是如此做的,也正是因为她出格的行径,导致她一直为历史上的道学家们所诟病,从而形成了她不平凡但是悲剧性的人生,本篇论文没有选择从鱼玄机额诗歌入手,而是以鱼玄机的悲剧人生为基点,从其短暂的一生出发探讨她人生悲剧形成的原因,再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其诗歌从中发掘她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而在理论手段上论文将采用结合文本,以及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理解从而得出本篇论文的最终结论,那就是鱼玄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她人生悲剧形成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鱼玄机悲剧人生女性意识哀歌目录1引言 (1)2晚唐才女鱼玄机 (1)2.1文字记载里的鱼玄机 (1)2.2才女鱼玄机 (2)3才高身贱、貌美命薄的悲剧人生 (3)4女性意识的觉醒 (9)5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谢......................................................1、引言晚唐诗人鱼玄机是一名才高而且貌美的女诗人,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五十多首诗篇,其中有许多到现在依旧令人叫好的佳作。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才女佳人,历史上的记载却只有寥寥一点,并且这些星星点点还是存在于不能完全被看做可靠依据的资料之中。
在我看来这的确是一种遗憾,虽然鱼玄机的一生被现如今的大多研究者看来是悲剧性十足的,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她的一生确实是不平凡的,在当时的社会中也是极富有特殊意义的存在,因此我将透过一些记载以及鱼玄机留下的诗作对鱼玄机的生平进行一个大概的梳理,最后总结出她悲剧性人生的原因,并透过她的人生经历以及她的诗作挖掘出其作为特殊意义的存在之处,即女性意识的觉醒之处。
2、晚唐才女鱼玄机2.1文字记载里的鱼玄机关于鱼玄机的生平,正史上并未作出明文记载,只有零星小点见于《太平广记》、《南部新书》、《直斋书录解题》、《唐才子传》、《三水小牍》、《北梦琐言》的断章短句之中。
皇甫枚在《三水小牍》中评价鱼玄机说:“唐西京咸宜观女道士鱼玄机,字幼薇,长安李家女也。
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而风月赏玩之佳句,往往播于士林。
”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卷八记有:“玄机,长安人,女道士也。
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
咸通中及笄,为李亿补阙侍宠。
夫人妒,不能容。
亿遣隶咸宜观披戴。
有怨李诗云:‘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与李郢端公同巷,居止接近,诗筒往返。
复与温庭筠交游,有相寄篇什。
尝登崇真观南楼,睹新进士题名,赋诗曰:‘云峰满目放春情,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观其志意激切,使为一男子,必有用之才,作者颇赏怜之。
时京师诸宫宇女郎,皆清俊济楚,簪星曳月,惟以吟咏自遣,玄机杰出,多见酬酢云。
有诗集一卷,今传。
”[1]《全唐诗》卷八○四《鱼玄机》记载:“鱼玄机,字幼薇(一字蕙兰),长安里家女。
喜读书,有才思。
补阙李亿纳为妾。
爱衰,遂从冠帔于咸宜观。
后以笞杀女童绿翘事,为京兆尹温璋所戮。
今编诗一卷。
”[2]《南部新书·甲》记载:“女道士鱼玄机,住咸宜观,攻篇什。
杀女绿翘。
甚切害,事败弃市。
”[3]《直斋书录解题》记载:“鱼玄机集一卷。
唐女冠。
坐妒杀女婢抵死。
余尝言妇女从释入道,有司不禁,乱礼法,败风俗之尤者。
”[4]孙光宪在《北梦琐言》卷九《鱼玄机》记载:“唐女道鱼玄机,字蕙兰,甚有才思。
咸通中,为李亿补阙执箕帚,后爱衰下山,隶咸宜观为女道士,有怨李公诗曰:‘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又云‘蕙兰消歇归春圃,杨柳东西绊客舟。
’自是纵怀,乃娼妇也,竟以杀侍婢为京兆尹温璋杀之,有集行于市。
”[5] 2.2才女鱼玄机作为非正式的记载文本,上述的这些文字的准确性的确尚有待考证,但是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记载中,无论著述者对鱼玄机抱有怎么样的观点与态度,都不约而同的肯定了她的聪慧以及作诗的才能。
所以我们可以肯定的事鱼玄机首先是个有才的女子。
在古代,有才并不是才女的唯一要素,清代戏曲家吴震生在《西青散记》初版的序中就曾提到过才女的标准,那就是“色期艳,才期慧,情期幽,德期贞。
”因此有才还不足够,还必须色艳,情幽,德贞。
在评判鱼玄机是否属于才女之前,我们可以来逐一解释一下这个标准。
色艳,即外观上应该赏心悦目,能够供文人骚客们品头论足。
才慧,这自然指得有才华,不然怎么能称才女呢?情幽,这里指的是性情上应该幽雅娴静,不能如胭脂俗粉一般不知轻重,但也不可自怜幽闭。
德贞,便是这字面上的意思,即德行贞操必须要恪守。
这一点是男性社会对所有女性的基本要求吧,并不仅仅是针对与才女而言。
纵观这四点要求,严格的来说鱼玄机只能占全两点,便是色艳与才慧。
“色既倾国”明确的表明了她的美貌,而“夫人妒,不能容”也从侧面证明了她的貌美。
而在才华上,除了上述这些记载中的一些描述之外,明代的钟惺在其作的《名媛诗归·隔汉江寄子安批语》中曾作出如是评价:“玄机盖才媛中之诗圣也。
”因此,美貌和诗才对于鱼玄机来说是毋庸置疑的两个闪光点。
而仅仅凭借这两点,我们就已经足以下定断鱼玄机可以被编排进入才女的行列了,因为毕竟真的认真去纠结某一二点的话,历史上留下名头的那些有才女子中把四点占全的也的确寥寥无几。
唐朝是中国封建王朝中最为强盛和开放的朝代,频繁的对外交流促进了思想进步。
受一定的胡化之风的影响,唐代妇女大多性情开放,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拓进取的精神,她们大多任情旷达,不受拘束,刚强自信,巾帼不让须眉。
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妇女受到的礼教约束较小,生活氛围较为宽松,于是她们更加敢于冲破封建藩篱,比如在政治上施展个人抱负,婚姻上追求自主恋爱,服饰上大胆穿男装。
不同于之后受封建礼教束缚的历代妇女,唐代妇女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她们独立自信,敢爱敢恨,展现出了自己的真性情。
作为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是令世界瞩目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女性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一批取得不小的成就的女性诗人。
从教育这方面来说,唐朝时期的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来使妇女懂礼法,守妇道,成为符合男性社会需要的孝女贤妇,但这客观上为妇女提供了读书的条件。
下层妇女也在佛教的俗讲中学到了一定的文化知识,得到了一定的教育。
对于以“女子无才便是德”为女子教育理念的其他朝代,唐代妇女得到了更多的教育,拥有相对较高的知识素养。
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鱼玄机,有幸受到了一定的教育,启蒙了心智,但是无论社会如何开化,都无法脱离其封建社会的本质属性,“男尊女卑”的性别文化形态是那个社会伦理关系发展的基点,也决定了男女关系中女性地位的低下和卑微。
因此鱼玄机的悲剧人生似乎早就已经注定。
3才高而身贱,貌美而命薄的悲剧人生鱼玄机的一生是短暂的,“才高而身贱,貌美而命薄”是对她短暂一生的最好概括。
虽然有着出众的才华和过人的容貌,但是鱼玄机的出身却并没有因此而显得光彩,反而是她贫寒的出身让她的才华和容貌变得那样的讽刺。
我们都很清楚在封建社会是很讲究出身的,男子还可以指望通过科举这一条路越过那道龙门,跻身上层阶级,但是作为男性社会附属品的女性来说,出身贫寒便意味着无力改变。
鱼玄机就曾经在《游崇真观南楼睹新及第提名处》这首诗中发出过“自恨罗在掩诗句,举头实教榜中名[6]”的感慨。
李亿,这是鱼玄机的第一个丈夫,也是最后一个。
她那样的爱慕他,就连他托人送来的凉席也要满怀欣喜的写首诗回赠感谢:酬李学士寄簟[6]珍簟新铺翡翠楼,泓澄玉水记方流。
唯应云扇情相似,同向银床恨早秋。
在这首回赠诗中,她即表现了自己收到礼物的开心,但是其中云扇的意象又表现出了她内心的不安与惶恐,害怕自己如玉簟和云扇一般在过季之后便会被抛弃。
对于鱼玄机来说,李亿是她的夫,她最爱的人,她短暂的一生中留存的五十多首诗有很大一部分是写给他的,因此足见他在她心中的地位。
而对于李亿,鱼玄机只是一名妾侍,尽管也曾经对这朵解语花倍加疼爱,但是在面对正房夫人的“妒不能容”时,李亿还是果断决绝的将这朵娇艳柔弱的花儿弃之不顾。
如果说贫寒的出身是为鱼玄机的悲剧人生埋下的引子,那么嫁给李亿则是她悲剧人生开始的序幕。
只有尝过甜的人才更能体会苦的艰涩。
鱼玄机在还是李亿的妾的时候是幸福快乐的,她感受到了丈夫的宠爱,自己也对丈夫情意甚笃,他和她的日子过得那样的惬意:打毬传[6]坚圆净滑一星流,月杖争敲未拟休。
无滞碍时从拨弄,有遮拦处任钩留。
不辞宛转长随手,却恐相将不到头。
毕竟入门应始了,愿君争取最前筹。
整首诗的语气欢快明朗,表现了打毬争筹的紧张激烈,但是其中的“却恐相将不到头”却暗暗地表现出了鱼玄机内心的不安。
与那首《酬李学士寄簟》一样,鱼玄机清楚的知道她和李亿的情分并没有坚固的保障,因此不知道何时会被抛弃的恐惧始终萦绕在她的心头。
也正是这种不安让鱼玄机做出了一步一步的退让,在受到李亿夫人嫉妒不相容时,她向李亿表明自愿远游江汉,以求缓解家庭矛盾,如《情书寄李子安》所说:“秦镜欲分愁堕鹊[6]”,她愿意效仿乐昌公主暂时忍受离别的痛苦,但是又害怕鹊桥中断,无法再相见。
而“书信茫茫何处问,持竿尽日碧江空。
[6]”两句更是把鱼玄机的无奈和不舍描绘的淋漓尽致。
作为一位封建社会的女子,鱼玄机早已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安心做着李亿的妾侍以谋求安稳,于是在家庭矛盾上升激化的时候她甘愿用退让来缓和矛盾并维持丈夫对自己的情爱,可是到最后这一步步的退让换来的却是被抛弃的结果,这不令人感到可悲,但是这与诗人又有什么关系呢?设身处地的站在她的角度思考,一切就也只能用无奈来形容了。
在出游江汉的路途上,鱼玄机一边欣赏着自然地风光,一边又按捺不住对李亿的思念。
如《春情寄子安》中的“山路敧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
[6]”又如《隔汉江寄子安》中的“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6]”她一步步的远离了李亿,只有暗暗在心里拿那个“终期相见月圆时”的约定来安慰自己不安的内心。
但是事与愿违,李亿负约没有到江陵来,鱼玄机的盼望成了空。
于是她在中秋节刚过不久枫叶变红的日子写下《江陵愁望寄子安》寄托自己的相思之情:《江陵愁望寄子安》[6]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其中“暮帆迟”表明了李亿负约的事实,而诗中的后两句“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在表现诗人深厚浓郁的相思之情的同时又交织着无法解开的愁结,让现如今读到这首诗的我们深感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