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布卡因凝胶缓解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20例

合集下载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减轻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减轻血液透析病人内瘘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疼 痛是 组织 损伤 或潜 在组 织损 伤所 引起 的不 愉 快感 觉和情 感 … , 血液 透析 患者 每周 2~ 3次 的透 析 治疗 , 重复 的 内瘘 穿刺 疼痛 给 患者 带来 了痛苦 , 产 生
1 . 2 方法 透析治疗使用德 国贝朗血透机; 1 5 0 G 日本 尼 普 洛 透 析 器 , 面积 1 . 5 m ; 采 用碳 酸氢 盐 透
析液 , 透析 液 流量 5 0 0 m l / m i n , 透析 每周 2~ 3次 , 每 次4 h , 血 流量 1 8 0—2 2 0 m l / m i n , 应用肝 素 0 . 3— 0 . 5 m g / k g 。血 管通 路采 用 动静脉 内瘘穿 刺方式 。 1 . 2 . 1 对照 组采 用常 规穿 刺方 法 , 清 洁 内瘘 侧手 臂







6 7 3
J OURNAL OF TAI S HAN MEDI C AL COUL EGE Vo L 3 6 No . 6 2 01 5
复方利 多卡 因乳膏对减轻血 液透析病人 内瘘 穿刺疼痛 的效果观察
顾 育 红
( 普宁华侨 医院血液透析中心, 广东 普宁 5 1 5 3 0 0)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7 1 1 5 - 1 0 0 4 ( 2 0 1 5) 0 6 - 0 6 7 3 - 0 2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7 1 1 5 . 2 0 1 5 . 0 6 .0 2 8
摘要: 目的 探讨减 轻血 液透 析患者 内瘘穿刺疼痛 的有效方 法, 有效 的护理 干预措 施能减 轻患者 因 内瘘穿刺 产 生的疼痛及恐惧感 , 可提 高血 管 内瘘的穿刺成功率及患者透析 治疗 的依从 性。方 法 将 1 0 8例使用 动静脉 内瘘

内瘘穿刺疼吗?有什么办法减轻穿刺疼痛?

内瘘穿刺疼吗?有什么办法减轻穿刺疼痛?

内痿穿刺疼吗?有什么办法减轻穿刺疼痛?
【答】血液透析患者每周2〜3次的透析治疗,重复的内疹穿刺疼痛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产生的紧张和恐惧感不仅影响了穿刺的成功率,还降低了透析治疗的依从性,影响了透析质量。

目前,减轻穿刺疼痛的干预措施分非药物及药物干预:
(1)非药物干预方法主要有改进穿刺方法、音乐研究干预、分散注意力法、冷疗法等,其中以改进穿刺方法居多。

相关文献显示改进动静脉内疹穿刺角度、速度、力度、深浅度可减轻患者穿刺疼痛感及提高成功率,穿刺时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

推荐针斜面向上与皮肤成35。

〜45。

角,逆血流方向进针,不仅易进针且省力,穿刺成功率高,疼痛感明显减轻,其机制与穿刺时与皮肤所承受的压力、皮肤血管神经分布及皮肤结构特点有关。

减轻进针疼痛的方法还可以利用针尖刃面的锐度,穿刺时斜面略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以达到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的目的。

(2)药物干预:临床中应用于动静脉内痿穿刺镇痛的药物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丁卡因和奥布卡因凝胶、喜辽妥乳膏等,其中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比较常用。

透析治疗前将穿刺点周围皮肤用温水洗净,以穿刺点为中心沿血管走向涂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cmX2cm,厚度约InIn1,用敷膜覆盖固定,1小时后用温水将利多卡因乳膏洗净后进行穿刺。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与疼痛的护理研究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与疼痛的护理研究

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与疼痛的护理研究
蒋九华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5(034)012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与疼痛的护理.方法:由专人采取两种不同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法,穿刺每位病人动静脉内瘘的两针,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动静脉内瘘的穿刺效果,对其引起的疼痛和护理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进针角度为20~30度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实验法)与平皮肤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常规法)相比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护理并发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进针角度20~30°的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可减轻血液透析病人的疼痛反应.
【总页数】2页(P122-123)
【作者】蒋九华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相关文献】
1.维持性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的探讨
2.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
3.动静脉内瘘两种穿刺角度的效果观察
4.维持性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研究
5.自制动静脉内瘘保护套联合远红外照射在超高压球囊扩张术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中的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新内瘘穿刺疼痛体验对比研究

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新内瘘穿刺疼痛体验对比研究

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新内瘘穿刺疼痛体验对比研究作者:王佳宇邵蕴慧奚华芳李云华濮新妹顾晓琴陈有维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9年第06期[摘要] 目的观察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对血液透析患者新内瘘穿刺疼痛体验的变化。

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内在我院行血液透析患者并使用前臂动静脉新内瘘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的常规穿刺法)和观察组(零压力改良穿刺法),每组各25例,对两组不同穿刺方法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估,观察两种不同穿刺法对患者穿刺时疼痛程度、自身焦虑程度、穿刺成功率、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结果零压力改良穿刺法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穿刺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零压力改良穿刺法对患者每次透析自身焦虑程度低于常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零压力改良穿刺法的满意率优于常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零压力改良穿刺法的穿刺成功率优于常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零压力改良穿刺法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常规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零压力改良穿刺法能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穿刺疼痛程度、自身焦虑程度,提高患者对内瘘穿刺的满意率,增加治疗依从性,从而也提高了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

[关键词] 持续性血液透析;新动静脉内瘘;零压力穿刺法;疼痛;焦虑;依从性持续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患者主要治疗方案[1],国际肾脏病临床工作指南(DOQI)建议首选AVF为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2],好的内瘘穿刺方法是保护内瘘、延长内瘘使用的必要性条件[3]。

血液透析患者一周3次血液透析、每次动静脉端各一次穿刺,16G穿刺针对于新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患者所致的疼痛使患者产生焦虑、降低治疗依从性、满意率明显下降并降低生活质量[4]。

有研究认为[5],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新动静脉内瘘穿刺所致疼痛,虽然每次经历的穿刺疼痛时间较短,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在受肾移植前是需要终身治疗,长时间的反复穿刺引起的疼痛属于慢性疼痛的范畴[6-7],给患者身心造成严重影响。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缓解手术室留置针穿刺痛的时效性观察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缓解手术室留置针穿刺痛的时效性观察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55114投稿邮箱:zuixinyixue@·药物与临床·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缓解手术室留置针穿刺痛的时效性观察张瑜,郭威,杨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64医院 手术室,山西 太原 030001)0 引言为保证手术麻醉病人的输血、输液畅通急抢救给药途径畅通,在手术室应用20G 留置针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

留置针使用操作安全且简单,不但减少静脉的损伤及穿刺次数,且能减少外渗等并发症[1]。

但由于其管径粗增加了患者的穿刺疼痛,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穿刺恐惧,使患者能较好的配合麻醉和手术,自2018年1月至4月,我科对手术患者进行留置针穿刺前应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18年1月至4月在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120例,选取标准:①年龄在20-0岁。

②患者意识清楚,能清楚表达自己的疼痛感。

③均可以在手背进行输液,无水肿等困难穿刺情况。

④实施前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⑤择期手术非紧急抢救的患者。

⑥实验组无使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的禁忌症。

随机分成4组,每组30人,实验组为3组,分别为L1、L2、L3于留置针穿刺前30 min 、45 min 、60 min 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照组为1组,常规消毒穿刺。

1.2 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在患者的手背浅静脉进行穿刺。

实验组以穿刺点为圆心均匀涂抹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沈阳绿洲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10 mL:30 mg ),范围为5.0×5.0cm ,厚度约为1 mm ,并用3 M 贴膜覆盖,L1、L2、L3组分别覆盖30 min 、45 min 、60 min 后,去除贴膜,并用无菌棉签擦拭掉凝胶,随后在穿刺部位用络合碘消毒,进行静脉穿刺并固定。

利多卡因在血液透析患者穿刺中的应用

利多卡因在血液透析患者穿刺中的应用

利多卡因在血液透析患者穿刺中的应用
王晓兰;党晓飞;杜丽波
【期刊名称】《解放军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9(021)005
【摘要】@@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时的基本保证.对于一些未做内瘘术行直接动静脉穿刺治疗的患者,穿刺疼痛成为患者紧张、恐惧、甚至不配合治疗的因素之一.我们用利多卡因局麻穿刺部位,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本组20例,均为因肾衰竭需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
【总页数】1页(P66-66)
【作者】王晓兰;党晓飞;杜丽波
【作者单位】解放军322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山西,大同,037006;解放军322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山西,大同,037006;解放军322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山西,大同,03700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71.2
【相关文献】
1.利多卡因乳膏在血液透析患者直接动脉穿刺中的应用 [J], 李月英;张锡梅;王玲凤
2.血液透析患者桡动脉穿刺中利多卡因局麻比较研究 [J], 徐静
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J], 刘黎明;刘晓虹;张淑萍;李默迪
4.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J], 刘黎明;刘晓虹;张淑萍;
李默迪
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J], 高霞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研究现状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研究现状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研究现状摘要:血液透析即为终期或是末期的肾衰竭病人有效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经过维持和监测良好动静脉血管的通路为有效确保透析功能成功的关键措施。

在医学临床上因为诸多因素导致的内瘘狭窄与闭塞,可使动静脉内瘘的功能减弱,进而透析无法正常运行。

所以,必须正确保护与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而降低和预防并发症,提高使用率,为医院血液透析室的护理人员高度关注的内容。

关键词: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引言临床上肾脏类疾病终末治疗方式中最为重要治疗措施为血液透析,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属于其临床上血液透析治疗常用血管通路。

大多数高龄患者,除肾脏疾病之外,同时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并且其外周血管硬化、内膜损伤等状况较为常见。

单纯实施常规穿刺方式进行治疗,极易导致患者出现损伤、渗血以及血肿等不良事件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了临床上血液透析治疗风险。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择70例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透析病人进行探讨。

其透析时间是0.5-13年,透析次数是1-3次/周,通常透析进行3-4h/次,血液透析病人的血流量保持180-280mL/min。

病人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个体化抗凝。

随机分组,参考组选择传统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预防性对症护理干预,经过分析两组病人的基本信息,差异不大有可比性。

2、方法。

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预防性对症护理干预,主要如下。

2.1预防性护理。

其一,准确地掌握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时间。

动静脉的内瘘制作结束后的1-4个月的时间,允许使用。

内瘘血管的不完善,或过早的使用可产生皮下出血过多与吻合口的狭窄问题可降低内瘘的使用时间;其二,动静脉内瘘的术前术后的护理干预。

须行造瘘术的病人在手术前应防止造瘘侧手臂的行动与静脉穿刺,显著增加手术效率。

护理人员应科学指导血液透析病人术后的内瘘功能的练习,进而确保内瘘血管扩张的良好性能;其三,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后的护理。

动静脉内瘘动脉端在穿刺失败后,在穿刺点的下方部位再作穿刺。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外周静脉穿刺痛的时效性研究程丽芳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外周静脉穿刺痛的时效性研究程丽芳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外周静脉穿刺痛的时效性研究程丽芳发布时间:2023-06-21T06:40:44.822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6期作者:程丽芳[导读] 目的:研究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外周静脉穿刺痛的时效性。

福建省闽侯县医院福建闽侯 350100【摘要】目的:研究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外周静脉穿刺痛的时效性。

方法:选择2021年03月-2021年09月在我科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住院患者56例,按照不同干预方式,分作实验和对照两组,分析干预效果。

结果: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实验组FR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运用在外周静脉穿刺中,可降低患者穿刺疼痛程度,值得运用。

【关键词】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外周静脉穿刺痛;时效性;疼痛感评分疼痛作为一种主观上非常不愉快的一种经验感受与情绪感受,其中包含生理层面、心理层面、感觉层面、认知层面、行为层面以及情绪层面等内容。

外周静脉穿刺作为临床诊疗中多见的方式,但是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疼痛感[1-3]。

同时若是穿刺的时间比较长,出现反复性穿刺将会使其出现明显的刺痛感受,影响到患者就医体验。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为麻醉剂药物之一,此药物的作用机理为与神经细胞膜钠通道内侧存在的受体相结合,进而将钠离子的内流加以阻止。

一般运用在小手术表面麻醉、检查和润滑止痛干预中。

而且此药物涂抹在穿刺的位置,药物有渗透性,可迅速被机体吸收,发挥出较强的麻醉效果。

此研究将分析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方式干预外周静脉穿刺痛的效果,如下: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03月-2021年09月在本科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住院患者56例,按照不同干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28例,年龄62-87岁,平均年龄(68.64±2.13)岁;对照组28例,年龄63-86岁,平均年龄(68.62±2.14)岁,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验组均由同一名责任护士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布卡因凝胶缓解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20例【摘要】探讨20例奥布卡因凝胶缓解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
瘘穿刺疼痛的疗效及穿刺前的凝胶涂擦方法以及穿刺方法。

研究证明奥布卡因凝胶能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的
疼痛,并且本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血液透析;奥布卡因;内瘘穿刺;疼痛
中图分类号 r7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0-0086-01
血液透析时,为了引血方便必须首先在手的腕部做一个小的手术——动静脉内瘘吻合术。

但每周2~3次的反复内瘘穿刺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也降低了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性[1-2]。

因此,在内瘘穿刺过程中减轻患者的痛苦,对提高穿刺成功率及透析治疗依从性都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均为在笔者所在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以动静脉内瘘为通路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其中男11例,女9例,每周透析2~3次,观察患者穿刺时疼痛的程度。

其中,每次穿刺均由同一护理人员操作,穿刺针使用尼普洛16号带侧孔、旋转翼一次性内瘘针。

1.2 方法
在穿刺前将每个穿刺点周围皮肤清洁并干燥,以穿刺点为中心沿血管走向涂搽奥布卡因凝胶,范围约2 cm×3 cm,厚度约1 mm,用食用保鲜薄膜覆盖、固定,80~120 min后用温水将凝胶洗去。

再用如下方法穿刺:选近心端顺血流方向做静脉穿刺,这样能使血液较易回流入体内。

操作者左手大拇指反方向拉紧穿刺血管处的皮肤,进针时针尖与皮肤角度呈45°,穿刺时针尖斜面向左,减少针尖对组织的切割和撕拉,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

进入皮肤要快速,然后缓慢进针,最后固定穿刺针在穿刺时的角度或与穿刺时接近的角度。

拔针时用手腕力量,沿血管走向平行,轻柔缓慢但不要按压;使针柄在没有没有任何压力状态下拔出,使得针柄和皮肤血管之间的摩擦力大大减小。

用压球迅速按压针眼约3 min,后用弹力绷带止血。

1.3 疗效评价标准
疼痛程度判断标准:根据megiu疼痛问卷法,将疼痛分为5级:0级为无痛;1级有一定痛感但不严重;2级疼痛稍轻微,患者不舒服;3级疼痛,患者较痛苦;4级疼痛较为剧烈,患者有恐惧感、惧怕感;5级为剧痛,患者难以忍受[3]。

0级为无痛,1~2级为轻微痛,3~5级为明显痛。

2 结果
穿刺完成后,根据megiu疼痛问卷法,20例患者均取得较好效果,有16例患者为0级无痛,有1例患者出现痛感但不严重,为1
级疼痛。

2例患者为2级疼痛,无痛率达到80%。

3 讨论
维持血液透析重要的血管通路是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

并且内漏穿刺中使用的穿刺针粗大,反复的穿刺常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4-5]。

笔者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发现奥布卡因凝胶在穿刺疼痛缓解中效果较好。

局麻药的作用机理大致相同,都是通过封闭膜面上的na+通道,导致冲动传导暂停所致。

其麻醉效应与其渗透能力和被清除率有关[6]。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渗透力强,吸收迅速,起效快,给药后4 min 内起效,8 min可得到充分麻醉效果。

表面麻醉作用强,主要是与神经细胞膜钠通道内侧受体结合阻止na+内流,产生局麻作用。

另外奥布卡因有很强的表面麻醉作用且心血管毒副作用小[6],其凝胶制剂主要用于各科检查、小手术的表面麻醉和润滑止痛。

奥布卡经由黏膜和接近肌肉的浅表部位吸收,方便易行,使用安全,可持续较长时间。

其穿透力为丁卡因的2倍。

奥布卡因凝胶能减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的疼痛,并有助于提高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动静脉内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舒适度,而且本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
2010,7(4):21.
[2]赵建霞,张艳梅.动静脉内瘘失败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2):119-120.
[3]卡罗 c g,caro c g,佩德利 t j,等.血液循环力学[m].丁启明,倪一伟,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456.
[4]张建平,吴亿,王军霞,等.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缓解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2,21(1):56-57.
[5]杨藻宸.医用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44-45.
[6] hung c h,liu k s,shao d z,et al.the systemic toxicity of equipotent proxymetacaine,oxybuprocaine,and bupivacaine during continuous intravenous infusion in rats[j].anesthesia & analgesia,2010,110(1):238-242.
(收稿日期:2012-07-06)(编辑:王春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