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合集下载

浅谈全科医生的现状与培养

浅谈全科医生的现状与培养

浅谈全科医生的现状与培养全科医生是指既具有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又能胜任基本内、外、儿、妇、急诊等医疗服务的医生。

全科医生的出现是迎合世界范围内普及卫生保障、降低医疗费用、加强基层医疗资源建设的需要而产生的。

本文将从全科医生的现状和培养两个方面来谈谈全科医生的情况。

一、全科医生现状:1、全科医生资源短缺全科医生几乎是每一个国家都普遍存在的医疗资源短缺。

具体表现在,很多国家并没有通过完善的教育和培训体系提供充足的全科医生。

缺乏全科医生给了医患双方不少麻烦,患者的等待时间变长,诊断和治疗水平得不到保证,恶性医患关系的背景也逐渐显露出来。

2、医疗行业不看中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在现行的医疗鲜见于大医院,这也折射出医疗行业对全科医生的重视程度。

医疗行业比较关注的是专门技术的开展,这也导致了全科医生在医疗行业中的“蚕食”成效不大,他们往往被视为一种医疗辅助人员而不是医生。

3、全科医生能力欠缺全科医生工作的难度比较大,几乎要涉及到各个科室的医术,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等等,更需要全科医生的专业能力。

然而现实中,许多全科医生的能力欠缺,个别医生在卫生辖区或医院实践出现了问题,让患者感到了厌恶,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全科医生的能力水平。

二、全科医生培养现状:1、全科医生培养机制不成熟许多国家的全科医生教育和培训体系并不成熟,从而成为制约全科医生发展的瓶颈。

而全科医生的素质要求并不是简单的培养生命科学和医学创新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还需要医生具备比较高的普及医学知识和健康教育素养。

许多教育机构并不具备全科医生培养的机制,导致了培养出来的全科医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

2、全科医生培养途径多样性不足“集中式培养”模式虽然能够提高医学生的基础素质,但这种模式会使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变得生硬和机械。

而“分散式培养”模式虽然能够培养全科医生在与病人交流中所需的技巧,但要求医学教师且有能力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全科医生培养途径的多样性还不足,这也制约了全科医生培养的效果。

英美中三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英美中三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2660· E-mail:zgqkyx@·全科医学教育研究·英美中三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赵欣欣1,孙小婷2,潘志刚3,郑加麟1*【摘要】 全科人才培养是全科医学发展的关键任务,目前我国的全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合格的全科医生数量不足、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英国和美国的全科医生培养起步较早,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介绍了英国全科医生培养的“5+2+3”模式、美国全科医生培养的“4+4+3”模式,并将其与我国目前的“5+3”全科医生培养模式进行对比。

认为我国的全科医生培养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提升全科医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提高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同时,应建设标准化的全科医学住院医师培训体系,包括培训大纲、带教师资、培训基地、考核评价等方面。

【关键词】 全科医学;教育;英国;美国;中国;对比研究【中图分类号】 R 19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18.22.003赵欣欣,孙小婷,潘志刚,等.英美中三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2):2660-2663,2667.[]ZHAO X X ,SUN X T ,PAN Z G ,et al .Models for traini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UK ,U.S. and China :acomparative study [J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2018,21(22):2660-2663,2667.Models for Traini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UK ,U.S. and China :a Comparative Study ZHAO Xin-xin 1,SUN Xiao-ting 2,PAN Zhi-gang 3,ZHENG Jia-lin 1*1.Tongj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Shanghai 200092,China2.Department of Health Services Research and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Medical Center ,Nebraska 68198,U.S.3.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Zhongsha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ENG Jia-lin ,Professor ,Doctoral supervisor ;E-mail :jialinzheng@【Abstract 】 Talent training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 medicine in China.Although China hasobtained some achievements in educating and training general practitioners (GPs ),qualified GPs are badly needed and the training system for GPs is to be improved.In contrast ,in the UK and U.S.,the training for GPs started earlier ,and rather mature training systems for GPs have been developed.We introduced the English "5+2+3" model and American "4+4+3" model for training GPs ,and compared them with China 's "5+3" model.The implications for improving domestic training of GPs include defining training goals ,focusing on the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work-related competencies of GPs ,and setting up standardized general practice residency training programs that consist of training syllabus ,qualified trainers and training sites ,and program evaluation.【Key words 】 General practice ;Education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China ;Comparative study目前全科医生教育培养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培养体系初步建立、培养模式基本确立,全科医生数量和素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合格全科医生数量相对缺乏、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不完善等问题[3],借鉴英、美等国的经验对加快我国全科医生培养具有一定价值。

国内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国内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社区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社区实践教学基地是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与社区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场所,促进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
对我国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启示
加强医学教育体系改革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我国应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加强医 学教育体系改革,完善全科医学教育 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 量和水平。
国内外全科医学人 才培养模式对比研 究
• 引言 • 国内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 国内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 国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 国内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 • 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结论与展望
目录
Part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变化
加强教师培训与发展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和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 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
Part
07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国内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国内培养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国外培养模式则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临床经验的 积累。
国内外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点
都强调全科医生应具备全面的医学知识、临床技能和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医生的综合能 力和跨学科思维。
国内外均重视实践教学在全科 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但在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方法 等方面存在差异。
Part
03
国内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现状及 问题
国内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现状
培养规模逐渐扩大
近年来,国内全科医学人才培养 规模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医学 院校开设了全科医学专业,培养 了一批批全科医学人才。
01

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发展历程回顾
起步阶段
全科医学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过程 。
政策推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 如《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教育体系建立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全科医学教育体系,包括本科 、硕士和博士等多个层次。
当前教育模式分析
05 改进策略与建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供有力保障
制定全科医学教育发展规划
明确全科医学教育的目标、任务、措施和保障,为全科医学教育提供政策引导。
完善全科医学教育法规
建立健全全科医学教育法规体系,明确政府、高校、医疗机构和学员等各方的权利和义 务,保障全科医学教育的顺利实施。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手段,对全科医学教育给予支持,提高全科医生的职业吸 引力和社会地位。
全科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挑战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全科医学教育现状 • 面临的主要挑战 •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启示 • 改进策略与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要性
01
培养具备全面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医生,满足基层医疗需求。
国内外全科医学教育的发展历程
02
从专科医学教育向全科医学教育转变,强调全面、连续、综合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整体效益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服务需 求,合理规划全科医学教育资源 布局,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
加强教育资源整合
充分利用高校、医疗机构等现有 教育资源,加强校际合作和医教 协同,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

德国全科医师培训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介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全科医师培训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体系介绍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谢谢观看
6、强化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等方式,鼓 励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同时为表现优秀的基地和 医师提供适当的奖励和支持。
7、建立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各地的培训 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培训效率。
五、结论
中国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培训大纲的研究与建议对于提高全科医师的医 疗服务水平和满足患者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深入研究,我 们提出了均衡发展培训基地、多元化培训方式、优化培训内容、加强师资队伍 建设等建议,
德国全科医师培训教学模式和 考核评价体系介绍及其对中国
的启示
目录
01 德国全科医师培训教 学模式
02 考核与反馈体系
03 对中国的启示
04 总结
05 参考内容
德国的全科医师培训制度以其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教学及考核评价反馈 体系,为全球医学教育提供了借鉴。特别是在全科医师培训方面,德国的经验 和模式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以下将对德国全科医师培训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 体系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对中国的启示。
德国全科医师培训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其实践性和社区导向。学员在实习期间 需要积极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工作,这种以社区为基础的培训方式可以有 效地提升全科医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与反馈体系
德国全科医师培训的考核体系主要包括标准化病人(SP)考核和直接观察操作 技能考核(DOPS)。标准化病人(SP)考核是指通过模拟临床场景,对全科 医师的沟通技巧、临床判断和处理能力进行评估。直接观察操作技能考核 (DOPS)则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全科医师的技能水平进行评估。
究,旨在为建立科学、客观、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分析

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分析

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分析【摘要】全科医学的提出对我国医学发展历程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全科医学虽然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在发展过程中还是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的匮乏。

由于我国高校招生就业的市场化,很多医学院校适应社会发展开展了全科医学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全科医学人才,教育的成果和教育模式之间存在很大的关系,我国全科医学教育模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成果。

本文总结了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希望对全科医学教育模式的建立提供有效的建议。

【关键字】全科医学教育模式问题建议全科医学是一门研究病人、服务病人、理解病人、满足病人的学科,也是最具有人性化的临床医学学科。

全科医学的培养目标是高质量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的培养离不开全科医学的教育模式和体系。

一、全科医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1.对全科医学教育观念有待改变。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条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所以人们缺乏对全科医学的认识,认为全科医学可有可无。

并且生病去医院找专业医生的想法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全科医生的作用和重要性。

并且随着医疗的改革,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有望在近些年来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这样的话就可以实现大病去医院,小病进社区的目标。

但是当前人们对于医疗相关的观念还是非常传统,认为生病应该去专门门诊看专门医生,对全科医生还不是特别认可,对于全科医学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2.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当前由于开设全科医学教育的学校并不是太多,所以对于全科医学教育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

只能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来进行教学模式的制定。

这样以来,每个学校的培养模式以及教学目标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许多医学学生对于全科医生的定位都不够准确,学生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不够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不够明确,许多全科医生不愿意去基层社区进行医疗服务工作,一方面造成全科医学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站没有足够的专业人才。

国内外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国内外临床医学教育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 年!医学基础课程 3 年' 临床医学课程 8 年$
资格考试
入学 0 C8 年"医学基础 知 识 考 核' 入 学 / C5 年"临床知识考核 毕 业 后!医师资格考试$
入学 6 年后"本科阶段医 学基 础 知 识 考 核'规 培 0 年后"临 床 知 识 和 技 能 考 核'毕业后"医师资格考试$
二德国医生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是最早建立起全科医生培养教育体系与全科医 学服务体系的国家之一$ 德国医学院申请主要看学生高 二#高三的成绩"大部 分 学 校 还 综 合 考 虑 医 学 生 入 学 考 试 成绩和科研经历$ 德国医学院学制为 / 年"包括前 3 年自 然科学和基础医学知识学习#0 年临床学习和最后一年的 实习阶段%5& $ 所有学生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国家医师资 格考试"依次为入学 3 年后#入学 6 年后和临床实习后"顺 利毕业后可以申请行医执照%K& $ 德国 全 科 医 师 是 以 L$)M"9N 框 架 ( L$)$H$#EH%,$& EH',$D%2) H%FE,D%2) ?(?DE#)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强调全科医 师培养目标所需的岗位胜任力"即沟通者#专业人士#医学 专家#学者#健康促进者#合作者和管理者%<& $ 三美国医学教育模式 美国医学教育实行*8 78+ 模式"入学条件之一是必 须具备 8 年制学士学位或学士以上学位$ 本科专业不限" 但对于立志学医的学生"本科阶段需要选修医学相关基础
务切实保障人民健康是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诉求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培养医学人才

全科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及实践探索

全科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及实践探索

创新点及特色分析
01
以全人健康为中心,注重预防与保健
全科医学专业强调以全人健康为中心,注重疾病的预防与保健,这一理
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02
面向基层,服务社区
全科医学专业面向基层医疗需求,注重培养具备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医
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全科医生。
03
跨学科整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全科医学专业注重跨学科整合,将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等多
社区实践基地
建立稳定的社区实践基地,开展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实践活动。
临床实习与轮转
安排学生在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和轮转,提高临床技能。
毕业综合实践
设计综合性的毕业实践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与保障措施
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
教师培训与发展
聘请有丰富临床和教学经验的全科医学专 家作为专任教师,同时聘请社区卫生服务 机构的医生作为兼职教师。
02
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硬件设施建设,如模拟诊室、技能训练室
等,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实践教学的规
03
范化和高效化。
校企合作与资源共享机制建立
01
02
03
与相关医疗机构和企业 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和教学计划。
利用企业和医疗机构的 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科研合作和社会服务等 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
毕业后继续教育
鼓励毕业生参加全科医学领域的 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更新知识 和技能,提高专业水平。
实践锻炼和经验积累
引导毕业生在基层医疗机构和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实践基地进行 实践锻炼,积累临床经验,提升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分析
1. 美国家庭医生培养模式
在美国,全科医生又称“家庭医生”,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团体的健康维护者,能提供健康咨询、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等长期服务,并对慢性病人和康复期病人进行主动追踪观察,能处理病人85%-90%的健康问题。

1.1 全科医生的工作程序
美国全科医生占全国医生总数的60%,卫生业务量占一半以上。

一个全科医生一般签约3000个左右社区成员,签约成员和全科医生的关系密切,成员有任何疾病一般都会首先咨询自己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对签约成员全程服务,如有必要,可以邀请专科医生会诊,但最后如何诊治则由全科医生而非专科医生决定。

1.2 全科医生的培养
美国的医学专业学生,必定具有本科学位,医学院教育没有专业方向,再经过四年学习,毕业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要经过一年的实习医生培训才能参加行医资格考试。

后再进行至少两年各科室培训实习,才能参加全科医生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加起来,美国全科医生培养,从上大学算起,至少需要11年。

1.3 全科医生的再教育
美国每年都要对全科医生进行深入的专科训练,以提高全科医生的整体素质。

训练项目主要是提高操作技能和丰富专业知识,使全科医生可以在社区治疗更多的疾病,减少转诊。

为了鼓励新医师加入到全科医生队伍,美国对全科医生的经济收入和福利也在逐年提高。

2. 英国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2.1 全科医生的概况
目前,英国共有4万多名全科医生,平均每名全科医生服务1600个居民。

全科医生是国家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承担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包括:初级医疗保健、健康促进、健康宣传、慢性病管理、免疫、麻醉等,其服务的范围要大于美国。

2.2 全科医生的培养
在英国,要成为全科医生,至少需要经过9年的医学教育培训。

首先要经过至少5年医学院校的学习,毕业后经过一年临床实践就可以向英国医学会申请注册成为医生,注册医生中大约有48%最终成为全科医生,注册医生至少还需经过3年临床培训,一部分时间在医院临床实践,另一部分在有教学经验的高年资全科医生诊所学习,最后要通过皇家全科医生学院考试。

3 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培养模式
3.1 全科医生的现状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是提供国家医疗卫生服务的主力军。

澳大利亚每10万人口现有105名医生,其中全科医生就占70名,截止1997年,澳大利亚全科医生占医生总数的43.6%。

他们作为私人医生存在,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工作,也有被聘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而单独开业的全科医生较少。

全科医生是医疗保健的“守门人”,其职责主要是提供基本医疗保健、咨询和转诊等。

3.2 全科医生的培养
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5年制的医学院本科学习,也有部分澳大利亚的医学院校招收其他专业毕业生再培训4~6年,在这几年学习中是不分专业的,学生将会学习一些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第二个阶段是住院医师的培训,培训时间为3年,第一年主要在综合性大医院进行临床培训,第二、三年主要在社区全科医疗机构中接受培训和工作,对将在农村工作的全科医生还必须增加一年产科和麻醉专业培训,学生在完成3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并且能通过执业医师注册考试者才可以注册行医;第三阶段是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凡注册行医人员必须终身的接受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并且要定期接受各自专业学会的评估和审核。

由此可见,澳大利亚的全科医生分为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定向教育三个阶段来完成,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具备严谨化、全面化、规范化、科学化。

4 .小结
社区卫生事业发展最好的英国,综合国力最强的美国,城市及农村人口与我国相似的澳大利亚,都是通过继续教育即通过对医学院校的毕业生进行若干年的全科医生培训,再考取资格证的形式来培养全科医生的。

在国外,全科医学培训
己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以高等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为主要形式的全科医学培训体系。

国外全科医生培养体系的成熟为我国培养全科医生提供了有效借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对全科医生的认识,加大宣传全科医生在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政府加强对全科医生培养的投资力度,提高全科医生的社会地位和薪资待遇;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发挥高等医学院校在全科医生培养方面的优势作用;重视对全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健全全科医生培训体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也要加强自身建设,培养一批高质量的全科医生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