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诊疗规范1(1)

合集下载

医院异位妊娠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与报告

医院异位妊娠医疗技术操作规范与报告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异位妊娠医疗技术报告表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异位妊娠医疗技术报告表异位妊娠一、概述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过程。

也称“宫外孕”。

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病因常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的炎症,引起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孕卵正常运行,使之在输卵管内停留、着床、发育,导致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

在流产或破裂前往往无明显症状,也可有停经、腹痛、少量阴道出血。

破裂后表现为急性剧烈腹痛,反复发作,阴道出血,以至休克。

检查常有腹腔内出血体征,子宫旁有包块,超声检查可助诊。

治疗以手术为主,纠正休克的同时开腹探查,切除病侧输卵管。

若为保留生育功能,也可切开输卵管取出孕卵。

二、病因1.输卵管炎症可分为输卵管黏膜炎和输卵管周围炎,两者均为输卵管妊娠的常见病因。

输卵管黏膜炎严重者可引起管腔完全阻塞而致不孕,轻者输卵管黏膜黏连和纤毛缺损,影响受精卵的运行受阻而在该处着床。

淋菌及沙眼衣原体所致的输卵管炎常累及黏膜,而流产或分娩后感染往往引起输卵管周围炎。

2.输卵管手术输卵管绝育术后若形成输卵管再通或瘘管,均有导致输卵管妊娠可能,尤其是腹腔镜下电凝输卵管绝育及硅胶环套术;因不孕接受过输卵管分离黏连术、输卵管成形术,如输卵管吻合术、输卵管开口术等,再次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为10%~20%。

3.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输卵管发育不良常表现为输卵管过长,肌层发育差,黏膜纤毛缺乏。

其他还有双输卵管、憩室或有副伞等,均可成为输卵管妊娠的原因。

若雌孕激素分泌失常,可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

此外,精神因素也可引起输卵管痉挛和蠕动异常,干扰受精卵的运送;4.受精卵游走卵子在一侧输卵管受精,受精卵经宫腔或腹腔进入对侧输卵管,称受精卵游走。

移行时间过长,受精卵发育增大,即可在对侧输卵管内着床形成输卵管妊娠。

5.辅助生育技术从最早的人工授精到目前常用促排卵药物的应用,以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1VF—ET)或配子输卵管内移植(GIFT)等,均有异位妊娠发生,且发生率为5%左右,比一般原因异位妊娠发生率为高。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辨证分型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中医可以将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病情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寒凝型:表现为腹痛、腹胀、怕冷、舌淡苔白等症状。

2.瘀阻型:表现为腹痛剧烈、色紫或暗红血块、舌质紫暗等症状。

3.血虚型:表现为腹痛钝胀、月经量少、舌质淡红少苔等症状。

4.气滞型:表现为腹痛拒按、胸闷、脘腹胀满等症状。

二、中医治疗方案1.温经散寒治疗:对于寒凝型的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可采用温经散寒的中药治疗方法。

常用中药有生姜、附子、肉桂等,可用于温和腹中寒凝之气,舒缓腹痛和腹胀感。

同时,还可以通过温热的饮食来辅助治疗,如姜汤、糖姜水等。

2.活血化瘀治疗:对于瘀阻型的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治疗方法。

常用中药有丹参、桃仁、川芎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痛经和经血异常等症状。

此外,还可以适量进行温水浴或热敷以促进血液循环。

3.益气养血治疗:对于血虚型的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可以采用益气养血的中药治疗方法。

常用中药有党参、黄芪、当归等,可以补充气血不足,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康复。

此外,还可以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铁质的食物,如菠菜、猪肝等。

4.疏肝理气治疗:对于气滞型的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可以采用疏肝理气的中药治疗方法。

常用中药有柴胡、枳壳、香附等,可以缓解腹痛和胸闷感。

同时,也要注意调节情绪,避免长时间的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

三、中医药配合其他治疗方案中医治疗异位妊娠围手术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配合其他治疗方案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进行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要接受西医的手术治疗或其他药物治疗。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久坐。

总结起来,对于异位妊娠围手术期的治疗,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和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选择相应的中药治疗方案。

但需要强调的是,中医治疗仅作为辅助治疗方法,在进行中医治疗的同时,患者还需要接受西医的综合治疗措施。

关于优化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关于优化异位妊娠诊疗方案

关于优化异位妊娠诊疗方案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通常是在输卵管内。

由于胚胎在该位置无法正常发育,异位妊娠对孕妇的健康和生命都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优化异位妊娠的诊疗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在诊断方面,医生需要结合孕妇的症状和体征,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对异位妊娠进行早期确定。

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超声检查、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测定和内视镜检查。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具有无创、准确、可重复性好等优点。

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到子宫的妊娠囊和卵黄囊等特征,对于早期诊断异位妊娠非常有帮助。

血清hCG测定可以通过检测血中hCG水平的升高情况来判断是否存在异位妊娠。

一般来说,如果血清hCG浓度升高不同步,或者升高速度过慢,就需要警惕可能存在异位妊娠的情况。

内视镜检查是判断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

它可以通过直接观察,确定异位妊娠的位置和病情严重程度。

此外,内视镜检查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通过孕囊的切除或破坏来解决异位妊娠。

其次,在治疗方面,优化异位妊娠的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使用甲氨蝶呤(MTX)注射剂,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减少胚胎的生长,从而使胚胎慢慢被吸收。

尽管药物治疗是非侵入性的,但它仍然有可能导致出血和疼痛等副作用。

因此,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医生需要仔细评估孕妇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剂量和方法。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其中腹腔镜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切除异位妊娠的孕囊。

然而,由于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医生需要在手术前详细评估孕妇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并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操作的技术。

最后,在术后护理方面,对于异位妊娠的孕妇来说,术后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首先,需要密切观察孕妇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其次,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包括超声检查和血清hCG测定,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并排除任何残留异位妊娠或复发的可能。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

异位妊娠 一、护理常规

临床表现 因脏腑虚弱、气血劳伤,或情志不畅、气血郁滞,或风、湿、热邪损伤冲任,而致孕后聚于少腹,不达子宫。以停经、少腹疼痛、阴道出血、腹部膨大,甚则痛剧厥阴、血脱、昏不识人为主要临床表现。 临证护理 1、 不稳定型者,禁止腹部热敷和不必要的妇科检查。 2、 休克型者,注意保暖,建立静脉通道,并积极给予抢救措施。 3、 需手术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 饮食护理 1、 饮食宜高营养、清淡、易消化,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品。 2、 不稳定型以流质、半流质为宜。 3、 休克型应及时予以禁食,待病情稳定后改为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给药护理 1、 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如有恶心呕吐者,中药宜浓煎,少量多次频服。 2、 包块型者,遵医嘱局部外敷中药散剂,促进包块吸收。 3、 服用活血化瘀药时,观察腹痛、阴道流血及有无胚胎组织物排出。 4、 使用药物杀伤胚胎时,应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腹痛、阴道流血、 有无胚胎组织物排出现象。 情志护理 安慰患者,解释病情,消除不良精神刺激,调节情绪。 健康指导 1、 注意经期和性生活卫生,减少炎症发生。 2、 指导患者选择避孕方法,做好避孕工作,减少人工流产及引产次数。 3、 治疗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预防异位妊娠的发生。 4、 定期门诊复查,特别是术后和包块型患者。 5、 妊娠失败者,嘱与下次受孕时间不得太近。再次停经后,注意是否怀孕,如出现腹痛、阴道出血及时就诊。 二、辩证施护

(一)未破损期 胎元阻络 1、 主证 停经,或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是否隐痛,一侧附件或可扪及软性包块,轻压痛。β-HCG阳性,或经B超证实为输卵管妊娠,但未破损,脉弦滑。 2、 施护 (1) 卧床休息。 (2) 观察腹痛腹胀、阴道流血、肛门有无坠胀以及面色、神志血压、汗出等情况。 (3) 中药调剂宜饭前温服,恶心呕吐者中药浓煎宜少量多次频服。服用杀胚药后,观察不良反应及有无胚胎组织物排出。 (4)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之品。 (5) 避风寒、洁外阴。忌增加腹压动作。 胎瘀阻滞 1、 主证 停经,有不规则阴道流血,下腹坠胀不适,少腹或有局限性包块。β-HCG阳性。舌质暗,脉弦细涩。 2、 施护 (1) 观察阴道流血情况。 (2) 洁外阴,避风寒。 (3) 忌生冷、肥腻之品。 (二)已破损期 气血亏脱 1、 主证 停经,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突发下腹剧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或昏厥,血压下降。后穹窿穿刺或B超提示有腹腔内出血。舌淡苔白,脉孔或细微。 2、 施护 (1) 绝对卧床休息,保暖。 (2) 观察腹痛、阴道流血、神志、血压、汗出变化。 (3) 做好手术及抢救准备。 (4) 休克型者按昏厥护理常规。 (5) 手术者按妇科手术护理常规。 气滞血瘀 1、 主证 输卵管妊娠破损后不久,仍腹痛拒按,不规则阴道流血,下腹可切及包块,头晕神疲。舌质暗,脉细弦。 2、 施护 (1) 卧床休息,防劳损,注意保暖。 (2) 服用活血化瘀药时观察腹痛、阴道流血及有无胚胎组织物排出。 (3) 中药汤剂宜饭前温服。 (4) 饮食忌生冷、油腻之品。 (5) 安慰患者,消除不良精神刺激。

异位妊娠规范诊治医学教育课件ppt

异位妊娠规范诊治医学教育课件ppt

阴道流血:胚胎死亡后,有不规则少量点滴出血,与失血量不符。可伴有蜕膜碎片排出。
晕厥与休克
腹部包块
症状:
临床表现
盆腔检查:宫颈抬举痛;阴道后穹窿饱满、触痛;子宫稍大而软,内出血多时有漂浮感;附件区可触显压痛及反跳痛,尤以患侧为甚,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2021
异位妊娠
定义:受精卵在于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俗称为宫外孕 。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
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
输卵管妊娠
间质部妊娠峡部妊娠伞部妊娠壶腹部妊娠
输卵管妊娠流产:壶腹部
01
输卵管妊娠破裂:峡部
02
陈旧性宫外孕
03
继发性腹腔妊娠
04
输卵管妊娠的特点
输卵管妊娠
停经
腹痛:主要症状,隐痛或酸胀感、剧烈的撕裂 样疼痛、全腹疼痛。
谢谢
恐惧
病人情绪平稳,主
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疼痛
病人自述疼痛减
轻,舒适感增加
自理能力缺陷
治疗期间生活
需要得到满足
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有排出物送病理检查

观察腹痛及腹腔内出血情况

配合医生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急性内出血或休克孕妇的护理
立即平卧位、吸氧、保暖。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输液,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3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诊刮术后复查血HCG可确诊
4
辅助检查
手术治疗:
根治术
保守性手术非手术治疗:
治疗
护理评估
04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

异位妊娠围手术期中医诊疗方案一、异位妊娠诊断:1、停经,腹痛;2、阴道不规则流血,或伴晕厥、休克;3、内出血多时有休克表现,腹部检查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尤以病侧为甚;4、内出血超过300ml时叩诊即有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阴道常有少量血液,后穹隆饱满,有压痛,宫颈举痛、摆痛,子宫稍增大;5、宫旁触及肿物、边缘不清楚、触痛明显。

辅助诊断:(1)、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为阳性。

(2)、妊娠试验多为阳性或弱阳性。

(3)、B超探及子宫增大,宫腔空虚,子宫一侧可探及轮廓不清的液性或实质性肿块,宫腔外见到妊娠囊或胎心搏动即可确诊。

(4)、自细胞计数正常或稍高,血红蛋白下降。

(5)、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呈A—S反应。

二、治疗二\、治疗(一)中药治疗1、未破损证:治法:活血化瘀,消症杀胚。

方药:炒蒲黄15g 五灵脂15g 槐花15g 白芨9g罂粟壳9g 红藤15g 蜈蚣2条(研未冲服) 每日一剂煎服,连服7一10天。

2、已破损证①休克证:治法:回阳救脱,活血祛瘀方药:人参30g 附子9g(先煎) 麦冬15g 五味子15g赤芍1 5g 丹参30g 桃仁9g一日一剂,水煎服②不稳定证:治法:止血化瘀,杀胚。

方药:炒蒲黄1 5g 五灵脂1 5g 槐花15g 白芨9g罂粟壳9g 红藤15g 蜈蚣2条(研末冲服)。

③包块证:治法:破瘀,消症散结方药:炒蒲黄15g 五灵腊15g 赤芍15g 桃仁9g三棱12g 莪术12g 归尾12g 红藤30g一日一剂,水煎服。

(二)手术后中医药治疗输卵管妊娠确诊后,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如有以下情况,可立即手术。

(1)停经时间较长,疑为输卵管间质部或残角子宫妊娠;(2)内出血多而休克严重者;(3)妊娠试验持续阳性,包块继续长大,而药物治疗无效者;(4)愿意同时施行绝育手术者。

术后的中医治疗:1、脾虚湿困,脾失健运。

运脾饮(苍术、厚朴、陈皮、藿香、枳实、黄芪、丹参)加减 2、阳明腑实,胃失和降。

异位妊娠病临床路径

异位妊娠病临床路径

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适用于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胎元阻络证。

一、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中医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异位妊娠病,属未破损期;西医诊断:输卵管妊娠(ICD-10编码:O00.1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产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肖承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参照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2.病期诊断未破损期: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流产。

3.病情分类平稳期:输卵管妊娠未出现休克者,生命体征平稳者。

4.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临床常见证候:胎元阻络证胎瘀阻滞证(因病例较少,不进入本路径)(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属输卵管妊娠未破损期。

2.患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符合异位妊娠病(输卵管妊娠)的诊断。

2.病期诊断属未破损期。

3.未破损期属胎元阻络证,β-HCG<1000IU/L,输卵管妊娠包块最大径≤3cm且病情影响因子积分≤8分者。

(参照输卵管妊娠的病情影响因子评分模型)。

4.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有血液系统疾患者、或输卵管妊娠合并宫内妊娠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未破损期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2)血β-HCG、孕酮(P);(3)心电图;(4)子宫双附件B超。

异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异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发病率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 重复异位妊娠的病例并不少见。
危害及影响
对母体的危害
异位妊娠可引起腹腔内出血,甚至导 致休克,危及生命。同时,异位妊娠 还可导致不孕、再次异位妊娠、继发 贫血等远期并发症。
对胎儿的影响
异位妊娠的胎儿无法正常发育,一旦 破裂可引起急性腹痛和腹腔内出血, 甚至导致母体死亡。此外,异位妊娠 还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等。
04
特殊类型异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宫颈妊娠
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如无痛性阴道流血、宫颈膨大等)、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诊断。需与流产、宫颈肿瘤等 疾病相鉴别。
治疗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甲氨蝶呤等)、手术治疗(如刮宫术、宫颈管搔刮术等)及子宫动脉栓塞术。治 疗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05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出血性休克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及时 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可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以 改善微循环。
迅速补充血容量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 等,以恢复有效循环血量。
及时处理出血源
对于异位妊娠破裂或流产导致的腹腔内出血,应 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保守性手术
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妇女,特别 是对侧输卵管已切除或有明显病变者 。根据受精卵着床部位及输卵管病变 情况选择术式。
根治性手术
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内 出血并发休克的急症患者。
期待治疗
• 适用于病情稳定、血清β-hCG水平较低且呈下降趋势的患者。期待治疗必须向患者说明病情及征得同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位妊娠诊疗规范凡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

中医学古籍中未见有异位妊娠的病名记载,但在“妊娠腹痛”、“经漏”、“癥瘕”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以及子宫残角妊娠。

宫外孕则仅指子宫以外的妊娠,不包括宫颈妊娠和子宫残角妊娠。

因此异位妊娠含义更广。

诊断一、中医诊断(一)未破损型1、病史多有停经史及早孕反应,可有盆腔炎病史或不孕史。

2、临床表现多无明显腹痛,或仅有下腹一侧隐痛。

3、检查(1)妇科检查子宫颈举摆痛,子宫稍大而软,与停经时间不符,一侧附件可触及薄壁边界多不清之囊性包块,压痛明显。

(2)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或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

(二)已破损型1、病史同未破损型2、临床表现(1)停经:多有停经史,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大多在6周左右。

亦有无明显停经史者。

(2)腹痛:在早期不明显,有时仅一侧少腹隐痛。

当输卵管破裂时,患者突感下腹一侧撕裂样剧痛,持续或反复发作。

腹痛可波及下腹或全腹,有的还引起肩胛部放射性疼痛。

(3)阴道不规则出血:阴道不规则出血,量少,色黯。

有时可排出蜕膜管形或碎片。

(4)晕厥与休克:腹腔内急性出血及剧烈腹痛可导致晕厥与休克,其程度与腹腔内出血量与出血速度有关,但与阴道出血情况不成正比。

3、检查(1)腹部检查:下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以患侧明显,腹肌紧张不明显,可有移动性浊音。

(2)妇科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摇摆痛明显,子宫稍大而软,但比停经天数小;出血时子宫有漂浮感,子宫一侧后后方可触及肿块,边界不清,触痛明显。

陈旧性宫外孕的肿块边界稍清楚,但不易与子宫分开。

(3)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或弱阳性。

B超提示宫内未见妊娠囊,于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或包块中可见胎心搏动,破损时子宫直肠陷窝有液性暗区。

后穹隆穿刺可抽出不凝血。

二、西医诊断: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以及子宫残角妊娠。

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其临床表现与受精卵着床部位、有无流产或破裂以及出血量多少与时间长短等有关。

(一)临床表现1、症状典型症状为停经后腹痛与阴道流血。

(1)停经: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多有6 一8 周停经史。

有20%一30 %患者无停经史,将异位妊娠时出现的不规则阴道流血误认为月经,或由于月经过期仅数日而不认为是停经。

(2)腹痛:是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主要症状。

在输卵管妊娠发生流产或破裂之前,由于胚胎在输卵管内逐渐增大,常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或酸胀感。

当发生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突感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

若血液局限于病变区,主要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当血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时,可出现肛门坠胀感。

随着血液由下腹部流向全腹,疼痛可由下腹部向全腹部扩散,血液刺激隔肌,可引起肩押部放射性疼痛及胸部疼痛。

(3)阴道流血:胚胎死亡后,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色暗红或深褐,量少呈点滴状,一般不超过月经量,少数患者阴道流血量较多,类似月经。

阴道流血可伴有蜕膜管型或蜕膜碎片排出,系子宫蜕膜剥离所致。

阴道流血一般常在病灶去除后方能停止。

(4)晕厥与休克:由于腹腔内出血及剧烈腹痛,轻者出现晕厥,严重者出现失血性休克。

出血量越多越快,症状出现越迅速越严重,但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正比。

(5)腹部包块: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所形成的血肿时间较久者,由于血液凝固并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如子宫、输卵管、卵巢、肠管或大网膜等)发生粘连形成包块,包块较大或位置较高者,腹部可扪及。

2 .体征(1)一般情况:腹腔内出血较多时,患者呈贫血貌。

可出现面色苍白、脉快而细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

通常体温正常,休克时体温略低,腹腔内血液吸收时体温略升高,但不超过38 ℃。

(2)腹部检查:下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尤以患侧为著,但腹肌紧张轻微。

出血较多时,叩诊有移动性浊音。

有些患者下腹可触及包块,若反复出血并积聚,包块可不断增大变硬。

(3)盆腔检查:阴道内常有来自宫腔的少许血液。

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者,除子宫略大较软外,仔细检查可触及胀大的输卵管及轻度压痛。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阴道后弯隆饱满,有触痛。

将宫颈轻轻上抬或向左右摆动时引起剧烈疼痛,称为宫颈举痛或摇摆痛,此为输卵管妊娠的主要体征之一,是因加重对腹膜的刺激所致。

内出血多时,检查子宫有漂浮感。

子宫一侧或其后方可触及肿块,其大小、形状、质地常有变化,边界多不清楚,触痛明显。

病变持续较久时,肿块机化变硬,边界亦渐清楚。

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时,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基本符合,但子宫不对称,一侧角部突出,破裂所致的征像与子宫破裂极相似。

(二)诊断输卵管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较困难,需采用辅助检查方能确诊。

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后,诊断多无困难。

如有困难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阴道流血淋漓不断,腹痛加剧,盆腔包块增大以及血红蛋白呈下降趋势等,有助于确诊。

必要时可采用下列检查方法协助诊断。

1 .血hCG测定血hCG 测定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

异位妊娠时,患者体内hCG 水平较宫内妊娠低,需采用灵敏度高的放射免疫法测定血hCG 并行定量测定,对保守治疗的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2 、超声诊断 B 型超声显像有助于诊断异位妊娠。

阴道 B 型超声检查较腹部 B 型超声检查准确性高。

异位妊娠的声像特点: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区,其内探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可确诊异位妊娠。

由于子宫内有时可见到假妊娠囊(蜕膜管型与血液形成),有时被误诊为宫内妊娠。

诊断早期异位妊娠,若能将血hCG 测定与B 型超声相配合,对确诊帮助很大。

当hCG大于等于18kU / L 时,阴道B 型超声便可看到妊娠囊,若未见宫内妊娠囊,则应高度怀疑异位妊娠。

3 .阴道后弯隆穿刺是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适用于疑有腹腔内出血的患者。

腹腔内出血最易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即使血量不多,也能经阴道后弯隆穿刺抽出血液。

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液,说明有血腹症存在。

陈旧性宫外孕时,可抽出小块或不凝固的陈旧血液。

若穿刺针头误人静脉,则血液较红,将标本放置1o 分钟左右即可凝结。

无内出血、内出血量很少、血肿位置较高或直肠子宫陷凹有粘连时,可能抽不出血液,因而阴道后弯隆穿刺阴性不能否定输卵管妊娠存在。

4 .腹腔镜检查目前腹腔镜检查视为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而且可以在确诊的情况下起到治疗作用。

适用于原因不明的急腹症鉴别及输卵管妊娠尚未破裂或流产的早期。

有大量腹腔内出血或伴有休克者,禁做腹腔镜检查。

早期异位妊娠患者,腹腔镜下可见一侧输卵管肿大,表面紫蓝色,腹腔内无血液或有少量血液。

5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目前很少依靠诊断性刮宫协助诊断,诊刮仅适用于阴道流血较多的患者,目的在于排除同时合并宫内妊娠流产。

将宫腔排出物或刮出物做病理检查,切片中见到绒毛,可诊断为宫内妊娠;仅见蜕膜未见绒毛,有助于诊断异位妊娠。

治疗一、中医辨证论治宫外孕辨证主要是少腹血瘀之实证,治疗始终以活血化瘀为主。

本病辨证治疗的重点是随着病情的发展,动态观察治疗,并在有输血、输液及手术准备的条件下进行服药。

1、未破损期主要证候:停经后可有早孕反应,或下腹一侧有隐痛,双合诊可触及一侧附件有软性包块,有压痛,尿妊娠试验为阳性,脉弦滑。

证候分析:停经妊娠,故可有早孕反应;孕卵于输卵管内种植发育,气机阻滞,故患侧有包块、压痛,及下腹患侧隐痛。

脉弦滑为瘀阻之征。

治法:活血化瘀,消癥杀胚。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

加蜈蚣、全蝎、紫草。

丹参15g 赤芍15g 桃仁9g 三棱3~6g 莪术3~6g方中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三棱、莪术消症散结。

加蜈蚣、全蝎、紫草破血通络、杀胚消癥。

天花粉蛋白注射液杀胚,一般5-7天可收到效果,但必须严格使用程序,防止过敏反应。

现在有人观察用息隐(米非司酮)杀胚,也有用MTX、5-FU进行杀胚(要严格掌握剂量)。

由于B超扫描、p。

HCG测定和腹腔镜的应用,使宫外孕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非手术治疗成功率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已破损期指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者。

临床有休克型、不稳定型及包块型。

(1)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破损后引起急性大量出血。

临床有休克征象者。

主要证候:突发下腹剧痛,面色苍白,四肢厥逆,或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并有腹部及妇科检查的体征;证候分析:孕卵停滞于胞宫之外,胀破脉络,故突发下腹剧痛;络伤内崩,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则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冷汗淋漓;亡血心神失养,故烦躁不安: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为阴血暴亡,阳气暴脱之征。

治法:益气固脱,活血祛瘀。

方药: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合宫外孕I号方(山西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方)。

丹参赤芍桃仁方中人参大补元气以固脱;麦冬、五味子养阴敛汗而生津;丹参、赤芍、桃仁活血化瘀以消积血。

对于休克型患者,应立即吸氧、输液,必要时输血,配合中药生脉散积极抢救,补足血容量,纠正休克后即加服宫外孕I号方活血化瘀,并及早防治兼证。

若四肢厥逆者,酌加附子回阳救逆;大汗淋漓不止者,酌加山茱萸敛汗涩精气;内出血未止者,酌加三七化瘀止血。

(2)不稳定型输卵管妊娠破损后时间不长,病情不够稳定,有再次发生内出血可能者。

主要证候:腹痛拒按,腹部有压痛及反跳痛,但逐渐减轻,可触及界线不清的包块.兼有少量阴道流血,血压平稳,脉细缓。

证候分析:脉络破损,伤络而血溢,血不循经成瘀,瘀血阻滞不通,则腹痛拒按;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故有阴道流血;气血骤虚,脉道不充,故脉细缓。

治法:活血祛瘀为主。

方药:宫外孕I号方加党参、黄芪。

此期仍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再次内出血的可能,做好抢救休克的准备。

(3)包块型指输卵管妊娠破损时间较长,腹腔内血液已形成血肿包块者。

主要证候:腹腔血肿包块形成,腹痛逐渐减轻,可有下腹坠胀或便意感,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脉细涩。

证候分析:络伤血溢于少腹成瘀,瘀积成症,故腹腔血肿包块形成;瘕块阻碍气机,则下腹胀痛或坠胀。

脉细涩为瘀血内阻之征。

治疗:破瘀消瘕。

方药:宫外孕Ⅱ号方(见未破损期)。

为加快包块吸收,可辅以消瘕散(经验方)。

千年健60g川断120g追地风花椒各60g五加皮白芷桑寄生各120g 艾叶500g透骨草250g羌活独活各60g赤芍归尾各120g血竭乳香没药各60g上药共为末,每250g为一份,纱布包,蒸15分钟,趁热外敷,每日1-2次,10天为一疗程。

兼证的处理:最多见及最重要的兼证是腑实证,表现为腹胀便秘,胃脘不适,腹痛拒按,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①属热实者,于主方中加大黄、芒硝清热泻下。

②属寒实者,用九种心痛丸(《金匮要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