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和尚的诗偈和楹联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100首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诗100首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无尽藏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郎来。
——安分庵主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香严智闲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
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
——草堂清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石屋清珙过去事已过去了,未来不必预思量。
只今只道只今句,梅子熟时栀子香。
——石屋清珙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灵澈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永嘉玄觉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
昨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
——志芝山高不碍白云飞,竹密不妨流水过。
——大慧宗杲湖上春光已破悭,湖边杨柳拂雕栏。
算来不用一文买,输与山僧闲往还。
——道济藏身无迹更无藏,脱体无依便厮当。
古镜不磨还自照,淡烟和露湿秋光。
——草堂清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吴承恩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
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法演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柴陵郁禅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慧开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古灵神赞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明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堂智愚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佛教山门对联大全

佛教山门对联大全三字楹联:光明路方便门出自:甘肃兰州浚源寺山门月门四字楹联:持涅磐心作平等观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出三界家入四空门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大千世界不二法门出自:安徽九华山月身宝殿德敷上下道贯古今出自:湖南衡山丹霞寺肖康佐发尽缘断心死色空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老龙听法顽石点头出自:江苏无锡惠山寺明邹德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出自:湖南衡山福严寺(南岳系祖庭)怀让去实不去生决定生出自:山西五台山(念佛堂)人间佛地世外人家出自:广西桂林南峰寺入诸佛位至涅般城出自:陕西西安兴教寺(塔院)受出家戒发菩提心出自:陕西西安兴教寺(塔院)往生极乐超脱红尘出自:湖南平江东山古寺维善为宝无欲则刚出自:江苏无锡广福寺法堂近孙肇圻行修于乱性磨于利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言深不传行极反异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月明如昼色即是空出自:广东广州檀度庵月色楼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出自:安徽九华山平坦寺五字楹联:本来无一物何处觅三心出自:圆瑛大师本来心是佛究竟我为谁出自:圆瑛大师不伐有巢树多移无主花出自:江苏东台泰山寺西客楼姜沂不可得思议如何获圆通(佛教通用联)不陟高寒处安知天地宽出自: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梁应龙禅意庭前柏诗情雪里梅出自:圆瑛大师成就此功德早种诸善根出自:佛教哀挽联-挽男居士处尘能不染学道有何难出自:圆瑛大师春山含祖意秋月印禅心出自:圆瑛大师当知法无我应以戒为师出自:圆瑛大师当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出自:浙江临海台州佛教文化馆茗山当知心是佛惟爱道为师出自:圆瑛大师定光澄月相慧海涌潮音出自:北京雍和宫钱陈群题大殿,雍正接见文法法何曾法林林不是林出自:香港离岛东涌法林法身千嶂月闻性一声钟出自:圆瑛大师风云观世态水月证禅心出自:圆瑛大师逢人觅佳句对境话禅机出自:圆瑛大师佛从何处觅道在此中求出自:圆瑛大师佛法谈三世人生梦一场出自:圆瑛大师根深即果茂源远而流长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谷静风声细门空鸟语稀出自:山西五台山秘密寺观身本无我念佛乃是谁出自:圆瑛大师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出自:山西五台山山门湖山供啸傲风月助吟哦出自:圆瑛大师见无相之相论不空之空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健行乾不息逊志益无疆出自:北京雍和宫五福堂书室皆以无为法当生如是心出自:河南登封少林寺(面壁石亭)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出自:福建宁德天王禅寺当代释智圆客影云边去僧语松下来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空门随客缘钟声入佛心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冷冷清清雪茫茫渺渺峰出自:福建闽侯崇圣禅寺现许涤新丽华庄宝相湛日朗心珠出自:北京雍和宫汪由敦题照佛楼了了无遮念空空不染心(佛教通用联)瓶中杨柳绿座下莲花香出自台南清水寺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出自:浙江普陀山慧济寺近曼殊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情将物外适道与古人期出自:北京雍和宫乾隆题太和斋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出自:浙江新昌大佛寺(大雄宝殿)木鱼三思过有限一笑益无垠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弥勒殿)僧心共佛老人情随财浓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山高流水远寺古白云深出自:江苏泰州白云寺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出自:江苏南通天宁寺(寺门)王维诗句山行天地气水藏日月光出自:安徽九华山聚龙庵山中藏古寺门外尽劳人出自:广东南雄挂角寺诗意窗前月禅心雨后山出自:圆瑛大师时时能修行处处可成佛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是僧皆佛印无客不东坡出自:安徽潜山三祖禅寺(后三祖僧灿建)树色浮空翠花香入阁清出自:圆瑛大师水净月孤圆山空云自在出自:浙江天台国清寺鱼乐园水绕禅窗静花开佛国香出自:圆瑛大师寺古烟常锁僧老语多奇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寺空叶落紧云深客来稀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寺小藏宋额松古忆唐僧出自:安徽九华山福渡寺寺小通幽处山矮得旷观出自:安徽九华山净信寺退后一步想能有几回来出自:云南鸡足山祝圣寺无法向人说将心与汝安出自:湖北沙市居士林(达摩画像)无我方为我出世即在世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悟空诸相寂对佛一灯明出自:江苏泰州南山寺(禅房)巡行东西南护持佛法僧出自:浙江黄岩九峰寺韦驮阁一花一世界千叶千如来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集《梵网经》文一宗彰唯识三塔耸云天出自:陕西西安兴教寺当代桂生有法知不染无言谁当酬出自:云南鸡足山寂光寺明大错有相皆虚妄无我即如来横披:诸行无常在欲而无欲居尘不染尘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真知出实践妙理贵躬行出自: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当代王学仲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出自:四川乐山凌云寺(月榭)六字楹联:千般救苦胸怀一片慈悲心肠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泉自有时冷起峰自无处飞来出自:浙江杭州灵隐寺冷泉亭无慧剑有慧剑非灵山即灵山出自:江苏南通文殊院喜现庄严国土欣沐佛陀灵光出自:(佛教庆贺联-开光)笑不了古今事看得见去来人出自:江苏吴县罗汉寺弥勒殿修到一尘不染悟来五蕴皆空出自:浙江苍南广福寺谛印一山恁么可爱几人于此茫然出自:云南剑川茶花寺明担当知我说法如筏不应住色生心(佛教通用联)七字楹联:安知住世君非佛想是前身我亦僧出自:福建福州林阳寺明叶向高傲骨虚怀真识量热肠冷眼大慈悲出自:安徽怀远迎河寺白日白天谁歇脚云来云去本无心出自:湖北通城白云寺百年过客无常主三日为僧不愿官出自:云南剑川海云居寺近赵式铭半个蒲团天地老一声清磬古今空出自:江苏南京妙相庵(佛堂)宝地遍治功德润香台恒拥吉祥花出自:北京雍和宫太和斋饱经世故慵开口看破人情只点头出自:广东普宁南岩古寺(寺门)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近赵熙不待海枯才见底但逢月上即敲门出自:云南鸡足山寂光寺明担当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出自: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朱元璋不顾手辣成误会但将心狠作慈航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不为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出自:安徽九华山正天门不因财色毁心志应须清寒磨悟根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不因僧来方称寺但有性现便成佛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不用三抵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横披:群经指见不于其中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出自:江西南昌佑民寺(大雄宝殿)布袋全空容甚物跏趺半坐笑何人出自: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江西九江东林寺禅门倚云烟明灭幽人随风迹有无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出自:江苏阜宁兴国寺当代释圆湛常有欲以观其窍应无住而生其心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清彭时中吃亏者岂无大肚笑杀人不肯回头出自:浙江绍兴大佛寺弥勒像清.茅立仁处处无非菩提海山山尽是普陀崖出自:王予望题于甘肃天水罗汉堂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弥勒殿/北京潭柘寺慈颜一笑了千事大肚三通行万船出自:甘肃甘谷蔡家寺当代吴恒泰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清吴擎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红树尽禅机出自:圆瑛大师大大肚能容万物微微笑看破群生大肚能容天下事善心不染世间尘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弥勒殿)大肚皮包藏古今一笑后渡灭人天出自:云南巍山观音殿(弥勒殿)大肚皮包藏今古一笑后度灭人天出自:邳州徐塘三圣庙弥勒像大肚中包藏世界一笑后吐出乾坤出自:江西铅山峰顶寺(弥勒殿)大护法不见僧过善知识常怀惭愧横披:南无阿弥陀佛大护法不见僧过善知识能调物情出自:江苏杨州静慧寺清爱新觉罗玄烨但有袒怀大欢喜不嫌成佛后如来出自:江苏南通弥勒院近张謇但做得来皆事业若推不去即因缘出自:江苏无锡石浪庵近徐兰畦到此即空还即色迩时宜雨亦宜晴出自:山西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到此已为无俗虑上来自觉有天然出自:香港离岛宝莲禅寺定中金磬天边落悟后云关夜半开出自:北京雍和宫张若澄题照佛楼翻经留作将来眼问法能空现在身出自:湖南长沙麓山寺(观音殿)饭里有沙需细嚼水中无骨莫横吞出自:江西铅山峰顶寺(斋堂)梵纲庄严含万象月轮清净印千江出自:圆瑛大师放下罢一丝不挂看起来万法皆空出自:圆瑛大师放下时何物是我担取去那个为谁出自:云南鸡足山传衣寺风云过眼浑无住水月盟心道自修出自:圆瑛大师佛道不从心外觅禅机但向静中参出自:圆瑛大师佛法能除世间苦法音香彻九霄云横批:千古明灯佛法能破愚痴暗学佛点燃智慧灯横批:常转佛光普照十方界法雨均滋五性根出自:印光大师藏经阁佛殿联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出自:山西五台山碧山寺古佛堂前风扫地高山顶上月为灯出自:山西五台山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出自:陕西终南山弥陀寺山门/ 河北井陉福庆观大海者难为水悟自心时不见山出自:江苏吴县崇报寺落红亭现吴济时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雪为峰出自: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好大胆敢来见我快回头切莫害人出自:湖北武当山朝山神道治世玄岳坊蝴蝶泉旁蝴蝶飞罗汉塔上罗汉笑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花下聆经清有味水边契道静无声出自:江苏南京华严庵清刘佐禹悔不尽千差万错悟透了后果前因出自: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寇璜悔难追事当头戒悟过来人放步行出自: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赵藩即佛即心圆教理非空非色法王身出自:圆瑛大师既升堂更应入室再进步方可登楼出自: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客堂)间中自觉心无事悟后方知法即真出自:圆瑛大师剪一片白云补纳留半窗明月看经出自:江苏海安观音禅寺禅房翦一片绿云补纳留三分皓月看经出自:江苏南京妙相庵(小淇澳亭)见犹离见见弥陀生本无生生西方出自:山西五台山(念佛堂)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出自:安徽九华山光明讲堂解脱门开谁肯入浮生梦觉自知归出自:江苏常熟兴福寺寺门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横披:戒灯常明金刚降魔护三宝弥陀慈光照大千横披:南无阿弥陀佛金炉不怕千年火银烛长明万户光出自:福建福清石竹寺进香亭郑宗华尽底脱去胸中有逐一拈来何处无出自:云南鸡足山大觉寺净地有物僧不扫空门无缘客自关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敬佛敬心心敬佛焚香焚意意焚香出自:湖南岳阳吕洞宾像静看湖莲参妙谛闲翻贝叶悟真经出自:江苏南京华严庵清程守谦看看世事摇摇手想想人情点点头出自:江苏泰州某寺莲台近刘道人客至莫嫌茶叶淡僧居不比世情浓出自:广东肇庆虎岩寺(客厅)黄旌珊来世怕为双角兽此生不作两头蛇出自: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鲁珍览镜知惭宏宝训规今师古振禅林出自:印光大师:禅林宝训联老屋檐下雨成帘佛门堂上石作花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乐以忘忧真智者心能转物即如来出自:江苏无锡开原寺(法堂)当代李广离苦海经书作渡登天堂佛法为津出自:广东雷州福田寺了君大事唯修净畅佛本怀在往生出自:印光大师:念佛堂联了去烦恼即正果忘却生死是菩提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灵山我数阿罗汉佛海人参大肚僧出自:四川什邡罗汉寺(弥勒殿)龙归法座听禅偈鹤傍松烟养道心出自: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讲律)路盘瘦岭孤松老寺掩清门寒叟贫出自:安徽九华山广化院清吴襄满院溪声疑是雨当窗月色望如霜出自:圆瑛大师梦回平生已而立惮破天道过不惑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广东南澳玉佛寺明通幽时光常住心到虚天色是空出自:湖南衡山明心殿佛龛明月清风呈祖意远山近水寄诗怀出自:圆瑛大师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出自: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莫认化城为宝所更翻贝叶证菩提出自: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诸辅臣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出自:印光大师:弥陀联暮鼓寂时林愈静晨钟响处山更幽出自:云南剑川海云居寺杨宝山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出自: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念而无念归真念心不住心即净心出自:圆瑛大师念佛自然得见佛求生决定可往生出自:安徽九华山立庵念泯则相相离相达真乃心心印心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蓬莱何须觅海上岁月最宜度山中出自:安徽九华山法华寺千嶂云山凭我隐五湖风月有谁争出自:圆瑛大师千嶂云山围佛界四时风月入诗囊出自:圆瑛大师巧把尘劳作佛事善行方便度群生(佛教庆贺联-升座)巧机锋联出世教妙观察对入人伦青狮竟忍长相睡龙烛奈何久不明出自:湖北仙桃青龙寺清毛世池人来合意高谈道客去清闲暗诵经出自:安徽九华山华严禅寺人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出自:广东雷州天宁寺(客堂)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横披:但念无常人生真谛何处寻自性三宝即尔心横披:南无阿弥陀佛人世大难开笑口肚皮终不合时宜出自:福建福州华严寺弥勒龛近陈宝琛人世太难开口笑肚皮终不合时宜出自:陈宝琛撰于大同华严寺观音阁人无卓识名难著士有精诚志竟成出自:圆瑛大师人心清静无私念世界自然现大同出自:江苏南京清凉寺-当代茗山如将布袋罗三藏定仗瑜伽宁一灯出自:云南剑川宝相寺金国卿如来说庄严佛土菩萨无住相布施(佛教庆贺联-升座)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横披:净土为归入寺始知山窍妙登峰便见小城雄出自:江西九江东林寺三径黄花秋雨外一林红叶晓烟中出自:圆瑛大师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出自:山西五台山(观音殿)上去便可入碧落下来难免进红尘出自:陕西铜川玉华寺涉世利生宜爱物持躬修德在行慈出自:圆瑛大师石鼓无人雨闲敲梵钟有音风徐送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石径有尘风自扫山门无锁月常关出自:湖南衡山石头寺时节若逢承法印机缘相契绍心宗出自:圆瑛大师世间惟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出自:河南开封相国寺(西斋堂)清马慧裕世间有佛慈悲荡胸中无私天地宽出自:甘肃靖远接引寺世上虽有千般好平安胜过一切福横披:平安至上世事沧桑无限感人生梦幻有谁知出自:圆瑛大师世事绝卓无人问人生梦幻有谁知出自:安徽九华山立庵世态炎凉唯一笑余怀坦白故常开出自:福建莆田广化寺兜率殿清程骥远世味不如书味好人心怎比佛心平出自:圆瑛大师事念理念惟一念佛心生心无二心出自:圆瑛大师试问本来无一物更从何处悟三生出自:五台山望海峰。
佛教的经典对联摘抄

佛教的经典对联摘抄颟顸中靴里动指唧溜处水上打球满院溪声疑是雨当窗月色望如霜满足一切大愿力速成无上佛菩提门前只许堆黄叶屋上何妨滚白波门迎瀑布千寻水地接江郎一簇山江山仙居禅寺大雄宝殿。
江郎:当地山名梦回平生已而立惮破天道过不惑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山西五台山(僧舍)/ 广东南澳玉佛寺(兰若精舍)米沙只恐淘难净盐酱将妨少着些面壁不知苦中苦惮心已去山外山妙应宏施无畏力圆通广运大悲心鄞县天童寺大殿//岱山长寿庵圆通殿愍念一切众生海兴起无量大悲心名利悟破真人性生死看透是如来名山超五岳从外精舍在二灵之间李石农题乐清净明寺。
二灵:指雁荡山之灵峰、灵岩明通幽时光常住心到虚天色是空湖南衡山明心殿佛龛明月清风呈祖意远山近水寄诗怀明月清风留客醉白云流水伴僧闲江山某寺寺门明月送僧归古寺清风吹雨入山林谛印题苍南广福寺寺门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莫道鼻头无两孔不妨胁下有三拳莫道别有个见处须知元无此话头莫教已落声尘后须在未拈馆枚前莫认化城为宝所更翻贝叶证菩提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诸辅臣——当代·遍能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印光大师:弥陀联暮鼓晨钟破万籁经声佛号贯三教德清云岫寺大雄宝殿暮鼓寂时林愈静晨钟响处山更幽云南剑川海云居寺——杨宝山闹中不见猿猴彰静处能闻鼯鼠声能立无上正教法常为世间良福田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梁同书)/ 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能学如来之妙慧而于众生起大悲能以妙慧善安住为度众生普现身能于众生施无畏普使世间得大明拟思量错过性命才撇下打破牢关念而无念归真念心不住心即净心念佛自然得见佛求生决定可往生安徽九华山立庵念泯则相相离相达真乃心心印心山西五台山(僧舍)念念示现成佛道种种方便化众生抛撇中拈来半点重叠处藏去三分泡影乾坤见宝相色香世界幻空花吴丑禅题桐乡福严禅寺接待室蓬莱何须觅海上岁月最宜度山中安徽九华山法华寺譬如法界无分别恒以智慧悉了知平湖印月开宗镜远树来风度晚钟陈华题杭州净慈寺。
佛家居士七字楹联

佛家居士七字楹联安知住世君非佛想是前身我亦僧出自:福建福州林阳寺——明·叶向高傲骨虚怀真识量热肠冷眼大慈悲出自:安徽怀远迎河寺白日白天谁歇脚云来云去本无心出自:湖北通城白云寺百年过客无常主三日为僧不愿官出自:云南剑川海云居寺——近·赵式铭半个蒲团天地老一声清磬古今空出自:江苏南京妙相庵(佛堂)宝地遍治功德润香台恒拥吉祥花出自:北京雍和宫太饱经世故慵开口看破人情只点头出自:广东普宁南岩古寺(寺门)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近·赵熙不待海枯才见底但逢月上即敲门出自:云南鸡足山寂光寺——明·担当不独峨眉幻银色从教大地变黄金出自:四川峨眉山金顶——明·朱元璋不顾手辣成误会但将心狠作慈航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不为钱原非易事太要好也是私心出自:安徽九华山正天门不因财色毁心志应须清寒磨悟根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不因僧来方称寺但有性现便成佛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不用三抵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横披:群经指见不于其中起分别是故此处最吉祥出自:江西南昌佑民寺(大雄宝殿)布袋全空容甚物跏趺半坐笑何人出自:北京潭柘寺弥勒殿/ 江西九江东林寺禅门倚云烟明灭幽人随风迹有无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常乐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出自:江苏阜宁兴国寺——当代·释圆湛常有欲以观其窍应无住而生其心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清·彭时中吃亏者岂无大肚笑杀人不肯回头出自:浙江绍兴大佛寺弥勒像——清.茅立仁处处无非菩提海山山尽是普陀崖出自:王予望题于甘肃天水罗汉堂处己何妨真面目待人总要大肚皮出自:四川峨眉山洪椿坪弥勒殿/北京潭柘寺慈颜一笑了千事大肚三通行万船出自:甘肃甘谷蔡家寺——当代·吴恒泰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流水是禅心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清·吴擎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红树尽禅机出自:圆瑛大师大大肚能容万物微微笑看破群生大肚能容天下事善心不染世间尘出自:四川峨眉山报国寺(弥勒殿)大肚皮包藏古今一笑后渡灭人天出自:云南巍山观音殿(弥勒殿)大肚皮包藏今古一笑后度灭人天出自:邳州徐塘三圣庙弥勒像大肚中包藏世界一笑后吐出乾坤出自:江西铅山峰顶寺(弥勒殿)大护法不见僧过善知识常怀惭愧横披:南无阿弥陀佛大护法不见僧过善知识能调物情出自:江苏杨州静慧寺——清·爱新觉罗·玄烨但有袒怀大欢喜不嫌成佛后如来出自:江苏南通弥勒院——近·张謇但做得来皆事业若推不去即因缘出自:江苏无锡石浪庵——近·徐兰畦到此即空还即色迩时宜雨亦宜晴出自:山西五台山广仁寺十方堂到此已为无俗虑上来自觉有天然出自:香港离岛宝莲禅寺定中金磬天边落悟后云关夜半开出自:北京雍和宫张若澄题照佛楼翻经留作将来眼问法能空现在身出自:湖南长沙麓山寺(观音殿)饭里有沙需细嚼水中无骨莫横吞出自:江西铅山峰顶寺梵纲庄严含万象月轮清净印千江出自:圆瑛大师放下罢一丝不挂看起来万法皆空出自:圆瑛大师放下时何物是我担取去那个为谁出自:云南鸡足山传衣寺风云过眼浑无住水月盟心道自修出自:圆瑛大师佛道不从心外觅禅机但向静中参出自:圆瑛大师佛法能除世间苦法音香彻九霄云横批:千古明灯佛光普照十方界法雨均滋五性根出自:印光大师——藏经阁佛殿联佛门常会龙门客禅林时集翰林人出自:山西五台山碧山寺古佛堂前风扫地高山顶上月为灯出自:山西五台山古寺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出自:陕西终南山弥陀寺山门/ 河北井陉福庆观大海者难为水悟自心时不见山出自:江苏吴县崇报寺落红亭——现·吴济时海到无边天是岸山登绝顶雪为峰出自:四川峨眉山万年寺好大胆敢来见我快回头切莫害人出自:湖北武当山朝山神道治世玄岳坊蝴蝶泉旁蝴蝶飞罗汉塔上罗汉笑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花下聆经清有味水边契道静无声出自:江苏南京华严庵——清·刘佐禹悔不尽千差万错悟透了后果前因出自: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寇璜悔难追事当头戒悟过来人放步行出自: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赵藩即佛即心圆教理非空非色法王身出自:圆瑛大师既升堂更应入室再进步方可登楼出自:安徽九华山甘露寺(客堂)间中自觉心无事悟后方知法即真出自:圆瑛大师剪一片白云补纳留半窗明月看经出自:江苏海安观音禅寺禅房翦一片绿云补纳留三分皓月看经出自:江苏南京妙相庵(小淇澳亭)见犹离见见弥陀生本无生生西方出自:山西五台山(念佛堂)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出自:安徽九华山光明解脱门开谁肯入浮生梦觉自知归出自:江苏常熟兴福寺寺门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横披:戒灯常明金刚降魔护三宝弥陀慈光照大千横披:南无阿弥陀佛金炉不怕千年火银烛长明万户光出自:福建福清石竹寺进香亭——郑宗华尽底脱去胸中有逐一拈来何处无出自:云南鸡足山大觉寺净地有物僧不扫空门无缘客自关出自:陈雪村(锦衣居敬佛敬心心敬佛焚香焚意意焚香出自:湖南岳阳吕洞宾像静看湖莲参妙谛闲翻贝叶悟真经出自:江苏南京华严庵——清·程守谦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出自:山西五台山塔院寺觉海甚深惟信入道源不远自心求出自:圆瑛大师觉心清净原无染大度宽弘乃有容出自:圆瑛大师看看世事摇摇手想想人情点点头出自:江苏泰州某寺莲台——近·刘道人客至莫嫌茶叶淡僧居不比世情浓出自:广东肇庆虎岩寺(客厅)——黄旌珊来世怕为双角兽此生不作两头蛇出自:云南剑川地藏寺(悔悟亭)——清·鲁珍览镜知惭宏宝训规今师古振禅林出自:印光大师:禅林宝训联老屋檐下雨成帘佛门堂上石作花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乐以忘忧真智者心能转物即如来出自:江苏无锡开原寺(法堂)——当代·李广离苦海经书作渡登天堂佛法为津出自:广东雷州福田寺了君大事唯修净畅佛本怀在往生出自:印光大师:念佛堂联了去烦恼即正果忘却生死是菩提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灵山我数阿罗汉佛海人参大肚僧出自:四川什邡罗汉寺(弥勒殿)龙归法座听禅偈鹤傍松烟养道心出自:江苏扬州大明寺(鉴真讲律)路盘瘦岭孤松老寺掩清门寒叟贫出自:安徽九华山广化院——清·吴襄满院溪声疑是雨当窗月色望如霜出自:圆瑛大师梦回平生已而立惮破天道过不惑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广东南澳玉佛寺明通幽时光常住心到虚天色是空出自:湖南衡山明心殿佛龛明月清风呈祖意远山近水寄诗怀出自:圆瑛大师明珠照彻天堂路金锡振开地狱门出自: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莫认化城为宝所更翻贝叶证菩提出自:四川峨眉山洗象池——清·诸辅臣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出自:印光大师:弥陀联暮鼓寂时林愈静晨钟响处山更幽出自:云南剑川海云居寺——杨宝山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出自:安徽九华山旃檀林(地藏殿)念而无念归真念心不住心即净心出自:圆瑛大师念佛自然得见佛求生决定可往生出自:安徽九华山立庵念泯则相相离相达真乃心心印心出自:山西五台山(僧舍)蓬莱何须觅海上岁月最宜度山中出自:安徽九华山法华寺千嶂云山凭我隐五湖风月有谁争出自:圆瑛大师千嶂云山围佛界四时风月入诗囊出自:圆瑛大师巧把尘劳作佛事善行方便度群生(佛教庆贺联-升座)巧机锋联出世教妙观察对入人伦青狮竟忍长相睡龙烛奈何久不明出自:湖北仙桃青龙寺——清·毛世池人来合意高谈道客去清闲暗诵经出自:安徽九华山华严禅寺人生若梦谁非寄到处能安即是家出自:广东雷州天宁寺(客堂)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横披:但念无常人生真谛何处寻自性三宝即尔心横披:南无阿弥陀佛人世大难开笑口肚皮终不合时宜出自:福建福州华严寺弥勒龛——近·陈宝琛人世太难开口笑肚皮终不合时宜出自:陈宝琛撰于大同华严寺观音阁人无卓识名难著士有精诚志竟成出自:圆瑛大师人心清静无私念世界自然现大同出自:江苏南京清凉寺-当代·茗山如将布袋罗三藏定仗瑜伽宁一灯出自:云南剑川宝相寺——金国卿如来说庄严佛土菩萨无住相布施(佛教庆贺联-升座)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横披:净土为归入寺始知山窍妙登峰便见小城雄出自:江西九江东林寺三径黄花秋雨外一林红叶晓烟中出自:圆瑛大师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出自:山西五台山(观音殿)上去便可入碧落下来难免进红尘出自:陕西铜川玉华寺涉世利生宜爱物持躬修德在行慈出自:圆瑛大师石鼓无人雨闲敲梵钟有音风徐送出自:陈雪村(锦衣居士)石径有尘风自扫山门无锁月常关出自:湖南衡山石头寺时节若逢承法印机缘相契绍心宗出自:圆瑛大师世间惟有修行好天下无如吃饭难出自:河南开封相国寺(西斋堂)——清·马慧裕世间有佛慈悲荡胸中无私天地宽出自:甘肃靖远接引寺世上虽有千般好平安胜过一切福横披:平安至上世事沧桑无限感人生梦幻有谁知出自:圆瑛大师世事绝卓无人问人生梦幻有谁知出自:安徽九华山立庵世态炎凉唯一笑余怀坦白故常开出自:福建莆田广化寺兜率殿——清·程骥远世味不如书味好人心怎比佛心平出自:圆瑛大师事念理念惟一念佛心生心无二心出自:圆瑛大师试问本来无一物更从何处悟三生出自:五台山望海峰。
关于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

关于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关于寺庙七进及有关建筑的讲解佛教于东汉末年由西域传到中国.当年有20匹白马驮着经书从上天竺,就是今天的尼泊尔,经过丝绸之路的南线来到洛阳城外.在洛阳城外的东郊建了中国第一座寺庙.因为有白马驮经,便取名为白马寺.现在的白马寺仍然保存了中国古代印度寺庙中最重要的特色.寺庙是供奉释迦牟尼舍利的地方,所以寺庙的中心建筑就是塔.因为是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的塔,所以叫佛塔.白马寺大门一进去就是中心庙塔,没有其他东西.佛教在中国经历了一个被中国人民融会贯通、消化并注入中国本土文化的过程,慢慢变成了中国式的佛教,即汉化佛教,也叫汉传佛教.使得以佛塔为中心的寺院,简化成以偶像崇拜为代表的,庙堂建筑为中心的寺庙格局.我们中国的寺庙从大门一直到最后的佛堂一共有七进,我们称之为七堂.七堂代表三门、金刚殿、大雄宝殿分左、中、右、经堂、律堂、藏经楼,在两边有寥房是僧侣居住的地方.第一进是三门,三门是一组建筑,在山门的对面往往有一组照壁.照壁的学名叫做萧墙,是做为风水当中的“罩”,不使这个建筑群里的福气、财气外露,所以叫“罩”.也保持整个建筑群的封闭,起遮挡的作用.后来发展到门里要有影壁,门外要有照壁,门两边还有八字墙,形成寺庙门前的院落,尽管这个院落是公共的,但它也是寺庙的一个特点.三门,也叫“山门”.因为过去修行都是在山上,因为山顶是离神灵最近的地方,也是人迹罕至的地方,最利于清修.所以自古以来大多寺庙修建在山上.门开了三个洞,所以又叫“三门”.中间的门叫空门,进了空门表示进入了佛国世界中.左门叫无作,右门叫无相,表示世界万物其实都是人们的感觉,而不是客观存在的.既“色既是空,空既是色”.山门内,就是金刚殿.两则龛中各塑一尊执金刚杵护持佛法的天神,名叫金刚力士.据大宝积经说,金刚力士原为法意太子,他皈依佛法后,成为佛的五百名随从侍卫的首领,因为他普闻一切诸佛秘要秘迹之事,又称密迹金刚.中国早期佛教的金刚力士只有一位,为了符合中国人讲对称的习惯,后来添上一位,成了两位.他们上身赤裸,手持宝杵横眉瞪眼,怒气满面,象两位忠于职守的卫兵,护卫着宝光寺山门.左边一位,正张口发梵语开头的“啊”音;右边一位,正闭唇发梵语结尾的“哈”首.在封神演义中,为使二位金刚进一步汉化,就说他们是哼、哈二将郑伦、陈奇死后所封的神,并把“啊”、“哈”二音转变为汉语中富于感情色彩的“哈”、“哼”二音了.第三进是天王殿.“天王”是叠音字,天就是王,王就是天.按婆沙论记载“四天王身长百丈”. 佛教认为,一切有情众生,都处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二十八天”之中,欲界是三界中最低的一界,包括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等六天.四天王天在宇宙中心须弥山的山腰,那里有一座建陀罗山,山有四峰,四天王及其随从分住其上.四天王的任务是“各护一天下”,即掌握须弥四方人类社会的东胜身、南瞻部、西牛货、北俱卢四大部洲的山河、森林、地方,所以又称为“护世四天王”. 四天王的形象,在各个时代,各地寺庙所塑的不完全一致.现在宝光寺所塑四天王形象为:东方持国天王,白脸,抱碧玉琵琶,弹琵琶调弦,职调;南方增长天王,青脸,持青光宝剑,舞剑生风,职风;西方广目天王,红脸,握混元珠伞,撑伞避雨,职雨;北方多闻天王,黄脸,托黄金宝塔,塔镇妖魔,使其归顺,职顺.因此,在科技落后,靠天吃饭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祈求“护世四天王“保护世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天王相当于佛祖最重要的四位侍卫军军长,即军级干部.天王殿是六位男生的集体宿舍.正中一龛塑的是弥勒佛,据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等佛经记载,弥勒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庭,后来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他先于释迦入来,上升兜率天内庭.准确的讲,应是布袋和尚的形象.布袋和尚名契此,又号长汀子,五代梁时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住奉化岳林寺.传说他常以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即乞,出语无定,寝卧随处,形如疯癫.他临死端坐于岳林寺磐石上,有辞世偈说:“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不自识”.世人遂以他为弥勒佛化身,称为大肚弥勒,并为他造像供奉于寺庙.为什么要把大肚弥勒安置在前殿呢因为,人们一进寺院,首先见到横眉怒目、凶神恶煞的二金刚和四天王,给人们的心理造成紧张感觉,为了缓解气氛,特派他作“礼宾官”,在这里迎侯客人.他手持念珠,翘翘脚而坐,胸腹袒露,笑容满面,好象一位礼宾官在迎候贵客,给人以和蔼亲切之感.曾有诗咏道:“宝光照我凡心朗,弥勒迎人笑口开”.韦驮殿:塑顶盔贯甲、威武雄壮的韦驮像的殿堂.···弥勒的背后是韦驮,传说姓韦名琨,又称韦天将军,南方增长天王八神将之一,居四大天王所统三十二神将之首.佛教说他生知聪慧,早离欲尘,立下宏愿,要终生护持佛法.自唐代他示现人间以来,佛寺多塑其像.大雄宝殿为全寺的主殿,大雄,梵语摩诃毗罗的意译,即像大力士一样,一切无畏.古印度佛教徒用来作为释迦牟尼的尊称.大雄宝殿,即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大殿,殿前檐口下,挂着“南无释迦牟尼佛”的白地兰色横匾,传为济公和尚所书.台基下,安放了一座造型精巧、焚化纸钱的大铁鼎.有时挂一副楹联:“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联语颇富佛教哲理,具有辩证观点.殿内宽敞宏阔,蒲团整齐,供具精美,钟、鼓、鱼、罄等法器均按佛教仪规陈列,四时香烟缭绕,幢幡飘佛,是寺僧早晚上殿礼佛和日常做法会的庄严圣地.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的诞生像或成道像或说法像.诞生像作儿童状,全身裸体,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据佛传说,在西印度迦毗罗卫国地跨今印度与尼泊尔之间国王净饭王的王后摩耶夫人临产了,按照当时的风俗习惯,摩耶夫人必须回娘家分娩.她在波阇、波提等人陪同下离开王宫,当路过蓝毗尼花园时,就感到身子不舒服,她手攀无忧树枝,悉达多太子便从右胁降生.降生后向东西南北各行七步,步步生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上,唯我独尊” 这时,天空出现两条龙,一吐温水,一吐凉水,为悉达多太子洗澡.据太子成道经记载,悉达多是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但此像却相反.这是为了适合中国“以左为大”的习惯,而改成了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成道像为坐像.据佛传载,释迦牟尼在成道前,作为王太子,他受到了国内最好的教育,并养尊处优,享尽豪华,十九岁与美丽贤慧的表妹耶输陀罗结婚,生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儿子罗怙罗.他善于思考,当看到人生“八苦”,即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盛八种苦恼后,为了寻找解脱这“八苦”的方法,追求最高真理而舍弃宫廷的荣华宝贵,到雪山苦行六年,最后求得大彻大悟,即成就佛道了.说法像也是坐像,右手上举作说法手印.释迦牟尼住世说法四十五年,讲经三百余会,最早在鹿野苑,后来在祗园精舍、竹林精舍、灵鹫山、那烂陀等处.释迦牟尼的弟子前后数千人,其中十个人最有名,称“十大弟子”.说法像左边立像为“十大弟子”中的摩诃迦叶,俗收老迦叶,他少欲知足,是个苦行僧,称“头陀第一”.释迦牟尼死后,他是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右侧为阿难陀,俗叫少阿难,他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侍从释迦二十五年,并长于记忆,称“多闻第一”,传说佛教第一次结集,由他诵出经藏,即是最早的佛经.大雄殿后面是藏经楼.藏经楼是保存佛教经典的地方,也是保存寺庙三宝佛宝、经宝、僧宝的地方,所以也称三宝殿.同时它又是高僧修行的地方.。
诗 词 偈

诗词偈
好的,为你提供部分诗词偈内容:
- 君子之交:近代·李叔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 菩提本无树:唐·惠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 示圆阇梨偈:宋·释心月,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而今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
-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后秦·鸠摩罗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鲁智深顿悟偈:明·施耐庵,平日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
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
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如果你对具体某一首诗词偈有兴趣,可以继续向我提问。
寺庙捐建协议书 捐款建庙倡议书优秀4篇

寺庙捐建协议书捐款建庙倡议书优秀4篇寺庙捐建协议书捐款建庙倡议书优秀4篇由作者为您收集整理,希望可以在捐建方面对您有所帮助。
精选寺庙捐建协议书篇一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南普陀寺,它历史悠久,始于唐朝,但由于多次被毁,又多次重修,所以整个寺庙的建筑还是比较新。
因与浙江普陀山一样与供奉观世音菩萨为主,又处于五老峰下之南,所以称其为“南普陀寺”。
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厦门的南普陀寺有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佛教在闽南一带的传播基地。
南普陀的几任住持,在中国佛学界都享有盛誉。
/1920xx 年起任南普陀住持兼闽南佛学院院长的太虚法师,曾到南洋、欧美各国讲学、传道,影响很大。
而且他提倡的佛教改革,团结教派,也很有成效,为佛教作出了极大贡献,这也使南普陀寺的声名在海内外广为传扬。
南普陀寺坐子向午,依山面海,全寺的整个建筑,布局匀称,结构严谨,富有民族风格,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
站在远处眺望,从无尽岩到五老峰山腰,在南北的中轴线上,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金阁四落建筑层层托高,层次分明,俯仰相应。
左右厢房、庑廊、钟鼓楼对称排列,回护着三殿,形成一个整体,显示出南普陀寺的雄伟壮观的气势,有一种佛法无边的威严。
在南普陀寺院的门前,屹立着七座汉白玉的如来佛塔和两座11层高的万寿塔,塔前是放生池。
塔间的放生池,是专门为施主放生而设立的。
放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风俗习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佛事活动。
这里池子里有着许多的鲶鱼和乌龟,可是也是因为大家都太乐于积善德吧,而导致池子里面的鱼和乌龟超出了池子所能承受的范围了,而寺庙也不会把这些动物拿来杀生,所以导致里面的荷花(根茎)都吃掉了,所以现在放生池已经限制放生了。
进入南普陀寺的大门,看到的一座殿阁就是天王殿。
1981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南普陀寺的第二座殿阁是大雄宝殿,这是南普陀寺的主体中心,是1932年由当时的南普陀住持转逢和尚重建。
大雄宝殿前的石庭平展舒广,正中宝鼎香炉巍立,两侧白石宝塔高耸,显出广庭崇殿的庄严肃穆。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偈

历代高僧大德开悟顿彻诗100首1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境台,时时勤拂试,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2 菩提本无树,明境变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3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4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5 几年个事挂胸怀,问尽诸方眼不开。
肝胆此时俱破裂,一声江上待郞来。
(分庵主开悟诗)6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7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灵云志勤开悟诗)8 山前一片闲田地,叉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五祖清演开悟诗)9 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
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神赞蜂子投窗诗)10 常忆西湖处士家,疏枝冷蕊自横斜。
精时一片当时事,只欠清香不欠花。
(虚舟普度墨梅诗)11 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草吹尽楚江秋。
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悉。
(程颢题淮南寺诗)12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13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14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刘长卿送上人诗)15 我有一方便,价值百匹练。
相打长伏弱,到死不入县。
(王梵志我有诗)16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
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守安南台静坐诗)17 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
分明有偈言无信,却受他家一钵盂。
(悟新诗)18 山县萧条早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叉路口炊烟起,自瓦青旗一二家。
(惠洪诗)19 他人骑大马,我独骑驴子。
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
(王楚志他人诗)20 一树春风有两般,南枝身暧北枝寒。
现前一段西来意,一片西飞一片东。
(了元诗)21 祖师遗下一只履,千古万古播人耳。
空自肩担跣足行,何曾踏着自家底。
(五祖演云诗)22 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袋和尚的诗偈和楹联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若逢知己宜依分,
纵遇冤家也共和。
宽却肚皮须忍辱,
豁开心地任从他。
趋利求名空自忙,
利名二字陷人坑。
急须返照娘生面,
一片灵心是觉皇。
只个心心心是佛,
千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万境生,
一切不如心真实。
(以上四则偈语摘自星云说偈)
从来物理有循环,
天地仁慈信可攀。
不测风云来顷刻,
吾僧今日露机关。
北京潭柘寺弥勒殿联是: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四川凌云山有一联: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世事付之一笑;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
明代邓州人余昂题海会寺联: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昆明西山华亭寺:
青山之高,绿水之长,岂必佛方开口笑;徐行不困,稳地不跌,何妨人自纵心游!
(以上偈语和楹联来源于戴盟的《布袋和尚和有关楹》)
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以上三则摘自于湖心亭看雪客居士《弥勒佛为什么有个大肚子?》/s/blog_49b5473f01008zfp.html。